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教学设计 |
范文 | 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0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教学设计 篇1知识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内容、领悟表达(先总后分的表达方式) 过程、方法、习惯目标: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抓重点词句,展开想象读懂内容,感悟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 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感悟徐悲鸿勤学苦练的精神。 难点:通过探究外国学生前后态度变化的原因,感受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 教学过程: 一、赏画入情,释疑“励志”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名画(出示《奔马图》)这是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奔马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马的姿态,如果让你来形容的话,你会想到哪个词? 2、教师小结:《奔马图》是徐悲鸿先生创作的一幅精品佳作,现已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大家看!这六匹马的动作神态各不相同,有的前脚落地,后脚翘起;有的两条蹄子直着往前伸;有的腾空而起,有的回首长嘶。再来看,这些马神采飞扬,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他为什么画得这么传神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徐悲鸿。 3、板书课题(这里有一个新词,画“励志”,谁来告诉老师“励志”是什么意思?励:激励,志:志向、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4、齐读课题两遍,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结果怎样?师及时板书:为什么?怎样?结果? 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1、同学们都预习过课文,你们都预习了什么? A、我读了三遍课文(教师评价激励:你是个自觉的孩子) B、我读了五遍课文(真的吗?你是个勤奋小学生。) C、我标出了课文自然段序号。(教师追问: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D、我还想了想课文的内容。(看,仅仅读是不不够的,重要的是思考,你是相会思考的孩子,倾听也是一种学习,会听是一项了不起的本领。) E、我查了字典。(你能借助工具书,是个会学习的孩子。) F、我在书上记下了自己的感受。(你已经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G、读书做记号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你在书上都做了哪些记号呢? 2、预习情况究竟如何呢?请大家看看这些词语你们会读吗? (1)先自己读读试试。 (2)读的过程中,有没有觉得特别难读或容易读错的,需要提醒大家,理解“临摹、嫉妒”的意思。 (3)开火车检查。 (4)把词语齐读两遍 (5)生字词大家都认识了,课文读得如何呢?找8名同学接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认真听,他们读到哪里你的眼睛就看到哪里,还可以在心里默默地跟着读,边听边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徐悲鸿为什么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他怎样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励志学画的结果? (6)倾听也是一种学习,会听也是一项了不起的本领。听出问题了吗?读书就要看准,做到不添字、不落字、不改字。 (7)谁来说一说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徐悲鸿为什么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他怎样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励志学画的结果? 三、精读感悟,学习课文 (一)品读感悟,体会外国人的傲慢。 1、徐悲鸿为什么励志学画呢?请大家读1至3自然段。 2、指名说。 3、谁来读外国学生的话?(1919年的中国贫穷落后,内忧外患,国内战乱不断,在国际上没有地位,中国人在国外常常遭人白眼,被外国人看不起)谁再来读。 4、听了外国人的话,徐悲鸿是什么表现呢?指名读,幻灯出示第三自然段,激怒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被激怒了? 5、如果你是徐悲鸿,受到这样的侮辱,你会怎样? 6、谁来读,读出徐悲鸿为国争光的决心。 7、让我们用坚定的语气,齐读第三自然段。 8、现在谁来回答徐悲鸿为什么励志学画? (二)情景再现,感受徐悲鸿的勤奋。 徐悲鸿又是怎样励志学画的呢?请大家读4、5、6自然段。读书还有一个好习惯,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请大家默读4、5、6自然段,边读边结合具体词句想想徐悲鸿画画的样子,看能不能把一个词,一句话变成一幅活的画。 1、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画面?指名说。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到的?你看到了怎样的徐悲鸿? 2、你的脑海中还有其他的画面吗? 用你的朗读让我们看到画入迷的徐悲鸿。 3、徐悲鸿学画的过程还会遇到什么困难?读第6自然段,你又看到了什么画面。 4、同学们的想象太丰富了,徐悲鸿就是这样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请大家齐读第4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跟5、6自然段有什么关系? 5、教师小结:课文就是先总写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后从学习刻苦和生活的清苦两方面来具体描述的,这种写作方法叫先总后分,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写作中试着运用这种写作方法。 (三)研读思考,领悟外国人的变化。 徐悲鸿这样刻苦努力,结果怎样?请同学同们读7、8自然段。 1、指名说。教师相机板书:轰动。 2、“功夫不负有心人”是什么意思? 3、看来想要成功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让你想到了哪些名言? 4、他用事实让外国学生重新认识了中国人,那个曾经嘲笑他的外国学生有什么表现呢? 5、指名回答“震惊”什么意思?什么叫“有眼不识泰山”。 6、这位外国学生前后都有哪些变化? 7、这位外国学生前后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8、现在你就是那位外国学生,站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徐悲鸿面前,你该怎么读。 四、畅所欲言,谈收获。 1、现在请同学们把整篇课文连起来读一读,感受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 2、课文学完了,你有什么收获? 谈收获既可以谈感受,也可以谈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更可以谈学到了什么学习方法,还可以评价一下今天的课你最满意的是什么?最不满意的是什么? 五、补充阅读,拓展延伸 1、其实,在世界上像徐悲鸿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接下来请大家再来认识一位,下发《一定要争气》。 2、读了这篇文章,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3、教师小结: 徐悲鸿和童第周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有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他们为祖国争了光,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也一样,只要树立目标,下定决心,鼓起奋进的勇气,就有克服办难的勇气,坚持不懈,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六、布置作业: 1、搜集中外名人励志小故事阅读,准备在班内举行故事会。 2、学一学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精神,写一写“我的志向。” 板书设计: 为什么? 激怒 学画刻苦 7、徐悲鸿励志学画 怎样? 奋发努力 为国争光 结果? 轰动 生活清苦 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教学设计 篇2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结构,学习给课文分段。 4、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认知目标:初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读准生字新词。 能力目标:自学能力的训练及概括分段能力的提高训练。 情感目标:初步走近徐悲鸿,感知他的拳拳爱国之心。 重点难点:理清条理,并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归纳全文。 