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识字教案语文教案 |
范文 | 识字教案范文集合7篇(语文教案模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识字教案范文集合7篇(语文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识字教案范文集合7篇(语文教案模板)1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10个生字,会写4个字。 2、了解一年中不同月份开什么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10个生字,会写4个字。 教学难点: 了解一年中不同月份开什么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读生字。 2、一字开花。 3、指名读词。 二、指导有感情读儿歌。 1、自由读。 2、思考: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3、你能读出喜爱之情吗? 4、自由练读。 5、同桌对读。 6、指名读、评议。 7、男女分读。 三、指导背诵。 1、自由练习背诵。 2、指名背诵。 3、会背的同学关上课本,不会的可以看看书,一起试一试。 四、学习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范写“菊”。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五、布置作业。 1、回答把诗歌背给父母听。 2、给生字找朋友。 3、预习18课。 识字教案范文集合7篇(语文教案模板)2教学目的: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字,学会本课生词。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一年中不同月份开什么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字,学会本课生词。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背诵课文。 2、了解一年中不同月份开什么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 二课时 识字教案范文集合7篇(语文教案模板)3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意义,掌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方法. 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口答 出示四张扑克牌:J、Q、K、A,它们分别代表什么? (二)引入 我们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和常见的数量关系,那么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什么呢? 二、新授教学 (一)教学例1 例1.姐姐比弟弟大4岁. 1.根据这个条件,你知道了什么? 2.如果知道弟弟的岁数,能不能算出姐姐的岁数? 3.教师引导推算: 当弟弟1岁时,求姐姐岁数的算式是什么?姐姐几岁? 当弟弟2岁时,求姐姐岁数的算式是什么?姐姐几岁? 当弟弟3岁、4岁、5岁、……时,求姐姐的岁数算式是什么?姐姐几岁? 教师板书: 姐姐比弟弟大4岁 弟弟的岁数 姐姐的岁数 1 1+4 2 2+4 3 3+4 +4 4.分析思考 (1)教师提问:上面的每一个式子,只能表示出某一年弟弟与姐姐的岁数关系.怎样才能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出任何一年两人的岁数关系呢? (2)学生讨论:如果用字母表示弟弟的岁数,那么姐姐的岁数可以表示成:+4 5.理解“ ”的含义 (1)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 (2)“ ”这个式子又表示什么? 小结:“ ”这个式子既简明的概括了“姐姐比弟弟大4岁”这个数量关系,同时也表示了姐姐的岁数 6.练习 (1)当=7时,姐姐的岁数是多少? (2)当=10时,姐姐的岁数是多少? (二)教学例2 例2.一种花布每米12.4元.根据这个条件可以算出购习布应付的钱数. 1.根据这个条件,分别算出购买花布1米、2米、3米、米应付的钱数. 购买花布的数量(米) 应付的总价(元) 1 12.4×1=12.4 2 12.4×2=24.8 3 12.4×3=37.2 12.4×=12.4 2.思考:这里的表示哪些数?12.4表示什么? 3.练习 当=0.5时,应付的钱数怎样计算? (三)出示例3 例3.一个商店原有120千克苹果,又运来了10筐苹果,每筐重千克. (1)用式子表示出这个商店里苹果重量的总数. (2)根据这个式子,求等于25时,商店一共有多少千克苹果. 1.学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2.学生尝试解答 3.集体反馈,教师同步板书 答:商店一共有370千克苹果.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只要给出式子中每个字母所代表的数量是多少,就可以算出这个式子所表示的具体数量是多少. 四、课堂练习 (一)口答 1.一本练习本的价钱是0.40元,买8本应付多少元? 2.一本练习本的价钱是0.40元,买本应付多少元? 3.一本练习本的价钱是0.40元,买本应付多少元?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式子. 1.一天早晨的温度是摄氏度,中午比早晨高8摄氏度,中午的温度是()摄氏度. 2.一个商店运到500辆自行车,总价是元,单价是()元. 3.食堂原计划每月烧煤吨,实际节约吨,实际每月烧煤()吨. (三)判断 1.除20的商用式子表示是.() 2.在1÷中,可以表示任何数.() 3.的平方也就是2.() 4.5+=10与5+中的表示的数相同.() 五、布置作业 (一)说一说下面每个式子所表示的意义. 1.四年级学生订《中国少年报》130份,五年级同学订的份数比四年级多份.130+表示什么? 2.少年宫买了个小足球,每个48.5元,48.5表示什么? 3.张师傅每天做个零件,李师傅每天比张师傅多做8个.+8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5(+8)呢? 六、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量 例1.姐姐比弟弟大4岁.例2.一种花布每米12.4元. 姐姐比弟弟大4岁 弟弟的岁数 姐姐的岁数 1 1+4 2 2+4 3 3+4 +4 购买花布的数量(米) 应付的总价(元) 1 12.4×1=12.4 2 12.4×2=24.8 3 12.4×3=37.2 12.4×=12.4 例3.一个商店原有120千克苹果,又运来了10筐苹果,每筐重千克. (1)用式子表示出这个商店里苹果重量的总数. (2)根据这个式子,求等于25时,商店一共有多少千克苹果. 答:商店一共有370千克苹果. 识字教案范文集合7篇(语文教案模板)4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由5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这几条谚语通俗易懂,给人们启示也很深刻。