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学前教育幼儿舞蹈组合教案 |
范文 | 学前教育幼儿舞蹈组合教案(精选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前教育幼儿舞蹈组合教案(精选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前教育幼儿舞蹈组合教案1设计意图: "享受艺术、欢乐成长"是我园的办园理念,我园中国舞课堂教学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研究,积累了必须的舞蹈教学经验。经过小班一年的舞蹈学习,我班幼儿已具备必须的舞蹈模仿本事,对音乐的感受本事也逐步增强,能初步与同伴合作进行表演。鉴于以上原因,我选择并设计了本次舞蹈活动。期望经过本次活动能够让孩子们在舞蹈中感受理解乐曲、模仿动作、掌握动作顺序以及愿意与同伴愉快地舞蹈。 活动中我以"感知舞蹈音乐,理解舞蹈资料,感受舞蹈动作,体验舞蹈情趣"为切入点,利用形象化、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简便、愉快地的学习舞蹈。活动中,我一改以往教师片面追求舞蹈技能,一味进行枯燥训练的教学模式,而是把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放在首位,让孩子们根据自我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对加菲猫的了解来探索、想象、模仿舞蹈动作,并愿意愉快地进行表演。从而体验舞蹈教学给他们带来的欢乐! 活动目标: 1、自主模仿舞蹈动作,并能随音乐有节奏、完整连贯地舞蹈。 2、学习提腰、松腰、转腰等动作要领,并愿意参与动作表演。 3、体验与同伴一齐舞蹈的欢乐。 活动准备: 前期知识经验准备: 1、幼儿已有一些模拟动作和学习舞蹈组合的经验。 2、幼儿已有压垮的练习。 物质材料准备: 1、加菲猫图片一张、录音机、音乐磁带。 2、换好舞蹈衣、舞蹈鞋。 活动过程: 一、复习组合,激发表演情绪。 1、"今日,我们这儿来了许多的客人教师,让我们一齐听着音乐跳个舞来表示对他们的欢迎。" 2、复习舞蹈组合。 二、观察发现,探索模仿动作。 1、观察发现、初步感知。 "你们优美的舞蹈动作引来了小花猫的一位朋友,猜猜会是谁呢?"(出示加菲猫)"你看到的加菲猫有什么特点?谁愿意用动作来模仿一下加菲猫胖乎乎的样貌。加菲猫为什么会这么胖呢?""到底是不是这些原因呢?让我们听听音乐里是怎样说的?""看,到此刻它还在打瞌睡呢?谁愿意来学一下它打瞌睡的样貌" 2、播放音乐、完整欣赏。 "刚刚小朋友模仿得可真棒,教师把小朋友模范的这些动作串联了起来,看看王教师是怎样来模仿这只爱睡觉的加菲猫的?我模仿的怎样样?你最喜欢我跳的哪个动作?" 3、共同探讨、模仿加菲猫舞蹈动作。 (1)探讨打瞌睡、伸懒腰、打哈欠的动作要领。 "你喜欢哪个动作?加菲猫在打瞌睡的时候,小腰有什么变化呢?谁愿意试试用提要、松腰的方式来打瞌睡?" (2)跟音乐分段模仿。 学前教育幼儿舞蹈组合教案2【活动目标】 1、了解毛毛虫的生长过程。 2、感受音乐优美的旋律,能在音乐中快乐地舞蹈。(重点) 3、尝试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现毛毛虫跳舞。(难点) 4、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毛毛虫的头饰、叶子、蝴蝶的翅膀。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角色导入(自己是蝴蝶,小朋友们是毛毛虫) 师:我可爱的宝贝们!来!