一、名言听说 师读两遍后,学生复述,练习学生听说能力。 1 、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生活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裴多菲 2、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总是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留下一片悔恨。——鲁迅 二、名画导入 师:同学们复述得非常好,说明你们有很好的输入与精彩的输出。为了表扬你们,老师请你们欣赏一幅名画。(出示《奔马图》) 1、欣赏名画,引出课题 2、齐读课题,释疑“励志” 讨论:“励志”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理解。 (励,激励;志,志向。“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指名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3、再读课题,学习质疑 4、归纳问题,引入新课。 为什么?怎么?结果?(板书出三大问题) 三、名篇初读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相比起来,我更相信你们的读书能力。相信通过你们的认真阅读,会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的。 1、自由读课文,做到读通,读顺。 2、边读边做记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写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怎么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他努力的结果? 3、讨论上述思考题,划分段落,师板书。 第一段为什么?(第1——3自然段) 第二段怎么?(第4——6自然段) 第三段结果(第7——8自然段) 四、交流活动 1、指名逐段读课文,师生共评。 2 、交流词语的理解。 3、指导学生读好长句。 4、根据板书简要说说这课主要内容,训练学生概括能力。 五、学习生字 1、学生交流会与较难生字,教师相机点拨。 2、描红。 3、当堂完成生字与词语的抄写。 六、课后作业 朗读课文,并利用网络课搜寻一些徐悲鸿的资料。 第二课时 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演示体会人物情感,积累内化文中的语句。 能力目标:学习第二大段的构段方式。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心,领悟他的坚定志向。 一、复习反馈 1、默写本课词语。 2、交流网络课上搜集的资料。 二、问题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呢?谁能找出课文中的话来读一读? 2、生自由朗读课文,“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师出示本句,研读。 3、为什么徐悲鸿要立下这个志向呢?请同学们细细读读课文的第一大段,边读边做记号,找出有关的话。 三、情景再现 1、读第二自然段中有关语句。 2、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准备,体会人物心理,说话的语气,把朗读转化为表演语言。 3、全班交流汇报,评价。 4、在感悟的基础上齐读外国学生的话,把表演语言再转化为朗读语言。 四、品味感悟 1、过渡:这个外国人欺人太甚了,于是徐悲鸿立下了这个志向。(师指板书)让我们用坚定的语气再把这句话朗读一遍。(生读)徐悲鸿要让外国人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直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他又是如何努力的?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大段。 2、重点体会 “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从文中找出句子来说说他如何更加奋发努力的,也可抓关键词。 3、学习构段 师:大家默读第二大段,看看这一大段三小节这间的关系。(先总后分,先概括后具体) 师:课文就是先总写徐悲鸿更加发奋努力,后从学习的勤奋和生活的清苦两方面来具体描述的。 给一个总分的情境,让学生练习说话,内化知识。 4、以读代讲 学习第七自然段 五、回归中心 1、读后理解“震惊”。 2、前后对比外国学生的态度,体会原因。 3、朗读活动,谈体会。 六,积累内化 练习复述。 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教学设计 篇3教学目标: 1、学会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个只识不写,生字组成的词语要理解。 2、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3、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学习他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学习他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教法: 情境式启发式读悟式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1、徐悲鸿的图片及介绍 2、课件 3、要求同学们了解徐悲鸿的资料,要求至少能比较详细地介绍一幅他地作品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理清段落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由图导入,出示徐悲鸿《奔马图》,提问:这是一幅国宝级作品。谁见过,并且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它? 2、谈话:它的作者就是——(板书课题) 3、简介徐悲鸿。提问:还有谁有补充? 4、组织解题: ⑴“励志”是什么意思?通常什么时候需要“励志”?指名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⑵读了题目,你有什么想知道的?经过预习解决了哪些?还有哪些没有解决?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自读课文,要求: ⑴认读生字表中的字,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⑵在课文中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读顺句子。 ⑶将课文读正确,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 2、指名逐段试读,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最后再自由读。 ⑴正音:提醒学生读准“励”边音;“怒”鼻音;“租”平舌音。 ⑵词语释义:互相交流,已通过什么方法了解了那些词义,还有那些词语不理解? 3、指导写生字: ⑴出示生字词,齐读再次正音。 ⑵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写字。 ⑶学生描红,教师巡视。 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 1、自由读,要求比较熟练,有一定速度,读完后思考:徐悲鸿的“志”是什么?他是怎么“励志”的?结果怎样?尝试连起来用一两句连贯、通顺的话说说。 2、默读课文,要求按刚才的归纳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3、小结:一(1-3)二(4-7)三(8) 四、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现在,你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 2、布置作业: ①熟读课文。 ②听写词语。 ③用一两句连贯通顺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意思。 ④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及当时中国的世界上地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 2、组织反馈。 3、提问: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 1、小声读1—3自然段,思考:徐悲鸿留学时发生了什么事?为此,他立下了什么志向? 2、那位外国学生说了什么?默读外国学生的话,思考: ⑴这段话有几层意思? ⑵哪一句话最使徐悲鸿和我们气愤?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⑶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讨论:抓住“很不礼貌、冲着、别以为、天堂、也成不了才”等,读除外国学生的傲慢,欺人的语气。) 3、提问:那么,这个外国学生为什么敢这么说呢?谁能结合资料谈谈。 4、提问: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样? 5、徐悲鸿又是怎样做的呢?出示句子“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提问: ①“激怒”是什么意思?“激怒”的人会怎么做? ②徐悲鸿被激怒了,说明了什么? ③激怒的徐悲鸿是怎样的?他为什么会这样? ④你支持他这么想吗?为什么? ⑤“真正的中国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⑥他打算用什么样的“事实”来让那些瞧不起中国人的人重新认识“真正的中国人”? 6、谈话:是呀,徐悲鸿也是这样想的。我想每一个真正有骨气,有民族自尊心的中国人都会这么想,这么做的。 7、指导朗读:现在,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我们的想法吧。 