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
范文 |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模板汇总九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课文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1教学要求: 1、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变化的原因。 3、感悟语言的魅力。 重难点、关键: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变化的原因。 2、感悟语言的魅力。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学生字词 生字:绅士一枚硬币魔力 词语: 木然:呆呆的样子。 佝偻:脊背向前弯曲。 褴褛:(衣衫)破烂。 俯身:低下身子。 询问:征求意见,打听。 欣慰:喜欢而心安。 魔力:使人爱好、沉迷的吸引力。 风烛残年:比喻临近死亡的晚年。 衬托: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陪衬或对照。 二、导入新课 1、自由读课文,初知文章的内容。 2、讲一讲文章内容。 生讲后师归纳。 中午,一个街头乞讨的老妇人立在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的牌旁,什么也没得到,一个诗人给了她钱,并在牌子上加了“春天到了”,晚上,老妇人收到了许多铜币。 三、理解课文 1、分组讨论:中午和晚上老妇人的所得为什么会有不同? 2、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归纳:“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告诉来来往往的人们:春天来临了,百花齐放,百绿峥嵘,生活是这样美好,而“我”却什么也看不见,“我”能看见的只有黑暗、阴沉,能感受到的是饥饿、贫寒,“我”是多么不幸啊!请幸福地生活在春天里的、能感受花开树长鸟飞水流的人们施舍“我”一点吧。看到蕴含着这样深刻意义的诗句,谁不动恻隐之心呢?谁会不掏出一点钱施舍这位可怜的人呢?所以诗人在“我什么也看不见”之前写的“春天来了”具有催人动心、感人心肺的作用,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3、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什么是同情心,什么是幸福? 生发言后教师归纳:“同情”是一种美德,它缩短了幸福之人与苦难之人的距离,它是伸出的双手,它是温馨的花香,它是春日的暖风,它给苦难送去幸福,给忧伤送去欢乐,人人都献出一份同情,这世界会变得更美好。“幸福”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比如寒酸的小职员看到“春天来了,我什么也看不见”就会觉得自己看得见春天是多么幸福;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少男少女会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幸福。 四、小结 加了一句话,就“让什么也看不见的老妇人”令人同情,这就是衬托的力量,春天的美好衬托出老妇人的悲惨,更令人一拘同情,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读了这篇文章,希望大家要会运用语言,学会用语言去打动人心。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2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能区别多音字“哄”、“吗”的读音,理解11个新词的意思,能区别“走失”和“丢失”的不同意思。 2、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补充完整。 3、初步学会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4、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样子的,懂得遇事仔细观察,抓住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让学生初步学会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理解老人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推理的过程;能用因果倒装句式正确地把老人的推理过程说出来。 2、培养学生预习课文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平时多观察,勤思考的好习惯。 三、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区别多音字“哄”、“吗”的读音。 3、能区别“走失”和“丢失”的不同意思。 4、初步学会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1)投影骆驼图后问:这是什么动物?谁能说说骆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2)投影“从前有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问:“走失”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丢失”吗? (3)商人走失了骆驼,于是就发生了一个“找骆驼”的故事,出示:13找骆驼 (4)看了课题,你想知道那些问题? 2、引导质疑 (1)听课文录音,想想刚才提的问题,那些听了录音就解决了。 (2)今天老师还要教给大家一种新的预习课文的本领。出示“阅读提示”,通过学习“提示”,明确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学习课文,学会提出不懂的问题”。 (3)指导预习课文的方法与步骤。 ①读通课文,读准生字的音;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分析生字的形,记住字形。 ②划出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想想新词的意思。把不理解的词语写在作业本上。 ③再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句子和内容下划上“—”线,打上“?”。 3、反馈交流,评析学生提出的问题。 (1)认读生字卡片。 (2)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对有价值的问题要及时表扬肯定,对“偏题”要妥善处理 ,正确引导。 (3)紧扣阅读训练重点及学生预习前、后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结。 4、完成作业。 (1)《作业本》题2。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并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式补充完整。