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 |
范文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 课文体现了大自然的奥秘和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设计理念] 利用多媒体吸引同学们对大自然的兴趣,使之让他们对课文内容感兴趣,老师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 [教学目的]: 1.认读“昆、营、迁、货、诚、暑、橘、腻、袭、奥”10个生字;掌握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课文内容,培养观察能力及审美情趣。 4.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理解新词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经历,感悟文中内容,体会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准备] 1.生字、新词卡片。 2.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自然界的飞鸟虫鱼、花草树木,收集有关的谜语。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猜谜引入 1.小朋友们,老师想考考你们有关大自然的知识。 2.出示有关大自然花草树木、飞鸟虫鱼的谜语,让学生猜。 如:有头没有颈,身上冷冰冰,有翅不能飞,无脚也能行。(鱼) 团结劳动是模范,全家住在格子里,常到花丛去工作,造出产品比糖甜。(蜜蜂) 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青蛙) …… 3.有位作者也写到了许多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让我们去看一看。(板书课题:读不完的大书)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明确要求。 (1)把课文读通顺、流畅,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段写什么。 (2)批画圈点,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学习体会。 (1)自由组合,互相交流学字学词收获。 (2)出示生字新词卡,联系上下文朗读品味。重点指导:“营、诚”的韵母是后鼻音;“腻”的声母是鼻音n。 3.哪些同学把课文读好了,愿意读给我们听听吗?(指名读,引导学生认真聆听评议) (三)再读课文,感知全文 1、带着可钱的问题读书,看能否在书中找到答案。 2、学生交流。 (四)、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抓住大自然的花草树木,浮云飞鸟,走兽昆虫来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浮云飞鸟、走兽昆虫、虾蟹游鱼、展翅滑翔、不可思议、两军对垒、令人敬佩、暑寒荣枯、千姿百态、温柔细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自然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大自然里奥秘无穷,你觉得哪段最有趣?自由读。 (二)探究课文,细读领悟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第2~5自然段) 2.默读第2~5自然段。找出作者具体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 (指名说,随机板书) 3.分组朗读,小组轮读。 (三)精读赏析,突破重点 1.说说作者最喜欢什么,你从哪个自然段看出来的。 (课文第3自然段具体描述了蚂蚁搬家时井然有序、尽心尽力以及两军对垒时你死我活的勇敢忠诚——令人不可思议) (1)大自然有写昆虫虽然很小,但它们的行为却往往让人不可思议,读蚂蚁搬家的情景,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惊讶。指名朗读,集体评议) (2)蚂蚁两军对垒时表现怎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齐读,看谁能读出对蚂蚁的敬佩之情) 2.作者还写了大自然中哪些有趣的现象?你最喜欢什么,为什么?(出示课件) (1)小组合作交流,反复朗读品味第2、4、5自然段。 (2)小结,齐读第2~5自然段,边读边想像所描述的画面。(小朋友读得真不错,读出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我们在朗读时,根据内容想像画面,会读得更美) (四)总结全文,品读内化 1.齐读第1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 2.为什么说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看不完的大画册?(联系课文内容) 3.为什么说大自然里有无穷的奥秘,无尽的乐趣?(联系自己生活) (五)拓展延伸 1.联系课文内容和平时的生活积累,说说大自然中有哪些奥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回答哪些问题?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展开想像,用彩笔画下来。 板书设计: 30读不完的大书 小麻雀 老鹰 蚂蚁 喜爱花草树木大自然——奥秘——乐趣 果树 竹林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 1.认识“麻、旋”等9个生字,会写“读、麻”等10个字,会写“高远、沉思”等17个词语。 2.能说出从课文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找出相关语句,体会语言的生动。 3.能简单地写出自己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并和同学交流。 