8、自由读第4自然段,学习这一过渡段的写法。讨论: ⑴比较句子,出示“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与文中原句比较体会。 提问: ①这两个句子,你觉得那个句子更能反映出“被激怒的徐悲鸿”的样子? ②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你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⑵指导朗读,强调“不知疲倦,日夜奔驰,勇往直前”。这几个词语。理解它们的意思,体会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9、默读课文5、6小节,思考:哪些地方的描写突出了徐悲鸿的“不知疲倦,日夜奔驰,勇往直前”?分别勾画下来,在边上写出自己的体会。 10、组织交流。 11、结果呢?出示文中的句子“功夫不负有心人”。 提问: ①这儿的“功夫”指什么?这个词语还有什么意思? ②徐悲鸿花了怎样的“功夫”?默读5、6自然段,自由勾画讨论。 (抓住“每逢”“画呀、画呀”“常常”“一整天”“只用、省下”等词句,通过读、评、议悟出“功夫不负有心人”的真正含义。) ③联系徐悲鸿想一想,“有心人”又是什么样的人? 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觉得这话还可以用来形容谁?为什么? 12、三年过去了,结果怎样了呢?默读第8小节,思考:徐悲鸿取得了哪些成就? 13、讨论归纳出: a成绩优异,引起轰动。 b外国学生震惊,佩服。 14、出示这次外国学生说的话。 提问: ⑴与第一次语言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从说话的内容、神态、语气等分析) ⑵什么叫“有眼不识泰山”?这句话通常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⑶外国学生这么说,说明了什么? ⑷引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⑸现在,徐悲鸿此时内心可能有什么想法呢? 15、谈话:是呀,只有用事实才能让他们重新认识真正的中国人。出示句子“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三、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小结: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2、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3、4题。 (3)为“真正的中国人”主体班会搜集资料。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进行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 一、听写: 二、辨析,组词: 努()列()栋()试() 怒()烈()练()式() 租()倦()陈()负() 祖()港()阵()付() 三、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尽量用上这些词句: 嫉妒激怒励志 不知疲倦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陈列临摹震惊 功夫不负有心人。 有眼不识泰山。 四、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功夫不负有心人。”和“有眼不识泰山。”的理解。 五、中国人中,像徐悲鸿这样“为国励志”的“有心人”还有很多,你能列出几位并简要写出他们的最大成就来吗? 如:徐悲鸿世界知名画家 板书设计: 学画受辱轰动 6、徐悲鸿励志学画 震惊 “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 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教学设计 篇4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励志”、“功夫不负有心人”、“有眼不识泰山”等词语的意思。 3、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徐悲鸿勤学苦练的精神,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归纳全文。 教学难点:通过文本的学习,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心,领悟他的坚定志向。 教具准备:生字、新词卡片。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提示课题。 在第一单元的习作中,课本让我们按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有同学写想设一个美术节,那你们能说说你最喜欢我国的哪位画家。你们了解徐悲鸿吗?他是一名杰出的画家,擅长画马,代表作是《奔马图》。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年轻时的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故事。 板书课文题目。 导入:为什么课文不用“立志”,而用“励志”呢? (“励志”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激励自己刻苦努力。徐悲鸿的志向是成为一名画家。是什么力量激励着他呢?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找出其中的原因。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自读情况。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感知课文大意。 2、检查自读情况。 (1)生字:绘、认、倦、列、租、杯、购、绩、错、误。 (2)生词:嫉妒、很不礼貌、震惊、鞠躬、承认、有眼不识泰山、激怒、不知疲倦、潜心临摹、优异成绩、轰动画界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再读课文。 阅读提示: (1)徐悲鸿为什么励志学画? (2)徐悲鸿是怎样励志学画的? (3)徐悲鸿励志学画结果怎样? 2、学生汇报自读情况。 让学生汇报并归纳出: 第一段(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写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原因。 第二段(第四至第六自然段):写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经过。 第三段(第七和八自然段):写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结果。 四、交流、探讨 现在我们再来想一想,说一说,为什么课文题目用“励志”而不用“立志”。 (徐悲鸿的志向是成为一名画家,因为受到外国学生的侮辱,他要为中国人争气,让别人见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可见,是“爱国”的力量驱使着他“日夜奔驰,勇往直前”。所以,题目中用“励志”而不用“立志”。)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复习巩固。 上节课我们对这篇课文有了整体感知,这节课我们来深入学习这篇课文。 1、复习巩固。 (1)默写词语。 嫉妒、很不礼貌、震惊、鞠躬、承认、有眼不识泰山、激怒、不知疲倦、潜心临摹、优异成绩、轰动画界 (2)指名尝试用上述词语复述课文。 2、齐声朗读全文。 二、精读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说说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读一读文中的句子。 2、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1)齐读句子。 (2)“他们”是谁?“他们”原来是怎么看中国人的? (“他们”是外国学生。他们对中国人存在着严重的歧视和偏见。) (3)“真正的中国人”是指怎样的中国人?(有骨气的中国人) (4)指名读外国学生说的话。 (5)“天堂”在这里指什么?外国学生的话有几层意思?从他的话中你看出了什么? (“天堂”在这里指学习条件十分理想的地方。外国学生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徐悲鸿不可能成为画家;二是中国人太愚笨,不管学习条件多好,也不能成才。由此可见外国人根本看不起中国人。) (6)第二自然段中还有哪些词语体现了外国人瞧不起中国人?(很不礼貌、冲着) (7)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抓住“很不礼貌”、“冲着”、“别以为”、“天堂”、“成不了”等词,读出外国学生傲慢、欺人的语气。) 3、小结第一段。 徐悲鸿立志成才,要为中国人争气。 三、精读第二段。 过渡:为了向外国人证明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徐悲鸿励志学画,那么接下来他是怎么做的呢? 1、引读第四自然段。 出示: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1)这个句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比喻,把“他”比作“骏马”。) (2)这个比喻说明了什么? 2、研读第五、六自然段。 (1)学生自读,边读边画出表现徐徐悲鸿奋发努力的词句和生活清苦的句子。 ① 从哪儿可以看出徐悲鸿学画的奋发努力? “每逢……就……”说明他放弃了一切休息时间;“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说明他画得很多,画的时间很长;“潜心”一词说明他画得很投入、很认真。 ② 从哪儿可以看出徐悲鸿的生活清苦? “租了一间小阁楼”、“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 (2)有感情地齐读第五、六自然段,深入体会徐悲鸿提高画技之路的艰辛。 (3)学习构段方式。 