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水教案 |
范文 | 【实用】水教案模板集合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水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水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3-7自然段,引导学生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字里行间中,感受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写生字。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入情境,读中感悟,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浓厚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生字驶、串、贵、闭,正确规范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8课,齐读课题。 2、读词。师:所有的词串在一起表达了一种心情一一高兴。 3、师:傣族人民为什么会这么高兴呢? 二、图文结合,拨动情弦 1、周总理是什么样子?自由地读一读第三段,划出那句话。 2、指名反馈。 3、出示CAI, 师描述图意。 ①、喜欢总理这身打扮吗?谁来读? ②、所有人的表情都化为了一个什么词?练读笑容满面。 4、小男孩身上背的是什么呀? 5、周总理呢?CAI,出示句子。(自由读) ①、你知道了什么? ②、载歌载舞什么意思? 6、CAI(动词变红)教师引读。 7、欢乐的鼓点敲起来了,让我们和总理一起载歌载舞。(师生律动) 8、让我们留住这幸福的时刻,(全班读)。 9、和总理在一起,能不幸福?能不令人难忘吗? 10、(齐读) 多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三、创设情境,会文悟情 1、热闹的泼水开始了,自由的读一读第4段,看看他们是怎么泼水的?边读边画。 2、师小结:原来过泼水节是他们互相泼水,同时也把祝福送给了对方。 3、傣族人们是怎么向总理泼水,送出祝福的呢?(板:傣族人民) ①、CAI显示句子:你知道了什么? ②、人们为什么这么欢迎周总理? ③、CAI显示总理图片资料,师深情描述。 ④、人们欢呼什么?祝福什么?(相应指导感情诵读) 4、周总理是怎样向傣族人民泼水的呢?(板:周总理) ①、自由读,指名反馈。 ②、CAI显示句子,介绍银碗、柏树枝含义。 ③、谁收了总理的祝福?(指名读)。 ④、不光我们收至打,我们的爸爸妈妈也收到了祝福。(分组读) ⑤、我们的爷爷奶奶也收到了祝福。(分组读) 5、有两个人特别幸运,谁呀?〔分角色读) 6、(CAI)有什么比总理的祝福更可贵呢?(练读) 7、难怪姑娘、小伙闭上眼,幸福的热泪和清凉的水一起流淌(相应指导感清诵读)。 8、(视频):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9、周总理热爱人民,人民敬爱周总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完成板书)。 10、感情朗读第五段 四、激情导读,升华主题。 1、读中升华: 师:47年过去了,傣族人民依然清楚的记得,身穿傣族衣服,和他们一起载歌载舞的周总理。(全班读) 多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师:傣族人民不会忘记给他们送去祝福的周总理。(齐读) 师:傣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深深爱着他们的周总理。(再读) 五、课外延伸,激趣探究。 收集有关周总理的其他故事。 六、指导写字。 1、出示驶、串、闭、贵怎么记住它们呀? 2、师范写贵字。 3、学生练写。 七、板书设计: 8 难忘的泼水节 周总理 傣族人民 水教案 篇2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及其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游览时所见的风景、事、人,体会人物的心情。 2.学习课文将景与人和事有机结合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作者游览时的所见所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掌握将景与人和事有机结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课题:27清澈的湖水。 今天,我们来学习27课《清澈的湖水》,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检查课前学习 昨天,我们布置的作业是抢认27课的生字和抢背27课的课文,现在来检查一下。 1、出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 ,先读字,再读词 清澈、两侧、卷起、波纹、欣赏、石龟、镜子、映出、变幻、山峦、攥紧、哟、表演、香蕉、扔向、企盼、跨步 2、同位分段检查课文背诵 三、学习课文 1、同学们对课文已经有了很深入的阅读。这篇《清澈的湖水》到底是写事的,还是写景的呢?说出自己的观点,亮出自己的证据(课文中的句段) 2、生:我认为是写事的。 师:写事一般有几个点是必须的,你们知道这几个点是什么吗?(时间、地点、谁、干什么) 生:地点是湖面——只游船在湖面上行驶。 人物是小洁——小洁穿着红色上衣坐在船头。 事情是吃面包和游湖——她一边吃面包,一边欣赏两岸的风景。 师:哦,看来真的是写事啊。只是这些事吗?谁还能补充。 生:一个小孩把香蕉皮扔向小鱼。 师:这个小孩做的事好不好啊?为什么?(小鱼吓跑了,湖水变得满是皱纹,美丽的景象不见了。) 出示:一个小孩把香蕉皮扔向小鱼。小鱼吓跑了,湖水变得满是皱纹,美丽的景象不见了。 师:我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这句话,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自己能从这句话中听出什么。 生读。 师:你们听出了什么?(在小孩扔香蕉皮之前,湖水是平静的,景象是美丽的。) 师:我想,小洁一定看过这湖水平静时的美丽景象,所以看着这被小孩破坏的景象才——指引学生齐读(出示:小洁回过头不满地看了他一眼,又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 3、小洁到底看过怎样美丽的景色啊?刚才,有不少同学说课文是写景的,那就摆出你从课文中读到的景色吧! (1)生: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 师:这段描写,让我们想起一篇课文——生:《黄山奇石》(回顾) 黄山的奇石真是有趣极了,这里的山石也是——有趣极了!(指学生读) 师:这些山石的有趣,离不开作者生动形象的描写。(指幻灯片)你看,他把这块山石比作——正要跳起来的青蛙;他把这块山石比作——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这块呢——比作兔子;这块呢——比作乌龟。这种写法叫做什么?(比喻)本来枯燥的山石,在作者生动的比喻下,就像活了一样,充满着生机,充满着童趣,真好。(再指学生读,齐读) 你能试着写写吗? 