转转我们的小脑袋……展展我们的小胸……伸伸我们的胳膊……踢踢我们的小腿……扭扭我们的腰……最后扭扭我们的小屁股……伸个懒腰!恩,真舒服!(课前热身) 2、引导幼儿了解生长过程。 师:妈妈把你们带到了这个世界上,你们开心呀吗? 幼:开心! 师:现在宝贝们都和妈妈长得不一样。那只小虫虫可以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呢? 幼:因为我们还没长大呢…… 师:那宝宝们怎么才能长大呢? 幼:各抒己见 3、出示成长图片,帮助幼儿了解。 师:请小虫虫们仔细看,你们到底是怎样长大的? 4、教师小结:卵→蚕→(小、中、大)→蛹→蛾→卵 二、欣赏音乐。 1、师:咦?是什么声音? 2、幼儿欣赏。 师:宝宝们,觉得刚才这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你能听出什么? 幼:开心,快乐……/像一个故事。 师:原来宝宝们的感受这么多啊!那我们再来听一次音乐。这次啊,妈妈要和着音乐给你们讲个故事。 师:当你们还是卵的时候,你们使劲地摇晃自己的身体,可就是动不了。于是你们累了,便香香地睡了一觉……当你们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自己能动了,你们变成了一条条很小很小的毛毛虫……你们想快快长大,和妈妈一样。所以拼命地吃叶子……慢慢地,长啊长……长啊长……终于,你们长大了!你们长大了,便好开心!扭扭圆圆的身体跳起了舞……跳累了,你们就又要睡一觉……为了安全,你们便钻进了茧里,变成了蛹……过了一段时间,当你们千辛万苦再钻出茧的时候,你们的身体两边已经长出了翅膀,变成了会飞的蝴蝶……于是,你们又开心的起舞了…… 3、第三次倾听音乐,幼儿根据教师的引导,初步根据音乐创编动作。 三、师幼创编动作。 1、幼儿创编动作并示范。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创编并示范。 3、教师根据幼儿创编的动作进行提炼,加入一些难度不太大的基本功,穿成小组合。最后示范,再逐一分解教授给幼儿。 4、集体练习。 四、集体表演。 五、结束活动: 师:森林里要召开文艺晚会了,狮子大王见宝宝们这么棒,便邀请我们去参加演出,你们愿意去吗? 幼:愿意! 师:那好!我们现在出发吧! 六、活动延伸: 回家跳给爸爸妈妈等好爱好爱我们的人…… 学前教育幼儿舞蹈组合教案3舞蹈课程: 《洗手歌》 学习目的: 告诉学生讲卫生、勤洗手是我们生活中的好习惯,通过舞蹈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这一良好习惯,从自身做起也影响他人,同时也提高孩子们的舞蹈表演能力。 主要动作与要求: 1、卷袖口:身向一点,正步位站立,左手按手放于八点方向,右手在左手旁向里翻腕,做卷袖子的动作,同时重拍向下屈膝。 2、拧龙头:身向一点,正步位站立,左手旁按手位,右手放于前斜下位,向外转腕,做拧水龙头的动作,同时重拍向下屈膝。 3、洗小手:双手扩指,手心相对放于身前搓手,低头含胸,踮脚碎步。 教学步骤: 1、故事进入 此舞蹈属于情节性舞蹈,因此故事情节的描述就十分重要了,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告诉孩子们舞蹈的主要内容,并且在故事中让孩子们对勤洗手的好习惯有充分的认识。 2、动作与情节进入 教师将组合的主题舞段教与小朋友,反复练习。后分配各个人物形象到个人,将情节贯穿始终并合理安排动作,必要时教师可变化队形与调度,明确主题。 3、完成组合 待动作与情节部分充分的完成后,配合音乐完成动作,将舞蹈推向高潮。特别要强调的是孩子的表现力和表演的夸张。 教学提示: 1、组合中的表演,需要在真实的生活动态上尽可能的夸张化。 2、教师在授课中要求所有动作一拍到位,干净利落,不要拖沓。 