这一大段的三个自然段在段落结构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先总后分,先概括后具体。课文先总写徐徐悲鸿奋发努力,后从他学习勤奋、生活清苦这两个方面来具体写他“励志学画”的过程。 四、精读第三段。 自读课文第七自然段。 1、通过勤学苦练,他取得了哪些成绩? (1)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巴黎高等美术学校的结业考试。 (2)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界。 2、引导学生想象徐悲鸿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画界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出示:功夫不负有心人。 (1)“功夫”是什么意思?徐悲鸿在巴黎求学时是怎样下功夫的? “功夫”指时间、精力。徐悲鸿所下的苦功由第五、六自然段内容可知。 (2)“功夫不负有心人”应当怎样理解? 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共同研读,体会文章的内涵。让学生明确这句话揭示了本文的主旨。 (3)让学生结合其他名人或自己的成长经历来谈谈对这句话的深刻领悟。 (4)欣赏徐悲鸿的《奔马图》。 板书设计: 更加奋发努力 徐悲鸿 潜心临摹 成绩优异,轰动画界 生活清苦 外国学生 “有眼不识泰山” 附课后练习4提示: (1)徐悲鸿奋发努力,刻苦训练。他为了学画,一是放弃了一切休息时间,潜心临摹许多绘画大师的作品;二是宁愿自己过着清苦的生活,把钱省下来购买绘画用品。 (2)"震惊",是深受震动而且惊讶的意思。那个外国学生之所以会"非常震惊",是因为他从徐悲鸿创作的优异的作品中,看出了徐悲鸿是很有才能的,也由此感受到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不能小视。 3、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广场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2)房间的墙壁上挂着一幅画。 (3)姚永柱把贺卡悄悄地放在了张老师的办公桌上。 (4)动物园里,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是那样活泼可爱。 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教学设计 篇5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4、唤醒学生探究意识,对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障碍进行诊断与矫治。 教学过程: 一、从课题入手,进行基础性诊断 1、扣图引题 (1)出示徐悲鸿《奔马图》。 (2)引导讨论。 图上马画得好吗?你知道是谁画的?那他为什么能画得这么好,想知道吗? 2、揭题、释题 (1)讨论“励志”是什么意思?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2)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徐悲鸿为什么立志?立了什么志?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1、自读课文,注意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同时划下你不明白的地方。 2、指名逐段试读,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3、质疑,你有什么词不懂?指导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 4、以四人一组为单位,自由读课文,思考讨论:徐悲鸿志向是什么?为实现志向,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三、优化新授,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一)诵读第一、二、三节 1、指名读,说说徐悲鸿立下的志向是什么? 幻灯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1)这句话中的“他们”是谁?“他们”原来是怎么看中国人? (2)指名读外国学生的话。 “天堂”在这里指什么?外国学生的话有几层意思?从他的话中你看出什么? (3)指导读第二节。(抓住“很不礼貌”、“冲着”、“别以为”“成不了”等词,读出外国学生的傲慢、欺人的语气) (4)师:外国人的话多么令人气愤,请一位同学来读读第三节,先说说该怎样读好这一节? (5)指名读。 (6)齐读“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思考讨论:“真正的中国人”是怎样的? (二)研读四、五、六节。 1、学习第四节 (1)指名读第四节,注意理解“奋发”。 (2)比较句子。 出示: (a)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学习。 (b)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学习。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指名读两个句子,说出两句话有何不同?意义何在? (1)指导读第二句。 (2)过渡:那徐悲鸿是怎样奋发努力的?我们一起来看下文。 2、学习第五、六节。 (1)自由读第五节,边读边划出徐悲鸿奋发努力的词句。 (2)读后交流。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节。 (4)过渡:徐悲鸿如此刻苦,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学习的呢? (5)出示:徐悲鸿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他只租了_________________,经常每餐只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的是省下钱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自读课文后,练习填空。指名说说所填的词表现了什么? (7)练读第六节。 (三)精读第七、八节 A指名读七、八节。说说徐悲鸿取得了什么成绩?(相机理解“轰动”等词) B重点理解“震惊”,思考:那个外国学生为什么震惊?从哪看出外国学生态度改变了?指导朗读。 四、升华情感,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学完了课文,有什么想说的吗?可以是对自己,对同学,对徐悲鸿…… 2、练说。 3、汇报交流,师生评价。 五、共同总结。 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教学设计 篇6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16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重点: 1、抓住能体现中心的词句,通过朗读体会徐悲鸿是如何勤奋刻苦,终于取得成就的。 2、学习给课文分段;训练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了解徐悲鸿是怎样“发奋努力”的。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讨论了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原因,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及结果如何。请一位同学来读第四至六自然段。大家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说明徐悲鸿是怎样做的。 二、精读课文 生:他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出示句子 师:作者把徐悲鸿比作了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生:把徐悲鸿比作了骏马,因为骏马跑得很快,日夜不停,努力向前跑,而徐悲鸿也是不停地画画,很刻苦。 师:你从哪里看出徐悲鸿画画很刻苦? 生:我从第五自然段“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这句话看出来的。比如我们平时学习,一到节假日就想放松一下,出去玩玩,而徐悲鸿还去博物馆临摹,可见他很刻苦。 相机出示句子 生:我从“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看出来他画画很刻苦,我有时写字写不了多长时间就想出去玩一会,而徐悲鸿经常画一整天,真是了不起。 相机出示句子 师:你们能联系自己来说,真不错。谁来有感情地读第五自然段。 (指名读) 师:“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这句话你读得特别棒,从中我体会到徐悲鸿真是很刻苦。谁再来读一读。 (生读得不错) 师:我们一起来把第五自然段读一读。 (生齐读第五自然段) 师:徐悲鸿画画这么刻苦,生活又怎样呢?用一个词来概括。 生:清苦。 师:从哪里看出他生活清苦呢? 生:我从“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吃两片面包。”这句话看出来的,他一顿饭只喝一杯白开水,吃两片面包,而且经常是这样,要是我可受不了,况且也吃不饱。 生:这样的生活徐悲鸿坚持了三年,从未想过自己。 师:谁来读第六自然段? (指名读) 师:徐悲鸿虽然生活过得这么清苦,可他依旧刻苦画画,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撑着他? 生:“是为了让外国人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这样一种力量支撑着他。 生:是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 师:对,就是这种爱国精神在支撑着他。我们一起来把第四至六自然段读一读。 (生齐读第四至六自然段) 师:徐悲鸿这么刻苦,结果怎样呢?