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灰雀教学设计 |
范文 | 人教版灰雀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灰雀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灰雀教学设计1一.导入新课,讲读第一自然段。 1.在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大意。请打开课本第118页,请大家小声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你可以用笔画一画。 2.全班讨论: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列宁非常喜爱它们。) 板:惹人喜爱 3.课文是怎样说灰雀惹人喜爱的? 出示句子: (1)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 (2)它们在枝头唱歌,惹人喜爱。 问:哪个句子更能写出灰雀惹人喜爱呢?(引导学生说出有了这两个词语,句子就更加具体、更加生动,更能写出灰雀惹人喜爱。) 4.指导朗读句子(1)。 5.灰雀这么惹人喜爱,课文是怎样说列宁非常喜爱它们的? 板:列宁每次....都要....经常带.... 二.讲读第二自然段至最后。 1.师:灰雀这么惹人喜爱,列宁非常喜欢它们。课文还写了哪些人喜爱灰雀? 板:男孩 2.仔细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至最后,特别是小孩说的话。 思考: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后来到哪里去了?又是怎么回来的?你是从课文哪些句子里看出来的? 3、全班讨论: (1)灰雀后来到哪儿去了,你从哪些句子看出? ①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②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③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④“一定会飞回来!”男孩坚定地说。 板:“没看见” (2)灰雀又是怎么回来的,你从哪些句子看出? ①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 ②“一定会飞回来!”男孩坚定的说。 板:“一定会飞回来” (3)男孩为什么把灰雀放回来?(引出列宁自言自语的话。) 出示句子: ①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②列宁说:“多好的灰雀呀,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问:哪个句子更能写出列宁发现那只灰雀不见了,觉得很惋惜?(引导学生说出第一句更能充分体现列宁非常喜爱灰雀) 指导朗读句子① 4.指导朗读对话。 (1)同位分角色练读。 (2)指名分角色读。 (3)全班按男女生分角色读,老师读叙述部分。 5.小声自由读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 (1)思考:课文是怎样写灰雀回来的?为什么说男孩是个诚实的孩子? 板:果然。 (2)四人小组讨论:为什么说男孩是个诚实的孩子? 6.质疑。 7.总结全文。 这个小故事写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感动教育了男孩,使男孩主动送回灰雀,告诉我们有了错误承认了,改正了,就是诚实的孩子。 板书计划: 18.灰雀 惹人喜爱 列宁男孩 每次……都要……“没看见” 经常带……“一定会飞回来” 可惜果然 人教版灰雀教学设计2学习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小朋友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小朋友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老实的表示。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多媒体课件。 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第一课时 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同学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同学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 “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协助他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2~13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俺们什么呢? 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同学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同学描红、摹写。 第二课时 贴图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同学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小朋友,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同学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4、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5、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同学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同学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小朋友,理解小朋友,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小朋友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小朋友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竞赛。 人教版灰雀教学设计3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郊外、散步、胸脯、仰望、一定、或者、肯定、面包渣、惹人喜爱、自言自语等。 2、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用具:幻灯机、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认识生字、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出示列宁照片,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列宁是马克思、恩格林创立的无产阶级学说及其事业的继承者。他创建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并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他是世界无产阶级及其它劳动人民的领袖和导师、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朋友。) ⑴学习小组交流资料(教师下组参与,发现有价值的交流资料。) ⑵全班交流。