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北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去游乐园教案 |
范文 | 北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去游乐园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去游乐园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去游乐园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主动迁移已有的知识与做法解决新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探索,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主动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理解每一步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朋友,你一定去过游乐场吧,你都玩过哪些项目?今天淘气和笑笑他们高兴地来到了游乐场,咱们一起走进游乐场,我们继续学习笔算乘法吧。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我们先来计算5人做太空船,需要多少无。 引导学生审题列出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仔细思考,利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能解决这道题吗? 3、小组合作学习,自己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方法带到小组交流中。 (4)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尽可能让每一名学生都说一说,并把方法进行归纲整合。 (5)小组汇报中。 请学生到黑板前板演竖式,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教师小结,无论是12X5还是5X12,用竖式计算时,通常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把较大数作为第一个乘数。计算时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5先与2相乘,二五一十,满十要向十位上进1,在个位上写0,注意要把进位的1写在十位的下面,要写得小一些。 2、13个人要坐电动火车,需要多少元呢? (1)独立思考列出算式:6X13 (2)拿出练习本试着来独立尝试笔算,算好了吗? (3)要是有14人,15人,16人坐电动火车要花多少钱呢? 请你在练习本上列一个算式,自己算一算吧。 汇报时还是让学生说一说算法,老师问算理,这次你算对了吗?同桌之间把自己的算法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算一算,完成书55页第1题。 学生完成后要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2、完成书55页每2题竖式计算,一边做一边在心里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做完后教师把学生出现的错误展示出来,提醒学生注意,这样更有针对性。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请大家一起来总结。 北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去游乐园教案 篇2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认真审题,正确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法: 自主探究法 学法: 合作学习法 教学用具: 挂图、小黑板。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都喜欢玩什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公园玩,好吗?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目标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出示自学指导 1.自学课本第54页内容 2.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再给同桌讲一讲; 3.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 三、反馈交流 1.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2.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 3.重点讲解一道乘法题: 例如:3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 12 ×3 =36(元) 4.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 (小组交流、组际解疑) 四、精讲点拨 结合学生自学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加以点拨。 五、当堂训练:(小黑板出示) 1.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 2 × 3 12 × 4 12 × 5 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2×518×315×627×343×3 (组内检查、全体交流) 六、总结 北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去游乐园教案 篇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 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估测能力以及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感知数学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重点: 建立一米的表象,掌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学难点: 能恰当的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学教法: 情境示范、操作演示法 教学学法: 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米尺、1厘米长的小木棒。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长度单位——厘米。想一想1厘米大约有多长?打手势告诉老师。老师带来了一些1厘米长的小棒,谁来用这些小棒测量这枝粉笔的长度?投影显示学生测量过程,谁来用这些小棒测量教室的长度? 提问学生不愿意测量的理由。 学生说明理由:教室太长,小棒太短,测量起来费时费力且容易出错。教师小结:厘米是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而要测量教室地面的长,或者比较长的距离,那就需要用到一个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它就是米(板书:米)。它用符号“”来表示。(板书:) 米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经常会遇到它。这不,长颈鹿大哥带着它的小乌龟弟弟到游乐园去玩,就遇到了米,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大屏幕显示教材第16页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明确图意。提出问题: 1米有多长呢?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米” 的理解。 二、新课教学 1、认识“米” 出示米尺,介绍:同学们,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你们伸开双手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呢? 学生伸开双臂比划1米大约有多长,师逐一测量。 (1)比一比 请同学们比一比1米会从我们手臂伸平一边的指尖到手臂另一边的什么地方? 学生比划并说一说。师小结两臂伸长的长度和我们每个同学的身高差不多,一般来说个子高的同学手臂要长一些。 将米尺竖放,引导学生认识1米有多高。 