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班音乐教案 |
范文 | 小班音乐教案(通用23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音乐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能知道自己有小手和小脚,了解它们的简单用途。 2、能感受儿歌的韵律,根据自己的理解,学着改编儿歌。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幼儿印的小手和小脚,幼儿照片。 活动过程: 1、找一找:幼儿看看自己印的小手和小脚,哪个小手和小脚是自己的。 2、学会儿歌:“小手和小脚”老师念儿歌,边念边做动作。你有几只小手?小手会做什么?小手会洗脸,会梳头,它的本领怎么样?老师将小手的这一段再念一遍。我有两只小小手,会洗脸,会梳头,我的小手本领大。 师: 你有几只小脚?小脚会做什么? 小脚会走路,会跑步,它的本领怎么样?老师将小脚的一段再念一遍。我有两只小小脚,会走路,会跑步,我的小脚本领大。 师生一起念念儿歌,边念边做动作。 活动反思: 因为小手和小脚是孩子们最熟悉的身体部位,平时老师、家长总是在说宝宝用小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宝宝用小脚自己走路,自己走到幼儿园里去。 所以幼儿学习这首儿歌接受较快,通过一次活动基本上掌握,会念儿歌,个别比较能力出色的幼儿还会编,教学效果比较好。 小班音乐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学着用好听自然的声音唱歌,愉快的边唱边做动作。 2、愿意自己走,不要大人抱。 活动准备: 1、小鸟飞、小猫跑、小朋友自己走等图片。 活动过程: 1、观察图片,理解画面内容。 ——“图片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引导又幼儿说出“小鸟自己飞”“小猫自己跑”“我们都是好孩子,不让妈妈抱” 2、引导幼儿欣赏并感受歌曲,熟悉旋律及歌词。 ——教师弹唱歌曲 ——引导幼儿说出“小鸟自己飞”、“小猫自己跑”等歌词内容。 ——请幼儿边听歌曲边学小鸟飞、小猫叫。 3、幼儿学唱 ——带领幼儿边听乐曲边跟读歌词 ——念清“我们都是好孩子,不要妈妈抱“。 4、领导幼儿学唱歌曲,自由的做动作表演。 ——教师唱歌,引导幼儿“自然好听的声音,激发幼儿想唱、爱唱。 ——跟唱歌曲两三遍,重点学唱“21 23 /5. 3 /中的“抱”字。 5、鼓励幼儿根据歌曲内容自由的动作表演。 小班音乐教案 篇3教学目的: 1、学唱歌曲,能随着歌词内容进行角色游戏。 2、培养幼儿有一定的自制力。 活动准备: 猫妈妈头饰一个,小猫头饰若干,音乐。 活动内容: 一、行进律动 虫儿飞 二、安静律动 两只小鸟 三、发声练习 小动物们好。唱到小猫时结束 四、学唱歌曲 1、教师带上猫妈妈头饰“小朋友们,你们看看我是谁呀?”(猫妈妈)“今天猫妈妈要和小猫玩游戏,谁是我的小猫呀? 2、教师表演歌曲第一段,并激发幼儿一起表演的兴趣。 3、教师和幼儿一起唱。 4、教师和幼儿边唱边一起表演。 5、唱到最后一句时请幼儿找一个地方躲起来,老师来找。并让幼儿说一说自己藏在了哪里。 五、游戏 教师强调游戏规则并扮演猫妈妈进行游戏(播放音乐)。 六、教师讲评结束。 小班音乐教案 篇4【作品分析】 这是一首温馨、柔和的音乐作品,歌曲旋律比较工整,音域跨度适合小班年龄段的幼儿。小雨和小草的选材贴近幼儿生活,容易唤起幼儿以往的生活经验。但是原歌曲中小雨和小草是每句交替出现的,容易造成幼儿的记忆负担,并且造成游戏中角色交换的困难。因此设计者在保留原曲旋律的基础上,对歌词进行了改编,前两句唱小雨,后两句唱小草,并且根据3-4岁幼儿的认知特点重新填词。改编后的歌曲,适合小班幼儿与爸爸妈妈边唱边游戏。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歌曲《小雨和小草》的旋律和歌词。 2、借助教师的语言提示,能边做动作边唱出最后一句“朋友朋友你真好”。 3、在亲子游戏过程中,体会挠痒痒和拥抱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带着宝宝们热身《小手爬》。 2、观看视频,帮助幼儿熟悉歌曲。 3、边听歌曲边加入小雨的动作。 4、边听歌曲边加入小草的动作。 5、增加抱抱的动作。 6、学唱最后一句“朋友朋友你真好”。 7、幼儿尝试随音乐变换动作,并能唱出歌曲的最后一句。 8、尝试替换最后的动作。 9、开心游戏。 小班音乐教案 篇5活动目标: 1、 通过做做、玩玩、说说,探索出罐头会唱歌的秘密。 2、 培养幼儿乐于探索,勇于表达的兴趣。 3、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活动 ,探索出罐头宝宝能唱歌的秘密。 难点:了解罐头宝宝发出声音的大小与投放的东西多少有关。 活动准备: 罐头(红、黄、绿三色)共17个;豆类(红豆、黄豆、绿豆)若干,剪好的即时贴帽子(红、黄、绿色),两只一次性杯子 活动过程: 一 、游戏导入、认识颜色 1 游戏导入 认识颜色 2、教师出示罐头宝宝:看,我带来了什么? 师:我的罐头宝宝会唱歌,不信我们一起来听听:小罐头,真好玩,摇一下,唱一下,摇两下,唱两下,我的本领真正大。 师:小罐头好玩吗?想不想和罐头宝宝一起玩呀? 师:瞧!那儿还有许多罐头,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些什么颜色的罐头宝宝? 教师请幼儿每人拿一个说说自己拿了什么颜色的罐头宝宝。 二、引导探索、尝试配对 1、进行游戏,发现问题 引导探索 尝试配对 教师提问: (1)、请你们摇摇手里的罐头宝宝,听听你们的罐头宝宝会唱歌吗? (2)、为什么不会唱歌? (3)、想想用什么办法能让罐头宝宝唱起歌来? 