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京剧脸谱》大班教案 |
范文 | 《京剧脸谱》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京剧脸谱》大班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京剧脸谱》大班教案1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幼儿欣赏京剧脸谱的色彩美与图案美,初步培养幼儿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与表现能力。 2、实践目标:鼓励幼儿尝试用对称的方法设计脸谱图案,并能细致、耐心地进行描绘与涂色。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与表现,激发幼儿关心、喜爱京剧脸谱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京剧脸谱欣赏、示范画(共4张);范例步骤图4张;幼儿脸谱设计用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出脸谱话题: 孩子们最近我们一直在讲关于京剧的一些事情,都知道了京剧是我们国家的宝贝,表演京剧的演员不仅会唱、有真功夫,还有一个很大的本事——在演出之前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化妆、设计各种各样的脸谱,就是在脸上画上代表自己角色身份的花纹、图案,很漂亮的!观众老远一看,就知道是好人还是坏人。所以,我们中国的京剧真的很了不得,连听不懂中国话的老外看了也直翘大拇指。 二、欣赏脸谱 (主要引导幼儿观察、了解京剧脸谱的主要特点:色彩鲜艳、对称;图案花纹对称、夸张。) 1、欣赏艺术化脸谱 引导语:(出示三张欣赏画)这些都是京剧中的大花脸角色(美的视觉享受与情感表达,要投入真情实感与幼儿的情绪一致,是和幼儿一起感受美的人,而非教授者;要对幼儿的情感表现有反映)。京剧脸谱真漂亮,你最喜欢哪一张,你觉得什么地方很美,很特别?(根据孩子的情况教师把握以下基本点,给予积极回应) 色彩方面: (1) 找一找,有哪些鲜艳漂亮的颜色?幼儿自由说,教师手指点相应的颜色。 (2) 色彩与人物的关系,以及左右色块的对称。 小结:京剧脸谱上的颜色一般有红、黄、蓝、绿、黑、白;颜色浓浓的、深深的、亮亮的,一看就很吸引人,怪不得京剧有那么多人喜爱看。 图案花纹方面: (1)找一找,哪个是后裔?(关注图案花纹的对称与简单蕴意)。 (2) 脸谱上还有许许多多其他图案,你看出来象什么? 小结:京剧脸谱上的图案花纹真多,眉毛、胡子也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快速简单指点刚才幼儿说到的),真夸张,很有趣的。 2、欣赏范画脸谱 看看老师画的脸谱棒不棒,是一个大红脸。我把眼睛这儿设计成了云、浪花的图案(引导幼儿用手指头跟着老师笔划),一朵云,两朵云,三朵云;两边对称,右边也有一朵弯弯的大云朵,两朵云,三朵云…… 眉毛变成了两朵大大的浪花,额头也是一朵卷卷的浪花,下巴是——两朵云。 三、示范设计脸谱 示范步骤:眼部周围——眉毛——胡子——额头和下巴 四、幼儿设计脸谱 1、帮助幼儿简单回顾设计步骤(出示脸谱步骤图) 2、鼓励幼儿设计脸谱(大胆、细心) 五、延伸活动 1、幼儿作品的赏析。 2、组织幼儿开展京剧脸谱展示秀活动。 《京剧脸谱》大班教案2【活动目标】 1、欣赏京剧脸谱,感受京剧脸谱夸张的色彩和形象。 2、能用填彩的版画形式表现京剧脸谱。 3、体验填彩版画活动的乐趣。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5、用舒适的方法握笔,享受大胆涂色的快乐。 【活动准备】 1、PPT课件、音乐。 2、绘画工具:吹塑纸、铅笔、白颜料、黑卡纸、油画棒、底纹笔。 3、范画一张。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幼儿欣赏京剧音乐:请小朋友们听一听,说说你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 小结:这就是京剧,京剧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之一,京剧是我们的国粹。 2、播放多媒体课件,感受京剧脸谱的特点 (1)脸谱的颜色:说一说这些脸谱有些什么颜色?(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人物。如:红脸——威武、忠诚;紫脸——善良、正直,是好人;黑脸——公正,包公;白脸——狡猾、阴险。) (2)脸谱的对称:图案是怎样的?有什么特别之处?(对称、对比强烈) (3)脸谱的夸张:脸谱的五官发生了什么变化?(夸张) 3、讲解示范填彩版画的制作过程 出示范画:画上的印法和我们以前的制作方法一样吗?它是怎么印出来的? (1)构思定稿 示范用铅笔在吹塑纸上画自己喜欢的一种脸谱,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个有趣、滑稽的脸谱。画的时候注意设计的图案要对称,造型要夸张,线条要加深加粗。 (2)拓印 用底纹笔刷上白色水粉颜料,先顺着一个方向从上向下,或者从左到右刷,刷好颜料后覆上拓印纸,用手轻轻来回磨印,然后将纸轻轻揭开,若不满意,可重新刷色再拓印,最后打开、晾干。 (3)填彩 用油画棒涂上自己喜欢的脸谱颜色,色彩的选用要突出京剧脸谱的特点,色要鲜艳、浓烈。 4、幼儿大胆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边欣赏边作画,,构图时五官的设计突出脸谱的特点。 (2)用底纹笔刷色时要刷均匀,注意卫生。 (3)拓印纸与底板在拓印时候不要错位,可以用夹子夹好。 (4)将拓印底色的作品用剪刀沿着外轮廓线剪下。 (5)待画面干后,再用鲜艳的颜色(油画棒)进行涂色。小朋友在涂色的时候,涂得要均匀,注意黑色的线条不要涂色。根据幼儿能力的强弱,帮助个别幼儿选择颜色。 5、作品评析 将所有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师生共同欣赏、评析。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脸谱是什么样的? 活动延伸: 将面具放在区角里,游戏时孩子带上面具表演。 反思: 这个活动是在认识京剧的基础上进行的。运用对称、夸张的方法绘画出脸谱上的五官。由于孩子有一定的感知的经验,本次活动通过回忆、再次的感知等形式激起了孩子绘画的兴趣。 《京剧脸谱》大班教案3活动目标: 1、感受京剧的独特韵味和京剧舞蹈“小小戏迷”的欢快情绪。 2、学习京剧舞蹈中简单、典型的动作(如亮相等)并能合着节奏创造性地表演。 3、根据自己的爱好画出简单的京剧脸谱。 4、对祖国的传统民族文化艺术感兴趣。 活动准备: 1、网上下载京剧“生、旦、净、丑”的脸谱及其它一些有代表性的脸谱,并制作成演示文稿。 