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鸟的天堂教案 |
范文 | 【热门】鸟的天堂教案3篇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鸟的天堂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鸟的天堂教案 篇1教学要求: 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学习课文写景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教学重点: 1. 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 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学生字、泛读课文、分段、讲读第一段。 一、 释题,导入 新课。 1. 谈话引入。 学期初,我们在第一单元学过了《长城》和《桂林山水》两篇课文,长城和桂林美吗?其实,在广东也有一个很美的地方,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去过以后,还写出了一篇十分有名的游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课。 2. 板题(鸟的天堂),读题。 3. 释题: ① 你能告诉我题目里哪个是中心词吗?(天堂) ② 天堂是什么意思?(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 ③ 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小鸟的乐园) 过渡:课文写到的这个鸟的天堂其实离我们很近,就在广东新会。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巴爷爷眼里的鸟的天堂是怎样的。 先来学习字词。 二、字词教学。 ① 出示生字、课后词。 ② 开火车读――正音――齐读。 ③ 指出容易写错的几个字。 茂不要写成 (加多一点) 隙不要写成 (第三笔是丨不是亅) 暇不要写成 (日字旁不是目字旁) ④ 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南国:指我国的南部。(我们从小生活的这个地方就是南方。) 颤动: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应接不暇: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 三、泛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 听课文朗读录音,思考: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两次) 2. 自读课文,找出最能体现鸟多的句子,画下来。 3. 四人小组讨论: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我们第一次和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的? 4. 课文开头讲什么?结尾呢? 5. 请按上路――第一次――第二次――离开的顺序将课文分四段,并说出每段段意。 6. 分组分段读课文。 四、讲读第一段。 1. 指名读。 思考:巴金爷爷在何时去何地?怎么去?天色和景色如何?心情怎样? 2. 回答思考问题。 3. 默读课文,作者在乘船途中,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请找出相应词句划下来。 4. 作者的所见、所闻(听)给你什么感觉? 5. 练读句子。(男、女分练) 6. 作者就快要到鸟的天堂了,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7. 怀着喜悦的心情,轻声读第一段,感受、欣赏河面环境的幽静和景物的优美。 五、布置作业 。 1. 抄生字、词,组词。 2. 预习3、4段。 ① 朗读3、4段。 ② 第一、二次去鸟的天堂,作者的所见所闻有何不同?(可在书上圈点。) ③ 思考课后题2. ⑴ ⑵。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讲读课文第二第三段。 教学目的: 1. 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课文描写静态和动态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录音带、录音机、幻灯机、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 一、引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三段,随巴金爷爷泛舟出游,一起到(齐读课题)。 二、 讲读第二段,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 作者以前来过吗?这第一次来鸟的天堂,留给他最深印象的是什么?(板书大榕树) 2. 请同学们边听(第二段的)课文录音,边思考两个问题: ①作者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大榕树?请找出有关语句。 ②课文描写了大榕树的哪两个特点? 3.学生回答问题。 ①(示幻灯片)就是这样的一株大榕树,作者按什么顺序来描写? (板:远、近) ②你找到了哪些句子?句子中的逼近可换作什么词?表示什么意思,哪一个词用得最好? 4. 作者从远到近,又描写了大榕树的两个什么特点?(板大、美) 5. 请四人小组讨论,划下你找到的描写榕树大和美的句子。并读一读。 6. 告诉大家你的结果。 7. 自由读自己所划的句子。 8. 大榕树真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文章里写得特别好的句子。 A:(幻灯)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a. 