如“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培养学生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识记10个生字是本课的重点。 对5条谚语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课时全课时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必需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有自由表达的空间,有展示才能的舞台,有自主发现的过程。“在读课文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作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设计,这几句话不但构建了本课教学的整体思路,而且把学习的自主权完全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放开了手脚,大胆去探索,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 一、利用学生喜爱的卡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大家看他是谁?出示课件,他就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小博士,他还带来了一些礼物,看这是他带来的智慧星,他让我奖给那些肯动脑、会合作、积极参与的同学,你们想不想得到智慧星?要想得到奖品,先过第一关,老师出一些填空考大家。 团结起来__________,一个人的力量__________,集体的力量__________。谁能不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出示课件)蚂蚁搬豆。 师:其实还有很多的谚语也是说明团结合作精神,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识字5》。 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 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诀,那就是认真读,反复读,遇到难读的字多拼几次,边读边思考。 2、配乐范读课文。 师:看到你们读的这么有味道,老师也很想读一读。 3、同学互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读法有趣练读。 师:你们喜欢像老师这样读吗?赶紧读给同桌的朋友听吧! 4、读全文。 三、学中发现,积极探究。 1、读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什么?让学生自由议论。 2、组内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 如: (1)“人心齐,泰山移”图片抗洪,加深对谚语的理解。 (2)“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出示课件:柴多火烧得旺的画面。再让学生说说这句谚意思。理解“计谋”的意思。 (3)“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指导学生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了解容易的反义词是困难。 (4)“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出示画面:大片树林(讲解有关植树防止风沙的故事。) 再出示“搓绳”的画面,来理解这句谚语的意思。 (5)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出示春天的画面 师:春天是怎样的景象?(百花盛开),出示画面 3、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四、有趣游戏,巩固字形。 1、师生对读,体会每句谚语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联系,再齐读全文 2、小组学习,让小组与组对口令。 3、背5句谚语。 4、与动物交朋友。 出示课件: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有一群动物,有天上飞的老鹰,地上跑的小兔、大象、小狗等点击他们会出示自己的生字。 师:小博士还带来了一些动物,你们想和动物们交朋友吗?想和动物交朋友有个条件,就要得读有关动物身上的生字,并给生字组个词语,好吗?说明这个朋友跟你已经成为好朋友,谁最有信心。 五、拓展训练,穿插写字。 1、我会读,读出生字。 2、我会记,记住自己用什么办法记住了。(用熟字去换加偏旁识字) 3、我会写,指导书写。 六、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5句谚语,给大家很深的印象,比如,“人心齐,泰山移”等,却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七、实践活动,收集起来的谚语读读。 (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2)众人划浆开大船。 (3)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4)让人一寸,行理一尺。 (5)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6)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7)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识字教案范文集合7篇(语文教案模板)5【课前透视】《识字1》是三组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这些词语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三组词语排列有序,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不仅有助于学生记住生字,培养良好的语感,还有助于积累词语和感悟秋天的美丽。课后“我会读”具有积累词语和巩固生字的双重目的,要加强引导发现。 学生对秋天的景物有一定的感性的认识,也了解一些描写秋天的词语。本课的词语对于学生来说有些陌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三组不同的词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识字、积累,增强学生的感悟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地朗读词语。 【信息资料】 1、多媒体课件、钢琴曲、自制字词卡片。 2、学生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 3、自制的金色星星图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 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今天就让我们更多的了解秋天吧! (教师富有感情地渲染,将学生带入美妙的秋天世界,激发学生了解秋天的热情,乐于参与。) 