出示补充句子: 那边的山石像 ;这边的山石像 ;上边的山石像 ;下边的山石像 ;靠近小树的山石像 ;靠近水边的山石像 ,这些山石真是千奇百怪,有趣极了。 这里的山石真是有趣极了,每一块山石都有自己的特点,真让人目不暇接。(板书:山石趣) (2)生: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出示湖水幻灯片和这一段文字:(生:哇) 师:你们为什么“哇”?(太美了)好,读出你心中的美。指生读。 美得你想怎么样?(指多生回答:想去那里去看一看,想到湖里游一游,想去……)好,读出你的向往。指生读。 作者仅用短短的一句话,就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美丽的画卷,让我们不由赞叹,不由向往。你们佩不佩服?(佩服)好,读出你的佩服!指生读。齐读。 仅仅通过几行文字,一张照片,我们就心生向往,身临其境的小洁呢? 生: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生:她吃完面包,刚想把面包纸丢进水里,却被湖里美丽的风景吸引住了。 看来这湖水的景色真是美啊!(板书:湖水美) (3)生:哟,清澈的湖水里面有许多小鱼在游。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跃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给游人表演呢! 出示湖水幻灯片和这一段文字:(生:哇,鱼) 师:喜欢吗?(喜欢)好,读出你的喜欢!齐读 好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色啊!这是你就在鱼群附近的船上,你想怎么做?(拍下来) 就在你按下快门的时候,一个小孩扔到湖里一个香蕉皮,(指生依次回答)小鱼——吓跑了,平静的湖水变得——满是皱纹,蓝天白云这些美丽的景象——不见了。你拍下的不是美景,而是飘荡在湖水上的香蕉皮,你还喜欢吗?(不)你会怎样?(很生气,很想批评那个孩子,很想扔掉香蕉皮,让美丽的景色回来……) 小洁和大家想的一样,所以——出示:小洁回过头不满地看了他一眼,又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生齐读) 美丽的景色,要靠大家保护。小洁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生背最后一段) 3、这篇课文是写景的,你看作者把湖水的景色写的这么美,让我们都心生向往;这篇课文也是写事的,通过写小洁游湖时的所见所想所做,让我们看到了小洁美好的心灵(板书心灵美),让我们懂得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道理。作者把景事有机结合,给我们呈现了这篇《清澈的湖水》。 四、课外延伸 美丽的景色需要用心来欣赏。课下,请你们的家长带着你们到明月湖、锦绣川、减河湿地、长河公园等风景比较优美的地方去看看,选取自己最喜欢的景,先拍下来,在写下来。老师期盼着你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带给老师和同学们更多美丽的景色。 水教案 篇3活动目标: 1、感受水的流动性。 2、知道珍惜水,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3、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一盆水、沙漏、拧紧盖子的空瓶子、吸管、扎有小孔的小提桶、海绵。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发现问题 1、游戏:水站搬家,引发幼儿玩水的兴趣。 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把水搬到另一个桶里? 二、猜想、探索 提问:你准备用什么工具来运? 三、提出问题、进行解决 1、提问:猜一猜这里的那些工具可以让你成功? 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四、通过操作、进行验证 1、利用工具自己新手体验运水的乐趣与水是流动的这一特性。 试验后一同总结哪个工具成功了为什么? 2、提问:有孔的工具水在里面怎么样了? 3、进行游戏二:漂流瓶把空的瓶子放到水盆中,让瓶子飘到对岸。 进一步感受水流动的特性。 活动延伸: 水对我们有那些用处? 水教案 篇4一、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二、教学重点: 识字 三、教学难点: 体会感悟总理与人民心连心 四、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学生搜集查询泼水节资料,了解周总理生平,事迹。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六、教学时间: 3月20日 七、教学过程: 一、导课: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二、观察插图、初读感知 1、图上画的是什么情景? 2、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描写的是图上的内容? 3、自读课文,思考感悟。 三、识字教学 1、抓特务。默读课文,圈出生字。 2、消灭特务。借助生字背景图上的拼音消灭这些特务。 3、交流识字方法。(感悟:有学生发现可用形声字规律识字识记的,也有编故事识记的.如褂字,孩子说成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炼出了一件神奇的衣服。) 四、图文对照,朗读课文 1、看图发现,说说人物的表情、衣着,动作和心情。用我发现......的句式说话。 2、课件出示语句段落,朗读体会。 (1)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总理衣着与表情的句子朗读体会。 (2)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 (3)练习用一边......一边......说话 3、指导朗读(重点指导3、5、6、7、8自然段) (反思: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领会文章内容和感情的主要方法。所以我让学生进行分组、个别、比赛等多种形式,不断反复地朗读课文,力图通过朗读来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我指导孩子朗读本文的语调定为稍高些,因为本文的感情基调始终是热情洋溢、幸福快乐的,也加上一些运气和吐音的知识,让孩子不光是语调提高,加上自己的情绪激动,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情。)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 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反思:问这个问题是预测孩子可能会想知道什么是凤凰花,想了解凤凰花的有关知识。果然,上课时就有孩子提出这个问题。我就给孩子们欣赏了凤凰花的图片,介绍了凤凰花的习性。) 读了第二自然段,你又体会出了什么? 二、写字指导:(重点指导恩、凤、凰) 三、作业: 1、积累词语和句子 2、照样子写句子: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者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民祝福。 一手......一手......