请1、2组齐读句子,很明显这个句子是写榕树哪个特点的? b. 你能用另一个词代替句子中的不可计数吗?用哪一个最好?(数是多音词。) c. 这句子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能用一个四字词概括出大榕树的生长情况吗? d. 读句子,体会这是一株多么大的榕树!(配合想象) 范读――男读――(纠正)女读。 e. 你能看图复述句子吗?(示幻灯片) (自述――个别――齐) B:(幻灯)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a. 请3、4组同学齐读句子。 b. 榕树什么时候的叶子是翠绿的?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什么令它们发光? c. 颤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颤动?请给它换个词,并比较哪一个最合适? d. 为什么会有这种新生命在颤动的情况出现? e. 指导读句子。 假设你眼前就有这么一株大榕树,阳光灿烂,刚好微风吹来,叶子上像有精灵在向我们招手。你想我们也和作者一样心里对榕树充满了之情?请带着这种感情读句子。 (齐读――范读――个别――齐读) 9. 面对这样一株大榕树,作者不由得发出了什么赞叹?请在前面加上啊字,读出来。(啊!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0. 你能告诉大家,在这一段里,作者抓住了大榕树的哪几个具体方面来写的吗?(示幻灯片提示,板枝、干、叶、根) 11. 齐读7、8自然段,作者笔下的大榕树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 (宁静、悠远、美丽、幽雅) 12. 这种对静止不动的事物的描写,我们称为静态描写。(板静态) 13. (过渡)大榕树有一种静态的美,可作者来到榕树下,目的是什么?他看见小鸟了吗?作者什么时候才真正看见了小鸟? 三、讲读课文第三段,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景象。 1. 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概括鸟的天堂起初场面的词。找出马上举手。 2. 示图,小鸟出来了,鸟的天堂马上变得怎样了? 3. 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这种热闹情景的? 4. 鸟声是作者――(听到的),鸟影是作者――(看到的)。 5. 为什么出现这种热闹的场景?是什么把小鸟给引出来了?找出句子。 6. 指导朗读2、3、4句,注意第二只、第三只要紧凑。(齐读,轮读) 7. 导读:作者继续拍掌,无数的鸟从榕树丛中飞了出来,品种真多啊。 8. 这么多的鸟声,这么多的鸟影,作者有什么感觉? 9. 理解应接不暇的意思。 10. 哪一只小鸟引起了巴金爷爷的注意?请找出句子。 11. 你觉得巴金爷爷当时的心情怎样?带着这种心情读句子。 (个别――齐――范――齐) 12. 作者终于看见这数不清的小鸟了,原来对于小鸟们来说,这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就是它们的――(天堂)啊!果真名不虚传。 13. 你觉得小鸟出现后的热闹场面,在感觉上和上面大榕树的宁静幽雅一样吗? 14. 这种对活动状态的事物描写,我们称之为动态描写。(板动态) 四、通过自选朗读总结全文。 1. 这节课上,你了解认识了什么? 课文从大榕树的静态及对小鸟的动态描写,介绍了作者和朋友两次在鸟的天堂所见所闻,十分真实合理,形象生动。请自选一节你认为写得最美的课文自由朗读并将写得好的地方介绍给大家。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讲课文第四段,归纳中心,解决课后题,巩固写作手法(动、静态描写)。 一、 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跟着巴金爷爷先后两次欣赏了鸟的天堂这一动一静 的美丽景致,当他要离开这个美丽的地方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二、 讲读第四段。 1.指名读,找出巴金爷爷离开时心情如何的有关词句。 2.为什么作者对鸟的天堂这么留恋? 3.这段的最后一句最能把作者去完鸟的`天堂之后的想法表达出来的。(示幻灯课后2题(3),请读句子思考括号内问题。 4.这时,巴金爷爷的心情如何?(留恋、赞美) 5.朗读第四段。 三、总结全文。 1.课文写了作者先后两次赴新会鸟的天堂,所见所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去的时间不同) 2.鸟的天堂其实就是指什么?(大榕树)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联系上下文找出原因。 (① 大榕树周围环境安宁,景色幽静。) (② 大榕树枝繁叶茂,便于鸟儿栖息。) (③ 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得到保护。) 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 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观察事物时,不仅要注意形状、大小、颜色、位置,而且更要注意事物在不同时间里的静、动态的不同变化。) 四、质疑、 学完后有什么不明白、弄不懂的地方? 五、解决课后题。 六、布置作业 。 1.朗读全文,背诵要背的部分。 2.用陆续和应接不暇造句。 3.预习《草原》。 鸟的天堂教案 篇2课前谈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板书:天堂) 让学生就杭州(天堂)发表见解 一、揭题 二、整体感知 1、自由选读。 挑自认为最优美或最生动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2、同桌互读 3、点评 师:学会欣赏往往是进步的开始。 三、局部感悟 1、选择角色,朗读展示。 师:大榕树生机盎然,鸟儿们活力充沛,选择树还是 鸟? 