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一)让学生按读、画、查、找的自学步骤,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二)让学生按要求采用填写表格的方法,分析生字的音、形、义,完成第一次自学。在练习过程中遇到难理解的重点字、词,需要在字典中查画字义时,教师可在重点字下面标画符号给以提示。 (三)检查自学。 1.指名让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读音。 课文中有些字虽不是生字,但朗读中学生容易出错,比如:“桦”字应该读huà,学生会误读为第二声,因此讲课中遇到此类问题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在讲课中教师可采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的方式,作巩固练习。 2.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本课共有6个生字。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填表法作分析字形结构。 如:填表按要求给生字分类: 3.课堂讨论识记生字的方法。 在分析字形结构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识记重点字的方法。比如:“郊”左边是“交”,右边是“阝”,合起来是“郊”。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交”的最后一笔“捺”要写成点。“坚”字是上下结构,右上方是个“又”字,不要写成“ ”等。也可采用辨析形近字,组词的方法作巩固练习。 例: 郊()渣()坚() 效()楂()竖() (三)理解词语。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2.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3.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本课的生字、词大多属于表示处所或事物名称以及动态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学生易于理解。对于课文中出现的常用词中确有较为抽象难懂的词语,教师须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比如:“果然”一词。在字典中的解释是确实、真的意思。在理解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含有“果然”一词的原句读一读,然后联系上下文启发学生讨论,“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这句话中为什么用“果然”一词?学生读上下文可以知道因为小男孩两次说“一定会飞回来的。”一次是肯定地说,后一次是坚定地说。这可以看出小男孩知道灰雀的方向,并有把握让灰雀再次回到这里。第二天列宁真的在白桦树的枝头再次见到灰雀,这恰恰印证了小男孩说的话是真的,确实他做到了让灰雀再飞回来。所以这里用“果然”一词恰到好处。 4.教师出示看拼音写词语的`练习,检查预习情况。 5.检查词语认读的情况后,教师可再次指名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本文的内容。 (四)作业:熟读课文,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教育学生知错就改,做个诚实的孩子。 (二)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教学过程 导入课文师简介灰雀: 你们见过灰雀吗?灰雀是一种十分招人喜爱的小鸟,它们的色彩很斑斓,而且唱歌也很动听。你喜欢灰雀吗?我们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可是很喜欢灰雀,想知道为什么吗?同学们快读读课文,看看列宁同志为什么这么喜欢灰雀? 一、理清课文层次 1、默读课文,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用“()”画出来。 2、我们把课文按照不同时间划分为三个部分。 过渡语:我们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 二、学习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灰雀惹人喜爱的词语或短语,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列宁喜欢灰雀?边读边画批。 2、汇报自学情况: ⑴三只灰雀十分可爱;从“粉红”、“深红”、“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等看出。 ⑵列宁非常喜爱这三只小灰雀;从“每次”、“都要”、“仰望”、“经常”等词语中看出 。过渡语:这么惹人喜爱的三只灰雀,会发生什么意外呢?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 1、我们整节课最难的部分就是要体会列宁和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变化过程,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去探究到底。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和老师一起攻克难关?好!我们一起看课文。 假如你是列宁,在说话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你想通过哪些词、句来体现这种心情? ⑴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然后汇报: (一天,我(列宁)突然发现平日关心、照顾的三只灰雀少了一只,心里别提多着急了。(我是从“找遍”、“问”、“自言自语”中体现出来的。) ⑵练习读出列宁说话中的语气。 (第一句表现出急切的心情;第二句表现出担心;第三句表现出可惜;第四句表现出满怀希望。) ⑶小结: 列宁这些思想感情的变化,充分说明了他对灰雀的喜爱。 2、假如你就是这个小男孩,你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你想通过哪些词句来体现?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心理过程:吞吞吐吐──想说不敢说──决心把灰雀放回公园──肯定地说。 ⑴同桌交流,然后自由汇报: 我(小男孩)突然听列宁这么一问,十分惊慌,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于是,张口就说:“没??我没看见。” 当听到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色严寒,它怕冷。”看到列宁如此地怜惜、关爱这只美丽可爱的灰雀,“我”真想告诉他灰雀没有死,它被“我”捉回家了,因为“我”太喜欢它了。可是,话刚要出口,又被“我”吞回肚里,因为,“我”怕列宁知道此事后,会严厉地批评“我”。 可是,“我”又听到列宁自言自语地话,知道他那么喜爱这只小灰雀,又为它的失踪而那么惋惜、伤心时,“我”再也不能不说实话了,于是,“我”婉转地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在列宁的追问下,“我”更加坚定了说出实话的决心。 ⑵小结:由小男孩开始惊慌地说:“不知道。”到坚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这一矛盾的心理变化看出小男孩是个知错就改的孩子。 