2、京剧录像片段、音乐磁带《小小戏迷》。 3、铅画纸、蜡笔、剪刀、橡皮筋各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京剧片段,感受京剧的独特韵味 1、看录像,欣赏京剧片段。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京剧里人物的服装和脸是怎样的? 2、逐一介绍脸谱“生、旦、净、丑”的含义。 (1)提问:你见过这些脸谱的?你知道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2)看课件,向幼儿介绍脸谱的含义。 3、请幼儿说说京剧里的人物做了哪些动作,教师再逐一讲解示范。 提问:你喜欢戏里的哪个角色?请你学学他的动作。 (二)制作脸谱。 1、看课件,欣赏其它的脸谱。 (1)引导幼儿从脸谱的颜色、造型等方面欣赏,感受它的对称性。 (2)让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脸谱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制作脸谱,教师指导。 根据幼儿的能力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如绘画能力较强的幼儿自己设计、绘画脸谱; 能力一般的幼儿可在已勾画好形状的脸谱上涂色。 (三)表演京剧,体验愉悦的情绪。 1、欣赏教师表演。提问:你看见老师做了哪些动作?请学一学。 2、学习“亮相”和走圆场步等动作。 3、和老师一起跟着音乐表演,做个“小小戏迷” 4、鼓励幼儿带上自制脸谱、合着节奏创造性地表演京剧。 活动延伸: 1、在美工区投放脸谱的制作材料。 2、在表演区提供京剧磁带、脸谱等,让幼儿自发表演。 《京剧脸谱》大班教案4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认识不同脸谱的主要特点,尝试用对称的方法创作自己喜爱的脸谱图案。 2.了解京剧艺术是我国的国粹,激发幼儿对京剧的喜爱之情。 3.能大胆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同伴分享成功的喜悦。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脸谱图片、水粉工具、面膜纸、垫板。 活动过程: 一、观看京剧短片,激发幼儿对中国京剧的喜爱之情师:老师带来了一段京剧短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师:京剧是一种我国独有的舞台艺术,深受观众们喜爱,连外国的朋友也喜欢看我们的京剧表演呢。作为中国人,我们多自豪呀! 二、认识京剧脸谱造型夸张、图案对称、色彩鲜艳的特点师:这些是京剧脸谱的图片,它是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它的造型是怎样的(夸张)?左右的花纹是怎样的(对称)?它的色彩是怎样的(鲜艳)? 师:不同颜色的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看,这是包公,脸谱以黑色为主,代表正直勇敢。这是关羽,脸谱以红色为主,代表忠心耿耿。这是曹操,脸谱以白色为主,代表狡诈等。 三、尝试用对称的方法创作自己喜爱的脸谱师:你们喜欢这些有趣的脸谱吗?老师也做了一个,像刚才的大将军吗? 师:我们尝试用新的材料——面膜纸来制作脸谱。 师:这是一支有魔法的笔,谁想试一试用它在面膜纸上变出美丽的对称花纹呢?(请一位幼儿出来示范,提问其他幼儿:“你想设计什么花纹?”) 师:以鼻子为中心,图案颜色都是一样的,就是对称。 师:来,我们拿起魔法笔,创作自己喜爱的脸谱吧。 (鼓励幼儿设计左右对称的花纹图案,用色是先浅后深。) 四、幼儿互相评价,并大胆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成功的喜悦延伸活动:给脸谱添画头饰。 活动反思: 五彩缤纷的戏剧脸谱不同于面具,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独具风格的造型艺术,如今,脸谱这一古老艺术非但没有历尽沧桑而消失其魅力,相反,它被广泛应用于工艺美术中,形成很多品类,如彩塑、国画、剪纸、竹刻、烧瓷、面塑、蜡染、风筝、面具、蛋壳、皮影、木偶、邮票以及装饰包装等,都有丰富多彩的脸谱造型,格调各异,绚丽多姿。选择这一课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设计元素的借鉴能力。脸谱是一种色彩浓重、线条分明、夸张与象征相结合的脸部造型艺术。特别是脸谱的色彩运用,富有褒善扬恶,评判好坏的涵义。如红色脸谱大多用于表现忠义、勇敢善战的人,如关羽等;黑色常表示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如包拯等;白色表现阴险疑诈、飞扬跋扈的人物,如曹操等。这一课安排了许多脸谱人物造型,以及脸谱的化妆方法,让学生了解传统脸谱艺术的造型规律及艺术特色,引导学生参与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学生兴趣非常浓厚,造型也不错。 《京剧脸谱》大班教案5设计思路: 京剧脸谱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瑰宝,虽然不是孩子们经常遇到的熟悉事物,但它浓烈的色彩,鲜明的艺术风格很容易吸引孩子,符合孩子对色彩敏感的心理特点。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为了让孩子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挖掘和发挥孩子的创造能力。我以中国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目的在于让孩子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喜爱京剧、了解国学、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而后在欣赏的基础上,了解京剧脸谱的表现形式和手段,以脸谱色彩的绚丽及表情的夸张来吸引孩子,让他们对"对称"、"夸张"的美术表现形式有所了解与尝试,进而自主创作。 教学重点: 了解京剧脸谱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教学难点: 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大胆设计脸谱。 教学切入点: 从听京剧片段、欣赏京剧脸谱入手,而后进行大胆、夸张地设计脸谱。 教学特色: 根据幼儿不同的美术表现能力准备了四种层次材料,让幼儿创作京剧脸谱。 