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五味瓶》教学设计 |
范文 | 《五味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通过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的辨别,学会用各种色彩、图形表现对五种不同味道的感觉。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了解不同色彩的同时学会如何去以不同的绘画形式来体现“味道”。 3、 审美目标: 朋友学生对色彩的敏锐感觉,初步掌握各种色彩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美、感受美。 4、 品德目标: 培养学生、爱劳动、爱生活的优良品质。 5、 情感目标: 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二、教学重点: 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及爱生活、爱劳动的思想渗透。 三、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绘画、制作等美术形式来表现“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带给人们的感受。 四、学具准备: 五味瓶、彩色纸、颜色、剪刀、胶水、糖、盐、醋、辣椒、药片、范图、多彩泥 五、教学媒体: KT展示板、实物投影仪、音乐 六、设计思路: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它是美术课程中覆盖面最宽,分量最重的部分。所以设计本课时,我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灵活多变上,我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采用了实验、游戏、分组活动等方法,从导入阶段就开始注重培养学生对“五味”的语言和艺术表现能力;在能力培养方面,发展阶段过程中我积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常识不同的且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表现自己的所感、所见、所闻、所尝、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在评价整理阶段,给学生作品予以肯定并进行小组互评,真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学习方法而达到促进其自主的主动学习的目的'。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 教师活动: 以做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闻”、“尝”的方法来认识“酸、甜、苦、辣、咸”这五种味道。(出示放有糖、盐、醋、辣椒、药片的“五味瓶”) 1、 学生活动: 体会并口头描述“五味”带给自己的感觉。如:吃到的、闻到的、看到的、身体神经感觉到的…… 1、作用: 以趣味性的实验活动这种方式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 教师活动: 出示板书题图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 2、学生活动: 通过题图初步明确色彩与感觉的关系。 2、作用: 体会色彩给以我们的直觉反映和思维反映。 3、 教师活动: 出示不同颜色的卡片,引导学生分组分析心理感受,并以游戏的形式把对应“味道”的颜色找出来。 3、学生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以竞争的形式,对彩色卡片进行分析、讨论。得出与味道对应的颜色是什么的答案。如:红-辣、绿- 酸、白- 咸、黑- 苦、黄- 甜、褐色- 甜、紫- 甜、紫- 酸等不同的答案。 3、作用: 培养学生大胆联想,积极参与的态度。 (二)发展阶段 1、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讲述自己见过生活中“五味瓶”的外形和作用。(同时出示实物和有关资料图片。 1、学生活动: 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说出“五味瓶”的用途。 1、 作用: 丰富其感性认识,将认识想理性漫漫培养,帮助学生自主的去发现去总结。 2、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表现出“味道”。 2、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得到答案。如:糖、蜜是甜的;葡萄、醋是酸的;辣椒是辣的;盐是咸的;苦瓜、药片是苦的……再如:可以画表情;画颜色;做各种各样的瓶子。 2、作用: 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发扬民主,调动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3、 教师活动: 指导学生用不同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五味”的认识。 (三)评价阶段 1、 教师活动: 出示KT展示板(有五种不同形状的瓶子),指导把自己的作品展放在上面。 1、学生活动: 展示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2、 教师活动: 做课中小结,引导学生欣赏相互评议、欣赏彼此的作品。 2、学生活动: 积极表达并进行交流。 2、作用: 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四)整理阶段 1、 教师活动: 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取长补短大胆改进自己的作品。 1、 学生活动: 整理自己的作品,组合完成KT板上的大“五味瓶”。 1、作用: 养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 八、课后拓展: 在这次课学习后,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巧妙地利用综合材料进行联想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和创造的神奇力量,在生活中发现美,把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设计和美化自己的家、自己身边的环境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