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物理《加速度》教案 |
范文 | 物理《加速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加速度的概念与意义并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与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的比较,学生能够提析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生活举例,学生能够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对物理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加速度的概念与物理意义。 难点: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解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以同学们生活中经常坐的小汽车和摩托车为例,问同学们哪个更快,同学们此时大多数都会说汽车快,这时教师继续提问:假设一辆静止的小汽车和一辆静止的摩托车,两者同时发动,问谁更容易先将速度达到20m/s?同学们有的会说汽车,有的会说摩托车。教师此时总结:一般情况下我们摩托车更容易先达到20m/s,因为摩托车的反应更快,那这反应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今天就来探究这其中的“反应”。 2、建立概念: 提供两组数据:就这两组数据让同学们计算并进行小组讨论,比较汽车、摩托车的速度以及1s内的速度变化量。之后教师做强化并引出1s内的速度变化量就是“反应”的快慢,我们在物理学中把这一个量叫做加速度。 3、深化概念: 强调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单位、计算公式、以及平均加速和瞬时加速之分和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的联系。 4、巩固提高: 一子弹在穿入木块前速度为600m/s,穿出速度为200m/s,历时0。2s,问在模板中的子弹加速度? 5、小结作业: 总结课堂内容,让同学们思考v—t图像与加速度的联系。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