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湘教地理必修二课件 |
范文 | 湘教地理必修二课件 湘教地理必修二课件,仅供参考。 1.1 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但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人口增长模式: ①“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为工业革命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人口增长模式。它可分为(1)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原始社会时期,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的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2)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非洲少数国家属此类型) ②“高低高”模式(过渡型):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属于此种人口增长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起,这种模式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导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 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属此类型。 4、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及图示: 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高低高”的过渡模式,发达国家处在“低低低”的现代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集中分布区; ●中国人口增长状况: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2.2 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人口发展需要消耗各种自然资源,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水、森林等资源)是有限的,对人口发展具有限制作用。 2、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 ●人口容量: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它有三个特点:1)临界性,2)相对性,3)警戒性。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低于人口容量,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 1.3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1、人口迁移: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点的空间流动行为。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1)国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2)国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由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城市化和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因而,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推拉理论) 1)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2)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3)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4)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根本原因:人口的发展常常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处于互不适应的状态,这种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导致了人口的迁移。 ●3、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及图示 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到富裕国家;从人口稠密国家到人口稀少的国家。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总体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和工矿区、从内地到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主要人口流出省区是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主要流入省区是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原因:以务工和经商为主,多为自发性迁移。 1.4 地域文化与人口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文化=物质财富+精神财富) 外国文化与人口:文化的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婚俗(如初婚年龄、婚姻的稳定程度)和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很大。 中国文化与人口:生育——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职业选择——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人口流动——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2.1 城市空间结构 1、区位是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 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交通运输、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商业贸易等政治文化地理区位:国家政策、外交、宗教、军事、科技教育等。 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多,在人流、物流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3)在交通运输枢纽处,往往会形成较大的城市;4)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胜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可能形成较大的城市。 2、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用地可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交通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休憩和绿化用地、水面等。 ●3、城市功能分区:①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②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③商业区: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等组成,大多呈团块状或条状,且多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中小城市的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而大城市往往有多个商业区。一般来说,大城市功能分区复杂,小城镇功能分区相对简单。 西方城市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见教材P32) ●4、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提出了关于中心地、服务范围、门槛人口等概念。(教材P34)规律:1)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2)最便于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点,应位于区域的中心,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3)高级中心地门槛高,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数目少;低级中心地门槛低,服务范围小,彼此距离近,数目多;4)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同一级别则相互排斥,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 2.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1、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城市化的三大标志:城市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化。 ●2、城市化的特点: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许多国家已经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一些大城市中心区出现衰落现象;部分商业和制造业向边缘区迁移,形成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出现城市群或城市带。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由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城市发展不合理。一部分国家出现了“虚假城市化”的特点,即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比如南美洲;另一部分出现了“滞后城市化”,即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如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 2.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河流水文、森林植被等),使原来的生态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 1)改变下垫面性质,产生城市热岛效应,还影响周围地区的自然 环境;2)破坏原有的河网系统,使城市水系紊乱,河道水质恶化;3)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干扰和破坏了地区环境生态;4)城市带动区域发展,对所在地区自然环境产生广泛影响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1)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产生功能分区2)改变居民的就业方式,区域产业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传统农业社会演化为工业社会;3)原先的乡村景观成为城市景观4)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大幅度加强5)影响和改变地方文化,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的渗透,强化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2、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原因: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 ●问题: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 ●措施:建立卫星城镇,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治理环境污染,扩大绿化面积。 3、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1)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人居环境3)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4)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水平5)有更多的人口进入城市或小城镇 6)大型中心城市,增强其辐射带动功能 3.1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1、农业、矿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产业活动的主要区位特点: (l )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 (2 )矿业: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也最为密切。 (3 )工业:区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少,受社会经济条件影响较大。 (4 )商业和服务业: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区位主要指向消费人群。 22、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① 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 生产协作:生产一件产品,承担着不同工序的工厂或车间之间的协作;共同为某一种产品提供零部件的工厂之间协作。 商贸联系:(l )区际贸易:一国范围内的贸易活动,是最主要的贸易方式 (2 )国际贸易:以各国间商品和劳务交换为主要内容,因各国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的差异,受限制较多。科技、信息联系:生产技术变革和信息技术推广使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为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及时获得技术创新的信息,企业之间、区域之间加强协作,扩大技术和信息交流。 ②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企业之间生产上存在投人一产出联系,空间上存在共用基础设施和劳动力联系,信息上存在信息交流协作上的联系。有投人一产出联系的企业或自发或通过规划集聚到一定的区域,以满足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较高的规模效益的需要,从而形成了工业地域。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1、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 热量——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它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也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光照——是地球生物的能量源泉,也是农作物生产的基本条件。光照长短、强弱的地 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地形——地形影响水、热、光照条件,不同的地形类型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 地区宜发展耕作业,山地宜发展林业、畜牧业。也因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可以发展立体农业。 土地——土地资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土地资料是有限的。不同地理位置的土地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接近水源的土地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接近城镇的土地适宜于发展城郊农业和高效农业。 水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发展水稻生产和淡水养殖,水分条件较差的地方适合经营旱作农业或牧业。 ●科学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市场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生产规模和类型。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大。 国家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2、农业地域类型 ① 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不同的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它是农业生产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表现。 ②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按生产对象分为种植业、畜牧业和混合农业;按投入状况分为集约农业和粗放农业; 按产品用途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热带种植园农业、乳畜业、地中海式农业、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等。 ③ 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地域分布 小麦:耐寒耐旱,气候适应性广,主产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主要种植国家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中国、法国等,是一种旱地作物。分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区位因素有气候、市场需求、生活习惯等。 玉米:北美洲种植面积最大,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次之。区位因素有气候(雨热同期的气候)、市场需求(常做饲料)、国家政策等。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