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圆柱的表面积》优秀教学设计 |
范文 | 《圆柱的表面积》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4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圆柱的表面积》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圆柱的表面积》优秀教学设计 篇1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1~22页。例3、4教学圆柱表面积的概念,探求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已经学过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因此对圆柱表面积概念的理解并不困难。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联系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进行类比,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转化、变中有不变的数学思想。 (二)核心能力 运用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通过想象、操作、讨论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及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发展空间观念,体会转化、变中有不变等数学思想。 (三)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旧知,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知识进行迁移,并结合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2.利用自制的圆柱,通过想象、操作、讨论等活动,自主探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对比中理清二者的区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并体会转化、变中有不变等数学思想。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圆柱表面积的相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圆柱的广泛应用。 (四)学习重点 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五)学习难点 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圆柱的表面积》名师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学具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自己准备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并分别测量出相关的数据,计算出它们的表面积。 【设计意图:唤起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回顾,为新知识的学习作铺垫。】 (二)课堂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圆柱,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这位新朋友。(生说各种特征) 师:生活中有很多物体都是圆柱形的,我们很有必要进一步认识圆柱。关于圆柱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圆柱的表面积。(板书课题) 2.探究新知 (1)认识表面积 ①回忆旧知 师:我们学过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出示一个长方体)谁来摸一摸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怎么求它的表面积? 学生上台演示。 小结:六个面的面积总和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师:正方体呢? 学生自由发言。 ②迁移类推新知 师:观察自己手中的圆柱模型,摸一摸、想一想并指出圆柱的表面积,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 学生操作后,自主发言。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两个底面面积+圆柱的侧面积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学过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因此对圆柱表面积概念的理解并不困难。所以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联系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进行类比,学生独立总结出圆柱的表面积定义。考查目标1。】 (2)探求表面积计算方法 ①自主探索 师:两个底面是圆形,我们早就会求它的面积,而它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曲面的面积我们没有学过怎么办?想一想,能否将这个曲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 学生自由发言, 师:因为我们已经知道圆柱的展开图,大家一致认为要把侧面展开,来计算它的侧面积。下面请四人一组对照手中的圆柱体学具进行操作,并讨论推导出圆柱侧面面积的计算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活动。 ②交流汇报 各小组展示汇报,引导学生互相评价。 预设1:沿高剪开 预设2:沿斜线剪开 预设3:随意剪开或撕开 引导小结(PPT演示并板书):无论我们将侧面展成什么样的不规则图形,最后都通过剪拼,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所以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高。 ③用字母表示 师:怎么用字母表示呢? 直接计算:S=Ch 利用直径计算:S=πdh 利用半径计算:S=2πrh ④归纳小结 师:圆柱的侧面积问题解决了,圆柱的表面积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我们一起用字母表示圆柱的表面积吧。 S表=S侧+2S底 师:要求圆柱的表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练一练: 第21页的做一做。 一个圆柱形茶叶筒的侧面贴着商标,圆柱底面半径是5cm,高是20cm。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师:通过计算,你发现圆柱的表面积和侧面积有什么不同? 引导小结:侧面积是表面积的一部分,表面积还包含两个底面积。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知道圆柱的展开图,所以此环节让学生根据已经有知识经验,先进行自主操作探究,经历求侧面积的过程,加深理解并形成空间观念,然后归纳出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最后进行侧面积与表面积的对比,进步加深二者的区别和联系。考查目标1、2、3.】 (3)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出示例4: 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30cm,帽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面料?(得数保留整十数。) ①理解题意 师:求多少面料就是求什么? 师:“没有底”的帽子如果展开,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小结:“没有底”的帽子的展开图,它是由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 ②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 ③归纳小结 师:通过计算这道题目,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小结: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求哪些面的面积之和。实际使用的面料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所以这类问题往往用“进一法”取近似数。 