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元日》教学设计 |
范文 | 《元日》教学设计(汇编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元日》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元日》教学设计1【目标预设】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诗中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 过程与方法借助工具书、查资料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 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重点难点】 诵读古诗,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引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年吗?谁来说说咱们过年都怎么过的啊?(各抒己见)(放鞭炮、挂灯笼、贴春联、拜年、收压岁钱、包饺子、买年画、贴倒福、守岁、蒸年糕、) 2、同学们,无论何时何地,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很注重过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七言绝句《元日》,看看古人是怎样过年的。 【设计意图】 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教者需着眼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过春节又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引导他们适度回忆,并适时引导到要学古诗上来,这样使之有较强的求知欲,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抱有新鲜感、探究欲。 3、出示古诗: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4、理解题目的意思:“元”是“初”“始”“第一”的意思,“日”就是指“日子”,“元日”就是指“第一天”。这一天既是指一年中的第一天,又是指正月的第一天,也是指春季的第一天,所以通常我们把农历正月初一叫作“元日”。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春节。我们也把这一天称为“三元”。 5、读课题。读出你的感情。(老师看你满脸兴奋,你为什么这样读?) 【设计意图】过春节时每个人的心情无疑都是快乐的,让学生带着快乐、兴奋的心情朗读诗题,这样为全诗的学习打下一个感情基调。] 二、自学古诗。 过去我们学过很多的古诗,你是怎样学习古诗的?说说方法: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结合工具书和资料理解诗意——展开想象,体会诗情——感情诵读 这节课同学们继续使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不过今天老师提高一点要求,请同学们根据相关的资料自己读懂这首古诗,你能行吗? 1、出示学习要求: (1)大声朗读两遍,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说说诗歌中古人过年的习俗,从哪句话中读出的? (3)查词典以及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理解疑难的字词。 (4)同学相互之间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2、学生自学。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要拥有自学能力,必须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因而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知识储备,带着工具书、课外资料,带着自己的学习伙伴共同学习,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属于学生的,才是真正关注学生发展的,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检查自学情况,理解诗歌的意思。 师:同学们刚才学得非常认真,现在是你们展示学习成果的时候了。 (1)、指名读古诗:谁来读一读这首诗?很好,这位同学把这三个生字都读正确了。爆(bào)屠(tú)符(fú)。指导字的写法,注意结构匀称,横笔画较多,写时应当平行等距。 (2)、轻声读一读这首古诗,你有什么疑问?你知道古人过春节都有哪些习俗?你是从哪句话中读出的? (3)、质疑:屠 苏:屠苏酒 曈曈日:太阳初生时光亮耀眼的样子 桃 符:古代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桃符”后来就是指春联。 交流:古人过春节的习俗有:燃爆竹 饮屠苏 迎红日 新桃换旧符 (4)、说诗意:理解了诗中疑难的字词,那么诗歌的大概意思是什么呢?谁来说说? 诗意: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每年春节人们总要拿新春联换掉旧春联。 三、精读感悟,体会诗情诗景。 春节是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期盼的节日,那么过春节时的气氛是怎样的呢?(欢天喜地、热闹万分) 1、生自由朗读古诗,思考从诗中什么地方我们能感受到过年时那欢天喜地、热门万分的气氛。 师生交流: (1)“爆竹声中一岁除” 你有过放爆竹的经历吗?读着这句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景象?(引导生观察文中的插图,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放爆竹时那快乐的情景。) (2)“春风送暖入屠苏” 师补充介绍: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留。从这我们知道喝屠苏酒不仅是为避邪,而且还为了庆祝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同时也是为了祝愿年长者更加长寿。想一想,在酒席上人们互相敬酒时,会说些什么呢? (3)“千门万户曈曈日” 看到这普照千家万户的光辉灿烂的阳光时,你看到的仅仅是阳光吗?还有怎样的感觉?这阳光还象征着什么?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4)“总把新桃换旧符” 看到家家户户都贴着那红红的春联,你有什么感受?看看书上的这户人家门上对联写的什么内容?从这副对联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过年了,你家门上都贴了什么春联?从自己家贴的春联上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储备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而春节对于学生们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提到春节,学生头脑中总会浮现出许许多多幅美好欢乐的画面,而诗中的放爆竹、喝酒(屠苏酒)、贴春联,学生都有直接的生活体验,因此结合诗歌回忆生活场景,这些生活场景通过古诗再次让学生们很快感受到了那份欢乐,自己的生活体验实际上很好的帮助他们理解了诗句,而诗句所描绘表达的内容又反过来加深扩大了孩子们对新年到来的感受,二者相得益彰。] 我们从过年时放爆竹、喝屠苏酒、迎红日、贴春联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感受到了过年时那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气氛,那么你能把这种快乐的滋味读出来吗? 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2、同学们,古人常常以诗抒情,这首诗描写了宋代人过春节的场面:春风送暖,旭日初升,家家户户点燃爆竹,合家喝着屠苏酒,忙着摘下门上的旧桃符,换上新桃符。作者择取了这些过年时最典型的喜庆场景,展现了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风俗画卷。宋人特别喜欢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哲学观点。王安石此时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所以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对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及乐观情绪。抒发了他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心情。结合王安石当年推行新法的政治抱负,你从哪些文字中体会出他喜悦的心情呢? 师生分析讨论,重点讨论“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里着重体现王安石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诵读古诗,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很容易就能感受到过春节时那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而王安石借这首诗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则比较隐晦,学生也难以理解,因而教师直接陈述出,然后引导学生再回到诗中去体会王安石的政治理想,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我们知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请根据下列提示,选择其中的一个画面展开想象: 出示: 一年一度的元日又到了,王安石走出家门,沐浴着和暖的春风,迎着灿烂的阳光,感受着过年的喜庆。 (1)他看到孩子们正在放爆竹,…… (2)他看到每家每户都在喜气洋洋的喝着屠苏酒,…… (3)他看到新年初升的太阳…… (4)他还发现每家每户的门上都…… 看到这样的情景,王安石想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就象这和煦的春风一样正吹遍了千家万户,吹进了人们的心田吗?于是不由得诗兴大发,立即口占一绝: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组织交流。 [【设计意图】诗歌中所描绘的意境、所表述的情感,是诗歌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而学完全诗后提供几个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借这些画面的表述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走近了诗人,走进了文本,突破了教学难点。] 4、看到过年时的景象,联想到自己的政治抱负,诗人王安石是多么开心啊。你能把过年时欢天喜地的情景,诗人内心深外的喜悦读出来吗? 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这么好的古诗难道不值得我们积累吗?