2、出示豆子,进行配对 教师提问: (1)、我给罐头宝宝们准备了好东西,你们看看是什么? (2)、你们谁能找出和你手里的罐头宝宝一样颜色的豆豆?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区别声音大小 师:听听你们的罐头宝宝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幼儿比较后回答。 教师检验结果,并进行小结:在罐头宝宝里放的东西少,声音就响,东西多声音就闷。 三、匹配帽子、感受快乐 1、 师:罐头宝宝的小脑袋还露着,豆子很容易在罐头宝宝唱歌的时候从里面跳出来,该怎么办啊? 幼儿集体想办法。 探索玩法 感受快乐 2、出示各色形状的“帽子”:你们想的办法都很好,今天老师给它们准备了许多小帽子,请你们找出和你的罐头宝宝一样颜色的帽子给它戴上,戴的时候要响亮的对你的罐头宝宝说一句话:我给你戴上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帽子。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和罐头宝宝一起唱歌。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小班音乐教案 篇6活动目标: 1、喜欢唱歌,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 2、能主动与人打招呼,培养主动与别人交往的态度。 3、熟练地用“我是……”介绍自己的名字,能大胆清晰地表达。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提问: 1、小元在幼儿园认识了许多小朋友,你认识了哪些小朋友? 2、怎么样和好朋友打招呼? 二.请个别幼儿示范不同的打招呼 1、教师与幼儿用不同方法打招呼 三.歌曲(Hello) 1.教师边唱歌边做相应的动作 2.师友一起唱歌边做相应动作 3、幼儿两人一组,面对面边唱歌边做相应动作,唱完歌曲好朋友相互拥抱。(交换好朋友) 四.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通过肢体动作让孩子更快地熟悉歌曲,孩子们很积极参与游戏,在游戏中我通过跟好朋友挥挥手、握握手、拥抱等,增加孩子们之间的情感。 小班音乐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表现出一家人互相热爱的情感,喜欢自己幸福的家。 2、初步体验一字多音歌曲的优美。 3、学习浮点音符的唱法。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熟悉歌曲,准备音乐CD或磁带。 2、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家。 活动过程 1、教师弹奏《我有一个幸福的家》的音乐,小朋友拍手入室。坐半圆形。 2、小朋友集体表演律动: (1)《嘴巴》; (2)《我爱我的小动物》。 3、小朋友练声《小鸡叫,小鸭叫、小猫叫》。 4、小朋友欣赏新歌,并理解歌词内容。教师提问: (1)歌曲里唱了一些什么? (2)你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啊? 5、教师带下朋友学习新歌。 (1)教师先范唱歌曲一次。 (2)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练习歌曲数次。 (3)两位老师分别扮演成爸爸、妈妈,带小朋友在情景中联唱歌曲。 6、教师小结本活动情况。 活动反思 “幼儿艺术领域学习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让一个活动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而不仅仅局限于会唱一首歌,会做一个动作,是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斟酌的。 小班音乐教案 篇8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情景表演于歌曲,理解歌曲内容,知道不讲卫生的人是不受欢迎的。 2、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大胆地用动作来进行表演。 3、初步学习创编演唱并表演。 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动物的头饰(小羊、小兔等) (2)歌曲FLASH、中班幼儿的情境表演 活动过程: 一、认识猪小弟 1、今天我们这来了一位下动物要和小朋友们交朋友做游戏呢。这个小朋友长得肥头大耳,胖乎乎的,吃饱就睡,走起路来摇着小尾巴,嘴里唱着“哼哼”调,谁呀? (小猪) ——这只小猪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猪小弟” 2、瞧,他来了——(看FLASH) 3、你们看,这猪小弟长得怎么样? 咦,他这是要去哪啊?去干什么呢?原来他想去找朋友玩啊,那他会找谁呢?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4、幼儿猜测讨论。 二、欣赏歌曲情境表演,初步理解歌曲内容。 1、欣赏第一段情境表演。 ——刚才猪小弟去找谁做游戏?小羊有和猪小弟做游戏吗?小羊是怎么说的呢?为什么这么说呢? 2、引导幼儿一起学学小羊说:哎呀呀,你的身上都是泥,快去洗洗吧。 3、猪小弟还会去找谁做游戏呢? 小动物们会怎么说呢? 4、欣赏情境表演第二段。 提问:猪小弟去找谁? 小兔有没有和他玩?小兔是怎么说的? 5、引导幼儿学习小兔的话,要做出厌恶的表情。 三、学唱并进行表演。 1、带领全体有人当小羊,请中班情境表演的幼儿当猪小弟,进行情境表演,初步学习演唱歌曲。 