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数学教案 |
范文 |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锦集7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正确、合理、灵活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良好审题习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计算的乐趣,不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及正确的运用定律性质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引出新课(约5分钟) 1、观察3/10、7.4、8、125、5.4、7/10这六个数,你有什么发现?(预设:如学生说出下面的①,则教师就继续说②;如学生直接说②,则教师就不再说①) ①这些数是整数、小数和分数。 ②从计算的角度考虑这些数可以干什么?(凑整) 2、请你根据这六个数编出三道口算题。 7/10+3/10=7.4-5.4=8×125= 3、对三道口算题再加工,请你继续计算。 3/10+7/10×20=7.4-5.4÷0.9=24÷8×125= 你想说点什么?(预设:不能为了凑整,而不顾运算顺序,应该按运算顺序做。) 这些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二、进行复习(约30分钟) 1、下面我们进行一次计算比赛,时间三分钟,看谁做得又对又多。可以不按题号顺序,有选择地做。(课前下发习题纸。) 脱式计算下列各题: 2、三分钟到!谁来说一说,你选择的是哪些题目?其他同学呢? 3、思考:你们为什么选择这些题? 4、我没让你们简算,你们怎么知道这些题能够直接简算的?(预设:需要观察数的特征,符号)简算的依据是什么?(小组讨论) 5、追问:是不是数字只要能凑整就能简算呢?不能简算,根据什么?能简算根据什么? 6、现在研究简算的题目,每人手里有一张表,自己先独立填写,填完后再小组交流。第一栏举例,可以是做过的例子,也可再举例。第二栏填简算的依据是什么?第三栏注意(即易错的地儿)是什么?把你们的研究成果,填在表里。(可把几类全研究,也可感兴趣的几个题)(约8分钟) 简便运算的题目(举例) 依据(定律或性质用字母表示) 注意(易错或提醒同学的地方) 7、学生汇报:(10分钟) (1)比如,依据加法、乘法的`结合、交换律;乘法分配律;减法性质;商不变的性质;除法性质。师适时板书:定律和性质,并适时师生、生生间进行。 (2)在学生汇报的同时,说到什么定律或性质时,如学生之间能相互补充最好,否则教师则补充一些学生没有易错的题目,如: (3)(意图:分配律的正确运用。②避免分配律迁移到除法中去)。 (5)×19×17 (6)3÷2.53÷2.5÷4 8、订正结果后改正错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三、课堂:(2分钟) 今天你想说点什么? 预设:审题重要,观察特征、符号,依据定律、性质,凑整达到简算目的。 今天的复习对于以前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认识或想法? 小学数学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表面积的意义,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初步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能充分运用圆柱表面积的相关知识灵活的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计算下面圆柱的侧面积。 (1)底面周长2.5米,高0.6米。 (2)底面直径4厘米,高10厘米。 (3)底面半径1.5分米,高8分米。 2求出下面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1)长方体的长为4厘米,宽为7厘米,高为9厘米。 (2)正方体的棱长为6分米。 3讨论说说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及其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甲: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长方体、正方体的六个面的面积的总和。 学生乙: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只要计算长方体相互对立的3个面的面积,3个面的面积相加再乘以2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棱长乘以棱长再乘以6。 二新课导入。 1教师:以前我们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及其表面积的求法,那么圆柱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圆柱的表面积又是如何计算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讨论和探索这个问题。(板书:圆柱的表面积) 2学生讨论:你认为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哪一部分?它由几个面组成? (1)学生分组讨论。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反馈小节: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圆柱的.侧面积和两个底面积的总和,圆柱的表面积由一个侧面机和两个底面组成。(板书: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两个底面积=圆柱的表面积) 4教师进行圆柱模型表面展开演示。 (1)学生说说展开的侧面是什么图形。 学生:圆柱展开的侧面是一个长方形。 (2)学生说说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有什么关系? 学生:长方体的长(或宽)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宽(或长)等于圆柱的高。 (3)圆柱的侧面积是怎样计算的?抽生回答进行复习整理。(板书: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底面周长×圆柱的高) (3)圆柱的底面积怎么计算?(复习底面积的计算方法)。 5说说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圆柱体?哪些表面是完整的,哪些表面是不完整的? 学生举例:完整的圆柱有两个底面,不完整的圆柱只有一个底面(如水桶)或者根本就没有底面(如烟囱)。 