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检查生字,听写生字。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想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2)这段主要讲什么?从那里看出商人的心理很着急?用着急的语气读读商人的话。 3、学习2—9自然段。 (1)布置自学。要求:①轻声朗读2—9自然段。②同桌讨论:老人知道商人丢失的那只骆驼有那些特征?老人说得对吗?你从哪儿看出来? (2)反馈 ①让学生用“老人知道商人丢失的那只骆驼 ”的句式说出骆驼的三个特征,先分三句说,后综合起来说。 ②商人三次回答老人的话是怎样说的? ③比较“是的”、“不错”、“对极了”的异同,说说商人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④“忿忿”是什么意思?商人的心情为什么会转喜为怒?该怎样读出“忿忿”的语气来? (3)分角色朗读2—9自然段。 4、学习第10自然段。 (1)默读第10自然段 ,思考:老人并没见过商人的骆驼,可却能那么准确地说出骆驼的特征,这是为什么?请把老人得出结论的依据找出来。 (2)“不紧不慢”是什么意思? (3)请用“不紧不慢”的语气说说老人的话。 (4)练习用因果句式说写句子。 5、作业:(1)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2)抄写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遇事要仔细观察,抓住事物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继续进行因果句式的说话训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复习。 (1)听写词语。 (2)分角色朗读1—9自然段。 (3)请你用不紧不慢的语气,仿照例句回答商人的疑问。 2、继续学习第10自然段。 (1)齐读“至于……顺着它的脚印去找”句。 (2)理解“至于”的意思。 (3)仿照例句说话。 3、学习第11自然段。 (1)齐读第11自然段,看看商人找到骆驼了没有。 (2)“果然”是什么意思?“果然”说明了什么? 4、总结。 (1)老人为什么能帮助商人找到骆驼,你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2)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还知道了什么? 5、课堂练习:《作业本》3、4、5题。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3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理清课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二、教学重点 (一)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三、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花生) 2.出示花生的投影片,教师解题: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 3.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看课文。 (板书:19.落花生) (二)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本课生字不多,但每个生字都有要提醒学生的地方。 “辟”是多音字,主要掌握pì和bì两个读音,通过组词让学生区分并掌握 “榨”是翘舌音zhà,纠正学生口语习惯读音“zhá” “慕”字下面是不是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 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可惜:值得惋惜。 开辟:开拓发展。 翻地:用犁、锨等翻松田地。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收获:取得成熟的农作物。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爱慕: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成熟: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 分辨:辨别。 体面:(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 (三)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1.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落花生是本文议论的中心事物,因此以落花生为题。全文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 (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可能总结不全,教师指导学生读有关句段来帮助学生概括总结。 3.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 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后)写吃花生时的议论。 分段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将第1自然段分作第一段,学生不会有什么分歧;对第二段的划分,学生会产生分歧。有些学生会将第2自然段到最后都分作第二段,依据是这一大段是讲一家人过收获节。对学生的这种分段方法教师应予以肯定。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二)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练习分清课文主次。 (三)练习用“居然”“成熟”造句。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三、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指名三名学生有感情地分段朗读课文。普普通通的花生引出了一家人的许多话题,使我们对花生也生出了几分敬佩之心,带着这份敬佩之情,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理解内容。 1.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 (先写种花生,再写收花生) (板书:(一)种花生收花生) 2.课文中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 (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些词语是按种花生的顺序排列的,不能颠倒位置) 3.“居然”写出了什么?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居然”写出了种花生的结果,也写出了获得收获时大家出乎意料地高兴的心清。因为大家没有种花生的经验,又是在荒地上种的,对能否收获没有把握。没过几个月收获了,真是喜出望外。