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
范文 |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体会文章内容详略的安排,学习作者的写作方式。 2、探讨作者对主人公的感情,提高分析能力。 3、了解作者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4、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预习,教师重点讲解,辅导完成课堂练习。 2、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串讲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感受长妈妈真诚、善良、淳朴的性格。 重点难点疑点剖析 重点 1、把握文章内容。 2、体会文章内容详略的安排。 3、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作者对主人公的感情。 4、了解作者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难点 1、体会文章内容详略的安排。 2、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作者对主人公的感情。 疑点 为什么题目不是“长妈妈”而是“阿长”。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了解《山海经》的大致情况。 2、查阅相关资料,弄清鲁迅和“阿长”的关系。 学生准备 1、重温以前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预习课文,准确认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和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第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约________分钟) 二、阅读课文,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约________分钟) 三、仔细研读课文第1~5自然段(约______分钟) 四、完成课堂练习(约________分钟) 板书设计 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约________分钟) 二、研读6~17自然段(约_______分钟) 三、研读第18~28自然段(约________分钟) 四、布置作业(约________分钟) 第3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步骤 (第3课时) 一、指导完成上节课所布置作业(约________分钟) 二、疑难词语练习(约________分钟) 三、完成课后习题二、三(约________分钟) 四、小作文(约________分钟) 板书设计 疑难词语: 疏懒震悚诘问郑重古怪面如土色掳去 练习设计 1、下面哪些句子是表现长妈妈的性格特点的? (1)她生得黄胖而矮。 (2)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着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 (3)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 (4)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 (5)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她不开口。 辅导练习提示:可组织学生讨论,如何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展示人物性格。 2、仔细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为什么在文中称主人公为“阿长”而不是“长妈妈”? (2)作者为什么说这四本书是“我”“最为心爱的宝贝”? 辅导练习提示:由“我”与“长妈妈”的深厚感情作为切入点进行探讨。 教法探讨 1、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长妈妈就与学生见过面,在那里面她给年幼的作者讲了一个美女蛇的故事。从那段描写可以看出长妈妈当时和作者的关系十分亲密,与本文有着有机的联系,由此引出本文的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 2、这篇文章比较长,可以先让学生读一读,归纳出文章记叙的几件事。 3、从长妈妈为作者买来他渴望的《山海经》一事中可以透视作者与长妈妈之间的真情,此部分内容要重点研读。 4、要让学生了解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就必须分析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 参考资料 阿长(?—1899),浙江绍兴东浦大门人,鲁迅儿时的保姆,鲁迅称她为长妈妈。 “长妈妈只是许多旧式女人中的一个,做一辈子的老妈子(乡下叫做‘做妈妈’),平时也不回家去,直到了临死”。长妈妈患有羊癫病,1899年4月“初六日雨中放舟至大树港看戏,鸿寿堂徽班,长妈妈发病,辰刻身故”。 其实,这个来自东浦的长妈妈身材矮小,周家原先的保姆个子高大,按周家工友王鹤照的说法:章福庆的老婆阮氏——“庆太娘”才是真正的长妈妈,只是叫惯了,也把东浦的那位叫做长妈妈。 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而作几篇文章都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其中《阿长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2【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了解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感情。 2、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体会描写的作用和方法。理解本文围绕人物特点合理安排材料、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写法。 3、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同情和赞美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 【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写与略写相结合的写法。 2、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用双重眼光看待人物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展示: 给加点字注音。 1、骇()孤孀()掳()悚()惶急()疮疤()()诘问()渴慕()疏懒()霹雳()()孀()惧惮()玑()懿()矩()颈()灸() 2、介绍作者: 二、合作探究 1、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 2、仔细阅读课文中买《山海经》的部分。 ①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②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 ③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三、达标反馈 1、鲁迅本名________,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________家、______家、_______家。《阿长与山海经》选自《___________》,这部散文集中的作品内容都是___________。鲁迅先生的两本小说集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阿长是人名,《山海经》是书名,二者本没有什么关联,可作者为什么用“阿长与《山海经》”作为文章的题目?通过对这一段童年生活的回忆,作者抒发了对阿长怎样的感情? 