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青蛙卖泥塘》仿写教学设计 |
范文 | 《青蛙卖泥塘》仿写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青蛙卖泥塘》仿写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青蛙卖泥塘》仿写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文生字新词。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3.理解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勤劳的双手去创造。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教学难点:理解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勤劳的双手去创造。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角色扮演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遥远的田野里,有一只小青蛙。他想住进大城市里,买漂亮点的房子,不愿意住在烂泥塘里,准备要卖掉泥塘,但是最后,他究竟把泥塘卖掉了吗?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青蛙卖泥塘》。(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圈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教师利用多媒体讲解生字词。 卖泥塘 搬家 草籽 吆 挺 灌 缺 2.小组之间读一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组内互读) 3.鼓励学生大胆地站起来,声音响亮、正确、流利地读好全文。 (三)深入研读 1.小青蛙太想卖掉泥塘了,我们一起来帮小青蛙吆喝吧!“卖泥塘喽,卖泥塘!”有没有谁被我们的声音吸引来呢?同桌之间相互找找,看看都有谁来看了小青蛙的烂泥塘? 明确:老牛、野鸭、小鸟、蝴蝶、小兔、小猴、小狐狸…… 2.你能找找,他们都给了小青蛙什么建议吗? 明确:老牛和野鸭都觉得泥塘好是好,但就是缺少草地和水,都没有买泥塘。青蛙听了以后,分别种了草、引了水。 3.两次都没有卖出去,第三次碰到小鸟,泥塘卖出去了吗? 明确:还是没有卖出去,很多小动物给小青蛙很多建议,小青蛙又对泥塘进行了整修。(种树、种花、栽树、修房子) 4.这一天,青蛙又站在牌子下面吆喝起来了,自己试着读一读青蛙这次是怎么吆喝的。青蛙说这里多好啊!最终青蛙会卖泥塘吗? 明确:最后没有卖掉泥塘。 (四)巩固提高 看到现在的泥塘,你觉得怎么样?如果你是青蛙你会想些什么? (五)小结作业 小结:青蛙用他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个美丽、舒适的环境,同学们也可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一起来改造我们身边的环境,让我们马上行动吧! 作业:分角色扮演创编一个情景剧,下节课一起演一演。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这堂课整体上是成功的,整个课堂教学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体现得不够明显,很大程度上还是由老师牵着走,如何让学生更自觉地自我探究,这也是我课后思考的问题。 《青蛙卖泥塘》仿写教学设计2【课型】 精读引领课 【教学目标】 1. 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青蛙、草籽”等词语意思。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青蛙是怎样不断改进泥塘建设的。 3. 使学生感悟到美好的生活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的,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 认识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了解青蛙是怎样不断改进泥塘建设的。 【教学难点】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青蛙是怎样不断改进泥塘建设。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你们猜猜它是谁。“大嘴巴,叫呱呱,游泳跳高本领大,不吃米,不啃瓜,专吃害虫为农家”。 2. 对,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青蛙的故事,名字叫《青蛙卖泥塘》,请同学们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 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注意读文要求: 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宝宝,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 2. 检查字词。 (1)请同学自由认读生字词。 (2)请一位“小老师”领读生字词。 (3)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4)请同学们齐读字词。 3. 看来生字宝宝并没有难住你们,你都是用什么方法来记忆的?(学生交流识字方法)重点“圭”字拓展,多音字“喝”。 4.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这次要把课文读通顺、流利,标记好自然段。