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三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
范文 | 三年级科学教学设计(通用2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科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篇1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叶有蒸腾作用。 2 、使学生了解叶的蒸腾作用在植物的生活中的意义。 3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叶的蒸腾现象、气孔形态等。 教学重难点: 知道叶的蒸腾作用及意义。 在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想象出植物体内水分的排出过程。 教学准备: 1 、课前,找一盆植物,浇足水,用透明塑料袋把这株植物的枝叶罩起来,把袋口扎紧,置于向阳处。 2、分组实验材料:盆栽植物一株、透明塑料袋、水;蚕豆、青菜、洋葱、萝卜、天竺葵或马铃薯的叶片任选几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管、碘酒。 3 、关于蒸腾作用的示意图。 前置作业: 课前感受森林和空地上空气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体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的根,了解了根的作用。那么植物的叶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师板书:植物的叶(一) 二、学习新课 1 、指导学生认识“叶有蒸腾作用” (1)推想植物有散发水分的作用。 ①出示两幅挂图或幻灯片:一幅是一位小孩在沙漠中走,另一幅是一位小孩在树林里跑步。 ②提问:人在沙漠中和在树林里,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呢? ③提问:为什么树林里的空气比较湿润,沙漠里的空气比较干燥? (2)指导学生观察“植物能蒸腾水分”的实验。 ①出示课前准备好的“用塑料袋罩住枝叶并将袋口用绳捆住的盆栽植物”的实验装置。 ②观察:你们看,在这棵植物外面的塑料袋内壁上有什么? (学生观察后回答:塑料袋内壁出现了许多小水珠。) (3)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如果这些小水珠是由水蒸气凝结的,那么这些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 由此可以想象植物体内可能有什么样的构造? 学生讨论回答:植物能排出水分;根据人从汗孔排出水分推想,植物可能有像人的汗孔那样的小孔。 (4)指导学生观察植物叶片上的气孔的形态。 ①演示:撕下一片蚕豆叶的下表皮,贴在载玻片上染色后,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除蚕豆叶外,还可用青菜、洋葱、萝卜、天竺葵、马铃薯的叶,这些植物的叶片上很容易找到气孔。) ②讲述:课前,我在各组的显微镜上都装好了像老师这台显微镜上一样的蚕豆叶的切片。下面,大家通过显微镜观察:蚕豆叶面是什么样的?叶面上有什么? ③分组观察,观察后汇报。 ④出示“叶片下表皮气孔”的挂图或幻灯片。 ⑤讲述:在叶的下表面,有很多小孔,小孔两边是两个半月形的。这些小孔叫做“气孔”。 ⑥观察:对照挂图上气孔的形态,在显微镜下再观察、辨认。 (5)指导学生认识“叶的蒸腾作用”的含义。 讲解:通过推想,我们认为植物可能有散失水分的作用。在植物体上可能有散失水分的小孔;通过实际观察,我们在叶的表面确实找到了一些小孔。根吸收的水分运到植物体内,有的被植物体自己用了,有的则在受热的条件下变成水蒸气飞散到体外去了。这些水蒸气正是从叶表面的气孔跑出去的。植物体内的水分受热变成水蒸气,从气孔跑出去,腾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作用。(板书:叶有蒸腾作用) 2、指导学生认识叶的蒸腾作用的意义 (1)讨论:“叶的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活、对自然界有什么意义? (2)出示叶的蒸腾作用示意挂图或投影片,启发学生对照图思考。 (3)学生讨论回答。 (4)教师讲解。 叶蒸腾水分具有以下作用: ①由于蒸发要吸热,就像人出汗可以凉快一些,调节体温一样,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使植物在炎热的夏季“凉快”一些,不被晒焦。 ②由于蒸腾了水分,植物体内水分减少。这样可以促进根不断地吸收水分、养分。 ③可以使空气湿润。 