教具: 京剧片段VCD光盘、多媒体课件、"脸谱"字卡、四种脸谱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活动目标: 1、了解京剧脸谱中对称、夸张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2、知道脸谱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类型的人。 3、萌发喜爱京剧、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京剧片段VCD光盘、多媒体课件、"脸谱"字卡、空白脸谱、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播放京剧片段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对京剧的兴趣。 师:孩子们听听,这是什么曲子呢?对这就是京剧,京剧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之一,京剧是我们的国粹,和大熊猫一样珍贵。 评析:通过观看京剧的片段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让幼儿初步感知京剧,萌发喜爱京剧、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 二、播放多媒体课件,欣赏脸谱,了解京剧脸谱中对称、夸张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1、感受京剧演员们特有的服装和脸部的色彩。 师:唱京剧的人很特别,我们来看这张图片,他们身上穿的,头上戴的,身上背的都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的脸上是怎么样的? 评析:教师应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演员脸上的表情和色彩,因为孩子们对演员们身上穿的,头上戴的,身上背的都很感兴趣,但忽略了脸上色彩的丰富性和表情的夸张性。 2、欣赏讨论京剧脸谱的颜色及图案代表的意义。 师:唱京剧的人脸上画了一张张大花脸,我们叫"脸谱"(出示脸谱字卡)。你喜欢哪个京剧脸谱?它上面有什么颜色、图案呢?你知道这些颜色、图案代表什么意思吗? 教师小结:在京剧里有红、黄、蓝、绿、黑、白等,色彩鲜艳,一看就很吸引人,观众可以从脸谱的颜色上分辨角色是英雄还是坏人,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如红色、黑色在京剧里代表好人,黄色、白色在京剧里代表坏人,蓝色代表勇士,金、银颜色代表神话里的人物。 3、欣赏京剧脸谱中对称的表现形式。 师:京剧脸谱和我们不化妆的脸哪些地方是一样的?(都有眼睛、鼻子、眉毛、嘴巴、牙齿、耳朵)有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 教师小结:京剧脸谱上的图案、花纹和颜色都是以鼻子为中心对称的,眼睛、嘴巴、眉毛、胡子用夸张的方法,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 评析:这一环节借助课件的形式,让幼儿通过观看脸谱图片,感受脸谱色彩的鲜艳及表情的夸张,了解京剧脸谱中对称、夸张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三、幼儿初次尝试给脸谱涂色。 师:现在老师手里有一张已经勾好线条的京剧脸谱,我要帮他化化妆怎么样?你们想不想也自己动动手帮它们化化妆? 幼儿给脸谱涂色,教师巡回指导。 评析:教师事先准备勾好线条的脸谱,降低难度,让幼儿在已有欣赏经验的基础上给脸谱涂上鲜艳的颜色,为第二课时的设计脸谱做好铺垫。 第二课时活动目标: 1、尝试用线条纹样、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张的表现京剧脸谱特征。 2、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创作,发展想象力和创作力。 活动准备: 准备四种层次材料:第一层次是已经完全勾勒好的京剧脸谱,第二层次是已经画好一半京剧纹样的脸谱,第三层次是一个椭圆形脸的轮廓,第四层次是一张空白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展示交流上次幼儿的脸谱涂色活动。 师:这是小朋友上次涂的脸谱,我们一起来看看,你最喜欢哪张,为什么呢?(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脸谱的颜色、图案)评析:通过欣赏幼儿前一次活动的作品,让幼儿进一步地感知脸谱色彩的鲜艳及表情的夸张,为后一环节的设计脸谱提供参考。 二、组织幼儿分组画脸谱,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设计。 《京剧脸谱》大班教案6活动目标 1、欣赏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激发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2、尝试利用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活动重点 利用鲜艳的色彩和对称图案设计脸谱。 活动难点 对称图案的设计。 活动准备 各种脸谱,油画棒、勾线笔、A4纸。 教法设计 观察法 学法指导 引导幼儿观察总结出色彩鲜艳、左右对称的京剧脸谱特点,在指导幼儿作画。 活动过程 一、唱歌导入 小朋友们会唱《戏说脸谱》这首歌吗?让我们一起来唱唱。 歌词中说到的蓝脸、红脸、花脸、黑脸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出事京剧脸谱 让幼儿初步欣赏京剧脸谱特点。 三、介绍京剧脸谱 这些脸谱非常特别,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探索他们的秘密呢? 1、观察颜色 红色代表个性忠诚;黑色代表个性刚直;白色和黄色代表坏人;蓝色代表勇士;金色银色代表神话里的人。 2、观察脸谱的对称 左边和右边的图案是一样的,一鼻子为中心,左右对称。 3、观察脸谱的夸张 脸谱的眉毛、眼睛、鼻子这么粗大,这样画是为了让我们看清楚台上的是谁。 四、幼儿创作 1、老师这儿友许多小朋友的设计的脸谱,请大家看一看。 强调幼儿要看颜色,看对称,看夸张的表现样子。 2、今天,我们也来设计一幅京剧脸谱,要求:以鼻子为中心,左右对称;选择一种底色来表现人物。 3、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戴面具表演 幼儿戴脸谱再次表演《戏说脸谱》。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上下来,大部分孩子们对图案的对称是掌握了,并能均匀地涂色,但是单凭一节课,就让孩子们了解京剧文化是远远不够的。 