【设计意图:例4是圆柱表面积的实际应用,现实生活中有关表面积计算的情形复杂多变,所以在解决此例题时,要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在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解决,最后回顾反思,总结出解决此类问题要注意的事项。考查目标3.】 3.巩固练习 (1)求下面圆柱的侧面积。 ①底面周长是1.6m,高是0.7m。 ②底面半径是3.2dm,高是5dm。 (2)小亚做了一个笔筒,她想给笔筒的侧面和底面贴上彩纸,至少需要多少彩纸? 4.课堂总结 师:回顾本节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引导小结:认识了圆柱的表面积,并利用转化的思想推导出了圆柱的表面积怎样计算,并利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三)课时作业 1.利用工具量出你所需要的信息,计算你手中圆柱体的表面积。 (1)测量的数据 (2)计算过程及结果 《圆柱的表面积》优秀教学设计 篇2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圆柱的展开图,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探索和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相应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圆柱体的表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 圆柱体侧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教师出示喝水用的杯子,提问是什么形状? 进一步告诉学生,这个杯子的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是10厘米米,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思考并提出数学问题。 活动二: 1、教学圆柱体表面积的意义 教师:求“做一个这样的圆柱形杯子,至少需要多少纸铁皮”实际上是求什么? 学生通过思考得出:求需要多少铁皮,也就是求圆柱体的表面积。 教师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观察手中的圆柱体,想一想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哪些面的总面积? 概括:圆柱的两个底面面积加一个侧面面积就是圆柱体的表面积 板书:侧面积+一个底面积×2=表面积 2、引导学生探究圆柱体侧面展开图 ⑴设疑:我们已经会求什么面的面积?还有什么面的面积不会求? ⑵引导:想一想,能否将这个曲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 ⑶小组合作进行探究。 ⑷小组汇报交流研究成果。 3、探究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方法 教师:请各小组研究一下圆柱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哪些部分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想一想圆柱的侧面积应该如何计算? 在学生交流、比较,完善,形成结论: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教师:你能求出做这个圆柱形杯子需要多少铁皮吗? 学生通过讨论明确解题思路:求需要多少铁皮,就是求这个圆柱的表面积。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然后尝试独立完成,并进行交流。 活动三: 课件出示闯关题,让学生进行抢答。 活动四: 1、请同学谈收获 2、教师小结: 今天同学们的表现让我感到很高兴:面对新的问题,不是等着老师讲解,而是自已想办法进行问题转化,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知道吗?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思考方法,学习数学很需要这种知识迁移能力,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继续发扬。 活动五: 布置作业:教科书五十页自主练习的第1题。 《圆柱的表面积》优秀教学设计 篇3教学内容:《圆柱的表面积》是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根据圆柱表面积和侧面积的关系,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媒体:圆柱形物体、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导。 准备:课前布置学生用纸片试做一个圆柱体。 教学过程: 一、交流做圆柱体的情况。 师:昨天老师布置你们做一个圆柱体,做起来了吗?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做的。 生1:我是先找一个圆柱体的茶叶罐,贴着底面剪了2个圆,然后再紧贴着侧面剪下了一个长方形,最后用透明胶粘起来。 生2:我也先剪出两个一样大的圆,然后剪出一个长方形,开始怎么也做不出来,不是圆太大了就是太小了,后来不断修整,总算做起来。 生3:我发现两个圆要一样大,长方形纸片的长与圆周长相等时很快就做起来。 师:这说明什么呢? 一生抢着说:“原来底面圆的周长等于长方形的长”。 二、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引入 师:这节课我们要研究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下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生:把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师用电脑演示过程) 师: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对圆柱的表面积公式推导有没有启示呢?你们打算怎么做? 生:把圆柱剪开,变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师:下面分小组探索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小组汇报 生1:我们小组把做的圆柱体展开后,发现圆柱体由2个相同的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侧面展开是长方形,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个底面面积=兀r2×2。所以,圆柱表面积=底面周长×高+兀r2×2 生2:我们小组同意他们的方法,我们还能用一个字母公式来表示:s圆柱=2兀r×h+兀r2×2。 师:还有不同方法吗? 生3:我的方法是,s圆柱=2兀r×(h+r)不知道行不行。我是从第2个同学公式中,运用乘法分配律转化过来的。 师:这样做的结果是一样的,有什么道理呢? (生陷入思考) 师:从公式看2个底面圆跑到哪去了呢? 一个学生恍然大悟,激动地说我知道,转化成长方形了。大多数学生还没领悟过来,他马上到黑板画草图,在老师协助下完成。一画完教室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太不简单了,这种方法可以说是数学上的一项伟大发现。连书本上都没有,我要向更多的同学和老师介绍。 师:现在我们有两种方法来计算圆柱的表面积,那么计算一个圆柱的表面积至少要知道什么条件呢? 生1:半径或直径和高。 生2:有周长和高也行。 生3:我发现已知周长和高,用第二种方法计算比较快。 师: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特殊情况,同学们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三、自学例3 师:注意思考:(1)这个圆柱形水桶,有什么不一样,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什么叫“进一法”?什么情况下要运用进一法? 生1:这个水桶只有一个底面,不能多算成2个。 生2:“进一法”书上告诉我们,就是计算结果在求近似数时,没满4也要向前一位进一,就像昨天我们做圆柱体时,要留点“接头”用胶水粘,接头不能舍去。 师:在一些用料问题上,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考虑。 四、计算练习(出了3道题) 由于计算繁杂时间略显不足,正确率不高,不能全面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 反思: 这节课虽留有许多缺憾,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做题少了些,在计算方面,没达到较多的训练,能影响到作业及今后考试的正确率,但我感到十分成功,我为学生课堂上的生命涌动而兴奋不已,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学目标提升了。过去我仅满足于把学生“教会”,学生始终是被动的接受。课堂上学生厌烦,老师急燥,都苦不堪言。