第二课时 一、预习展示 阅读文章19—29自然段,回答问题。 1、简介买《山海经》一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长妈妈买的《山海经》实际上是一本怎样的书?它在我心中的地位是怎样的?为什么? 二、合作探究 1、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2、结尾两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作者在刻画长妈妈的形象时,采用了那些方法,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的? 课堂小结 本文按生活的本来面目,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刻画出一个真实、生动、鲜活的普通劳动妇女——长妈妈的形象。她饶舌多事、不拘小节,有许多繁文缛节,但为人诚恳、热情,有着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这些都是令作者心灵震憾的原因,文中表达了作者的深切怀念之情。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3一、导入 谈话导入: 回忆·如果让你写印象深刻的一个人,你会写谁呢?·鲁迅先生的记忆中也有对他重要的人,重要的事,他把这些记忆中的花瓣集合集合起来,编了一本书,叫《朝花夕拾》,今天我们要读的《阿长和山海经》就是其中之一。 切题导入 阿长·山海经 为什么以一个人和一本书为题呢?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二者对于作者又有怎样的意义? 能引起阅读的兴趣,已经是个好题目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2、讨论交流:你是否喜欢这篇文章? 你是否喜欢长妈妈这个人? 作者喜欢她吗?少年时代的我,对长妈妈是什么样的感情?(到底是轻视还是敬佩?) 三、再读课文,小组探究 1、再次阅读课文,圈点批注 把“我”对长妈妈的观感发展和变化的关键词找出来。 为什么不写长妈妈的外貌,却大费笔墨写她的名字? 2、小组探究 3、全班讨论 问题1: 第一阶段:一般印象 不佩服、最讨厌、无法可想(读一读这一段,用还原法,说话时&没有礼貌、没有文化、不够文明;睡觉时&不够称职,跟她说她又听不懂) 第二阶段:矛盾加深 磨难(信念、冰冷的福橘&迷信,对生活只期望“顺顺溜溜”,把希望寄托在小孩子的一句话上) 第三阶段:一个转折 特别的敬意、伟大的神力(讲了一个荒诞的故事&我们怎么评价这个故事·荒谬—但是年少的我听得非常认真,好像真有那么一回事似的,我不怕,因为我不是门房,不掳了她去,因为她不是门房,又不好看,听说她能让大炮爆炸,产生了特别的敬意,觉得占领全床也是应该的。越是讲得荒谬,越是听得当真,这就有点幽默了。有一个问题:阿长觉得这荒谬吗?成年的鲁迅呢?他是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写这个事呢?调侃,温和地讽刺) 怨恨(谋死了我的隐鼠) 第四阶段:又一个大的转折 空前的敬意(没有反语调侃的意思,非常感动) 那么总结一下,长妈妈是个怎样的人呢? 没有文化,愚昧迷信然而淳朴善良,真心关爱孩子 作者对她是怀念的 那么为什么要把她写醜呢?为什么不美化她? 插入讲:审美的散文之外,有审“醜”的散文,醜的意思是不好看,不美,但这不美之下,又潜藏又美的情感。(举例灰太狼)在作者幽默的调侃下,生动的形象浮现在我们眼前,深厚的情感蕴含在我们心中了。 问题2: 为了交代阿长的名字,居然用了两大段,是不是太繁琐了?鲁迅不是说,写好了文章后至少要看两遍,将可有可无的东西删去吗? 用还原法:正常情况下,可以把他人的名字安在自己头上么?什么样的人会允许他人这样做?社会地位卑微的,不被尊重的。(哀其不幸) 长妈妈是一个典型代表,鲁迅借长妈妈,也表达了对旧社会没有文化、没有地位的劳动妇女的同情。(又有温和的讽刺) 四、结语 学习了这篇课文,相信长妈妈睡觉时候的“大”字,不辞劳苦给我买《三哼经》的形象留驻在了我们心中,人无完人,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同时具有毛病和美德的平凡人,请同学们到生活中去观察,去发现,你们一定也写出这样好的文章。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 】 1、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 2、理解积累“诘问、惶急、疏懒、渴慕、深不可测、情有可原”等词语。 3、整体把握课文,了解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感情。体会语句的深层含义,把握蕴含的思想感情。 4、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体会描写的`作用和方法。理解本文围绕人物特点合理安排材料、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写法。 【重点难点】 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写与略写相结合的写法。 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用双重眼光看待人物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配乐磁带、小黑板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导入 ) 同学们,我们在初一时学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其中为百草园增添神秘情趣的美女蛇的故事.大家还记得吗?这位长妈妈是鲁迅家里的一个女工,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她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鲁迅的作品中几次提到她,甚至还专门写了这篇《阿长与<山海经>》。《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地理著作,书中保留了一些流传广泛的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作者把连在一起,她与它有什么关系呢?下面就让我们阅读课文去探个究竟。(板书文题、作者) 二、回顾复习鲁迅及《朝花夕拾》的有关知识(参阅《三点一测》) 强调:主要作品集及初一学过的课文、出处 学生自读《三点一测》,了解《山海经》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可就词语含义、段落大意、内容质疑、分析评价等内容圈点批注。(参考《三点一测》) 教师抽查字词学习情况。(参见《三点一测》) 1、注音:(出示小黑板) 惊骇 诘问 惧惮 憎恶 疮疤 恶: 憎恶 恶心 恶毒 模: 模样 模范 2、听写并释词: 面如土色 深不可测 惧惮 诘问 惊骇 渴慕 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疑难词句师生共同探究疑难词句,小组无法解决的,提交全班讨论、交流。教师参阅教参46页“文句解说”,酌情讲解。 2、速读课文,参阅《三点一测》66页,初步理解课文。 3、思考研讨: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了什么?。 学生思考后,在全班交流。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参阅课后练习一答案) 四、课堂小结 从整体说来,本文诙谐而富有情趣.但又不失深沉庄重。“切切察察”的神态,睡相的描写,吃福橘时的紧张心情,“长毛”的故事,渎后令人捧腹开怀,忍俊不禁。可是,当长妈妈为“我”买回《山海经》后,作者的感情变得深沉庄重,深切怀念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这种色彩的变化,使得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表达得更加真实感人。 五、作业 设计 口头作文: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请学生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讲述他的一、二件事,看看谁讲得真实、生动、传神。 六、检测题设计 抄写并记会本课的生字词,按小组检查验收。 第二课时 精读全文,进一步研析阿长这个艺术形象,重点研读买《山海经》一节。 