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五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 |
范文 | 五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这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七课,这篇课文题目给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的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下面给大家分享桂花雨教学设计,欢迎借鉴! 桂花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多种方式练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用恰当的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2.品读重点句段,发挥想象,读懂课文描述的画面、场景,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思乡思亲等的情感。 3.联系全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难懂的句子、诗歌。 4.理解作家以“乐”写“思”的表达精妙。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读懂“桂花雨” 1.板书课题。 2.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课题)。桂花雨?多么特别的“雨”呀!它是怎么一回事?谁能用课文中的话告诉我们? 引导学生直奔文本中心句段,指名朗读并出示: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自由练读,边读边想象当时的画面。 3.师:现在你能说说这“雨”是怎么回事了吗?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纷纷”“满头满身”等处品读体会摇下的桂花就像下雨一样。 4.指导朗读,读出桂花雨的特别之处。 【设计意图:“桂花雨”是作者对桂花纷纷扬扬下落样子的形象表达,也是课文中的核心句段之一。教学伊始,通过课题引出这一片段,直奔文本核心内容,减少枝蔓,对于课文整体学习也将起到提纲挚领的作用。】 二、质疑,理解“摇桂花” 1.教师质疑:这雨是怎么“下”起来的呢?你知道吗? 引导学生理解桂花是“摇”落下来的,补充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2.引导学生自主质疑: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桂花为什么要“摇”下来呢? 3.过渡:是的,通常花儿在开花时节格外需要人们去呵护,为什么桂花却要把它摇落下来呢?——请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读,探究其中原因。 4.组织交流,引导学生从“摇下来的桂花完整、新鲜”和“自然谢落或被风雨吹打下来的香味差”两方面回答,并要求学生把两方面原因说完整。 【设计意图:不少老师在教学中只强调个性化阅读,忽视理解的准确性,以致于到了做练习或考试的时候不得不再跟学生反复强调“标准答案”,形成课堂、考试两张皮。其实,课堂阅读指导中,教师也应该有意识的强调理解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为什么要摇桂花”,文中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教师也应该要求学生表达完整、准确。平时这样扎扎实实的“阅读训练”,比起考试前一味强调标准答案要有效得多。】 师:谁来用朗读告诉我们其中的原因?指名朗读相关内容,用书声音解决疑问。 三、品读,感受“摇花乐” 1.过渡:看来,成熟了的桂花就应当“摇”,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摇一摇吧! 集体朗读: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2.师:字里行间,你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帮着……帮着……”“抱”“使劲”“喊”等字词体会“我”在摇桂花时的兴奋、快乐。 指导朗读,读出“我”的兴奋、快乐之情。 3.教师质疑:为什么“摇桂花”能给作者的童年岁月带来这样无比的快乐呢?再读第三、四自然段,潜心思考,品味文字。 组织交流,结合学生回答,重点引导学生从三个层面理解: l这是“我”期待已久的“乐事” (1)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看来“摇桂花”是我期盼已久的事了。你注意到了哪些字眼?引导学生抓住“缠”字。 (2)教师启发:想象一下,“我”缠着母亲的时候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组织学生练习表演,教师抓住“老是”“缠”等字眼以及“我”和母亲的话进行互动表演。 (3)通过刚才的表演,你体会到“我”在摇桂花前是什么样的心情? 指导学生朗读,表达“我”期待之久和喜出望外之情。 l这是全家人的“乐事” (1)师:这份快乐不只是我一个人的,还是全家人的快乐呢!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摇桂花给带全家人带来的“乐”? 引导学生体会母亲对于桂花的虔诚、父亲的诗兴。 (2)教师引导:其实,桂花给全家人带来的快乐全藏在父亲的这首诗中了!(出示小诗)自己读一读,再和同桌讲讲自己的对诗句的理解。 组织交流:讲讲自己读懂的诗句意思,主要体会诗中表达的丰收之乐、全家欢聚之乐。 (3)小结:是的,桂花的芳香、丰收的喜悦、全家团聚时的天伦之乐全都融化在这首诗中了!该怎么读好这首诗呢? 指导朗读小诗,感受丰收的喜悦、这是收获的快乐。 l这是全村人全年的“乐事” 师:不止于此,桂花还在全年里给全村人带来了快乐!你读出来了吗? 放手让学生自己走进文本,了解全村人收桂花的忙碌,以及桂花在一年中带给人们的芳香和喜悦。在些基础上练习朗读表达快乐之情。 4.摇桂花给“我”、全家人和全村人带来这么多快乐,让我们使出全身的力去摇一摇桂花吧! 出示并集体朗读: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设计意图:“乐”课文的主旋律。围绕课文“摇花乐”这一核心句段,教师引领学生深入文本,从“我的期待之乐”到“全家之乐”,再到“全村人全年之乐”,字里行间把“摇花之乐”演绎得淋漓尽致,再来读这“摇花乐”自然水到渠成。】 桂花雨教学设计2一、文本解读: 《桂花雨》是作家琦君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首先回忆了儿时家乡桂花树的样子与迷人的花香,接下来详细写了摇桂花的乐趣,最后写在杭州赏桂花却仍然时时想起家乡的桂花。