用“居然”一词强调了大家那种惊喜的心情。) 4.练习用“居然”造句。 学生练习用“居然”一词口头造句,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句子中要有出乎意料的意思,不能简单地造出“他居然……”类型的句子。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理解内容。 这一部分写得很简略,也容易理解,教师可用简练的语言一带而过。 花生居然收获了,一家人准备过一个收获节。 (板书:(二)母亲的建议) (四)学习课文第三段,理解内容,懂得道理。 1.默读第三段,思考: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 (板书:(三)尝花生议花生) 2分角色朗读课文,讨论回答思考题。 (姐姐说味美,哥哥说可以榨油,“我”说便宜,大家都喜欢吃,父亲说花生最可贵的是它的果实理在地里。) (板书:兄妹们议花生父亲议花生) 3.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 (两次。第一次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第二次由花生的特点进而说明做人的道理。) (板书:花生桃子石榴苹果) (1)齐读父亲的第一次议论。思考:父亲是怎样通过比较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 (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通过果实的样子、果实结出时的位发的比较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 教师帮助学中抓住关键词语“埋在地里”“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矮矮地长在地上”等进行分析,体会出花生的默默无闻,朴实无华。 (板书:果实理在地里鲜红嫩绿的果实矮矮地长在地上高高地挂在枝上) (2)思考:花生的果实长在泥土里,桃子、石榴、苹果将果实挂在枝头,是个是花生故意钻进土里不让人知道,桃子、石榴、苹果放意炫耀自己?为什么? (这是它们各自的生长特点) (3)桃子、石榴、苹果鲜红嫩绿,惹人喜爱,而花生却将成熟的果实理进泥土,等待人们来挖掘,来利用。由此,你体会到花生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无华) (4)练习用“成熟”造句。 “成熟”有两个义项。一是泛指生物由发育到完备阶段;一是指发展到完善的程度。教师据此指导学生造句。 (5)齐读父亲的第二次议论,思考: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 (谦虚朴实,不计名利,不会炫耀自己,对别人有用的人) (6)出示投影片,填空,指导学生背诵。 “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可是,不是而的东西。” (板书: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 4.作者对父亲的话理解了吗?你从哪里看出的?读出有关的句子。 (1)出示投影片,填空,指导背诵。 “人要做的人,不要做,而的人。” (2)你对作者的话理解了吗?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叫只讲外表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3)小结:作者受父亲的启发,所说的这段话是全文的中心所在。它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做人的道理,赞扬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谦逊朴实、不计名利、有真才实学而不炫耀自己的人;赞扬了一切默默无闻,为人民多做好事,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批判了那些只求表面,贪图虚名,不学无术,对社会没有用的人。父亲的教导深深印在作者的心上,“落花生”的精神贯彻在他一生的做人、写作和教学之中。 (4)齐读全文最后一节。思考:这一节对全篇文章和突出文章中心起了什么作用? (第一句讲过收获节的谈话一直到深夜,交待了时间,把事情叙述完整。第二句说明了父亲的话给“我”的印象之深,说明了作者在收获节上的收获之大,也可见母亲安排这一活动约用意和父亲参加这一活动的目的。这样的结尾深化了主题。) 5.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五)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4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准确、工整书写5个生字。掌握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 3、借助拼音读熟、读懂韵文,教育学生养成早起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读懂韵文,培养早起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做早操的音乐、生字卡。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入 今天的天气可真冷啊!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运动运动,暖暖身体好吗?师生伴随《做早操》的音乐一齐做运动。 师:不但我们小学生要做早操,小露珠、小鸟儿、小蜜蜂也要做早操。他们是怎样做早操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儿歌《早操》。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欣赏激趣 1、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早晨欣欣向荣的景象。早晨太阳升起,万物苏醒,人们纷纷来到大树下、花丛中进行晨练。 师:快说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2、伴随音乐,老师进行范读课文。 (图画美、音乐美、文字美深深地吸引着学生,情境的创设最大潜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学生自学 1、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标出来,问问老师、同学。(允许下座位交流) 2、找出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 四、识字 1、如果这些生字娃娃从课文中跳出来,你还认识它们吗?教师出示卡片学生快速认读,强调“早、做、操”是平舌音。 2、拿出你的生字卡片,开始我们今天的“超级小考官”,同桌互相考考看! 3、识字游戏。开火车接儿歌、组词的游戏,看卡片,拍手。如:它是谁?它是“起”。什么“起”?“起来”的起。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合作学习中帮助学生扫清文字的障碍。) 五、学习交流 1、读一读,谁愿意把儿歌读给大家听。其他的同学当灵耳朵,听的要求:发音是否准确,声音是否洪亮。