引导生有滋有味地背诵。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以读为本,这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强调“读”,正是指点学生学习语文的正确有效的方法。在读中感知形象,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赏诗中景,在读中悟诗中情。 四、回顾学法,总结全文。 带领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结合工具书和资料理解诗意——展开想象,体会诗情——感情诵读 [【设计意图】古人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语文教学的“教是为了不教”,因而在学完古诗后适时的引导学生总结回顾古诗的学习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的诵读古诗《元日》。 2、有兴趣的同学课后搜集王安石的古诗读一读。 3、阅读文章《过年的传说》。 [【设计意图】小学语文的学习必须得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这样由学一篇引出另一篇甚至是相关联的多篇,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首先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过年”导入新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接着本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工具书等,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诗歌的大意。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深入理解古诗,感悟诗句中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的节日景象。最后有感情的诵读古诗并进行相关的知识积累。 【设计理念】 1.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试图避免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在参与中自悟自得,使学生充分体察个人感受,以学生自身的个性、生活背景、阅读积累等生活情景为基础,从诗中有所感悟,从而进行有个性的阅读。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3、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知识面。 【教材简析】 本诗描写了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本诗中王安石借元日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元日》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元日》,并理解诗句大意。 2、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学生活动方案 教师导学方案 ◆导入环节 学生说说过年时会做什么事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展示点评环节 学生说说对诗人王安石的了解 学习生字词 自由读诗歌,画出不会读的词语 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生字词,其他小组帮忙解答 小组PK读古诗 学生点评 理解题目以及诗句大意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古诗,画出不理解的词的意思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不理解的词的意思 3、小组讨论交流,试着用自己的话说出题目以及诗句的意思 4、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分层训练环节 1.自主完成练习. 2.在老师展示其他同学作业时,认真倾听。 ◆拓展延伸环节 齐读孟浩然的《田家元日》 ◆总结反思环节 1、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2、说说自己这节课的收获。 《元日》教学设计3教材分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认真书写全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文。 3、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了解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尝试“讲诵写吟”古诗。 4、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人王安石作为政治家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 设计理念: 1、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2、重视诵读,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3、开放学法,引导学生讲诵写吟古诗。 教学过程: 一、解诗题 1、开门见山,出示诗题——“元日”。 谁来猜猜“元日”是什么意思? 学生猜测。(如果有学生说对了,问一问他是怎么知道的?相机表扬课前预习充分的同学。注意与“元旦”区别开。) 查字词典,共同理解:“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农历正月初一”,春节。 2、联系生活,说一说现在春节时有哪些风俗习惯? 学生回忆、叙述。 3、教师小结学习古诗的方法,板书——解诗题。 我们学习一首古诗,首先要理解它的题目是什么意思,这样就能知道这首诗大概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过渡:下面咱们就来读一读这首诗,看看宋代的人在春节时都干些什么呢?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猜诗题意思让学生区分元日与元旦,问题来自学生,解决于学生,印象深刻。回忆生活中春节的习俗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渗透了民俗文化的教育,营造了一种氛围,为下面解读诗文做了铺垫。教师的小结很好地提炼了学习古诗的方法,授人以渔。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学习方法的掌握非常重要。) 二、诵诗文 1、出示全诗,学生自读。 2、检查自读效果。 ①请个别学生读全诗,其他学生纠正读错的字音。(师相机教学“爆、屠、符”三个生字) ②共同探讨如何停顿。(如:爆竹声中∕一岁除) ③齐读一遍,然后同桌互读,师生对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准、读通、读顺) 3、教师小结学习古诗的方法,板书——诵诗文。 古诗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诵读古诗是古诗学习的重要部分。如果我们能够深入理解诗的含义,那我们就能诵读得更传神。 (本环节设计意图:古诗的诵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这个环节让学生大量地读,采用多种形式读,在读的过程中解决生字的教学,教师要把握好教育契机,巧妙地穿插。教师的小结仍然是一种授之以渔。) 三、明诗意 1、齐读古诗。 2、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诗意。 3、全班交流,提出疑问: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其他组可以解答,大家都解答不出,教师可以运用查字词典、看图片、补充阅读资料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如看图理解“曈曈日”、补充资料理解“屠苏”等等。) 4、小组再次合作,连起来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 5、每组派代表说诗意,比一比哪个组说得既正确又有文采。 6、全班整合,取长补短,共同明晰整首诗的意思。 7、教师小结学习古诗的方法,板书——明诗意。 理解诗句的内容,弄明白整首诗的意思,也是古诗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古诗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悟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本环节设计意图:诗意的理解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孩子自己能理解的老师不说,孩子能帮助孩子的,让孩子自己解决,相信孩子有这个能力。大家都有疑问的,教师要教给孩子解决的方法,如看图理解,补充资料理解等等,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教方法不教答案。对于整首诗的意思述说教师要求有文采,这是非常重要的,死板的翻译就失去了语文的味道,古诗意蕴深远,翻译成白话文也应该文质兼美。长期坚持,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在这样的翻译过程中,学生会感受到经典文化的魅力所在。教师的小结过渡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为下面体会诗情做铺垫。) 四、悟诗情 1、集体诵读全诗。 2、谈一谈:诗人是怎样来表现春节的热闹欢乐、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的?选择了哪些富有节日特色的风俗、景物来表现的? 学生讨论交流。(抓住放爆竹、喝屠苏酒、贴对联等动人场景) 3、诗人描写这些景物想表达什么呢? 学生议一议。 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王安石的资料,再谈一谈。 4、教师补充介绍此诗的写作背景资料,和学生共同探讨,这首诗不仅写出了欢乐喜庆的迎春景象,更表现了诗人王安石作为政治家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 5、再读全诗,体会情感。 6、教师小结学习古诗的方法,板书——悟诗情。 我手写我心,诗人在诗中总是寄托了自己的真实情感,每一首诗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我们在学习古诗的时候一定要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本环节设计意图:在所有环节中,教师时刻不忘让学生诵读,通过学生一遍遍的诵读,逐渐走入诗人的内心。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诗中关键的场景进行理解,通过补充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把握人物思想,升华诗情。