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我把促进学生的“发展”,做为我贯穿课堂始终的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不断体验到自己的智力成果带来的乐趣。 二、学生在体验中,更好的理解了数学,不断闪现出创新的火花。课前,布置学生做圆柱体,我考虑到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并不难。但要做成一个标准的圆柱体,确实要动一定的脑筋。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其实已经初步感受到圆柱体,由2个相同的圆和一个长方形围成。更难能可贵的是一些学生在做中,发现圆柱底圆周长与长方形长相等。个别没做成功的孩子,在交流活动中,也能体验到失败的原因。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三、我也体验到了怎么教数学。 (1)只有深入理解课程标准,认真领会新课程理念,才能在实践过程中指导教学。 (2)立足发展学生的能力,设计课堂教学的策略。 (3)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不因考试而教学,教学应以开发学生智能为使命。 四、不足改进。 在进行计算圆柱表面积练习时,应大胆让学生运用计算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过去总担心一旦用计算器会降低学生的计算能力,会影响今后的考试,计算器只教不用。这节课由于圆柱的表面积计算繁杂,占用较多时间且正确率不高,不能及时有效的反馈学生掌握的情况。所以应根据教学情况,让学生运用计算器来解决计算问题。 《圆柱的表面积》优秀教学设计 篇4课前先学 课前,教师让学生在家做三件事: (1)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圆柱; (2)写出制作的步骤; (3)制作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课上对话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圆柱的?(听到老师这个提问,我在想教学从学生经历的实践体验入手,值得肯定) 生:我准备了三张纸、圆规和剪刀,……(这么自信的表达,一定很多有价值的内容,倾听,延伸,提炼,概括,问题一样得到解决。这课有听头) 师:你直接说出步骤。(这么无情地打断学生的讲话,有些失望) 生:我先准备纸,然后就卷成圆筒,再剪两个底面,就做出来了。(这是个应变能力很强的学生,老师要什么,他就能给什么。其间省略太多东西了) 师:好的。(这里的“好的”起着语言过渡的作用,然而,学生操作经历的概括,是否有助于理解圆柱的侧面和底面之间的关系,教师并没有关注) 师:侧面的长和底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看得出教师最急于提的是这个问题,也难怪,这个一个所有教案中都会出现的问题) 生:相等。 师:是这样吗?请你把它剪下来。(“剪下来”的行为怎么不是学生为了说明问题的主动行为,而是教师为了板书和讲解发出的指令) (学生刚拿出剪刀,老师就一把接了过来,把学生精心制作的圆柱剪开,贴在黑板上。有些学生小声说道:“真可惜。”)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老师讲解前常说的一句话)这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这个圆柱体的高。(迫不及待地告诉,自我中心意识强)圆柱的表面积你们会算了吗?(一句口头禅式的提问,不用想都会知道学生会怎么回答) 生齐答:会了。(真的会了?还是应付老师的齐答) 如此“快节奏,高效率”的教学,看起来过程顺利,但是教师主导的课堂,能否实现教学目标,不得而知。 再读文本 拿起教师的教学用书,我们读到了,本节课的教学还应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研究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发现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 2、在如何计算侧面积的推理过程中,锻炼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培养空间观念; 3、指导并训练学生规划解决问题的步骤,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 对话学生 课后,找到那位说制作步骤的学生,和他有了这样的对话: 师:现在愿意跟我们说说圆柱的制作过程吗? 生:老师根本没有让我把话讲完,其实为了今天的发言,我昨晚就准备了。制作圆柱其实并不容易,特别是制作规定底面和高的圆柱。我和同学们,基本都是先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做出圆柱的侧面,然后再用这个圆筒画出两个圆,作为圆柱的底面。这样制作看起来任务是完成了,但算圆柱的侧面积和底面积都不太方便。如果要是让我再制作一个,我会先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如果用宽作为高,这个长就要用两次,一次是用来求侧面积,一次用来算底面积,因为我发现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 师:你的发现,全班学生都会发现吗? 生:我相信我们班上有不少同学并没有很好的理解。 师:那怎么办? 生:老师不是在黑板上讲了吗?没理解的就背公式呗。 生:老师,我们在课前还讨论过这样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全班学生做出的圆柱都是瘦瘦高高的,身材都那么好。其实很多人做圆柱时,都是用长方形的长作高,宽的长度才是底面的周长,我并不赞成老师说:圆柱体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长相当于底面周长,宽相当于圆柱的高。应该说:圆柱体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和宽中的一条边相当于底面周长,另一条边相当于圆柱的高。 《圆柱的表面积》优秀教学设计 篇5预设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以及利用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引入新课。 1、检查:拿出自制的圆柱,分别指出它的底面、侧面和高。 2、复习:点名说说圆柱两底的关系,圆柱高的条数和关系以及侧面展开可能是什么样的图形。 3、引入:两个底面和侧面合在一起就是圆柱的表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侧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⑴摸一摸自制圆柱体的侧面,谈一谈自己感觉到什么。 ⑵想一想用我们已有的知识,能不能求出这个曲面的面积。(你能求出这个曲面的面积吗?) 小组讨论:有什么好办法求出圆柱的侧积吗? ⑶剪一剪自制圆柱,汇报交流结果。 ⑷说一说:圆柱体的侧面可转化为已学过的平面图形是什么? 它的侧面积正好等于底面周长乘高的乘积。 板书: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⑸算一算: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同学自己自作,交流结果。 小结: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的方法是什么? ⑹做一做: 课本76页例1及77页的第一题。 2、表面积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⑴自读课本: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2个底面积 ⑵练一练:(小黑板出示) ⑶小结: 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积周长与高的乘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两个底面积与侧面积的和,但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中,有许多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灵活地求出圆柱的表面积。 三、巩固练习,灵活运用 1、自学课本,书77页例3。 ⑴分小组讨论; ⑵学生反馈。 2、问:要知道圆柱形的物体的侧面积,要求哪些面的总面积? 3、只列式不计算。 小黑板出示题目。 4、实践练习 ⑴小组合作:测量并计算自制圆柱形实物的侧面积。 ⑵讨论:要求出圆柱形的物体的侧面积,是求哪些面的总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数据?怎样能测量这些数据? ⑶测量:测量所需的数据。 ⑷计算:根据量得的数据。列出相应的算式并算出结果。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知识? 《圆柱的表面积》优秀教学设计 篇6一、设计理念及设计思路。