文章语言质朴,但字里行间透出作者对家乡、对童年生活深深的怀念之情。文章第二自然段作者运用木兰、梅花反衬出对桂花的喜欢,第四、六自然段的一个“浸”字使人感受到那浓郁、沁人心脾的花香,第五自然段的摇花乐更是使人感受到那纯真的童趣,第七自然段母亲的一句话道出了作者与母亲那浓浓的思乡情。桂花就是故乡的象征。 二、教材解读: 本篇课文是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月是故乡明”,本篇课文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之情。作者用《桂花雨》做题目,就可以看出故乡留在琦君心中的就是那迷人的桂花香与摇桂花的乐趣。“阅读课文的时候,要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并想想作者的感情是通过哪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这是本单元的训练目标,同时也是本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抓住重点词语“浸”字与体会摇花时的乐趣,感受作者对桂花喜欢的感情。理解母亲说的那句话的含义,体会那浓浓的思乡情。 三、学习目标: A类 1.认识“箩、杭”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语气合宜地朗读课文。 B类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 C类 4.学习借具体事物表达感情的方法。 四、预习作业 1.给带点字注音。箩筐 杭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为自己朗读水平打星。 ☆☆☆☆☆ 3.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儿时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吗? 4.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你认为母亲说的对吗?谈谈你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板块——激情导入【目标A1.2,5分钟】 1.导课。都说散文如诗,散文如画,善于阅读的人能从文字里读出画面来。当读到“桂花雨”三个字的时候,你的眼前浮现出了什么画面? 2.简介作者。 3.预习检测。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 箩筐 杭州 看插图指认“箩筐”。 第二板块——逐层品读。【目标B3C4,23分钟】 (一)初识“香”。 1、请你静静地读课文,试着用一个字概括这一场又一场的桂花雨给人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找一找,哪几处写到了“桂花香”,请你用心读一读,画出来并做批注。 3、全班交流。 重点品读第四自然段。 (1)出示第四自然段。 (2)“浸”字与“飘”对比. (3)出示对比句子: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都飘满了桂花的香气。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体会“浸”字用法的精妙,感受花香的浓郁。 (4)指导朗读。 (二)品味“乐”。 1、桂花是香的,循着这份“香”,我们读到了作者儿时“摇桂花”的“乐”。读一读第五自然段,画出并想象摇桂花的情景。 (1)指名读句子。 (2)说说你通过哪个词语读懂了什么。 (3)全班表演读。 (4)想象说话。 摇落桂花时,那纷纷扬扬的情景,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瞧,桂花纷纷落下来,它落在了你的头上,小辫儿黄灿灿的,戴花的小姑娘多漂亮。它落在你的脖颈里,有什么感觉? 它落在了你的头上—— 它落在了你的脚边—— 桂花纷纷落呀落,落在头上、脖颈里、身上、脚边,落得我满头满身。我张开双手,接呀接;我仰起头,望呀望;我耸起鼻子,嗅呀嗅,我禁不住要快乐地大声喊——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享受这摇花乐的只有小琦君一人吗?桂花摇落以后,她们的快乐还在吗?自由读第六自然段。 (1)指名读。 (2)谈谈桂花摇落以后的快乐:晒桂花、收桂花、食桂花...... (三)感悟“情” 1、你还能从“香”字读出萦绕在作者心头的别样情思吗?用心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2、理解母亲说的话的含义。 3、指导朗读。 4、简介作者写作背景,体会“月是故乡明,桂是家乡香”的怀念家乡的情意。 5、想象说话: 当你有一天离开了故乡,你会说些什么? 模仿句子填空:_______还是故乡的______________。 6、师生深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第三板块——整合全文。【目标B3C4,10分钟】 1.体会母亲对桂花的感情。 故乡的桂花伴随着母亲的年年月月,已经成了母亲生活甚至生命的一部分。 出示句子,读: 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2、体会“我”与桂花的感情。 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出示句子: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好香的雨啊! 3.感悟作者的思乡情结,总结全文。 琦君在《桂花雨》原文中写道:“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桂花、桂花雨,就是琦君思念的故乡、热爱的亲人,就是琦君留恋、无法忘怀的美好童年。作者爱桂花,爱的正是桂花的香!因为爱得真切,爱得深沉,爱得魂牵梦萦,所以在一闻到桂花飘香,她就响起了家乡,想起来亲人,想起了童年时那阵阵的——桂花雨。那香的雨,给人带来乐,给人带来淡淡的乡愁的桂花雨。 第四板块——拓展延伸【目标C4,2分钟】 1.琦君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作品,大家可以深入阅读,从中品悟琦君的乡愁。 出示琦君作品。 这阵阵飘落的.不仅是桂花,还是思乡之情,是浓浓的愁绪。故乡水养育了故乡人。等你们长大了,如果离开了故乡,离开了亲人,乡愁就浓了。到那个时候,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连同你们快乐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会时时入梦入文,化作浓浓的乡愁。请记住课文的题目——桂花雨。 