教师的小结在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的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写作教育,强调写作时的真情流露。学生带着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感悟,吟诵古诗,自然能读出这首诗的味道。) 五、课堂延伸与作业 1、采用多种形式吟诵《元日》。 2、在《习字册》上认真书写《元日》1遍。 3、你来吟我来喝:吟诵春联。 4、动笔写一写《元日》这首诗所表现的春节欢乐场景。 (本环节设计意图:强调对古诗的吟诵、书写,读好书、写好字。前一课刚刚学了春联,所以设计了一个吟诵春联的环节,既是对诗的内容的一种延伸,也是对中华经典文化的一种推崇。最后的写训练的不仅是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是学生对诗文解读的一种检测。) (整节课以学习方法的指导为主线,以讲、诵、写、吟古诗为实践,让学生学会解诗题、诵诗文、明诗意、悟诗情,教给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板书设计: 元 日 王安石 解诗题 诵诗文 明诗意 悟诗情 《元日》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运用多种识字渠道,认字与识字。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诵读古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自学,学习古诗,提出疑问。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调动查找资料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朗读课文,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能够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 了解诗句所蕴含的情感。 课前难点: 运用工具书独立完成预习。 课前准备: 对联积累,能够诵读对联。 教学过程: 一、谈春节激趣入课题: 1.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的画面 2.学生们,还记得去年的春节吗? 3.回忆春节的情景,除夕,大年初一…… 4.引出诗题: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板书:“解诗题”。 5.初步了解作者,指导学生吸收有价值的资料。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生字游戏――师:课文上说,过年的时候放鞭炮,这鞭炮,用了什么词? 预设:爆竹。 师:对啊,大家写上这个词,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 预设:在竹子里安装火药,爆炸,出花,出响。 师:没错!那,这“爆”字该怎么写呢? 火药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声旁,两个熟字合起来,很好记。 师:同座互相用刚才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的生字新词。 爆 屠 童 换 符 3.学生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句,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 “岁”就是“年”,“除”就是“过去”,这一句的意思就是“爆竹声中一年过去了”。 2.学生用这种方法理解下面的语句。 3.交流讨论,相机出示课件。 指导“屠苏”,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们明白吗?有疑问吗?师告知:张老师第一次 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也和你们一样产生了疑问,想知道我是怎么解决的吗?(查《辞海》,上网查“屠苏酒”的资料)师出示:屠苏:①草名(阔叶草)②屠苏酒③茅屋(查于《辞海》) “曈曈日”:出示图片引导理解。 “桃符”:讲故事,理解词义。 4.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板书:“读诗文,解诗意”。 四、精读古诗、领悟诗情、想象意境。 1.学生再读课文,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体会“热闹,快乐”之情。追问“从哪里体会回到的”。 3.重点指导“千门万户”,激发学生想象,从内心中体会快乐之情。 4.播放课件,古代过年的镜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快乐。 5.通过朗读表现这种快乐,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诗文。 五、指导书写: 新:注意左半部的下半部是“小”上有一横。 换:注意右半部的下半部不是“央”。 六、趣味作业,拓展延伸。 采访爷爷奶奶等长辈,了解他们小的时候是怎样过年的,与自己相比有哪些不同,写成采访日记。 七、板书设计: 元日 (宋)王安石 送旧迎新 爆竹声中一岁除, 元旦:公历一月一日 焕然一新 春风送暖入屠苏。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言行相符 千门万户曈曈日。 《元日》教学设计5教材简析: 《元日》是苏教版语文第七册《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七言绝句,是一首吟咏农历元日即春节的绝句。 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三个生字,了解诗句的主要内容。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感情。 4、通过拓展练习,帮助学生积累同类古诗句。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设计理念: 从古代诗歌特点和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心理、情感等特点出发,本课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考虑以下几点: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重视诵读,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学习;开放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设计思路:读通 读懂 读美 教具准备:插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春节激趣入课题: 1、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的画面 2、学生们,还记得去年的春节吗? 3、回忆春节的情景,除夕,大年初一…… 4、引出诗题: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板书:“解诗题”。 5、初步了解作者,指导学生吸收有价值的资料。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生字游戏――师:课文上说,过年的时候放鞭炮,这鞭炮,用了什么词? 预设:爆竹。 师:对啊,大家写上这个词,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 预设:在竹子里安装火药,爆炸,出花,出响。 师:没错!那,这“爆”字该怎么写呢? 火药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声旁,两个熟字合起来,很好记。 师:同座互相用刚才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的生字新词。 屠 符 3、学生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句,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 “岁”就是“年”,“除”就是“过去”,这一句的意思就是“爆竹声中一年过去了”。 2、学生用这种方法理解下面的语句。 3、交流讨论,相机出示课件。 指导“屠苏”,出示从不同渠道了解到的“屠苏”的含义:屠苏:古代一种酒名。 师问:如果把这里的“屠苏”理解为屠苏酒,这句话能说得通吗?谁来试着说说看。(春风把温暖送进了屠苏酒中。)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们明白吗?有疑问吗? 师告知:老师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也和你们一样产生了疑问,想知道我是怎么解决的吗?(查《辞海》,上网查“屠苏酒”的资料) 师出示:屠苏:①草名(阔叶草)②屠苏酒③茅屋(查于《辞海》)屠苏酒:古时候,每年除夕时,家家户户用屠苏草泡成的酒。 饮屠苏酒是我国过年的一种风俗。饮屠苏酒,意思是“屠绝鬼气,苏醒人魂”。据说于大年初一早上,全家老小朝东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将春节喝的酒统称屠苏酒。(查于网络) (设计意图:这段教学有两个目的:一是向学生明示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工具书,且查到的义项要根据具体的句子来选择;二是向学生暗示,从《新华字典》到《现代汉语词典》,再到《辞海》、网络,功能越来越强大。) “曈曈日”:出示图片引导理解。 “桃符”:讲故事,理解词义。 4、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板书:“读诗文,解诗意”。 四、细读课文,体悟诗情 1、学生再读课文,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体会“热闹,快乐”之情。追问“从哪里体会回到的”。 3、重点指导“千门万户”,激发学生想象,从内心中体会快乐之情。 4.播放课件,古代过年的镜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快乐。 5.通过朗读表现这种快乐,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诗文。 五、回顾学法,总结全文 1.带领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 2.总结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3.拓展延伸:王安石不仅是诗人,更是政治家,课下查阅资料,研究一下王安石写作本诗深层意思。 六、巩固练习: 1、比一比,组词。 屠( )符( )爆( ) 著( )付( )暴( )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一岁除 (b)a、不计算在内 b、去掉 c、除法运算 曈曈日(a)a、太阳初升时光亮耀眼。b、目光闪烁的样子。 3、根据古诗填空。 《元日》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作品。诗的第一句渲染了(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第三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象征了(美好光明)的前景。