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一边......一边...... 水教案 篇5本组课文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它虽然是选取有关山水景物的文章来组织单元,但实际上暗含着围绕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来编排,比如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除此以外,还要了解排比句式并学习运用,体会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这一组课文语言优美,易于朗读背诵,在诵读中体会山水景物之美。《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以及《忆江南》都是名家写大好河山的,画面感强,有拓展的空间。 教学目标: 1.认识24个生字,会写29个生字,正确读写有关的词语,能借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学习通过看注释,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说出有关景物的特点。 4.感受景物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5.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能模仿课文例段写话。 教学重难点: 1.品味诗句,理解诗句句意,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2.了解景物,想象其美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景物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3.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4.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习作,顺序清晰,生动具体.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古诗词三首》 3课时 《桂林山水》 2课时 《记金华的双龙洞》 2课时 《七月的天山》 1课时 《语文园地》 4课时 教学措施: 教学时重视诗词的朗读指导。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诵读。避免单纯的朗读技巧指导,要紧密联系诗词的内容和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思考。 《桂林山水》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游记,教学时既要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还要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使情和景的自然结合贯穿教学的始终。 《七月的天山》中的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对他们的发言作评价,对独到的见解加以肯定和鼓励,不够到位的则加以点拨,引导他们再次回文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资料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主题:以诚待人 单元简析: 本组教材以“以诚待人”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中彩那天》《尊严》,略读课文《万年牢》《将心比心》,还有一个语文园地。《中彩那天》反映了一个普通工人的崇高的精神世界,使我们懂得了诚实守信是人的精神财富,远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万年牢》告诉读者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实在。《尊严》讲了一件石油大王哈默罕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更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将心比心》虽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却能给人心灵的震撼,告诫人们遇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着想。四篇文章充满了丰富的人文内涵,语言朴实,但内容生动感人。学习本组课文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修养。 学习目标: 1、认识20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正确读写有关的词语,能借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在还车之举中表现出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诚信的观念。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能找出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品质。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5、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要求。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体会人物的品质。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中彩那天》 2课时 《万年牢》 1课时 《尊严》 2课时 《将心比心》 1课时 《语文园地》 4课时 教学措施: 学习本组课文学生在受到精神熏陶,情操陶冶的同时,也能提升语文素养,进行有效的课外拓展与延伸会丰富学生的见闻,增加学生的积累。 1.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搜索、查阅图书及调查访问等方法收集和整理有关“以诚待人”的资料。 2.组织学生召开“以诚待人”资料交流汇报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自己的资料展示出来,并给予一些鼓励的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参与的热情。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资料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主题:大自然的启示 单元简析: 本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一个综合性学习,一个语文园地。