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冬》教学设计 |
范文 | 《初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8个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 正确认识这些生字。书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3节。 3、学习掌握边读边思考的阅读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能借助图画用连贯的语言,按顺序说一说初冬雾中和雾后的景色。 4、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初冬季节自然景色的特点,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课文的语句。 2、能借助图画用连贯的语言,按一定顺序说一说初冬雾中和雾后的景色。 教学过程: 一、复习积累词语,引入课题。 1、借助画面,回忆积累,随机理解“初冬”。 2、了解初冬常见的自然现象,随机复习“雾”的书写。 3、看图说话、读句,随机理解“白茫茫”。 (出示句子)早上,白茫茫的一片大雾。 l 指导朗读“白茫茫”。 l 齐读句子。 4、继续看图说话,激发阅读兴趣,并揭示课题。 (1)看图(郊外的雾景)说话:用一句话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怎么样? (2)交代学习任务并揭示课题。 二、阅读描写“雾中景色”段落,学习按顺序把画面内容说清楚。 1、读课文,借助插图理清脉络。 2、交流出示2、3节,指名朗读。 3、再读2、3节,圈划词语,了解写作顺序,随机理解“不耀眼”。 (交流板书)远处 望不见 近处 看不清 高处(天空中) 不耀眼 点拨顺序:如果说这里是远处、近处,那太阳是??? 随机理解词语:“耀眼”的意思就是光线强烈、刺眼的意思,一点也不耀眼就是一点也不??(刺眼)。 4、师生配合读2、3节,再次体会写作顺序。 板书:雾中 5、引导辨析“望不见、看不清”,体会作者用词恰当,随机学习生字“模”。 在学生交流基础上小结。 6、引导学生背诵积累,按顺序看图说话。 (1)同桌背诵积累。 (2)按顺序看图说话。 (媒体)早上,白茫茫的一片大雾。…… 三、阅读描写“雾后景色”的段落,在老师的引导下按顺序把画面内容说具体。 1、出示“雾散了”的句子,辨析同音字“芒、茫”。 (媒体插图:渐亮)出示:渐渐地,雾散了,太阳才射出光芒来。 (媒体词语)光芒、白茫茫 (板书)耀眼 (板书) 望得见 看得清 (1)现在谁能用“望得见”和“看得清”来说一句话。 (2)课文第5节就是这样写的。齐读第5节。 3、引导学生按顺序看图。(由近到远) 4、自读第6?8节,整体感知内容。 5、生交流,随机学习生字“厚、柏”。 板书: 收白菜 柿子 像…… 黄叶 厚(“厚”这个字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师范写) 松树、柏树 绿(“柏”的读音) 6、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画面,并根据画面内容展开想象说具体。 (1)(出示图)抓住动作把收白菜说具体。 (2)朗读积累比喻句,并引导学生加上自己的感受,把柿子的美说具体。 (3)模仿课文,运用比喻,把树林里的.景色说具体。 (出示:)树林里积了一层厚厚的黄叶,像 。只有松树和柏树不怕冷,像 ,它们还是那么绿。 7、小组合作,把雾散后的画面内容说具体。 小组练习,指名说。(说的时候要注意按顺序交流) 8、小结:在学了课文描写雾中的景色,我们学会了看图按顺序把内容说清楚。在学习描写雾后的景色时,我们更是通过仔细观察,合理想象把画面内容说具体了。今天回家,你就可以选择雾中或雾后的景色,说给家长听。 四、引导质疑,激发拓展阅读的兴趣。 板书: 43、初冬 雾中 雾后 收白菜 远处 望不见 望得见 柿子 像…… 黄叶 厚 松树、柏树 绿 近处 看不清 看得清 (模模糊糊) 高处(天空中) 不耀眼 耀眼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