3、分角色练习对话,思考: 接下来我想和同学们一起挑战最难的问题。列宁是怎样一步一步使孩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⑴请同学们质疑、解疑: ①列宁为什么问这个小男孩而不去问别人。 (列宁善于观察,他过去肯定见过这个小男孩,从他的表现分析灰雀的失踪肯定和这个男孩有关系,所以就故意去问他。) ②听了男孩的回答,列宁会怎么想? (孩子在回答列宁的问话时,显得恐慌,不知所措,更进一步证明失踪的灰雀与他有直接关系。) ③列宁为什么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列宁的话中,饱含着对丢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却故意不明说,而用自己的感情来启发男孩的觉悟,以情育人,体现了这位伟大领袖高超的教育艺术和对少年儿童的关心、爱护。) ④列宁为什么要自言自语呢? (列宁自言自语,实际是说给小男孩听的。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爱护和惋惜,他用这种感情来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有很多人喜爱灰雀,关心着灰雀的命运,看不见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听不到灰雀的歌声,别人心里会难过的。) ⑵在列宁真情实感的启发下,男孩鼓起勇气说出了原来不敢讲的话,读孩子的话,体会男孩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心地善良、知错就改、诚实) 过渡语:男孩说的话兑现了吗? 四、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1~13自然段) 默读11~13自然段,质疑,解疑。 1、男孩送回了灰雀,为什么还低着头? (他还在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懊悔、内疚。) 2、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 (事情已经很明显,没有必要再问,更主要的是列宁不愿让男孩难堪,说明列宁善解人意,也说明了列宁对小男孩的喜爱。) 为什么说男孩是诚实的? (因为男孩能认识错误,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 3.这时小男孩会对灰雀说什么呢? 教师可用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展开想象。比如:小男孩会对灰雀说:“对不起,都是我不好,我不该把你带走,请你原谅。”也许会说:“灰雀对不起,我错了,我不该这么自私,只顾自己,你应该是属于大家的。” 4.这时老师可出示填空练习: 小男孩()对灰雀说:“(对不起灰雀,我不该把你带走,请原谅。)” 让学生思考小男孩怎样对灰雀说。出示这样的练习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入领会小男孩此时此刻的心态,并会运用准确的词语表达出来。如:惭愧、不好意思。 5.接着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小男孩对列宁说什么? 6.学生口头回答后,教师可再次出示填空练习。 小男孩()对列宁说:“(列宁同志,是您教育了我,谢谢您。)” 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小男孩是怎样对列宁说的,要把小男孩改正错误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如:真诚地说,真心真意地说等等。 五、总结全文 请一位同学复述一下列宁、灰雀和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提示:列宁很喜欢灰雀,但是,有一天,其中一只不见了。列宁问一个小男孩有没有见到灰雀,小男孩说没看见,但他说灰雀一定会飞回来的。后来,小男孩把灰雀送回来了。师总结课文以灰雀为线索,记叙了它丢失又复回的经过。表现了伟大导师列宁喜爱灰雀,更爱诚实的孩子的崇高而伟大的爱。 六、板书设计第一部分(1):惹人喜爱的灰雀 列宁:急切—担心—可惜—满怀希望(喜爱灰雀更爱诚实的孩子) 灰雀第二部分(2—10):灰雀丢失 小男孩:吞吞吐吐—想说又不敢说—决定 第三部分(11—13):灰雀归来把灰雀放回公园—肯定地说(诚实、心地善良、知错就改) 七、作业布置 1、课文中写了一天列宁和男孩关于那只失踪了的灰雀的对话,紧接着直接写了第二天两人果然又看到了那只灰雀的情景。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男孩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想象把它写下来。 2、开展爱鸟周活动,举办一期鸟的图片、图画展览。 人教版灰雀教学设计4【知识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可惜”、“果然”、“诚实”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列宁对灰雀、诚实男孩的喜爱之情,并从人物的对话中体会自我教育、改正错误的优良品质。 4、养成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和习惯。 【人文教育目标】 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的爱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生词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景引入 多媒体: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师: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 多媒体动画:列宁在树下仰望两只灰雀,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已不见了。 师:一天,列宁又来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不见了! 二、学习第3~10自然段 1、提出学习要求: 师:列宁在周围的树木中找遍了,也没找到。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列宁和小男孩说了些什么? ⑴ 要求: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用“”画一画列宁说的话,再体会体会列宁这时的心情。) 师板书(旁书):读、画、体会 (师巡视,辅导) ⑵ 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学生读3、5、7、9自然段中列宁的话。师相机出示字幕:课文3、5、7、9自然段。 2、自读体会: 师:四处找遍了也不见鸟儿踪影的列宁,这时说的每一句话都包含着什么样的心情呢?自己再读读列宁说的话,体会体会。 (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重点句。) (学生自读后抽查) (体会出列宁非常着急、惋惜的心情。体会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关心。) 师:你们对哪句话体会得更深些,想读给大家听听吗 (四名学生各读一句,两名学生重复了别人的朗读。) 3、师相机评价指导学生读的四句话,进一步体会列宁的心情。 4、比较体会: (多媒体:课后第二题(2)的句子。) 师:老师也仔细体会了这句话。来,仔细听听老师读的哪句话更能表达列宁失去鸟儿非常惋惜的心情。