三、应用实践 请同学们根据“叶的蒸腾作用示意图”,自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四、拓展研究 选择下面问题中的1 — 2个问题,通过实验进行研究: 1 、叶的蒸腾作用与光照时间长短是否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2 、叶的蒸腾作用与叶的数量多少是否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3 、叶的蒸腾快慢与根吸收水多少是否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总结提升: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8、叶的蒸腾作用 水分和养分→根→叶的蒸腾作用(气孔)→空气中 三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篇2【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水能不能吸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 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 1、磁铁和被测试物品:铜钥匙、铁钥匙、回形针、铁钉、铝片、铜导线、玻璃珠、木片或木块、纸片、弹簧、布条等物品(材料的种类多一些,铁材料制品要有多种,要有铜、铝等非铁的金属物品,学生的学习用品,如:橡皮擦、铅笔、塑料尺等也可用作测试材料)。 2、橡胶皮(气球皮)、杯子和水。 3、铁盒(如罐头盒)、铝盒(如易拉罐)、茶叶筒(底和盖是铁制的,筒身是纸制的)、圆珠笔。 4、几种不同材质的硬币,如一元的钢币,5角的铜币和钢芯镀黄铜币,1角的铝币和钢币,分值铝币。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我们认为磁铁能吸引什么?学生交流,师适当板书。(如:金属?铁?······) 2、怎样检验我们的观点?(做实验) 二、磁铁能吸引的物体: 1、老师准备了这些材料,请看(实物投影出示材料小样)。我们先预测一下物体会不会被磁铁吸引,然后再做实验进行检验吧。(预测时说说理由或根据) 2、我们小组的桌子上就有这些材料,一会儿就要请大家来做做小小检验员了。实验可不要忘了做记录啊。(投影出现记录表)检测后把被测试物体按“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分类填写好,然后小组讨论记录下两类物体在材料上的各自特点。(学生实验并记录填写好表格) 3、交流汇报。 4、小结。 (1)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2)由此我们可以推知,磁铁可以吸引什么物体? (3)与我们刚上课时的观点相比较,原来的观点是得到了确认,还是需要做一些修改呢?(回顾板书,修正板书。) 5、辨认铁制品。 (1)这些物体中,哪些是铁材料做的?(实物投影出示:主要是硬币、茶叶筒等) (2)学生观察判断并交流。 (3)对于自己的判断有十足的把握吗?想想辨认铁制物体用什么方法可以更可靠呢?(用磁铁) (4)那我们就用磁铁来检验一下刚才的判断吧!学生实验。 (5)两次判断结果一样吗?哪一次判断更能使人信服呢?从中我们收获了什么呢?学生汇报、交流、小结(教师小结:磁铁都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我们可以把磁铁的这种性质叫作磁铁的磁性。)。 三、隔物吸铁: 1、引入研究。 (1)还记得老师上节课给大家带来的遥控小车吗?现在大家都知道老师能指挥小车是因为有磁铁的原因,可当时知道吗?为什么?(纸包住了磁铁)磁铁被纸包住了,隔着纸,还能吸铁吗? (2)学生猜测,教师演示。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交流汇报。 (3)原来隔着纸的磁铁也能吸铁啊!那搁着别的物体行不行呢?想研究哪些物体呢?学生列举。 2、实验设计。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这些物体(实物投影出示),怎么做实验呢?哪个小组先设计好了哪种物体的研究计划,并口头交流汇报获得了我们的认可,就可以先领走该种物体了。(特别关注隔水实验的设计) 3、学生实验并做记录。(相应的物体后面做好记录) 4、汇报交流。 5、小结。 (1)通过实验,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师补充介绍并演示:磁铁隔着铁片吸铁。(让学生领悟到书中结语中“一些”所表示的意思。) 四、总结延伸: 1、今天的课,对我们的知识增长有什么帮助?你有什么收获? 2、老师的钥匙不小心掉到了井里,不把衣服弄湿,怎样才能把钥匙成功捞上来呢? 三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篇3设计思路 应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讨论交流、操作实验、观察、游戏等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究知识,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比较不同溶器中水的多少,能正确使用量筒量出水的多少,并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乐于与人合作与交流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多种方法比较不同容器中水的多少。 2、知道测量水的多少可用量筒,能正确使用量筒。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推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使用多种方法比较不同容器中水的多少。 教学难点 设计各种比较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小组准备你的实验所需的材料 教师准备: 1、每组三个(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饮料瓶 2、大小量筒,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漏斗。