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 2、说一说,儿歌里写的做早操是什么样子? 3、连一连。 小露珠跳来跳去 小鸟儿跑来跑去 小蜜蜂滚来滚去 小学生飞来飞去 4、看一看,我们再来看看它们是怎样做早操的。看后你们有什么感受? 5、读一读,带着你们的感受读课文。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就要让学生说好话、读好文,读读练练中,学生也在接受美的熏陶。) 六、指导背诵 多么有趣的儿歌啊!让我们把它记在心里吧!配上音乐,根据提示学生在课堂上熟读成诵。 “————,起得早, ————来————去, 在————做操。 七、拓展学习 1、你还见过谁做早操?请你也试一试写一首小诗好吗?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2、小组展示,评选出“今日之星“ (学生要学会迁移、运用。小组间探究学习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进行了美的创新。) 八、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儿歌 1、抽学生读,全体读。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3、这节课我们要学会写的是哪几个字?看田字格认读。 4、认识新笔画,观察带这种笔画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生模仿写。 5、学习其它生字,通过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评议,巩固认字。 二、总结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5课前谈话: 师:(出示一足球)同学们喜欢足球吗?玩过吗?关于足球你还知道什么?(在涉及课文的关键地方教师要强调。比如禁区、点球、带球突破、射门等等。)教师相机板书:射门 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些精彩的进球录像剪辑。(学生看,教师边解说球员带球射门,守门员边防被射门,而这精彩的一面仅是几十秒的时间。) 一、揭示课题,引导质疑 多精彩的一瞬间,有个足球爱好者是这样描述的(课件出示文章第一段)。学生齐读明白:射门进球对球员来说是一种激昂雄浑的体验,对球迷来说也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然后教师导入,可是在一次很重要的比赛中,一位非常优秀的世界级球星却两次放弃了射门的机会。 把课题补充完,强调放弃。然后学生读题质疑。 估计会问: 这个球员是谁? 是哪一场球赛? 他为什么要放弃射门机会?(在什么情况下) 最后比赛结果怎么样?…… 二、重点研读,体悟情感 抓住两次放弃射门来研读。 第一次: 1.激励学生学学体育节目主播,把这段话变成一段现场解说。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说。可以合作说,也可以现场演示,也可以朗读,只要充分去读,爱读就可以了。 3.展示学习情况 4.理解福勒为什么放弃了射门。引导学生分析当时情况(相机出示课件上的主要句子),想象福勒一脚射出后的结果。教师相机补充:一个优秀的球员抽脚射门的力度最少也达每小时120公里。最大的是贝克汉姆达每小时156.4公里。 5.再次感情朗读体会 6.联系自己谈感受,福勒该不该放弃(学生可能会观点不一,但是不要求统一)师:福勒在完成百分之九十动作时收回了脚,这是在极短时间做出的决定,你们有过类似情况吗?事后对自己的决定满意吗?而福勒呢?他对自己的决定后悔吗? 第二次:篇幅较短,所以朗读解决。 1.老师指导多次朗读。 2.再次讨论: 福勒应不应该放弃这次射门机会?学生再辩。老师借机讲述一些体育精神如“更快更高更强”“重在参与”和现实中一些弄虚作假所带来的后果。明白体育比赛的真正要义是什么。 3.再次朗读。 三、延伸拓展,升华情感 1.创境激情:再次让学生用敬仰的目光注视福勒的相片,然后以不同角色向福勒说一句话:福勒的球迷、教练、队友、西曼等等; 2.展示体育比赛中其他相关的例子。 板书: 责在对方 放弃射门 人性美 免伤对手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6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3 咏柳) 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 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7.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l.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l)(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3.全班齐读。 4.能背的站起来背。 四、指导说句,写句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五、布置作业 1.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誊写工整。 2.背熟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1.开火车背。 2.指名有感情的背。 3.全班背。 二、讲评 讲评学生写的关于柳树的句子(课前收好,批改) l.选出优秀的到台上读。 2.指出不足之处。(注意字要写正确,句子要通顺) 三、指导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五个字。学生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 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垂”的笔顺要多次书空,让学生记牢、写的时候四横的长度不一样。 “裁”字注意笔顺。下面的部件与“衣”字要区别:一捺改成了一点。 “剪”字下面是个“刀”不要写成了“力”。 3.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 四、板书设计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教案点评: 古诗《咏柳》,通过描写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教学中以学生实践导入,并通过温故知新,从以前学过的“咏鹅”理解“咏柳”就是赞美柳树。并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课堂练习突出对学生说和写的锻炼。 教案示例二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读3个新字。 2.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大致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指导学生写春天柳树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朗读并背诵课文是重点。 2.理解诗句意思及描写柳树的美的特点是难点。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田字格);朗读录音磁带;到户外观察柳树。