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水教案 |
范文 | 水教案范文锦集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水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水教案 篇1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泉水吗?你们了解泉水吗?你们知道泉水的知识吗?谁能说一说呢? 二、识字学词: 1、读第一自然段“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一句,认识生字“哦、股、缝”。“哦”要在问答中,领会它所表达的语气。“股”和“缝”可借助手势、实物或图画显示字义。 2、出示“杜鹃花”图片,结合插图,通过形象感知认识“杜、鹃”,并可结 合姓氏识记“杜”字,联系学过的“鹊”识记“鹃”字。并串讲关于杜鹃花的故事。 3、借助图或实物认识“瓦罐”,学认“罐”字。 4、在探究“天然水塔”的过程中,认识“塔”字。 5、小组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三、写字指导。 要写的字中左右结构的字较多,在整体观察的基础上,可以把重点放在总结“月”字作“旁”以及在字的左下时的变化规律上。结合第四课的“骨”字,将“骨、鹃、股、脆”四个字在田字格里放大,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月字在旁撇不变,月字在下撇变竖。此外,提醒学生注意:“塔”字右下是“合”,中间的短横不能少;“泉”字下边是“水”,竖钩右边是两笔,不要合成一笔;“脆”字右下的“ ”,不要写成“巳”。 水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认识八个生字,学会九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 3、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学会九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 教学难点 1、“瓦”、“脆”的记忆和书写。 2、培养学生主动帮助别人的意识。 教学用具 生字词卡片,媒体资源:视频《泉水》,动画《泉水:生字学习》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识字 1.导入新课 春天里,泉水唱着欢快的歌儿流进小池,流过平地,流到果园,穿过山谷,它给别人带来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板书并齐读课题。 2、自读课文。利用视频《泉水》进行听读,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二、合作交流 1、卡片认读生字(注意“哦”和“我”读音的不同;“脆”是平舌音。): 哦、股、缝、罐、塔、杜、鹃、脆 教学方式:自读、齐读、指名读 注:“哦”的音是“”,不是“w”;脆的音是“cuì”,不是“chuì” 2、自读课文。要求: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读一读。(先自读再小组互读)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在组内展示朗读,互相评价打等级。 4、泉水都流过了那些地方?(板书:山腰平地果园山谷) 【低年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此环节充分发挥组内资源优势,互补共享。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体验到读书的乐趣,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三、品读领悟 、理解课文,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组内学生轮流读课文,做到读音正确,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读不好的句子大家共同指正,反复多读几遍。)。 1、小组读课文,讨论:泉水快乐吗?为什么? 2、在学生的回答中指导读好泉水说的四句话: (1)泉水(高兴地)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2)泉水(快乐地)说:“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3)泉水(愉快地)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4)泉水(兴奋地)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注:1、括号中的词语为教师所加,教师在教学中相机提示,可让学生填空,也可自己引导。 3、引读二、三、四、五自然段。 4、学生选读二、三、四、五自然段。(方式:自读、挑战读。) 5、学生选背二、三、四、五自然段。 6、这股泉水是从那里来的呢?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重点指导读好“冲出来”。 7、读好六、七两个自然段。(方式:跑呀,跑呀做重点指导。问:泉水要流到那里去?你从那里看出来的?读一读。) 【让学生参与评价,利于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写字质量。同时教师以伙伴的身份参与学生活动,更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 8、通读全文。 第二课时 四、巩固延伸 1、丁冬的泉水还会流到哪里?一路上它还会看到什么?为大家做些什么? 2、补充说句子: 泉水流到,它看见了,泉水说:“” 【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给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训练思维的独创性和合理性,体会泉水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一积累: 读课文,自愿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还可以仿照书上词句的形式另写几个词语或句子。 (如很多很多、很清很清、很甜 很甜、很美很美……“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让学生读、摘、写词语,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练习: 1、填空 ()的杜鹃花()的身影()的镜子 ()的山谷()的歌声()的`果子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泉水有()、()、()、()的特点。 (2)泉水流过()、()、()、()。 (3)、根据课文内容连线: 流进山谷 流过果园 流到平地 穿过小池 注:本题旨在巩固流进、流过、流到、穿过这4个词的搭配,教师可依据自己实际出其它题型区别这4个词。 3、照样子写一写: 例:很多很多 很多很清 很甜很美 4.延伸 泉水快乐是因为它帮助了姐姐、杜鹃花、果树、画眉鸟,愿大家都能成为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出示名言 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奉献和付出。------爱默生- 《泉水》的教学反思 《泉水》是一篇文辞皆美的小散文,无论是文字还是内容,都像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着,读起来富有音乐感,让人心情舒畅。这样一篇美文无疑是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教材。而教师恰到好处的范读更是能把学生引入那欢快的泉水边,和泉水一路欢歌,一路洒下爱心,享受奉献的快乐。因此,在设计这课的教学时,我设计了好几处自己亲自参与的、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朗读过程,有范读,也有引读。我希望自己能带着学生一起去欣赏这篇美文,和他们一起在品读词句中感悟课文内容,接受课文思想的熏染。 终于等到上这一课了,然而,因为感冒,我的嗓子嘶哑,几乎发不出声音,更不用说读出泉水“丁冬丁冬”的那份清脆、悦耳与欢乐了。焦急的我努力让自己的情绪放松,再放松,试图借助电教媒体和比较生动的描述让学生展开想象,把他们带到泉水边上,然后让学生自己体会朗读。如此启发,学生终于进入了情境,在互读互评中大多数学生找到了读这篇文章的感觉,读起来有了一番神韵,让我稍稍感到欣慰。 课后细想,我觉得真是对不起学生,对不起这篇美文。假如我的嗓子不是这番不中用,我一定会让学生从我的范读中切身体会到读书的美妙,使课文内容如清泉般流淌进学生稚嫩的心田,让他们的情感得到更好的激发和表达,一定能给学生更具个性化的朗读指导……为了学生,为了这一篇篇美文,为了不再愧对“范读”,我得珍惜自己! 水教案 篇3[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并记住400、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 2.使学生理解季风活动对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的影响,并记住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范围。 3.使学生知道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 4.使学生学会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分析我国降水量地区分布的特点。 5.使学生学会运用年降水量分配柱状图,分析我国降水量季节分配的特点;学会运用降水量年际变化曲线图,分析、概括我国降水年际变化特点。 [教学重点] 1.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的特点及其成因 2.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 [教学难点] 季风活动、锋面雨带与降水的关系 [教具准备] 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2.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引入) 气温和降水是最重要的气候要素。前面二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我国气温和温度带方面的知识,下面我们学习有关我国降水和干湿地区的知识。 [板书]第三节降水和干湿地区 (讲授新课) [提问]让学生看本节课文前面的“想一想”小栏目,提问:七月份正值雨季,这时候出差去吐鲁番是否需要带雨具?九月份我国多数地方秋高气爽,这时期出差去广州是否要带雨具?为什么?(答案:七月份出差去吐鲁番不需要带雨具,因为吐鲁番的全年降水很少,即使在七月份也很少降雨;九月份出差去广州应该带上雨具,因为这时虽然我国大多数地方秋高气爽,但广州雨季还没有结束,经常有阴雨天气。) [讲述]从上面回答的问题可以看出,了解我国各地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在生活实际中是有用处的。在生产建设中也要具有这方面的知识。如修建水库或建桥梁时,要考虑当地夏季最大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否则,遇有特大暴雨,水库有溢洪、桥梁有坍塌的危险。 [读图]展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以下练习: 1.找出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的地区。 (答案:我国东南沿海一带。)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什么地方?它与一月份的哪条等温线大体上是一致的? (答案:①大致通过淮河-秦岭一线,西接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②0℃等温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哪些地方? (答案:大致从大兴安岭斜向西南,经过张家口、兰州和拉萨附近,到达喜马拉雅山脉东段。) 4.找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 (答案:西北内陆地区和青藏高原的西部、北部) 5.找出学校所在省、区、市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答案:略) 4.比较图上东南沿海地区与西北内陆地区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 (答案:东南沿海的房屋多有屋脊,房顶坡度较大,上面砌有防水的砖瓦,并留有流水沟,易于排水。西北内陆地区房屋多为平顶,上面也没有流水沟。