活动点评 本节课,老师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交流环境,幼儿乐于与他人交谈,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 《京剧脸谱》大班教案7设计思路: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艺术,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内涵非常丰富。然后幼儿对京剧接触的较少,所以在这次活动中特以的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旨在让幼儿了解的传统艺术。以脸谱的精致、绚丽、独特、丰富的内涵来吸引孩子。 活动目标: 1、喜欢欣赏京剧脸谱、制作脸谱小挂件。 2、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特征和简单含义。 3、知道京剧脸谱是我国的民族的瑰宝,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快乐家园教材、一段京剧视频、脸谱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说唱脸谱》,边欣赏边出示课件。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不喜欢看动画片,请幼儿回答。 师:动画片可不是白看的哦,请小朋友看完告诉我,短片里放了什么,为幼儿观看视频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电视里放的是什么。 师:刚才有小朋友说看到的大花脸,那小朋友知道你们看到的大花脸叫什么名字吗? 幼儿:脸谱。 师:我们都知道脸谱是画在唱京剧人的脸上,京剧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只有我们才有,和我们国家的国宝大熊猫一样珍贵,唱京剧的人很特别,我们来看看这张图片,他们身上穿的、戴的、后背背着的的都和我们不一样,尤其是他们脸上画的。我们说这叫什么? 二、引导幼儿介绍自己京剧脸谱。 请幼儿在集体或同伴之间相互介绍自己京剧脸谱角色。 三、介绍京剧脸谱的特点: 待幼儿充分介绍后,引导幼儿讨论,发现京剧脸谱的是主要特点,脸谱的颜色代表人物性格,如:关羽的脸谱是红色,面色如红枣,性格耿直忠义,是典型的赤胆忠心。 窦尔敦的脸谱是蓝色的,他是一个勇猛、刚强的武将。 典韦的脸谱是黄色的,代表凶悍和残暴。 曹操的脸谱是白色的,代表他狡猾奸诈。 张飞的脸谱是黑色的,代表他面色丑陋且性格猛直。 此外脸谱中的金银色、紫色、灰色等、代表一些面色奇异的鬼、怪、神、佛、仙的形象。 同时,引导幼儿欣赏京剧脸谱的独特之处,如:除了不同颜色表现不同的人物个性外,脸上的花纹和颜色具有对称性等。发现京剧脸谱所蕴含的对称美。 四、《快乐家园》的相关画页,小纸盒,制作脸谱挂饰。 《京剧脸谱》大班教案8一、活动目标: 1、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2、在欣赏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脸谱艺术的美,激发创作兴趣。 二、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塑封好的半张脸谱若干(和幼儿人数相等)。 3、脸谱形状的纸人手一份、勾线笔、水彩笔、蜡笔等作画工具。 三、活动过程: (一)京剧欣赏教师放一段京剧片段让幼儿欣赏,引起幼儿对京剧的兴趣。 提问: 刚才听到的是什么?(京剧)它是哪个国家发明的?(中国) 老师小结:京剧,以前是专门在皇帝生日的时候演出的,到现在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被称为我国的国粹。表演京剧的人不但要有一副好的嗓子唱戏,而且还必须有一身过硬的本领,如翻、滚、跌、打、滚、爬等等高难度的动作。大家都非常的喜欢看,所以一直流传到现在。外国人也很喜欢我们的京剧,所以中国人都为此自豪。 (二)脸谱课件欣赏通过课件欣赏多彩的京剧脸谱。 引导语:京剧人物脸上化的妆也很特别,叫脸谱。脸谱有各种颜色、各种图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吧!(通过课件欣赏脸谱)边欣赏边提问: 1、你喜欢这些脸谱吗?为什么? 2、京剧脸谱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每种颜色都代表什么样的人呢?(欣赏四种颜色的脸谱)小结脸谱的特点: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每个脸谱至少用了三种以上的颜色,色彩鲜艳、图案夸张,两边对称。红脸代表忠诚勇敢的人;黑脸代表正直、充满智慧;黄色表示凶狠、残暴;白色表示阴险狡猾的坏人。为幼儿后面的创作打好基础。 (三)第三环节:游戏《找朋友》 教师出示半张的脸谱,请小朋友拿着半张脸谱去找它的另一半,找到后变成一个完整的脸谱,贴在旁边的白纸上。 请几对好朋友上前介绍,你是根据什么特征找到的? 教师小结:京剧脸谱两边的颜色、图案、位置是一样的,所以京剧脸谱的两边是对称的。 (四)联想创作引导语:京剧脸谱真漂亮,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设计一个京剧脸谱呢? 1、再次观看课件,进行提问,怎样来设计京剧脸谱?谁有好办法? 让幼儿通过观察,经验提升:最容易的一个办法是在眼睛中间找到中心点——就是鼻子。然后再画其他图案就很容易。 2、教师先提问、引导幼儿观察,然后示范操作。 教师请幼儿先观察后再示范。 x眼部和嘴角的表情用夸张的线条表示。 x在脸上可装饰上不同的花纹,涂色时先涂小的色块,最后刷上你喜欢的水彩颜色。 3、幼儿作画,师巡回指导。 x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与众不同的脸谱。 x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完成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展示交流幼儿作品。 活动反思: 我的目标一是认识京剧脸谱,了解不同脸谱与人物身份,个性的关系,对于这个目标来说,幼儿一开始只是知道这是面具,后来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大部分幼儿是认识了京剧脸谱,但是只有少部分幼儿做到了了解不同脸谱与人物身份,个性的关系。二是感受脸谱的图案及色彩的美,萌生对脸谱艺术的兴趣。我觉得这个目标的完成是有所欠缺的,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怕上课的时间不够,让幼儿观察的时间减少了,导致后来有很多幼儿只会在以后的脸谱上涂颜色,自己画的那个脸谱只有少部分会画,并且画得好。