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号鸟》教学设计 |
范文 | 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号鸟》教学设计(精选8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号鸟》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号鸟》教学设计 篇1[教学要求] 一、引导学生正确地评判故事中的角色,从寒号鸟可悲的下场,懂得只顾眼前,得过且过是不行的,应该像喜鹊那样看得远。着眼未来,从现在做起。 二、学习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续编、改编故事。深入领会课文内客,发展儿童创造性。 三、继续培养儿童的自学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及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时按排]一课时。 导入。激发学习兴趣。自学课文。交流、检查自学情况。读讲课文。创造性复述补充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起学习兴趣。 这一课,李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民间故事。很早以前,很远的一座高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如果在冬天的夜晚从山脚下经过,你会听到从石崖里传来的小鸟的哭叫的声音:哆罗罗,哆罗罗,所以人民就给这小鸟取了个名字,叫寒号鸟。(板书课题)“号” 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表示哭叫,读第二声hao,例如“号叫”、“号哭”,课文上的“哀号”都读第二声。啊,这名字多么难听,但又怪可怜的。 寒号鸟为什么在严寒的夜晚号哭呢?我们可以去问问它的邻居喜鹊。喜鹊就住在寒号鸟对面的大杨树上。 二、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 这是个很有趣的民间故事。现在请你们自己读课文。看你们自己能看懂多少?有什么不懂的,一遍看不懂,可以再看一遍,然后同座的交流,谈谈你怎么自学的。 学生自学。 同座交流。 三、检查自学情况。 大家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也可以说说我是怎么自学的,注意了什么问题,还可以说说读了以后的感想。 四、利用反馈,引导掌握下列内容。 ①了解大意。 ②弄清时间顺序。 ③注意对比的特点。 五、读讲课文。 1.分段。 出示句子。 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北风像狮子那样狂吼。 概括成:开头 冬天快到 冬天到了 寒冬腊月 2.着重理解喜鹊看得远,为了将来,早作准备。 “几阵秋风……”哪一个字告诉我们冬天快要到了? “冬天说到就到……”从哪儿告诉我们天气冷了?用了两个词,一个模拟声音的“呼呼地”,一个表示动作的“刮”,就不是秋风习习地吹着,“寒风腊月……”同样写风,怎么写,告诉我们天气更冷了,打了一个比喻“像狮子一样狂吼”。 现在把这些描写天气的句子读读。刚才提示的词儿要突出一些。 提示、指点:同样写天气,用词很讲究,再例如课文中同样写太阳暖和就有“太阳暖和”、“大好晴天”、“太阳暖烘烘”、“太阳普照大地”。 冬天来了,寒风这么冷;寒冬腊月,北风这么大。这些在冬天还没有来到的时候,喜鹊有没有想到,从哪儿知道?对,当冬天还没有到,喜鹊就想到冬矢,它想得远,做得早,从哪儿可以看出它这样想得远,很对,这样做很好?(温暖、熟睡) 你们说喜鹊傻不傻? 3.指导朗读。 真正傻的是谁?现在读他们的对话。 男女声轮读喜鹊和寒号鸟的对话。 指导喜鹊的话。 喜鹊热心帮助,语气诚恳。“寒号鸟,别睡觉,大好晴天,赶快垒巢。” 喜鹊第二次劝寒号鸟,讲出了现在不垒巢的危害,语气加重。“趁天晴,快垒巢,现在懒惰,将来糟糕。” 如果用“今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用“从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点:从喜鹊说的话,更看出喜鹊看得远。 指导寒号鸟的话。 寒号鸟有没有接受劝告?为什么不垒窝?在冬天来到的夜晚,冻得受不了,说第二天就垒窝,到了第二天为什么又不垒窝?谁来做填充。 只看___________,不看___________。 只顾___________,不顾___________。 这就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 “得过且过” “得过且过”的人往往是目光短浅,鼠目寸光。 读寒号鸟的话把它的糊涂、懒惰读出来。 指导读寒号鸟的两段独白。 内容一样,读起来语气语调是不是一样? 示范。各自练习。 指名读。 第一次是“悲哀”,表示难过。 第二次是“最后的哀号”奄奄一息。 4.朗读全文。 小组分角色读。 指名分角色读。 六、创造性复述。 1.故事续编。 寒号鸟终于在一个严寒的夜晚冻死了。第二天喜鹊叫唤他,你们想当时是怎样的情景,谁能把故事继续说下去。 在喜鹊的话中,启发用上“如果”“假如”“倘若”。 2.故事新编。 寒号鸟怎么就不会死,现在我们就编一个让寒号鸟不会冻死的故事。利用原有提纲。 开头 冬天快到不听劝告 冬天到了听劝告 寒冬腊月快活地活着 同座准备。 指名复述 这样的寒号鸟,可以给它改个什么名字? 七、补充教学《明日》。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凡事适时做, 明日不待我。 万事待明日, 明日能几何? 八、小结. 学了这个民间故事,我们懂得了不能像寒号鸟得过且过,而要像喜鹊,看得远,做得早。 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号鸟》教学设计 篇2教学目标: 第13课寒号鸟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几句话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教师引导学生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教学重点: 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教师引导学生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教学方法: 引导理解法、读书指导法、示范演示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揭题。(教师出示第1张有课题的幻灯片) (1)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 (2)你知道寒号乌是怎样一种动物吗,我们一起来认识主人公“寒号鸟”。(教师出示第2张有寒号鸟样子的幻灯片)并介绍:传说这种鸟经常在冬天的晚上不断地号叫,发出“哆啰啰、哆啰啰”的声音,所以人们叫它“寒号鸟”。(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寒号鸟的样子,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 2.教师布置自学要求: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学习后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点出你认为容易写错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词或句。 (2)读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填空:这篇童话通过()和()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的,寒号鸟是()的。 二、初读课文: 过渡语: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按照阅读提示读书学习很认真,这时候老师检查一下你们学习的情况。 (1)开火车朗读课文。(同学们听后互评并纠正) (2)(教师出示第3张有词语的幻灯片)指名学生读一读词语:石崖、垒巢、懒惰、寒冬、吵闹、厉害、悲哀、腊月、狮子、寒号鸟、伸伸腰、缝隙、大雪纷飞、得过且过、冻得打哆嗦。(学生读词语后互相交流评点) (3)学生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教师点拨:“懒”字中间“束”羽写成“束”。) (4)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 a.指名读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 b.学生独立默读体会,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删去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 三、整体感知: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的意思是最主要的。(教师出示第4张第一自然段句子的幻灯片)指导学生有表情地读句子体会意思: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北风像狮子那样狂吼,河里的水结了冰,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冬天快要到来的自然环境。(学生理论,互评) (3)齐读第1自然段。 2、学习2~5自然段。 a.默读2~4自然段,思考: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一一一”划出)b.检查(教师出示第5张幻灯片)抓“太阳暖和,正好睡觉”体会寒号鸟懒惰。 c.还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1):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 d.抓“不听劝告”深人体会寒号鸟懒惰。 (1)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教师出示第5张幻灯片后半部分内容指导学习) (2)喜鹊怎么劝告?(喜鹊第一次劝告:寒号鸟,别睡觉,大好晴天,赶快垒巢。教师结合喜鹊劝告的话语指导读→评点→范读→自读→齐读) (3)从哪里看出寒号鸟不听劝告?(寒号鸟说:“傻喜鹊,不要吵,太阳暖和,正好睡觉。”)(圈圈划划,自读体会,结合指导读寒号鸟的话:指读→评点→自读→男女生对读) (4)教师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喜鹊是怎样再次劝告寒号鸟的?现在天气(),你看我(),你却(),() e.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喜鹊劝告寒号鸟,寒号鸟不听劝告的语句。(想象自读→指读评点→女生齐读) f.教师引导学生读第5自然段体会交流。 3、学习6~8自然段。 a.回顾学法:抓“不听劝告”这几个重点词语提问解答,深入理解课文。b.启发学生围绕“还是不听劝告”(教师出示第6张幻灯片)讨论交流: (1)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2)谁怎么劝告?(喜鹊第二次劝告寒号鸟:“趁天晴,快垒巢,现在懒惰,将来糟糕。”) (3)从哪里看出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寒号鸟说:“傻喜鹊,真啰嗦,太阳暖和,得过且过。”) (4)想象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的结果会怎样? c.四人一小组讨论,准备汇报。 d.汇报自学。(学生自由汇报,老师随机点拨,穿插朗读训练)教师点拨要点:①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说:“??”体会感情变化→指导读好语气。②结合理解“得过且过”,教师指导学生读出寒号鸟不耐烦的语气。③结合理解“最后的哀号”、“漫山遍野”等词,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冰天雪地里发出最后哀号时的样子,你想对寒号鸟说一些什么?指导读好语句:寒号鸟悲哀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寒号鸟最后的哀号:“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教师出示第7张前面的幻灯片的内容朗读) f.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后明白的道理用明日歌展示: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凡事适时做,明日不待我。万事待明日,明日能几何?只有努力做,才不负日月。(教师出示第8张幻灯片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 四、拓展延伸: 1、(教师出示第9张幻灯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故事一:第二天喜鹊在枝头邻居寒号鸟,却发现邻居已经在严寒的夜晚冻死了,喜鹊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喜鹊的话里可以用上如果、假如等词。) 2、(教师出示第10张幻灯片)引导学生讲解故事二:如果寒号鸟接受了喜鹊的第二次劝告,在那个晴天垒巢了,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五、续讲故事: 1、(教师出示第11--16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编故事范例:传说五台山上有一种鸟,人们叫它“寒号鸟”。寒号鸟长着一身漂亮的羽毛。它到处卖弄自己的羽毛,看到别人干活,反而嘲笑。 好多好心的鸟儿提醒它说:“快垒个窝吧!不然冬天来了,怎么过呀!”寒号鸟说:“冬天还早呢,着什么急!” 冬天眨眼就要到了。鸟儿们晚上躲在自己暖和的窝里,而寒号鸟却在寒风里,冻得发抖。它在山脚下找了一条缝,就把这条缝当做自己的窝。旁边有一棵大树,树上住着喜鹊。 有一天,天气晴朗。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找回来一些枯枝、棉絮,给它的窝添加铺盖,准备过冬。寒号鸟却整天飞出去玩,玩累了就睡觉。 晚上,寒风呼呼地刮着。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在石缝里冻得直打哆嗦,悲哀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第二天,风停了,太阳很暖和。喜鹊又对寒号鸟说:“趁着天气好,赶快垒窝吧。”寒号鸟不听劝告,伸伸懒腰,又睡觉了。 晚上又来临了,寒号鸟又冻得直打哆嗦,悲哀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就这样重复了几个晚上,大雪突然降临,鸟儿们奇怪寒号鸟怎么不发出叫声呢?原来,寒号鸟早就被冻死了! 六、布置作业: (教师出示第17张幻灯片)布置课外作业: 1、回家把故事讲给父母听! 2、向父母说出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你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号鸟》教学设计 篇3这是一则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讲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得到。 教学目标 : 1. 分角色朗读课文,按照“冬天快要到了”“冬天到了”“寒冬腊月”三个不同的时间理清故事发展的脉络,在比较中感悟他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 2. 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3. 