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起床》优秀教案 |
范文 | 《起床》优秀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起床》优秀教案(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起床》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 1.倾听音乐,感知闹钟行走三拍后会出现闹铃的规律。 2.能比较清楚地用相应乐器表现音乐中闹钟行走的声音和闹铃的声音。 3.在呼唤宝宝起床的游戏中感受音乐歌曲带来的积极情绪。 教学准备: 音乐、PPT、手摇铃、木鱼 教学过程: 一、随音乐进入教师,成半圆坐下来。 二、出示小闹钟,引出教学内容。 1.师:这是什么?它走动的声音是什么样的?(闹钟、嘀嗒) 2.师:小闹钟走动的样子,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呢? 3.师:谁愿意来表演一下?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4.师:小闹钟可以帮助我们干什么?(起床、上学不迟到) 三、进行节奏练习。 1.听音乐第一遍,初步感受闹钟走三下,闹铃响一下的规律。 师:闹钟响的时候是什么声音?现在我们一起听一听音乐,看看闹铃在哪里响的? 当我们听到闹铃响,就举起你的小手,好吗? 2.听音乐第二遍,老师画图谱。 师:闹钟“叮铃铃”的声音师在什么地方出现的? 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遍音乐,我来画图谱,听完后告诉我,哪个符号表示小闹铃响了?小闹钟走了几下闹铃响的? 3.看图谱,节奏练习。 师:圆形表示闹钟走,我们可以用拍手表示;波浪线表示闹铃响,我们用举手表示。 我们不听音乐一起来打打节奏。 4.听音乐,节奏练习。 师: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我们边听音乐边看图谱,再来练习一次。 四、出示乐器,节奏练习。 1.随音乐,用乐器敲击节奏两遍。 师:现在我们用乐器演奏(出示手摇铃和木鱼),你觉得哪一种乐器适合表现“滴答滴答”的声音,哪一种乐器适合表现“嘀铃铃铃”的声音。 2.请小朋友选择一种乐器 3.师: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打节奏,看看谁的耳朵最灵?准备好了吗? (第一遍打节奏) 师:现在请你跟你的好朋友交换一下乐器宝宝,再来练习一次。(第二遍打节奏) 五、音乐游戏:叫小动物起床 1.PPT出示动物,引出游戏内容。 师:你们看,这是谁啊?它还在呼呼大睡呢,我们喊他起床好不好? 听一听我是怎么喊他起床的? 2.教师清唱歌曲《快快起床》 3.理解歌词,熟悉歌曲。 师:老师怎样喊小动物起床的?你听到了什么? 师:我们一起学一学。 4.放音乐,幼儿熟悉歌曲。 师:一起听音乐,再来试一试。 5.歌曲表演 师:我们一起喊小动物起床好不好? 6.站着表演一次 师:你们的声音太小了,小动物还没有醒,我们再来一次。 六、延伸教学 师:还有很多小动物没有起床呢,我们去叫醒他们吧! (随音乐出教学室) 《起床》优秀教案2目标: 学唱歌曲,尝试轮唱。 体验歌曲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准备: 音乐磁带。 过程: 田鼠弟弟没起床。 1.田鼠弟弟晚上睡得晚,早上起不来,我们怎样帮助他? 2.我们来学唱歌《快起床》,唱给田鼠弟弟听。 弟弟,起床吧。 1.教师完整演唱一遍,幼儿轻声跟唱。 2.歌曲里唱了什么?用什么样的歌词劝弟弟起床? 3.朗诵歌词,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4.重点学唱:“钟儿已经敲响”这句。 5.完整演唱歌曲。 弟弟,快快起床。 1.田鼠弟弟起床磨磨蹭蹭的。我们来学习轮唱,用轮唱的方法让田鼠弟弟别磨蹭,快起床。 2.教师介绍轮唱的方法:一个声部先开始,结束时重复最后一句。 3.幼儿尝试轮唱。 4.提醒幼儿注意轮唱中的问题,集体练习。 5.学会这首歌,我们就可以唱着这首歌去催别人快起床了 《起床》优秀教案3一、设计思路 表演游戏形式多样,哑剧表演是其中的一种,它也是小朋友未曾接触的领域。此教学的设计,选取小朋友非常有生活经验的“起床”为题材,让幼儿来尝试哑剧表演,内容的熟悉可以为小朋友的哑剧表演减少难度,同时会使幼儿的表演更丰富,而老师在让小朋友尝试哑剧表演时,运用循序渐进的策略,可以让小朋友感受到哑剧表演的成功与快乐。 二、过程实录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哑剧表演的特点,尝试运用各种形象的动作、夸张的表情来表现穿衣、洗漱等起床的情节。 