在后来画画的过程中,也有幼儿对老师说不好画的现象,也有自己想怎么画就这么画的。 《京剧脸谱》大班教案9说教材/设计意图: 美术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手段之一。通过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使幼儿初步具有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新《纲要》提出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激发情趣、激发兴趣;赋予幼儿满足感和成就感。 京剧并非是我们南方的孩子生活中经常遇到和熟悉的事物,但从教育角度来说,是有意义的,京剧脸谱也是比较有特色的美术材料。通过这方面内容的系列活动,让孩子初步接触京剧,了解中国这一特有的戏曲形式,从而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激发起孩子喜爱京剧、了解国学、热爱祖国的情感。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为了能够让他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去更直观的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在活动前,请家长带着孩子们一起搜集有关京剧的知识,在活动中,给孩子观看京剧片段,通过这些让孩子们初步地了解京剧。另外,幼儿的全面发展,需要教师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同时还需兼顾领域与学科性的知识、技能,于是设计京剧脸谱成了我们的一个教学点,从中不仅让孩子对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有所了解,也能对"对称"、"夸张"等的美术表现方式有所了解与尝试。 活动目标: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艺术领域目标为: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根据这3点目标、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纲要》中所要求的知识、技能、情感三方面的要求,我将活动目标设计为: 1、欣赏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激发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2、学习用对称的方法,丰富的色彩和夸张的图案来设计京剧脸谱。 3、认识并欣赏了京剧脸谱,让幼儿知道脸谱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类型的人。 4、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5、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保持桌面干净。 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为:让幼儿了解京剧脸谱是色彩丰富、图案夸张、结构对称的。 活动难点: 如何引导幼儿利用材料设计出自己的京剧脸谱。 我会将幼儿的活动材料有分成三个层次,分别相对应不同的难度系数。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适合自己操作的材料。下面在活动准备的时候,会再提到。另外,我也会提供一些纹样图案以及已经做好了的脸谱供幼儿参考。 活动准备: 教师材料:实物京剧脸谱、黑白局部脸谱贴磁(一套)、与黑白脸谱纹样相同的彩色完整脸谱一个。供幼儿欣赏、选用的纹样图案两张,京剧片段,多媒体。 幼儿材料: 幼儿操作卡,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一个椭圆形脸的轮廓(人手一份),第二层次是已经画好一半京剧纹样的脸谱(每组一份),第三层次是已经完全勾勒好的京剧脸谱(每组一份),勾线笔、油画棒、垫板人手一份。 本节活动的难度,是为幼儿提供了只有一个椭圆形脸的轮廓,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而不是简单的涂色活动。教师材料将脸谱分解开,让幼儿在学习掌握创作脸谱的时侯,更清晰明了。其次,每组一份的画好一半京剧纹样的脸谱和已经完全勾勒好的京剧脸谱目的是给那些在创作时遇到困难或者不会画的幼儿提供一个参考对象。 说教法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根据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我在本活动中将采用感知欣赏法,观察、比较法,直观教学法、启发提问法、演示操作法。 1.观察、比较法:因为大班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来看,通过直观的教具展示,听教师讲解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将直观的京剧脸谱实物呈现给幼儿,让幼儿自主探索、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培养幼儿自我发展的能力。 3.启发提问法:活动中我充当引导者,在启发性提问中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演示操作法:通过教师操作示范材料,让幼儿完整地了解脸谱制作的过程。 说学法: 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引导幼儿用观察法、自主探索法、操作法感知京剧脸谱的颜色和图案的夸张,体验设计和创作京剧脸谱的快乐。让幼儿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和满足。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1.幼儿欣赏京剧选段。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京剧,我们一起仔细听听这段京歌中唱了什么。 (2)幼儿交流后,教师归纳: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人们提到京剧就会想到中国。京剧演员脸上的妆非常夸张和特别,涂着鲜艳漂亮的油彩。你们知道这种脸部的化妆在京剧里叫什么吗? 