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班健康教案 |
范文 | 有关大班健康教案汇编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健康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健康教案 篇1玩沙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玩沙可以让幼儿感到快乐,玩沙可以让幼儿尽情地发挥想象去创造,玩沙可以让幼儿自主地尝试、体验,在不知不觉中感知沙的特性。选择沙作为幼儿科学探究的内容,让幼儿用各种辅助物创造性地与同伴合作玩沙,尝试在沙堆上筑沙堡,用沙子种植物、养动物,初步学习制作玩沙工具,不仅可以丰富幼儿对沙的了解,更可以使幼儿感受到玩沙的乐趣。 一、环境与材料 1.供幼儿玩沙用的玩沙区(沙地、沙池或沙盆即可)。 2.师生共同建设“种养园地”,在园地中种植仙人掌、仙人柱、仙人球等喜沙植物,用沙子进行种子发芽的实验;在沙箱中养蚂蚁,在沙盆中养螃蟹、沙龟等。 3.玩沙的工具:小棍,小铲、小桶、小瓶、模子等。 4.安全剪刀,废旧材料:塑料瓶、易拉罐、瓶盖等。 5.各种小玩具。 6.实验用品:透明玻璃杯、污水、沙子等。不同直径的管子。时钟或手表等。 7.制作沙画的材料:颜料、绘有图案的底板、浆糊或胶水、细沙等。 8.制作沙包的材料:布、沙子、针线等。 9.制作沙漏的材料:带盖的塑料瓶若干、干沙等。 二、观察与指导 1.开展分组活动,让幼儿自选活动,允许幼儿在小组间流动活动。 第1组:玩沙 (1)让幼儿在沙地里自由玩沙,可以引导幼儿光着脚丫在沙子上走一走,跳一跳,看沙面上留下了什么?用手抓一抓,捏一捏沙,试试干沙能捏成球吗?借助各种玩具玩沙,用玩具或模子扣一扣沙,看看能做出什么形状。让幼儿在玩中感知沙的柔软与松散等特征,体验玩沙的乐趣。 (2)让幼儿在沙子里喷水或把水倒入沙中,比一比干沙和湿沙有什么不同?想一想湿沙可以怎么玩?探索干沙、湿沙、粗沙、细沙的多种玩法。 (3)让幼儿用小棍或手指在沙面上写写画画。在沙地上印上自己的脚印和手印,想象单一的或组合的手印或脚印象什么? (4)利用工具和一些材料与同伴合作玩沙,尝试在沙池里创造性地表现各种造型,如筑长城、建城堡、挖地洞、建公园……,比比看,谁的最牢固?谁的最漂亮?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教师观察幼儿玩沙的创意,鼓励和表扬幼儿的创造性玩法。 第2组:沙中寻宝 将小玩具埋在沙里,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竞赛,看谁从沙子里找出的玩具多。 第3组:筛沙 给幼儿提供筛子、纱网,让幼儿用筛子、纱网等筛沙子,引导幼儿观察并报告自己的发现。 第4组:小实验 (1)用沙子净水。探索用沙过滤水,了解沙可以净化的作用,教师可让幼儿在一杯混浊的泥水中,倒进一些沙子,过一会再观察,水有什么变化。 (2)流沙。让幼儿尝试让沙流过不同直径的管子,比较等量的沙流过每一个管子的时间的多少。 第5组:看蚂蚁钻沙 让幼儿观察蚂蚁钻沙的情况,边观察边交流。 第6组:小制作 (1)利用废物制作玩沙工具,如在塑料瓶了上扎上小孔,把干沙装进去抖动瓶子玩沙等。 (2)制作沙包。 (3)制作沙画,指导幼儿用颜料染各色沙,在底板上按图案抹浆糊或胶水,洒上相应的色沙制作成沙画,体验创造的乐趣。 (4)制作漏沙瓶,在瓶盖钻大小不同的孔。比较两个大小一样、瓶盖开已不一样大的漏沙瓶,同时流沙,哪瓶中的沙砾先流完。感知孔的多少、大小与沙砾流出的快慢关系。 2、注意观察幼儿的玩沙过程,提醒幼儿不要把沙子弄到自己或别人的眼睛里。提醒幼儿玩沙后主动洗手,拍打身上的沙粒,收拾好玩具与沙池。 三、家园同步 1.若有条件,可带领 幼儿到沙里、沙滩上玩沙,鼓励和表扬幼儿的创意。 2.家长可带领幼儿参观沙场、建筑工地等,进一步了解沙的用途。 3.在家里,家长可指导幼儿在沙盆中用绿豆或黄豆进行发豆芽实验,并用发出的豆芽做菜。 《好玩的沙》评析 “沙”是一种传统的、经济的,而且幼儿又十分喜欢的活动材料。