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打开挂图(或放幻灯),激发兴趣 放诗歌的朗读录音,在学生对诗歌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板书课题。 解题。学生试说“咏”的意思。教师小结:“咏”的本义是歌咏,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作者借赞美柳树来赞美春天。 作者简介: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书法家,字季真,会稽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县人)。少年就以文章出名,公元695年中进士,做过礼部侍郎等职。晚年不拘礼节,酒后作诗文,神采飞扬。今存诗19首,除《咏柳》外,《采莲诗》、《回乡偶书》也很有名。 二、指导看图 图上有些什么?在什么地方?人在干什么?(先一个一个说,再连起来说一遍) 同学们看了图,想一想诗人是怎样描绘自己所见到的情景的,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 1.请听录音,看看课文有几句话。(标出句子) 2.看音节卡片,开火车读。 bì chuí sī cái sì jiǎn 3.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4.分组读课文,男女生各读一句。 四、学习生字 1.出示带音节的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去掉音节读。(注意“垂、似”的读音) 3.识字、记忆字形。 (1)出示要掌握的生字卡片。 (2)分组观察、讨论。利用以前的学习方法识记字形。 (3)检查自学情况。(指名学生当小老师,师生评议) (4)教师重点指导: 碧,bì,上下结构,注意写好上面的部分,“王”的底下一横要变成提。 垂,chuí,读准翘舌音,8笔,注意写好中间的部分。 丝,sī,5笔,要读准平舌音,注意上面的写法。 裁,cái,12笔,读准平舌音,注意里面的写法,和“栽”要区别开。 似,sì,6笔,读准平舌音。 剪,jiǎn,11笔,上下结构。 4.巩固练习(做游戏)。 (1)做找朋友游戏,找对了全班齐读三遍。 (2)组词练习。 五、课堂练习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认读汉字卡片。 二、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1.引导学习第一句。 (1)自由读第一句,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能说一点就说一点) (2)齐读第一句。 (3)指导朗读(注意轻重音和停顿): 碧玉 / 妆成 // 一树 / 高,万条 / 垂下 // 绿 / 丝绦。 教师范读,学生仿读,指名读,师生评议,齐读。 (4)教师小结: 妆,打扮。一树,满树。“一”在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整”的意思。万条,柳树枝条多。在古诗中“百”、“千”、“万”经常泛指数量多。丝绦,一种丝织的带子。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子,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成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2.引导学习第二句。 (1)自由读,说说你懂得了什么? (2)指导朗读: 不知 / 细叶 // 谁 / 裁出,二月 / 春风 // 似 /剪刀。 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师生评议,齐读。 (3)教师精讲: 细叶,指柳树新萌发滋生的`又细又嫩的叶子。全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剪出来的啊! 三、想象情景,朗读、背诵课文 1.自由读全诗。结合看图及在户外所看到的柳树,想象诗句所描写的画面。 2.教师点拨:诗的第一句,写的是实景,表现了整棵柳树的颜色、形状及树上的柳条多。虽然是对静物客观的描写,但是却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蕴含着作者对柳树的喜爱之情。诗的第二句,是作者的想象,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二月春风”想象成手拿剪刀的能工巧匠,把在春风吹拂之中的柳树想象为经过巧手剪裁的艺术品。这种大胆而巧妙的想象,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深化了诗歌的内容,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这首诗赞美柳树不是作者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凭借赞美嫩绿多姿的柳树来赞美春天,歌颂春风给大地带来了一派生机。 四、课堂练习 1.写一写课后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指导学生写话 1.启发学生说说在户外看到的柳树。同桌互说。 2.小组推选代表说,师生评议。 3.指导书写。 例:春天来到了,柳树的枝条上长出了一片片长长的绿叶,近看好像绿色不是很深,但是当你远远地望去的时候,整棵柳树就被一层绿色的雾包围着。一阵微风吹过,柳条随风摇摆,就像在欢迎我们似的。 板书参考 探究活动 观察春天的柳树,或者其它景物,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的观察结果。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7一、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本文讲的是四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一件感人的故事。本课教学应注意读书指导,将读书贯穿学习活动的全过程。通过读书,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在读书过程中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独特的感受,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受到三个小伙伴优秀品质的感染,学会关心他人。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情感,从而体会“一边……一边……”的用法,并练习说话。 3、 在读书过程中能独立思考,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关心他人。 三、教学重点 1、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难点 从角色对话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有条件的学校制作课件,四个小伙伴的人头像。 学生:预习课文(边读文边看图)。 六、教学时间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课前我们预习了课文,你们认识课文中的小朋友了吗? 