联系生活实际,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 教学重点: 通过对喜鹊和寒号鸟行为及几次对话的理解、朗读,懂得课文的寓意,并能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和读来表现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难点: 通过对喜鹊和寒号鸟几次对话的理解、朗读,懂得课文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引入新课。 1.出示图片,引入课题 。 出示学生熟悉的故事图片(狐假虎威:我们认识了一只聪明的狐狸和一只愚蠢的老虎,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事情要冷静思考。农夫与蛇:我们认识了一个善良的农夫和一条恩将仇报的蛇,故事告诉我们要分清善恶。) 小故事往往会告诉我们大道理,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了解一个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一起读课题:寒号鸟。 2、复习词语。 一堵石崖 一道缝(本组强调“一”的变音) 东寻西找 得过且过 寒冬腊月 伸伸懒腰 狂吼 冰窖 哀号 当作(本组:孩子们你发现了什么?这组词语在存在——多音字) 老师加大了难度,请全班同学来挑战。(齐读) 哀号 当作 学号 当然 二、品读课文,体会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态度和不同表现。 1、带着问题读书。 昨天你们都预习过了,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啊?让我们一起把主人公给请出来。(进而板书:寒号鸟,喜鹊) 他们是面对面住着的邻居,但是他们俩最后的命运一样吗? 提问回答:寒号鸟最后————冻死了;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而寒号鸟却被冻死了? 带着问题去读书:同学们,我们要学会带着问题去读书,现在请你们打开课本60页,大声朗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 交流答案:因为寒号鸟——懒惰,喜鹊——勤劳(进而板书) 你们同意吗?——同意。那老师请你们来做小调查员,来查一查他们俩是不是像你们说的这样。 2、感悟朗读,体会寒号鸟的懒惰和喜鹊的勤劳 (1)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寒号鸟和喜鹊在面对冬天来到时的不同表现 故事开始时,是什么时候?——冬天快要到了 出示句子: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从哪可以看出冬天快要到了?“尽”——树叶快要掉光了 找一找:冬天快要到了,喜鹊和寒号鸟分别是怎么做的? 出示句子: 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准备过冬。 (从喜鹊的做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喜鹊十分勤劳) (自己读一读,你从哪看出了喜鹊勤劳?) (抓住关键词:“一早”、“东寻西找”) 感悟朗读,体会喜鹊的“勤劳”。 出示课本配图,说一说寒号鸟和喜鹊的样子。 (谁来说说喜鹊正在干什么呢?而寒号鸟呢?) 那冬天快到了,寒号鸟都干什么了啊? 出示句子:寒号鸟却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 你说寒号鸟要是不累呢?——它会一直在外面玩。 寒号鸟除了玩就是——睡觉。 它可真——懒惰呀。 谁想来读读。指导:你把握得可真准,尤其加重了“却”的读音。同学们,这里为什么要用一个“却”?寒号鸟和喜鹊面对冬天快到了的表现一样么?课文用了一个“却”,更加强调了寒号鸟的“懒惰”。谁来读一读。 体会“却”的用法:你能用上“却”说一句话么? 说话练习:马上要期末考试了,其他同学都在——,小明却在—— (2)两次对话朗读,体会寒号鸟的“得过且过”。 喜鹊不仅勤劳,还是个热心肠,看到了寒号鸟不为过冬做准备,他干什么了?——几次劝告?——2次 喜鹊第一次怎么劝的? 出示句子:喜鹊说:“寒号鸟,别睡了。天气暖和,赶快做窝。” 你读读。作为邻居的真心提醒。(2次) 寒号鸟是怎么回复他的? 出示句子: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傻喜鹊,不要吵。太阳高照,正好睡觉。” 你能做做动作么?——躺。它可真懒啊! 我们来看看寒号鸟说的话,它称呼喜鹊为什么?——傻喜鹊。他居然嘲笑喜鹊“傻”,谁傻?谁来读读。 寒号鸟认为喜鹊的好言相劝是在干什么?——吵它烦它。 谁来读读。 第一次角色扮演对话朗读。2次 喜鹊的好心相劝,寒号鸟听了吗?——不听劝告。 时间可不会等寒号鸟,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冬天到了。 出示句子: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 这个时候喜鹊在哪?——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呢?——你找找——出示句子: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寒号鸟冻得——直打哆嗦。冷风吹了多久,寒号鸟就叫了多久。第二天寒号鸟做窝了吗?——没有 好心的喜鹊这时候又来劝寒号鸟,谁能找到喜鹊第二次是怎么劝寒号鸟的? 出示句子: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趁天晴,快做窝。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你对比一下喜鹊的第一次劝告和第二次劝告有什么不同吗?喜鹊第二次已经来到——崖缝前来劝寒号鸟了。看到邻居前一天晚上被冻成那个样子还不知道做窝,喜鹊心里怎么样?——着急,担心。谁来读一读? 喜鹊这样着急,这样催促,对寒号鸟起作用吗? 寒号鸟是怎么回复的? 出示句子: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伸伸懒腰,答道:“傻喜鹊,别啰嗦。天气暖和,得过且过。” 我们来对比一下,面对喜鹊的这两次苦口婆心的劝告,寒号鸟始终——不听劝告,由一开始的“躺”变成了“伸伸懒腰”,由“不要吵”变成了“别啰嗦”,寒号鸟真的是——太懒惰了,文中还有一个词可以用来形容它,就是——得过且过。 什么叫得过且过啊? 当你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可以通过查字典的方式。这个词语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这个语境下你选择哪个?(第一个) 第二次角色扮演对话朗读(2次) 最后寒号鸟依旧不听劝告 (3)对比“冻得直打哆嗦”和“冷得像冰窖”的用法,积累练习。 慢慢地,到了寒冬腊月,天气特别冷,你从哪看出来的?找一找。 出示句子: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是什么声音?想听吗? 还能从哪感受到冷?——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短语,都是表示冷,你发现了什么不同吗? 冷得像冰窖运用了比喻,把崖缝比作成了冰窖 而前面冻得直打哆嗦强调的是冷的程度,人的感受。 你能照样子说说么?给你们限定一个,热得—— 考试快开始了,但是你还堵在半路上。急得—— 考试拿了100分,你很开心。乐得—— (4)理解“哀号”,体会寒号鸟的“自食其果”。 在冷得像冰窖的崖缝里,寒号鸟难受吗?痛苦吗?它都难受痛苦的忍不住大声号叫,这个词语是——哀号 第一开始狂风刚吹的时候,寒号鸟哀号着:—— 狂风越来越猛,它的声音开始越来越小:—— 狂风吹了6个多小时了,寒号鸟生命的气息变得微弱:—— 狂风吹了整整一夜,寒号鸟用尽自己的最后一点力气哀号着:—— 想一想:寒号鸟在这一夜的哀号中,有没有后悔过?——有 这是它第一次后悔吗?——不是。在那个初冬的夜晚它就曾经承诺过明天要做窝,但它改了懒惰的习惯了吗?——没有。寒号鸟就是这样得过且过的懒惰性格,最后冻死在了寒冷的夜晚。而喜鹊呢?——因为它的勤劳,最终幸福的生活了下去。 那现在上课开始的问题你能回答完整了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是因为——他的懒惰、得过且过、不听劝告。 