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数学课程体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数学要从以获取知识为着重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活泼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一个充分探究、创新发展的空间。在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在设计本节课时,重点和难点之处都是安排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学生参与到知识获取中,真正理解了圆柱的侧面积为什么是底面周长×高,并能运用公式灵活计算。 数学学习活动不单是单纯的接受与记忆,而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富有个性的探究过程。因此设计剪一剪、看一看、找一找、议一议等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表面积的含义; 2、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计算表面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公式的发现过程,体验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数学知识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重点: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灵活运用侧面积、表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投影仪,圆柱模型、小剪刀。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投影出示) (1)口答下列各题: ①圆的半径是1厘米,圆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②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计算。(单位:厘米) 33 43 53 你能算出它们的表面积吗? (2)引入新课: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要来探讨圆柱表面积该如何计算。 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二)、探究新知。 (1)圆柱的表面积的含义。 师:你们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指什么?圆柱的表面积指的又是什么?(讨论、交流) 学生得出结论: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2)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①组织学生将自制的圆柱模型展开分组学习。 ②侧面展开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③以长方形为例,指导学生观察联系。 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师: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圆形,我们早就会计算它的面积了,现在我们又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那么你们知道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吗? (3)解决实际问题。 ①投影出示例4: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28cm,帽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用多少面料?(复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②组织学生读题,找出条件,说说实际是求什么问题。分组学习 ③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④反馈订正。 订正时让学生讲解题思路和步骤及计算结果取近似值的方法。 强调: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在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三、课堂小结:圆柱的表面积怎样计算? 四、应用反馈。(独立完成计算) 1、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2dm,高是4.5dm,求它的表面积。 2、广告公司制作了一个底面直径是1.5m,高2.5m的圆柱形灯箱,它的侧面最多可以张贴多大面积的海报?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宽(圆柱的高) 长(底面圆的周长) 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优秀教学设计 篇7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圆的半径是5cm,圆的周长是多少?面积呢? 2、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是:(说一说,做一做)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怎么计算的?(小组交流汇报) 4、那么圆柱的表面积该怎么计算? 二、新授 (一)1、出示圆柱实物,师生共同探讨“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圆柱的表面积=?(结论: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2、圆柱的底面积你会计算吗?(圆形面积s=πr2) 3、圆柱的侧面积你会计算吗? ①圆柱的侧面是什么形状?(长方形) ②圆柱侧面(长方形)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柱侧面(长方形)的长=? 圆柱侧面(长方形)的宽=? ③圆柱的侧面积=? (组内观察交流讨论汇报说明理由) 4、小结:圆柱的表面=圆柱侧面积×圆柱的高 (二)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28cm,帽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①求需要多少面料,就是求帽子的……? ②厨师帽是由那几个面组成的? (三)一个圆柱地面半径是2cm,高是4.5cm,求它的表面积。本题与上一例题有何不同? 三、练习(练习二) 四、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知识拓展 1、制作一个底面直径是40cm圆柱形水桶,用掉了9420cm的铁皮,这个水桶有多高呢? 2、一座风动力磨坊,高10m,底面直径6m,现在要为这座磨坊粉刷涂料,粉刷1平方米需要涂料2公斤,那么需要买多少公斤的涂料呢?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圆柱的高 教学目标: 1、通过已知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迁移到圆柱的表面积。 2、在交流中让学生逐步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了解圆柱侧面积与表面积的关系。 3、圆柱表面积=两个底面(圆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长方形)面积,在推导过程中使学生们了解到圆柱侧面(长方形)的长等于底面的周长,侧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从而得出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圆柱的高。 重点难点: 1、理解圆柱的表面积含义,推导计算圆柱表面积,并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2、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公式,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实物展台、圆柱实物、学生自制圆柱模型、生活中的圆柱 预习要求:圆柱的表面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怎样计算出圆柱的表面积呢?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探讨、研究,利用多媒体课件与学生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很好的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圆柱的表面积的推导和实际应用,完成了本课的预设目标。