这两种不同形式的房屋建筑,反映了东南沿海地区降水丰沛,而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的特点。) [提问]从以上读图活动可以看出,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的总趋势是什么? (可让学生讨论,然后再回答) [归纳]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板书]一、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复习]引导学生回忆、复习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对东亚、南亚降水的影响。 [提问]为什么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具有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特点呢? (让学生充分讨论后,再回答) [归纳]主要是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 [板书]1.原因: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 [读图]让学生阅读课本图4·11和图4·12,回答下列问题: 1.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哪些地区?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哪些地区? (答案:①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②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西南、华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甚至黄河中下游地区。) 2.从海陆位置和地形影响考虑,为什么西北内陆地区受不到夏季风的影响? (答案:①深居内陆,距海远。②地形闭塞,有山脉阻挡)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致以哪些山脉为界? (可辅以《中国地形图》,或使用叠加投影片效果会更好。) (答案: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讲述]习惯上,我们把受夏季风影响显著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显著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一般来讲,季风区内降水较多,非季风区内降水稀少。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致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此线西北是非季风区,此线东南是季风区。 [板书]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读图]让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四个城市降水较多的各是哪几个月? (答案:广州5~9月,武汉5~8月,北京7、8两月,哈尔滨7、8两月。) 2.比较四地降水量的年变化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明显的差异? (答案:共同点是降水集中在夏季,7、8两月降水多。不同点是广州、武汉雨季时间长,年降水量比较大;北京和哈尔滨雨季时间短,年降水量比较小。) [小结]我国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就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降水多集中在夏秋两季,这个时期的降水量约占全年的80%。 各地的雨季长短也不一样。一般来讲,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板书]二、降水集中夏秋两季 1.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承转]那么,为什么我国南方和北方的雨季长短不一样呢? [板书]2.季风活动与锋面雨带 [讲述]在我国东部地区,各地雨季开始和结束的迟早,主要是由季风活动、夏季风的进退所决定的。请同学们看课文中的“锋面雨带示意图”: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暖空气轻,冷空气重,较轻的暖湿气流上升到冷空气之上。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气温降低,水汽冷却凝结,成云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 (教师可边讲述边画出冷、暖气流交汇和锋面雨带形成的示意图。) [板书]3.雨带推移与各地雨季 [读图填表]阅读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示意图(图17~20),并结合课文内容,填出下表: [提问]说出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风进退和雨带移动的规律是怎样的。 [归纳]一般年份,从五月中旬开始夏季风便在我国南部沿海登陆,这里最早进入雨季。随着夏季风势力增强北进,锋面雨带随之向北推移。六月中旬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我国由南向北开始进入雨季。九月,夏季风势力减弱南退,雨带随之迅速南撤,我国由北向南雨季雨带结束。因此,我国各地雨季长短差别很大: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板书]4.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和伏旱 [读图]看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示意图,说出六月和七、八两月雨带的分布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关系。 [讲述]六月,夏季风北进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北上的暖湿气流与冷空气交汇、相持,使锋面雨带在这里徘徊时间长达一个月左右,形成连绵细雨。