2、感受哑剧表演的成功与快乐。 (二):教学准备 小椅子、手帕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引起小朋友的学习兴趣。 “小朋友,你们每天是怎样起床的?在起床时你会做哪些事情?” (评析:此提问是帮助小朋友回忆已有的经验,在互相讲述的过程中,小朋友对起床的顺序更明白了,为后面小朋友的表演打下基础。) 2、玩游戏“我做你来猜”,帮助幼儿理解哑剧。 师:小朋友,老师和你们玩个“我做你来猜”的游戏,猜猜老师在做什么? (1)教师夸张地表演穿衣、扣钮扣等动作,让小朋友猜一猜、学一学。 (2)介绍哑剧表演的特点。 (3)请个别幼儿用哑剧的形式表演某些起床动作,请小朋友猜测。 (评析:此游戏的设置,旨在让小朋友在游戏的情境中不知不觉了解哑剧表演的特点。) 2、分情节请小朋友表演,启发幼儿大胆尝试、夸张地表演。 (1)表演起床时在卧室里的动作。 提问:你起床时在床上会做哪些事? 帮助幼儿整理思路,如先醒来,然后穿衣服、裤子、鞋子,最后叠被子。 请个别幼儿表演。集体说说表演成功的地方。 集体进行表演,(将小椅子当作床) (2)表演起床时在卫生间里的动作。 提问:起床了,你在卫生间里会做哪些事? 帮助幼儿整理思路,如:刷牙、洗脸、梳头、搽粉。 请个别幼儿示范表演,集体模仿表演成功的地方。 请小朋友用小椅子和手帕当道具,表演在卫生间洗漱的动作。 (3)表演起床后在厨房里的动作。 提问:起床后,你洗漱好了,又会来到什么地方?在厨房里你会干什么? 集体表演吃早饭的情节。 请个别表演逼真的小朋友示范表演。 (评析:老师将起床后的情节分成三个地点进行表演,既帮助小朋友整理了思维,同时也在表演中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特别是学习到用夸张的动作进行表演,在此环节中,小朋友的.兴致高昂,老师也发现了许多幼儿的闪光表演。) 3、鼓励幼儿将起床的各个情节完整地表演出来。 4、评比最佳小演员和最佳小观众。 (评析:评比最佳的环节,让小朋友从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特别是激发了小朋友再次表演的兴趣和向“最佳”学习的愿望。) 三、教学评价 此教学中,老师引导小朋友进行哑剧表演时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使小朋友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哑剧,同时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也使小朋友在表演时能夸张一些,每个小朋友都参与了哑剧表演,他们既当观众,也当演员,培养了幼儿的主体性,小朋友更是在表演中收获了自信与快乐。 《起床》优秀教案4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尝试多声部轮唱。 2、体验歌曲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3、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4、乐意参加音乐教学,体验音乐教学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准备: 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田鼠弟弟还没起床 师:早上爸爸妈妈叫小朋友们起床上幼儿园的时候,你们会不会很困起不来啊?田鼠弟弟昨天晚上睡得太晚了,早上就起不来。我们怎样帮助他起床呢? 我们来学唱一首《快起床》的歌。学会以后唱给田鼠弟弟听,让他快快起床。 二、学唱歌曲——田鼠弟弟,起床吧。 师:先竖起耳朵听老师来完整的唱一遍,听听看这首歌是用什么样的歌词来叫田鼠弟弟起床的?(教师完整演唱一遍) 师:这首歌唱完了,请你告诉我你在在这首歌里都听到了些什么? 那么你觉得哪句歌词最能说明田鼠弟弟应该快点起床,为什么? 那我们唱的时候就要把它清楚的唱出来,这样田鼠弟弟就会知道应该快点起床了。 小朋友刚刚听老师唱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所有的歌词是一个节奏同样的速度还是有快有慢的?那哪一句节奏是不一样的?那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学唱“钟儿已经敲响”这句,把握节奏) 小朋友们学会了吗?我们把学会的歌一起来完整唱一遍给田鼠弟弟听。(钢琴伴奏,幼儿完整演唱。) 三、尝试多声部轮唱——田鼠弟弟,快快起床。 师:小朋友们唱的很好,声音也很好听。但是啊田鼠弟弟起床还是磨磨蹭蹭的。杨老师知道有一种方法叫做轮唱。轮唱的时候,好像大海的波浪,一浪接一浪,就像是很多人在一遍一遍的接着催田鼠弟弟起床。 