一、朗读课文1~17语段,重温长妈妈这个艺术形象 1、播放伴读音乐,学生分组朗读1~17语段 回顾思考:文中这些关于长妈妈的故事表现了她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板书提纲,明确。 喜欢切切察察 低声絮说 饶舌多事 管“我”很严 喜欢“告状” 不拘小节 睡觉时摆成“大”字 元旦早晨塞福橘 淳朴善良 烦琐的规矩 关心孩子 “长毛”的故事 2、研讨课后练习第二题,理解作者对长妈妈的双重感情。 学生自主思考,与小组交流,小组长代表本组发言,全班交流。 二、研读买《山海经》一节,即18~28语段 1、分组朗读课文18~28段 学生听读,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各组长组织讨论,并作好本组讨论的笔记。 (1)买《山海经》一事的起因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 ⑵⑶⑷题见课后练习第三题 (5)“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 2、学生分组回答以上问题,教师明确问题的关键。 第(1)问:“我”渴慕着绘图《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 第(5)问: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惊,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 3、齐读最后两段。思考:结尾两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正是深切怀念的真实写照。 板书:为“我”买回《山海经》——真诚热情 乐于助人 深 切 怀 念 4、请学生说说长妈妈是怎样的一个人? 指名学生归结,教师明确(参阅课后练习一答案) 5、学生批注文中描写阿长的语句,并分析这些描写有什么特色? 教师提示有关描写的知识,让学生找出文中出色的描写,师生共同揣摩。(参阅教参47页第3) 三、课堂小结 本文按生活的本来面目,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刻画出一个真实、生动、鲜活的普通劳动妇女——长妈妈的形象。她饶舌多事、不拘小节,有许多繁文缛节,但为人诚恳、热情,有着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这些都是令作者心灵震憾的原因,文中表达了作者的深切怀念之情。其词恳切,其情真切,十分感人。加强诵读,在诵读中力口深体会。 四、布置作业 (选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题(四)的短文写作练习,在班上交流。 2、以《阿长买{山海经>》为题,写一篇300字的想像短文。 3、当有一天阿长为“我”买到绘图的《山海经》时,如果“我”想对她说句话,会是什么话?请写几句话描述它。 4、以《我熟悉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 五、检测题设计: 下面哪些句子是表现长妈妈的性格特点的? (1)她生得黄胖而矮。 (2)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着什么事。 (3)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母亲去了。 (4)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 (5)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她不开口。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5【课型】新授。 【教材分析】:《阿长与《山海经》》是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七课,是鲁迅先生的文章。这是一篇纪实性的文章。文章几乎是按生活原样,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但又爽朗、热情、乐于助人,有着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作者通过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地怀念之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领会长妈妈这一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品味细节描写。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朗读法、引导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学生搜集有关“阿长和《山海经》”的资料。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导语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对,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万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板书标题、作者, (二)作者介绍 指定学生简介作者。 (三)出示教学目标 (四)检查预习情况 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骇掳悚煌急疮疤诘问渴慕霹雳烦琐惧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 明确: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事。 2、思考: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阿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买《山海经》一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三、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分角色朗读6-17自然段。 思考: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1、元旦除夕哈福橘,说是吃了它,一年到头,顺顺溜溜。 2、说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从对这些烦琐的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是关心爱护“我”的,不然她也不会这样“切切察察”、不厌其烦地告诫“我”。 3、作者还用诙谐的笔墨叙述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令人捧腹的同时,又使人看到了长妈妈的无知、淳朴。这在一个孩子的眼中,她有“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 运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师:这篇课文中,你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生提出问题,师生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师补充:文中描写了长妈妈塞给“我”福橘的往事,是怎样描写的?她的这一举动寄托了她怎样的愿望? 生回答后,师明确: 文中写她“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焦急的神态跃然纸上。而当“我”说:“阿妈,,恭喜……”之后,“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欣喜之态溢于言表。作者虽然认为这是“元旦辟头的磨难”,但正是这“磨难”中,寄托着长妈妈怎样善良真诚的愿望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为并不是她自己吃福橘,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 五、拓展延伸 元旦的古怪仪式中,特别传神的是第二天清早阿长的惶急情景,这里只有动作和神情,动作先是“将我按住”,再是“摇我的肩”,神情是“惶急地看着我”,此时真是无声胜有声,有丰富的潜台词,你设想一下,阿长心里最想说什么? 