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增加一些实际圆柱物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和应用,因为学习知识的目的就在于应用。 《圆柱的表面积》优秀教学设计 篇8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22页,练一练1、2题、练习六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和推理,发现圆柱侧面展开的形状,并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2、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探究计算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 1、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意义。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具准备:圆柱形状的罐头,外面有可以展开的商标纸。 预习作业: 1、预习课本第21-22页的例2、例3。 2、掌握圆柱侧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3、在作业本上完成第22页练一练第1题、第2题。 教学过程: 一、预习效果检测 1、圆柱的侧面积= 2、什么叫做圆柱的表面积? 3、圆柱的表面积= 4、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6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二、合作探究 (一)、教学例1 1、出示一个圆柱形的罐头,罐头的侧面贴了一张商标纸。 问:你能想办法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吗? ⑴拿出圆柱形的罐头,量出相关数据,在小组中讨论。 ⑵交流:你们是怎么算的? 沿高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商标纸,量出它的长和宽,再算出它的面积。 ⑶讨论:商标纸的面积就是圆柱中哪个面的面积? 观察一下,展开后的长方形商标纸的长与宽,与圆柱中的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 使学生认识到: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2、出示例1中的罐头。 ⑴师:这个罐头的侧面也有一张商标纸,如果不展开,能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吗?测量什么数据比较方便? ⑵出示数据:底面直径11厘米高:15厘米 ⑶学生算出商标纸的面积。 ⑷交流:你是怎么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如果知道的是底面半径,怎么算呢? 3、小结:算商标纸的面积,实际上就是算圆柱的侧面积。 追问:怎么算圆柱的侧面积?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4、练习:完成“练一练”第1题。 (二)、教学例3 1、出示例3中的圆柱。 ⑴问:如果将这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⑵让学生算一算后交流。师板书: 长:3.14×2=6.28(厘米)宽:2厘米 ⑶圆柱的两个底面的直径和半径分别是多少厘米? 板书:直径2厘米半径1厘米 2、引导画出圆柱的展开图。 ⑴这个圆柱有几个面?分别是什么? ⑵如果要画出这个圆柱的展开图,要画哪几个图形?分别画多大? ⑶在书上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圆柱的展开图。 ⑷交流:你是怎么画的? 3、认识圆柱的表面积。 ⑴讨论:什么是圆柱的表面?怎么算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底面圆的面积×2+圆柱侧面积 ⑵算出这个圆柱的表面积。 算后交流,提醒学生分步计算。 4、练习:完成“练一练”第2题。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圆柱的表面积) 三、当堂达标检测 1、完成练习六第1题。 2、完成练习六第2题。 《圆柱的表面积》优秀教学设计 篇9学习目标 通过想象、操作等活动,知道圆柱侧面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学习重点 使学生认识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拿出圆柱体茶叶罐,谁能说说圆柱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工人叔叔做这个茶叶罐是怎样下料的?(学生会说出做两个圆形的底面再加一个侧面)那么大家猜猜侧面是怎样做成的呢? 二、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研究圆柱侧面积 1、独立操作: 2、观察对比:观察展开的图形各部分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 3、小组交流:能用已有的知识计算它的面积吗? 4、小组汇报。重点感受:圆柱体侧面如果沿着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里要强调沿着高剪)这个长方形与圆柱体上的那个面有什么关系? 长方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即长×宽=底面周长×高,所以,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S侧==C×h 如果已知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也可以写成:S侧=2r×h 如果圆柱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是否也适用呢? (因为刚才学生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剪开的,所以可能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此时可以让已经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学生介绍一下他的剪法,然后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圆柱纸盒用此法展开) 研究圆柱表面积 1、现在请大家试着求出这个圆柱体茶叶罐用料多少。 2、圆柱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 3、动画:圆柱体表面展开过程 三、实际应用 1、解决书上的例题 2、填空: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可能是()形,也可能是()形。第二种情况是因为() 3、要求一个圆柱的表面积,一般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4、教材第六页试一试。 学生活动 说说自己的猜想。 利用手中的材料(纸质小圆柱,长方形纸,剪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验证刚才的猜想。 选出一个学生已经展开的图形贴到黑板上。 长方形的长是圆柱体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体的高。 学生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适用的结论。 学生测量,计算表面积。 得出结论: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指名板演,互相纠正。 学生互相讨论后完成。 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反思 学生能够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圆柱的表面积》优秀教学设计 篇10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21-P22中的例2、例3,完成相应的练一练和练习六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进一步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培养热爱数学、学好学生的兴趣。 教具准备: 圆柱形的物体,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教学重点: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来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设计理念: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在引导中发现与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通过操作、观察与推理,理解商标纸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圆柱表面积的展开图,利用表象来尝试归纳计算方法。