三、总结课文寓意,进行写话练习。 孩子们,小故事告诉我们大道理,学了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分享 你在生活中见过喜鹊或者寒号鸟这样的人吗?你想对他们说什么?你自己有没有当过寒号鸟?你想对自己说什么?——先分享,再写话。 孩子们,也许懒惰可以短暂的让人舒服,但过后我们一定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你们喜欢懒惰的寒号鸟还是勤劳的喜鹊?既然你们喜欢勤劳就努力的去做一个勤劳的人,踏实下来,认真学习。 四、板书: 寒号鸟 喜鹊 懒惰 勤劳 得过且过 不听劝告 冻死 幸福 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号鸟》教学设计 篇4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号、当”;理解“晴朗、劝告、啰唆、冰窖、哀号、得过且过”等词语。(重点) 2.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现在懒惰,将来难过”“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和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美好生活的道理。(难点) 课前准备 1.制作本课课件,准备生字新词卡片、关于寒号鸟的资料。(教师) 2.预习课文,尝试朗读。(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老师想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故事里寒号鸟住在一堵石崖的一道缝里,如果你在冬天的夜晚从山脚下经过,你会听到它哀号的声音:哆啰啰,哆啰啰……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2.学生质疑。 3.板书课题。 4.指导学生认识多音字“号、当”,并组词。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读要求。 (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多种形式朗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 教师相机正音:“缝、当、朗、将、狂”是后鼻音;“面、衔、劝、趁、阵、纷”是前鼻音;注音区分“却”“劝”“且”的读音;“吼”不读kǒng,“复”不读fú。 (2)注意这些生字的字形了吗?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呢? 如:加一加良+月=朗木+古=枯 换一换“芬”的草字头换成绞丝旁就是“纷”。 (3)学习多音字“号、当”。用不同的读音组词。 (4)巩固识字:老师读生字,学生快速找生字。 (5)课件出示词组,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呼呼地刮着冻得直打哆嗦 温暖的窝里冷得像冰窖 3.小组合作,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教师相机正音。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段教学的重点,在这个环节里,采用多种方式来指导学生识记生字,并且通过小组合作来巩固识记,从而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本课生字。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这个故事里有几个动物?它们发生了什么事? 2.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 生1:故事里有两个动物——寒号鸟和喜鹊。 生2:冬天快要到了,喜鹊忙着做窝,准备过冬。喜鹊让寒号鸟垒窝,寒号鸟一拖再拖,最后冻死了。 3.指导学生画出表示时间的语句。(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说到就到、寒冬腊月) 4.指导学生了解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三个时间里发生的事。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说说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 预设: 生1:“纷、阵、枯、将”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 生2:“却”字左右大致一样宽。 生3:“夜”和“衣”的字形相近。 生4:“面”是独体字,里面是两个小横。 2.师着重指导书写“阵、却、纷”三个生字。 3.师范写,学生书空。提醒学生注意“却”的最后一笔是竖。“纷”字右上部是“八”,不是“人”;第五笔捺要写得舒展。 4.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寒号鸟和喜鹊各自的窝。师范读第1自然段。 2.听了朗读,再观察插图,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 生1:我知道了寒号鸟住在哪里。它住在山脚下的一堵石崖的一道缝里。 生2:我知道了喜鹊的窝在河边的大杨树上。 生3:我知道了寒号鸟和喜鹊住得很近。 二、朗读品味,感受特点 1.自由读课文中描写天气的句子,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天气越来越冷? 2.交流。 (1)“几阵秋风,树叶落尽。” “尽”字写出了冬天快要到了。 (2)“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 “呼呼地”写出了风很大,寒风就是北风,吹到身上非常冷。 (3)“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①联系实际说一说大雪纷飞的天气是怎样的。 ②听音频,理解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感受天气的寒冷。 ③有多冷呢?(冷得像冰窖)看图,老师介绍冰窖,让学生感受当时的寒冷。 ④模仿“冷得像冰窖”,说说冷得怎样?(冷得像在冰窟窿) 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天气的寒冷。 4.默读课文,用“”画出描写喜鹊的做法的句子,用“____”画出描写寒号鸟的做法的句子。 5.交流一下。说说你对喜鹊和寒号鸟的看法。 (1)预设: 生1:喜鹊很勤劳,看得远。冬天快要到的时候,它就已经给自己做窝了。我是从“一早、忙着”看出来的。 生2:寒号鸟很懒惰。它“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 生3:寒号鸟很懒,还不听别人的劝告。喜鹊让它做窝,它说喜鹊傻,而且还说太阳高照,正好睡觉。 生4:寒号鸟不吸取教训,很懒。已经挨了一次冻,嘴里也说要做窝,但第二天天气一好,又去玩了。 理解“得过且过”: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没有长远打算。 (2)寒号鸟说喜鹊傻,你怎么认为呢? (喜鹊不傻,因为天一冷,喜鹊就住进了自己搭好的温暖的窝里。) 6.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喜鹊和寒号鸟的对话。 (1)想想喜鹊会怎么说。 喜鹊热心帮助寒号鸟,语气诚恳。 喜鹊第二次劝寒号鸟,讲出了再不做窝的后果,语气加重。 换用句式: “今天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小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导学生读寒号鸟说的话。 寒号鸟有没有接受喜鹊劝告?为什么不做窝?在冬天来到的夜晚,冻得受不了,说第二天就做窝,到了第二天为什么又不做窝? (3)小结:寒号鸟不仅懒惰,还非常糊涂。“得过且过”的人往往是目光短浅,鼠目寸光。读寒号鸟的话把它的糊涂、懒惰读出来。 