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引入 1、同学们,喜欢看电视吗?你喜欢看什么节目呢? 2、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凤凰电视台收视率很高的节目,就是“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你们想不想玩。 3、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瓶水。三个瓶子中,水面都高低不同。同学们,你们来猜猜哪个瓶子里的水多?哪个瓶子里的水少?还是一样多? 1、学生有兴趣地回答。 2、认真观察,兴致高昂地猜测结果。 设置这样一个情境引入,把同学们喜欢的电视节目与所要学习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二、自主探究科学知识(哪个瓶子的水最多) 观察猜测 1、谈话:同学们都说是自己对,那么你们怎么证明自己猜对了呢? 2、分组讨论:你的实验该怎么做?需要什么材料工具?做这个实验要注意什么?你们小组怎样分工? 分小组热烈地展开讨论,想出了多种多样的实验方案并做好小组分工安排。 意图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主动探究、亲身经历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寻求比较哪个瓶子的水多的方法,对学生想出来的比较方法,只要有道理,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保护了学生活跃的思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验证明 1、小组合作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 2、实验汇报:哪组已经有结果了?告诉大家你们的实验结果。你们小组是怎么证明的? 3、师生小结,互相交流实验结果。你们组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想和大家分享或失败的教训和大家交流吗? 1、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2、大胆地汇报实验结果。 3、师生共同小结。 让学生自主完成实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让学生在交流合作的同时还学会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通过交流,让学生认识到,比较液体的多少的方法很多,在生活中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选择。 三、提出问题 寻求方法 动手操作 实验验证 小组讨论验证 1、谈话:比较水的多少的方法有许多种,有的是很简便的。大家现在知道了那个瓶子的水最多了,你还有新的研究问题吗?(装得水多的瓶子比另外两个瓶子的水多多少呢?) 2、分组讨论。你认为这个实验该怎么做?你需要什么材料工具?做这个实验要注意什么?(提出为了保证数据的精确,要学会使用漏斗) 3、分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 学生主动想提出探究的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找出可行的实验方案。 小组合作实验,并交流实验结果。 疑问是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原始动力。只有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感兴趣的问题,才有可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习惯。 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自主探索科学知识的能力。教师参与实验使学生对知识研究更有信心、有激情而更加认真仔细地学习新知识。 认识量筒 1、适时引入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轻拿轻放、视线与液面水平、使用的单位是亳升) 2、分别测量三个瓶子中的水,记录在表格中。 3、任选二个瓶子,得出多多少的结果,作好记录。 认真听老师介绍量筒的使用方法。 积极动手操作,并作好记录。 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通过活动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今天的表现如何? 学生谈收获。 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学习态度。 五、活动实践 1、量出一毫升的水有多少、一杯水有多少毫升、测量你带来的瓶子能装多少毫升水等。 2、游戏: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看谁的眼光最准,动作最快 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兴趣高昂地玩游戏。 