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杜牧《山行》优秀教学设计 |
范文 | 杜牧《山行》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杜牧《山行》优秀教学设计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杜牧《山行》优秀教学设计模板1教材分析: 《山行》一诗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所以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理解诗句中“远上”、“斜”、“生处”、“坐”、“爱”、“于”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设计理念: 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语言精练、意境优美、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牢记一个“实”字,遵循诗教规律,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引领学生一步一趋地进入诗的意境,走进诗人的生活。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学习,整体读、理解读、想象读、延伸读、布置选择性作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为学生营造一个美读、读美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整体读——感知美 1、激情导入 有人说“秋”是美的,秋高气爽,晴空万里;有人说“秋”是萧瑟的,秋风吹起,落叶飘零。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情对相同的景物有不同的感受。在你眼中秋天是怎样的呢? 2、今天,让我们走进唐朝著名诗人杜牧的诗中,感受杜牧眼中的秋天。 3、师配乐读 4、揭题解题 板书:行,谁能用“行”字组一个词语。 板书:山行,读题,说说知道了什么。 5、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作者? 6、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自读,读到琅琅上口为止。 【设计意图】教学伊始,结合季节特征,选择悦耳的音乐,配乐朗读,意境更唯美。让学生介绍作者是考察学生课前搜集信息的能力,课外鼓励学生大量搜集资料,阅读资料,使学生对离我们生活较远的古诗和诗人有更多的了解,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有效利用语文资源的意识。再次配乐地朗读,关注学困生,要求人人熟读,为理解打下基础。 二、理解读——领略美 (一)“扶”学第一句。 1、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远上”、“斜”、“寒山”这三个难懂词的意思。 (“远上”:用“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法。“斜”:用“简笔画演示”法。“寒山”:用学生“介绍”法。) 2、指导学生串讲句意。注意调整说话顺序。 3、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 【设计意图】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一环节中“扶”着学生,其目的是为了在“方法”上教学生“如何学”。在总结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小结出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半扶半放”学第二句。 1、指导学生看图启发想象,出示训练:“几户人家在白云XXX的地方”来突破“生处”这个难点。并结合讲解“生处”的写法。 2、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 【设计意图】“生处”这个词最容易写错。在教学中通过想象重现诗中画面,对“生”与“深”的区分在赏画品诗中明晰。 (三)“放手”合作学习三、四句。 在学习小组中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做上记录,请教老师和同学。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先引导学生尝试学习,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理解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并发现疑难。这首诗的—、二两句中生僻词多,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估计在“尝试”中学懂的人不多,所以要采用“扶放”结合的教学方法,针对“尝试”学习所反映出来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解字词,明诗意”的指导。这样就是送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门户的钥匙! (四)、请一个学生把整首诗的意思串起来讲一遍。 【设计意图】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对诗的理解感悟,不同读者,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都存在着差异,不同的学生,课堂上允许学生存在这种差异,尊重学生独特的心理体验,不求统一,鼓励学生做学习的探究者。 三、反复读——品味美 (一)想象意境 1、师:整首诗向我们展示了深秋的美景,但是全诗没有一个“秋”字,请同学们反复朗读品味诗中的语言,你觉得哪些词句写得特别好? 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谈谈自己的看法。 3、是啊,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山行》是一幅色彩鲜艳,意境深远的画,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4、各种形式朗读古诗。 【设计意图】意境优美是古诗的特点,想象是古诗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想象的漫游中引导学生走进古诗,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也为有感情朗读打下基础。 (二)体会情感 1、我们常说,诗以言志。诗中的色彩,描写的景物都和诗人当时的心境有关系,心情好的时候,笔下的景物都诗那么有生气,那么明丽;悲伤忧愁不得志的时候,笔下就显得萧瑟灰暗。 所以了解诗人写诗的背景,就能更深的体会诗人的情感,更好地读懂一首诗。 2、多媒体出示《山行》的写作背景。学生自由朗读 3、读了这些资料,你能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吗?用心读读好。 4、再次多种形式朗读,配乐读。 【设计意图】情感是古诗的生命,通过了解背景体会诗人的情感,进而使古诗的学习进入了更深的境界。理解一次比一次更深,学生也一次次受到了情感的熏陶,情感达到了高潮。 (三)朗读比赛。 1、播放一组组枫树林图片:此时,你也随杜牧来到了山脚下,哪些景物映入了你的眼帘? 2、风景这么美,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的美呢?比一比,赛一赛,谁最有杜牧的气质。 【设计意图】欣赏意境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是古诗教学的关键。学生—般都能进行正确地朗读,但往往读不出意境,读不出美感。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的朗读古诗,有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范读,配乐朗读等,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四、延伸读——升华美 1、总结学法:刚才我们先了解作者,又理解诗的意思,然后展开想象感受了诗的意境,还通过了解诗人写诗的背景,体会了诗人的情感,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下面的两首诗,《秋词》和《临平泊舟》,可以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2、汇报学习成果。 3、总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山行》,拓展学习了两首诗,我想同学们一定掌握了古诗学习的方法吧! 学生总结,并板书:理解诗意 想象诗境体会情感 【设计意图】学生趣味正浓时,教学不应戛然而止,教师应趁着这股东风,帮助学生学习与课文相关的知识,扩大课堂知识的容量,教会学生学以致用。对于这两首诗的理解感悟也不求人人深入,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五、选择作业——表现美 让我们走进作业超市,学了这首诗,你想选择什么作业呢? 1、写一写: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2、画一画: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 3、找一找:收集杜牧的其它诗作或搜集与秋天有关的优美句段和诗词,与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把寻美、赏美有课内延伸到课外,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而选择性作业,给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杜牧《山行》优秀教学设计模板2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写好生字。 2、理解重点词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3、感受山秋宜人的秋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难点 想象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领入诗。 喜欢旅游吗?让我们跟随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去秋游吧——(音乐)这是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山行》(板书诗题) 1、齐读诗题。 注意:行的读音是后鼻音,山行的意思就是在山路上行走。 2、简介作者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二、诗人在山路上行走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请大家自由读古诗。 1、自由读诗。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同桌互读。 3、指名读诗。 重点指导“生”“斜”。“斜”在这里应该读xié,有人认为应该读古音,但现在不提倡。 4、齐读全诗。 三、再读想象,整体感知。 1、诗人被这美丽的山景深深打动,再读读诗,边读边想象诗人描绘了深秋哪些景物呢?! 学生自读。 2、同桌互说。 3、指名说。 (相机板书: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 四、以画为媒,研读感悟 1、看文中插图。 这幅插图把诗人描绘的景象画出来了吗?边读诗边思考。 (1)学生个人自读思考。 (2)小组讨论研读,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反馈,读中悟诗。 根据学情,相机指导: (1)指导朗读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①指名学生交流研读情况:什么叫“寒山”“石径斜” [ 多媒体演示:小径弯曲、人家在白云生处。] ②个人读、学生练读、师生共读、齐读相结合。 重点体会“斜”“生出”。 ③教师引读:白云人家,蜿蜒石径,有些寒意了!到底是深秋时节啊,诗人远远望去,感叹道:“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④边吟诵边想象配乐齐读。 (2)指导朗读第二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解决关键词“坐爱”“ 枫林晚” “于”的意思,先让学生说,教师再点拨。 大家都沉浸在浓浓的秋意之中啊!来,我们再来看看画,读读诗,还有什么问题吗? a、诗人坐在马车上边走边看,为什么停车呢? b、根据学生感受,相机操作:枫叶变红。 诗人没有想到,深秋的山林中,竟然有一片红红的枫林,他停车就是因为爱这美丽的枫林! c、①师生齐读。 ②引导学生角色换位体验:你就是诗人,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③学生交流个人感受,进一步体会“坐爱”、“红于”、“晚”。 ④练读,读出各自不同的感受。 ⑤多种方式读诗:指名读、小组共读、师生读、两人读等。 ⑥配乐齐读 3、配乐背诵 (1)描述画面。 