《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告诉我们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的启示》是讲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告诉我们大自然也是人类的老师。本组课文的学习是对以前所学习的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等专题的延伸与发展,并有新的内涵。让学生获取新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并能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获得语文的综合素养。 学习目标: 1.认识28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能会写会运用31个词语,会读会认3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体会关键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 用。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在自然现象中受到有益的启示。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自然之道》 2课时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课时 《蝙蝠和雷达》 2课时 《大自然的启示》 1课时 《语文园地》 4课时 教学策略 1.加强学科整合意识,有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关注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 2.通过师生共同查找有关人类与自然联系的资料,深入感受人类应按自然规律办事,并从自然中受到启示,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一思想。 3.创设情境,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综合素养。 4.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文章,更深刻地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课前准备 1、搜集人类与自然关系方面的有关材料。 2、制做多媒体课件。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主题:战争与和平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以“战争与和平”这个专题,选编了几篇适合四年级学生特点的课文。《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都是讲的战争中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的故事。《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通过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信,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儿童诗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孩子们呼唤和平的共同心声。每篇课文都紧紧围绕专题,给学生越来越鲜明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战争打破了多少童年的幻想,击碎了多少美丽的憧憬。人类不需要战争,让我们共同祈祷未来的世界永远和平,让“和平之花”永远绚丽绽放。 教学目标: 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真挚情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 3、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4、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 5、推荐一些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以及电影、电视作品。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词,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2、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 教学措施: 1.以“战争中的孩子”为主线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贴近文本,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2.师生共同查找有关战争的资料,让孩子对战争有更充分的了解,读书时体验会更深刻,更独特。 3.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 4.推荐一些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以及电影、电视作品。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13、《夜莺的歌声》 3课时 14、《小英雄雨来》 2课时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2课时 16、《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1课时 《语文园地四》 5课时 教学准备: 1.收集战争中的小英雄的故事。 2.从报纸电视等渠道了解国内外大事,关心国际动态,尤其关注最为动荡不安、仍弥漫着战争硝烟的地区局势。了解维和部队的使命及工作状况。 3.收看有关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主题:热爱生命 教材简析: 本单元以“热爱生命”为主题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这个单元共安排了四篇主体课文《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和《花的勇气》,一个“阅读链接”,一个语文天地。《触摸春天》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来感受春天美好景色的故事,说明了任何人都在自己的内心创造着缤纷美丽的世界。《永生的眼睛》讲述了“我”的母亲、父亲在死后捐献了自己的遗体器官──角膜的故事。《生命生命》是一篇议论性散文。作者对生活中极为普通的“飞蛾奋力挣扎逃生”、“小苗顽强地从墙缝里钻出来”、“倾听自己的心跳声”作了深深地思考,表达了“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要让自己获得更加光彩有力”的人生哲理。 