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我爱故乡的杨梅》观察指导式教案设计 |
范文 | 《我爱故乡的杨梅》观察指导式教案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爱故乡的杨梅》观察指导式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课前自读,感知“观察” 常言道:“有的放矢”。学生课前自读,不能没有目的地读,应该是心中有“的”。可设计如下问题: 1、课文是写什么的?主要写了哪几个方面? 2、哪一段是课文的重点段?杨梅果有什么特征? 3、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观察和记叙的? 4、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二)课内自读,学会“观察” 1、抓住特点观察 作者为了赞美杨梅树,抓住它的枝、叶、果的特征进行观察。 如写杨梅树的`枝和叶,用了“四季常绿”、“一片片”、“狭长”等词语,以及“吮吸”、“舒展”、“欢笑”等人格化的动态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杨梅树的外形美。 再如为了赞美杨梅果,作者调动多种感觉器官,经过多次细致入微的观察,从形状、颜色、滋味三方面突出了它的特征。 形状:圆圆的→遍身生着小刺→柔软 颜色:淡红→深红→黑红。 滋味:又酸又甜→甜津津。 2、突出重点观察 作者写了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其中重点观察了杨梅果,这段内容写得十分详细,是课文的重点段,而写杨梅树仅用几笔带过,做到了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3、按顺序观察 作者观察杨梅,先从整体上观察(杨梅树),后从部分(杨梅果)进行重点观察。根据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文章的思路,全文可分三段: 作者赞美故乡的杨梅,是为了表达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因为作者在观察和描绘时,能抓住特点,突出重点,并做到了“言之有序”,才使得文章“言之有物”,很好地表达了中心。这样,学生不但领会了课文的思想内容,还学到了不少的写作知识。 (三)课后习作,指导观察 在学生领悟了课文的观察方法后,应该趁热打铁,指导学生进行实物观察和写作训练,更好地巩固、运用“观察”,使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习作训练时应该注意: ①让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果树进行观察并仿写。 ②在仿写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创新,如既可写植物,也可写动物,还可以状物。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