三、课外拓展,总结回顾 1.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寒号鸟说些什么? 2.把这个故事演一演,讲给别人听。 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号鸟》教学设计 篇5【教学目标】 1.认识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和“当”。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3.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领会故事寓意。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 2.你知道寒号鸟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吗?(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简介寒号鸟。)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不认识的字借助课文的注音。 2.出示生字卡片,去掉拼音认读生字。(开火车读,齐读) 3.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卡片,要求读正确。(指名读,齐读) 4.把生字放回课文,再好好地读一读带有这些生字的句子,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教师指导读准多音字“号、当”。) 5.说说你们用了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的。(学生自由发言)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用“——”画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自由读第1自然段,读懂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 4.学生交流、互评,体会寒号鸟的懒惰——把石崖上的一道缝当作自己的窝。 5.齐读第1自然段。 四、书写指导 1.出示会写的字:面、降、朗、桔、却、将、纷、夜。 2.指名读,并给生字找朋友。(学生练习组词,给表现好的同学奖励一颗小星星) 3.重点指导: (1)朝:左右宽窄相当,注意“朗”左边与“良”的区别。 (2)却:左宽右窄,注意右边单耳旁与双耳旁的区别。 (3)将:“”先写点、提,再写坚。 4.出示生字课件,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范写生字。 5.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2课时 一、复习巩固,整体切入 整体回顾:这是一只( )的寒号鸟和一只( )的喜鹊。 二、学习第2~4自然段 1.默读第2~4自然段,思考: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用“ ”画出) (1)寒号鸟却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抓住“累”字体会寒号鸟的懒惰。) (2)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傻喜鹊,不要吵,太阳高照,正好睡觉。”(抓住“不听劝告”深入体会寒号鸟的懒惰。) 2.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喜鹊) (1)喜鹊是怎么劝告寒号鸟的?(指导读、指读→评点→范读→自读→齐读) (2)从哪里看出寒号鸟不听劝告?(指导读寒号鸟的话:指读→点评→自读→男女生对读) 3.过渡:寒号鸟懒惰、不听劝告结果会怎样呢?接下来我们学习第5~7自然段。 三、学习第5~7自然段 1.指读第5自然段,思考:寒号鸟不听劝告的结果怎么样? (1)理解“直打哆嗦”“不停地叫”,指导读出“悲哀”的语气。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想象自读→指读评点→女生齐读) 2.回顾学法:抓住“不听劝告”这个重点词语提问,引导深入理解课文。(启发学生围绕“还是不听劝告”自己提问) (1)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2)谁是怎么劝告的? (3)从哪里可以看出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 (4)寒号鸟不听劝告的结果怎么样? 3.学生轻声自读,思考上述问题。 4.四人一小组讨论,准备汇报。 5.汇报自学。(学生自由汇报,教师相机点拨,穿插朗读训练。) 6.点拨要点: (1)比较喜鹊劝告寒号鸟的话。 喜鹊说:“寒号鸟,别睡了。天气暖和,赶快做窝。”(热心帮助,语气诚恳。) 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趁天晴,快做窝。现在懒惰,将来难过。”(第二次劝,讲出了现在不做窝的危害,语气加重。) ①体会感情变化,指导读好语气。 ②思考:“现在懒惰,将来难过”是什么意思? (2)结合课文理解“得过且过”,指导读出寒号鸟不耐烦的语气。(“得过且过”的意思是:过得去就过去,过一天是一天) 四、学习第8~9自然段 1.自由读第8自然段,画出文中描写天气的句子。 2.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寒号鸟没有做窝,它在这样的天气里会怎样? 3.结合理解“重复着哀号”,引导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冰天雪地里发出最后的哀号时的样子。 4.齐读第9自然段。 深入思考:同样是寒冬腊月,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而寒号鸟却在夜里冻死了?(喜鹊目光长远、勤劳踏实;寒号鸟却不听劝告、懒惰、得过且过) 五、总结 1.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教师小结: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2.分角色扮演朗读。 【教学板书】 13寒号鸟 (寒号鸟)(喜鹊) 【教学反思】 《寒号鸟》是一篇民间故事,寓意比较深远,不易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首先以图片的形式导入,让学生了解寒号鸟这种动物,以引起学生对它的好奇,然后逐步进行教学。本课的重点我主要放在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和感悟上,从寒号鸟和喜鹊不同的表现上来体会寒号鸟的懒惰,以及懒惰给它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让学生明白文章的寓意。 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号鸟》教学设计 篇6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识 (1)本文是继《小马过河》之后的又一篇童话故事,旨在教育学生勤劳自勉,抓住大好时光勤奋努力,不要懈怠懒惰,得过且过,荒废大好年华。 (2)本课没有直接与单元训练点对应的段落,教学时可选择课文的一个部分进行落实单元训练点的练习。 2.教材特点 本文是一篇运用对比手法写的童话。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垒巢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喜鹊和寒号鸟是邻居。第二部分(从“几阵秋风”到“正好睡觉”)写冬天快到了,喜鹊忙着垒巢准备过冬,而寒号鸟却又是玩,又是睡,不去垒巢。第三部分(从“冬天说到就到”到“得过且过”)写冬天到了,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得过且过,还是不肯垒巢。第四部分(从“寒冬腊月”到结束)写寒冬腊月,喜鹊在温暖的窝里熟睡,寒号鸟却冻死了。