师:它呀,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京剧脸谱。这个京剧脸谱这么特别,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探索一下京剧脸谱的秘密呢? (由京剧片段导入活动,能够提高孩子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引出本节活动的`主题:脸谱。) (二)观察、了解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感受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 教学反思: 在这个活动的设计中,我考虑到了不同层次的幼儿,但在活动过程中还是有所偏向,稍微忽略了有些能力较弱的幼儿。同时每个环节的衔接也稍显急促,没有给幼儿充分表达表现的时间,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更好地把握每个环节。 《京剧脸谱》大班教案10【活动目标】 1、观察感知脸谱作品的对称性和鲜艳的色彩,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2、通过对称的方法学习画脸谱,并且尝试用多种颜色装饰。 3、提高对称装饰能力,萌发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对“图形对称”的基本认知。 2、物质准备: 教具:PPT,椭圆形画纸。 学具:彩色水笔,蜡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幼儿两两讨论,回忆生活中对京剧的认知。 教师:小朋友们有没有听过京剧呀?在电视上有没有看过京剧呢?今天呀,老师带来了很多有意思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什么图片 播放PPT,展示京剧图片。 (二)欣赏京剧脸谱,发现对称特性。 1,教师播放PPT,欣赏京剧以及脸谱。(提问回答) 教师:恩,京剧中的服装很漂亮,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有意思的图片,你们看看是什么呀? 教师总结:图片上是各种各样的京剧脸谱图。 2,教师慢放PPT,幼儿仔细观察脸谱。 教师:我们来一张一张慢慢欣赏一些漂亮的脸谱,这些脸谱都有秘密哦,看看谁能够发现脸谱的秘密。(提问回答) 教师总结:脸谱都是左右对称的,左边和右边是一模一样的,色彩也是一样的。 教师:小朋友再仔细看看,脸谱和我们人的脸有什么区别呢?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两两讨论,提问回答) 教师总结:他们的眉毛是向上翘的,嘴巴有的是向下的,有的是向上的,而且眼睛的旁边有图案,像这种弯弯的,卷卷的。 (三)教师示范,提出绘画要求: 1,教师示范画脸谱。 教师:接下来呢,老师先给小朋友们发一张画纸,老师画一张脸谱,小朋友们告诉老师怎么画。有什么方法可以保证左右画的一样呢?要怎么折出对称轴?我们先要什么哪? 教师总结:中间画个鼻子,接着在鼻子的上面两边画眼睛,左边和右边都要画,接着在鼻子下面画个嘴巴,画完……最后我们给脸谱做点自己喜欢的装饰图案,注意要对称。 2,提问幼儿,强调绘画顺序。(两两讨论,提问回答) 教师:刚才看老师是怎么画的呢?顺序是什么? 总结:把画纸左右对称,找到对称轴;中间画鼻子,左右画眼睛,注意左右对称,涂上颜色,左右颜色一样。 (四)幼儿设计,绘画脸谱。 设计绘画要求: 1、先用黑笔画出眼睛、鼻子和嘴巴,然后再画两边的图案,最后用油画棒涂色。 2、先上小的色块,大的色块最后上,颜色要丰富,至少三种颜色。 3、脸谱上的眼睛鼻子要有京剧的特色,左右颜色要对称。 (五)欣赏和评价自主设计的脸谱。 教师:我们来一起来看一看小朋友们画的漂亮的脸谱吧 【活动延伸】 1、美工区:将幼儿画好的脸谱制作成面具。 2、表演区:将制作好的脸谱面具投放到表演区,幼儿可在表演区里进行京剧表演 活动反思: 我的目标一是认识京剧脸谱,了解不同脸谱与人物身份,个性的关系,对于这个目标来说,幼儿一开始只是知道这是面具,后来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大部分幼儿是认识了京剧脸谱,但是只有少部分幼儿做到了了解不同脸谱与人物身份,个性的关系。二是感受脸谱的图案及色彩的美,萌生对脸谱艺术的兴趣。我觉得这个目标的完成是有所欠缺的,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怕上课的时间不够,让幼儿观察的时间减少了,导致后来有很多幼儿只会在以后的脸谱上涂颜色,自己画的那个脸谱只有少部分会画,并且画得好。在后来画画的过程中,也有幼儿对老师说不好画的现象,也有自己想怎么画就这么画的。 《京剧脸谱》大班教案11活动目标: 1、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2、在欣赏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脸谱艺术的美,激发创作兴趣。 3、鼓励幼儿用对称的方法来画京剧脸谱,并用夸张的线条,丰富的色彩等表现京剧脸谱的特征。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5、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塑封好的半张脸谱若干(和幼儿人数相等)。 3、脸谱形状的纸人手一份、勾线笔、水彩笔、蜡笔等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京剧欣赏教师放一段京剧片段让幼儿欣赏,引起幼儿对京剧的兴趣。 提问: 1、刚才听到的是什么?(京剧)它是哪个国家发明的?(中国)老师 小结:京剧,以前是专门在皇帝生日的时候演出的,到现在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被称为我国的国粹。表演京剧的人不但要有一副好的嗓子唱戏,而且还必须有一身过硬的本领,如翻、滚、跌、打、滚、爬等等高难度的动作。大家都非常的喜欢看,所以一直流传到现在。外国人也很喜欢我们的京剧,所以中国人都为此自豪。 (二)脸谱课件欣赏通过课件欣赏多彩的京剧脸谱。 引导语:京剧人物脸上化的妆也很特别,叫脸谱。脸谱有各种颜色、各种图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吧!(通过课件欣赏脸谱)边欣赏边提问: 1、你喜欢这些脸谱吗?为什么? 2、京剧脸谱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每种颜色都代表什么样的人呢?(欣赏四种颜色的脸谱)小结脸谱的特点: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每个脸谱至少用了三种以上的颜色,色彩鲜艳、图案夸张,两边对称。