请大家默读第七、八自然段。 (生默读第七、八自然段) 生:功夫不负有心人,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结业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界。 师:“轰动”这个词用得真好,“轰动”是什么意思? 生: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师:引起了这么多人的注意,那么你说一说那些外国人看了徐悲鸿的画后,会说些什么? 生:这个中国人真了不起,竟然画出这么好的画。 生:瞧瞧,这么好的画竟出自中国人之手,中国人太棒了! 生:我要向徐先生要几幅画,保存起来。 师:那个外国学生呢? 生:他非常震惊,向徐悲鸿鞠了一躬,说:“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师:“震惊”是什么意思? 生:震动而惊讶。 师:为何会这样? 生:因为他没有想到徐悲鸿会画出这么好的画。 师:“有眼不识泰山”是什么意思? 生:“泰山”指徐悲鸿,意思是长着眼睛却认不出泰山,比喻浅陋无知。 三、指导复述课文 师:请大家再一起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 (生齐读全文)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徐悲鸿是个怎样的人? 生:我觉得他是一位做事刻苦的人。 生:他是一位不为自己着想的人。 生:他是一位非常爱国的人。 师: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生:徐先生,你真是太棒了,你为我们中国人争了口气。 生:徐先生,你的生活过得那么苦,但你还是那么刻苦地画画,你太了不起了。 生:徐先生,你不用一枪一炮,就让那些外国人对我们中国人刮目相看,甘拜下风,真是太好了。 生:徐先生,我要向你学习,像你一样刻苦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建设祖国,让那些外国人更佩服我们。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徐悲鸿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的刻苦与努力,实现了自己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的梦想,诠释了一个中华儿女的深切的爱国热情。让我们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板书设计 徐悲鸿励志学画 被激怒(立志)——奋发努力——轰动画界 中国人成不了才——中国人很有才能 为国争光 教学反思 《徐悲鸿励志学画》这篇课文应该说思路比较清晰,主要是围绕三个方面来写:为什么要励志学画?怎样学画的?学画的结果是什么?教学中我以“励志学画”为主线,围绕课文的关键语句“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来展开教学。事实是什么?生读课文之后都能得出来,那就是徐悲鸿刻苦努力学画的过程,那么在徐悲鸿的眼里怎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中国人呢?课文正是这样深入进去的,这就是紧抓课文的一个切口。真正的中国人,在教学中,一步步,一层层的剖开来,徐悲鸿用自己的行动折射出的美好品质告诉了我们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应该是怎样的,学生也在一步步、一层层的学习中受到心灵的震撼,他们感动于徐悲鸿的努力,感动于徐悲鸿的清苦生活,感动于徐悲鸿不屈的意志……在不断的学习体会中,学生的感受越深,参与的激情越高,在这样一篇文章中,学生学到的不仅是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品质。 本节课我非常注重朗读。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教学中我注重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去读,让他们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感受人物的思想、情感。 特别在人物的心理上,学生在诵读中表现得很到位,如那个外国学生嫉妒徐悲鸿时所说的话:“你们中国人就是倒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材!”孩子们很是气愤,读的义愤填膺,一个叫雷超逸的孩子用着外国人读中文的洋腔怪调读这段话,有意思极了。这篇课文的人物心理及其感情基调比较容易把握,因此教师不需要再这个方面做很多的指导,而是在诵读中体会。就“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区深造,也成不了材”这句话,孩子们一开始的理解是片面的,有的孩子说:“就是中国人上了天堂也成不了材”这样的话很多,在我的对天堂反复的对比朗读上,一些孩子开始逐渐的发现了些什么,开始有孩子说“有再好的地方也不行”“有再好的条件也成不了材”到最后一个孩子能够说出:“遇到再好的老师,有再好的环境与条件,也不能有所作为”。其实他们是有能力发掘出一些表面上看来似乎是不明显的东西的,我想一定是预习于初读做得不够到位导致了我的精度感悟有这样的阻力,初读的作用一定要重视重视再重视! 在读到那个外国人对徐悲鸿态度的转变时,有个调皮的孩子在下面悄悄地说:“其实他也不错,是个知错能改的好人!”真惊讶于孩子的豁达。 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教学设计 篇7教材简析:《徐悲鸿励志学画》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年轻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勤奋学画,以优异成绩为中国人争光的故事,赞扬了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课文层次清楚,过渡自然,用“更加奋发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等词句,承上启下,转承自然。另外课文首尾呼应,前文写外国学生因偏见而出言不逊,后文写那个学生,因徐悲鸿油画轰动画界而鞠躬道歉。文章前后对比更鲜明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这是一篇培养学生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的好文章。 第一课时 知识和技能: 学习本课“鞠、躬”等生字及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过程和方法: 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交流生字的理解,通过预习汇报解决不理解的词句,在多种形式的读的基础上初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情感和态度价值观: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徐悲鸿励志学画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后为国争光。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有眼不识泰山”的意义,通过探究外国学生前后态度变化的原因,感受徐悲鸿的爱国精神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准备:徐悲鸿生平简介或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提问:你了解徐悲鸿吗?他擅长画马,代表作是《奔马图》。 2、揭题:教师板书课题,注意“励志”中“励”字写法。 提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区分“励志”和“立志”的`用法。为什么课文不用“立志”,而用“励志”呢?引导学生不急于回答,待初步阅读课文后作出回答。 [“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激励自己刻苦努力”。徐悲鸿的志向是成为一名画家。是什么力量激励他呢?是因为他受到了外国学生的侮辱,他要为中国人争气,让别人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人!可见,是“爱国”的力量驱使着他“日夜奔驰,勇往直前”。所以,题目中只能用“励志”而不应该用“立志”。] 二、 引导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除了注意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外,特别注意下面多音字的读音:看重 、重新、冲着 2、检查生字词。 重点检查下列两组词语: 嫉妒、很不礼貌、震惊、鞠躬、承认、有眼不识泰山 激怒、不知疲倦、潜心临摹、优异成绩、轰动画界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理清段落 (1)徐悲鸿的志向是什么? (2)为实现这一志向,他是怎么做的? (3)结果怎样? 思考:哪几个自然段写徐悲鸿立志?哪几个自然段写他为实现志向而努力?哪几个自然段写他努力的结果?[划分段落:第一段(1 —— 3自然段)第二段(4—— 6)自然段 第三段 (7—— 8自然段)] 4、引导学生讨论由课题引发的问题:为什么用“励志”,不用“立志”? 三、 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生字,讨论注意点 2、教师指导: (1)“倦、绩、鞠”笔画较多,要注意匀称,左窄右宽 (2)“倦”右下不要多横 (3)“改”左边第三笔是“竖提 ”,不要写成“ 竖弯钩 ” 3、教师范写“疲、倦、改、躬”,学生描红、临写。 四、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能复述课文内容。 2、抄写文中生字和重点词语。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深入探究徐悲鸿是怎样励志学画的和他的什么轰动了全世界?