(师读) (抽生读) 5、引导概括: 师: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爱)! 师板书: 爱 灰 雀 爱 列宁 男孩 师:可是,列宁喜爱的灰雀究竟哪儿去了,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告诉列宁吗。 (学生七嘴八舌答) 师:孩子为什么捉走灰雀? 师:列宁爱灰雀,孩子也爱灰雀,他们的爱有什么不同你更赞同谁的请大家讨论讨论! (师巡视,并加入讨论,然后检查讨论情况。) 师:我明白大家的意思了。列宁爱鸟,给它自由;孩子爱鸟,把它捉回去,让它失去了自由。列宁是真正的爱鸟。 6、导读激情,深入体会: 师:列宁爱鸟的真情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让我们一起来边读边体会。 (多媒体字幕:3~10自然段内容。) (师导读,生接读。) 师:鸟儿不见了,列宁着急地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师:注意体会列宁着急的心情。(生接读) 师:男孩吞吞吐吐地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师教读,生读。) 师:可怜的小生命究竟怎样了,列宁担忧地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师:列宁爱鸟的情触动了孩子的心:面对孩子的沉默,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师:列宁爱鸟的情打动了孩子的心,他看看列宁,再也忍不住了。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师:真像孩子说的那样吗列宁又关心地问──“会飞回来” (如果这里学生没有读好,师指导再读,直到读好。) 师:列宁爱鸟的情深深打动了孩子的心,他坚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 (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重语气,再读再体会。) 师:是谁让孩子懂得了真爱?(列宁) 师: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孩子决定怎么做? (放鸟归园) 7、分角色朗读: 师:咱们来读好这段话,体会这种爱。 (全班分成两个大组。一组读列宁说的话,一组读男孩说的话,师读叙述语。去掉叙述语,直接朗读“对话”。) (多媒体字幕:3~10自然段去掉叙述语言。) 师:这一老一小的话多有意思,你们也和孩子一样懂得了真正的爱鸟吗?谁体会得好,想读好这段对话 (同桌对读,再分大组对读。) 三、学习第11~13自然段 (多媒体动画:列宁和男孩在看三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唱歌。) 1、师:听,三只灰雀又在枝头欢蹦乱跳地歌唱。不过,树下它又多了一位真正的好朋友。 (多媒体字幕:课文第12自然段内容。) (师叙述12自然段。) 师:听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 (例如:列宁为什么微笑?鸟儿不会讲人话,列宁为什么要问它?鸟儿会回答吗) 2、师:是啊,老师也弄不明白,列宁为什么不问会说话的男孩,却问不会说话的灰雀呢讨论讨论吧。 (生同桌讨论,师巡视并加入讨论。) (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师:列宁爱孩子,幽默的话里含着多么深的爱,读── (生齐读12自然段,字幕中“微笑”一词闪动。) 师:列宁为什么而微笑? 师: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大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放鸟归园而高兴吧!拿起书来,高高兴兴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激励学生美滋滋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 师:学完课文,你想对这幅板书图说句什么话吗?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生认真书写,师巡视辅导。表扬学生卓有见地的话语。 (师插话:99昆明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不是已经向世界各地的人们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爱吗) 师:列宁、男孩、灰雀、人与人、人与大自然,这原本就是一个爱的世界! 第二课时 一、感情朗读 二、阅读评价 三、领悟表达特点 四、生字识记与书写 ,《灰雀》教学设计七 五、布置作业 1、写本课的生字与词语。 2、搜集有关列宁的资料。 【教后小结】 情融于课文,却溢于言表,如何让学说真切地感受作者蕴涵于文中的这种情感。必须让学生到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世界去走一遭。学习这一课,运用多媒体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走进列宁和孩子,让他们设身处地地感悟、分角色品读,让情感激发情感,让心灵滋养心灵,学生读得投入,感情读效果非常好。教师语言的渲染,多媒体的吸引,把学生真正带入了故事的情境之中。 人教版灰雀教学设计5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简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了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三只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深受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的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城实和天真。 通过言语和行动的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展现事件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选编这篇课文,主要是要学生认识到列宁对儿童的爱护;通过对人物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学生还可以受到爱护鸟类动物的教育。 二、学情分析 本文篇幅较长,难度的句子和词语较多,中有几个生字是平常不常见的,很容易读错,部分词语的意思比较抽象,给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增加了难度;列宁的循循善诱学生也不易领会。《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结合我们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此本课的教学着力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生的朗读,读懂词句的含义,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三、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 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1。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难心,得体的交流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 2。