第四句既写当时的民间风俗,又寓含了(除旧迎新)的意思。诗的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与第四句 “总把新桃换旧符”能动脑筋改成一幅对联吗?(爆竹除旧岁)新桃换旧符。 七、拓展练习。 元日是一年的第一天,所以这一天常使古人抒情感怀。请读背下列诗人的诗作,体会诗人的心境。 1、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唐 李世民《元日》 2、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宋 陆游《木兰花 元日》 3、夜半梅花添一岁,梦中爆竹报残更。 ——宋 杨万里《乙丑改元开禧元日》 《元日》教学设计6一、教学目标: 1、读准"爆,屠,曈,符"的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 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桃符"等生词,理解诗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3、通过关于春节民俗资料和诗歌背景资料的补充阅读,体会本诗所描写的场景和所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喜爱我国的民俗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春节民俗,搜集春联。 2、教师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 1、课前循环播放过年的相关乐曲及图片。 2、非常高兴今天能和我们四(1)班同学一起学习《元日》这首古诗。来,齐读课题。 3、同学们,刚才课前你们听到的歌曲,看到的图片十分喜庆,一般是在什么时候听到,见到 (过年)提到过年,我就想到"新年"一词,[出示:新年]平时我们所说的"新年"一般有两个时间,你知道分别是指什么时候吗 [出示:元旦:阳历1月1日;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这里的"元"是什么意思 [出示:元:第一,起始。]元旦就是阳历的第一天,春节就是农历的第一天。 4、现在你知道课题什么意思了吧 (板书: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元日》这首诗给我们描绘的就是人们欢度春节的情景。你们喜不喜欢过春节啊,让我们一起欢快地再读一次课题。 (二)检查预习,读准古诗。 1、这首诗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写的(板书:[宋]王安石)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诗人。 2、课前同学们都做了预习,下面就看看大家的预习效果,谁能接受我的第一个挑战[出示:挑战一]。指名读诗(2人),相机正音。 3、 老师发现,刚才两位选手很了不起,尤其这几个生词读得特别准确[出示:爆竹,屠苏,曈曈日,桃符],谁再来教教大家。指名1人读其他跟读。会读还要会写, 我们再来记一记这几个生字的字形:三个生字结构都不一样,一起说说 知道"爆"字为什么是"火"字旁注意可别写错。在书上描红(p132),提醒写字姿势。 4、让我们把生字带进古诗,一起挑战第一关(齐读古诗)。 (三)交流学习,理解诗意。 1、通过学习,我们已经能把古诗读正确读流畅了。接下来我要发出第二关挑战[出示:挑战二]。 2、引导学法:同学们,我们只有读懂了词语的意思才能理解诗句的意思。看一看,这首诗里你有哪些词语不明白的 [出示全诗,相机点击词语] 3、平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是怎样解决的 (指名说)是的,我们一般有三个途径解决:[出示:(1)联系上下文猜测;(2)查找资料(字典,词典,辞海,网络等);(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或请教别人。] 4、现在你能利用上述的解词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吗 [出示诗歌] 集体交流。[相机出示"屠苏","曈曈日","桃符"的解释] 5、理解了重点词意,现在就请你准备迎接挑战,说说诗句的意思。你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跟前后左右同学一起讨论。 6、交流理解诗意:[出示全诗] (1)第一句: a、谁来挑战第一句 (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一年又过去了。) b、指导朗读: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人们都在"噼里啪啦"放鞭炮,给你什么感受 (板书:热闹,喜庆)指读(2人),男女分别读。 (2)第二句 a、谁来挑战第二句 (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人们喝了屠苏酒感到很温暖。) b、组织交流:理解"入"。这"温暖"仅仅指的是人们身体上的温暖 (心里还充满了希望。) c、指导朗读:谁能读出这温暖的,充满希望的感受 指读(2人)小组读。 (3)第三句 a、谁来挑战第三句 (千家万户都照进了温暖而光亮的太阳。) b、指导朗读:太阳给人温暖,光明与希望,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指读(2人),齐读。 (4)第四句 a、谁来完成最后的挑战 (每年春节时人们总要用新春联换掉旧春联。)你知道春节贴春联有什么含意吗 (辞旧迎新,表达祝福)强调理解"总"。 b、说到春联,课前老师请大家回去搜集几副,谁带大家欣赏一下 指名说。 老师这里也有几副,我们一起欣赏[出示春联] (5)小结:一副副春联表达了人们新年时的美好祝愿。《元日》这首诗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新春佳节的热闹,喜庆,谁能完成更大的挑战,连起来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四)体悟诗情,赏读背诵。 1、师引:俗语常说"诗中有画"[出示:诗中有画],诗中,你从哪里可以感受到春节那热闹,喜庆的场面 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春联,这都是春节时的习俗,你还知道哪些春节习俗 你最喜欢的是什么 给大家介绍一下。 2、一声声爆竹,一杯杯美酒,一张张春联,一碗碗热腾腾的饺子,还有那崭新的压岁钱……同学们根据诗文,又结合自己的生活充分感受到了春节那欢乐的情景。其实,不仅"诗中有画",诗中还有"话"呢。[出示:诗中有话] 诗人王安石写这首诗不仅仅是描写新年新气象,他还有更深刻的用意。[出示:写作背景] 3、引导朗读:可以说,《元日》这首诗是王安石这位胸怀远大的宰相对国家和人民最为美好的祝福。[出示全诗,教师配乐朗读] 你能把诗人的这份美好祝福读出来吗 自由练读,指读,齐读[配乐]。 4、理解了诗意,我们和诗人共同感受到了春节的热闹与欢快,让我们一起背下这首喜庆的诗吧。请大家接受挑战。[出示:挑战三] 5、指名背,会背的齐背。 (五)巩固理解,拓展延伸。 1、师:三关挑战下来,我们四(1)班的同学们真是了不起,但老师还想考考大家,请接招。 2、课堂练习:出示:挑战四。 3、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元日》这首古诗。学习时我们是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学的[出示:学习古诗基本方法]。这也是今后我们学习古诗可以采用的方法,使我们可以更多更好地阅读古诗,进行有效的积累和运用。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元日》; 2、积累辞旧迎新的诗句和对联。 板书设计: 元日 【宋】王安石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热闹,喜庆 《元日》教学设计7目标预设 1.通过引导学生自学,学习古诗,提出疑问,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诗人是怎样通过对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动人情景的描写来抒发自己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的。 3.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 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4.朗读课文,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学提出疑问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学,学习古诗,提出疑问,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句的意思。 设计理念 1.“教是为了不教”,这才是教的最高境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设计时应体现学法指导,能让学生举一反三。 2.“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提出的教学模式,古诗教学也不例外,设计时要落实这一新课标理念。 3.人文性和工具性和谐统一,追求“真实、扎实、朴实”的教学风格,把学法指导和落实新课标理念有机糅合起来。 设计思路 1.为了避免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我引导学生积极在参与中自悟自得,使学生充分体察个人感受,以学生自身的个性、生活背景、阅读积累等生活情景为基础,从诗中有所感悟。从而进行有个性的阅读。 2.教学中为了让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我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3.教学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拓展学习,学习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首诗,一次学习,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让学生自由背诵熟悉的古诗)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刚才我们一起背了许多古诗,从大家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对古诗的热爱。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今天,老师就和大家走进这座宝库,再领略两首古诗的美妙情境。 二、解题: 1.(播放课件:迎新春)这是什么时候? 2.想到了什么?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过年的感受. 3.有关春节的古典诗歌中,有一首古诗流传甚广,影响深远,那便是王安石的作品《元日》。 4.题:“元”是第一,“元日”就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也叫春节。齐读课题 5.天,我们就来学习王安石的这首过年诗。不过,在学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以前是怎么学古诗的? 6.交流。师结:对,诵读理解是我们学习古诗的主要方法。我们学好古诗,首先就要读好它。出示:(一读:注意节奏、读正确。) 