1、(课件出示维佳像)瞧,谁来了、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课件出示郭良、米沙、罗晨像)这三个小伙伴是谁? 2、出示课题,读课题。 (二)自主读书,学习生字词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生字词多读几遍,句子读通顺。 (2)数清段落,标上序号。 2、 同桌相互进行生字正音。 3、 出示生字词,老师检测掌握生字词的情况。 方法一:生字词带拼音读(试读、抽读、齐读)。 方法二:生字词去掉拼音读(抽读、开火车读)。 方法三:词语带进句子里读正确、通顺。 (三)指导朗读,理解感悟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师生共同明确学习目标:通过角色朗读体会小伙伴的感情,弄明白他们是怎样关心、帮助维佳的。 (1)第一段,重点读第二句,体会维佳此时的心情(图文结合)。 (2)朗读2~8段。 方法一: ①自由朗读。老师提醒学生注意人物对话时,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表达的语气。 ②五人小组练习读。老师提醒学生,分好角色练习读,相互评价,练习对话的语言表达效果。 ③五人小组全班汇报读。老师提醒大家注意他们朗读时对话语气表达得怎样。(评价。) 方法二: ①五人小组练习朗读2~8段。老师提醒一人读叙述语言,四人分别扮维佳、米沙、郭良、罗晨读。注意从对话中体会三个人物的感情。(小组评价。) ②五人小组全班汇报。老师提醒大家注意表演者的情感表达。(评价。) 方法三: ①四人小组去掉叙述语言,角色对话练习。老师提醒大家注意当时人物的动作、表情、心情是怎样的。(注意评价。) ②四人小组对话表演。老师提醒评价。 3、大家谈:通过朗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老师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独特的感受,让大家体会到郭良对维佳丢了点心表示关心,担心他肚子饿。米沙对维佳丢了点心也表示关心,还提醒他今后要小心,点心要放在书包里。罗晨不但关心维佳,而且还把自己的点心分给维佳,帮助他。从而体会到小伙伴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情怀,激发大家学习几个小伙伴的优秀品质,学会关心他人。 八、评价总结 1、 讨论:三个伙伴中你喜欢哪个?为什么? 2、 讲讲我们小伙伴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关心帮助的故事。 九、作业练习 1、 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 (1)读下面几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郭良吃面包。 郭良对维佳说话。 郭良一边吃面包,一边对维佳说话。 (2)你能将下面两个句子照样子表达吗? 松松走路。 松松唱歌。 2、 描描写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认读,练习组词语。 (2)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关键笔画。 (3)老师示范写“包”字,学生书空。 (4)集中练习书写其他的字(要求书写姿势正确,书写正确、美观)。 本文来源于小编整理,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8【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感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5、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预习生字的方法。 2、复习的方法。 3、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4、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5、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是我们开学后的第一课,我想先考一考你,你知道“族”是什么意思吗? ⑴民族:汉族。 ⑵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家族。 ⑶事情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水族馆 ⑷灭族:封建时代的一种刑法。 2、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56个)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民族小学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 我想课前同学们一定非常认真地读了课文,下面就让你来验证一下自己学习的结果如何。 三、学习预习方法 1、复习的方法。 2、明确名称:音部、部首、音节 3、画表格: 字 章节 音部 部首 笔画 组词 字义 四、学习生字 1、部首相同的: 蝴蝶:怎样记?(形声字的方法,左形右声) 坪坝:山区或丘陵地区局部的平地。 2、注意读音的字: 坪坝(bà) 傣(dǎi)族 景颇(pō)族 阿昌(chāng)族 德昂(áng)族 3、容易写错的字: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五、练习书写 戴 蝶 雀 舞 蝴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9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给老师以掌声,给听课老师掌声,以表示欢迎,出示课题《掌声》,齐读课题。 2、正是同学们的掌声,使一个女孩改变了,这个不幸却又幸运的女孩是谁?(英子) 二、文本对话,感受掌声魅力 1、请轻读掌声前的部分,画出有关句子和词语,并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英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抓住重点词句) (1)、她很文静……最后一个离开 (2)、英子立刻把头低下 (3)、英子犹豫…… 2、换位思考:假如你是英子,此时你心理会怎么想? 3、你们心目中的英子应该是什么样的?课文怎么写? 4、是什么力量让英子有了这么大的改变?边读边找出课文中描写掌声的句子。 5、采访同学们,你为什么给英子送去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6、英子在掌声中向大家深深鞠了一躬,此时她一摇一晃走下讲台,这与刚才走上讲台感觉一样吗?如果你是英子,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如果没有__________ ,我就_________ 。 因为______________ ,所以_________ 。 三、总结升华 四、课外延伸 1、上中学后,英子来信了,快来读读,从信中你知道了什么? 2、给英子回信 3、老师赠言 五、布置作业 1、收集有关爱的名言 2、有感情朗读课文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