通过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五、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多媒体 六、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题,激发兴趣。 1。出示列宁的照片,指名学生谈谈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简介列宁。 3。。出示灰雀图,板书:灰雀。 师:我们来和这只灰雀打打招呼吧。齐读课题三遍。 指导书空“雀” 师:灰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列宁的故事,为了这只可爱的灰雀,列宁和一个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美美的去读一读吧。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初读感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2。学习生字,新词。重点指导读准“胸脯、白桦树、散步、婉转、面包渣、诚实”,。 3。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师适时指导。 4。生自由读,以小组为单位赛读课文,互相评价,帮助。 5。分角色朗读课文。 6。理清脉络。 课文那几个自让段是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情的?那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设计意图:养成读书自学的好习惯。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让段。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让段。说说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课文是怎样描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教师指导朗读,体会灰雀的可爱。 借助多媒体,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列宁喜欢灰雀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出示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指导朗读,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 4。齐读课文第一自让段。 5。就是这样惹人喜爱的灰雀,第二天,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竟然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并积累文中的词语。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 。分组出示“渣、胸、脯、惜、低、诚” “郊,步,或,散,敢,者” 2。 说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记住这字的。 3。 指导书写。第一组强调左窄右宽,第二组强调“或、步、者”。 4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5 学生作业讲评。 设计意图:养成正确,规范的写字习惯。 五、课堂作业 1。 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 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预料的相符。 ( ) 2) 令人惋惜。 ( ) 3) 抬着头向上看。 ( ) 2 书写生字并组词。 设计意图:巩固字词的学习。 板书: 两只粉红 一只深红 三只灰雀 惹人喜爱 来回跳动 婉转歌唱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中的语句。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三只灰雀在枝头唱歌,跳跃的画面。 2。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的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都来这儿散步,和他们打打招呼,可是有一天,列宁发现风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去哪儿了呢? 设计意图: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读课文的2———10自然段,看看那几段话是列宁讲的,那几段话是小男孩说的?找出来。 2。灰雀不见了,列宁的心情是怎样的?(急)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出示“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指导朗读。 3列宁看见了一个小男孩,他对小男孩说了什么呢? 出示:1 ) 。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2)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3)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4)会飞回来? 细细读这些话,,你对那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用朗读的形式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指导朗读。列宁的关心,惋惜,焦急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字来概括,是什么呢?(板书:爱) 4。聪明的孩子,小灰雀去哪儿了呢?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呢?说一说。 出示:1) 没……我没看见 2)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3)一定会飞回来。 细读这几句话,你对那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用朗读的形式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吗?指导朗读。 5。小男孩为什么要捉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列宁的爱是给小鸟自由,小男孩的爱却夺去了小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6 分角色朗读课文的3———10自让段。 设计意图: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出示灰雀在枝头歌唱的画面。在列宁真该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了森林。看,灰雀有在枝头歌唱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11———13自然段。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质疑,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3。