本活动着力于充分挖掘和利用“沙”来让幼儿积累多方面的经验,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在这里我们想说:“传统的”、“便宜的”不一定就不好——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和利用,它们照样很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本活动设计注意对“沙”这一教育资源的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的充分挖掘,注意在教育活动开展的“家园结合”,注意幼儿与“沙”的交互作用,因而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的学习也更加有效。 大班健康教案 篇2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和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吸收过程 2.学习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 3.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活动准备: (1)电脑制作《小豆子的旅行》(或图片及小豆子旅行的故事录音) (2)健康知识卡片、消化图、自制健康行为棋 活动过程: (一)观看"小豆子的旅行",了解各器官的功能今天,有颗小豆子要到淘淘的消化器官中去旅行,它会看到些什么,里面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小豆子来告诉我们。 1、放第一段食物从口腔到食管的动画。 提问:小豆子从哪里进去?看到了什么? 2、放第二段,了解胃的功能。 提问:胃有什么作用? 小豆子在胃里还看见了什么? 我们怎样来保护我们的胃呢? 小结:以后我们要注意,少吃冷、硬的东西,少吃零食,不吃不干净的东西,不能吃得太饱,也不能饿坏了胃,要吃饱早饭少喝冷饮。 (这一部分的目标是让幼儿在了解胃的功能的基础上知道不良的饮食习惯会使胃生病。) 3、放第三段,提问:小豆子到哪里去?(小肠)小肠有什么用呢? 小豆子在小肠里看到些什么呢? 小豆子为什么没有从小门里出去呢? (这一部分的目标是让幼儿知道食物没有被磨碎就不能被身体吸收利用。) 4、第四段录音。 提问:小豆子又到了哪里呢? 大肠里都是些什么呢?什么叫残渣?能不能让残渣长时间在体内呢? 小结:我们小朋友要定时大便。 (二)分组找顺序排图我们知道了每个消化器官的用处,现在,老师为每组小朋友准备了一套图片分别表示每个消化器官的工作情况,请各组小朋友合作,按照刚才小豆子旅行的顺序排列出来。然后,讲一讲为什么这样排? 在观察图片基础上讨论如何保护各消化器官例: 1.如何保护牙齿,保持牙齿的锋利。 2.食管旁边有一把小锁,平时是关闭。如边吃饭边讲,就会把食物呛入气管。 3.大肠里的残渣都是些脏的东西,所以大便以后要洗手。 (这一部分的目标是通过形象的图片进一步了解各器官的功能及消化的顺序。) (三)进行健康知识有奖抢答活动,把幼儿分成四队。 准备些图片,上面有的行为是对的,有的是错的,当教师出示图片时马上抢答对还是错?为什么?回答得又多又对者为优胜。 内容有:小摊下吃东西、喝酒。运动后马上喝水,饭后剧烈运动,吃汤饱饭等。 活动延伸: 玩健康行为棋,(棋谱上都是一些生活习惯方面的内容) 1.老师讲一下下棋的规划。 2.帮助幼儿理解棋盘上图的意思。 3.自由结合下棋。 大班健康教案 篇3学习目标 . 学习绕障碍物跑,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能力。 . 发挥合作精神,感受集体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 提前布置障碍赛场地,沿途摆放锥形筒和呼啦圈等障碍物。另外,每隔一段距离放置一个箱子。 . 报纸。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 :集体 1. 请幼儿把报纸卷成棒状。 2. 与幼儿来到障碍赛场地,把幼儿分组,轮流玩送报纸游戏。幼儿要经过不同的障碍物,把报纸放进各个箱子里,看看在指定时间内,哪一组幼儿投放的报纸最多。 3. 请幼儿与本组同伴合作,利用报纸创编其他游戏。 活动评价 . 能绕过障碍物把报纸放进箱子里。 . 能利用报纸创编游戏。 大班健康教案 篇4设计思路: 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要加强幼儿的身体锻炼,增强他们的体制,从而预防感冒等疾病。跳绳是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它能锻炼全身的肌肉组织,从而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提高幼儿预防疾病的能力。