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理解13个新词。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几句话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准确领会寓意。 四、教学准备 1.寒号鸟的挂图或投影片。 2.课文录音。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号”。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训练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 3.学懂课文第1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揭题。 (1)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 (2)你知道寒号乌是怎样一种动物吗,(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简介寒号鸟。) 2.布置自学。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学习后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点出你认为容易写锗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词或句。 (2)读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填空:这篇童话通过()和()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的,寒号鸟是()的。 3.检查自学情况。 (1)听录音范读课文。(听后自评并纠正) (2)指名读一读划出的词语。(互相交流评点) (3)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教师点拨:“懒”字中间“束”羽写成“束”。) (4)指名填空并齐读。 4.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 (1)指名读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 (2)将学生读出的句子按顺序出现。 (3)学生独立默读体会,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删去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 (4)这些跟季节有关的句子应该怎样排列?为什么? (5)练一练:《作业本》第5题。 5.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全文。 (2)说一说:课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写“冬天快要到”的事;……是写,“寒冬腊月”的事。 6.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的意思是最主要的。(指导看插图) (2)体会寒号鸟的懒惰。(学生理论,互评) (3)齐读第1自然段。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讲读裸文,理解“漫山遍野”、“哀号”、“得过且过”、“哆嗦”等词语的意思。 2.巩固抓重点词理解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抓重点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得到。 4.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录音磁带一盒。 2.小黑板若干块。 3.幻灯片若干张。 4.寒号鸟、头饰各一只及喜鹊贴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整体切人。 1.根据简笔画,说话导入。 2.整体回顾,说说这是一只()的寒号鸟。 ()的喜鹊。 二、学习2~5自然段。 1.默读2~4自然段,思考: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一一一”划出) 2.检查,出示幻灯(1),抓“累”字体会寒号鸟懒惰。 3.还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出示小黑板(1):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 4.抓“不听劝告”深人体会寒号鸟懒惰。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喜鹊怎么劝告?(结合指导读、指读→评点→范读→自读→齐读)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不听劝告?(圈圈划划,自读体会,结合指导读寒号鸟的话:指读→评点→自读→男女生对读) d.指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寒号鸟不听劝告结果怎么样?(结合理解“直打哆嗦”、“悲哀”,指导读“悲哀地叫”的句子) 5.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想象自读→指读评点→女生齐读) 三、学习6~8自然段。 1.回顾学法:抓“不听劝告”这几个重点词语提问解答,深入理解课文。 2.启发学生围绕“还是不听劝告”自己提问,师小结后出示小黑板(3):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谁怎么劝告?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 d.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结果怎样? 3.学生轻声自读,思考上述问题。 4.四人一小组讨论,准备汇报。 5.汇报自学。(学生自由汇报,老师随机点拨,穿插朗读训练) 点拨要点: ①问题b,比较 喜鹊说:“……” 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说:“……” 体会感情变化→指导读好语气。 ②问题c,结合理解“得过且过”,指导读出寒号鸟不耐烦的语气。 ③问题d,结合理解“最后的哀号”、“漫山遍野”等词,引导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冰天雪地里发出最后哀号时的样子。指导读好第八自然段。 四、返顾全文,深化认识。 1.齐读第九自然段。 2.深入思考,同样是寒冬腊月,为什么喜鹊能在温暖的窝里熟睡,而寒号鸟却在黑夜里冻死了?(结合完成作业本) 3.订正作业,随机小结,完善板书。 4.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小结学法,用幻灯打出: 抓重点词 提问解答 展开想象 感情朗读 五、分角色扮演朗读。 板书设计: 寒号鸟 懒惰 勤劳 玩睡——————垒巢 直打哆嗦————住暖窝 最后哀号————熟睡 不幸——————幸福 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号鸟》教学设计 篇7【教学目标】 1、认识“堵、缝”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面、阵”等8个字,会写“山脚、当作”等13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3、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明白辛勤劳动,不能得过且过。 【教学难点】 分角色朗读,明白辛勤劳动才会过上美好生活。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堵、缝”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面、阵”等8个生字,会写“山脚、当作”等12个词语。