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徐悲鸿“功夫不负有心人”的刻苦学画精神,并在体验中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重难点:深入探究徐悲鸿是怎样励志学画的和他的什么轰动了整个世界? 教学准备:徐悲鸿生平简介和绘画作品,爱国伟人的名言或格言。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具有爱国思想励志学画的大画家,他是谁?他为什么要励志学画?(指名回答) 2、师小结后呈现徐悲鸿生平简介和绘画作品。 二、总体感知 1、师播放课件,了解故事内容 2、是指名复述课文内容,师生评价。 3、精读第一段 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说说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读一读文中的句子。 出示句子:“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① 齐读句子 ② “他们”是谁?“他们”原来是怎么看中国人的? ③ 指名读外国学生说的话。 ④ “天堂”在这里指什么?外国学生的话有几层意思?从他的话中你看出了什么?(天堂在这里指学习条件十分理想的地方。外国学生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徐悲鸿不可能成为画家;二是中国人太愚笨,不管学习条件多好,也不能成材。由此可见外国人根本看不起中国人。) ⑤ 第2自然段中还有哪些词语看出外国人瞧不起中国人?(很不礼貌、冲着) ⑥ 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抓住“很不礼貌”、“冲着”、“别以为”、“天堂”、“成不了”等词,读出外国学生傲慢、欺人的语气) ⑦ 个别练读,指名试读。 ⑧ 学习第3自然段 外国学生的话多们令人气愤,请一位同学来读第3自然段。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读好这一段。(开始要用愤怒的语气读,后面要用坚决的语气读)指名有感情地读第3自然段。 齐读“必须用……中国人” 这里“真正的中国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是指能显示足够的聪明才智且使外国人十分佩服的中国人) (3)小结第一段段意。(徐悲鸿立志成材,要为中国争气) 2、精读第二段; ①自由读第5-6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表现徐悲鸿奋发努力的词句和生活清苦的句子。 全班交流,朗读体会:从哪儿可以看出徐悲鸿奋发努力的?(“每逢……就……”说明他放弃了一切休息时间;“画呀,画呀,常常……一整天”说明他画得很多,画的时间很长;“潜心”说明他画得投入,很认真)。从生活清苦看出什么呢?②有感情齐读第5-6自然段,加深体会。 3、精读第三段。 ①引读课文第7自然段,想象:徐悲鸿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画界的情景。 ②自由读第8自然段。提问:“震惊”什么意思?那个外国学生为什么震惊?从哪儿看出外国学生的态度改变了?对比朗读外国人前后说的话。 三、讨论探究 1、同学们,学完了课文,现在你们能再次说说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为什么说“功夫不负有心人” 2、讨论探究:你们认为徐悲鸿的什么轰动了全世界? 3、师小结。 四、角色表演 1、同学们,学完了课文,你的内心怎样?你想对老师、同学、徐悲鸿……说些什么呢? 2、说名言,励志气。 3、师总结后出示伟人的爱国之语: 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 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 因为纵使我的祖国生活在耻辱之中, 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裴多菲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五、小结质疑 1、学了本课你都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 2、指名谈收获并质疑,师生共同解决。 六、作业设计 1、收集查阅其他爱国诗人或作家﹑艺术家的爱国故事。 2、给家人讲述本文主要内容或写一段体会感受 板书: 外国学生 徐悲鸿 很不礼貌冲着 → 被激怒 (原因) 每逢……就…… 潜心临摹 (努力) 一间 一杯 两片 震惊 鞠躬 优异 轰动(结果) 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教学设计 篇8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简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功夫不负有心人”和“有眼不识泰山” 3.通过外国学生语言描写感受其前后态度的变化,初步感知对比的写法。 4.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刻苦学习,励志爱国,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重点: 徐悲鸿励志学画的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外国学生语言描写感受其前后态度的变化,初步感知对比的写法。 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7徐悲鸿励志学画,(齐读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徐悲鸿立志学画。学生指出错误) 师:那应该是哪个励?(师改正)那课题为什么要用励志不用立志呢? 课件出示:徐悲鸿立志学画 徐悲鸿励志学画 学生回答:立志就是——立下志向(对,就是确定一个目标) 励志是——激励自己努力去实现目标(恩,老师听出来了,励志是要付出努力的,是要去不断奋斗的。) 师:让我们把这份努力、奋斗送入课题,再来读一读。(再次齐读课题) 2、词语复习 课文中的这些词语谁能用响亮的声音来读一读? 第一组嫉妒偏见承认错误有眼不识泰山 第二组激怒奋发优异成绩功夫不负有心人 师:同学们,其实这两组词串是有特点的,你发现了吗? 生:上面一组是写外国学生对待徐悲鸿的态度的,下面一组是写徐悲鸿励志学画的。 师:你能用上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词语,结合课文内容说一句话吗?(指2~3人回答)你们看,抓住重点重点词语不仅可以来练习说话,还可以帮助我们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我们再来把这两组词语再来读一读。(齐读) 一、学习励志的原因。 过渡: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知道徐悲鸿立下了一个什么志向? 生:他要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师:这个事实就是什么呢? 生:这个事实就是指徐悲鸿要用优异的成绩让外国人重新认识中国人。他要励志学画。 师:那么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呢?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读课文的1~3自然段,找一找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原因(课件出示1~3自然段) 生:因为有一个外国学生的话激怒了徐悲鸿。 师:这名外国学生对徐悲鸿说了什么?我们轻轻地读一读。(单独出示第2自然段) 师:从外国学生的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外国学生很无礼、他看不起徐悲鸿、也看不起中国人等。 师:哪句话让你也特别生气? 生:你们中国人就是去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师:“天堂”在这里指非常好的学习环境。这里他为什么不说“你徐悲鸿”而说“你们中国人”呢? 生:他觉得中国人都是无能的,都是不可能成才的。 师:他竟然这么看不起中国人,你们气愤不气愤?(齐读)你们看,这儿还有一个感叹号,让我们的语气再强烈些。(齐读) 2、分析第三自然段 过渡:徐悲鸿也被他激怒了,可是他却非常冷静,他知道——(引读)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师:徐悲鸿为什么不和他去争论? 生:因为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 师:无知是什么意思? 生:无知就是一点儿也不知道。 师:孩子们,在那个年代,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很少,就算有一些认识也是错误的,片面的。既然外国人是不会正确看待中国人的,那徐悲鸿只能用事实说话,他要——励志学画。 二、励志学画 1、学习第4自然段 过渡:(出示:从此,(引读)——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 师:从此,这个此是指什么时候?(立志以后)这是上文的内容。更加努力,这是下文的内容,这句话和上文有联系,又引出下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的句子叫做过渡句。 师:这儿还有一句话强调了徐悲鸿的非常努力,谁来读一读? (出示: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师:这是一句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师:为什么要把徐悲鸿比作骏马呢?请同学们从句子中找出徐悲鸿和骏马的相同之处。 生:因为徐悲鸿和骏马一样不知疲倦,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师:是的,老师还要告诉你们,徐悲鸿是最擅长画马的,你看(出示图片)他已经将自己的励志学画的精神和骏马融为一体了,因此将徐悲鸿比作骏马非常的适合,是不是?谁再来读一读? 2、学习第5自然段 过渡:徐悲鸿像骏马一样不断向前,励志学画,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呢? 