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变 |
释义 | 变:biàn(1)和原来不同;变化;改变:情况~了|~了样儿。(2)改变(性质、状态);变成:后进~先进。(3)使改变:~农业国为工业国。(4)能变化的;已变化的:~数|~态。(5)变卖:~产。(6)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事~|~乱。(7)指变文:目莲~。 【切变】见〖剪切形变〗。 【巨变】巨大的变化。 【生变】发生变故。 【民变】旧时指人民群众对反动统治者的反抗运动。 【权变】随机应变。 【兵变】军队哗变。 【陈桥兵变】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的事件。公元960年赵匡胤借口北上防御北汉和辽的侵犯,率军从大梁(今河南开封)出发。走到陈桥驿(今开封东北),他授意将士把黄袍披在他身上,拥立他作皇帝,夺取了后周政权,定国号为宋。 【应变】1应付突然发生的情况:随机~。 【应变】2由于外力的作用,物体单位体积所发生的长度和夹角的变化。 【改变】(1)事物发生显著的差别:随着政治、经济关系的~,人和人的关系也~了。(2)更动:~计划|~战略。 【折变】〈方〉变卖。 【形变】固体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所发生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基本的形变有拉伸形变、扭转形变、弯曲形变和剪切形变。 【剪切形变】两个距离很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平行力作用于同一物体上所引起的形变。如用剪刀剪东西时就产生这种形变。也叫切变。 【弯曲形变】棒状或板状材料的一端固定,对另一端施加与纵轴方向垂直的外力,使材料发生弯曲的形变。 【拉伸形变】材料受拉力后所引起的形状的改变。 【扭转形变】把材料的一端固定,在另一端加一力偶使它绕自己的纵轴转动,这时材料的形变就叫扭转形变。 【质变】事物的根本性质的变化。是由一种性质向另一种性质的突变。参看〖量变〗。 【部分质变】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局部性的质变。事物通过不断的量变和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而后实现根本的质变。 【转变】由一种情况变到另一种情况:思想~。 【事变】(1)突然发生的重大政治、军事性事件:七七~|西安~。(2)政治、军事方面的重大变化。(3)泛指事物的变化:找出周围~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七七事变】也叫芦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向宛平县城和芦沟桥发起进攻,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次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全民族抗战。伟大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马日事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汪精卫唆使湖南反动军官许克祥、何键等1927年5月21日在长沙发动的反革命事变。每月21日的电报代用汉字是‘马’字,故称马日事变。 【西安事变】也叫双十二事变。1936年间以张学良为首的国民党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国民党十七路军,接受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并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蒋介石对此不但加以拒绝,而且亲至西安强令张、杨部队进攻红军。12月12日,张、杨采取联合行动,逮捕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派周恩来、叶剑英等同志赴西安说服张、杨,在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的条件下,把他释放,并同蒋介石进行了谈判,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条件。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创造了条件,成了当时时局转变的枢纽。 【皖南事变】1940年10月19日,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诱降的情况下,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要求新四军撤至黄河以北。1941年1月7日,新四军九千余人北移行至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军队八万多人的伏击。新四军英勇奋战七昼夜,除千余人突围,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同志负伤被俘。 【福建事变】1933年11月,被蒋介石调到福建与红军作战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陈铭枢、蒋光鼐等,公开与蒋介石破裂,在福建省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并与红军订立抗日反蒋协定。 【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驻在中国东北境内的侵略军(关东军)袭取沈阳,这时中国驻沈阳和东北各地的国民党军队(东北军)接受蒋介石‘绝对不准抵抗’的命令,撤退到山海关内,使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了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 【一二八事变】1932年1月28日夜,日本侵略军向上海闸北发动进攻,驻上海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潮的推动下奋起英勇抗战。中国共产党发动上海工人、学生等踊跃参战和支援前线。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出卖,与日本侵略军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使这次抗战归于失败。 【双十二事变】见〖西安事变〗。 【八一三事变】1937年8月9日日军官兵二人驾驶军用汽车企图冲入中国虹桥军用机场寻衅,机场卫兵开枪将其击毙。8月13日日军以此为借口,对上海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当地驻军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推动和支援下,奋起抗击。 【芦沟桥事变】见〖七七事变〗。 【衍变】演变。 【急变】紧急的事变。 【突变】(1)突然急剧的变化。(2)哲学上指飞跃。 【哗变】(军队)突然叛变。 【叛变】背叛自己的阶级或集团而采取敌对行动或投到敌对的一方去。 【政变】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人采取军事或政治手段造成的国家政权的突然变更。 【六三政变】指1907年6月3日俄国沙皇解散第二届国家杜马(国会),并逮捕、流放其中的布尔什维克代表。1905年开始的俄国革命时期至此宣告结束。 【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右派集团推翻雅各宾专政的一次反革命政变。发生于法国新历共和2年热月(1794年7月27日),史称热月政变。参加者被称为热月党人。 【宫廷政变】原指帝王宫庭内发生篡夺王位的事件。现在一般用来指某个国家统治集团少数人从内部采取某种方式夺取国家政权。 【流产政变】指在酝酿或进行中遭到挫折而未能实现的政变。 【雾月十八日政变】1799年11月9日,拿破化·波拿巴在法国大资产阶级支持下推翻督政府,成立以他为首的执政府。这次政变发生新历共和7年雾月18日,史称雾月十八日政变。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反革命政变。这天,蒋介石用阴谋手段袭击工人纠察队,并强行解除工人纠察队的武装,封闭上海市总工会等革命团体。上海工人当即举行罢工和集会游行,遭到大屠杀。接着,蒋介石在他所控制的地方实行‘清党’,于4月18日在南京建立了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权。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的反革命政变。这天,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公开宣布与共产党分裂,封闭工农革命团体,叫嚣‘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大批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革命群众。至此,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 【病变】由疾病引起的细胞或组织的变化,是病理变化的简称。 【衰变】放射性元素放射出粒子后变成另一种元素叫衰变,如镭放射出α粒子后变成氡。也叫蜕变。 【惨变】悲惨的变故。 【渐变】逐渐的变化。 【量变】事物在数量上、程度上的变化。是一种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是质变的准备。参看〖质变〗。 【裂变】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其他原子核,并放出中子的过程。裂变一般须由中子轰击,例如铀的原子核受中子轰击分裂成溴87和镧147两个原子核,并放出中子。有的元素也可自行裂变,例如锎254经过半衰期后,余下的原子核自动破裂成两半,并放出三或四个中子。 【蜕变】(1)(人或事物)发生质变。(2)见〖衰变〗。 【畸变】见〖失真〗。 【聚变】轻原子核相遇时聚合为较重的原子核,并放出巨大能量的过程。例如氘核同氚核相遇时,就可能发生聚变而形成氦核,并放出一个中子。聚变须在极高温度下才能发生,因此聚变反应也称作‘热核反应’。 【演变】发展变化(指历时较久的):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不断~的。 【嬗变】(shànbiàn)〈书〉演变。 【肝硬变】慢性病,由营养不良、酒精中毒等原因引起。症状是食欲不振、消瘦、右上腹部胀痛、肝脏变硬、脾肿大、腹水等。也叫肝硬化。 【人工诱变】一种育种方法。有秋水仙素、辐射线、异常温度等化学的或物理的因素,诱导生物体遗传性发生变异,再通过选择,培育出新品种。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8300条汉字及词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组词,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