选择树的同学齐读(7、8段) 选择鸟儿的同学齐读(12、13段) 2、树、鸟分组对话。 1)细读描写树、鸟的段落,找出描写各自特点的词 写在黑板上,允许同桌讨论(可以是文中,也可自己想)。 2)梳理已呈现的词语 学生观察,自主上前修改或擦除重复词语。 3)选用、串连词语做第一人称介绍。 自由选择、组合准备上讲台介绍 树:...... 鸟:...... (争锋相对) 四、换位整合 1、教师介入导向:文中的树和鸟应该是什么关系? 2、变换角色朗读。(欣赏、体验) 1)分角色朗读。 2)谈体验 这次读下来有什么新的收获,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谈体验。 师:互相欣赏本身就是一种和谐 3、教师引读第13段。 现在允许我也吐露一下心声...... 五、拓展体验 1、假如你是小画眉,此时会有什么感受? 你可以像歌唱家那样唱一唱。 你可以像诗人那样读一读。 你可以像画家那样画一画。 可以组合、合作完成。 2、交流共享 《画眉之歌》 诗、画 打油诗 诗歌...... 结束语(师):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鸟的天堂教案 篇3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第三篇课文。该组的主题是观察大自然,赞美大自然。在本篇课文中,作者巴金以“我”的身份,描写了自己两次游览“鸟的天堂”的过程,以及两次游览所看到的不同景观和不同感想。文章语句优美,结构清晰,描写方法动静结合,其中对于大榕树的描写尤是生动。在文章的细节描写中,无不流露出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因此,在本篇课文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欣赏“鸟的天堂”的优美景观,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还要进一步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本篇课文所用时间为2课时。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检查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 2、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清楚文章的主要结构。 3、分析重点语句,以及文章中出现的疑点,难点。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分析能力, 让学生学会思考,乐于思考。 4、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理解人与自然间和谐美。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人与自然间和谐美。 课前准备: 1、生自主预习课文,掌握生字词,读通句子。 2、生通过上网或图书馆查找有关榕树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置疑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天堂”这个词吗?那你们能描绘一下你心目中的天堂应该是怎么样的吗? (生发挥想象,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其实啊,不只是人有自己的天堂,鸟也有它们的天堂,怎么,不信吗?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鸟的天堂是怎么样的。 板书课题:3、鸟的天堂 二、初读课文,大体感知。 1、 课件出示朗读要求。 2、 同学们都读完了课文,你能根据作者游览“鸟的天堂”的次数,给文章分成几部分。 (1——9自然段:第一次游览 10——14:第二次游览) 3、第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作者游览的顺序) 三、读思结合,解析第一部分,。 1、 请不同生分别朗读1——4自然段,随文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2、 读完这四段话,你觉得此时这周围的环境怎么样?你从哪看出? (生自由回答,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 3、 朗读5——7自然段。 4、 这几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榕树的树叶、树枝,写了榕树的大及大的原因) 5、 请课前找到资料的同学来为大家解释:为什么榕树枝干的数目会不可计数? (生介绍自己所查阅到的知识) 6、 请生朗读第8自然段 。 (1)你们觉得这一段写得怎么样? (生说说自己读完这一段后的感受,具体说说拿一句给了他这样的感受) 重点体会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2)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8自然段。 7、 朗读第9自然段 8、 第一次游览“鸟的天堂”作者有没有看到鸟? 四、深入思考,究根 “鸟的天堂”。 那么鸟的天堂里到底有没有鸟呢?让我们来看看作者的第二次游览。 1、 生朗读10——14自然段。 2、 同学们数一数,文章总共提到了几次“鸟的天堂”?将其用————划出(5次) 3、 小组讨论:为什么前四次加引号,而最后一个却没加? (小组汇报答案:因为前面作者所认为的“鸟的天堂”只是听别人说的,自己并未亲身体验过。而后来,作者也亲自体验到了,所以没引号。) 4、 你认为鸟儿在鸟的天堂里生活得快乐吗?为什么? (在次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人和鸟的和谐美,进一步体会鸟的天堂是要由人和鸟共同维护的 ) 5、 播放鸟儿的叫声,让学生展开想象,在鸟叫声中体会鸟儿们的快乐。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