组合情景描述: 今天班里要检查卫生,小朋友们得伸出手让小班长一个一个的仔细检查,她可认真了。看!她来了!“小明的手部卫生不合格,小红的也不合格,小刚的呢?......”小班长凑上去闻了一闻,捏着鼻子就跑开了,又脏又臭的。小班长带着大家一起去洗手,里洗洗,外洗洗,指甲缝里也不放过。 待洗干净后,小班长又一次检查开始了。“小明的很好,小红洗的很干净,小刚的手好香啊,小白......哎?小白,你给我看看,检查一下啊!”小白迟迟不肯掏出手给班长检查,原来他没有认真的洗手,指缝还是脏的呢!他红着脸的被班长揪了出来。 小班长耐心的又带着小白和全体同学一起里里外外的洗了一遍小手,小白的手干净了,其他小朋友的手洗得白白的,幼儿园里还弥漫着一股清香的气味呢! 小班长让全体同学排好队,又一一的检查了一遍。这次,每个小朋友的手都是又香又干净的。同学们竖着大拇指,在向老师炫耀呢。耶! 歌词: 卷起两只小袖口,轻轻拧开水龙头,洗手心,洗手背,再撮一撮手指头。 每天坚持勤洗手,病菌统统都赶走,每天坚持勤洗手,清洁卫生时时有。 学前教育幼儿舞蹈组合教案4第一节:教学目标 重要以造就3-6岁幼儿认识,学校舞蹈为目标,是中国幼儿舞蹈训练课堂必须具备的舞蹈专业只是和技巧。课堂训练内容已参考北京舞蹈许愿中国舞幼儿考级教程,再经过自己的选择,创编组合而成的一套芭蕾基础功和舞蹈韵律强的音乐歌舞小组合的课堂教程。 第二节:教学任务 经过一套综合练习,使幼儿逐渐辨认音乐的节拍,并能按照音乐节奏跳舞,把握基础舞蹈元素动作,能够正确的完成。慢慢地造就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加强他们身材机能的抵抗疾病的`能力,进步他们身材机动性,生动性及心灵的愉悦感。陶冶自身的艺术感受力,并为有一部分幼儿对舞蹈产生的浓重兴趣,为将来投身舞蹈事业打下良好基础。 第三节:教学内容 1)课前热身游戏 2)芭蕾舞基础功训练 3)音乐舞蹈小组和共6个,这是教学的重点。 组合练习分为:头部练习,腿部练习,腰部练习,波浪手,摆臂 第四节:教学步骤 1)第一至第三课教授a芭蕾基础功,地面练习为,前压腿,旁压腿,竖叉,横跨舞蹈组和地面:腰部训练,站立:头部训练 2)第四至第六课教授a芭蕾基础功,地面练习为:前压腿,旁压腿,躺身后压腿,舞蹈组合地面训练:腿部训练,站立:蹦跳步 3)第七至第九课教授a芭蕾基训,已复习1-6课内容,进步动作的正确度和规范性 4)第十至第十三课教授a组织一个芭蕾基训基础功组合b把小朋友分组,轮流表演基础功组合c通过每一堂游戏的循序渐进,排列队行并加添幼儿生活情趣的小舞蹈。 教学大纲 一:1、介绍:掌、扩指、摊手、转腕、上翘指。2、考级一:走步:大苹果 二:1、手背地位、手背动作。2、掩护小羊,你说可笑不可笑 三:1、弯腰、转腰、前压腿,旁压腿。2、小钟,小脚 四:1、正步位,小八字位,大八字位。2、擦玻璃 五:1、头地位,动作,摆肩。2、小鸟的歌,伸手六:1、勾蹦脚,伸坐,双跪坐,交叉盘坐,仰卧,蹦跳步。2、小白兔 七:1、平踏步,横移步,自然走。2、开火车,游戏:万花筒 八:1、爬青蛙,热身,提腕,压腕,推指,绕腕,立掌折腕2、走步和敬礼,3、自编舞蹈(1)九:1、手位,双跪、2、摘果子、3、自编舞蹈(2) 十:1、含胸,展胸2、小火车、3自编舞蹈(1) 十一:1、提腰,松腰、2小鸟飞、3、自编舞蹈串练复习巩固(1) 十二:1、推指,绕腕,吸腿走,碎步2、“对不起”、“没关系”3、自编舞蹈(2) 十三:半蹲,踮脚,蛙跳走 十四:1)前踵步2)鸡走步3)自编舞蹈(2) 十五:1)热身2)自编舞蹈(2)(1)串练 十六:前30训练,后30分钟汇报节目 学前教育幼儿舞蹈组合教案5活动目标: 1、经过听听、看看、试试,感受三拍子音乐美妙的旋律和性质,初步学跳交替步,要求节奏正确。 2、启发幼儿进取探索,大胆尝试。 活动准备: 音带、节奏乐若干。脚印图片(一只红色、一只绿色)。