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八年级物理质量的教学设计 |
范文 | 八年级物理质量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物理质量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级物理质量的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教材从本章到第十四章讲述力学知识,初二物理《质量》教学要点设计——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跟前面几章简单的物理现象相比,知识的讲述深入了一步。在能力培养方面,除了继续注意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外,在讲述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分析物理事实,找出共同特征,从而概括出概念和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本章而言,涉及到两个常用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和用天平、量筒测物体的密度是初中学生应掌握的其中两项基本技能。所以,本章是基础的一章。就本节而言,认识质量及其测量仪器,特别是学习使用学校实验室和工厂化验室常用的天平(本地区配置托盘天平),是为后续各节的学习所准备的。因此,本节是基础的一节。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和换算,物理教案《初二物理《质量》教学要点设计——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 (2)能力目标: ①会调节天平平衡; ②会使用游码; ③初步学习用天平称固体的质量; ④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物理知识及技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 (3)方法目标: ①继续学习"从现象出发,经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 ②继续学习运用"关键词归纳法"归纳文段要点; ③初步学习"实验探索法"发现事物内部规律的学习方法。 (4)德育目标: ①在质量初步概念的引出过程中渗透"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②在实验过程中渗透"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虽说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但教材对初中学生的要求较低,因此,它不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天平作为一种常用测量质量工具,是后续章节有关实验的不可或缺的仪器;并且,它是质量测量中一种较为精密工具,对学生日后的生活、工作都会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是让学习天平的使用。 三、教学方法 "质量":现象归纳法、练习法; "质量的测量":实验探索法、关键词归纳法。 四、板书设计 一、质量 1、质量——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2、单位: (1)通用单位:千克--kg (2)常用单位:吨--1t=______kg 克——1g=______kg 毫克——1mg=___kg 3、测量: (1)工具: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2)托盘天平的使用: ①方法:天平平台放,游码零刻线;平衡螺母调,指针中线指;左物右码放,砝码游码和。 ②注意事项:称量、镊子、干燥、清洁。 八年级物理质量的教学设计2一、教材分析 1、简介:本节为初三物理第一章第二节,教材通过滚摆和单摆实验来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通过木球与弹簧片碰撞实验说明动能和弹性势能也可以相互转化,物理教案-质量。最后分析了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情况。本节是“机械能”这一章的重点,也是学习其它形式能的起点。 2、目的和要求: (1)知道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并能解释自然界中机械能相互转化的现象; (2)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重点:课本第4页实验1、2、3。 4、难点:由实验现象分析概括出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化并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二、器材准备 滚摆、单摆、CAI软件、计算机设备。 三、教学方法 本节教学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为了增加实验的可风度,配合演示实验采用CAI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可把实验1、2、3及人造卫星的运动由动变静、由小变大、由快变慢,使知识的传授具有鲜明的表现性,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更有利于分析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四、教学程序 1、新课引入。 手持粉笔头举高,问:粉笔头具有什么能?为什么?(重力势能,被举高了)放手,下落过程中问:粉笔头又具有什么能?(此时既有重力势能又有动能)问:它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各有什么变化?(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大),指出:自然界中动能和势能变化的事例很多,这就是本节所要研究的内容。启动计算机投影本节CAI课件封面: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物理教案《物理教案—质量》。 2、新课教学。 实验1:滚摆实验。出示滚摆,并介绍构造及使用方法。告诉学生可通过观察摆轮上的红色标志来判断摆轮的快慢。 做此实验时,同步放映CAI课件中的滚摆动画,引导学生对照动画分析观察到的现象。使学生总结出:下降时,滚摆位置变低,速度变大,则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说明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上升时,位置变高,速度减小,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说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学生总结正确后,点按鼠标显示实验结论:滚摆实验证明:动能和重力势能可相互转化。 实验2:单摆实验。展示单摆把小球拉到一定的高度,然后放开,观察小球运动情况。放映CAI课件中单摆动画,引导学生分析出最高点A、C两处速度为零,则球从A—B—C的速度变化很容易观察出来,学生也好得出A—B—C和C—B—A的能量转化。点按鼠标显示实验结论:单摆实验证明:动能和重力势能可相互转化。 实验3:此实验改为CAI模拟实验,并把弹片改为弹簧来增大可见度。放映本实验动画,学生很容易观察弹簧被压缩后再恢复的动作,不难得出能量的转化。点按鼠标显示实验结论:撞弹簧的实验证明:动能和弹性势能可相互转化。 点按鼠标显示结论: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化。 3、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事例分析。 布置学生阅读课本P5面卫星和“想想议议”。学生讨论卫星和皮球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放映东方红1号卫星绕地球运行动画。介绍卫星知识,告诉学生这是我国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包含丰富的物理知识,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讨论其运行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放映皮球动画,学生一目了然的就可完成“想想议议”的内容。 4、小结精练。 (1)放映CAI中练习题,学生解答; (2)讨论回答课本P9面习题4,讲评习题3、5两题; (3)布置作业:P9面习题5、6、7三题。 五、时间安排 1、新课引入3分钟; 2、新课教学20分钟; 3、举例分析10分钟; 4、小结练习12分钟。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