红脸代表忠诚勇敢的人;黑脸代表正直、充满智慧;黄色表示凶狠、残暴;白色表示阴险狡猾的坏人。为幼儿后面的创作打好基础。 (三)第三环节:游戏《找朋友》 教师出示半张的脸谱,请小朋友拿着半张脸谱去找它的另一半,找到后变成一个完整的脸谱,贴在旁边的白纸上。 请几对好朋友上前介绍,你是根据什么特征找到的? 教师小结:京剧脸谱两边的颜色、图案、位置是一样的,所以京剧脸谱的两边是对称的。 (四)联想创作引导语:京剧脸谱真漂亮,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设计一个京剧脸谱呢? 1、再次观看课件,进行提问,怎样来设计京剧脸谱?谁有好办法? 让幼儿通过观察,经验提升:最容易的一个办法是在眼睛中间找到中心点--就是鼻子。然后再画其他图案就很容易。 2、教师先提问、引导幼儿观察,然后示范操作。 教师请幼儿先观察后再示范。 *眼部和嘴角的表情用夸张的线条表示。 *在脸上可装饰上不同的花纹,涂色时先涂小的色块,最后刷上你喜欢的水彩颜色。 3、幼儿作画,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与众不同的脸谱。 *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完成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展示交流幼儿作品。 教学反思: 在这个活动的设计中,我考虑到了不同层次的幼儿,但在活动过程中还是有所偏向,稍微忽略了有些能力较弱的幼儿。同时每个环节的衔接也稍显急促,没有给幼儿充分表达表现的时间,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更好地把握每个环节。 《京剧脸谱》大班教案12活动目标: 1.欣赏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萌发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2.了解脸谱夸张、对称、色彩鲜明等基本特征。 3.初步体验京剧脸谱各种色彩所赋予的象征意义。 活动准备: 1.京剧表演音像片段。 2.教学挂图:《京剧脸谱》、没有颜色的京剧脸谱一副、水粉颜料、画笔。 活动过程: 1.播放京剧片段,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播放京剧片段,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在表演什么?他们脸上画着什么?穿什么样的衣服?你看到这样的表演有什么感觉?与其他表演有什么不同?你喜欢这样的表演吗? (2)幼儿相互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这是中国特有的京剧表演,这些演员的脸上都是画着各种各样的脸谱。 2.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脸谱对称的特点。 (1)教师:你知道这三张脸谱分别是谁吗?脸谱的图案是什么样子的? (2)观察脸谱的对称:左边和右边脸的图案是一样的,都是以鼻子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的。教师拿一张纸竖在图案的鼻子中间,请幼儿观察。 3.引导幼儿讨论京剧脸谱的象征意义。 (1)请幼儿观察京剧脸谱,教师引导幼儿猜测并介绍脸谱颜色代表的含义。 提问:表演京剧的时候为什么要在演员脸上画脸谱?你看到红色(黑色、白色)脸谱时有什么感觉?你认为红(黑、白)脸的角色是什么样的人?(红色的,它表示个性忠诚的;黑色的表示个性刚直的;它们表示的是好人。白色的表示个性多计谋的,还有黄色的,表示坏人。蓝色的、绿色的代表勇士;金色、银色的表示神话里的人)。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京剧脸谱的夸张手法。 教师:脸谱的眉毛、眼睛、鼻子这么粗、这么大,这样画是为了让看戏的人一看就知道台上有谁,演的是什么角色。 4.教师出示未涂色的京剧脸谱,幼儿合作进行脸谱涂色。 (1)教师出示未涂色的京剧脸谱,鼓励幼儿思考在自己设计的脸谱上涂什么颜色。 (2)请幼儿上台涂色,教师强调注意颜色的布局和对称。 (3)作品欣赏,师幼小结。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设置有关京剧的图片和道具,给幼儿更多深层次接触京剧文化的机会。 《京剧脸谱》大班教案13教学目标: 1、欣赏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激发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2、学习用对称的方法,丰富的色彩和夸张的图案来设计京剧脸谱。 3、认识并欣赏了京剧脸谱,让幼儿知道脸谱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类型的人。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实物京剧脸谱、黑白局部脸谱贴磁(一套)、与黑白脸谱纹样相同的彩色完整脸谱一个。供幼儿欣赏、选用的纹样图案两张,京剧碟片。 幼儿材料:幼儿操作卡,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一个椭圆形脸的轮廓(人手一份),第二层次是已经画好一半京剧纹样的脸谱(每组一份),第三层次是已经完全勾勒好的京剧脸谱(每组一份),勾线笔、油画棒、垫板人手一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1。幼儿欣赏京剧选段。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京剧,我们一起仔细看看这段京歌中唱了什么。 (2)幼儿交流后,教师归纳: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在世界上很有名气,人们提到京剧就会想到中国。京剧演员脸上的妆非常夸张和特别,涂着鲜艳漂亮的油彩。你们知道这种脸部的化妆在京剧里叫什么吗? 师:它呀,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京剧脸谱》。这个京剧脸谱这么特别,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探索一下京剧脸谱的秘密呢?(由京剧片段导入活动,能够提高孩子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引出本节活动的主题:脸谱。) (二)观察、了解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感受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 1。