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5. 我是小小朗诵家。请一位同学上台,由你邀请几位同学与你合作读完课文。台上的同学要做到声音响亮、字音准确。那台下的同学要做到认真听、不说话。 6. 读后评议。谁读的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 7. 同学们读的如此通顺,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青蛙为了卖掉泥塘,听了( )的话,在泥塘周围( ),又听了( )的话,给泥塘( );接着( ),( ),又修了路,盖起了房子,最后发现泥塘如此美好,决定( )。 过渡语:同学们课文读的真仔细,我们一起去观赏一下青蛙的泥塘吧。 三、精读课文,仔细品读。 (一)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他是怎么卖的? 2.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二)学习课文3---10自然段。 1. 表演感悟小动物们不买泥塘的原因。 (1)伴随着青蛙的吆喝声,很多小动物都来到了泥塘边,他们会买青蛙的泥塘吗?请你们自由读3---10自然段,想一想有哪些动物经过青蛙的泥塘,他们想买泥塘吗?(指名回答) (2)真奇怪!青蛙的泥塘已经有了泉水,周围也有绿茵茵的小草,泥塘怎么还卖不出去呢?它们还有什么其他的要求吗? (3) 现在你们就在小组内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动物演一演,看看为什么小动物们觉得不是缺这就是缺那?(学生分组练习) (4)有哪个小组的同学想上台展示表演呢? 过渡语:你们表演的可真不错,把小动物们的想法都说出来了。 3.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10自然段,想一想那青蛙接受它们的建议了吗?又是怎样做的?(指名回答) (三)学习课文11---12自然段。 1.引导探究青蛙不卖泥塘的原因。 (1)现在的泥塘真是美啊!听,青蛙在吆喝什么?(师读文中句子) (2)泥塘究竟好在哪里?请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指名读) (3)多好的地方呀,你们快学着青蛙的样子吆喝吧。(指名吆喝,一起吆喝) (4)老师听了你们的吆喝都想买下这个泥塘了,这时青蛙是什么反应呢?请同学们做做“愣住了”的样子。 (5)同学们做的真是像极了,青蛙为什么愣住了?它心里是怎样想的? 2.同学们说的可真不错,如果你从泥塘经过,又会给青蛙什么建议呢?请同学们大胆想象,写一写,读给同桌听一听。(指名回答) 3.相信青蛙听了你们的话,泥塘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 四、整体回顾,课堂升华。 看着小青蛙的烂泥塘成为了美丽的家园,你有什么感想?让我们通读课文再欣赏一下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吧。(指名回答) 五、总结提升 小青蛙让我们明白,做事情只要勤劳、肯努力,我们的生活环境一定会更加美好。让我们好好学习,长大后为我们的校园、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使它们变成人间天堂。 六、板书 21. 青蛙卖泥塘 老牛 没有草 种草 烂泥塘 野鸭 水太少 引水 多好的地方 不卖泥塘 小动物们 栽树、种花、修路 【教学反思】 《青蛙卖泥塘》仿写教学设计3教材分析: 《青蛙卖泥塘》是一篇童话故事。为了把烂泥塘卖掉搬到城里去住,青蛙根据小动物们的问题,一次又一次改造着烂泥塘,烂泥塘渐渐变成了有花有草、鸟飞蝶舞的好地方。最后,青蛙决定留在这个“好地方”,不再卖泥塘了。 课文共有12个自然段,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课文在写青蛙前两次卖泥塘时,结构是相同的:先写青蛙吆喝着卖泥塘,再写谁来了,然后是老牛、野鸭指出泥塘存在的问题后离开,最后写青蛙改造泥塘。这两次卖泥塘,写的比较具体,从第三次卖泥塘开始,行文出现了变化,只列举了有哪些小动物指出了什么问题,此后青蛙对泥塘的多次改造也是一笔带过。最后,青蛙又一次叫卖泥塘时,对改造好的泥塘的介绍具体而生动。 这个故事告诉学生美好的环境是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学情分析: 在教学时,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以读代讲,激发学生读的愿望。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激发其想像,加强对语言的感悟。加强环境教育。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生字“泉”。 2.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3.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4.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说了些什么话。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词。 2.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理解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勤劳的'双手去创造。 教学方法:谈话法 朗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师:同学们,有一只小青蛙不愿意住在烂泥塘里(师板书 烂泥塘),准备要卖掉泥塘,究竟他卖掉泥塘了吗?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青蛙卖泥塘》。 