教师:所以我们每个同学在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时要特别认真,要特别注意这个圆柱到底有几个底面。 三新课教学。 1例2一个圆柱的高是4.5分米,底面半径2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课件演示) 2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3反馈评价: (1)侧面积:2×2×3.14=56.52(平方分米) (2)底面积:3.14×2×2=12.56(平方分米) (3)表面积:56.52+12.56=81.64(平方分米) 答:它的表面积是81.64平方分米。 4学生质疑。 5教师强调答题过程的清楚完整和计算的正确。 6教学小节:在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一般要分成几步来计算呀? 四反馈练习:试一试。 1学生尝试练习:要做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50厘米,底面直径为30厘米,至少需要多少铁皮?(得数保留整数) 2学生交流练习结果(注意计算结果的要求)。 3教师评议。 教师:在实际运用中四舍五入法和进一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计算使用材料的用量时为确保使用材料的充足通常都使用进一法,计算结果如果使用四舍五入法也许会出现使用材料不足的现象。 五拓展练习 1教师发给学生教具,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测量。 2学生自行计算所需的材料。 3计算结果汇报。 教师:同学们的答案为什么会有不同?哪里出现偏差了? 学生甲:可能是数据的测量不准确。 学生乙:可能是计算出现错误。 教师:在实际运用中如果数据测量不准确或者计算出现错误,或许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这种损失也许是不可估量的,但事实上它又是很容易避免的。所以我们每个同学都要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六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单位:厘米)(略) 2计算下面各圆柱的表面积。 (1)底面周长是21.52厘米,高2.5分米。 (2)底面半径0.6米,高2米。 (3)底面直径10分米,高80厘米。 3一个圆柱形的罐头盒,底面直径是16厘米,高是1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厘米? 4一个圆柱铁桶(没盖),高是5分米,底面半径是2分米,做一个这样的铁桶,至少需要多少铁皮?(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小学数学教案 篇3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表示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能较熟练地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教学重点: 能较熟练地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及描述路线图。 教学难点: 画平面图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自学预习 1、自学课本第20、21页例2。 2、汇报自学收获。 二、合作探究 1、探讨新知。 小组合作学习课本第22页例3。 2、如何 理解 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及描述路线图。 3、汇报交流。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台风的经过路线图。 (2)同坐互相说一说台风的经过路线图。 三、展示提升 画平面图的'方法:先确定方向,再确定距离 , 确定距离的时候可以用一条标有数量的线段表示地面上的距离。 四、检测拓展 完成教材22页的 做一做。集体订正。 小学数学教案 篇4教学目标 : 1、在游戏中寻找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2、通过温度计的演示,学会正负数的读法和写法。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正负数的意义,难点是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数量。 教学准备: 课件、背景资料、温度计、挂图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说反正话》。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向上看(向下看) 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 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 引入谈话:在生活中,有许多类似的意思相反的情况存在,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达这些内容。 二、初步认识负数,教学读写方法 1、创设情境引入: 同学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素有“火洲”之称。下面我们就一起去领略一下那里的奇异风光。(课件展示) 提问:你能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交流。 2、零上温度、零下温度及0度的含义。 师:信息中用了很多数据来说明吐鲁番的气候特点,我们先来看这两个温度。(零上13摄氏度和零下3摄氏度)知道生活中用什么工具测量温度吗? 师:(出示教具温度计)上面的1小格是1度,中间红色的纸条代表温度计的液柱,你能找 出零上13摄氏度和零下3摄氏度吗?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从0度开始往上数13个格是零上13摄氏度,从0度开始往下数3个格是零下3摄氏度。) 师:为什么零上13摄氏度要往上数,零下3摄氏度要往下数? 生:因为零上13摄氏度比0摄氏度高,所以是从0摄氏度开始入上数13个格;零下3摄氏度比0摄氏度低,所以是从0摄氏度开始往下数3个格。 师:零上8摄氏度怎样找?零下5摄氏度呢? 师结:也就是说,找零上温度从0摄氏度开始往上数,找零下温度从0摄氏度开始往下数。0摄氏度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3、探究正负数的表示方法: 师:像零上13摄氏度和零下3摄氏度这种表示方法看起来有点麻烦。