课件出示:默读课文5~6自然段,想想课文从哪两个方面来写出徐悲鸿励志学画的? 师:我们先来看第五自然段(指名读)你读出了什么?(徐悲鸿在临摹绘画大师作品)那他是怎样临摹的呢? 交流: (1)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学生朗读) 说说你的感受?(“每逢”说明徐悲鸿只要是节假日就会去博物馆临摹) 星期天,人们在家休息,徐悲鸿—— 万圣节,人们在狂欢,徐悲鸿—— 圣诞节,外国人都在过年了,徐悲鸿—— 师:也就是说,每一个假日,徐悲鸿都把时间用在了临摹绘画大师作品上。 还有哪句话也是徐悲鸿励志学画的体现? (2)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指名读) 师:这里,为什么用上两个画呀,画呀? 生:说明他一直在不停地画画。 (出示:在这一整天里,徐悲鸿甚至会忘记了()忘记了()也忘记了()呢?) 师:他全身心的投入,刻苦地努力学画。课文中就有一个词语出了他的这份投入,你知道是哪个词语吗?(潜心)(板书:潜心临摹) 师:潜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 ①专心而深入 ②秘密地,不声张 ③隐在水下活动 你觉得在课文中应该选择哪一种解释?是啊,一个潜字将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样子表现得淋漓尽致。 师:孩子们,闭上你们的眼睛,听一听老师来把这两句话来读一读,想象徐悲鸿是怎样的潜心临摹。(师范读)睁开你们的眼睛。你们看,徐悲鸿就是这样刻苦努力,所以他的画技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学习第6自然段 过渡:除了潜心临摹,课文还从另一个方面写出了他励志学画。(出示第六自然段)谁来读一读? 师: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生:徐悲鸿生活十分清苦。(板书:生活清苦) 师:这段话是从哪些方面来体现徐悲鸿生活清苦的?谁来读一读?(一间小阁楼、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从这些数量词中你可以感受到什么?(他吃得太少了,他住得太简陋了,)你来读读这句话。抓住这几个数量词,我们一起来读出徐悲鸿生活的艰辛。 师:徐悲鸿为什么对自己那么苛刻呀? 生:他要把省下来的钱都用来买绘画用品。 师:原来他这样省吃俭用,都是为了——励志学画 三、学习励志的结果 1、学习第七自然段 过渡:就这样,经过三年的磨砺,徐悲鸿——(读)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界。(出示徐悲鸿画作图片,师介绍) (1)三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徐悲鸿在绘画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真是——出示:功夫不负有心人。 (2)谁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你能用上功夫不负有心人说一句话吗? 2、比较外国学生前后态度变化 (1)师:当那位外国学生看到了徐悲鸿的取得的这些成就后,怎么说的呢?我们轻声来读一读。(出示第8自然段)请同学们将这些话记一记在脑海里,等一会请两位同学来表演。(表演) 师:你觉得现在这位外国学生对徐悲鸿的态度怎么样? 生:尊敬、佩服。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外国学生鞠了一躬。 师:你看这位外国学生多诚恳啊!还有吗? 生:外国学生说“有眼不识泰山”。 师:你们看,外国学生还引用了中国人的一句俗语,同学们,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泰山呢? 生:有本事的人、有才能的人 师:那有眼不识泰山是什么意思呢?(见识太少,认不出有地位或有本事的人。) 外国学生口中,“泰山”又是指谁? 生可能回答:是指徐悲鸿 师:我想,这里的泰山不仅是指徐悲鸿,更是指那些有本事、才能的中国人。那么,面对外国学生这么诚恳的道歉,你是徐悲鸿,你会怎么回答呢? 你们看,就是因为外国学生的话,才让徐悲鸿决定要励志成才。 (2)比较 过渡:孩子们,如今这个外国学生对徐悲鸿又尊重又佩服,那三年前外国学生对徐悲鸿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呢?(出示第二自然段) 师:这两段文字都是对外国学生的什么描写(板贴:语言描写)(男、女生读) 通过这两段语言描写,你发现了外国学生什么发生了变化(态度、看法) 是的,课文就是通过外国学生前后态度的对比写出了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成功。(板贴:鲜明对比) 总结升华 1、同学们,我们只有像徐悲鸿那样勤奋刻苦、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请大家来读读这些有关学习的名人名言:(出示名言) 爱学出勤奋,勤奋出天才。——郭沫若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份才。——华罗庚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2、小练笔: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和想法。同学们,你们也能和这些名人一样,写一句激励自己认真学习的话吗?并在句子后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孩子们,提笔即练字,我们在写字的时候要注意写字的姿势,还要做到端正整洁,行款整齐,这样书写的句子会显得比较美观。(交流) 老师也希望大家说到做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长大为国争光! 板书设计: 徐悲鸿励志学画 潜心临摹语言描写 功夫不负有心人 生活清苦对比鲜明 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教学设计 篇9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第二大段的构段方式,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情感,感悟人物精神,积累内化文中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 读懂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朗读体会,感悟他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具准备:徐悲鸿《奔马图》的图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通过昨天的学习,你知道“励志”是什么意思? 2、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向呢?谁能找出课文中的话来读一读? 二、细读感受志向: 1、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2.徐悲鸿是在什么情况下立下这个志向的? 请同学们默读 课文1——3自然段,边读边做记号,找出有关的话。 (1)大堂交流 出示: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的冲着徐悲鸿说:“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2)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天堂”在这里指什么?外国学生说话的时候是什么语气?(谁来读读) (3)外国学生为什么会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徐悲鸿呢?联系第一自然段想想 (4)外国学生嫉妒的是徐悲鸿,那他为什么不说”你徐悲鸿”,而说“你们中国人”呢? (5)1919年的中国贫穷落后,内忧外患,国内战乱不断,在国际上又没有地位。中国人在国外常常遭人白眼,被人瞧不起。当时,在外国人眼中,中国人是怎样的。 (6)难怪徐悲鸿在国外会遭人蔑视! (谁来再读读这句话。) (7)作为一个中国孩子,当听到有人这样歧视、这样侮辱你和你的国家,你会怎么做? (8)吵一架,打一架,只能出一时之气,还可能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会让更多的人觉得中国人蛮横无礼。徐悲鸿同样被激怒了,他想用什么方法进行还击呢? 3、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1)你能读懂徐悲鸿的想法吗? (2)徐悲鸿内心的愤怒化作了无穷的力量,谁来读读这句话! 三、品味感悟勤奋: 1、过渡:那么,徐悲鸿用哪些“事实”让外国留学生重新认识了真正的中国人?请大家默读课文四到六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哪一小节概括地写了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哪些地方具体写了徐悲鸿的励志学画?找一找,画一画,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留下思考的痕迹. 2、交流 总:课文的哪一小节概括地写了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 (1)出示:“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2)你们读读这段话,有什么发现吗?(过渡句,比喻句)从这个形象的比喻中,你体会到什么?徐悲鸿是如何励志学画的?(板书:奋发努力) (3)以前的徐悲鸿学画时努力吗?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而今天的徐悲鸿为什么要更加奋发努力? 齐读句子“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过渡:第四小节总写了徐悲鸿是如何奋发努力励志学画的,你从哪些地方的描写中具体体会到徐悲鸿的奋发努力。 分: 第5小节: (1)哪些词语突出描写了徐悲鸿奋发努力?谁来读一读?