为此针对这一情况,我开展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参与跳绳活动。 2、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尝试花式跳法。 3、重点指导还未掌握跳绳的幼儿。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5、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活动重难点: 幼儿在活动中看见绳子到脚时,双脚要跳起 活动准备: 户外塑胶地、绳子 活动过程: 1、做准备活动 幼儿跟老师做热身操。 2、幼儿自主练习 让幼儿自主练习跳绳。 3、集体活动,比比谁跳的好。 介绍玩法,规则。幼儿进行活动。 4、放松、休息、擦汗 活动反思: 跳绳这项活动不但需要身体各部分协调配合,还要有良好的节奏感,开始的时候小朋友不容易掌握好节奏,因此我对他们的训练进行分布进行,取得了较好效果。大多数小朋友兴趣都很浓。 大班健康教案 篇5【活动设计】 孩子的健康始终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生活条件优越了,生活质量提高了,致使有些家长也误入了一些健康的误区。例如许多家长不惜花重金为自己的宝宝购买多种的营养食品和营养药品。特别是本学期刚刚开学,班级中小朋友们过了一个假期变化都很大,有时我会高兴地对以前偏瘦的小朋友说:“恭喜你,你长胖了一点。”而另一些孩子会接着我的话说:“怎么又胖了,胖有什么好,还是象原来那样好看?”“不对,不对,太瘦也不好!”于是,到底是胖好还是瘦好成为近期孩子们关注的话题。分析我班幼儿的身体成长状况,就能发现存在许多“参差不齐”,有的很胖,有的很瘦。幼儿在饮食方面也存在挑食现象,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蔬菜。并且到了晚上或双休日还喜欢以“自己的喜好”来填饱肚子,例如吃肯德基、麦当劳、喝饮料、冰淇淋等。家长也常因娇惯而满足幼儿的各种要求。同时,我们的孩子们平时除了在幼儿园有些户外的运动,平时也只被禁锢在了“高楼大厦”之内,很少有运动的机会,进一步造成了“肥胖”等不健康问题的可能性。 因此,对于大班幼儿需要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关注自己的体重、通过交流讨论来总结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树立自我保育意识。因此预设了本次的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测量、讨论自己的体重,初步了解健康与体重的关系。 2、激发幼儿探索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兴趣。 【活动准备】称四个、纸笔若干、相关图片、黑板。 【活动过程】 一、测测体重。 1、师:孩子们,中班的时候我们都量了体重,知道你的中班时候的体重是多少? 2、师:那现在的体重你们知道吗? 3、师:猜猜看,现在的体重和以前的相比会有什么变化呢? 那是不是你们的体重就这样一直长下去,重下去的啊? 小结:体重会随人的长大增加,但到一定程度就不长了,这是我们的生长规律。 4、师: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你们现在的体重到底是多少呢? 吴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四个称,你们去称一称,然后把你们的体重记录下来。 5、请幼儿去测量体重并记录。 二、交流讨论。 1、师:现在你们都知道了你们自己的体重了,那谁愿意告诉我你的体重是多少呢? 2、师:知道了体重,来看看吴老师这里有一张表格,三种颜色里都有重量范围,蓝色的是17公斤以下,绿色的是17-22公斤,红色的是22公斤以上,请你看清楚你的体重是在哪个范围里的,然后把它贴在相应的颜色里。 3、幼儿操作。 4、检查并交流。师:看看,有没有不同意见的呀? 5、你对自己的体重满意吗? 6、你认为是胖点好还是瘦点好呢? 7、教师总结:刚才你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认为胖点好,有的认为是瘦点好,其实呀,这张表格告诉我们谁的体重是标准的。