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爆竹声声》教案 |
范文 |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爆竹声声》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科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爆竹声声》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理解38个新词语的意思。 2.会按照课文后面的思考题边读边思考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会借助课文的重点词句复述课文内容。 4.懂得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习俗,为了安全和保护环境,自觉遵守在城市禁止燃放爆竹的规定。 教学重点: 会边读边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难点: 能抓住重点词句,复述课文。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15个生字,理解"接触、风俗、延续"等词语的意思。 2.会边读边思考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第一段。 3.初步知道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民间风俗,了解爆竹名称的由来。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示课题。 谁能说出过年时人们喜欢用哪些方式庆祝节日? 燃放烟花爆竹是过年时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的庆祝方式,在爆竹声声中让人感到浓厚的节日气氛。 出示课题:爆竹声声。 (二)听录音思考问题。 (三)自学课文。 1.读通课文,生字多读几遍,记字形。 2.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想词义,完成课堂作业. 3.思考课后问题,找找对应的课文。 (四)检查自学。 1.认读生字,识记字形(提示用形声字的规律记字形)。 2.说说"接触、风俗、延续"的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膨胀(péng zhàng) 瑟瑟(sè sè ) 毕毕(bì bì) 剥剥(bō bō )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说同一个意思?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 (爆竹名称的由来;燃放爆竹的来历;禁止燃放爆竹原因。)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带着问题边思考问题边默读课文,划出有关的词句。 2.完成口头填空: 爆竹的名字是这样来的:最早的爆竹是用( )做的,先( ),再( ),然后竹节( ),竹筒内空气( ),最后竹子( )。 3.讨论,说说爆竹名字的由来;理解词语:竹节、密封、膨胀。 4.读第1自然段,找一找哪两句话说明了爆竹是人们喜爱的庆祝新年的方式?(理解:震耳欲聋。)读一读哪句话引出了爆竹名字的由来? 5.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完成课堂作业第3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按照课文后面的思考题边思考边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第2、3段,理解"临近、意外、广泛"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懂得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传统的民间风俗,为了安全和保护环境,自觉遵守在城市禁止燃放爆竹的规定。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完成课堂作业第2题,反馈,订正。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带课后问题2默读课文第二段,边读边思考。 (1)讨论,引导学生理清传说的行文脉络。(怪物偷东西、让人得怪病--意外发现、竹节赶怪物--烧竹节,吓怪物,求安宁。) 联系上下文理解:临近、意外。 (3)轻声读课文,圈出每个过程中的重点词句,准备把传说讲给大家听,要求过程清楚,语句通顺。 (4)指名说,同桌互相说,并评议。 (5)这一段中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3.学习课文第三段。 (1)许多城市为什么要明令禁止燃放爆竹? 用上“因为……所以……”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你还见过或听说过这样的事例吗?简要说一说。 小结:政府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下令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有的地方没有全部禁止,规定了燃放的日期和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3段。 5.作业:完成课堂作业第6题。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会借助重点词句复述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能用“每逢……人们……”的句式仿写句子。 二、教学过程: 1.朗读全文,说说每一段主要写什么? 2.出示下表,选择其中一栏完成。 重点句子重点词语 爆竹名字的由来 燃放爆竹的来历 禁止燃放爆竹 3.交流,在书写投影片上写出重点词句。(可以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当增减。) 重点句:最早的爆竹真是用竹子做的。 烧竹节,用以吓跑怪物,以求得新年的安宁。 城市已禁止燃放爆竹。 重点词:锯保留火盆膨胀爆裂就是怪物 怪病意外竹节煮食往山顶逃风俗唐朝 火药容易伤人引发火灾 4.借助重点词句按要求复述课文。 5.照样子仿写句子。 (1)出示例句:每逢新春佳节,人们要燃放爆竹。 (2)“每逢”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后面的半句话和前面的半句话有什么关系?(表示两种情况关系紧密,有规律性。) (3)说说“每逢什么时候,人们干什么”。 (4)完成课堂作业第5题。 6.从课文中摘录表示声音的词。 (1)摘录词语,积累词汇,完成课堂作业第4题。 (2)根据摘录的词语,分别说说:(什么东西什么时候)发出(什么声音)。 板书: 爆竹声声 名字由来——燃放爆竹——禁止燃放 (括号里的内容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填写) 教学反思 《爆竹声声》一课选自教科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爆竹声声”是说爆竹的声音一声连一声,连续不断.它告诉人们:中国的爆竹之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古代延续到现在,还将永远地一声声地延续下去.本节课,我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功之处 1、这节中年级的课我留给了学生5分钟的识字时间,基本完成了本节课的识字任务,而且在教学中我以鼓励用自己的方法记住生字,并对好的方法予以表扬,提高了识字的速度。 2、本节课的`重点是复述关于燃放爆竹习俗由来的传说,如果只是平铺直叙的提出要求让学生复述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而且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很大,因此在本部分我做了重点的考虑,用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三个简单的问题帮助学生提练出复述提纲,变难为易,再适当地运用了学生的自主评价,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破了教学难点,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3、本节课的次重点是了解爆竹名字的由来,在这里我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自己,让学生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课堂.在小组学习前,我简单的点拨了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法可依,这样既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而且也为以后的独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整节课的教学开始于爆竹声中,结束于礼花声中,四十分钟的教学让学生一直沉浸在愉悦、轻松、民主与平等的氛围之中。 5、这节课我留了10分钟的学生练写时间,而且在教学中我以鼓励为主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之处,以红色圆圈为鼓励。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还设计了小组竞赛的环节。所以学生写的比较认真。 二、不足之处 1、这节课我的语言不够精炼,随意性很强,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加强。 2、教学环节连接不够紧凑。 3、有个别学生没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4、课程标准规定3-4年级的学生写字水平要达到正确书写汉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要有一定的速度。所以这节课我省去给汉字分结构的时间,引导学生多观察生字。讨论交流。但是这节课学生的发言并不积极。 5、本节课的内容安排的较多,使写字指导不够充分。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