2、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演唱,一人当小兔一人当猪小弟进行表演。 四、创编。 1、猪小弟还会去找谁玩呢? 小动物会怎么说呢?(全班幼儿一起说)感受歌曲中重复的特点。 2、全班幼儿一起边表演边演唱。 3、没有人和猪小弟玩,怎么办?(去洗澡) 4、带猪小弟去洗澡。听音乐,做洗澡的动作。 5、FLASH演示干净的猪小弟:洗完澡啦,猪小弟变得怎么样? 引导幼儿讨论:这时猪小弟去找朋友玩,朋友们会怎么说呢?会和猪小弟玩吗? 6、欣赏歌曲最后一段。 7、师小结:干净的宝宝人人爱,要讲卫生、爱清洁。 五、结束部分。 和干净的猪小弟一起做游戏。 小班音乐教案 篇9教学目标: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歌唱活动,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学习简单的仿编并演唱大家听。 教学准备: 1、立体“苹果树”(制作成粘贴式,可随时取放“苹果”)及苹果、西瓜、葡萄、香蕉等水果实物或图片。 2、幼儿已对这些水果有初步的认识。音乐磁带。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有节奏的唱歌曲,能仿编歌曲。 教学方法与手段: 示范法、表演法等。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1、出示苹果实物,引导幼儿讨论:苹果长在什么地方? 2、出示立体苹果树,教师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边演示把“苹果”一一摘下。 基本部分 1、教师边朗诵“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活”,边把摘下的苹果送给想要的幼儿,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吃苹果的样子。 2、请个别幼儿摘“苹果“。带着幼儿拍手念歌词。 3、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4、请幼儿轮流摘苹果,教师与其余幼儿为其配唱。 结束部分 仿编歌曲。 1、你还喜欢吃什么水果?这种水果长在哪里? 2、鼓励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水果名称编进歌曲中,唱给大家听。 教学反思: 活动开始,我通过出示苹果,对于苹果孩子们的经验很是丰富,一下就说是长在苹果树上的。于是我通过范唱歌曲,来引导幼儿熟悉歌词,孩子们听得很认真。但是在跟着一起唱时,很多孩子兴致不高。于是我用动作来引导幼儿摘苹果,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都跟着我边做动作,边唱歌。最后,在仿编环节,孩子们把自己爱吃的水果给编了进去。有香蕉、芒果、西瓜等等。整个活动目标基本达成,幼儿反应较好。 小班音乐教案 篇10内容与要求: 学习合着音乐一拍一下的做模仿动作。 活动准备: 小兔、小鸭子、小乌龟、小花猫图片,《走路》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模仿各种动物走路,并说出小动物走路特点。 1、播放音乐,幼儿自由模仿,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兴趣。 师:今天小颖带来了一段非常好听的音乐,我要邀请小朋友们和我一起来听听,你们可以跟着音乐随意的做动作。 2、模仿动物走路并说出小动物走路特点。 第一位:小兔子。师:请问小朋友听到音乐里面有谁?我听见小朋友有说小兔子的,浩浩是你吗?你听见小兔子是怎么走路的呢?(跳跳跳)模仿给我们看看吧(幼儿模仿)原来小兔子是这样走路的,那我们一起来学学小兔子走路吧,小兔子走路跳跳跳(师幼互动,重复几次) 第二位:小鸭子。师:你们还听到了谁?小鸭子是怎么走路的呢?(摇摇摇)请一位小朋友示范并强调鸭子走路是摇呀摇呀摇。(师幼互动,重复几次) 第三位:小乌龟。师:还有谁呀?小乌龟是怎么走路的呢?(慢慢爬)强调乌龟走路是爬呀爬呀爬。(师幼互动,重复几次) 第四位:小花猫。师:最后一位是谁呢?小花猫是怎么走路的呢?强调小猫走路静悄悄。(师幼互动,重复几次) 3、你们还知道什么动物?它们是如何走路的? 二、幼儿能一拍一下的做模仿动作。 1、请幼儿根据教师口令有规律踏步。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都知道了小动物们是怎么走路的了,可是他们刚才走的太乱了,有快的有慢的,不整齐。小朋友们平时走路是怎么走的?(排好队喊1、2、1,)我们来踏给小动物们看一看好不好?(小朋友走路1、2、1) 2、请幼儿跟随口令一拍一下做模仿动作。 师:小朋友的踏步踏的真好,很整齐,小动物看了都特别羡慕,它们也想学习一下,让我们来帮帮它们吧。(小兔子走路1、2、1,小兔子走路跳、跳、跳) 三、学习合着音乐做模仿动作。 播放音乐《走路》,听音乐,带领幼儿一拍一下做模仿动作。 小班音乐教案 篇11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初步学会跟唱。 2、尝试根据形象的歌词进行表演,萌发对春天喜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图谱,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引导幼儿思考。 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春天)春天里有哪些景象? 小结:春天来了,柳树会发芽,花朵会开放,冬眠的动物都醒来了。 