六、课堂总结 1、学生谈收获。 2、教师结束语:鲁迅笔下的长妈妈,她虽然多事饶舌,有些令人厌烦的规矩,但她真诚、善良淳朴、关心孩子,尽自己的可能帮助孩子,这样的人,怎能不让鲁迅深深地怀念呢? 七、布置作业《导与学》。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长妈妈给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指名回答) 长妈妈喜欢饶舌多事、不拘小节。无知、淳朴,关心爱护我。那么,长妈妈还具有哪些性格特征呢?最让“我”对她产生敬意的是什么呢? 二、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齐读第18-28自然段。 1、这里,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指名学生复述买书的起因、经过、结果。 事情的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可远房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又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 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 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 小结:文中用一个“霹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惊”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也表现了“残’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物原因。作者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宛然可见。 2、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3、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 4、“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为什么会产生“新的敬意”?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5、“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 6、文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 7、划出描写阿长的句子,判断这些句子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 8、分析“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一句有哪些精妙之处,写出了人物的哪些特点? 解决问题,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归纳作答。 明确2、“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说明我对从她那里得到《山海经》没抱任何希望,只是说说而已。 3、“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说明我听到以后很震惊,很感动,表现了我极度惊喜、兴奋的心情。 4、为我买来《山海经》,她确有伟大的神力。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5、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过感激和“新的敬意” 6、明确问题五: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7、明确问题六:“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我给你买来了!”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穿着新的蓝布衫”写一人普通妇女的打扮。 “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写她对我的关切、爱护之情。 “高兴”写为我买来了而高兴,可见长妈妈的仁慈、善良。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写出了一个淳朴、热心、关爱孩子的阿长。 8、“哥儿”的称呼,有地方特色,但更透着阿长对我的亲热、疼爱之情。“三哼经”的说法非常传神地展现了一个不识字的普通妇女形象。但就是这么一个不识字的人竟给我买到了《山海经》,所以当听了这话时,“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就显得真实自然,毫不夸张了。因此这处语言描写生动传神地展现了阿长虽然不识字没文化但却淳朴、热心、关爱孩子的形象特征,非常吻合人物的特点。 这部分围绕阿长的淳朴热心、关爱孩子的性格特点写了阿长给我买《山海经》一事,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一个善良、仁慈、关爱孩子的长妈妈的高大形象。 9、画出文中表明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态度的词句,比较前后有什么变化,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有什么好处? 感情变化:讨厌——敬意——憎恶——新的敬意——怀念。 (先抑)(后扬) 提问:文中哪些地方抒写了作者这种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明确: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正是作者深沉怀念的真实写照。 三、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 本文是以作者的思想变化为线索的。 2、为什么文题是“阿长与《山海经》”,而文中却写了几件似和《山海经》无直接联系的事?记叙文的中心是作者通过记叙人和事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思想贯穿着文章始终,是文章的灵魂。作者是根据中心思想来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的。 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中心来确定的。对表现中心意思有较大作用的,为了突出重点,就要详细描述;与中心意思有些关系的次要材料就要写得简略些,详略配合得当,才能更好地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略写往往是记叙文中的烘托部分,没有略写,文章内容就会呆板,头绪就会不清,情节就会不连贯。如果说详写是红花,略写就是不可少的绿叶。如文中略写的“我”不大佩服阿长的三件事就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更全面完整地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的作用。 四、拓展延伸 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请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五、课堂总结。 1、学生谈收获。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可以从描写方法、写作方法、基础知识、情感等方面谈。 2、教师结束语。总观全文,作者先是“不大佩服”,后来发生“新的敬意”,到最后发出深沉的祝福。作者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来刻画阿长这一封建社会的普通劳动妇女形象,刻画出了一个淳朴热情、善良仁慈、关爱小孩的长妈妈形象,抒发了自己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及深深的怀念。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