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三年级下册语文《夸父追日》教学设计 |
范文 | 三年级下册语文《夸父追日》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一定很喜欢听故事吧?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学一个神话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夸父(师板书) 2、指名读,正音。 3、你对夸父有什么了解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4、揭题:夸父追日。 指名读---同桌读---齐读 5、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预设:夸父为什么要追日? 夸父是怎样追日的? 夸父追日的结果如何? 二、初读课文 过渡语: 同学们真能干,紧紧抓住追日这个主要内容,提出了3个有价值的问题,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这3个问题,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夸父为什么要追日?哪些自然段写了他是怎样追日的?写夸父追到日没有,又是课文的哪个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 2、反馈较对 ①夸父为什么要追日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评价 ②写夸父怎样追日的是哪个自然段?(2~4自然段) 学习生字:虞渊渭河翰海大泽 伏下身子向前一抛 咕嘟咕嘟颓然手杖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请3位学生分别朗读2、3、4自然段,正音。 ③齐读夸父追日的结果,也就是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研读追日的原因 过渡语: 我们已经知道了写夸父为什么追日,怎样追日和结果如何的段落。那么,夸父为什么要追日?具体原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并用波浪线划出最能概括原因的`句子。 1、自由读,找句子 2、指名读---小组读---齐读,你读懂了什么? 3、小结:夸父喜欢光明,喜欢看到神州大地永远充满光明。因此,他要去追赶太阳,抓住太阳,他是多么了不起啊! 4、指导朗读。 四、研读追日的经过 过渡语: 那么夸父是怎样追日的呢?老师这儿有3个词语,谁来读一读? 1、出示:与日逐走、渴欲得饮、道渴而死。 指名读---齐读 2、这3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词语,读读课文2~4自然段,并且用直线划出哪些句子能读懂这个词语? 3、反馈交流 与日逐走 ①找句子,读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夸父跑得快) ②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像风似的、一眨眼、两千里) ③指导朗读。 ④简单说说词义。 渴欲得饮 ①找句子,读句子,说词义。 ②你从哪句话看出夸父很口渴? ③指导朗读。 道渴而死 ①找句子,读句子。 ②理解句子:夸父为什么要到大泽去?但他还没到大泽就,夸父只能遗憾地 ③读了这一段话,你有什么感受吗? A、遗憾。夸父还没追到日,就死了。很遗憾! B、难受、可惜。 C、了不起!夸父为了自己的追求,也为了整个神州大地光明,甘愿用自己的生命来交换。这种执着、这种奉献和牺牲精神让我们为之感叹。(师板书:执着、奉献、牺牲) 五、课外延伸。 1、第二天早晨,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时,(学生续读) 2、同学们,如果你就是那个追寻光明的人,当你吃着鲜美的桃子,看着茂密的桃树林时,你有什么想对夸父说的呢? 六、考考你 夸父追日这个神话故事最早出现在《山海经》里,是这样记载的: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学了课文之后,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它的含义吗? 课后反思: 《夸父追日》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但在教学中仅仅让学生略读是不够的,要授之以法,循法而学。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先让学生自由读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并围绕课题追日质疑,以为什么追、怎么追、追到了没有为切入口,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段落、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再用自己的话来表述,由形象到抽象,由具体到概括,为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铺设了台阶,符合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化难为易。 在研读重点句子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读自悟,边读边悟,让学生在自主读文的基础上,讲讲你读懂了什么?进行简单的交流,并指导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朗读,感受夸父的形象。 在最后考考你这一环节,联系最早写夸父追日故事的《山海经》,请学生读读古文,结合课文所学,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其含义,旨在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再上一个台阶,学会阅读古文,同时亦是对所学内容的又一次升华。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