二、演示 播放课件: 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呈现三组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谈感受。 (课件展示,生动形象。符合学生好奇的年龄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初步感受秋天美丽的同时,激发了求知欲。) 〖对话平台 一、自读 1、凭借插图和拼音引导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找学习伙伴互助读词语,互相正音。 3、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自主认读。 (凭借辅助手段,营造轻松氛围,加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识字热情,突出主体作用。) 二、指读 1、教师范读。边演示课件边范读,学生边听边欣赏。 2、分组练读,引导学生正确读词: 让学生注意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 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3、多种形式汇报读。 4、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记忆生字的? (教师范读让学生学会欣赏。多形式的练读,在复现过程中加深记忆。识字方法的交流有助于学生互助识字,加强学生对字词的记忆。) 三、朗读 1、学生自由练读。要读得正确、读出美感。 2、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配上《秋日的私语》的钢琴曲,引导学生体会意境,谈感受。 3、小组练读,点评。 4、汇报读,看谁读得最美、最有感情,评为“金色童音奖”。 (感情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有助于加深理解,形成个性化的感悟,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 四、写字 1、出示“宜、实、色、华、谷”生字,引导学生认读。 4、学生临写,同伴互相点评。 (写字训练是本课的重点,重视范写,给学生提示,加强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复习读课本的词语,引入新课。 二、诵读 1、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3、比读。看谁读得有感情、有韵律。 4、互相赏读。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5、全班齐读。 (有感情地读,促进学生的感悟与想象。赏读给学生提供展示机会,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相互学习。) 三、练习 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 1、分小组轮读。 2、找朋友游戏: 出示“我会读”中的生字。小朋友,生字在这里很孤单,咱们给它找找好朋友吧! 3、再读。采用多种方式读。 (采用活泼的方式进行朗读与组词,激发学习兴趣,促进了巩固与积累。) 四、写字 1、出示“金、尽、层、丰、壮”生字,引导学生认读。 2、观察“我会写”中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 3、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4、教师范写,学生评说。 5、学生练习。伙伴互评。 (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字形的能力,提高写字技能,扎实进行训练。) 五、拓展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学习伙伴说好收集了一些关于秋天的词语,你们也来展示一下吧! 1、组内交流,加以整理。 2、全班展示,小组选出代表,把组内收集到的有关秋天的词语展示出来。 3、评出“丰收小组”,奖给组员一颗金色的星星。 (展示交流,不仅促进学生积累词语,还能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伴教锦囊】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一丛金黄一丛火红秋意深浓秋色宜人秋兰飘香 春兰秋菊春花秋月春种秋收丹枫迎秋枫林如火秋风习习 识字教案范文集合7篇(语文教案模板)6学生分析: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生动曲折的情节,像和煦的春风,吹进孩子们的心扉。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辨是非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教学时,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识字”选了三组成语,这些成语与本组课文内容有一定联系。成语故事《坐井观天》,让学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只顾“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童话故事《小柳树和小枣树》、《风娃娃》、《酸的和甜的》,让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做事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动脑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认识个生字。会写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听老师或同学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 2、教师简介成语的特点。如,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的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像“后来居上”。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杯弓蛇影”。蛇 二、初步朗读课文。 1、边读边想想成语的意思 2、出示“识字”中的成语。 ? 3、听示范朗读。 ? 4、学生自己朗读,读准字音。 三、资料交流 1、课前布置预习,查找资料或请教父母,了解成语大意或故事内容。 2、学生自愿上台交流。我知道抑?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我能讲夷芙这个故事…… ? 3、请听的同学说说,听了同学的介绍,自己知道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读词识字? 1、自由朗读,不会的字看书上的注音拼读。 ? 2、自愿读,师生正音。提示:寸,平舌音;彰、障,分清声调。 3、出示字卡,学生认读。 ? 4、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 5、指导读全文,读出韵味,巩固认字。 二、课外阅读指导? 1、读本组后面的课文,想一想,课文与本课哪个词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2、找成语故事读一读,积累几个你喜欢的成语。 