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分数乘法教案 |
范文 | 分数乘法教案范文9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分数乘法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数乘法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 2、发展学生思维,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所求量的对应分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口答: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谁是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 (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 。 (2)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 。 (3)一条路,已修了 。 (4)水结成冰,体积膨胀 。 (5)甲数比乙数少 。 2、口头列式: (1)32的 是多少? (2)120页的 是多少? (3)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降低了 ,降低了多少分贝? (4)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只剩下原来的 ,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3、你能把口头列式计算中的第(3)(4)题合并成一道题吗? 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例4,并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二、新授 1、教学例2 (1)运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寻找解题方法。 (2)让学生说出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哪一个是表示单位“1”的量?让后把线段图表示完整。 降低?分贝 现在?分贝 80分贝 (1) 四人小组讨论,根据线段图提出解决办法,并列式计算。 解法一:80-80× =80-10=70(分贝) 现在?分贝 80分贝? (4)鼓励学生根据题意、结合线段图,想出第二种解答方法。 解法二:80×(1- )=80× =70(分贝) (5)学生讨论两种解法的不同:两种方法都是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入手。第一种思路是从总量里减去一个部分量;第二种方法是求出部分量与总量的比较关系,再运用求一个数的几份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求出这个部分量。 2、巩固练习:P20“做一做” 3、教学例3 (1)读题理解题意后,提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 ”表示什么意思?(组织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 (2)引导学生将句子转化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 ”。着重让学生说说谁与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 (3)出示线段图,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例2的解题方法,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全班交流两种解题方法。 解法一:75+75× =75+60=135(次) 解法二:75×(1+ )=75× =135(次) 4、巩固练习:P21“做一做”(列式后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 三、练习 1、练习五第2、3题: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关键句子分析,找到谁与谁比,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 2、练习五第3、4题:学生依据例题引导的解题方法,独立完成3、4题。 四、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7、8、9、10题。 课后反思: 例2和例3都是在理解和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学习解决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学中,我依然依据教学例1时教给学生的解答步骤进行分析解答,找出单位“1”,并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紧扣线段图,直观地理解题意,并引导学生从数量和分率两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但本堂课,老师讲解的部分似乎多了一些,留给学生讨论、练习的时间稍为稀薄。 分数乘法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个方法进行相关计算;使学生能分辨清楚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 回顾、整理、练习、订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找准单位1,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正确、独立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具运用: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出示:我们学校的图书室里有故事书400本,连环画是故事书的 ,作文书是连环画的 。学校图书室里有有多少本作文书? 1、学生独立解决。 2、汇报交流做法。 3、提示课题:分数乘法的整理和复习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让学生说一说这个单元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小组内说一说,适当的时机师生进行点评) 2、展示自己整理好的分数乘法的知识。 3、小组合作,优化整理。(课件演示) 分数乘整数 求几个相同分数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一个数乘分数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乘加、乘减及乘法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 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 b.c; 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a.c+b.c=(a+b)。c 解决问题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是多少。 2、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关系式:单位1的量(一个数)问题所对应的几分之几=所求问题 三、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1、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分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下面各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3、(1)骆驼驼峰中贮藏的脂肪,相当于体重的 ,一头体重225千克的骆驼,驼峰里含有多少脂肪? (2)一头体重225kg的骆驼,驮着比它体重还多 的货物。它驮着的货物重多少千克? 4、(1)食堂运来24吨的煤,第一次用去 ,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 ,第二次用去多少吨? (2)食堂运来24吨的煤,第一次用去 ,第二次用去的这批煤的 ,第二次用去多少吨? (3)食堂运来24吨的煤,第一次用去 ,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2倍少3吨,第二次用去多少吨? 四、课堂小结。 分数乘法教案 篇3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以及约分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所学内容属于分数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也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以及百分数的重要基础。