二、学习课文3~9自然段 1. 师:青蛙太想卖掉烂泥塘了,我们来帮他吆喝吧!(指名读) 2.师:人多力量大,我们一起来帮小青蛙吆喝吧!“卖泥塘喽,卖泥塘!”这么卖力的吆喝,真的吸引到小动物啦!请同学们翻开书,快速浏览课文3~8自然段,看看是谁被我们的吆喝声吸引来了!(生答) 3. 老牛和野鸭来到泥塘边,说了什么?请大家用“——”画出来,青蛙听了以后做了什么?在文中找一找,用“~~~~”画出来。 4. 生画出句子,生交流汇报。 5.学生模仿读,全班读。 6.师:青蛙听了野鸭的话,去山里引了水,什么水?生答。指导生字书写“泉”。 6. 师:青蛙的吆喝声虽然吸引了老牛和野鸭来到泥塘边,可是他们都没有买泥塘,我们再来读读他们为什么没有买泥塘。 师生合作读。 三、学习课文10自然段 1. 师:老牛和野鸭都觉得泥塘好是好,但就是缺少草地和水,都没有买泥塘。青蛙听了以后,分别种了草、引了水。于是,又开始吆喝起来了“卖泥塘喽,卖泥塘!”卖出去了吗? 生模仿小动物回答问题。 2. 师:听了小动物们的建议,青蛙是怎么想的呢? 全班齐读。 四、学习课11~12自然段 1. 师:这一天,青蛙又站在牌子旁吆喝起来。师范读。 2. 师:青蛙说到这里怎么不说了?生答,愣住了。 师讲解词语“愣住” 3.师生合作读青蛙的想法。 三、课堂小结。 青蛙为了把烂泥塘卖掉搬到城里去住,根据小动物们指出的问题,一次又一次改造着烂泥塘,烂泥塘渐渐变成了有花有草、鸟飞蝶舞的好地方,最后,青蛙决定留在这个好地方,不再卖泥塘了。通过自己的劳动把烂泥塘,改变成了一个美丽的池塘。在生活中,我们小朋友也要珍惜爱护环境,美好的环境是由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四、以文带文。 1.师:有一只小老鼠,因为偷懒,都饿了好几天了,我们赶紧去故事《一袋花生米》里,看看他现在怎么样了! 2.出示自学提示。 五、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自由组合,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演一演故事。 六、板书设计: 21.青蛙卖泥塘 盖房子(……) 修路 美丽的 池塘 种花 栽树 引水 种草 《青蛙卖泥塘》仿写教学设计4教材分析: 《青蛙卖泥塘》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童话故事。它主要讲述了青蛙觉得自己的泥塘不怎么样,就想把它卖掉。在卖泥塘的过程中,认真听取每一位来买泥塘的顾客的意见,最后把泥塘建设得非常漂亮,连自己都舍不得卖掉泥塘了。这篇课文内容浅显,语言活泼优美,适合学生积累词句。故事情节非常有趣,适合学生朗读表演。要指导学生在读书时抓住课文中的词句展开想象,把课文中的内容同生活联系在一起,明白这些建议和动物们的生活习性密不可分。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怎样将一个地方或一样东西打扮得更加漂亮,并学习用优美的语言介绍出来。不仅能感动他人,连自己也被感动了。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了解青蛙在卖泥塘的过程中将泥塘装扮得越来越漂亮,并向别人介绍。 2、使学生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 趣味谈话,理解吆喝 1.同学们,今天一大早,老师就被一阵吆喝声吵醒了,打开窗户一看,一位卖豆腐的老爷爷正在大声的吆喝:卖豆腐喽,卖豆腐! 2. 听!还有一只大青蛙也在大声吆喝:卖泥塘喽,卖泥塘!( 启发学生想象平时在哪、什么时候见到过吆喝?指导读好青蛙的吆喝。) 探究卖泥塘的原因 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了解青蛙为什么要卖自己的泥塘?(烂泥塘 这儿不怎么样 搬到城里住) 青蛙是怎样卖自己的泥塘的? (1)结合图片 青蛙竖起来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卖泥塘”。 青蛙大声吆喝“卖泥塘喽,卖泥塘!” 顾客来访(学会怎样将一个地方或一样东西打扮得更加漂亮) 学习课文第3—9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3—9自然段,想一想,谁来看了青蛙的泥塘?他们买了没有?泥塘为什么没有卖出去?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老牛来看过,但是没有买。因为老牛希望周围有些草。 (2)野鸭来看过,但也没有买,他觉得池塘里的水太少了。 3.分角色朗读课文,把老牛、野鸭的不满意读出来。 (1)指名读老牛说的话。(老牛的语气低沉) (2)指名读野鸭说的话。(野鸭的语气) (3)指名读青蛙的三次吆喝,比较三次吆喝。(一次比一次青蛙更有自信了,声音更大了。) 4.听了老牛和野鸭的建议,青蛙是怎么做的? (1)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泥塘就能卖出去了。要是能往泥塘里引些水,就能卖出去了。 (2)做: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的周围。砍竹子,引山泉。 5.经过改造后的泥塘有什么变化?(泥塘周围长出绿茵茵的小草,有了泉水) 6.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一个来买泥塘的是 —————— ,他没有买走泥塘是因为 —————————— 。 第二个来买泥塘的是 ———————— , 他没有买走泥塘是因为 ———————— 。 听了老牛和野鸭的话,青蛙是怎么做的?在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学习第10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第10自然段,边读边想,有哪些小动物从小泥塘边经过?它们说了些什么? 教师指导做想象说话训练。 出示:(1)一只小鸟飞来了,它说:“ ———————— ”。 (2) —————— 来了,它说:“ —————— ”。 (3) —————— 来了,它说:“ ———— ”。 3.拓展思维:小鸟为什么说这里缺树?蝴蝶为什么说这里缺花?小兔为什么说这里缺路?小猴为什么说这里缺房子?(小组交流) 4.听了这些小动物们的话,青蛙是怎样做的?你觉得他的做法对吗?五、引导探究第11自然段 1.有一天,青蛙又站在牌子下面吆喝起来,谁来读读青蛙这次是怎么吆喝的?(指名朗读青蛙的话。) 2.青蛙说这里多好呀!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儿多好,把这些句子勾下来,自己读一读。(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勾画。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体会) 3.谁能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呀。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 4.听了青蛙的吆喝,你会怎么想呢?(鼓励学生大胆表白) 5.难怪青蛙愣住了!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多好呀!为什么要卖掉呢!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1自然段) 6.青蛙最后怎样介绍自己的泥塘的?画出文中的句子,体会劳动创造美。 7、读儿歌感受劳动的美好 六、作业:假如你想卖一本书,你会怎样吆喝呢?写一写吧。 七、回归整体,拓展思维 《青蛙卖泥塘》仿写教学设计5教材分析: 《青蛙卖泥塘》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语言活泼明快,富有童趣。故事讲述的是一只不愿住在烂泥塘边的青蛙,很想卖掉烂泥塘,在卖的过程中,它听从伙伴们的建议,一步步改造自己的烂泥塘,最后让泥塘变成环境优美的好地方。故事旨在让学生体会到勤劳的双手可以创造一切美好事物。 学情分析: 低年级的学生对故事十分感兴趣,课堂上,我将组织学生进行情景表演,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生字“蛙、卖、籽、倒”。 2.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3.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教学重点: 1. 认识15个生字,会写生字“蛙、卖、籽、倒”。 2.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教学难点: 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活动一:揭课题。 1. 我猜你演。 动作篇:大摇大摆。 表情篇:生气、高兴、惊讶。 2. 出示课题《青蛙买泥塘》,齐读课题。(强调“买”和“卖”的区别) 3. 学写生字“卖、蛙”。 (1) 观察需要注意的书写要点。 (2) 师范写,生描一写一。 (3) 展评。 活动二:我会读。 1.出示《语文课堂作业本》第71页“读一读,记一记”中难读的生词: guàn pái tng 灌 水 牌子 挺舒服 b s lèng yo he 播 撒 愣住 吆 喝 2.请小老师带读。 3.重点学习生字“牌、播撒、愣住、喝”。 牌: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牌子?并出示相关图。 播撒、愣住:谁来演一演? 喝:多音字,在“吆喝”一词中读轻声。 4. 去掉拼音认读。 (1) 抢读。 (2)齐读。 活动三:我会说 一、自读全文。(要求: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1..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用“ ”画出来。 2.学生汇报,师相机板贴(示意图): 种草、灌水、栽树、种花、修路、盖房。 3.看着示意图,把青蛙为卖泥塘做的事情讲清楚、讲完整。 青蛙 二、学习第3至5自然段(种草片段) 出示课文第3至5自然段,请生读一读 1.出示老牛的话“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1) 请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2) 老牛为什么不买泥塘?(没草) 难道泥塘在他眼中一无是处?(有水坑) (3) 通过老牛对泥塘的评价,你有什么发现?(先说优点后说缺点) (4) 全班齐读。 2.想像说话 (1)出示野鸭子的话“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说说野鸭子说的话和老牛说的话有什么共同点 ?(先说优点后说缺点) (2)依次出示小鸟、蝴蝶、小白兔、小猴、小狐狸的话。 (3)试用 来了,看了看泥塘,说:“ 。”的句式说一说。 活动四:我会演。 1. 出示步骤。 第一步:分好角色。 青蛙 老牛 旁白 导演 第二步:了解要求。 青蛙:会吆喝,做好“想”的表情。会表演 “采集”“播撒”等动作。 老牛: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表情。会表演 “走”“看”等动作。 旁白:读好提示语,做好动作提示。 导演:指导表演,负责介绍角色,谢幕等。 第三步:合作表演。 2. 小组合作表演故事。 3. 推荐小组上台表演。 4. 大家评议。 活动五:我会写。 1. 认读生字“籽、倒”。 2. 观察生字,提示注意点。 3. 生描一写一,师巡视指导。 4. 展评。 5. 师范写,生再写。 作业布置: 1. 抄写生字。 2. 给爸爸妈妈讲讲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21. 青蛙卖泥塘 种草 灌水 盖房 青蛙 修路 栽树 种花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