石径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白云缭绕的地方人家隐隐约约,秋意绵绵啊,当那一片枫林跃入眼帘时,那比二月花还红的枫叶更让诗人惊喜不已,他停车欣赏!留恋忘返!(指名读) (2)指名看画面背诵诗 (3)配乐齐诵 五、巩固练习 1、找出古诗中要求写的生字。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记字音字形,然后找小伙伴交流是否认识了。 3、指导写字,教师示范写,学生在课堂上写前三个字,教师注意巡视。 4、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山行 景: 寒山 石径 白云 人家霜叶 情: 热爱自然 教后记: 发现的问题有: 1、课堂上教师的话比较多,而让学生自己思考表达的时间不够充分,读诗还显得不够,特别是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如果没有课前充分的预习,似乎听得一知半解。 2、古诗的每句话里都有十分重要的词语,只有真正理解词语的意思才能理解诗意,进而感悟情感。在教学每句诗时,应该更加扎实地让学生知道词语的意思,让他们说说,进而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据诗的意思,而不是蜻蜓点水式地想当然以为孩子们会知道,其实,真正不需要老师点拨学得好的学生是非常少的,老师的教是服务于学生的学。 3、提问不够整,没有明确的主问题贯穿整节课,或者是备课时有这种想法,但课堂操作中却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或是无法灵活应付,这也说明课前的预设还不够充分,备课还不充分。 反思: 首先,上课是一门艺术,当我们设计某个教学环节时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我设计这个环节目的是什么?有效吗?这个环节能达到本节课的目标吗?如果热衷于表面的热闹而变成低效的课堂,受害的不仅是老师,更是学生们。 其次,对于知识点的讲解一定要清楚明了,因为语文本身是个包罗万象的科目,教师不要以主观的臆想或感觉来告诉学生对问题的理解,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多读课文,课前做做必要的习题,先考虑教什么,再考虑怎么教,这才是扎实真实有效的课堂。 最后,教学时应该有贯穿全课的主问题,这首诗应该紧紧抓住“诗人在山上行走看到了什么?”来教学,找出景物,理解关键词,初步感知诗意,配合图片创设情境悟出诗情,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读出诗歌的味道。 杜牧《山行》优秀教学设计模板3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3、通过“山”“小路”“枫林”“霜叶”等词引领学生通过想象,在诗境中感受深秋山色的美丽。 4、学习古诗新唱,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多元吟诵,练习背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田字格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在星期六,几个小朋友一起到田野里玩,小明看见树上的橘子绿绿的,橙子黄黄的,挂在枝头,就高兴地说:“秋天真美呀!我要吟诵古诗。”可小明“嗯”了半天也没背出来,谁来帮帮他?(出示图片) 生回答。 师:对呀,“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课件出示山行图)。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古代诗人杜牧也非常喜欢秋天的美景,于是便写下了这首古诗——《山行》。(板书:《山行》) 2、齐读课题,读准“行”字。 ①师板书,生书空。 ②齐读课题。 师:谁能说说“山行”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入,感悟秋天的魅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生:(在山上行走;走在山路上等) 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现在我想请我们小朋友自由朗读一下这首诗,注意要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出示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再读古诗,初步感悟诗境。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诗人被这美丽的山景深深打动,那我们就再读一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秋天的美。 三、品读诗句,感悟诗境 (一)诗画结合,品读一、二句。 1、(出示图片)师:是呀,秋天的景色多美呀!看在这幅图片中,你知道诗人在那儿看到了哪些景色? 生:山、小路、白云、人家。师:是呀。相机板书:(山 石径 白云 人家) 师:这样的景色美吗? 师:这么美的景色,那我们就美美的读一读吧。(学生反复读诗句。(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2、理解“寒山”。 ①师:小朋友们,在第一句里有一座座什么样的.山呢? 生:寒山。 师:为什么是寒山呢?请看张图片,春天的山和秋天的山。 (出示图片) ②了解“寒山”就是指深秋时候的山。 3、(出示图片)认识生字“径”、“斜”。 师:小朋友,在这句诗里面,有两个生字朋友,他们很想和我们交朋友呢!(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出示图片)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成为了字宝宝的好朋友了,我们再一起来看看这幅图片,“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伸向已是深秋时节的山头。山上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谁能用诗句来说一说呢? 多几个学生回答 (二)诗画结合,品读三、四句。 1、回忆《秋叶飘飘》。 (出示图片)师:说得太好了,你们都是小诗人。我也来给小朋友们背一首诗:“不是蝴蝶,不是小鸟,是红叶舞,黄叶飘,像秋姑娘发来的电报,告诉我们秋天已经来到。”诶,这描写的是什么景物呢? 生:枫叶。(板书:枫林) 师:这里的枫林美吗?(出示枫林图) 2、学生反复读诗句。 师:确实很美,诗人杜牧也留恋这傍晚时分的美景,而停下车来欣赏。(出示图片)谁来读一读? ①自由读。 ②指名读。 ③小组赛读。 ④齐读。 