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五年级 |
范文 |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五年级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乡村四月》教学设计-五年级,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正确读写生字“蚕、桑”。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做到熟读成诵。 3.在诵读品味、情景想象中感受优美的田园风光,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4、激发想象,把诗改写成小作文,感受古诗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词,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 2.感悟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课前三分钟经典诵读:《田园乐》《雨过山村》《约客》 一、课前带文,感受田园风光。 1、描述情景读,揭题。 听着抒情的音乐,让我们仿佛走进了田园。田园风光,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洋溢着劳动的欢欣,充满了丰收的喜悦。让我们先来欣赏一首王维的《田园乐》生:《田园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2、译诗解文读 师:红色的桃花还含着隔夜的雨滴,绿绿的柳树笼着淡淡的春烟。生: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师: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家童都还没有打扫地上的落花呢!莺鸟啼叫,山客还在酣眠。 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3、真是一幅柳暗花明,清新幽寂的春之图啊。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现在就请跟着老师一起,到王维的画里去走一走吧! 4、师描绘图画,生听,想像画面,填写句子。 春天来了,桃花开得多热闹啊!有的桃花红彤彤的,像一团团火焰;有的桃花是淡粉色的,像一片霞;有的桃花还是花骨朵儿;有的羞答答地展开了几片花瓣;有的已经展开了笑脸,尽情展示她的美丽。在这清晨淡淡的雾色中,千万条柳枝随风舞弄着她柔软的身姿,置身其中,仿佛置身仙境之中。耳边传来黄莺的歌唱,真好听啊!别说山客不想醒来,连同学们都陶醉了。 能不能告诉大家,在这幅画里,我看到了,闻到了,听到。 5、师小结:桃红,柳绿,花落,莺啼,诗人为我们描画出的美丽的田园风光如画般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就是古诗的魅力,读着优美的诗句,让我们产生无尽的想象。 6、接下来,让我们欣赏一首由宋代诗人翁卷写的《乡村四月》,继续享受如画的田园。(出示课件,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诗文,感知韵律。 (一)初读诗,读准确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出示原文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读上两遍,注意第一遍读准字音,再把它读通读顺。 2、请一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读音有没有错,(你读得很正确,并且流利,但有两个字的读音老师还是要提醒一下大家:蚕、桑)学习生字“蚕”“桑”及讲读多音字“了”。 3、请同学们一齐读一读这句话:才了蚕桑又插田。(同学们这一句读得很正确,字正腔圆,那么整首诗是否也能读得这么正确流利呢? 老师很想听一听“”,开始——) 4、全班齐读。 (二)再读诗,读节律 1、同学们,诗不但要读正确了,还要读出它的节奏来。 老师出示第一句,请同学们试着自己读一读。——绿遍山原白满川。 A、请生读,师注意评价。 (师示范读,再让他跟读提示:节奏之间要读得声断气连) B、请全班齐读,(读得很好,真是有板有眼) 2、让我们仿照第一句的节奏,标出其它三句的节奏。 3、二人小组互读互听 4、师出示整首词的节奏,男女生读诗。(评:读的节奏很准确;真是有板有眼。) (三)读韵味 1、师范读韵脚。(出示韵脚,同学们听一听,老师的红色的字读得有什么不同?) 2、生说自己的发现。 3、师:在诗句的末尾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能使诗句的音韵更加地和谐优美。这就是押韵。 4、请学生练读,感受音韵回旋。 5、小组赛读。(两大组比一比,评:真是和谐优美;老师听到了回旋的音 韵;) 6、咱们配乐齐读一下,一定会读得更好。(配乐) 三、悟情品境释疑交流 1、译诗解文读。(调换顺序再读一遍)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看到春天来了,山坡田野间草木青绿,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交相辉映。 生:绿遍山原白满川。 师: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生:子规声里雨如烟。 师:四月到了,正值农时,没有人闲着。 生:乡村四月闲人少。 师: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去插秧了。 