自主实验、自主探索、自主概括是本课的基本特征。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回忆一、复习 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 (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学生回答后,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回忆特征,口答。 二.自主探索 一、认识侧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出示例2的情景图,引导学生思考:商标纸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就是求圆柱的什么? 2.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类似例2的物体,摸一摸,看一看,理解得出商标纸的面积就是求圆柱的侧面积。 师板书:圆柱的侧面积 3.操作实验,认识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1)请学生先想一想,如果把圆柱侧面的商标纸沿高剪开再展开,它会是什么形状? (2)学生拿出贴有商标纸的学具饮料罐,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然后展开,观察是什么形状。 (3)引导生观察,进一步思考得到的商标纸的长和宽跟圆柱体有什么关系呢?如何计算商标纸的面积? (4)概括提升:根据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算?为什么? 师板书: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长方形的面积=长昂×宽. 4.发散提高: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是求圆柱的侧面积? 5.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 二、认识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出示例3。让学生对照直观图,说说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的位置,同座互相用学具指一指。 2.思考:沿高展开后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两个底面分别是多大的圆? 3.要求:闭上眼睛想一想,圆柱的展开图是什么形状? 4.试一试,在书中的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圆柱的展开图,再将学生所画的展开图进行交流与展示。 5.观察展开图,想一想圆柱表面有哪些部分组成? 6.教师小结,指出圆柱的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和,叫做圆柱的表面积。 师板书:圆柱的表面积。 7.引导学生概括: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与侧面积有什么关系? 师板书: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8.学生在小组里讨论,然后算一算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答题格式。 生独立思考 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联想 动手操作 仔细观察、归纳、概括 学生联想,师相机指导。 独立练习 学生用学具指 借助学具独立思考 学生进行空间想象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 学生进行归纳、概括 先讨论,再独立算,然后交流汇报 三.巩固应用 1.完成“练一练”第2题 可以先让学生分别算出有关圆柱的侧面积和底面积,再算出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大和。 2.完成练习六第1题。 注意指导学生思考问题要求的是圆柱的哪个面。 3.完成练习六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用铁皮做油桶时,需要做圆柱的哪几个面?学生独立练习 小交流,再练习 四.总结反思1.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清楚的问题? 2.生活中的圆柱体表面都是一个侧面加两个底面吗?哪些不是?又该怎样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呢?畅谈体会。 发散思考 《圆柱的表面积》优秀教学设计 篇11教案背景: 冀教20xx课标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教学课题: 圆柱的侧面积。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在充分理解了表面积的含义的基础上展开的。圆柱的表面积是它的侧面积与两个底面面积的和,其中侧面积是新知识,底面积(即圆的面积)是学生学过的。所以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是本节课的难点,掌握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教材选用了来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想象和操作活动,使学生知道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从而探索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把曲面转化成平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推理活动,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能够得到锻炼。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和思考的能力,以及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体验出探索、发现的快乐,激起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圆柱侧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法运用:本节课我采用操作和演示、讲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将直观和抽象、新授和练习有机地融为一体,较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学法指导:采取引导—放手—引导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运用化曲为平的方法推理发现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圆柱体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圆柱体纸筒、圆柱体物体、长方形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 1、复习圆柱体的特征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柱,对圆柱体有了更深的理解,谁来说说它的特征?(指明学生回答后,课件动画展示同时师生小结) 二、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2、教师小结:在解答实际问题前一定要先进行分析,灵活运用,选择合适的方法。 三、课后作业 应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你会求圆柱的表面积吗?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试着推一推圆柱的表面积公式吧!附:板书设计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S侧=ch 长方形面积=长×宽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深入钻研教材,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动脑,使学生学有所获。通过教学有如下感悟: 一、数学教学要注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渗透。