二、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老师这里有一首好听的歌曲《春天》,唱的就是有关春天的美丽景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 你们听到歌词里都唱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图谱。 3、教师边指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边和幼儿一起清唱歌曲。 三、原来春天里有这么多美丽的景物,让我们一起跟着琴声把这首歌唱出来吧! 四、师生共同探讨动作并表演歌曲。 1、你能用漂亮的动作来表现这首歌曲吗? ——请个别幼儿上来进行表演,其余幼儿演唱歌曲。 2、师生共同表演《春天》,我们全体小朋友一起用动作来表现对春天的喜爱吧。 五、延伸活动:幼儿园的春天也很美丽,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找找吧!(播放歌曲) 课后反思: 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一首旋律优美的曲子《春天》真正把孩子们带入了春天,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了解歌词的内容,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倾听,清唱,跟唱,齐唱等教学方式来帮助幼儿学唱歌曲。同时在出示图谱的教学环节里,引导幼儿回答歌词并在黑板上出示图片,深深的吸引了幼儿。孩子们特别喜欢的是最后一句:小白兔儿一跳一跳又一跳。朗朗上口的旋律使幼儿在学唱时很快记住了歌词的内容,从而达到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 从整个活动来看,幼儿的兴趣很好,表现欲望强烈。大多数幼儿能在和谐快乐的气氛中学唱歌曲和表演歌曲,这次教学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学会了根据歌词内容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进行表演。这也是孩子们的一个进步! 小班音乐教案 篇12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动物之间浓浓的亲情,体验“抱抱”的愉悦之情。 2.懂得拥抱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能主动拥抱自己的亲人、老师和伙伴。 活动准备: 绘本、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活动,体验拥抱带给人的愉悦感受。 1.倾听音乐,做律动《爱我你就抱抱我》。 师:我们刚刚唱的是什么歌? 2.讨论:平时你最喜欢和谁抱抱?为什么? 二、观察画面,为绘本阅读做准备。 1.观察教师出示的两幅画面,从动作和表情上观察。 师:你看到了谁?谁正抱着谁? 师:妈妈怎么抱宝宝的?是什么表情? 师:宝宝心里会怎么想?会说什么? 教师总结:原来我们宝宝都很爱自己的妈妈呀,那我们回去记得和妈妈说:“妈妈,我爱你。” 2.观察教师出示的小猩猩,猜测事件。 师:看看小猩猩现在是什么心情?学一学小猩猩的表情。猜猜它怎么了? 师: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三、师生共同阅读绘本,理解作品的含义。 边看绘本,边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 师:刚刚我们听的故事叫什么名字? 师:现在知道小猩猩为什么不开心了吧? 师:这一路上都有谁帮助小猩猩了? 师:小猩猩最后找到妈妈了吗? 四、再次体验,抱抱的呼唤。 师:你们看了小猩猩的故事,你们想和你的好朋友抱一抱吗? 师:我们也来跟客人老师抱一抱。 小班音乐教案 篇13活动由来 班里一名幼儿从家带来栗子和大家一起分享,使孩子对栗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和教学进度,“铜碰钟”是幼儿要学习和认识的乐器,因此预想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细则》中提出:“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依据这一目标,我设计了“好听的叮叮”的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听辨特定声音“叮叮”,感知曲式。 2、认识铜碰钟。 3、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认识栗子、三角铁和圆舞板。 2、物质准备:音乐、小魔棒、魔袋;三角铁、圆舞板各一个;铜碰钟、托盘、栗子若干。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乐器和道具感知“叮叮”和曲式。 难点:引导幼儿探索铜碰钟的外形、音色和材质。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听音乐《慢慢走》,跟老师做动作。 2、感知“叮叮”。 (1)做游戏:出示魔棒,跟着魔棒一起说“叮叮”,指身体的各个部位。 (2)听“叮叮”的音乐,在音乐“叮叮”的时候,引导幼儿拍身体的不同的地方。 A段:“叮叮”——拍奏肢体。 B段:扭动身体。 3、认识乐器铜碰钟,并用乐器来感知曲式。 (1)出示魔袋:里面放有三角铁、圆舞板、铜碰钟。 (2)教师分别敲响这i种乐器,请幼儿闭上眼睛听,根据乐器的音色猜是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3)幼儿分别说出三角铁、圆舞板两种乐器的名称、材质、演奏方法。 ①认识铜碰钟:介绍乐器的名称——铜碰钟。 ②倾听和分辨三角铁和铜碰钟的音色——都发出“叮叮”的声音。 ③探索铜碰钟的材质——木质和铜质。 ④探索铜碰钟的演奏方法——可以变换各种造型。 (4)用乐器来感知“叮叮”和曲式。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小班音乐教案 篇14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一句一句地用自然的声音歌唱。 2、鼓励幼儿边唱边根据词意自由动作。 3、鼓励幼儿参与歌唱活动并体验与别人一起唱歌的欢乐。 活动准备: 布娃娃一个;儿歌音乐;操作卡片《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激发幼儿想上幼儿园的愿望用积木搭好一个“幼儿园”。 活动过程: 1、引入活动 T:“看!谁来了?她要和我们一起学本领呢!”(教师出示布娃娃,让幼儿抱抱、亲亲她) T:“今天布娃娃要上幼儿园了!”(教师带幼儿来到用积木搭的幼儿园) T:“你们看,布娃娃在干什么啊?”(教师让布娃娃做各种欢快的动作,幼儿能说出布娃娃上幼儿园很高兴) 2、学新歌 T:“听!”(教师边用布娃娃边示范演唱歌曲) T:“布娃娃高兴的唱起了歌!都唱了什么?”(教师带领幼儿根据伴奏说歌词) T:“那我们和布娃娃一起来唱歌吧!”(教师用布娃娃演示带领幼儿用琴声歌唱,学会一句一句演唱歌曲,听教师的演唱,教师放慢演唱的速度,让幼儿更好的学习) T:“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一遍!”(幼儿随教师的琴声演唱一遍) 3、引导幼儿自由地创编动作 T:“爸妈妈都是怎样上班的呢?”(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出来,其他歌词也同样的方法) T:“我们一起上幼儿园吧!“(教师综合幼儿的动作,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T:“你上幼儿园的时候最想和谁一起去啊?”(教师引导幼儿和自己的好朋友) T:“那你们就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吧!那你们应该对好朋友怎么说呢?”“(教师鼓励幼儿主动邀请朋友,和朋友一起演唱,并为同伴进行喝彩,在学会结伴表演后,鼓励幼儿邀请没有朋友的幼儿,并一起表演) 4、复习歌曲 幼儿能随教师的琴声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小班音乐教案 篇15活动目标: 1、学会念儿歌,培养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学习词汇:拿、唱、抬等词,注意漱,咕噜,等词的发音。 3、知道漱口可以保护牙齿,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喝水的小花茶杯,数目和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1、教师表演儿歌内容,激发幼儿学诗歌的兴趣。 ⑴教师手拿小花茶杯,做漱shu口的动作,引起幼儿的注意。 ⑵教师:“刚才你们看到老师在干什么?”)⑶教师边动作过示范朗读儿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着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2、提出儿歌的名称,提问儿歌的'内容。 ⑴教师:“刚才老师在漱口,还念了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叫漱口。” ⑵提问儿歌的名称,练习发漱的音。 ⑶幼儿再次观看并注意听,教师边动作边念儿歌。 ⑷提问: a、“教师手里拿着什么?” b、“喝口什么?” c、“然后头怎样,嘴怎样?”。 d、“水吐出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 3、集体学念儿歌: 1、全体幼儿和教师一起念儿歌1—2遍。 2、幼儿每人一只小花茶杯,边动作边念儿歌1—2遍。 4、结束: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让幼儿知道要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饭后漱口,并对儿歌及时进行巩固。 儿歌: 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 抬起头,闭着嘴 咕噜咕噜吐出水 课后反思: 一、活动的价值: 漱口的重要性:饭后漱口虽是生活小事,但它关系到孩子今后良好的生活习惯的确立,一旦养成将终身受用。因此,设计今天的活动是有价值的,体现了健康教育活动回归生活的理念。 今天孩子在活动之前表现出来的漱口能力: 1、没有漱口的习惯:很多孩子不自觉,吃好午饭就想去玩,在成人提醒下才马马虎虎进行; 2、不会漱口的正确方法:在漱口过程中,常常会没有经过口腔清洁的环节,直接将水吐出来;或将漱口水咽下去;因此有必要对小班幼儿进行一次集体性的生活教育活动。 二、活动过程中的现场反思: 1、对目标达成的反思目标一的达成较好。整个活动给孩子创设一个能让他们亲自去感知、去操作、去体验的环境。学会念儿歌,培养幼儿对诗歌的兴趣。让幼儿自主体验和自主探究,从而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了漱口的作用,并学会了正确的漱口方法。 目标二: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不能通过今天一个活动达成,而需要他们的老师,家长持之以恒地去引导与培养,作为保健老师,我也会经常性地关注幼儿的牙齿健康状况,通过检查等方式介入并指导。