3、(出示图片)师:小朋友们读得真好,老师带来满山的枫叶来奖励大家!你们觉得这个枫叶的颜色怎么样呢? 生:很红。(板书:红) 师:对呀,因为了有这些红红的枫叶,让我们觉得这里的景色更美了。(出示多张枫林图) 4、理解“坐”、“于”。(出示图片) ①齐读。 ②填空。 诗人停下车是 喜爱傍晚枫林的景色, 经过霜打的枫树叶, 早春二月花还红。 ③了解“坐”是“因为”;“于”是“比”。 5、认读“枫”、“于”,并书写。 师:同学们学得很认真,有两个字宝宝想请大家把它的名字写一写。(出示图片) ①讨论交流识记方法。 ②师范写,生书空。 ③生书写,师巡视。 师:同学们,写字时要注意写字的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脚放平,五指执笔笔杆正,一寸一尺和一拳。每个生字写2次,争取一次比一次写的漂亮。 ④评议。 师小结:“枫”字要写的左窄右宽。 【设计理念:按照我校上学期精品研究中“随文识字”的做法去落实,使识字与阅读相结合。并严格落实新课标关于学生课堂要写字10分钟的要求,改变“满堂说”的课堂,让学生不仅掌握生字的写法,还养成书写的好习惯。】 四、读中悟情,多元吟诵,古诗新唱。 1、读中悟情。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已经理解了诗意,但是没有读出诗的节奏,读出诗韵味。我们现在就一起来找一找读古诗的方法吧!(出示图片) ①师范读。 师:古诗有很多种读法,你们喜欢哪一种方法,就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自由读一读。 ②学生自由体会读。 ③指名读。 ④齐读。 2、欣赏“古诗新唱”。 师:古诗不仅仅是吟诵,还能编成一首动听的歌曲呢!现在我就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出示图片) ①学生欣赏歌曲《山行》。 ②生小声跟唱。 ③复习歌曲《赠刘景文》。 【设计理念:落实个性朗读,老师不要限制学生一定要学生感情朗读,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还引入古诗新唱的方式,真正做到“创意地教古诗,快乐地学古诗”。】 3、背诵古诗。 师:同学们,我们跟着诗人杜牧一起欣赏了这深秋时节美丽的景色,那我们能不能把这首诗背一背呢? ①填空式背诵。(出示图片) ②指名背诵。 ③小组比赛背诵。 ④齐背。 五、拓展运用 1、师:描写秋天的古诗还有很多很多,如:在王勃的《腾王阁序》中有一句经典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示课件) 师: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的美景,这么美的景色我们也来说一说写一写吧。 2、说说写写。(出示课件) 我喜欢春天 , 因为 春天到处一片绿色 。 我喜欢夏天 , 因为 。 我喜欢秋天 , 因为 。 我喜欢冬天 , 因为 。 ①自己写一写,师巡视。 ②指名读一读自己所写的内容。 【设计理念:一节课学习一首古诗的容量是很小的,所以拓展相关作者的诗歌和同类型的诗歌,并让学生有选择说一说,写一写。】 六、全文总结 师:同学们,秋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让我们把这么美的诗送给你的同学和在座的老师们。(齐背) 七、作业布置 1、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2、收集更多有关秋天的古诗,读一读,背一背。 八、板书 4、古诗两首 山 行 杜 牧 杜牧《山行》优秀教学设计模板4目标预设: 1、学会古诗《山行》,读准“斜”,理解“寒山”“坐”“石径”等字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懂《山行》,感受古诗描绘的意境,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并能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重点难点: 1、重点:识字写字,背诵古诗。 2、难点:读懂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1、感受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 2、以读为本,熟读成诵。 设计思路: 本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这首诗比较易懂,大部分诗句都能通过自己来读懂,于是在学生读熟了诗以后,就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字词,通过小组讨论,全班讨论来解决。这样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教学方法: 自主识字、小组合作交流、情境感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引入: 1、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收获的季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山行》。 2、板书课题。 3、介绍作者: 同学们,你们知道杜牧吗?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4、解题。 “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 过渡:诗人在山上行走时,看到了哪些景色?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指名朗读古诗,正字正音,引导读出古诗的节奏之美(斜:xia)。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 4、师生交流。 板书:(山 石径 白云 人家 枫叶) 三、再读感悟,理解诗意 1、读第一行诗。 理解“远上”“石径”“斜”。为什么称“寒山”呢? 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出示挂图:诗人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走着,往远处看到了什么?这几户人家在什么地方呢? 2、读第二行诗。 理解“白云深处”。说说第二行诗的意思。 指名把一、二两行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深秋季节,高山上有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向远处伸展。在山上飘浮白云的地方,隐隐约约地看得见有住人的房子。) 小结:前二行诗写诗人看到的山林远景。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