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我爱这土地》导学教案 |
范文 | 《我爱这土地》导学教案范文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习重点: 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学习难点: 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一、自学 1、自查资料,了解艾青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自由诵读,体会由诗中感情起伏所构成的“内在节奏”。 3、给下面加线字注音。 嘶哑( ) 喉咙 ( ) 吹刮( ) 4、课文哪几句诗使用了排比修辞,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5、下面诗句朗读时哪些词语应该重读?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6、思考:诗歌是按怎样的思路抒写的? 7、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二、互教 1、导入新课 2、检查自学情况 3、自由读课文,组内成果交流后展示。 4.当堂探究: (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4)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三、展测 a、课文小结 b、检测训练 1、给下面加线字注音。 嘶哑( ) 喉咙 ( ) 吹刮( ) 2、课文哪几句诗使用了排比修辞,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下面诗句朗读时哪些词语应该重读?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4、诗歌是讲究炼字的。 诗人把自己虚拟成一只鸟,却用了“嘶哑”一词来描写“我”的歌唱。“嘶哑”一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如果用“嘹亮”好吗?为什么? 5、抗战初期的1938年,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创作了《我爱这土地》。 请你结合本诗的创作背景,体会 (1)“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2)“悲愤的河流” (3)“激怒的风” (4)“温柔的黎明”这几个意象所体现的内涵。 教学反思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