因此在后续活动中我还将进一步把生活课堂和家庭生活有效链接,形成了教育合力,逐渐把这种认识变成孩子自觉的行动。 2、对教学策略的反思: (1)通过儿歌的形式形象地帮助幼儿梳理了漱口的方法,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在这个环节中,教学目标一得到了真正的落实,儿童的生活技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2)通过游戏化教学形式为幼儿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情景,化解了学习的难点。 像“吃芝麻糖、漱口”的环节,就源于孩子们经历过的、熟悉的事情,是在孩子自身生活体验上的一种学习和反思。 “用镜子观察自己和别的小朋友的牙齿”环节,是让幼儿进行自主体验和自主探究;“课件的引出”引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的兴趣,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自由讨论解决,也使小班幼儿的学习更有趣。 小班音乐教案 篇16活动目标: 1、通过身体动作进行情感交流。 2、尝试创编声势动作,感受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3、学唱歌曲,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中美好宁静的意境。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1、歌曲《梦》。 2、帮助幼儿了解有关"梦"的一些知识。 活动过程: 1、老师介绍自己所做的梦,激发幼儿说出自己梦中的事情。 老师:小朋友们做过梦吗?梦见到过什么? 2、老师范唱。(清唱)。 (1)老师:"刚才小朋友都做过各种各样的梦。小草、天空、星星也会做梦,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梦是怎样的,好吗?"出示歌曲内容的图片,引导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诗歌。指导幼儿发音要清晰准确、有节奏感。 (2)"老师还会唱一首好听和梦有关的歌曲呢,请小朋友们听一听,歌曲中谁做梦了?" 3、引导幼儿逐句梳理歌词,巩固学习。 (1)"歌曲里边谁做梦了?它们的梦是怎么样的?"(逐句提问,集体模仿唱) (2)老师用轻柔的声音问答式的歌唱。 老师唱:小草的梦,幼儿唱:绿绿的;老师唱:天空的梦,幼儿唱:蓝蓝的;老师唱:星星的梦,幼儿唱:亮亮的;老师唱:宝宝的梦,幼儿唱:甜甜的。 (3)为幼儿唱的应答部分加入声势动作,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并将创编的声贽动作加入歌唱中,每创编一个声势动作,唱一遍歌曲。 如:绿一绿|的--|拍手拍腿拍腿|拍手拍腿拍腿|拍手拍肩拍肩|拍手拍肩拍肩| 4、谁愿意到前面和老师一起来唱问的部分?小草的梦……天空的梦……宝宝的梦…… (1)请愿意的幼儿一起来唱间的部分,其他幼儿继续唱答的部分,并做声势动作。 (2)逐步鼓励更多的幼儿尝试去唱问的部分,老师逐渐退出来唱答的部分。 5、集体演唱。 6、小朋友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吗?请大家猜一猜。对了,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梦》,它还是一首好听的诗歌呢!下次老师把诗歌带给大家听。 小班音乐教案 篇17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模仿小动物走路的活动中获得快乐,并能情绪愉快的参加音乐活动,愿意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大胆的想象,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表现几种不同动物的特征,模仿这些动物走路。 3、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PPT、小鸡图片 活动过程: 一、律动 1、律动《小鸭小鸡》 二、导入 1、今天小鸡要过生日了,它请了几位动物朋友来它家玩,看看有几位小动物?(出示四个小椅子) 2、会有哪些小动物来呢? 三、感知理解 1、第一位动物朋友是谁?(直接出示)小兔是怎么走路的?感知歌词:“小兔子走路,跳跳跳跳跳”。 2、听听第二位动物朋友是谁?(播放小鸭的叫声)小鸭怎么走路的?;请宝宝来学学小鸭走路。感知歌词。 3、来的第三位动物朋友是谁呢?(出示乌龟贝壳图片)小乌龟怎么走路啊? 4、猜猜最后一位朋友是谁呢?“有个小动物,长着小胡子,说起话来喵喵叫,老鼠见了就逃跑。”(出示小猫图片。)小猫怎么走路?一起来学学。 5、今天这几位动物朋友还为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来听听。完整欣赏歌曲。 6、提问:宝宝听到歌里唱了什么? 四、学唱、表演 1、再次完整歌曲。 提问:宝宝听到什么小动物在走路? 小兔是怎么走路的?依次提问其他动物。 (出示相应的图谱) 教学反思: 1、这次活动根据幼儿对小物们那种特别喜爱,喜欢模仿它们走路的一些动作来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幼儿的发展经验水平以及学习特点,通过音乐活中的唱与跳,使幼儿语言上的表述与动作协调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也增强了幼儿表演的自信与欲望。特别是最后一个游戏环节,到结束,小朋友还玩得意犹未尽。