绿色的17-22公斤的是我们大班孩子现在的标准体重,那么蓝色17公斤以下就是偏瘦,红色22公斤以上就是偏胖了。看看你的体重在哪个颜色里,标准吗? 8、师:什么原因会使我们的体重增加过快,变的胖的呀? 9、师:那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们变的瘦一些,让体重变得标准些呢? 三、游戏巩固。 1、我们来玩个游戏吧,这里有些图片,看看图片上的东西,哪些是有利身体健康的,哪些是不利健康的,然后分别把他们送给笑脸哭脸里。 2、幼儿游戏。 3、集体交流检查。 4、教师用图片总结。 大班健康教案 篇6活动内容:玩竹梯 重点领域:健康 相关领域:艺术、社会 活动目标: 1、探索梯子的多种玩法,能在高20—30厘米的斜坡上练习间隔走。 2、积极愉快,大胆勇敢的参加活动。 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利用竹梯进行间隔走的练习。 难点:在手提水桶的的过程中能保持身体的平衡。 活动准备: 1、竹梯若干架,轮胎若干。 2、装水的塑料瓶和大塑料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热身跑进场。 2、幼儿听口令练习跳(向前、后、上)、单脚(左右脚)站立。 二、幼儿自由探索玩竹梯。 1、引导幼儿自由探索玩玩竹梯。 教师:“利用梯子的横档和空格,我们可以怎么玩?但玩的时候要要遵守秩序,不抢先、推别人,要注意安全。” 2、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玩法。 3、幼儿再次探索玩竹梯,并学习同伴的玩法。 教师:“刚才你们玩了好多种方法,这次你可以自己在想出不一样的法或玩一玩同伴的玩法。” 4、引导幼儿在梯子的横档上正确的走。 教师:“你们看他走的多稳啊。他是怎么走的?(要手臂伸直侧平举,眼睛看前下方,走的时候要慢稳)。我们也来学学试试。” 5、增加难度,引导幼儿在垫在轮胎上练习走练习。 教师:“刚才你们在梯子上玩出了很多种方法,现在我把轮胎垫在梯子上你们敢在上面走吗?(敢)但要注意安全。” 6、幼儿自由选择拿一个水瓶在梯子上走。 教师:“这儿有好多水桶,你们手里每人拿一个水桶在梯子上走一走,比一比谁走的`最稳。” 三、游戏:“送水” 1、游戏方法:幼儿选择不同的装满水的两个瓶子,并自由选择经过不同“小桥”,将水运到指定的终点。 教师:“这里有大小不同的装满水的瓶子,路上要经过不同高度的斜坡,将水运到运动场的水箱里,并且要把水瓶摆放整齐,送完以后回到队伍中,继续再送,看哪谁运得罪多。” 2、幼儿进行“送水”游戏,教师应注意保护幼儿的安全。 3、评析本次游戏并评出大力士奖。 教师:“你们都很勇敢,不过有个别小朋友没有遵守游戏规则。你们中谁运水最多啊?我们把他评为小小大力士。” 四、幼儿随音乐做放松动作。 带领幼儿放松四肢。 大班健康教案 篇7一、活动目标 1、通过参与游戏,体验生活中处理事情时应根据需要来决定快慢速度。 2、乐于将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和发现告诉大家。 二、活动准备 红旗2面,红、蓝队标志各10个,水桶两个,盛满水的小碗若干个,图片四幅。 三、活动过程 1、游戏:走走跑跑 教师出示乌龟和马的图片,请幼儿说说谁快谁慢,并来学一学。当教师发出口令:"乌龟乌龟慢慢走"或"马儿马儿快快跑",幼儿相应做慢慢走和快快跑的动作。 2、游戏:抢红旗,体验敏捷的快动作 交待规则:幼儿分成红队、蓝队两组,进行接力赛跑,看谁先抢到红旗。 幼儿分组游戏后,组织幼儿交流游戏感受:怎样才能取得胜利?(知道敏捷的快动作是获胜的关键) 3、游戏:送水,体验稳健的慢动作 交待规则:两组幼儿分别端一满碗水送到对面的水桶中,看哪队送的水多。 幼儿分组游戏,交流游戏感受:怎样才能不让碗里的水洒出来?(知道只有走得稳、走得慢,水才不会洒出来) 4、看图片,了解在生活中根据需要快和慢 (1)生活中哪些事情需要用快动作来做? (2)哪些事情需要慢动作来做? 小结: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我们根据需要来决定是用快动作还是慢动作,该快的时候要快,该慢的时候就慢。 活动延伸:找一找生活中哪些事情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反思:通过这节活动的效果看,我认为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活动目标似乎有些低。快和慢幼儿很容易掌握,每一个幼儿都能正确分辨。