三、学习古诗 (一)初读古诗。 1.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诗人。这首诗在书上96页,打开书。借助课后生字表自己读一读这首诗。 2.老师教读生字。 这些生字,你已经认识了哪些,谁愿意当小老师到前面来教教大家? 哪个最难读、最容易读错? 哪位小老师给大家提个醒?指名说。(教师相机出示生字,指导读。重点引导读准“爆”、“屠”、“曈”、“符”的读音。)齐读生字。 3.名读古诗,评议。让我们一起来读正确,读流利。 (二)品读古诗: 1.才,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能够把诗读正确,不过,古诗光读准还不够,还要(出示:二读:借助字典或请教别人,搞清字、词、句的意思。) 2.再好好读读这首诗,找找有没有不懂的字词? 3.流,相机出示词语: 爆竹、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 4.不懂的地方,同学们能提出来,这非常重要。那现在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教师总结引导学法: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有三个途径:(1)联系上下文猜测;(2)查资料(字典、词典、辞海、网络等);(3)请教别人。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比直接获取知识更重要。) 现在就拿出你们的字典来吧。查一查,查之前,老师作个 友情提示:每个字在字典上都有许多种解释,我们要根据诗句来选择相应的意思。 5.流。师根据学生说到的词语同时理解诗意。 6.读“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理解:爆竹、屠苏 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人们都在“噼噼叭叭” 放爆竹,举杯畅饮屠苏酒,给你什么感受?那就把你此刻的感受读出来。(读出欣喜、兴奋!读出温暖、希望!读出送旧迎新的喜庆!)指名读,男女生读。 7.读“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理解:曈曈日、新桃、旧符 同学们请看看诗题,其实这是个很特殊的日子,就是新年美好的第一天。新的一年,也蕴含着新的希望,同学们在新的一年中,你希望什么呢?(交流) 千家万户都照进了温暖而明亮的阳光,让人觉得前途一片光明,充满了希望。谁能读出这种充满光明、充满希望的感觉。指名读,齐读。 8.生将诗句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9.解了诗意,我想你的感受肯定不一样了,谁来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首诗呢?(1—2位) 10.过,古诗学到这一步不够,还得透过字面去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想想我们过年的情景,自由读读这首诗,看看图,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幸福、热闹、高兴、喜气等) 11.学们,任何一首诗,都与诗人当时的心情,所处的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此时,诗人王安石刚当上宰相,对自己上任后的改革充满了信心,也充满了期待。就象诗中所说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你还能感受到什么?(除旧布新,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期待。) 12.让我们一起满怀着喜悦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吧!齐读诗。 (三)背诵迁移 1.在,古诗学完了,我们要把它背出来,这叫熟读成诵。(指名背、齐背) 2.同学们,在背的时候也要注意节奏,谁再来背? 3.同学们可真聪明,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把一首诗读懂了,记住了。刚才我们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的,谁来看着屏幕读一读? 4.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另外一首诗,想让你们也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读懂它?好吗?小组合作。 (1)出示《江雪》,运用刚才的方法一步步学习。 (2)交流汇报,齐背古诗。 5.天,我们不仅学会了两首诗,还掌握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同学们以后学古诗就照老师的方法试试,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得更好。 《元日》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元日》这首诗。 2.过程与方法:学会3个生字,感悟诗中重点的词义,了解诗句主要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象中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教学难点: 让学生初略体会诗人通过这首诗所寄托的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报复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课前我们读了北宋诗人王安石写的古诗《元日》。(板题,齐读课题。) 二、解题 老师想请教大家对“元日”这个题目的理解! 师: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开始的,第一。(2)为首。(3)主要、根本。(4)元素。(5)构成一个整体的。(6)货币单位。(指名读)你认为在这里是哪种解释? 声:“元日”就是一年的开始,也就是春节。 师补充:古人认为元日是一年的开始,一个季节的开始,一个月的开始,所以又叫这一天为“三元”。 三、初读古诗。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年已经有四千年的历史了,在距今1000年左右的宋朝,人们是怎样过年的?谁愿意给大家读一遍这首诗。(提醒:注意读音和节奏。) 指名读,师生评议。 四、品读古诗 1.学习古诗不仅要读好,还要读懂。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我们各自再来读一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借助注释想一想:这首诗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2.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而主要意思?你是怎样读懂这首诗的? (师讲解释古诗的方法。同时辅以课件。) 3.利用这种方法再说说整首诗的意思,相信人人都能行! 4.作者在诗中集中展现了宋代人过年时特有的民俗民情,也选择了哪些富有节日特点的事物来描写的? (1)爆竹。 除夕夜的爆竹声,哪一刻最响?为什么? 那一刻,新旧更替,人们放爆竹就是为了辞旧迎新啊!怎么能不快乐呢? 谁再来读这句,让我们感受到这份快乐。 (2)屠苏 过渡:在爆竹声中人们迎来了新的一年,心情多么高兴啊!他们取出了冰窖中的屠苏酒。 知道什么是屠苏酒吗? 这可不是一般的酒,它可是除夕之夜,人们将最新鲜的屠苏草浸入酒中,大年初一大早全家人欢聚一堂,迎着和煦的春风,品这新年的第一口酒。 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生发挥想象说话) 年轻人想到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股暖流涌向心头,不禁吟到——(引读) 老年人想到来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一股暖流涌向心头,不禁吟到——(引读) 孩子们想到来年学习进步,成长快乐,一股暖流涌向心头,不禁吟到——(引读) 看,春风不仅把温暖的气息送入屠苏酒中,更将这暖暖的春意送进了人们的心田!(板:暖) (3)曈曈日 过渡:诗人沐浴着柔和的春风,借着馨香的酒意,喜气洋洋的走出家门,他看到了什么? 曈曈日普照千家万户,多么喜庆,多么吉祥!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评:你读得真好,仿佛让人看到了千家万户被这温暖的霞光照耀。 评:你得不错,但这霞光还不够灿烂,不够温暖,能再读一次吗? (4)新桃,旧符 除了放爆竹,饮屠苏,诗人还向我们展示了换桃符这幅情境,谁来读这句话?(指名读)在诗人眼里换去的仅仅是旧的桃符吗?他的笔下仅仅是一副节日风俗图吗?此时他已度过了人生的第四十九个元日,每一次都是这样,为什么偏偏在这一年写下《元日》呢?有时候我们了解了作者和写作背景后对诗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元日》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23个。 3、完成语文天地中学习显身手。 4、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教学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理解语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古诗。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活动: 1、学生们,十二月份结束了,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新岁月的第一天是什么节日? 2、板书课题。 3、从课题里。你联想到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指导看书上的插图,问:这篇课文图上有什么? ⑵、出示小黑板上的诗句,指定学生读。 ⑶、全班齐读。 ⑷、出示生字5个,(开火车读) 爆 屠 曈 换 符 ⑸、出示生词,同桌读。 爆竹 屠杀 苏醒 交换 符号 2、熟读课文,理解诗句。 ⑴、学生自由读诗句。 ⑵、小组讨论:说说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 ⑶、指定学生说诗意。 ⑷、全班齐读全诗。 ⑸、分组接背诗句。 ⑹、指定学生背诵。 ⑺、小组比赛,哪组背得好。 ⑻、同桌互相背。 三、作业布置: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四、板书设计: 12、过年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户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五、教学后记. 《元日》教学设计10教材解读: 《元日》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十二单元一篇主体课文,是首节奏明快、语言流畅、雅俗共赏的七言绝句,作者是宋朝著名改革家、诗人王安石。 题目《元日》。元日,本意为吉日,我国古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日,为一年的第一天。“爆竹声中一四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说的是在欢快的爆竹声中又送走了一年,在送暖的春风中,合家欢饮屠苏美酒。