这样为后面的延伸环节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小班幼儿因为生活经验少,所以对创编动作有了一定的难度,如果能让家长配合,提前带小朋友多观察一些小动物走、跑的样子。或者做些有更多小动物走、跑的课件,相信这节课就上得更加丰富生动了。 小班音乐教案 篇18教学目标 1、学习投和挥臂的动作。 2、热爱集体,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废纸。 活动过程 1、做一些游戏,练习幼儿肢体动作。 如:风爷爷来了,看见小鸡啄虫吃,引导幼儿练习用嘴啄的动作,风爷爷来了,看见小兔蹦蹦跳,引导幼儿学习小白兔的跳法,两腿合拢,向上跳,风爷爷来了,看见树枝弯弯腰,引导幼儿练习弯腰的动作,风爷爷来了,看见小猴踢踢腿,引导幼儿踢腿的动作,风爷爷来了,看见小鸟飞呀飞,引导幼儿做飞翔,两胳膊平伸,然后挥动。 2、做投掷的游戏。 如:小朋友们,热完了身,我们就开始学习其他的动作了,今天主要学习投掷的动作,小朋友们,我这里有一团纸,我想问假如你们拿了这张纸,你们怎么玩呢? 3、请个别幼儿大胆尝试用纸玩的方法。 4、教师小结:这张纸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乐趣,我们可以把纸夹在两腿中间,学小白兔跳,也可以把纸抛向另外一个小朋友,也可以互相传给对方,也可以用力地往外扔,是不是很有趣呢?今天我还要教小朋友更有趣的玩法,叫打雪仗,我们可以将纸团成球状,然后单手握住后高举,眼睛看着远方,然后用力地往远处投掷。当然小朋友们一定要注意,不要投向同伴的头部,尽量往远处扔。 5、请个别幼儿尝试投掷。 6、给幼儿分组,然后让幼儿练习投掷。 7、教师总结:这一节课我们学会了打雪仗的玩法,也学会了投掷的动作,所以我希望小朋友们无论在什么样的游戏中都要遵守规则,安全才是第一,小朋友们记住了吗? 小班音乐教案 篇19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掌握歌曲的内容,能用身体动作表现抱娃娃的动作。 2.借助情境表演、游戏、记忆歌词内容。 3.在结伴游戏时,愿意与同伴交换进行抱娃娃表演。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玩过娃娃家游戏,有抱娃娃的经验。 2.布娃娃若干(幼儿人数的一半)。 3.教学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创设情景,引导幼儿迁移抱娃娃的经验。 今天我把苗苗家的娃娃带来了,你们看看她长什么样?她穿什么样的衣裳? 教师反馈幼儿动作,引导幼儿抱娃娃可加入身体动作,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2.学唱歌曲。 (1)欣赏教师演唱歌曲。 教师扮演“妈妈”的角色,抱着“娃娃”清唱,引导幼儿初步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的兴趣。 教师:老师为娃娃编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歌曲里的“小娃娃”长得什么样?(出示相关图片,用歌词帮助幼儿总结回答。) (2)幼儿看图学唱歌曲两到三遍。 教师:这首歌曲好听吗?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3)教师边唱歌曲边做动作,帮助幼儿记忆歌曲的内容。 教师:你们想跟小娃娃一起玩一玩吗?瞧,老师是怎么跟她玩的? 3.幼儿学玩游戏。 (1)教师出示一个“娃娃”,边唱歌边示范游戏的玩法,唱到最后一句时,将“娃娃”送给另一幼儿,并与该幼儿交换位置。 (2)在教师指导下,一幼儿扮演“妈妈”,手抱“娃娃”,学习边做动作边唱歌,教师提醒幼儿注意交换的规则。 教师:唱完最后一句干什么呀?“娃娃”送给朋友后做什么? (3)请一位幼儿当“妈妈”,再次表演。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进一步明确游戏的规则。 (4)幼儿完整地做游戏。 出示四个“娃娃”,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做游戏。教师在结束时放慢速度,提示找到朋友,送给他“娃娃”。增加间奏,让幼儿接着做游戏3-4遍。 活动延伸: 在娃娃家游戏中唱这首歌给娃娃听。 增加“娃娃”数量,集体游戏2-3遍。 活动延伸: 在娃娃家游戏中唱这首歌给娃娃听。 小班音乐教案 篇20活动目标: 1、尝试在游戏情境中学唱歌曲,并能用动作和表情表现不同味道的豆豆。 2、愿意与同伴一起唱歌、游戏,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甜豆豆、酸豆豆、辣豆豆图片若干。 2、钢琴伴奏。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师:宝贝们,你们有没有吃过小豆豆呀? 师:今天我就带了一些小豆豆,啊哟,它们太调皮了、藏了起来,猜猜看,它会藏在哪里呢? 二、理解内容,学唱歌曲。 (一)学唱甜豆豆,表现甜甜的表情。 1、师:那我们来玩一个“点豆豆”的游戏,看看能不能把这个小豆豆点出来。 师:点出小豆豆了吗?(没有)那藏在哪里了呀? 师:原来在这里啊,那我们赶快用好听的声音把豆豆点出来吧! 2、师:诶,点出小豆豆了吗?这是一颗什么味道的豆豆呀? 幼:草莓味、西瓜味 师:为什么?你们从颜色上看觉得可能是草莓的、西瓜的。再看看这颗小豆豆的表情? 师:是笑眯眯的,味道可好啦,是什么味道呀? 师:这是一颗甜豆豆。 师:这是什么豆呀?(甜豆豆) 师:吃了甜豆豆,表情都是笑眯眯的呢。 师:想不想来尝一尝?我也想呀! 师:还有谁想来尝尝?(个别幼儿尝试随乐做出品尝动作及甜甜的表情。) 师:谁还想尝尝看?那我们一起来吧! 3、师:你们笑的可真甜呀!用好听的声音再来点点小豆豆吧! (二)学唱辣豆豆,表现辣辣的表情。 1、师:点豆豆的游戏好不好玩呀?还想不想玩?