星期天别人都休息了,而徐悲鸿却在——,圣诞节时,其他人都享受节日的气氛,而徐悲鸿他却在——,复活节时,其他人都尽情地放松自己,而徐悲鸿却在——,他上午在潜心临摹大师作品,中午仍然在——,晚上依然在——,在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徐悲鸿的勤学苦练、有志气)(板书:勤学苦练) (2)是什么力量支撑徐悲鸿用惊人的毅力勤学苦练。 齐读句子“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第6小节: (1)这一小节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你用心读读这段话,哪些词语深深震撼了你?(他的生活为什么要如此清苦呢? (2)你能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说说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吗? (3)是什么力量使徐悲鸿甘愿清贫,勇敢地面对苦难?齐读“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这句话。 3、徐悲鸿如此奋发努力,他真像一匹——。师生接读第四自然段。(出示《骏马图》,徐悲鸿画马,也爱马。这只仰蹄奋起的骏马,不就是徐悲鸿的最好写照吗?课文先总写徐悲鸿更加发奋努力,后从学习的勤奋和生活的清苦两方面来具体描述的。这样写文章的层次很清楚,我们写文章时也要多用这样的写法。 四、精读体悟成功: 1、徐悲鸿付出的努力有没有得到回报?从那个词语我们可以看出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功夫是什么意思?有心人是什么意思呢?徐悲鸿是一个怎样的有心人?通过勤学苦练,他取得了哪些成绩?指名读第7小节。 2、你能引用其他名人的故事来说明“功夫不负有心人”吗?(怀素、梅兰芳、王羲之、齐白石)其实,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就连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你能不能用上“功夫不负有心人”来说几句话呢? 五、内化迁移,激发励志情怀。 1、三年的时间转眼过去了,徐悲鸿把满腔的热忱和远大的志向化作了支撑自己前进的强大动力。终于,他成功了(引读)“徐悲鸿在巴黎……轰动了整个画界。” 2、面对徐悲鸿的成绩,外国留学生的态度有了什么变化,请你和前文对比着读一读。 3、徐悲鸿只改变了这一个外国学生的看法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轰动) 4、三年的努力成绩斐然,徐悲鸿的个人画展轰动了整个画界,令外国人对中国人刮目相看, 读了这部分内容,你有什么感悟?你想说什么?(“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 5、当徐悲鸿受到歧视时,徐悲鸿认为(引读)“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现在你能体会真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吗? 6、徐悲鸿励志学画,用他的行为诠释了“真正的中国人”的内涵,让我们领略了一个真正的中国人的风采,他是千千万万国人的代表。同学们,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为了祖国的富强而努力读书,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教学设计 篇10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3、唤醒学生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理解、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 1、课题中励志是什么意思呢?(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2、在课文中徐悲鸿先生到底励的什么志,我想还是要在读课文中寻找答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二、紧扣关键词句,研读课文。 1、交流。(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2、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学生齐读这句话。徐悲鸿为什么要说这句话?请同学们读课文1-2自然段,细细地去体会。 (1)学生回答徐悲鸿是在外国学生的嫉妒和讥讽下说这话的。指名读外国学生的话。 (2)教师叙述1919年的中国贫穷落后,内忧外患,国内战乱不断,在国际上没有地位,中国人在国外常常遭人白眼和看不起的社会现实。再读外国留学生的话。 3、必须什么意思?(一定要这么做)徐悲鸿一定要做什么?(学生再读这句话,回答一定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他们指谁?教师追问。当学生回答出他们指外国留学生时,教师继续提问真正的中国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真正的中国人指有骨气的中国人;真正的中国人指勤奋刻苦的中国人学生对自己的理解,实现着多元解读。) 4、徐悲鸿用哪些事实让外国留学生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可以找一找、划一划,同位之间进行合作讨论。 预设: (1)当学生回答出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时,教师提问学生,以前的徐悲鸿学画时刻苦努力,而今天的徐悲鸿为什么要更加奋发努力? (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完成自己的志向。) 学生齐读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2)当学生回答出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时,教师提问学生徐悲鸿为什么要这样潜心临摹?又一次回到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的语句上,体会出徐悲鸿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让外国人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再次齐读这句话,感受徐悲鸿为中国人争气而刻苦努力的精神。 徐悲鸿每逢节假日在巴黎博物馆潜心学画只是他刻苦学画的一个例子。徐悲鸿为了完成自己的志愿,每天坚持学画10个小时以上,常常忘了休息,就连动物园的老虎也常常会成为他的写生对象。(出示《骏马图》,这只仰蹄奋起的骏马,不就是徐悲鸿的最好写照吗?学生读四、五节去体会徐悲鸿的刻苦学画精神。) (3)当学生回答出徐悲鸿宁可过清苦的生活,也要把省下的钱购买绘画用品时,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生活与徐悲鸿的生活进行对比,感受徐悲鸿生活的清苦。接下来提问学生是什么支撑徐悲鸿宁愿过清苦的生活,也要把省下的钱购买绘画用品。再一次回到了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上,一起大声读这句话,深化理解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 学生读有感情读第六节,朗读时抓住关键词语小阁楼、一杯水、两片面包,体会文章通过这样的描写来衬托徐悲鸿奋发努力的精神。 5、功夫不负有心人,徐悲鸿的画展轰动了整个世界,他用事实让外国留学生重新认识了中国人。齐读第七节。 6、学生读此时留学生的表现,提问,为什么留学生的态度与刚开始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什么叫有眼不识泰山。(读留学生的话,在通过对震惊、鞠了一躬、有眼不识泰山朗读品味中,感受到那个外国留学生对中国人的重新认识以及他的忏悔。)。 7、教师小结,升华情感。 年轻的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了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勤奋学画,已优异的成绩为中国人争了光,他代表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永不服输的精神,让外国人再也不敢小视我们民族,小视我们中国人。我们再读课文,记住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 三、升华情感,小结写法 1、引导学生抓外国留学生前后态度变化的关键词: 很不礼貌鞠了一躬 是什么让这位外国留学生前后的态度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徐悲鸿励志学画,勤学苦练的精神) 2、这位外国留学生由因偏见很不礼貌出言不逊,到徐悲鸿油画轰动画界而鞠了一躬。他对徐悲鸿表示深深的敬佩! 此时你想对徐悲鸿说些什么哪? (学生自由谈话,升华情感) 3、小结 为了表现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课文不仅从正面描写了徐悲鸿的表现,承上启下,转承自然,还用了一定的篇幅描写了外国留学生的前后表现,进行前后对比,反衬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自己再读一读,好好体会。 四、联系自己,拓展延伸 同学们,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徐悲鸿的成功得益于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我想更得益于他的励志。只有励志了,我们的人生才有目标,生活才有奔头,学习和生活起来才充满活力和力量,会让我们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有励志的经历。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哪?又应该向徐悲鸿学习什么哪?请大家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