二、教学过程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 (一)激趣导入,引发期待 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让我们通过视频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视频)请看,空中有浮云飞鸟,地上有房屋、池塘、竹林,一个小男孩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沉思、遐想。大自然,多么生动有趣!处处都是美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这个单元中描写大自然的第二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课件出示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指导书写 1.初读课文,示范朗读。 同学们,读完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带着你的疑问,认真听课文朗读。(课件出示课文朗读录音) 2.认读课文词语。(课件出示词语)我们一起来读词语。 3.书写本课生字。(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我们再来看本课要求书写的生字。 下面,我们来写“麻”和“册”字。 麻:“广字头”要写得大,将“林”包住,首笔点在竖中线的上端。“林”的第二个“木”稍大,横画略超出“广字头”,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 册:整体不要太宽,左边略小,右边略大。横折钩中的“横”要写得短。长横穿过左右两部分,略向右上倾斜。 大家拿出纸笔,每个字练习写两遍,注意书写姿势。 (三)梳理主要描写事物,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1.读文释疑,揭示题意。 这篇课文一共有6个自然段,课文语言生动优美,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本“大书”指的是什么?“书中的内容”又是什么?(课件出示) 我们从第一自然段中知道,这本书指的是大自然,我们来一起读。(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我五六岁时,就喜欢到大自然去寻找好玩的东西。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空中的浮云飞鸟,水里的虾蟹游鱼,地上的走兽昆虫、花草树木……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 在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书中的内容就是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对于五六岁的孩子来说,这是最让他们感兴趣的。我们先来读一读这些好玩的东西吧。(课件出示) 高远的天空, 广阔的大地, 空中的浮云飞鸟, 水里的虾蟹游鱼, 地上的走兽昆虫、花草树木…… 是啊,“高远、广阔”这两个词语说明大自然真是无边无际,又列举出了“有空中的,水里的,地上的”,说明种类繁多!文中的省略号更是给了我们无边无际的遐想。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生动优美的语言。 2.梳理主要事物,把握内容 课文中还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呢?请大家朗读第2~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圈画出来。(课件出示课文的图片) 描写的事物依次是:小麻雀、老鹰、蚂蚁、花草、以及房前屋后的果树、竹子、棕榈等。 (四)感受大自然的乐趣,体会生动的语言 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好玩的东西?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画出描写生动的句子。 1.我们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的这几句话。(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的句子) 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悦。 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 蚂蚁搬家,井然有序,当两军对垒时,那勇敢忠贞的精神,真叫人敬佩。 这三句话分别描写了小麻雀、老鹰和蚂蚁。作者用了哪些生动的词语来描写它们呢?请你圈画出来。 分别是“叽叽喳喳、蹦蹦跳跳、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猛扑而下、井然有序、勇敢忠贞”。(课件将这些词语变色)。我们把这些词语读一读,边读边想象三种动物不同的样子。 “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真是一只活泼的小麻雀!这些词语把小麻雀活泼可爱的一面写出来了,句子读来充满了画面感。让我们边读边想象画面吧!(课件出示句子) 老鹰高空盘旋,展翅翱翔的画面你们见过吗?我们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视频)老鹰飞翔的姿态是多么自由自在,捕猎时又是“勇猛而下”,又快又准,令人叹服,我们再来读一读吧。 小蚂蚁呢,虽然弱小,却也活出了“勇敢忠贞”的精神,令人敬佩,请你来读一读。(课件出示) 每一种小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姿态,大自然因为他们更加多样和好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 读完之后你会发现,这三句话都是描写动物给人的印象。但每句话的结尾表达的形式却不一样。