这时正值梅子黄熟季节,因此人们称之为梅雨。七、八月份,雨带移出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随之出现晴朗天气,降水相对减少,形成伏旱。伏旱时期,炎暑骄阳,蒸发旺盛,又正是水稻生长旺盛 水教案 篇4活动目标: 1、萌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初步了解水污染的原因,懂得水与人类、动植物的关系。 3、掌握生活中力所能及的节约用水的方法。 活动准备: 1、了解淡水的有关知识,收集水污染的资料。 2、玻璃杯人手一份,白开水、盐开水、糖开水各一壶,透明水盆2只(分别装清洁的水、被污染的水)。 活动过程: 1、了解水具有溶解的特性。 教师:你们喝的水是怎么样的呢?现在请你们再来尝尝加过糖的或盐的水,味道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 还有哪些东西能溶解在水里呢 (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小结:因为许多东西能够溶解在水里,当很多脏东西溶解在水里的时候,水就被污染了。 2、了解水污染情况教师提出问题:水是怎样被污染的?幼儿讨论。 课件演示:生活污水、垃圾污染河流。工厂排放出来的废水污染河流。 3、了解水与人类、动植物的关系(幼儿把收集的资料拿出来自由参观、讨论,然后放在黑板上大家一起观看)。 引导幼儿说出水污染影响人类健康。水污染影响动植物生长。 教师:如果动植物接触了被污染的水会发生什么情况课件演示:鱼在清洁水和污染水里的生长情况。 小结:人和动植物如果生活在污水的环境中,就会得病,严重的会造成死亡。 4、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讨论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水教案 篇5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水和人类的密切关系,理解“水就是生命”,让学生懂得要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 2、 学习课文围绕中心按一定顺序准确生动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3、 初步了解写提纲笔记的方法和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了解水和人类的密切关系,理解“水就是生命” 2、 初步了解写提纲笔记的方法和重要性 3.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文章的说明方法 三、教学准备、有关水的资料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学生自由读文,根据第一节课所学完成提纲。 小黑板出示提纲表格。 过渡:通过黑板上的提纲,同学们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课文的内容,今后同学们在阅读学习中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写比较详细的提纲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具体的掌握内容要点) 二、品读课文,感受水的伟大 1.出示:液、汗、泪、尿、泄,齐读,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评价) 这些都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它们又都和水有关系。 2.水在我们的身体中扮演了“技艺高超的化学师”、“优秀的运输兵”、“体温的调节器”、“良好的润滑剂”、“勤奋又忠诚的卫士”等角色,哪些段落对这些角色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 3.(学习2~6自然段) 为什么说水是:“技艺高超的化学师”、“优秀的运输兵”、“良好的润滑剂”、“勤奋又忠诚的卫士”?请同学们再一次认真读书,划出有关语句,标出重点词语,读读这些词句体会一下。 4.品读句子,体会水的伟大,并理解“新陈代谢”、“昼夜不停”、“不言自明”等词语的意思。 (1)第二自然段:技艺高超的化学师:过渡:孩子们,你们知道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怎样才能被身体吸收和利用吗?(学生自由发言)。 (2)是呀,因为有了这些液体,我们才能让自己的身体变得这么强健,所以我们应该好好感谢这些液体,这些了不起的液体,读读这一段,读出它的了不起。 (3)第三自然段:优秀的运输兵”:读读这一段,思考什么叫“新陈代谢”?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的过程是怎样的?(指名感情朗读) (4)同样,“良好的润滑剂”、“勤奋又忠诚的卫士”又是通过哪些语句体现出来的,谁能读出有关的句子,并且读出润滑剂的“良好”,读出卫士的“勤奋与忠诚”?(学生感情朗读) 5.再次品读课文第四段,说说水是一个怎样的调节器。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调节器前板书“准确的”或“了不起”等词语 孩子们,课文中说,水是:“技艺高超的化学师”、“优秀的运输兵”、“良好的润滑剂”、“勤奋又忠诚的卫士”,但是,没说水是什么样的调节器,你能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体会一下水是什么样的调节器吗?为什么? 6.指读板书。由此可见,水的重要性不言自明。齐读第七自然段。 7.看到水对于我们的身体这么重要,你想对水说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8.的确,不吃饭可以坚持几十天,但是不喝水一个星期也活不成!水在我们的身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维持着我们的生命(板书:维持生命)所以我们要讲究科学饮水。(板书:科学饮水) 9.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加以注意呢?读读课文的相关段落,和小组同学说一说,然后帮助老师完成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共5页,当前第1页12345 三、总结升华、补充资料,课外延伸 1.补充课前学生搜集的水资源现状的资料。