(重点)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训练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 3、学懂课文第1自然段。(重点)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出示寒号鸟图片:(图略) 教师口述: 复齿鼯鼠也叫橙足鼯鼠、黄足鼯鼠、寒号鸟、寒号虫、寒搭拉虫,是啮齿类 动物。栖息于海拔1200米左右的针阔混交林。在高大乔木树上或陡峭岩壁裂隙石穴筑巢,为森林动物。 中国特有物种,主要分布在中国河北、吉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和青海等地。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13寒号鸟) 【设计意图:图片导入,介绍寒号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引导到课文学习中来。】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生字,识记。 ①读准字音:前鼻音“衔、劝、趁”,后鼻音“缝、当、狂”等。 ②识记生字: 利用课文插图,联系生活体验识记:学习“堵、缝、朗、街、枯”时,要结合第一幅插图,以及插图中的实物来帮助识记。 形近字比较识记:“峰一缝”“郎一朗”“苦一枯”“姐一且”。 组词、句子拓展法识记:“将、复、趁”,可以通过组词识记,如“将来、将军”“寒假,我将要去北京玩。”等。 加一加:“纟”加“分”是“纷”。“木”加“古”是“枯”,“阝”加“车”是“阵”,“去”加“卩”是“却” 。 (2)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哀号号叫堵住围堵石缝缝隙上当当铺喜鹊鹊桥衔接衔草劝说劝告趁机趁着而且并且寒冬腊月狂吼疯狂吼叫吼声复仇复习哀号悲哀 (重点指导生字:前鼻音“衔、劝、趁”,后鼻音“缝、当、狂”等。) (2)学习多音字:当(dāng dàng);号(hào háo) 练①读句子,找发现。 A、老师把我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我们把老师当作父母一样爱戴。 B、这位小同学小号吹得棒极了。 在这里,“当”读“dāng”,意思是“充当、担任;掌管;面对着;相称”,还有一个读音是“dàng”,意思是“吃亏、受骗;认为;合宜”;“号”读“hào”,意思是“一种乐器”,还有一个读音是“háo”,意思是“大声呼叫或哀号”,组词如下: 当dāng(当作)(当真)号hào(小号)(长号) dàng(上当)(恰当)háo(号啕大哭)(哀号) ②读一读: A、乌鸦上当(dàng)了,被狐狸的花言巧语给骗了,结果把肉弄丢了。 B、小弟弟妈妈不在身边,就号(háo)啕大哭? (3)识字游戏 摘苹果游戏,看谁摘得多。(读对一个,就摘掉一个苹果。) (4)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晴朗战栗,因为冷、害怕或受外力等而颤抖。 枯草(雪、花等)多而杂乱地在空中飘扬。 纷飞因哀痛而放声哭号。 哆嗦阳光充足,没有云雾。 懒惰偷懒;不喜欢费体力或脑力。 哀号枯萎的草;干草。 (5)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为学习课文夯实基础。】 四、学习“会写字” 面阵朗枯却将纷夜 1、学生字 (1)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多元识字 ①利用课文插图,联系生活体验识记:学习“朗、枯”时,要结合第一幅插图,以及插图中的实物来帮助识记。 ②形近字比较识记:“郎一朗”“苦一枯”“纷一分”“陈—阵”“脚—却”。 ③组词、句子拓展法识记:“将、夜”,可以通过组词识记,如“将来、将军、黑夜、面粉”等。 ④加一加:“纟”加“分”是“纷”。“木”加“古”是“枯”,“阝”加“车”是“阵”,“去”加“卩”是“却” 。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多元识字,交流不同的识记方法,是部编版教材的要求,培养学生善于表达自我的能力和喜欢识字的兴趣。】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夜”,上下结构,上窄下宽。 “阵、枯、将、纷”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朗”左右等宽,“将”左窄右宽)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朗却夜”学生练写。 “朗”:左右结构,左面不要写成“良”,最后一笔是点。 “却”:左高右低,左大右小,右边是个“卩”,不是“阝”“卩”的一竖是悬针竖,略长。 “夜”上部较窄,下部较宽,右下不能写成“夊”。上面的一横要写长一些,盖住下面的部分。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分类积累,练习表达 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分类整理并摘抄积累: 形容冷的短语:冻得直打哆嗦冷得像冰窖 2、练习运用:仿写短语: 热得(直冒汗)热得(像蒸笼) 【设计意图:让学生画出词语,让学生初步积累这些词语,鼓励学生仿写这些词语,增强学生积累和运用字词的能力。】 六、课堂小结 学习《寒号鸟》,认识了很多生字新词朋友,阅读课文,认识了懒惰、得过且过的寒号鸟。,我们千万不能和寒号鸟一样。 七、当堂检测 八、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结合讲读裸文,理解“漫山遍野”、“哀号”、“得过且过”、“哆嗦”等词语的意思。 2、巩固抓重点词理解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抓重点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重点) 3、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得到。(难点) 4、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从哪里可以看出寒号鸟的懒惰? 2、出示本课时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问题引领,导入教学,有的放矢。】 二、品读释疑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这段话中讲了谁和谁的故事? (本段话讲了喜鹊和寒号鸟的故事。) 2、出示句子:“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作自己的窝。” 从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 (写了寒号鸟把石崖缝当作窝,可以看出它很会应付事。) 3、出示句子:“寒号鸟和喜鹊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交代了喜鹊与寒号鸟住处的位置,点明是邻居,为下文喜鹊劝说寒号鸟埋下伏笔。) 【设计意图:弄清喜鹊与寒号鸟的位置,为下文喜鹊劝说寒号鸟埋下伏笔。】 (二)默读3—9自然段,在课文中用“——”画出喜鹊与寒号鸟表现不同的句子。 1、出示句子:“有一天,天气晴朗。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准备过冬。寒号鸟却整天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 品味所画的喜鹊与寒号鸟表现不同的句子,说一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 (1)这里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喜鹊和寒号鸟的不同表现。 (2)从“一早”“东寻西找”“忙着”可以看出,喜鹊很勤劳。 (3)从“整天”“玩”“睡”可以看出寒号鸟很懒惰。 2、出示句子:“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1)这里的环节描写突出了什么? 