在辨别第一到第三的位置,这个目标上幼儿也很轻易就能达成。活动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积极性,为幼儿以后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大班健康教案 篇8主要目标 1、能基本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能懂得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2、会记忆、理解和熟练运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及保护牙齿的方法。 3、有保护牙齿的健康意识。 4、了解生病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学会预防生病的方法。 5、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幼儿懂得怎样保护牙齿,学会正确的刷牙方式。 2、难点:幼儿能理解蛀牙形成原因和学会正确的刷牙方式,形成保护牙齿的好习惯。 教学材料: 1、导入材料:故事“喜羊羊与灰太狼”、糖若干个、美羊羊、灰太狼、红太狼图片各一个、音乐《别看我只是一只羊》 2、揭示及强化材料:蛀牙形成与刷牙方法与保护牙齿的图片、儿歌《小牙刷》 3、检测材料:情景模拟“长蛀牙者与牙医的对话” 活动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 师:请听音乐《别看我是一只羊》,下面老师要给大家讲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有一天,灰太狼把美羊羊给抓回家了,正当灰太狼跟红太狼商量着怎样吃美羊羊的时候,灰太狼突然感觉牙齿好疼,这时,红太狼就想起灰太狼大批大批吃糖的样子,说:我知道了,你肯定是长蛀牙了,谁叫你吃那么多糖,而且又不常刷牙。现在请幼儿们替灰太狼想一下:蛀牙是怎么形成的呢?怎么才能不长蛀牙呢? (二)探究与巩固: 1、了解蛀牙的形成 师:现在幼儿和旁边的人讨论下蛀牙是怎样形成的? 幼儿1:吃了很多糖 幼儿2:不爱刷牙 幼儿3:喜欢吃粘牙的食物 幼儿4:不会刷牙 师:小朋友们讲得非常对,现在由老师总结下大家的想法:长蛀牙是因为牙齿嚼了东西后总有些残渣留在牙缝里,尤其是糖,有粘性,细菌就在这些残渣里面生长,产生一种叫乳酸的东西,又没有进行正确地刷牙,所以时间长了,就会变黄发黑,有的甚至会出现小洞。就形成了蛀牙(看图)。小朋友们一定不想有蛀牙吧,那么学会保护自己的牙齿哦。 2、探究正确的刷牙方法 师:现在请幼儿们想一下怎么刷牙才是正确的呢? 幼儿5:每日三餐前都要刷牙 幼儿6:每个牙齿都要刷到来 幼儿7:牙膏不要挤很多 师:是的,小朋友们好厉害哦,我们应该这样刷牙: a、把牙膏挤到牙刷上(黄豆粒大小)(见下图) b、顺牙缝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地竖刷。上下、内外都是顺着牙根向牙尖刷,牙合面可以横刷。 c:每天三餐前要刷牙,每次刷牙至少需要3分钟,每个面要刷15~20次,即:三三制刷牙法 d、刷完后用清水将牙膏全部漱出。 3、探究保护牙齿方法 师:幼儿们现在知道了怎样刷牙,但也需要懂得保护牙齿哦,现在请幼儿们讨论下怎么样保护牙齿。 幼儿8:睡前不吃糖 幼儿9:饭前要刷牙 师:嗯,很棒,现在老师也来说一下,我们都应该这样保护牙齿: a、睡前不吃糖 b、早中晚饭前刷牙 c、饭后漱口 d、不吃过硬的东西 4、巩固所学知识: 师:现在老师播放音乐《刷牙歌》,大家一起想想怎么刷牙来进行刷牙。 (三)运用: 模拟情景 师:现在我们来模拟情景:假如有个小朋友发现自己的牙齿有些疼,怕是长蛀牙了吧,现在他想知道怎么刷牙和保护自己的牙齿,需要请我们中的幼儿告诉他,现在请一个幼儿扮演要问问题的小朋友,其他幼儿来扮演牙医。 幼儿1:怎么样刷牙和保护自己的牙齿才不会长蛀牙呢? 幼儿牙医们:利用三三制刷牙法:每天刷三次、每次三分钟;不吃过硬的东西;睡前不吃糖;饭后漱口。 活动反思: 1.以生为本,经纬适度。 活动选材从幼儿身体上的器官——牙齿出发,在途中(幼儿园集体活动中)萌生保护牙齿的意识、会使用简单实用的保护方法,最终到达影响深远的——牙齿终身健康的终点。小小的牙齿,多多的“事儿”——乳牙、恒牙、乳牙 20颗、恒牙最多32颗、6岁开始换牙……切牙、犬牙、磨牙……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什么样的“事儿”是他们感兴趣的?