学生估一估自己的身高,猜一猜一米会到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 和米尺比一比,验证自己的猜测。 (2)找一找 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学生回答,师引导学生实地测量。 (3)估一估 请同学们估一估,我们的教室有多长、有多宽? 师带领学生实地测量,对于估测较好的同学应给予肯定或表扬。 (4)量一量 学生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自己身边的物体,看看它们到底是多长?测量课桌、讲台的长、宽。..... 2、认识探究米和厘米的关系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带来的尺,找出1米的准确长度。 (大屏幕显示米尺。)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米尺,想一想: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米有多少厘米? 生:1米有100厘米、1米等于100厘米。 师:你们是怎样知道的? 生:尺子的末端有一个数100,所以1米有100厘米。 生:尺子上有10个大格,每个大格是10厘米,10个大格就 是100厘米。 生:米尺上面有很多小格,一小格就是一厘米,我一格一格(一厘米一厘米)的数,共数了100格才数完,所以我想到1米就等于100厘米。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提问: 90厘米里面有几个10厘米?90厘米再增加10厘米是多少厘米?100厘米里面有几个10厘米呢? 师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1米=100厘米,它也可以写成1 = 100 c。我们把它齐读一遍。 (板书1米 = 100厘米或1 = 100 c) 认识了米和厘米,我们在用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思考,认真辨别,不能用错,下面是小明在学习了米和厘米之后写的一篇日记,我们共同来看一看。师生共同读一读,引导学生理解内容,做出评价并改正。 小明的日记 今天是星期一,早上洗脸后我用60米长的毛巾擦脸。第一节上课我用长约17米的铅笔写了一篇田字格。第二节课下课是升旗仪式,在全校同学的注目下,国旗升上了高约8厘米的旗杆。 三、练一练 1、大屏幕显示教材第16页“试一试”图。 师:请同学们看第一个题,门高约2什么?你选什么做单位? 生:我选米( ),若是2厘米(c)就连我的一个手都塞不进去呢! 师:是啊!说得真好!下面看第二个题,黄瓜长约20什么? 生:黄瓜长约20厘米。 师:如果黄瓜长约20米那该破世界纪录,震惊全世界了。我们要依据现实情况来恰当的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剩下的小题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各小组代表回答,师生共同交流评定。 2、这张课桌大约有多高? (谁猜得对?) 刚才我们对自己的课桌已经测量过了,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刚才自己在测量课桌之前所做的`估计与所测量的结果,然后再对书上各个小朋友的估计做出判断吧。 (学生自主发表意见,师生交流后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 3、说一说 回到主题图,学生说一说1米有多长,判断小动物的身高并说一说谁应该买票。 四、课堂小结 学生畅谈收获。 五、作业布置 北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去游乐园教案 篇4教学目标: 1.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2.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掌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长度。 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 我知道过了一年,大家都长高了,那么你知道自己有多高吗?(学生自由说) 师:你知道一米有多长吗?(学生估一估、比一比、说一说) 二、探究新知 1. 认识米尺(出示米尺)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感受1米的长度,找一找在教室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接近1米。 2.让学生了解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米=100厘米 1m=100cm 3.做一做:1米有多少厘米。 4.数一数:1米=100厘米 1m=100cm 5.找一找:在教室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接近1米。 三、练一练 试一试,填m还是cm呢?(结合实际经验了解一-般物体的长度) 1.衣柜高约2----------- 黄瓜长约20---------- 房子高约3------------ 2.练一练 17页(估计自己的课桌有多高,再实际分组合作) 3.有一只蜗牛和蚂蚁在赛跑,看谁能跑第一呢?(课本17页3题) 4. 拓展训练 ①画一条3cm长的线段(难度较大,需要在老师指导下完成) ②画出比6厘米短的三条线段 四、课堂总结(略) 北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去游乐园教案 篇5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学生将首次在竖式计算时遇到进位的情况,因此,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感受数学知识的逻辑性是本节课应重视的问题。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做到了以下几点: 1.引而不替,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教师始终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用迁移和类推的方法理解并掌握新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关注练习题的设计,为巩固新知服务。 生动有趣的练习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巩固新知的“催化剂”。让学生板演、说笔算方法、指出笔算中的错误、把竖式补充完整等环节的设计,不但让学生把刚学过的知识在脑海中打下了烙印,而且提升了学生语言表达、逻辑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课前准备 PPT课件学情检测卡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口算。 10×4+2 20×3+8 30×2+7 40×2+6 7×8+68×9+55×6+93×6+7 2.列竖式计算。 32×2=321×3=431×2= 设计意图:复习口算和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为进位乘法的学习作铺垫。新旧知识的衔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有效地指导新课的教学。 ⊙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课件出示教材54页例题情境图) 师:星期日,几个小朋友去游乐园游玩。看,他们已经来到了游乐园的售票处,请同学们独立观察情境图,从情境图中你们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口头表述从情境图中了解到的数学信息) 2.探究算法。 师:对于情境图中的数学问题,我们先看看淘气是怎么算的,一起来判断一下他做得对不对。 (学生逐个判断) 生1:第一个做对了。 生2:第二个也做对了。 生3:第三个做错了。 师:共同交流找出“5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元?”的计算方法。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 口算方法:10×5=50 2×5=10 50+10=60 表格呈现法: 50+10=60 竖式计算: (重点指导学生说清竖式计算每一步的实际意义,师板演) 3.指导标准竖式形式的书写方法。 (1)12×5的竖式该怎么写?先乘哪一位?(相同数位对齐,先乘个位) (2)个位上相乘的积满十怎么办?(个位上相乘的积满十应向十位进1,0写在积的个位上,1写在十位和个位中间的横线上,写小一点) (3)再乘哪一位?(十位) (4)在竖式计算中,对于进到十位上的数该怎么处理?(在计算十位上的数时,应该把进到十位上的数加上)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