这里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天气的严寒,为下文寒号鸟挨冻做了铺垫。 师:阅读方法解密:自然环境描写 概念: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进行描写。 作用:(1)写景衬托人物心情。(2)写景点明时令、地点。(3)写景表现人物关系。(4)写景表现人物性格。 (2)从“温暖”与“哆嗦”,你能体会到什么? ①“温暖”与“哆嗦”形象地写出了喜鹊与寒号鸟的不同处境。 ②这种鲜明的对比,照应了前面临冬它们不同的表现。 3、自由读课文,用“——”画出寒号鸟说的话,用“ ”画出喜鹊说的话,小组分角色朗读。 出示句子: 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趁天晴。快做窝。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伸伸懒腰,答道:“傻喜鹊,别啰嗦,天气暖和,得过且过。” (1)这个对话,你读出了什么? (从“傻喜鹊”中可以看出,寒号鸟很没礼貌,不但不听取别人的好心劝告,还说别人傻,真是自以为是。) (2)朗读指导:要读出喜鹊对寒号鸟的关心和担心,语气要诚恳!要读出寒号鸟骄傲自大,不耐烦的语气! 【设计意图:用圈画的方法,找出相关句子,再对比阅读理解,体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 (三)总结全文 通过学习本课,你知道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吗?学了本文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1)运用了比喻、反复的修辞手法和对比、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方法。 (2)学了本文,我不但学到了写作方法,还明白了做人要勤劳的道理。 三、课堂拓展 推荐阅读儿歌《寒号鸟与小蚂蚁》 听读《寒号鸟与小蚂蚁》,明白只有勤劳才能创造幸福生活,懒惰没有好下场的道理。 四、总结课文主旨 1、本文写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 本课通过叙述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2、从题目入手概括主旨 抓住题目的核心字眼,概括主要内容。本文的题目“寒号鸟”已经表明了课文主要内容是写寒号鸟的,从课文中寒号鸟与喜鹊的不同表现与不同结局中,告诉我们懒惰可悲,勤劳幸福的道理。 五、学会写话方法 学一法:环境描写 本课中自然环境的描写,如“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写出了寒冬腊月的寒冷,我们可以想象寒号鸟得过且过的后果。环境描写,应该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选好写景的角度,并渗透人物的感情,还可以采取对比手法。 举一例:河里的水清澈见底,连河里的沙石都看得一清二楚,鱼儿们欢快地游来游去。它们尽情体验着欢乐的滋味。在鱼群中,偶尔还有几只小虾混在其中,我猜它们是赶来凑趣的。只见它们舞动着它们那细长的钳子式的爪子,不甘落后地游来游去。 练一练:写一段话,注意运用环境描写。 示例:田野里的庄稼长得更欢了,稻谷伸伸手,弯弯腰,鲜花展开美丽的笑容,丝瓜跟着雨的音乐,跳起了舞蹈,左摇右摆,甘蔗在伸展着自己的懒腰……大地的一切生物都好像都有了生气,动了起来。 六、主题延伸 你周围有没有得过且过,像寒号鸟一样懒惰的同学,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我周围有一些同学,做作业拖拖拉拉,每次都要等老师催,我想对他说:我们不能像寒号鸟那样,得过且过,要勤奋,这样才能有进步。 七、当堂检测 八、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对住成邻寒号鸟—崖缝 喜鹊—大杨树 寒号鸟 临冬表现喜鹊—忙做窝 寒号鸟—睡、玩 勤劳幸福 懒惰悲惨 不听劝告 喜鹊—劝寒号鸟做窝 寒号鸟—得过且过 悲惨下场寒号鸟—冻死了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本课教学,要求学生进行两次阅读课文,第一次是解决生字词,整体感知,同学基本了解了文章大意,都谈了自己的感受,他们都说出了不同的感受的,得出了不同的道理。并且注意到了这篇文章的对比特点。 在第二次阅读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对比阅读,通过喜鹊和寒号鸟的对比,明白了勤劳的重要性,不能学习寒号鸟得过且过的行为。 不足之处:我感觉到自己没有很好地去评价不同的学生,有点赶。今后在评价语上下点功夫。 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号鸟》教学设计 篇8教学目标 1.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号、当”。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学生生字词;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现在懒惰,将来难过”这一道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具准备学生:生字卡片 教师: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号、当”。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二次修改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2.小组交流生字词学习方法。 3.课件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自主识字。 (1)引导学生用合适的方法自主识字。 (2)引导学生用组词的方法巩固识字。 4.指导学生读通课文,并掌握课文中的多音字。 三、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标出课文自然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 (1)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喜鹊和寒号鸟为了过冬都分别做了什么准备? (3)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 3.指导学生归纳每段内容,按时间顺序理清故事发展过程: (1)冬天来之前。 (2)冬天来临后。 四、巩固生字,布置作业。 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巩固本课应该掌握书写的生字词。 2.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生字。 2.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3.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 思考: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2.学习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 思考:(1)寒号鸟总共说了几次“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揣摩寒号鸟此时的心理活动。 (2)想想寒号鸟是真想做窝吗?它口中的“明天”会来到吗? 3.学习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 思考: (1)寒号鸟为什么会被冻死在冬夜里?如果再给它一次机会,它还会落得这个下场吗? (2)喜鹊和寒号鸟的做事态度有什么不同? 三、总结课文,感悟拓展。 1.总结全文。 2.想一想:课文说明了什么的道理?谈谈自己的感悟。 3.“现在懒惰,将来难过”,交流生活中类似的例子。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