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水与人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可是当你听了刚才同学们交流的这些资料后,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吗?(学生畅所欲言) 2.教师总结:水和我们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水就是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爱护水吧,否则,人类见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让学生懂得要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 四、作业: 1、课下自己搜集、交流有关水的资料。 2、办一份关于水的手抄报。板书设计: 高超的化学师 优秀的运输兵 维持生命 准确的调节器 水就是生命 良好的润滑剂 勤奋、忠诚的卫士 多喝水,少喝饮料 科学饮水 自然冷却的新鲜白开水 每天早晨喝一杯淡盐水。 水教案 篇6活动目标: 1、感受水的流动性。 2、知道珍惜水,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3、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一盆水、沙漏、拧紧盖子的空瓶子、吸管、扎有小孔的小提桶、海绵。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发现问题 1、游戏:水站搬家,引发幼儿玩水的兴趣。 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把水搬到另一个桶里? 二、猜想、探索 提问:你准备用什么工具来运? 三、提出问题、进行解决 1、提问:猜一猜这里的那些工具可以让你成功? 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四、通过操作、进行验证 1、利用工具自己新手体验运水的乐趣与水是流动的这一特性。 试验后一同总结哪个工具成功了为什么? 2、提问:有孔的工具水在里面怎么样了? 3、进行游戏二:漂流瓶把空的瓶子放到水盆中,让瓶子飘到对岸。 进一步感受水流动的特性。 活动延伸: 水对我们有那些用处? 水教案 篇7[教学准备]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寻找矿泉水瓶、小石子。 教师:(1)乌鸦图片。(2)小实验用具:装少许水的小口瓶子,碎石子。(3)有条件地区,可以制作课件。内容:①制作一张放大的乌鸦图片。②根据书上插图制作动画视屏。③设计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的场面,乌鸦使用的其它办法。 [教学过程] 乌鸦喝水优秀教案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乌鸦标本或课件上的乌鸦图。问:你觉得乌鸦好看吗?课文里介绍了一只可爱的乌鸦。它可爱在哪里呢?读了课文你就知道了。 2.板书课题:乌鸦喝水 (前三个都是生字,注意正音、认记字形) (二)朗读感悟 1.学生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看清拼音,读准字音。指名读,检查是否读正确。 2.范读课文。同学边听边想,故事里的乌鸦做了一件什么事?你喜欢这只乌鸦吗?想到多少说多少。 3.逐段朗读,边读边悟。 (1)谁愿意来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想一想,从这一段,你明白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 谁能读出乌鸦“到处找水喝”那种心里着急又找得好辛苦的语气?(几个同学练读,评议。)谁能扮作一只小乌鸦,边读第一句边创编几个动作? 结合看图,再往下读课文。乌鸦遇到了什么困难?你认为该怎样读? 情境表演:谁愿意把刚刚所读的内容表演一下?先四人一小组集体创作,一人朗读,一人表演,另外两人出主意。再请一两个小组在班上进行表演朗读。大家既做观众又当小导演,评价补充。 (2)朗读第二自然段,分小组讨论:看见许多小石子,怎么就能想出办法呢?少许小石子行吗?许多石块儿行吗? (3)朗读第三自然段。老师提示:乌鸦多想马上就喝到水呀!可他为什么不把小石子一下子都放进瓶子里呢? (三)指导背诵 1.激趣 能评价一下这只乌鸦吗?想不想把乌鸦喝水的故事介绍给别人? 2.教师示范背诵 3.学生一边背一边给课文内容编些动作,以帮助记忆课文。 (1)对照课文自己创作,尝试把课文表演出来。 (2)请几个同学汇报。大家帮助修改。 (3)大家练习边表演边背诵。 (四)识记生字。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实践活动 1.探究活动。 分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完成一个小实验:用矿泉水瓶子,装少许水,往里加小石子。仔细观察水渐渐升高的现象。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2.读一读,说一说,体会渐渐的含义。 3.比一比,看谁想的办法比乌鸦的办法好。教师可先演示课件或根据学生说到的随机演示。 (三)识字写字 1. 学生自己在课文里找到要求认的和要求写的字,连词勾画,再读一读。 2.在“我会认”的生字中,有两个字长得可像象了,谁最先找到?(喝、渴)它们哪里一样,哪里不同?怎样记住?sjbwz/(看偏旁,想意思。喝水要用口,“喝”字是口字旁;口渴需要水,“渴”是三点水。) 3.识记“喝”和“渴”,用的是什么方法?小结:是通过形近字比较识记生字。找一找,生字中还有哪些与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汉字形近?你能用这个方法学习其他生字吗?学生汇报。(乌—鸟 石—右 办—为) 4.写字指导 (1) 复习笔顺规则:“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 (2) 找一找,哪几个字写的时候是“从左到右”?(找、许、法)这几个字书写结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左边都是部首边,写窄长一些,右边写宽点) (3)写 “石”符合哪条笔顺规则?“办”呢?写时要注意什么? 5.书写练习 (1)教师强调书写姿势:“写字时,要做到,三个‘一’,不忘掉。眼离本子有一尺,手离笔尖有一寸。”书写习惯:“描一描,写一写,看清笔画写正确。” (2)教师课堂巡查,个别辅导。 (课堂上适当播放轻音乐)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