朗读课文最后三个自让段。 设计意图:感受孩子的诚实,列宁对孩子的爱。 4课堂练笔:1)(出示)如果你是那只重新站在枝头歌唱的灰雀,你想对小男孩和列宁说些什么呢?请在课本的空白处写下你的“三言两语”。 2)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拓展延伸 1。这个故事写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感动了小男孩,放回了灰雀。及时改正了错误,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2。个别交流。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拓展知识。 五、课堂作业 1。读一读,写一写。 1)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我从“……”体会到 2)“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我从“一定”和“!”里推测出男孩当时想 2。摘抄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 板书: 5 灰雀 (惹人喜爱) 不见了 捉 焦急 放回 列宁 小男孩 喜爱 人教版灰雀教学设计6【教材简析】 《灰雀》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 课文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既写出了列宁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又写了小男孩心理认识过程。人物的内心活动外化为语言,二者相互交错,推动情节发展,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教学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因此本课的教学着力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生的朗读,读懂词句的含义,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 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可惜”、“果然”、“诚实”等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列宁对灰雀、诚实男孩的喜爱之情,并从人物的对话中体会自我教育、改正错误的优良品质。 4. 养成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和习惯。 人文教育目标: 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的爱 【教学重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 诚实的。”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揭示课题 1、出示列宁照片,请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简单地介绍一下列宁的事。 2、学生交流后,教师简介列宁。 3、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设计意图:“纸上得来终觉浅”。课前实践所给予学生的不仅是感性经验的获得,更重要的是在课上学习课文时与作者在激发的情感与语言表达形式上产生的呼应对照,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使人们认识到“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人们的视野开放了,观念更新了,从书本延伸到书外,从学校拓展到社会,学生的阅读范围,也不仅限于教科书,课外书,报刊,杂志,都是学习语言的 材料。 4、读题,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5、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是怎样的灰雀吗? 为了这可爱的灰雀,列宁和一位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让我赶快走进课文,美美地读一读吧。 二、初读感悟,理清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5、2~13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三、感知灰雀的可爱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三只灰雀的呢?找出句子来读一读。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用“~”标出写灰雀的句子,引导学生从颜色及叫声体会它们的可爱。 4、出示句子,体会“惹人喜爱”一词。: (1)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 (2)它们在枝头唱歌,惹人喜爱。 问:哪个句子更能写出灰雀惹人喜爱呢?(引导学生说出有了这两个词语,句子就更加具体、更加生动,更能写出灰雀惹人喜爱。) 5、看图片,感知灰雀的可爱 6.指导朗读句子。 7.灰雀这么惹人喜爱,课文是怎样说列宁非常喜爱它们的? 板:列宁每次……都要……经常带…… 8、指导朗读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了解列宁对灰雀的喜爱。课文先写列宁在公园里看三只美丽的灰雀,具体写出了列宁怎样喜爱灰雀。首先学生自读划出说明灰雀美丽的词“粉红的、深红的、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然后通过看图片,感知灰雀的可爱,老师再范读,学生领悟到要读得欢快,语调活泼,速度稍快;触类旁通,学生划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词“每次、都要、仰望、经常”,通过比较去掉“每次、都要、仰望、经常”句子的不同,感悟意义的变化,从而明确朗读时重读这几个关键词,表现列宁对灰雀的喜爱,通过反复朗读也表达出学生对灰雀的喜爱。 9、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你认为最难写的是哪几个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提醒:散,左下“月”的第一笔是竖,不是撇,右边的反文要写小一些 惹,上中下结构。中间是“右”不是“古” 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3、临帖、写“步、者”等字。讲评字写得又漂亮又端正的同学。 五、布置作业 布置学生摘抄本文中的好词好句,做“日积月累卡”。 第二课时 一、情景引题、激发兴趣: (多媒体: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师: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 (多媒体动画:列宁在树下仰望两只灰雀,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已不见了。)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其实不仅仅是为了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展开自主学习。