“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说在守夜中,千家万户迎来了曈曈红日,然后用新的桃符来换去旧符。诗歌最后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总”和“换”字,表达除旧布新不可逆转的规律和王安石对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 设计理念: 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鼓励学生自学古诗,不懂的地方通过查字典、查词典、看画面、讨论、阅读开卷有益等方法解决。 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读音,并认清字形,正确地朗读/有感情。 2、通过查工具书、阅读开卷有益、看图等方法理解生词。 3、感受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了解过节的各种习俗,初步学会欣赏春联。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气氛,体会人们的美好愿望。 教学准备: 1.关于春联、诗配画的课件,音乐。 2、搜集关于“年”的传说、屠苏酒、桃符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解诗题,展开联想 1、字典里“日”字可以指太阳,也可以指时间,如:一日是指一天,“元日”是哪一天? 2、说到大年初一,就想到过年,你的脑子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3、古时人们怎样过年的,让我们走进王安石的《元日》去看看。 二、读古诗、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全班检测汇报,谁愿意来读一读? 3、看屏幕抽读,看看自己能不能读懂,不懂的想办法解决: 4、教师范写生字。 5、把听音乐的感受带进诗里读,男生读——女生读——打着节拍读 三、看画面,明诗意,悟诗情 再看这首诗,你都看到哪些画面,让我们大家和你分享吧! 爆竹声中一岁除, 1、你看到了什么?一岁是指? 2、除是什么意思?除夕之夜还能听到什么? 3、相机补充除夕之夜放爆竹和守岁的故事。 4、读诗句,感受除夕的热闹。 春风送暖入屠苏。 1、你看到了那一幅画? 2、相机补充屠苏的相关资料。 师:酒是暖的,还有什么是暖暖的?(合家团圆、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心里暖洋洋的) 3、体会“入”字再读,这幸福的时刻,如沁人心脾的屠苏酒,人们沉醉在节日的喜悦中。 4、再读,把你的体会送到诗句里。 千门万户曈曈日, 1、你给我们看的这幅图是? 2、“千门万户”还可以说……瞳瞳日是什么样的日? 3、这幅画带给你的感受是——美好、详和、充满生机、希望…… 4、感受着美好、充满希望的瞳瞳日! 齐读,总把新桃换旧符。 1、桃符是什么?金钥匙找到答案勾出来。 2、教师随机补充桃符资料。 3、换桃符还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走进王安石。从哪个字眼能体会诗人心中的`企盼抽读——总把新桃换旧符 4、学生抽背——齐背—— 5、这首诗描绘的是人们欢度春节的喜庆情景,每行诗句都写了过年的一种仪式, 放爆竹——饮屠苏——迎红日——换旧符。 四、欣赏春联、拓展延伸 1、贴春联:(随即渗透春联知识) 上联:一夜连双岁 下联:五更分二年 横批:辞旧迎新 2、对联: 上联:莺歌燕舞春无限 下联:雨调风顺岁有余 3、师生对对联 4、作业: 认真书写“爆”、“苏”、“换”、“符”四个生字。 把这首诗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收集春联,和同学交流欣赏。 板书: 12、过年 元 日 爆 苏 美好喜悦 换 符 辞旧迎新 《元日》教学设计11【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爆”、“屠”、“符”,理解词语“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了解诗句意思。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受诗句的喜庆场面,体会诗人借诗抒发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诗人创作背景,体会诗人除旧布新、强国富民地情感。 【教学准备】1、反映春节喜庆、热闹的一组画面及背景音乐。2、查阅关于屠苏酒、桃符的资料。 【教法学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2、自主、合作研学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课 (一)、欣赏画面、揭示诗题 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份你们非常喜欢的礼物,请同学们仔细地看、认真地听。(课件出示春节喜庆画面及背景歌曲,学生欣赏) 2、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汇报预设:家家户户在贴春联、敲锣打鼓放鞭炮、听到《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歌曲……) 3、同学们观察地真仔细,知道这喜庆热闹的场面反映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吗?(生答师相机板书:过年) 4、我们说的过年具体指什么时候?(板书:农历正月初一 春节) 导语:春节是一年中最盛大、最喜庆的节日,宋代诗人王安石仅用了28个字就把这热闹的场面描绘出来了,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首诗《元日》。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解诗题 1、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学情预设:正月初一 春节 元旦) 2、明确:“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农历的这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春节。 [设计意图:播放喜庆的画面和歌曲,用以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解“元”字的意思,使学生明确“元日”是指农历的正月初一,正确把握全诗。] 二、初读感知、探究词意 (一)、一读:读正确 1、同学们想知道古代过春节是什么样的情景吗?请大家打开书128页,借助课后生字表自己读读这首诗。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练读古诗。 (2)、指名检查初读,随机正音:“苏“是平舌音,相机评价。 (评价预设:你第一位站起来读,不仅勇敢,而且读得非常正确,希望大家都能像这位同学一样大胆表现。) 2、自主学习生字,师重点指导“爆”字的识记和书写。 (1)、指导: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吗? (2)、汇报预设: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 (3)、师补充介绍:古代爆竹是把火药装在竹筒里,点燃使它爆炸发出声响,所以用“火”作偏旁。 (4)、学生自主描红、临写。 (二)、二读:读出节奏 过渡:古诗不仅要读正确、读通顺,还要读出节奏来。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一遍,边听边划出停顿号,标出重音。 1、师范读,学生按要求划节奏 2、同桌互相检查、练读 3、指名有节奏地读,相机评价 (三)、三读:探究词意 1、同学们越来越会读了,读诗就要这样有轻重缓急、有停顿,再来读读这首诗,画出你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汇报不理解的词语,师相机板书 (预设:不理解的词可能会有:屠苏 曈曈日 新桃 旧符) 3、当你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会采用哪些办法解决呢? (学情预设:查字典词典,上网查找,向家长、老师、同学请教) 评价点拨:同学们都会学习,其实在古诗学习中,还可以联系诗句来猜词语的意思,也可以通过观察插图来理解,请大家用这些自己解决问题。 4、学生自主探究词意。 5、汇报交流学习方法和成果。 (1)屠苏:是一种酒。(查工具书) 师补充介绍:屠苏是古代一种用屠苏草泡成的酒,到了正月初一这天早晨,全家老小面向东喝下屠苏酒,祈求一年身体健康。 (2)曈曈日:太阳初升时光亮、耀眼的样子。(根据“日”的意思来猜) (3)新桃、旧符:即新春联、旧春联。(引导学生看插图理解) 师补充介绍:古代桃符是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挂在门旁,以祈求来年平安、吉祥。而桃符被称为春联,并用纸书写,始于元代,明代才开始流行。 [设计意图:朗读是小学古诗教学的常用方法,而读也要力求体现层次性,即“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在读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渠道解决问题,关注插图这一教材资源,掌握学习方法。通过教师的资料补充,进而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精读感悟、交流诗意 1、古诗中的拦路虎我们已经扫清了,请同学们边读诗边看图,想想诗中描绘了古代过春节的哪些场面?和小组同伴交流交流。 (1)、学生读诗看图,想诗意。 (2)、小组合作交流,议诗意。 2、派代表说诗意,诵读感悟。 (1)、读悟一、二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阵阵鞭炮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人们迎着温暖的春风畅饮屠苏酒。 导读: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样的感受?(高兴、幸福) 诗中的哪个字让你有这种感觉?(暖) 紧扣“暖”字体会春风给人们到来的温暖感觉。 那就把你的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指名读,相机评价) (2)、读悟三、四句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温暖的阳光照着千家万户,人们都要用新春联换下旧春联。 导读:是呀,新的一年使人感到充满光明和希望,让我们满怀希望地读读诗的后两句!(指名读、男女赛读,相机评价) 3、听着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也沉浸在了新年的欢乐中,让我们怀着对美好未来的希望,一起来读读这首诗!(齐读全诗) [设计意图:古诗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强调“读”,正是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正确有效的方法。在读中感知形象;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赏诗中景。] 四、走进诗人、体悟诗情 过渡:其实,王安石写这首石并不仅仅是描绘春节的热闹喜庆,还有他更深的用意呢!(课件出示创作背景) (一)、了解背景 1、学生默读背景资料,思考:从这段资料中了解到了什么? 