那你们觉得我这个口袋里还有没有小豆豆啦? 师:那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来点豆豆吧!小手指,准备。 2、师:哎哟,这是一颗什么味道的豆豆呀?(辣豆豆) 师:你是怎么知道它是辣豆豆的呀? 师:哦哟,辣的舌头都吐出来了!还有呢? 师:眼睛都瞪的大大的!这是一颗辣豆豆! 师:“这是什么豆呀?”(辣豆豆) 师:吃到辣豆豆,表情怎么样?我们来尝尝看。 师:这个宝宝吃到了一颗很辣的豆豆,我们一起来看看哦!(个别幼儿表演) 师:辣不辣呀?你表演得真棒! 师:这是什么豆呀?(辣豆豆) 3、师:我辣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你们敢不敢再来尝一尝辣豆豆呀?那就再来试试看吧!小手指准备! (三)学唱酸豆豆,表现酸酸的表情。 1、师:、看来你们都吃到了辣豆豆,真是辣的不得了呀!甜豆豆、辣豆豆我们都吃过了,还有豆豆吗?你们觉得还有什么味道的豆豆?谁愿意到前面来点豆豆?我们一起帮帮他哦! 2、师:这是什么豆呀?(酸豆豆) 师:吃到酸豆豆是什么表情?我们来试试。 师:酸豆豆可真酸,我的牙都要酸掉了! 3、师:那你们好听的声音,再来一起点豆豆吧! 三、完整表演,体验乐趣。 1、师:我的口袋里还有豆豆吗?我来摸摸看哦,好像没有了也!不过我知道还有许多小豆豆藏在一个地方呢,想不想知道?我要把这个秘密告诉一位表演得最好的宝宝。谁表演得最好?都好的!那考考你们,尝到酸豆豆的表情?辣豆豆呢?甜豆豆? 师:哦哟哟,xx表演得真棒,快到前面来,一起来看看。酸豆豆、辣豆豆、甜豆豆? 师:表演的真好!我来告诉你哦。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能不能像他一样表演的这么棒呢?那你把秘密告诉他们吧! 2、师:在哪里呀?赶快找出小豆豆吧,贴在你的小手上。 师:你是什么豆?(依次询问三次) 师:接下来就来点点你们的小豆豆,先点哪边的?你们先来吧!小手指,准备! 师:你们做的真棒!想不想表演给客人老师们看看?轻轻起立面对客人老师吧,唱出好听的声音,要让客人老师一下子就知道你是什么味道的豆豆哦! 师:客人老师们,我们的宝宝们表演的怎么样?那为我们鼓鼓掌吧! 小班音乐教案 篇21教学目标: 1、能根据铃鼓的拍击及时作出“泡泡破了”的反应。 2、体验跟着音乐做游戏的乐趣。 3、掌握好音乐的节奏。 教学重点: 根据鼓声做出相应的反应。 教学难点: 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教学准备: 1、肥皂水,吹泡泡的工具 2、音乐磁带《吹泡泡》,录音机。 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装肥皂水的瓶子,引起幼儿的注意。 (1)教师:小朋友猜一猜,这个小瓶子里装的是什么? (2)教师蘸肥皂水吹泡泡,引导幼儿观察泡泡在空中飞舞的样子。 2、示范动作,引导幼儿模仿。 (1)教师示范“吹泡泡”,“泡泡飞上天”,“泡泡爆炸了”等动作。 (2)教师组织幼儿学唱歌曲“吹泡泡”。 (3)教师边唱歌,边和幼儿拉成大圈一起做模仿动作。 3、音乐游戏“吹泡泡”。 (1)幼儿散开,边唱歌,边玩游戏,唱到最后一句“啪”时,听到铃鼓声拍一下手,然后跳起做“泡泡爆炸”的动作。 (2)让3~5名幼儿自由结伴,拉成小圆玩游戏。 (3)教师和幼儿一起拉成大圆玩游戏。 活动延伸: 层次一:愿意参加游戏,在教师提醒下做动作。 层次二:能根据儿歌的内容作相应的动作。 层次三:能保持身体的平衡,自如地做踮脚,下蹲,拍手挑起等动作。 小班音乐教案 篇22教学目标: 1、喜欢朗读和表演诗歌,感受其中的快乐。 2、理解诗歌内容,在阅读中能明白事物的对应关系。 3、认读重点字词:颠倒、清早、石头、滚、外婆、笑呵呵、咬 教学准备: 挂图、音带、录音机、大字卡、诗歌读本人手一册小字卡。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互相问候 2、幼儿有序取书或教师发书。 二、感知理解活动 1、看挂图。 教师引导语:有一个粗心的小画家,画错了很多地方,我们一起来帮他找出来,幼儿观察画面,找出其中颠倒的场景。 2、欣赏诗歌 3、幼儿自主阅读 思考:诗歌中所写的事物关系正常吗?有哪些奇怪的地方? 4、集体阅读 三、游戏活动 游戏:盲人摸字。 教师把大字卡在黑板上随意排放。 教师或以幼儿扮作盲人,用手去摸某张字卡,摸到后挣眼睛,说出该字卡是谁,说对后全体幼儿鼓励,游戏反复进行。 四,体验活动 1、教师播放音带,幼儿看书划读跟读诗歌。 2、教师在挂图上贴上声势图谱,请幼儿边看边读边动作,边念诗歌。 3、趣味朗诵,教师随意将挂图上的部分字词用纸遮起来,小朋友念诗歌,念到被遮起来的字词用"弹舌“或”咂嘴“等小动作代替。 五、创造活动 1、自编颠倒歌。 2、交流感受,说颠倒话,听颠倒歌,大家的心情觉得怎么样? 六,结束活动 交流小结,教师播放音乐,有序整理自己的物品。 小班音乐教案 篇23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节奏,能随音乐一拍一下做动作。 2、尝试将生活活动创编到律动中。 活动重点: 随音乐节奏做动作。 活动难点: 创编律动。 活动准备: 幼儿生活照片、律动音乐。 活动过程 1、播放音乐,幼儿随音乐拍手、拍腿、拍肩,充分感受音乐的节奏。 2、模仿刷牙。 ⑴老师出示幼儿刷牙的生活照片,用食指代替牙刷,模仿刷牙。 ⑵老师带领幼儿随音乐一拍一下的模仿刷牙。 3、模仿生活中的其他动作。 ⑴看图片,模仿洗脸。 ⑵模仿梳头、穿衣服、脱衣服、洗脚、洗手等生活动作。 ⑶老师领导幼儿一起模仿生活动作。 4、放音乐,幼儿随老师一起模仿生活中的动作。 5、老师小结,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细心观察成人的生活动作,进行模仿。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