生:才了蚕桑又插田。 2、师指导感受山原美。乡村四月真美啊,让我们先走进山原去看看:(出示图片。)师生承接读(朱自清)《春》 师: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组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组1、2:山朗润起来了, 组1、2、3:水涨起来了, 组1、2、3、4: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师: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组1、2、3、4: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组1、2、3:风轻悄悄的, 组1、2:草软绵绵的。 师:四月的江南,无论哪里都是绿的:(补白想象发散读) 生:想象,四月的江南,绿了 师: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的世界。 生1:墨绿、浅绿、嫩绿、 生2:翠绿、淡绿、粉绿? 生3: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师:刮的风是绿的, 生4:下的雨是绿的; 师:流的水是绿的, 生5:阳光也是绿的。 师: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生6:挤在一起, 师:重叠在一起, 生7: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师:那一望无际的绿啊,诗人用了一个什么字来告诉我们这无边的绿?(遍) 2、师:除了绿色,还有什么色彩?——白。(出示图片) 师描述情景读:瞧,水田中积满了水,远远望去,一片白色,远处的青山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来青翠的山色,把积满水的`田地环绕。)真是—— 生: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挞送青来。 师:难怪诗人会这样写—— 生:绿遍山原白满川。 3、乡村的四月,有声有色,有静有动,你们听——(杜鹃声)在子规的声声啼叫中,雨轻轻地来了。音乐(图片) 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这句诗写得多好啊!是的, 生:严冬一过,如烟如丝的春雨,又悄悄的来到人间。它催促大地苏醒,它给春天增添生机。 师:看!那蒙蒙的细雨像烟雾、像薄纱一样笼罩大地,使大地呈现出如诗如画的景象。 组1:细雨滋润着柳树,柳树醒来了,柳枝变软了,吐出米粒大的嫩芽;微 风吹拂,轻轻摆动,像一群身穿纱裙的仙女在翩翩起舞。 组2、好像有谁在指挥似的,鸟儿们也扇着翅膀,在柳枝上放开歌喉,欢快地唱起了春天的赞歌。 组3、迎春花禁不住张开笑脸,欣喜地沐浴在雨抚摸的嫩绿的小草也不甘示弱,抖抖身子钻出地面,给大地披上一身毛茸茸的绿装。 齐:啊!多美呀!这树、这花、这草构成了只有春雨才能描绘的绚丽图画!补白想象发散读: 子规声里雨如烟,四月的雨,像,像,像。 生1、子规声里雨如烟,四月的雨,像, 生2、子规声里雨如烟,四月的雨,像, 生3、子规声里雨如烟,四月的雨,像。(引导生说完整句子) 4、激趣情感,评价激励读。是啊,四月的雨啊,像雾那样轻: 生1读——(师评: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啊。) 四月的雨啊,像纱那样柔, 生2读——(师评:我仿佛触到了春雨那轻捷柔软的手指了) 四月的雨啊,像烟那样迷蒙, 生3读——(师评:乡村四月的景真美啊。)(板书:景美)师读诗句板书:绿原、白川、子规、烟雨。 5、乡村的四月草长莺飞,万物复苏,它是美丽的季节,又是繁忙的季节。 6、看图片理解“蚕桑”“插田”。(看着他们劳动的情景,你们有什么感受吗?让学生说说体会,) 是啊,乡村的生活多么辛苦繁忙啊,诗人是用哪些字词把这种的景象描写出繁忙的景象写出来的呢?(才了?又)是的,人们忙完了蚕桑,又忙插田。人们只是忙完了蚕桑和插田吗?还可能会有哪些农活?7、(赏读文本,师生接读古诗) 师:仲春时节,农事繁忙,婆媳相互呼唤去洗蚕子了,院中的栀子花开得正旺,却闲着无人欣赏。《雨过山村》 师:乡村四月闲人少,人们白天耘田夜晚绩麻,连小孩子也跟着大人学习种瓜呢,多可爱啊! 生:<<四时田园杂兴>> 8、乡村的人们真勤劳。(板书:人勤) 9、所以作者会说:引导读—— 10、同学们,这就是美丽的乡村四月,我们怎能不喜爱它呢?读——(前两句)这就是勤劳的乡村人民,我们为生活在这样的地方而自豪,读——(后两句) 11、小组合作:在小组里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诵读古诗。再小组展示。 12、我想,同学们已经把这首诗印在心里了,全班配乐齐诵。 四、拓展练习。 乡村是美的,作者的诗更美,它就像一幅画一样,展现在我们眼前。同学们,能不能用我们的语言,展开你们丰富的想象,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优美的小作文呢? 1、生改写。 2、交流汇报。师适时评价:描写真细致,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乡村生活的赞美。 你笔下的乡村就像一幅画一样。 你的比喻句写得真好,为你的作文增色不少。 3、小结:这就是古诗的魅力所在,寥寥几字就能让我们浮想联翩。 4、作业:出示〈〈雨过山村〉〉,这首诗又让你看到了怎样迷人的田园风光呢?课后写一写。 五、总结。 乡村的景色如此迷人,课后,请同学们再搜集一些田园诗,读一读,赏一赏。感受诗的魅力,感受乡村生活的情趣!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