教学反思 通过抓住文中的重点字词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感情,自我感觉效果还是可以的,学生能体会到这种感情,并知道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 桂花雨教学设计3教学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启发学生谈谈自己童年里难忘的人和事,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学生自学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扫清字、词阅读障碍。 2、引导学生围绕自学提纲在小组中合作探究,学习课文。 3、通过反复品读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乡之情。 重难点: 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桂花图朗读录音 (课前准备组织学生观看桂花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回忆你们的童年生活中,一定有许多难以忘怀的人和事,能给大家说说吗? 是啊!童年是幸福的、难忘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7、桂花雨) 同学们,你们喜欢桂花吗?请谈一谈你对它的认识。 二、学习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 ①听录音朗读全文,感受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找出文中有关句子读一读。 ②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段,然后再仔细读一读。 ③精读第五自然段,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④重读“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说说你的体会是什么? 2、出示屏幕插图,配音朗读 提问: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 3、自由朗读课文,找出喜欢的段 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哪些语句好?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屏幕出示第五自然段,指定学生读,其他学生评价。 生:他读的没感情。 师:怎样才能读出感情呢?要学会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作者:迫不及待盼望 一起摇 妈妈:沉着赶紧 师:同学们自己感情朗读这一段,再演读。再全班演读“这下我可乐了……好香的雨啊!”生闭目感“桂花纷纷落下来,我满头满身都是”。 5、屏幕出示重点句 体会“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 师:你怎样理解“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生: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母亲虽然离开家乡,却望不了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师:这句话中有“可是”一词,你注意到了吗?从“可是”这一词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请你细细读读有这个词语的整段课文,看谁有新的发现! 生:我发现了,作者赏完花桂花,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他本来以为母亲一定会说:“好香啊!”没想到她说出这样的话,所以用了这个词。 生:对,作者以为杭州的桂花很香了,母亲却不这样认为,所以用了“可是”这个词。 师:事实上真的像母亲说的那样,杭州的桂花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吗?请你浏览全文,找一找理由,说说你的看法。 生:我觉得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确很香,“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些句子,都说明桂花很香。 师:这些句子里,哪个字突出地说明了桂花的香气呢? 生:我认为是“浸”字。这说明桂花的香气不是一缕,而是弥漫在空气之中,人好像就浸泡在桂花香气里。 师:看来,家乡的桂花的确比杭州的桂花香啊! 生:我不这样认为。作者在写家乡的桂花时,是这样写的:“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可是写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时,是这样写的:“杭州有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我们只要仔细品味,就能感觉出来杭州的桂花树要比家乡院子里的乡。 生:我也同意这位同学的说法。另外,你看,家乡院子里只有一棵桂花树,而杭州小山全是桂花树,香气当然要胜过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了。 师:你们读书时注意到了有关的词语,并且认真品味,很好!那么,看来,事实上桂花的香气是一样的,甚至杭州小山上的桂花因为多,更显得香气浓郁些。我们是用鼻子来分辨香气的,那母亲是用什么来分辨香气的呢? 生:母亲其实是喜欢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她才这么说的。 生:母亲对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有感情,她才说“这里的花香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生:母亲不是用鼻子去分辨的,而是用感情来判断的。就像俗话说的,东西是自己的好。 师:一个“自己的”,道出了真正的原因。母亲因为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 三、展示学习成果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情绪很高,收获一定很不少,请把你们背会的句段背给大家听一听。 四、全课小结 课文用生动的文笔向我们介绍了作者童年生活,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文中蕴藏着浓郁的乡情,读了后很感人。希望你们能够根据这篇课文写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