《花的勇气》细致描写了“阳光下藏在花丛里的花”和“凉风细雨中一下子全冒出来的花”的变化过程,感悟到:“花朵也有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勇气”,借此表了自己对生命的意味的理解:“勇气”。 教学目标: 1、认识22个生字,能写出17个生字;积累词语,会写会用28个词,认识、记忆31个。 2、学习四篇课文,摘录并感情朗读自已喜欢的句子、片断,部分会背诵。 3、领会同一个主题能用不同的题材来表达,同一主题可以有不同的命题;在最初接触文章的时候,抓住题目展开阅读是一种高效的方式。体会作者命题与课文主要内容的联系。 4、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理解语言的能力,并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2、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教学措施: 1、本单元教学按照整组教学的思路来进行综合设计:用综合实践活动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过程,把课文学习、语文园地的教学有机地排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单元教学过程成为一次融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于一体、语文学习与热爱生命教育为一体的系列化综合活动过程。以此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从总体上感知、把握单元学习内容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单元学习主题进行探究的欲望。 2、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思考,细心感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也可以就重点问题展开讨论。 3、注意引导学生把具体的人和事与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道理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认真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并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17 、《触摸春天》 2课时 18、《永生的眼睛》 1课时 19、《生命生命》 2课时 20 、《花的勇气》 1课时 水教案 篇6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6页例题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 1、 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 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 通过合作、交流,体验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具准备: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温习铺垫 1、口算 20×3= 0×6= 8×0= 24×3= 12×8= 12×4= 22×4= 300×4= 2、竖式计算 48×4= 320×5= 602×5= 540×3= 二、创设情境 秋季运动会即将拉开序幕,同学们为了取得优异成绩正积极准备着。为了咱们班的运动员在运动场上能赛出风格、赛出成绩,在运动会上,邱老师给运动员们准备了两箱矿泉水。(出示课件:师生到商场购物的情境,展示矿泉水的价格,每箱24瓶,每瓶3元),请同学们帮老师算一算,老师需要准备多少钱呢? 三、自主探究 感悟新知 1、学生自己先独立尝试解决。要求每位同学认真读读想想,在练习本上解答出来。 2、小组进行交流 要求:每位同学都要说出自己的解法,其余同学要认真听取,并对其方法进行研讨。组长选一位同学做好记录。 3、全班交流算法 哪位同学愿意交流你的算法? 生1:我是估算的。要比120元多。算式是20×3×2=120(元) 生2:150元就够了。算式是25×2×3=150(元) 生3:先求一瓶矿泉水多少钱,再求一箱多少钱,算式是 24×3=72(元) 72×2=144(元) 生4:我的想法和生3的一样,只不过列了综合算式。 24×3×2=72×2=144(元) …… 师:还可以怎样算呢? 4、小结:同学们今天表现真棒。用了这么多的方法帮老师算出了准备的钱数,这么多的方法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呢?把你喜欢的方法给同位说一说。 四、拓展应用 巩固提高 1、学校要求每个班选8名运动员参加比赛,三、四年级共有24个班,每人参加三项,一共参加了几项? 2、二年级参加了跳绳比赛,4人一组,每组一分钟平均跳65下,6个小组一共跳了多少下? 3、课堂作业: (1)试一试1。学生在书上计算。 (2)试一试2。估算学校学生人数时,请学生讨论后再交流方法。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水教案 篇7单元教材地位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物质——水为载体,通过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天然循环、水的人工净化、通电分解、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等过程中分子运动形式的描述,帮助学生从微观水平上构建对自己熟悉的一些宏观变化现象的本质认识,继而在认识分子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了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基本微粒——原子,进一步介绍了原子中的电子及其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变化特点,发展了学生对物质微观构成与变化的认识,这种认识的发展,不仅会深化学生对自然界的物质的理解,更能激发他们深入研究物质的探索欲望,为了培养学生用化学方法认识物质世界的能力,本单元还穿插了一些科学方法、化学实验方法以及科学思想教育的内容,如相对原子质量、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分离和提纯物质、原子结构研究的化学史。 教学目标 本单元将探究自然界的水和水的组成,如何科学地利用水,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认识分子、原子和离子的真实存在,会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正确区分分子、原子和离子,还将探究溶液的组成和特征,相对分子质量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重点: 水的净化;水的电解实验及结论;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溶液的组成、特征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难点: 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质变化的本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水的电解实验得出的结论;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学法建议 1.