能够理解的?目标该如何定位……秉持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原则:教学活动要符合孩子的认识规律,注意孩子当前已有的知识能力基础、经验和情感背景,让孩子跳一跳,够得着果子。可见,本次活动课题的敲定、环节的设计、内容的涉及,做到了“一英寸宽,一英里深”,幼儿兴趣盎然,知识点恰如其分,教育影响悠远深长。 2.本真教学,寓教于乐。 活动秉持问题驱动、教师引动、幼儿主动的教学理念,让幼儿在说说、吃吃、看看中发现牙齿的秘密、体会牙齿的重要性、萌生保护牙齿的意识,学会基本的保护方法,并养成习惯。童年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所以运用借鉴、影像资料、游戏等教学形式,将抽象枯燥的知识蕴涵其中,幼儿“乐”中有“得”。 大班健康教案 篇9活动目标: 1、了解食品的保质期及它的作用,知道应该在保质期内实用食品,激发幼儿的食品卫生意识; 2、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探索和发现; 活动准备: 教室里面的各种废旧物品 活动流程: 谈话导入——观察感知——联系315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师:老师今天的身体有点不舒服,我的肚子有点疼,你们知道怎么回事吗?(幼儿猜测) 其实,我是吃坏了东西了,哎,昨天的时候,老师和好朋友出去玩,买了一些牛奶喝了,谁知道牛奶是过期的,所以,老师的肚子现在还疼呢。吃了过期的东西会不舒服的,会生病的。 老师是怎么知道吃过的牛奶是过期的呢?(盒子上有时间的)盒子上的时间叫食品保质期 2、观察感知哪些食品有保质期啊?看看我们的教室里面哪些东西有保质期啊?你在哪里找到保质期?师生小结:一般来说,饮料的保质期都在哪里?(瓶口上) 盒子包装的保质期在哪里啊?(盒子底部) 口袋食品的保质期在哪里啊?(口袋边上) 原来他们的位置都不一样的啊师:那保质期的时间是不是都是一样的呢?回家的时候你们看看再告诉我。 3、联系315讲一讲昨天老师吃了过期的食品后,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做的吗?我去消费者协会投诉了,3月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如果你买的东西质量不好或者是过期食品都可以为自己讨回公道的。 大班健康教案 篇10活动目标 1、利用竹棒练习助跑跨跳的动作,发展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2、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竹棒、竹架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价值取向:通过模仿运动员,活动幼儿的各个关节。 提问:北京举行什么过运动会?你知道奥运会有哪些体育项目? 指导语:我们也来做小小运动员。(游泳、投篮、举重、跳远) 2、探索练习 价值取向:探索竹棒的玩法,练习助跑跨跳。 1、探索竹棒的玩法。 指导语:今天我们要和竹棒做游戏。看,那边有许多竹棒。想想你怎么玩这个竹棒,想好了自己拿一根竹棒去玩玩吧!(幼儿自由探索) 提问:你是怎么玩的?我们跟着他来试一试。 提问:还有谁的玩法和他不一样? 小结:刚才我们用这些短竹棒玩出许多不同的方法:有的把竹竿放在地上跳; 2、探索跨跳的方法 提问:那边还有更长的竹棒和竹架,那是怎么玩的。你找两个好朋友去玩玩,不用钻的方法你能怎么又稳又快地过去?(幼儿自由探索) 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过去的?为什么要先跑再跳? 指导语:我很欣赏你的这种玩法,先跑再跳能让我们跳的更高。这种方法叫助跑跨跳。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由低到高的跨跳练习。 3、练习跨栏。 提问:你们知道刘翔吗?他是什么运动员?今天我们要学学刘翔哥哥。这次我们要连续越过两个栏。你们看,这两排栏有什么不一样?你能跳过哪层就选择哪层。 教师根据幼儿的情况逐步提高难度。 三、放松运动 价值取向:做舒展动作,放松身体。 我们放松一下自己的身体,慢慢地走回教室。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