2、汇报内容(预设:作者不仅是诗人,还是胸怀远大抱负的政治家;当时王安石正在废除旧法、推行新政,但遭到一些官僚地主的反对……) (二)、入诗悟情 1、学生自主悟情 (1)、带着你对诗人和对当时社会的了解,再来读读这首诗,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2)、学生汇报收获 (预设:学生可能会抓“除”、“新桃”和“旧符”、“换”谈理解) (3)、点拨:“除”字暗示着要废除旧法;而用新春联换下旧春联则代表用新法代替旧的不合理的法规。 2、教师引导悟情 评价点拨:同学们很快就读懂了诗人的心,真了不起!在诗人心目中,他坚信新政法就像春风一样一定会给老百姓带来幸福,诗中哪个字能体会到诗人除旧布新的决心呢?(“总”字) 引导:再看诗题“元日”,仅仅是指新年的开始吗?还暗示着什么? 点拨:诗题暗示着新政法的开始推行,可见,全诗字字句句都饱含着作者对除旧布新的期望和决心。 (三)、师生满怀激情齐背诵。 [设计意图:一首诗隐喻一种情,一首诗暗藏一段历史。带领学生走进诗人,体悟事情,树立大语文观,帮学生建构文本的正确价值取向。] 五、自选检测、拓展延伸 学了这首诗,准备做些什么?(整理学生汇报) 1、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推荐阅读王安石的优秀诗作《登飞来峰》、《泊船瓜洲》,体会诗人对变化之美、革新之美的向往。 [设计意图:自主选择作业,既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同时更是学生内心真实的需要;这样安排,对学生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都进行了很好的检测。] 【板书设计】 元 日 农历正月初一 春节 屠 苏 曈曈日 新 桃 旧 符 【教材特点】 《元日》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最后一课中的一首诗,是宋代著名政治家、诗人王安石吟咏农历元日即春节的七言绝句。虽然只是四句小诗,但涉及到春节期间放爆竹、贴春联和饮屠苏酒等民俗文化,描绘了一派欢乐喜庆的景象。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飒爽劲健,直指题面,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承接起句,涉及春节饮屠苏酒的民俗,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将笔锋转向广阔的社会,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紧密呼应。全诗写出了人们对吉祥美满生活的深深祝福和期盼,同时也隐喻着诗人除旧布新的改革精神。 【学生特点】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和能力,但诗中的一些词语“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因年代久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然而,这些词意确是学生们生活中熟知的事物。因此,让学生自主探究、建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距离,并且利用好教材的插图资源,让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感受诗人内心的寄托。 【教学理念】 从古诗特点和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心理、情感特点出发,以我区课堂教学“三步导学”模式为依托本课教学活动重在激发兴趣: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学过程的节奏调整、教学情境的创设,都要着眼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力求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抱有新鲜感、探究欲。其次,要重视诵读,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能使学生更好地领会古诗地形象美、意境美,有效培养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读、有效地读;此外,要利用好插图理解词语。 【教学反思】 基于学生学习经验和诗内容本身的特点考虑,教学以音像先入、渲染气氛、激情导入,初读感知、发现问题、自主探究,理解诗意、诵读积累、体悟诗情为主要活动。回顾教学,反思如下: 1、“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课件使用有效。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对诗、对诗人的理解,学生的感悟也在逐步加深,朗读一次次达到入情入境。 2、学生自主探究解决词意的环节,课堂气氛自然、和谐,都在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而最终不仅理解了词意,更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想:学习的快乐莫过于此。 3、在汇报词意时,有些学生加入了关于春节的风俗和传说,虽然导致后面教学紧张,但也是学生课外获取知识的一次展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育机智,既要让学生自由大胆地表达,也要适时把握、调整好课堂节奏。 《元日》教学设计12一、看图激趣 1、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仔细看看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2、老师把春联放大些,这是古代时贴的春联,写的是繁体字,读的时候是从右到左,(读辞旧迎新)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现在的春联是从左到右读的,这是现在贴的春联,我们看这是同一副春联,这次你能来读一读吗?上下联我们可以怎么区分呢?我们看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岁是第几声?结尾字是三、四声的为上联,下联的年是第几声?结尾字是一二声的为下联。 3、同学们,其实春节就是农历的大年初一。在古代大年初一就叫做元日。(板书元日)元是起、初的意思。元旦是哪一天?(板书元旦)(阳历一月一日)元日呢(板书元日)?(农历一月一日,就是我们所说的正月初一,板书正月初一)。这是20xx年一月的日历(课件出示,指出元旦和元日)。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这篇古诗,(板书宋王安石)让我们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古诗到底描绘了大年初一什么样的景象呢?刚快打开书,自由读读这首诗,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并且想办法解决它。 2、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老师把古诗中的一些词语请了出来,你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词语,抽读,齐读) “爆竹”是什么?(鞭炮)古代在竹筒里装硝石,然后把它放到火里烧,这时就会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所以爆字是火字旁的。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了。这个字与哪个字相似呢?(瀑)为什么它是火字旁,而瀑是三点水旁? 屠苏,这就是屠苏,是一种草名,所以苏是草字头。屠苏是指用屠苏草泡成的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这种酒不但能防治百病,甚至可以赐吉祥。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都在元日这天朝东喝屠苏酒。 曈曈日,曈字是什么偏旁,和什么有关?曈曈日就是指初升的太阳。古代的人喜欢大年初一把大门敞开,迎接初升的太阳。 桃符,关于桃符还有一个神话故事。(放桃符的神话故事),这就是桃符(示图),后来就是指春联。 3、再来看看这些词,红色的是需要我们会写的,看看有没有你认为难写的字?指导爆字。(在田字格里写) 4、谁来读读这首诗?(正音)1—2名 5、让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齐读)。 三、品读古诗,读出韵味 1、诗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请大家读诗的前两句(课件出示前两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你有没有不理解的字词,请你提出来?(一岁除,岁,指年,除,去一年过去了) (2)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板书放爆竹、喝屠苏) (3)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吗? (4)过年了,多热闹啊!你当时的心情怎么样?你能把当时的那种心情读出来吗?请你试着读一读(练读,指名读,范读,练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生评)老师也感受到人们当时非常开心,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再次感受一下过年家家户户放鞭炮、和屠苏酒的热闹气氛吧!。(齐读) 真棒,从你们的读中老师切实感受到了春节时开心、热闹的场面。 2、学习“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在这个句子中你还有不理解的词吗?那千门万户曈曈日是什么意思呢?(板书迎红日) (2)从这首诗里你还仿佛看到了什么?(板书换桃符) (3)你能把后两句的意思说一说吗? 同学们,新的一年到了,家家户户贴上了红红的春联,挂上了红红的灯笼,人们走家窜户,到处洋溢着一片喜庆。现在就请你把这种感受用读表达出来吧!(齐读后两句) 在清脆的爆竹声中,我们又送走了一年,在温暖的春风中,家家户户,合家欢聚畅饮着美酒。在守夜中,千家万户迎来新年第一缕灿烂的阳光,然后用新的桃符换去了旧的桃符,春节是多么热闹、多么喜庆呀!让我们再来有感情的读一读这首小诗。谁愿意读? 真好,多热闹啊,可是你知道吗?这首诗不仅写出了新年新气象,还有更深刻的用意。当时宋朝社会很贫穷,王安石正好是宰相,他积极改革,希望国家变得更加富强,人民生活幸福。可以说元日这首诗是王安石这位胸怀远大、忧国忧民的政治家对国家和人民最为美好的祝愿,让我们带着这种美好的祝愿再来好好地读一读这首诗。(齐读) 试着背一背(借助板书和插图) 不看板书,你还能背吗?那闭上眼睛试一试吧! 同学们这么短时间就背下来了,真了不起。 四、适度拓展,积累语言 同学们,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许多诗人为此写了诗句。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宋代苏东坡的诗(课件:守岁)老师给同学们读一下。你看看这首诗讲了过年的一种习俗是什么?(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过年有许多习俗,我们在十二单元里将继续学习。 元日 宋王安石 放爆竹 喝屠苏 迎红日 换桃符 《元日》教学设计13一、教材简析: 《元日》,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春节是农历岁首,故称“元日”。