所以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切实让学生理解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掌握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六年级共有24名学生,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计算能力也还有待加强;大多数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喜欢动手操作,但思想不易长时间集中;有30%的同学基础相对薄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推导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学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分数乘分数、分数乘整数的简便计算方法(先约分后相乘)。 教学难点:分数乘分数或分数乘整数先约分再相乘的书写格式。 分数乘法教案 篇4教学目标: 1、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引导学生在经历猜想、验 证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进行交流的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熟练分数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会用运算定律对分数进行简便运算。 教具准备: 自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回顾学习过的乘法运算定律。 (1)请学生说一说已学过的乘法运算定律,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 用简便方法 计算下面各题。 251348(9+12.5) 12524 2、 下面的每组算式的左右两边有什么样的关系? 1/21/3○1/31/2 (1/42/3)3/5○1/4(2/33/5) (1/21/3)1/5○1/21/5+1/31/5 3、在学生发表自己的发现后,教师明确指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也适用于分数乘法。 二、 探究新知 1、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 (1) 各组观察复习第2题的每组中两个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2) 各组发表本组同学的发现。 2、 应用 (1) 教学例5.计算3/51/65. ① 请试着做一做. ② 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有的学生是按运算顺序计算的;有的是按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的。) ③ 比较:哪一种方法简便?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④ 跟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3/51/65 =3/551/6(应用乘法交换律) =1/2 (2) 教学例6 .计算(1/10+1/4)4 ① 让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想一想,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② 学生计算完后,请学生说一说计算中应用了什么定律? ③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板书: (1/10+1/4)4 =1/104+1/44(应用乘法分配律) =2/5+1 =1.2 3、 小结 在学生交流后,强调以下两点: (1)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2) 在计算中,要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合理的运用定律,使计算简便。 三、 巩固练习 1、 学生在书上直接.完成练习三的第6题。 请学生说一说每个题目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 完成第10页做一做。其中的第2小题教师可作适当指导。(可以把87看作86+1来计算) 四、 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三的第7、8、9题。 五、总结 通过这节棵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六、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例5 计算3/51/65例6 计算(1/10+1/4)4 3/51/65 (1/10+1/4)4 =3/551/6(应用乘法交换律) =1/104+1/44(应用乘法分配律) =1/2=2/5+1 =1.4 分数乘法教案 篇5本课题教时数:1本教时为第1教时备课日期9月17日 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分数数据的一般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能正确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能正确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揭题 二基本联系 三、合练习 四、堂小结 五、作业 这节课,我们复习分数乘法应用题,通过复习,我们要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能正确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 1、提问: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2、根据条件找单位1,说说数量关系式 (题目见幻灯课件) 3、解答应用题 例1、从甲地到乙地公路长180千米,一辆汽车已经行了全程的,已经行了多少千米? 问:这道题可以怎样想?为什么用乘法算? 1、对比练习 做复习题第9题 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在解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做复习第10题 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追问:第一步要求什么?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第二步求什么?又是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3、做复习第11题 4、做复习第12题 讨论:有什么办法知道哪一辆车离中点近一些? 这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关键是什么?基本数量关系是怎样的?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分数连乘应用题要怎样解答? 复习第7、8题 课后感受 要让学生学会想到有困难时可借助线段图帮助理解。 授课日期9月23日 分数乘法教案 篇6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两步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2.在画图、分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分析关键句,找准单位1。 2.掌握分析思路,弄清所求问题是求谁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并口述第二组算式的意义。 2.列式。 这些算式求的是什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几倍是多少。) 这里的b,a,x就是什么?(单位1) 3.找出下列各句子中的单位1,再说明另一个数量与单位1的关系。 提问:(3)题中怎样求甲?(4)题中怎样求乙?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 (二)讲授新课 1.出示例3。 2.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 (1)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提问:你认为应着重分析哪些已知条件?(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 (3)分组讨论这两个已知条件应怎样理解。 (4)学生口述已知条件的意义,老师板演线段图,加深学生对题意的理解。 18元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6份,小华储蓄的钱数相当于这样的5份。 师板演: 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小新储蓄的钱数相当于这样的2份。 所以小新储蓄的钱数是以谁为单位1?(以小华储蓄的钱数为单位1。) 怎样用线段表示小新的钱数? 生口述,师继续板演: (把小华储蓄的钱数平均分成3份,小新储蓄的钱数相当于这样的2份。) 求什么?(小新的钱数) 3.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1)根据刚才的分析,再结合线段图想一想,能不能一步求出小新储蓄的钱数?(不能) 必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先求小华储蓄的钱数,再求小新储蓄的钱数。) 因此这道题要分两步解答。 根据哪两个条件能求出小华的`钱数? 求出小华的钱数,又怎样求小新的钱数? (2)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列式解答。 (3)口述列式,并说明理由。 求什么?为什么这样列式?(求小华储蓄的钱数。因为小华储蓄的钱 求什么?根据什么列式?