老师把小朋友们分成男孩子和女孩子两部分,轮唱的时候男孩子先开始唱,女孩子在男孩子唱完第一句的时候再开始唱。因为男生先唱,所以结束的时候,最后一句要唱两遍,这样就可以一起结束了。 师:小朋友等会看杨老师的手势,伸出左手的时候,男孩子开始唱,伸出右手女孩子开始唱,唱的时候男孩子唱男孩子的,女孩子唱女孩子的,可不能唱着唱着唱到一起去了。 小朋友们听明白了没有?那我们就一起来试试看。(幼儿尝试轮唱。) (男生女生交换先后唱的顺序,再唱一遍) 师:有没有小朋友想当指挥,指挥其他小朋友来轮唱?(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试试) 最后我们一起来一遍,不过现在我们没有人指挥了。请小朋友们自己心里想好了,什么时候开始唱。(最后唱一遍) 小朋友们唱的很棒,学会这首歌,我们就可以唱着这首歌去叫别人快起床了。 歌曲: 快起床 1=F4/4法国儿童歌曲 夏禹生译配 1231|1231|345—|345—|5654 快快起床,快快起床,小弟弟,小弟弟,钟儿已经 31|565431|351—|351—|| 敲响,钟儿已经敲响,丁丁当,丁丁当。 教学反思: 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演唱歌曲,体验歌曲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从而使小朋友养成早睡早起,不拖拉的好。为上做好准备。 《起床》优秀教案5教学目标: 1、倾听音乐,感知行走三拍后会出现闹铃的规律。 2、能比较清楚地用相应乐器表现音乐中闹钟行走的声音和闹铃铃声。 3、在呼唤小弟弟起床的游戏中感受音乐歌曲带来的积极情绪。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教学的乐趣。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教学准备: 1、音乐:《快快起床伴奏》、《节奏旋律》、《奥尔夫音乐》、《快快起床》; 2、道具:手偶(小弟弟)、大黑板、卡纸、记号笔打击乐器:棒铃、响板。 教学过程: 一、随音乐进入教学室,幼儿找个位置坐下来 二、教师出示小闹钟,引出教学内容 1、它是谁?它走路的时候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2、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小闹钟钟摆的走动,孩子们自由表现。 3、随音乐孩子们用身体动作表现小闹钟行走。 三、进行节奏练习 1、小闹钟有什么用处?它响起来的时候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2、听音乐第一遍,熟悉音乐节奏规律,并能听出闹铃声音。 3、听音乐第二遍,请幼儿在听到闹铃响起的时候快速举手。 (闹铃结束放下),初步感受闹钟走三下闹铃响一下的规律。 4、听音乐第三遍,教师画图谱。 提问:你们在图谱上看见了什么? 提问:哪个符号表示小闹钟响了?小闹钟走了几下闹铃才响起? 5、看图谱,节奏练习(拍三下,举手一次)。 6、听音乐,节奏练习。 四、出示乐器,节奏练习 1、认识乐器:棒铃、响板。 2、随音乐,用乐器敲击节奏两遍,第二遍幼儿交换乐器。 五、音乐游戏:叫小弟弟起床 1、教师出示手偶,引出游戏内容。 2、教师清唱一遍歌曲《快快起床》。 3、放音乐,教师画图谱,幼儿熟悉歌曲。 4、放音乐,教师与幼儿表演(学习叫小弟弟起床的秘密旋律)。 5、孩子们拿起乐器,为歌曲伴奏,表演两遍(叫小弟弟起床)。 6、师:这个办法真管用,我们再把小闹钟的声音请进来一起练习,把它记在脑袋瓜里吧!(坐着伴奏,站着歌表演两遍) 延伸教学: 我们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还有一些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在睡懒觉呢,我们去叫醒他们吧!(随音乐出教学室) 教学反思: 1、乐器的选择上可以采用其他更形象的器材。 2、开头进场的教师幼儿互动动作时间再延长,让幼儿更好地感受节奏旋律。 3、在请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闹钟走动的环节,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去展示。 4、图谱的记号表达上设计再形象点。 5、音乐的选材需要有深入。 6、适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 7、游戏环节,教学可以进行多变模式,将课堂充实起来。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