幼儿观察脸谱,感受脸谱中色彩、纹样的夸张性和对称性。 师:我这儿有许多脸谱,你喜欢哪一个?喜欢它的什么? 把你觉得有趣、特别的地方找出来告诉大家,好吗? (1)当幼儿说到"我喜欢它的颜色。"教师提问"它用了哪些颜色?它们搭配在一起怎么样?我们再看看其它脸谱,它们又用了哪些颜色?(教师让幼儿关注黑白色的脸谱和其他色调的脸谱) (2)当幼儿说到"我喜欢它的花纹。"教师提问:"这个纹样装饰在了脸谱的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看看其它的脸谱用了哪些纹样?"教师小结:这些脸谱的纹样很好看,有的装饰在了下巴上,有的装饰在了额头上,还有的让脸谱上的眼睛、鼻子、嘴巴都变得很夸张了。 (3)教师提问:这么多的脸谱,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三)幼儿明确要求,并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设计京剧脸谱。 1。幼儿观察教师演示操作方法。 教师提问:这些脸谱是怎么画的呢? 2。明确操作要求:先设计纹样装饰对称脸谱,再为脸谱涂色。如果想不出纹样的话,可以选择老师准备的纹样,按老师画面上的脸谱画出一样的纹样。(教师出示供幼儿欣赏、选用的纹样图案) 3。教师组织幼儿分组画脸谱,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设计。 (四)展示作品,相互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 1。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感受其中的美。 2。幼儿结合经验进行点评。 师:请你介绍一下自己设计的脸谱。 (教师引导幼儿从颜色、图案和对称性等方面进行讲评。) (五)活动延伸。 把幼儿设计的京剧脸谱都放到主题墙里,让幼儿可以欣赏到更多同伴的作品。 《京剧脸谱》大班教案14活动目标: 1.鼓励孩子用对称的方法绘画京剧脸谱,用夸张的线条、丰富的色彩表示。 2.幼儿知道脸谱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类型的人。 活动准备: 黑色卡纸油画棒音乐《戏说脸谱》视频ppt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看过京戏?(看过了)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段,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唱戏的人跟我们平时的人有什么不一样? 提: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穿上了戏服、他们脸上化满了妆) 小结:我们都知道脸谱是画在唱京剧的人的脸上的,京剧是我国特有的艺术,是中国的国粹。 二、欣赏ppt 京剧人物脸上的脸谱都很特别,我们一起欣赏吧! PPT1. 提: (1)这张脸谱你看到了什么?(一只大蝴蝶)我们先看蝴蝶的身体在什么地方? 两边的翅膀在什么地方?它用……打扮了……? (2)我们再看看它的颜色,什么颜色最多?还有什么颜色? 小结:涂颜色也很重要,你们发现了吗?其实它们两边的颜色是对称的,莲藕非常夸张但是很漂亮。 ppt2.师:京剧里有各种各样的脸谱,瞧!这张脸谱你看到的最多的颜色是什么?接下来我们看都有哪些线条? 三、师范画 师:小朋友,现在老师也想设计一张脸谱,我想…… 四、幼儿作画 《京剧脸谱》大班教案15设计思路: 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的开展过程中进入站点“多彩的民间活动”,在孩子们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孩子提到了“京剧脸谱”,说到了“喜欢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喜欢京剧脸谱夸张的,画得比较有特色的五官”……。为了将个体幼儿的经验更好地传递给全班幼儿,激发幼儿对中国国粹的兴趣,我预设活动“京剧脸谱”。活动环节一和二:以京剧和脸谱欣赏导入,让幼儿感受中国国粹之精彩,了解京剧脸谱的特征;环节三:讨论和演示京剧脸谱的画法,幼儿尝试创作;环节四:欣赏交流,幼儿戴着自己制作的脸谱演演京剧,更加深对京剧的喜爱。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对称的方法来画京剧脸谱,并用夸张的线条,丰富的色彩等表现京剧脸谱的特征。 2、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重难点: 尝试用对称的方法来画京剧脸谱,并用夸张的线条,丰富的色彩等表现京剧脸谱的特征。 活动准备: 1、脸谱形状的纸人手一份、勾线笔、蜡笔。 2、画有一半的脸谱若干,京剧视频,脸谱的欣赏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一、京剧欣赏 1、刚才听到的是什么?(京剧)它是哪个国家特有的? 2、小结:京剧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戏剧,到现在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被称为我国的国粹。 二、脸谱欣赏 京剧人物脸上化的妆也很特别,叫脸谱。 出示四种颜色的脸谱 1、这些脸谱是什么样的?(从颜色、图案等讨论) 2、京剧脸谱每种颜色都代表什么样的人呢? 3、小结: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每个脸谱至少用了三种以上的颜色,色彩鲜艳、图案夸张,两边图案的颜色、外形、位置是一样对称的。红脸代表忠诚勇敢的人;黑脸代表正直、充满智慧;黄色表示凶狠、残暴;白色表示阴险狡猾的坏人。 三、联想创作 1、京剧脸谱真漂亮,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设计一个京剧脸谱呢? 2、怎样来设计京剧脸谱?谁有好办法?示范 经验提升:最容易的一个办法是在眼睛中间找到中心点——就是鼻子。然后再画其他图案就很容易。 师提示: 眼部和嘴角的表情用夸张的线条表示(请幼儿观察后再示范)。 在脸上可装饰上不同的花纹,涂色时先涂小的色块,最后刷上你喜欢的水彩颜色。 3、幼儿作画,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与众不同的脸谱。 能力差的幼儿选用一半的脸谱完成作品 大胆尝试用夸张的线条表现五官。 四、展示交流 1、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 2、京剧表演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