(求小新储蓄的钱数,因为小新储蓄的钱数 (4)你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吗? 答:小新储蓄了10元。 (三)巩固反馈 1.出示做一做。 小明有多少枚邮票? (1)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请你确定从哪些条件入手分析。 (3)小组讨论:分析已知条件并画线段图。 (4)反馈:请代表分析,并出示该小组的线段图。 作单位1,平均分成6份,小新的邮票数量是这样的5份。 均分成3份,小明的邮票是这样的4份。求小明有多少邮票。 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6)列式解答,做在练习本上。 2.出示21页的9题。 要求学生独立画图,分析解答。再互查。 3.变换条件和问题进行对比练习。 (1)找出已知条件中的相同处和不同处。 (2)画图分析并列式解答。 4.选择正确列式。(小组讨论完成) 第二天看了多少页? (四)布置作业 课本20页第6题,21页第10,12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谁和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求的是谁的几分之几。这也正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学生分析能力的体现。是我们课堂的教学目标之一。 这节课是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第二节。学生已具备初步分析已知和找单位1的能力,但是例3增加了一个条件,并增加了一个数量。要利用已有的分析方法分步分析,才能化难为易。 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发挥集体智慧,在共同讨论中理解已知条件,有利于学生排除思维障碍。教师再配以线段图加深强化学生理解题意,以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和飞跃。练习的设计,由易到难、变换条件,有助于学生灵活分析,防止定势。 分数乘法教案 篇7教学目标 抓住分数应用题的核心倍数关系和等量对应,通过一例多用、一题多变,把各类应用题构成一个整体,帮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根据条件列出对应关系. 1.青砖的块数比红砖多 2.青砖的块数比红砖少 3.红砖的块数比青砖多 4.红砖的块数比青砖少 上面各题哪一个量是单位1的量,占几份?另一个量所对应的分率是什么,占几份? 二、展开 (一)将上列各条件补充一个共同的条件和问题,出示例1. 红砖2100块 有青砖多少块? 1.学生独立解答; 2.大组交流; 3.列表归纳. (二)出示例2 电视机厂今年生产电视机3600台,____________________,去年生产多少台? 1.根据已知的一个条件和问题,对照下列含有分率的条件,找出相应的式子. (1)相当于去年的25% (2)比去年少25% (3)比去年多25% (4)去年生产的是今年的25% (5)去年比今年少25% (6)去年比今年多25% 2.将应选择的条件填入下列各式后的括号内. ( ) ( ) ( ) ( ) ( ) ( ) 3.师生共同分析 (1)按照补充的条件,找相应的式子,如(1)相当于去年的25%. 分析:去年的生产量是单位1的量,占100份,今年的生产量相当于去年的25%,占25份,对应关系是: 去年的产量□100 今年的产量360025 设去年生产x台,得到的式子: 在第六个式子的括号里填(1). (2)按照式子找应补充的条件. 如: 分析:100份与3600台相对应,也就是今年的生产量3600台是单位1的量,占100份,去年的生产量是未知数,比今年多25份,即去年比今年多25%.括号里应填(6). 三、巩固 (一)根据题意列式解答: 果园里有梨树168棵 苹果树有多少棵? (二)机床厂现在制造一台机器的成本是1200元,比原来的成本降低25%.原来制造一 台机器要多少元? (三)工厂去年生产换气扇6220台,今年比去年增产20%,今年计划生产多少台? (四)某印染厂原来印花需要60人,制造自动印花机后,印花人数减少了40%,现在印花需要多少人? 教案点评 这节课所出现的分数两步应用题的四种类型,在通常情况下是在几节课中出现,采用一例一类题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法,学生学起来似乎轻松一些,但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刻。这节课摆脱了常规的教学方法抓住了分数应用题的核心倍数关系和量率对应,采用了一例多用,一题多变的教学方法,把四种题型构成一个整体,把分数所表示的两个量的倍数关系作为教材的基本结构,揭示数量的具体和抽象的矛盾,把分析具体的数量与抽象的数之间的关系作为基本的教学方法。这样,使学生能在较高的水平上来理解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减轻了负担。整节课的设计,体现了在简明的结构中包含较大的知识容量。简明的结构,主要指再生能力较强的基本结构。这节课把分数所表示的两个量的倍数关系作为基本结构。这样的结构,具有数量关系之间的联结和转换功能,具有认知结构的同化和调整功能,它必须包含较大的知识容量,能将所包含的内容统筹兼顾,有主有从。这种简便而大容量的知识结构,还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训练材料,使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分数乘法教案 篇8教材分析 “分数乘法的意义”是学习和理解本节课内容的重要基础,因此在教学新知识前帮助学生找到知识的生长点很重要。 本节课的内容为简单的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掌握这部分知识才能为学习后面部分较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分数乘法的意义,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题意中已知条件和找单位“1”等迁移知识的能力。学生认知的障碍点主要是理解分数问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问题的结构和解题方法。 2.渗透对应思想,发展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理解分数问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2.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信息,找出单位“1”: 2.列式计算。 思考:这两道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读题,理解题意。知道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搞清楚 数量间的关系。 (2)画线段图分析思考,分析重点句。 (3)在分析题意的基础上,学生尝试解答。 板书: 2500× =1000(㎡) (4)结合计算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进行国情教育。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并说出解决的依据是什么。 2.(1)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怎样解决? (2)比较这两道题的异同。 3.要求学生画线段图分析题意,再独立列式解答。 四、拓展提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列式解答,再交流想法。 小结:解决这类问题应从哪里入手分析?解题步骤是什么? 五、归纳总结。 今天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18页第2、3、9题。 分数乘法教案 篇9练习内容:练习二中的第5~10题 练习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练习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 ×××× 14×15×××5 2、计算 ××427× 过程要求: (1)请三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集体反馈,学生计算过程。 (3)着重强调约分的操作步骤。 二、专项练习: 完成练习二第5~10题 1、第5题 (1)提问各算式的意义。 要求学生根据示意图,分别说一说×、×、×各表示什么?结果是多少? (2)将结果写在书上。 2、第6题 (1)认真审题,弄清题意。 (2)分别说明三个问题各属于什么类型的问题。 (3)列式计算。 3、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4、第8题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5、第9题 (1)学生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 (2)改正算式。 6、第10题 (1)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2)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三、课后作业设计: 一、计算。 ×××14× ×120××24×18 二、列式计算 1、米的是多少米? 2、千克的是多少千克? 3、吨的是多少吨? 三、解答下列问题。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一个长方体长米,宽米,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课后反思: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