《元日》就是一首吟咏农历元日即春节的绝句。虽然只是四句小诗,但是涉及春节期间放爆竹、贴门神和饮屠苏酒以避鬼驱邪等民俗文化,温情并茂,立意清新,描绘了一派除旧布新、欢乐喜庆的迎春景象,写出了人们对吉祥美满生活的深深祝福和期盼。同时,诗歌也体现了王安石作为政治家除旧布新的改革精神。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相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二、目标预设: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屠,屠,符。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了解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背诵古诗,并能弄懂诗句意思。 2、难点: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同时体会王安石作为政治家除旧布新的改革精神。 四、设计理念: 1、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把小学生的好奇转化为求知的欲望,力求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抱有新鲜感、探究欲。 2、重视诵读,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学习。有效地培养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读,有效地读。 3、开放学法,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学习古诗,可以让学生在读、说、画、写、议、评等多种学法中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学习。 五、设计思路: 教学思路大致是这样的:激趣导入 初读感知 品读感悟读背体会。 六、教学过程: 1、课件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喜庆的画面,师提问:同学们,课件上的画面我们在什么样的日子才能见到呢? 生答:春节。 2、春节是我国最热闹、最盛大、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正如西方圣诞节一样。大家回想一下,我国的春节都有哪些特有的风俗习惯呢? 学生自由述说。 教师交流总结:放爆竹、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拜大年,领压岁钱,吃水饺,大人小孩都要穿上漂亮的新衣服,等等这些都是春节富有特色的风俗。这些都是我们现代的人过春节所具有的风俗,那么宋代的春节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同学们想知道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王安石的古诗《元日》,学完以后我们就能知道答案了,板书课题。 4、大家看到课题《元日》,脑子里会产生哪些想法呢?可能 会有同学会问:“元日”到底是什么意思?“元日”就是“元旦”吗。 学生相互交流。 教师总结:“元日”并非现在的一般所说的“元旦”,而是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春节。现在“元旦”、“新年”一般会指公历的一年之首,也就是1月1号。而“元日”是农历岁首正月初一,即一般所说的“春节”。 《元日》教学设计14 教材分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 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 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了解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春节激趣入课题: 1.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的画面 2.学生们,还记得去年的春节吗? 3.回忆春节的情景,除夕,大年初一 4.引出诗题: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板书:解诗题。 5.初步了解作者,指导学生吸收有价值的资料。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生字游戏――师:课文上说,过年的时候放鞭炮,这鞭炮,用了什么词? 预设:爆竹。 师:对啊,大家写上这个词,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 预设:在竹子里安装火药,爆炸,出花,出响。 师:没错!那,这爆字该怎么写呢? 火药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声旁,两个熟字合起来,很好记。 师:同座互相用刚才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的生字新词。 爆 屠 童 换 符 3.学生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句,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 岁就是年,除就是过去,这一句的意思就是爆竹声中一年过去了。 2.学生用这种方法理解下面的语句。 3.交流讨论,相机出示课件。 指导屠苏,出示从不同渠道了解到的屠苏的含义:屠苏:古代一种酒名。师问:如果把这里的屠苏理解为屠苏酒,这句话能说得通吗?谁来试着说说看。(春风把温暖送进了屠苏酒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们明白吗? 有疑问吗?师告知:刘老师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也和你们一样产生了疑问,想知道我是怎么解决的吗?(查《辞海》,上网查屠苏酒的资料)师出示:屠苏:①草名(阔叶草)②屠苏酒③茅屋(查于《辞海》)屠苏酒:古时候, 每年除夕时,家家户户用屠苏草泡成的酒。饮屠苏酒是我国过年的一种风俗。饮屠苏酒,意思是屠绝鬼气,苏醒人魂。据说于大年初一早上,全家老小朝东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将春节喝的酒统称屠苏酒。(查于网络) (这段教学有两个目的:一是向学生明示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工具书,且查到的义项要根据具体的句子来选择;二是向学生暗示,从《新华字典》到《现代汉语词典》,再到《辞海》、网络,功能越来越强大。 曈曈日:出示图片引导理解。 桃符:讲故事,理解词义。 4.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板书:读诗文,解诗意。 四、细读课文,体悟诗情 1.学生再读课文,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体会热闹,快乐之情。追问从哪里体会回到的。 3.重点指导千门万户,激发学生想象,从内心中体会快乐之情。 4.播放课件,古代过年的镜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快乐。 5.通过朗读表现这种快乐,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诗文。 五、回顾学法,总结全文 1.带领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 2.总结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3.拓展延伸:王安石不仅是诗人,更是政治家,课下查阅资料,研究一下王安石写作本诗深层意思。 板书 元日 (宋)王安石 解诗题 放爆竹 读诗文 喝屠苏 明诗意 迎红日 悟诗情 换新符 《元日》教学设计15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学准备 字典、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诗题 1孩子们,你们喜欢过年吗?说一说,你们家里都是怎样过春节的?(指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由反馈) 2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描写欢度新春佳节的古诗,教师板书课题,解释课题。(元日就是农历正月初一) 二、学生自读,读通古诗 1教师范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正音,注意强调“竹”“除”“苏”“曈”等平翘舌音和后鼻音。 4认记生字。告诉学生:如果认识了诗中的生字,就能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听。 5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 6指名读,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三、自读自悟,理解诗意 1根据自学提示展开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诗,结合书中注释或工具书、课外资料等理解诗句意思。 (2)把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 2合作小组交流。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再读古诗。 3汇报前两行诗的自学情况,说说前两行诗的意思。(借助“一岁除”和“屠苏”的注释,理解诗意) 4诵读诗句并展开想象,你从前两行诗中体会到什么?你此时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5读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和你的感受。 6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点什么? 引导学生从“曈曈日”“新桃换旧符”处想象:人们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新的希望,寄托了人们对来年的美好祝愿。 备注: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搜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 7指导朗读。(配上欢快的古典乐曲) 谁能把你体会到的欢乐热闹的气氛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抽生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 8指导背诵。 (1)分组接背诗句。 (2)指定学生背诵。 (3)小组比赛,哪组背得好。 (4)同桌互相背。 五、拓展延伸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感受春节快乐、幸福、热闹的场面) 2你们最喜欢春节里的什么节目?为什么? 六、布置作业 想象这首诗描绘的景象,试着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热闹、欢快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