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利用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结束本课的学习,同时也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篇4教学目标: 1、抓住词语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盘水、用水的心情,教育学生要珍惜水资源。 教学任务: 1、品读语言文字,感受水给村里人带来了“乐”。 2、从文中体会缺水的“苦”。 教学程序: 一、 激情导课: 1、师: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第27课《水》。(幻灯片)(板书课题) 2、复习课文内容: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在作者生活的小山村: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幻灯片)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着雨天洗澡;在炎炎夏日快要风干的时候,希望母亲用一勺水为我们淋浴。 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幻灯片) 3、师:有了水,我们可以尽情享受水带给我们的快乐。 二、 民主导学: 任务一、品读语言文字,感受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 策略:默读课文的第二—六自然段,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勾画出相关语句,并在旁边写下你的体会。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 展示环节: 第二自然段:雨天洗澡的痛快 1、出示:“只有在下雨的日子,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先是像我们这样大的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雨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幻灯片) 引导学生抓住关联词语、联系生活实际、抓住人物动作、想象画面。 通过画面想文字背后的声音。 雨中的孩子们在叫什么喊什么? 生:我终于盼到下雨了,真痛快!(评价:老师感受到了。) 生:我已经好久好久没洗澡了,我要痛痛快快地洗,真高兴啊! 学生朗读再次体会。 2、孩子们尽情地享受,大人们也加入了进来,只是他们还略带羞涩: 男女生读:男生读:男人们穿着短裤,女生读:女人们则穿着长衣长裤。 师小结:这是长久被压抑的力量的释放,这不就是雨中的狂欢吗? 雨天洗澡,我们都痛快尽情地享受。这还是我们习以为常的雨水吗?(板书:雨水) 此时此刻:雨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齐读这句话) 第四五自然段:一勺水淋浴的舒服。 1、“母亲一手从水窖里打起一勺水,从我们的头顶缓缓地倾注下来,一手拿着一把麦秆扇往我们身上扇风,顿时,藏于地下的水的清凉,再加上缕缕轻风,让我们都舒服得“啊啊”大叫了起来。(幻灯片) 我们边看文字边看图,想画面。从我们头顶倾注而下的一勺水,将水的清凉、湿润带给了将要风干的我们,我们舒服得“啊啊”大叫了起来。孩子们在大叫好舒服啊,有水真快乐!如此舒服的感觉,我们的心情:欢快、喜悦、兴奋…… 2、“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见每个毛孔张大嘴巴的吮吸声,我感觉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 读出舒服的感觉。 3、“水,它不多不少,在抚摸过全身的每一寸皮肤后,刚好能够润湿脚板,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让我有舒服的感觉。 在抚摸过全身的每一寸皮肤,从头顶倾注而下的一勺水滑过了我们的脸,滑过胸和背,滑过大腿和膝盖……抚摸过全身的每一寸皮肤后,刚好能够润湿脚板。 师:是啊,水是流下去的,这儿的“滑”换成“流”或者“淌”也可以吗? 生:不行。 师:说说理由。 生:滑就是抚摸,让我们感觉到了水的亲切。(评价:你已经走进了文中,和作者共鸣了。) 师:水就像抚摸,像妈妈一样亲切,带给了我们水的清凉,为我们驱逐炎热。 师:我们齐读第5小节,把一勺水抚摸我们的舒服透过读表达出来。(幻灯片:出示第5小节) 小结:这还是随处可见的一勺水吗? 此时此刻:一勺水,成了我们最珍贵的东西。(板书:一勺水) 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一滴水,成了我们最珍贵的东西。(板书:一滴水) 生:齐读这句话。 任务二:从句中体会缺水的苦。 策略:浏览全文,找出相关句子。 生:这样美好的日子在我们那里毕竟太少了,更多的是干燥和炎热。(幻灯片) 生:特别是在夏天,在骄阳下忙了一天之后,男女老少都有一种将要被风干的感觉。(幻灯片) 师:口中饥渴难耐,身体水分流失,这样的日子太苦了。 生:我们四兄弟像四根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从小到大,排在了母亲的跟前。(幻灯片) 师:我们太需要水了,这样的日子太难过了。 师:得水之乐更反衬缺水之苦啊! 师:因为我出生在一个缺水的地方。