幼儿右脚贴红花,左脚贴绿花。 活动过程: 1、游戏《身体乐器》:根据不一样性质、节奏鲜明的音乐(进行曲、舞曲)启发幼儿按节拍随意做动作,并能发出各种声音。做到口、手、脚配合较协调一致。 2、发声练习:用领唱、接唱的方法唱出好听的声音。要求节奏鲜明,有三拍子的强弱起伏感。 533∣533∣432∣1——‖ (领)唱着歌真高兴(幼)啦啦啦啦 (领)跳着舞真欢乐(幼)哈哈哈哈 3、复习歌曲《幸福拍手歌》:唱出欢乐的情绪,并在空拍处按节拍做出合拍的动作(如拍手、跺脚、拍肩等)。 4、教授: (1)感受舞蹈歌曲的美妙的旋律,掌握三拍子的节奏。 ①感受乐曲二遍:"这首音乐听上去感觉怎样样"(优美、好)。"听了这首音乐你想干什么"(跳舞) ②边听音乐边看教师表演:"听了这首好听的音乐我也想跳了,你们听听这首音乐是几拍子的"(三拍子) ③边听音乐边看教师表演第二遍。(幼儿边听音乐边按三拍的节奏拍手,用节奏乐伴奏各一遍) (2)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音乐抒情欢快的情绪及主要资料,告诉名称。 ①教师演唱歌曲,幼儿欣赏。"歌里唱了什么"(跳舞)"这是一首很美、很好听的、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听起来很欢乐的歌曲。" ②教师再次演唱歌曲。"歌里唱我们是怎样样跳舞的"(拉着、围着圈跳舞)告诉名称《圆圈舞》,幼儿重复。 (3)学习交替步。 ①教师边唱歌曲边用交替步跳舞。幼儿观察教师脚的动作,出教师脚的动作节奏。(二遍) ②教师示范交替步。"教师跳舞时脚上的动作是怎样做的?"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后讨论(一只脚走一下,两只脚交替着走)告诉舞步名称:交替步。 ③示范交替步。"二只脚是怎样交替走的"幼儿讨论后,教师演示二只图形脚(红色代表脚、绿色代表左脚),在黑板上演示, 边喊口令: —二三,一二三,左右左,右左右。启发幼儿观察出动作的要领。 ④用二只图形脚演示交替步,启发幼儿边观察边探索试着跟跳交替步。 教师问:"左右脚是怎样向前走的"幼儿试跳,讨论后教师小结:"右脚向前一小步,左脚跟在右脚后面走一步,然后右脚再向前一小步。"教师边念口令、儿歌边示范:左右左,右左右;两个好朋友,紧紧跟着走;你走我也走,我走你也走…… ⑤幼儿练习交替步。 放慢速度,在教师的口令、语言节奏的提示下,坐着练习,提醒先迈贴红花的右脚。 教师在黑板上边演示图形边跳交替步,边用口令、儿歌提示幼儿边观察边跟跳。(坐在位子上跟跳→站起来跟跳→慢慢走动跟跳) (4)完整示范,进一步感受交替步的动作要领,并跟跳。 ①教师边唱歌边走交替步跳圆圈舞。"看看教师跳舞时脚做了什么动作"步子是大还是小""身体怎样样" ②教师边唱歌边用大、小不一样步伐的交替步跳舞,启发幼儿进行比较观察。"交替步应当怎样跳步子大好看还是步子小好看""跳交替步时身体怎样"幼儿讨论后,教师边跳边小结:"跳交替步时,步子要小一点,挺胸抬头,身体随着脚步走动要有一点摆动,迈右脚时身体向右有一点摆动,迈左脚时身体向左有一点向左摆动。 ③放慢音乐速度,教师边唱歌边带幼儿练习。 ④教师边唱边和本事强的幼儿一齐跳交替步,其他幼儿用节奏乐为他们伴奏。 ⑤教师边唱边带全班幼儿一齐跳交替步。 5、幼儿随音乐跳交替步出活动室。 学前教育幼儿舞蹈组合教案6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合拍地跳舞,体会团体舞中找朋友及跳舞动作的交替规律。 2、迁移已有经验,替换舞步,学习创编两人跳舞的对称动作。 3、体验与同伴一齐跳舞的愉快心境。 活动准备: 《欢乐舞》音乐、手腕花。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进场,体验A段舞步规律。