这个环节旨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听觉,希望通过音乐使学生入情入境。同时又使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地发散思维,想象练说。这样也为下文的自主探索学习奠定了一定情感和知识基础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深红的灰雀到底去哪儿了?请学生默读课文,画出小男孩的语言。 (1)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2)男孩看着列宁,说:“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3)“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的。 2、灰雀又是怎么回来的,你从哪些句子看出? ①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 ②“一定会飞回来!”男孩坚定的说。 板:“一定会飞回来” 3、男孩为什么把灰雀放回来?(引出列宁自言自语的话。) 出示句子: ①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②列宁说:“多好的灰雀呀,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问:哪个句子更能写出列宁发现那只灰雀不见了,觉得很惋惜?(引导学生说出第一句更能充分体现列宁非常喜爱灰雀) 4、导读激情,深入体会。 列宁爱鸟的真情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让我们一起来边读边体会。 (多媒体字幕:3-10自然段内容。) (师导读,生接读。)子。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着急而又和蔼地)问:“......” 男孩(紧张、吞吞吐吐地)说:“......” 列宁(惋惜、担心地)说:“......” 男孩看到列宁,(下定决心,鼓起勇气)说:“......” 列宁(半信半疑又惊喜地)问:“......” 设计意图: 对话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事件的发展过程。抓好对话朗读,最好的着眼点就是对话提示语,因此,学习这部分教师着重引导帮助学生揣摩人物心理,同桌讨论、交流,添加了下文括号中的提示语。学生根据添加的提示语,各自练读,再分角色朗读。在有声有色地朗读中,学生认识到列宁的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爱护,懂得了男孩是个明辨是非、诚实守信的孩子。 5、课中质疑,体会列宁育人过程。 (1)列宁听到小男孩的话,肯定知道灰雀被小男孩带走。如你是列宁,这时你会对小男孩说什么呢? (2)文中列宁是怎么说的?画出列宁的话。分组讨论,通过读列宁的话,读懂了什么? (3)创设情境,进行对话。老师为列宁,学生为小男孩进行对话。老师用责问的语气与学生对话。 6、指导学生再读书上列宁的话,体会列宁育人的过程。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是一种人文的教学。要让学生把深奥的道理弄明白,教师生灌硬套是不可取的。此片段旨在使学生于宽松的氛围中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又提供学生一个很好的练说机会,逐步达到教学目标4。 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出示思考题。 (1)小男孩为什么低着头? (2)列宁为什么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然后微笑? (3)列宁为什么不问爱说话的男孩,而问不说话的灰雀? (4)列宁为什么不问那个男孩,就知道他是诚实的? (因为男孩能认识错误,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 3、分组读11-13自然段,讨论思考题。 4、小组代表发言。 5、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例如:列宁为什么微笑?鸟儿不会讲人话,列宁为什么要问它?鸟儿会回答吗) 是啊,老师也弄不明白,列宁为什么不问会说话的男孩,却问不会说话的灰雀呢讨论讨论吧。 6、列宁爱孩子,幽默的话里含着多么深的爱,读—— (生齐读12自然段,字幕中“微笑”一词闪动。) 7、列宁为什么而微笑? 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大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放鸟归园而高兴吧!拿起书来,高高兴兴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 语文是一种人文的教学。在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学中我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计了教学的各个方面。前面畅所欲言的讨论辩驳使学生更自主地深入到课本的情境中去体会文人物的真情实感。而这里全员参与的读书感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不致于游离于书本之外。这是还本以本。这样就在兴趣引路的前提下交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 四、创设情境,课堂拓展 1、文章写了第1天、第2天、那么第3天、第4天……以后围绕列宁、小男孩、灰雀,还会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呢?请学生小组讨论。 2、请学生评价文中人物。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说话、写话训练 你想对列宁、灰雀、小男孩说出什么?写下来。 设计意图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动脑,动口,当然也需要动动手。丰富的想象力不但需说出来,也要写下来。知识的巩固固来重要,道理的内化也十分必要。让学生尽情地说,尽情地写吧!所以我主张还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板书设计: 灰 雀 惹人 喜爱 列宁 男孩 每次……都要……“没看见” 经常带……“一定会飞回来” 可惜 果然 人教版灰雀教学设计7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借助1拼音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多读多认,巩固识记。 2.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 三、教学准备 灰雀的图片、列宁的图片及简介,教学课件。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搜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 3.出示灰雀图片,了解灰雀。 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的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重点指导读准“(sàn)散步”“(xiōng)胸(pú)脯”“白(huà)桦树”;注意“诚”“病”“蹦”要读后鼻音。 3.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思考: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 4.