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幻灯片) 师: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三、 检测导结: 师小结:其实,在我们国家还有许许多多偏僻的小山村像作者儿时一样处于严重缺水的状态,对于我们来说,拧开水龙头就有哗哗的自来水用,并不足为奇。但是我相信同学们今天读了这篇课文,你会对水有了重新的认识。你有话想说吗? 生:从我做起,节约用水,(评价:你向我们提出了行动的口号。) 生:节约水资源。 生:别让我们的眼泪成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评价:你引用了一句公益广告语,发人深省啊!) 生:我们应该为建立“母亲水窖”,出一份自己的力量。(评价: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还了解“母亲水窖”。大家下来可以自己查查资料,了解一下。) 师小结:是啊,我们应该让“水,成为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幻灯片) 大家齐读。 这节课就上到这儿。 三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篇5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利用感官来初步感知空气的性质。 2、能够利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证明我们的周围、各种物体中都存在着空气,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愿意合作、科学交流的实验常规和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利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证明我们的周围、各种物体中都存在着空气,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教学方法:实验法 教学准备: 水槽、矿泉水瓶、方便袋、粉笔、海绵、玻璃杯、纸、气球、硬纸板、乒乓球、肥皂水、纸筒等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谈话:同学们,老师有一个小谜语,请大家来猜一猜?“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动物植物都需要” 2、你们知道空气在哪里吗?(板书课题:空气在哪里) 就让我们先来一起找一找吧! 二、寻找空气 1、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方便袋、硬纸板、书、饮料瓶、粉笔……谁能利用身边的东西帮老师找到空气呢? 2、学生借助各种媒介寻找空气 3、巡视。帮助学生实验。 4、交流反馈,总结寻找空气的诸多方法,感知空气的真实存在。 5、教师针对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到底在哪里。 同学们真聪明,利用各种方法找到了空气,那谁能说一下空气到底在哪里呢?(板书:到处有) 三、认识空气 1、观察认识空气的特点 谈话:通过刚才的实验,同学们发现我们身边处处有空气,那么同学们就来观察一下我们眼前的空气,有什么样的特点?(跟水的特点比较)板书: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 2、认识什么是气体、感受空气会流动,流动的方向的向着四面八方的 (1)跟固体、液体比较 谈话:我们知道,像木块、橡皮这样不会流动的物体,我们叫它固体,像水、牛奶这样会流动的物体,我们叫它液体,那气体会流动吗? (2)香水实验,认识气体可以向四面八方流动 老师洒一下香水,问学生:同学们闻到了什么?刚才我们闻到我们周围的空气是没有气味的,现在怎么有的香水的气味?我只洒在这儿,那儿的同学怎么闻到了?(板书:会流动)其他同学闻到了吗?你觉得空气流动的方向是怎样的?(板书:四面八方) (3)教师小结,像空气这样能在空中向四面八方流动的物体叫做气体,而空气就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它会流动、而且流动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四、空气占据空间 谈话:同学们觉得空气占据空间吗? 实验一: 1、出示装纸的杯子:杯子里有什么?(纸、空气)把杯子倒过来,现在杯子里有什么?(纸、空气)如果我把杯子直直地插入水中,杯子中的纸可能会怎样?如果湿了说明了什么,如果不湿又说明了什么? 2、学生实验(强调直直插入,直直提起,杯子不要倾斜) 3、学生汇报(纸没湿是因为空气占据的空间) 4、如果把杯子倾斜,你会发现什么? 实验二: 1、把乒乓球放入水中,拿一空玻璃罩在上面,问学生:如果老师,往下摁水杯,乒乓球会原地不动,还是也被摁了下去?为什么? 2、老师演示实验 3、学生解释现象 实验三: 1、谈话:同学们喜欢吹泡泡吗? 谁能不吹就制造出泡泡来呢? 2、学生实验并说出理由 四、谈收获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五、拓展 关于空气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我们四周到处有空气,那月球上有空气吗?水里有空气吗?空气有重量吗?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在课下通过看书,上网,查资料,找到问题的答案,学习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