你能用一种更简洁的方式表示吗?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找到一种更简洁的表示方法。 学生交流。 师:你们想法与数学家的一模一样,也是用“+”“—”表示。(板书:+13℃、—3℃)以0度为分界线,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 13”这个数读作正十三,书写这个数时,只要在以前学过的`数13的前面加一个正号;“- 3”这个数读作负三,书写时,在3前面加一个负号。我们以前熟悉的“+、—”号在里是正负号。 4、了解负数的历史。 师:看来啊,负数的出现还真得是很有必要,那你知道哪个国家最早出现了负数吗?让我们通过一段资料一起来回顾负数的历史。 电脑显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应用负数的国家,已有约两千年的历史。大约在公元100年,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就明确提出了负数的概念,以及正、负数的运算。到公元3世纪时,我国数学家刘徽晖更加明确了负数的意义。 在算筹中,刘徽把两种表示相么意义的算筹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常规定红色的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的算筹表示负数。而西方国家认识正、负数则要迟于中国数百年。 请学生谈感受。 5、巩固气温的表示方法。 请同学们在本上写出其余的四个温度,找一板演。 6、表示海拔高度。 师:我们再来看这条信息,(电脑出示)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你能用刚才这种表示方法表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交流。 海平面在这里相当于分界线,比海平面高就是“+ ”,比海平面低就是“—155”。 下面请你们用这种方法表示下面的海拔高度。(课件出示) 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8.43米,死海比海平面低330米,泰山比海平面高1545米。 7、揭示正负数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用数学符号(+-)表示出了零上、零下温度,比海平面高、比海平面低的高度。每组量表示的意思有什么特点?(意义相反) 师:表示意义相反的量,我们要用正负数来表示。像+13、+38这样的数是正数;-3、-10这样的数是负数。(板书) 8、举例理解正负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同学们,你们能再写几个正数和负数吗?(学生举例) 正数有多少个?负数呢? 9、自主练习1。 师:7是什么数? (学生交流) 正数前的正号可以省略不写,那么负数前的负号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0是正数不是负数?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师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0、找生活中的正负数。 师:你能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都用正负数表示出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你能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他们的意义是相反的。) 师结:表示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三、课堂练习:(课件出示) 1、填空题: (1)车内上来8位乘客用+8表示,下去5位乘客用( )表示。 (2)粮店运进大米60吨,记作60吨,运出12吨可以记作( )。 (3)妈妈领取工资1500元,记作+1500元,那么,妈妈帮小明买书用了120元,记作( )元。 (4)小张参加奥运知识竞赛,答对一题得了50分,记作( ),那么答错一题扣了50分记作( )。 (5)小平家住的楼房有15层,地面以下有2层,地面以上第12层记作+12层,地面以下第一层记作( )层。 2、做自主练习5和7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希望同学们能用一双数学的眼睛、智慧的头脑来发现生活中更多用正负数表示的有相反意义的量。 小学数学教案 篇5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算理及笔算方法。掌握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估算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渗透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教育。 教学重点: 1、正确笔算,提高一次计算的正确率。 2、能够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15×6= 140×3= 29×2= 56×10= 17×30= 80×5= 140×6= 240×2= 5×24= 2、笔算下面各题。 629×53= 408×75= 1200×40= 注意:为防止丢进位数,在没有达到熟练之前可以标出进位数的'方法,但必须在练习中逐渐锻炼用自己的脑子记住进位数。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在学习中更容易出错,应该引起我们注意,在订正时可以增加对比。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要问清学生,为什么可以把0甩出去进行简便运算。以1200×40为例,可以这样理解。 1200=12×100 40=4×10 所以1200×40=12×4×100×10 这就是”因数末尾有0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的道理。 二、综合练习。36页第1题。 30×6 16×7 12×30 50×60 300×6 16×70 12×300 500×60 1、比一比谁算得快。 48×23 72×12 4102×15 56×456 603×3 425×11 2460×18 35×440 2、不计算,判断对错。 58×18=4534( ) 88×34=318( ) 150×40=600( ) 350×70=2450( ) 三、课堂作业设计 36页第4题、5题、6题。 板书设计: 体育场 小学数学教案 篇6教学目标: 1.在观察、讨论、判断等活动中,经历初步认识扇形的过程。 2.知道扇形,初步了解扇形的特征,能在圆中画出扇形。 3.体会扇形和圆的关系,感受扇形图与名称的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扇形以及圆心角和弧。 