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 |
范文 |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1一、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册48—49页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 用乘法口诀求商是数学计算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整个计算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掌握用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时呈现“56÷8”的计算思路,留出空白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56÷7”,再在主题图“欢乐的节日”中提供两组素材,引出“49÷7”“27÷9”,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以上教学,使学生真正掌握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并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技能。 (三)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的求商。 3、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进一步掌握关于除法的基本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 1、利用已有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究、讨论、交流等方法掌握计算方法。 2、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把探究的机会留给学生。 3、通过多层次练习巩固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一)再现旧知,做好铺垫 1、组织口算练习。 4×55×87×99×4 7×36×89×58×8 7×83×69×96×7 2、组织将口诀补充完整。 ()八五十六三()二十一 六()五十四七()六十三 二()一十八()七二十八 (复习乘法的相关口诀,为学习除法的求商作铺垫。) (二)自主探究例1,独立求商。 1、谈话,引入新课:“六一”节快到了,明明和小伙伴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布置教室呢!可是她们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大家帮他们解决好吗? 2、教学例1 (1)出示教材中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谁来说说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2)引导学生解决该问题,并列出算术:这个问题大家能帮明明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 板书:56÷8 (3)引导学生得出除法的商,并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56÷8,大家知道得多少吗?可以怎样思考得出它的商呢? 让学生计算出商,先和同桌进行交流,再说出自己的想法,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56÷8=7,多让一些学生起来说说想法。 板书56÷8=7 (4)引导学生解决另一个问题。 图中,一个小朋友还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要挂7行呢?你能解决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列出算式,自行得出答案。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并把求商的过程跟大家说一说。 3、小结: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帮明明解决了数学问题,而且还进一步学会了利用乘法口诀来求商。在以后的除法计算中,只要大家能够熟记口诀,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结果了。 (三)、学习效果测评。 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49页“做一做”,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再说一说是怎样求得商的。组织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50页第1、2题。(通过练习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2一、教材分析 用乘法口诀求商是数学计算中的一块重要的基石,它在整个计算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教材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将用乘法口诀求商分为两段学习。在第一阶段,即在本册的第二单元,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掌握用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在第二阶段即在本册的第四单元,学习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法运算的实际问题。因此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如下: 二、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进行求商。 2、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求商。 3、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和运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会提出除法应用题的问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设计意图 根据本班学生计算能力比较弱的特点,复习部分我首先安排了开火车进行口算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然后安排了根据乘法算式写除法算式,这两题的安排是为本课的新授内容做铺垫。第二题是让学生明确乘法和除法的关系,知道求除法的商时要想到乘法,乘法口诀题是为班里的一些学困生设计的。 因为要解决问题才用到计算,计算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新课部分我利用书中的主题图,让学生找出书中的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是本课的难点,所以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化解难点,让小组内的好学生带动其他学生。解决第一题采取教师引导的方式学习,其它两题放手由学生独立完成,把学习时间充分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几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3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叫洪海杰,来自道外区民主小学校。如果用一句话表达我此刻的心情,那就是在不断地期盼中等待着,在不断地参与中感受并收获着。今天同样希望我的表现能得到在座各位的认可。 教学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9~51页。 一、教材分析: 用乘法口诀求商是数学计算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整个计算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单元,是学习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中,教材通过一幅学生熟悉的“快乐的节日”的主题图,引出要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体会求商的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用乘法口诀求商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同时沟通了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 二、学情分析: 在表内除法(一)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方法,所以让学生利用7、8、9的乘法口诀再来求商,从方法上来讲,学生不会有什么困难,但是这要建立在学生已经对乘法口诀基本熟练的基础上。另外,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行的,对该类问题的熟练解决也是本课教学成败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的求商计算。 3、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练应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自主探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四、教法和学法的设计: 1、教法: 学生已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是一致的,所以针对这一事实,教学本节课时,我采用“巩固旧知、导入新课——情境创设、激发兴趣——自主发现、方法探究——趣味故事、强化练习”的教学方法,在师生交流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 2、学法: 在学法上,让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使每个孩子都参与到活动中去。通过“情境学习,自主探究,小组交流,总结汇报”4个环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口算卡片。 六、教学流程: (一)根据以上的教法学法,本课设计了如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引导发现,探索新知 (三)、趣味练习,巩固新知 (四)、总结归纳,交流体会。 复习环节设计了3道练习题,首先是开火车口算,并随机让学生回答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接下来是用7、8、9的乘法口诀填空及齐背7、8、9的乘法口诀,从而揭示课题,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继续学习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时请学生一起书空,并齐读。 【以旧引新,通过知识的迁移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下面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引导发现,探索新知 第二个环节是引导发现,探索新知 首先创设情境:学习新课之前,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你们最喜欢过什么节日呢?根据学生回答六一儿童节,然后我说,是啊,六一儿童节是专属于你们的快乐节日,快瞧,有一些同学们已经开始为庆祝自己的节日做准备啦,这时 出示快乐的节日主题图并提问,他们在做什么呢?学生观察汇报后接着说,这些同学们遇到了一些困难,想请大家帮帮忙,你们愿意吗?孩子们肯定会积极响应,继而出示思考题: (1)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3)怎样列式呢? (4)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有了问题,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去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于是我让学生通过充分地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后再进行小组交流合作学习。 学生一幅图一幅图地自主汇报发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所列算式及求商使用的乘法口诀,教师随机板书。当学生解决了“平均每行挂几面?”这个问题后,教师有意识地改变条件:若挂7行,平均每行又能挂几面呢?学生汇报后请学生认真观察56÷8=7和56÷7=8这两个算式,提问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学生汇报被除数相同,除数和商调换了位置,而且它们都是用了七八五十六这一句口诀算出商的并初步感知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2道除法算式。 解决主题图包含的所有问题后,教师进行小结: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与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一样,就是想乘法口诀。 【创设了“六一”节布置教室这样的数学问题情境,经过引导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活动,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求商的基本方法。】 这是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把解题过程与求商方法清晰完整地展现,有利于学生归纳总结,加深记忆。 (三)、趣味练习,巩固新知 过渡语设计:儿童节不只是小朋友们喜欢过的节日,就连森林里的动物宝宝们也喜欢过呢!几只动物宝宝们也在为节日做准备呢,不过,它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怎么办呢?因为学生之前已经有了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经历,相信这里他们会主动提出帮助请求。 这部分设计了4个练习题。 第一题是书后49页做一做,第二题和第三题是书后50页的小猴子摘桃和小兔采蘑菇两个练习,三道题都是帮助学生巩固用口诀求商的方法,同时第一个练习还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形成了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的认知结构。 最后一题是书后53页拔河比赛练习 此题设计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总结归纳,交流体会: 导语设计:同学们不但帮助小朋友们解决了难题,还帮助小动物们做好了节日准备,你们真棒!老师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有很大的收获,下面就请你来说一说好吗? 【让学生自由畅谈在本节课中的表现和收获,培养学生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并让他们自主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七、预期的教学效果: 本教学过程运用多媒体把学生熟悉的“快乐的节日”主题图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让每个学生都大胆尝试、探索,感受数学的趣味、品质,体验成功的喜悦。最后通过有趣味有梯度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个性得到了充分地施展,思维的创造性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生动、鲜活,充满生机,富有活力。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导,谢谢!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