(课件标黄) 叫人…… 给人以…… 真叫人…… 课文这样写多有意思啊,我们再来读一读。 2.圈画语句,自读感悟 还有哪些描写生动的句子,快找出来和同学们交流吧。 有的同学画出了第三自然段的这一句话。(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 植物的开花、结籽,暑寒荣枯,有着不同的趣味。 请你读一读这句话,并且说一说你的理解。 一年四季,四季之景不同,趣味也不尽相同。(课件出示图片)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雨滋味万物,大自然开始焕发出生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季到来,秀丽的风光和其他时节迥然不同,这碧绿的莲叶连接天际,红日与荷花相互呼应,色彩分外鲜艳娇红。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春天的“一粒粟”,换来了秋天的“万颗子”,农民的劳动换来了丰收的景象。金灿灿,黄澄澄,多么丰富的色彩,秋季之美,美在硕果累累,美在色彩纷呈。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那墙角的几支梅花,冒着冬日的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远望去就知道是梅花呢?因为它隐隐传来阵阵香气,令人神清气爽,将冬日的寒冷也驱散了。 从这些古诗中,我们感受到春雨滋润万物,夏花色彩艳丽,秋日硕果金黄,冬日梅花绽放。各有各的风景,各有各的韵味。四季之景不同,带来的感受也不同。再读这句话,你应该有更深刻的体会,能感受到大自然这本大“书”内容的丰富多彩。 还有细心的“我”,在大自然的书中发现了花儿的不同色彩,草叶的不同形状。我们来读一读。(课件出示句子) 花儿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形状有单瓣的、重瓣的,千姿百态。草的叶子各不相同,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的还带着刺。 在第四自然段中,细心的“我”在房子前后栽种的果树的身上发现了三处不同。请你来读一读。(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 我家房子前后栽有各种果树,有梨树、桃树、橘子树、柚子树,在不同的时间里,它们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刚从树上摘下的果子,味道格外鲜美。 三月,粉红的桃花开了,紧接着,雪白的梨花也来争艳,橘子树的,柚子树的,各有各的美,他们丰富了大自然的色彩。(课件出示图片) 秋天到了,丰收的果实也带来了不同的体验,梨的甜美,桃的多汁,橘子的酸甜,柚子的可口,你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带来丰富的味道。(课件出示图片) 大自然的书里,有色彩,有果实,不仅丰富,还有收获。想象着不同果树依次开花结果的美景,嘴里品味着果实的香甜,我们再来读一读。 有的同学找到了第五自然段,在这一段,作者最喜欢什么?我们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句子) 我最喜爱的,是我家屋后的两丛竹子和一株棕榈。 作者用哪些生动的语言来描写它们呢?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 通过“沙沙”这个象声词,我们仿佛亲耳听到叶子在微风吹拂下沙沙作响,这里,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说这情景“如同温柔的细语”,多么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你能想象出“温柔的细语”是什么样的声音吗?它会对“我”说些什么?“我”在成长,竹子也在一天天长大,它像“我”的伙伴,陪我长大,伴我说话。请你再来读读这句话,感受“我”与自然和谐美好的画面。 作者又是怎样写棕榈的?(课件出示句子) 池塘边的棕榈树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 这句话中作者把棕榈树的叶子比作大蒲扇,通过这样的比喻,把很多人少见的棕榈树叶的样子形象通俗地写了出来。(课件出示棕榈树图片)“高大挺拔、超凡脱俗”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非常生动,让人感受到了棕榈树的高大威武。 它还有另一种境界,我们来读读下面这句话。(课件出示句子) 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倒映在池塘的水中,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是另一种境界。 你能想象出小鱼在倒影中游玩的情景吗?真是充满童真童趣的视角!只有孩子才会有这样灵性的观察,请你想象,“我”看到这样的美景心情会是怎样的? 是欢喜,是开心喜悦。“我”在面对大自然时产生了无尽的遐想,获得了许多乐趣。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 3.多美的大自然,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课件出示视频) 辽阔的天空,浮云朵朵,飞鸟翱翔,五颜六色的鲜花散发出沁人的芳香,满山的果树,竹林生机勃勃,高大的棕榈树……多美啊! (1)这时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一定是自在、舒服、幸福的。 (2)作者会有什么感受呢?(课件出示第6自然段)所以作者说: 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 (五)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读不完的大书” 大自然像书籍一样深奥,其中的乐趣,需要我们细心地寻找和感受,才能发现它的美。 (六)课后作业 1.抄写《读不完的大书》一课中要求会写的字。 2.朗读课文《读不完的大书》。 3.预习《父亲、树林和鸟》。 好,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