(4A) T:“宝贝们,伸出你的小手,抬抬你的小脚,让我们听听音乐、跳跳舞吧!”(幼儿听音乐进活动室) 1、教师喊节奏,幼儿按规律跳A段舞蹈。 2、幼儿在口令结束后能找点站立。 T:此刻请你们每人找个点站好,小手拍起来。 (音乐停)4、感受双圆队形,分清里圈和外圈。 (1)T:“看看,我们此刻变成什么形状了?” (2)T:“你是站在外面的圆上还是里面的圆上?外面的圆叫外圈,里面的圆叫里圈。” 3、讨论如何移点。 (1)T:“宝贝们,能不能想想办法,让我们里外两个圆圈都转动起来呢?” 探索出每名幼儿沿着一个方向,往前走一个点,让我们的圆圈转动起来。 T:“对呀,只要每个小朋友沿着一个方向,往前走一个点,让我们的圆圈就会转动起来。我们一齐试一试。” (2)教师示范一次移点的方法。 T:“看教师是怎样边跳边让圆圈转动的?” (3)幼儿原地练习。 T:“请你们在原地练习一下。” 二、感受《欢乐舞》音乐旋律,按规律跳A段舞蹈。 1、幼儿跟着音乐一个人跳A段舞蹈。 T:“我看你们都跳得很开心,让我们一齐跳段欢乐舞,好吗?注意:往前跳四步,到你前面一个点站好。”(2A) 2、两两结伴跳舞 T:“我发现你们每次都是和同一个朋友跳舞,你们想不想和别的好朋友一齐跳啊?那我们能够怎样办呢? T:“恩,外圈的小朋友往前跳一个点,里圈的小朋友不要动,在原地跳,这样就能够和别的小朋友跳舞。我们试一试。”(4A) 三、B段舞蹈“蝴蝶找花” 1、幼儿欣赏B段音乐,自由说说自我的情感体验和动作体现。 T:“我们累了,让我们在点上坐下,休息一会。听,你觉得这段音乐怎样样?”(2B) T:“这是蝴蝶和小花在做拍手游戏呢,他们会怎样做游戏?” 2、在幼儿原有经验基础上归纳、提升出B段舞蹈“蝴蝶找花” T:“让我们变成美丽的蝴蝶和花,一齐做拍手游戏吧。” “外圈的小朋友做蝴蝶,里圈的小朋友做花。”(4B) 四、讨论如何交换舞伴。 1、T:“小蝴蝶们,前面还有许多漂亮的花儿呢,你们想找其他的花儿做朋友吗?那小蝴蝶往前飞,小花要不要动?” 讨论出蝴蝶往前飞一个点,花儿原地不动点头等待新朋友。 2、听完整音乐,练习交换朋友。(4AB) 五、学习创编动作。 “蝴蝶和小花除了做拍手游戏,还会做什么游戏?”让我们一齐来试一试。(4A) 学前教育幼儿舞蹈组合教案7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会维吾尔族小朋友之间团结友爱的亲密友情。 2、学习维吾尔族舞蹈,感知舞蹈的独特风格,要求幼儿跳的热情、奔放、开朗、轻快。 3、学会维吾尔族舞的基本步伐:错步、跺地拍手、进退步活动准备:场地、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教师戴维吾尔族小帽、敲打着摇鼓进教室,引起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二)展开部分: 1、请幼儿说一说对维吾尔族人民的了解。教师介绍维吾尔族民族的特色及其舞蹈特色。 2、全体幼儿欣赏音乐《小伙伴,你好》,体会音乐的热情、欢快,熟悉节奏。 3、教师和幼儿自由表演,教师重点示范舞步,请幼儿创编舞蹈动作,伴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4、教师示范讲解错步、进退步、跺脚拍手等动作,教师指导,请幼儿间相互纠正动作。 5、随音乐跳舞,分组反复练习,请幼儿相互指导、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6、请个别跳的好的幼儿带领大家一齐练习。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讲评,幼儿听音乐跑跳步出教室。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