三、指导写字: 本课八个要写的字中,有六个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观察、分析字形,运用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把字写规范,写美观。补:第四、五两笔要短,右边不过竖中线,左边不要写成“”。拔:左窄右宽,捺要舒展,右边不要写成“发”。所:左边的笔顺是。助、功:右边都是“力”字,“横折钩”的“折”笔要往左斜,不能写垂直。 识字教案范文集合7篇(语文教案模板)7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53个生字,会写5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表演课文。 3.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4.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5.能从成语、寓言和故事中体会到课文所要阐述的道理。 识字4 教学要求: 1.学会8个生字,12个成语,会认9个生字。 2.能借助成语小故事理解成语的意思,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及新词。 2.理解成语的意思。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识字教案范文集合7篇(语文教案模板)8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一些词语和故事能使我们受到启发,让我们认真读一读“识字4”吧! 二、交待学习内容。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轻声读课文,把生字做上记号。 2.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3.指名读、正音。 4.重点指导“寸、益、彰、豹”的读音。 “寸”(平舌音)“益”(第四声)“彰”(后鼻音) “豹”(声母为b) 5.同桌讨论识字方法。 如“卜”加一加就变成“补”。“耳”加一加就变成“取”。 6.师范读词语,领读词语。 7采用多种形式反复练读词语,读到正确流利。 四、理解词语意思。 1.指名读词语,讲一讲关于这些词语的小故事。 2.说一说这些新词的意思,它们告诉了我们什么?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平平常常的人和事物。也会有他的长处。 取长补短: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 管中窥豹: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有限。 五、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学生仿写。完成“我会写”中的部分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前6个成语。 2.说说从成语中受到什么启发。 二、自学后6个成语及生字。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成语,读准生字的音。 2.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3.同桌讨论识字方法。 4.师范读词语,领读词语。 5.采用多种形式练读词语,要求流利、正确。 四、理解词语意思。 1.指名读词语,讲一讲关于这些词的小故事。 说说这些新词的意思,它们告诉了我们什么?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事物的全貌;或问题的本质。 拔苗助长: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徒劳无功:白白劳苦一番,并未得到收获。 瓜熟蒂落:瓜在成熟时,瓜的蒂就会断,说明到了成熟之期。 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五、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学生仿写,完成课后“我会写”。 板书设计: (略) 课后反思: 成语是我国汉语宝库中的精华。“识字4”有三组成语。第一组是说人应该“取长补短”;第二组是说看事物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第三组是说做事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三组成语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我课后,我应该鼓励学生再去找一些成语故事来读一读,然后举行一次“成语故事会”,那么教学就没有局限于书本知识了。 识字教案范文集合7篇(语文教案模板)9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3个字,学会本课生词。 2、能熟练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会写3个字,学会本课生词。 教学难点: 能熟练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 2、你认识哪些花,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你最喜欢的花是什么? 二、初读诗歌。 1、读课文,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娃娃,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1)自由认读。 (2)请“小老师”来带读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打乱顺序分组读。 (4)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3、记忆生字。 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4、再读课文,这次要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 5、指名一个同学读课文,请他邀请几个小朋友与他合作读完课文。 6、请读书的孩子上台来,台下的小朋友给他们提出“读”的要求。(声音要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掉字)。 7、读书的同学也给台下的小朋友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不说话)。 8、读后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 三、学习儿歌。 1、分句指名读儿歌。 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质疑。 3、分组讨论。 4、指名回答。 四、全读儿歌。 五、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范写“霜”。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六、作业设计。 朗读课文。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