学习生字词语。 调皮的生字宝宝和词语朋友来和大家打招呼了! 认读生字,说说自己怎样记住他们。开火车读,同位互读,男女生赛读。 试着联系文中的句子理解“郊外”等词语的意思。 过渡:同学们,我们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也知道了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寻找灰雀,灰雀回来的事。那么,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三)体会灰雀的可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1.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一段,其他小朋友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这篇文章题为“灰雀”,这是怎样的“灰雀”呢?你能找出描写灰雀的句子吗?把它画下来。 3.这几只灰雀有什么特点?漂亮、活泼、歌声优美;惹人喜爱。 4.理解“惹人喜爱”,体会“非常惹人喜爱”。 5.这三只灰雀确实不一般,那可是“人见人爱”。列宁喜爱灰雀吗?你从什么地方能知道? 教师抓住“每次”“都”体会列宁的喜爱。 6.喜欢它们,所以想让它们吃好一点,就像照顾“朋友”一样。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7.巧妙小结: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练写。 (五)作业设计 1.练习写生字词语。 2.把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抄下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语言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男孩有错就改的好品质,做个诚实的好孩子。 3.收集列宁故事,继续了解伟人的崇高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借助小男孩的语言、神态,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学习小男孩诚实的美德。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这是难点。因为课文没有明确写小男孩告诉了列宁灰雀哪去了,他怎么知道“一定会回来,它还活着”,只有在学习了课文后联系上下文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了解男孩诚实的品质。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2.激趣:瞧,这就是那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听,他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了。列宁可是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 3.谁来和这三只可爱的灰雀打个招呼? (二)细读感悟 1.体会心情。 可有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你说列宁这时的心情会怎样呢? (1)要求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至七自然段,用横线画一画列宁说的话,体会列宁这时的心情。 (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学生读三、五、七、九自然段中列宁的话,课件出示这几段。 (3)细细体会每一句话包含着列宁怎样的心情。 (4)朗读感悟。 你们对哪句话体会得更深,想读给大家听。 2.感悟不同的爱。 (1)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感情,用一个字来概括是什么?(爱) (2)可是,列宁喜爱的灰雀究竟去哪儿了,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告诉列宁吗?孩子为什么要捉灰雀呢? (3)列宁爱灰雀,孩子也爱灰雀,他们爱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你更赞成谁的呢? (4)小结:是的,列宁爱鸟,给它自由,孩子爱鸟却占为己有,让它失去了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3.接读对话,深入体会。 (1)列宁爱鸟的真情对小男孩起了什么作用?让我们一起边读边体会。 出示课文三至十自然段: 鸟儿不见了,列宁着急地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可怜的小生命究竟怎样了,列宁担忧地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列宁爱鸟的情绪触动了孩子的心:面对孩子的沉默,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列宁爱鸟的情打动了孩子:他看看列宁,再也忍不住了,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真像孩子说的那样吗?列宁又关心地问──“会飞回来” 列宁爱鸟的深情打动了孩子的心:他坚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 此刻,小男孩心里会想些什么? (2)是谁让孩子懂得了真爱?在列宁真情的感染下,孩子决定怎么做?放鸟归园。 4.分角色朗读。 (1)全班分成两组,一组读列宁的话,一组读男孩的话,师读叙述部分。 (2)去掉叙述部分,直接读对话。 (三)真相大白,诚爱相融 1.课件再次出示“三只灰雀在枝头歌唱的情景”。 师:听,三只灰雀又在枝头欢蹦乱跳地歌唱。不过,树下它又多了一位真正的朋友。课件出示第十二自然段的内容,师读。 2.列宁为什么没有再问那个小男孩?他是什么时候预料到这只鸟在小男孩那儿? 列宁看到灰雀已回来了,为了尊重小男孩的自尊心,所以就没再问。当小男孩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列宁从小男孩说话的口气已料到鸟就在他那儿。 3.列宁爱孩子,幽默的话里含着对男孩深深的爱;生齐读第十二自然段,凸显“微笑”。 4.列宁为什么笑? 5.小结:是呀,我们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大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放鸟归园而高兴。拿起书来,高高兴兴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生活中的你有过类似小男孩的经历吗?可以说一说吗? 小结过渡:列宁、男孩、灰雀、人与人,人与大自然,这原本就是一个爱的世界! 7.出示图片,学生谈感受。从他们的身上,我们感受到爱是什么,爱就是多一点自由,多一点宽容。 (四)布置作业,积累提高 1.搜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或者关于诚实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2.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小男孩或列宁说点什么?写一写。 3.续写《灰雀》。后来列宁、男孩和灰雀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发挥你的想象并把它写下来!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