字词 | 牌 |
释义 | 牌:pái(1)(~儿)牌子①:门~|自行车~儿。(2)(~儿)牌子②:冒~儿|英雄~金笔。(3)一种娱乐用品(旧时多用为赌具):纸~|扑克~|打~。(4)牌子③:词~|曲~。 【门牌】钉在大门外的牌子,上面标明地区或街道名称和房子号码等。 【王牌】桥牌等游戏中最强的牌,比喻最强有力的人物、手段等。 【水牌】临时登记帐目或记事用的漆成白色或黑色的木板或薄铁板。白色的也叫粉牌。 【牙牌】骨牌。 【斗牌】玩纸牌、骨牌等比赛输赢。 【老牌】(~儿)(货品)创制多年,质量好,被人信任的。比喻资格老,人所公认的。 【曲牌】曲的调子的名称,如‘滚绣球’、‘一枝花’。 【名牌】(1)(~儿)出名(货物)的牌子:~货|~商品。(2)写着人名的牌子;标明物品名称等的牌子。 【杂牌】(~儿)非正规的;非正牌的:~货。 【词牌】词的调子的名称,如‘西江月’、‘蝶恋花’。 【灵牌】灵位。 【纸牌】娱乐用具(旧时多用作赌具)用硬纸制成,上面印着各种点子或文字,种类很多。也指扑克牌。 【招牌】挂在商店门前写明商店名称或经售的货物的牌子,作为商店的标志。现在也用于比喻。 【金字招牌】旧时商店用金粉涂字的招牌,也指商店资金雄厚、信誉卓著。现比喻向人炫耀的名义或称号。 【底牌】扑克牌游戏中还没有亮出来的牌。比喻留着最后动用的力量。 【冒牌】(~儿)(货物)冒充名牌:~货。 【挂牌】旧时指医生、律师等正式开业。 【骨牌】牌类娱乐用具,每副三十二张,用骨头、象牙、竹子或乌木制成,上面刻着以不同方式排列的从两个到十二个点子。旧时多用来赌博。 【盾牌】(1)古代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箭的武器。(2)比喻推托的借口。 【桥牌】一种扑克牌游戏,每三局两胜后告一段落,以得分多者为胜。 【粉牌】白色的水牌。 【铭牌】装在机器、仪表、机动车等上面的金属牌子,上面标有名称、型号、性能、规格及出厂日期、制造者等字样。 【摊牌】(1)把手里所有的牌摆出来,跟对方比较大小,以决胜负。(2)比喻到最后关头把所有的意见、条件、实力等摆出来给对方看。 【藤牌】原指藤制的盾,后来泛指盾。 【虎头牌】清代立在衙门前面的木牌,上面画着虎头,表示威严。 【月份牌】〈口〉(~儿)旧式的彩画单张年历,现在也指日历。 【扑克牌】见〖扑克〗。 【麻将牌】娱乐用具(旧时用作赌具)。牌分万、索、筒三门,每门一至九各四张;另加中、发、白、东、南、西、北各四张,共一百三十六张。四人同玩,每人十三张,以先合成四组另一对牌者为胜。 【挡箭牌】盾牌,比喻推托或掩饰的借口。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8300条汉字及词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组词,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