教学难点: 认识扇形以及圆心角和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两把折扇(其中一把圆形扇)、画有教材中四幅图的小黑板;学生准备水彩笔、量角器、直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用折扇作为导入新课的道具)同学们对折扇并不陌生,能说说你们对它的认识吗? 像折扇打开形状(教师打开折扇演示)的平面图形,在数学上,我们称之为扇形。(出示课题:认识扇形)对扇形你想了解哪些知识呢? 学生自由讨论,指名交流汇报。 教师:同学们说的这些知识,我们今天一起来解决。 二、探究新知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图,圆中的涂色部分与圆有什么关系? 它们是圆的一部分,扇形是由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圆心角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形象地说,就是两条线段和一段弧(曲线)围成了扇形。 1.认识圆心角。 出示例3图。 教师在右图的`基础上标出1,指出:像1这样,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作圆心角。 提问:圆心角是由什么组成的?顶点在什么上? 使学生认识到:圆心角是由两条半径和圆心组成的,所以圆心角的顶点在圆心上。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几个角,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圆心角。 教师接着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在圆上分别画出圆心角是 、 、 、 的扇形,让学生比较这些扇形的大小。使学生明确: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圆心角越大,扇形就越大。可以再次演示折扇,同一把扇子,张开程度不同,扇面的大小就不同。 2.认识弧。 教师拿出圆规和直尺,先画一个虚线圆,在圆上取A、B两点,再用实线A、B两点间的部分。(弧是圆上的一部分,这样处理易于理解)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点间的实线部分是在什么上画出来的? 小学数学教案 篇7教学 目标 1.通过“过河”的情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3.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 重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教学准备 课件课时 安排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春天。 师:是啊,阳春三月,这么好的天气,你们最想干什么呢? 生:春游、植树…… 师:我们的好朋友笑笑所在的班级正准备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春游呢! 课件出示过河情境图 师:同学们快来看看,他们现在在哪儿? 生:河边。 师: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他们想要过河。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过河》(板书课题) 二、新课传授 出示过河情境图 师:请大家仔细看图,从图中可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他们想要过河,每条船限乘9人,至少需要几条船?”现在请同学们动动脑,想一想,帮助笑笑他们解决问题。 学生动手列式:29+25=54(人)54÷9=6(条) 师:如果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列成综合算式,谁来试一试? 学:29+28÷9 师:这样列式行不行呢?为什么?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汇报结果:这样列式不行,因为这算式是把女生人数去除以9,而不是用总人数去除以9。 师:那我们该怎么办?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示这部分应该先算呢?学生探究:实物台上展示——用小括号(29+25)÷9 师: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板书) 那么这个带小括号的算式该怎么读呢? 师范读,学生跟读 师:相信同学们知道了带小括号的算式该怎么算,请快速准确的`在书上写出来。 指名完成:(29+25)÷9 =54÷9 =6(条)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帮助笑笑他们解决了”过河“问题,现在坐着6条船来到了河岸,这时,来了几只小动物,他们想考笑笑他们,你们愿意参加吗? 课件出示: 1、比一比,谁的眼力好。(说出运算顺序) 30+8×4(30+8)×4 5×2+35×(2+3) 80-64+880-(64+8) 5×9-5(26-20)×8 2、比一比,谁判断的最准确。 (1)(10+3)×5与10+3×5都要先算乘法。 (2)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81减去6乘6的积,列式为(81-6)×6。 3、比一比,谁算的又对有又快。 5×(36-29)(83-35)÷894-(25+19) 4、生活应用 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笑笑班级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出示森林图)他们在这玩得可开心了,临走时,笑笑想买一些土特产带回去,于是他来到森林特产店。(出示购物图)野菜4元,木耳5元,叶帖画3元,竹笋2元,根雕6元,拐杖7元。 笑笑买了些什么? 生:她想买一袋野菜和三袋木耳。 师:淘气呢? 生:野菜和木耳各买三袋。 师:那他们要付多少钱呢?请你们帮忙算一算。 学生计算后展示不同计算方法 四、归纳 师:同学们,今天有什么收获? 生:认识了小括号。 生:帮助笑笑解决了问题 生:知道了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 师:其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同学们做生活的有心人,把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以后的生活中去!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