重视实验探究活动。实验探究是获得化学知识的重要依据,主动地体验探究活动,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2.对概念的理解要全面、准确,例如溶液的概念:⑴是一种混合物;⑵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⑶溶液的基本特征的均一性、稳定性。 3.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⑴从宏观上认识水和溶液的组成及特征;⑵从微观上认识水电解的实质和溶液中溶质是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进入溶剂形成均一稳定体系。 4.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电解水实验可以得出四个结论;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及它们的特征,水的净化方法;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单元教学计划 节次 教学时数 主要知识点 探究活动 第1节 2 水分子的特征;水的三态变化和天然循环;过滤法和蒸发法净化水。 描述水分子的运动;认识水的天然循环;净化黄泥水。 第2节 2 原子的特征;水通电分解的实质;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氢气的可燃性;不同的微粒构成不同的物质,不同的物质性质不同。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第3节 2 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近代原子结构模型;电子的特征;原子的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 对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思考和讨论。 第4节 3 溶解的实质;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乳浊液和乳化作用;定量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和意义;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及其简单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乳浊液的制备和乳化剂的乳化作用;哪杯糖水更甜;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复习、 测试 2 第一节 水分子的运动 学习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②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③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⑵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过滤法分离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的方法。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水的三态变化对生命体的重要意义,初步建立节水观念,感受化学对改善人们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相关知识 ⑴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城市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的。 ⑵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外焰加热,不用时要用灯帽盖灭。 ⑶加热烧杯时要垫石棉网使烧杯受热均匀。 重点 水的净化 难点 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物理变化 方法、技巧 与规律小结 ⑴分子的基本性质有三点,利用这些性质可以解释自然界中发生的有关现象。 ⑵利用分子的理论可以解释物理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⑶水的净化:学习和解答水的净化问题,首先要搞清水中的杂质类型,针对不同的杂质采取相应的净化措施,如吸附、过滤、蒸馏等。 ⑷过滤时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思维误区 本节常出现的思维误区是: 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及对分子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因平时对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不规范,因而在回答水的净化这类问题时常常出现错误。 本节知识 结构 第一节 水分子的运动 课 题 第一节 水分子的运动 课 型 新 授 第 1 课时 第 周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2.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知道水能发生三态变化和发生这些变化的条件,相当一部分学生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但是不了解分子的特征,不能从微观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质的变化,对于水的凝固、蒸发等司空见惯的现象不易产生探究的冲动。教学的起点定位在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描述和原因分析。 重 点 分子的基本性质 难 点 分子基本性质的应用 关 键 点 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描述 教学媒体 多媒体、挂图 教学方法 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讨论法 板 书 设 计 第一节 水分子的运动 一、水的三态变化 1.分子的本身没有改变 2.能量的变化 (水分子获得时运动加快,间隔增大。) 3.分子的基本性质: ⑴分子很小,⑵相互间存在间隔,⑶总在不停地运动,⑷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二、水的天然循环 1.意义: 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2.植物对水的净化作用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