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给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化曲面为平面,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操作等环节。课上我尽量让孩子们自己探索、发现。 二、重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时,我没有拘泥于教材上把侧面转化为长方形这一思路,而是放手学生合作探究:能否将这个曲面转化为学过的平面图形?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实验,把圆柱形纸筒剪开,结果学生根据纸筒的特点和剪法分别将曲面转化成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通过观察和思考,最终都探讨出了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中,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三、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侧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本届的难点,在教学中,我适时利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直观形象的图片展示,不仅有利于学生审题,而且提高了课堂效率。 《圆柱的表面积》优秀教学设计 篇12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二册第33-34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圆柱表面积、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获得积极成功的情感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理解并掌握求圆柱体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圆柱形模型、剪刀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引入新课 我根据学生喜欢喝饮料的爱好,创建生活情景,“同学们都喜欢喝饮料,那么你们知道做这样的一个饮料罐至少需要多少的铁皮吗?怎样计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我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设疑引入新课,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求知,解决问题。) (2)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圆柱的表面 师:我们来做一个“饮料罐”,该怎样做? 生:要做一个圆筒,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圆。 师:用什么形状的纸来做卷筒呢?同学们说的意见不一致时,我适时引导,你们动手剪一剪不就知道了吗?每一组的同学都剪开自己带来的圆筒,有的得到了长方形,有的得到了平行四边形,也有的得到了正方形。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使学生对圆柱各部分的组成有了完整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也揭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实现了知识的转化和迁移。) 2、探究圆柱侧面积的计算。 师:我们先来研究把圆筒剪开展平是一个长方形的情况,求这个饮料罐要用铁皮多少?就是求什么?学生观察、思考、议论。 生1:求饮料罐铁皮用料面积就是求:圆面积×2+长方形面积。 生2:也就是求圆柱体的表面积。 师:这两位同学说得对吗?要求圆柱体的表面积要知道什么条件? 生3:我看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和高就可以了。 师:我们来听听这位同学是怎么想的。 生3: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圆柱的高相等,所以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就可以求出长方形的长,也可以求出圆的面积。生4:我觉得知道圆的直径和高也可以了。 生5:我还觉得知道圆的周长和高也行。 师:这三位同学都说得很好,那么圆柱的侧面积该怎样求? 生6: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师:如圆柱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或正方形,是否也适用呢? 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小结:同学们会动手、动脑,巧妙地把圆柱的侧面转化为平面图形,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不论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圆柱的侧面积都等于它的底面周长乘高。 师板书: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S侧=ch出示例1让学生独立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一生板演,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分组合作得出结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个性也得到发展。) 3、探究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师:我们知道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了,那么它的表面积该怎样算呢? (1)出示例2 分组讨论例2中给了哪些条件?求什么问题?它的表面积应包括几个面?怎样解答。 (设计意图:学生已掌握了圆面积和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让学生自学交流就能掌握方法。) (2)教学例3 师:在实际生活中,求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一起来看例3,应该算几个面?为什么?学生做完后汇报 师:通过计算,你有哪些收获? 生5:我知道了,做这个无盖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就是求一个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的和。 生6:在得数保留时,我觉得应该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因为用料比实际多一些,因为有损耗,所以要用进一法。让学生看34页,看“注意”后的一段话。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充分讨论,理解进一法,明确在什么情况下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培养学生实际应用意识。) (3)巩固练习,灵活运用 1、出示牛奶罐、无盖水桶、水管等实物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计算制作这些物体所用铁皮的面积,各是求哪些面的总面积? 小结: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要根据具体实物分别处理,要学会运用新学的知识合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综合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1)用铁皮制作圆柱形的通风管10节,每节长9分米,底面周长3.5分米,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 (2)砌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直径2.5米,深3米,在池的周围与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一个圆柱形的油桶,底面半径4分米,高1米2分米,制这个油桶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米?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实践与应用 小组合作测量计算:制作所带的圆柱形实物的用料面积,先让学生讲讲需要测量哪些数据,以及测量方法,再进行测量和计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锻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不断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4)全课小结在实际生活中,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如计算油桶的表面积是求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总和;无盖水桶的表面积是求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水管-的表面积只求侧面积,另外,在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所以都要采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板书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两个底面积+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柱的表面积》优秀教学设计 篇13一、引入新课: 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几何体朋友圆柱,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这位新朋友? 生:圆柱是由平面和曲面围成的立体图形。 生:我还知道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生:把圆柱的侧面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演示这一过程 师:你们对圆柱已经知道得这么多了,真了不起,还想对它作进一步的了解吗? (生:想) 师: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生:还想知道怎么求它的表面积......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 二、探究新知 师:过去我们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出示一个长方体,谁来摸一摸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指名学生摸其表面积,并追问:怎样求它的表面积? 生:六个面的面积和就是它的表面积 师: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呢?(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汇报: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教师板书) 1、圆柱的侧面积 师:两个底面是圆形的我们早就会求它的面积,而它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怎样计算它的侧面积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我们看哪个小组最先找到突破口) 小组代表汇报:把圆柱的侧面沿着它的一条高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而这个长方形的长正好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所以我们由此推出:圆柱的侧面积就等于底面周长乘高。 师:大家同意他们的推理吗?(生:我们讨论的结果也跟他们一样)你们能够利用以前的经验,把它变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太棒了。 展示其变化过程。 师生小结:(教师板书)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呈现例一: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0.4米,高是1.8米,求它的侧面积。 (1)学生独立解答 (2)指明学生解答,并让其讲清自己的解题思路。 师:通过刚才的解题思路说明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需要抓出哪两个量? 生:底面周长和高 师:无论是直接告诉,还是间接告诉,只要能求出底面周长和高就可以求出其侧面积。 2、圆柱的表面积 师:求侧面积似乎难不住大家,现在再加一问,你们还能行吗?(教师在例一的后面加上求它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师巡视,让一个学生板演,要求学生分步做,并标明每步求的是什么) 指名学生说解题思路, 师:这说明要计算圆柱的表面积需要抓出哪两个量? 生:底面积和侧面积 师生小结: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积×2﹢侧面积 3、反馈练习:(略) 师:想一想,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请大家动手试一试。 4实践运用:师:在实际生活中计算某些圆柱的表面积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公式,比如,求一个无盖的水桶的表面积,烟筒的表面积应该是怎样的呢?(生:略) 三、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有没有想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 生:要注意单位,还要注意所要求得圆柱有几个底面…… 四、自我评价 你认为自己这节课的表现如何? 《圆柱的表面积》优秀教学设计 篇14设计说明 1.在情境中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本设计在教学伊始,有效利用教材提供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发展形象思维,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学生建立了圆柱的表面积表象的同时抛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意识。 2.在操作中渗透转化思想。 转化思想是数学学习和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本设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使学生经历用自己的方法把圆柱的侧面化曲为直的过程,体会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所形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有关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观察、推理中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体会转化思想,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在应用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设计重视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相关的问题,使学生在分析、思考、合作的过程中完成对圆柱表面积的不同情况的探究,提高分析、概括和知识运用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纸质圆柱形物体剪刀长方形纸板 教学过程 1.说一说。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谁能和大家说一说?圆柱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和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2.想一想。 课件出示情境图:做一个圆柱形纸盒,至少要用多大面积的纸板?(接口处不计) 师:要制作这个圆柱,你首先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至少用多大面积的纸板”是一个关于什么数学知识的问题? 3.汇报。 小组合作,观察、讨论:求至少要用多大面积的纸板就是求圆柱的上、下底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之和。 4.交代学习目标,导入新课。 师:圆柱的上、下底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之和也叫圆柱的表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有关圆柱表面积的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培养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初步感知圆柱表面积的意义,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活动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