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识字教案 |
范文 | 【精华】识字教案集锦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识字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识字教案 篇1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看图导入 1.夏天就要到了。夏天里,小动物们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看图说花。(出示文中插图)引导学生想象: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小动物?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说,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词语: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二)活泼多样,自主识字 1.批发名读词:小动物们多可爱呀!我们来认一认他们的名字吧! 你是怎么认识这些词语的?如果遇到不会认的字你怎么办? 2.认读生字。 (1)自主认读,师出示所有的生字词。 (2)同桌交流:请你把认识的字交流交流,如果同桌不认识,请你做小老师教教他。 (3)指名同桌赛读。 随机重点指导后鼻音“蜻、蜓”;前鼻音“蚓”;翘舌音“蜘、蛛、展”;“结”读一声。 (4)愿意读的同学一起读。 3.识记生字。 (1)自主识记(出示生字卡):盯着这些生字,读一读,把他们记在脑子里。 (2)全班交流: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生字的。 (3)摆一摆:人人动手,把14个生字分成两类摆一摆。 小组交流:说说你为什么这么摆。 (4)巩固练习:指名读、男女生分读、抽读、开火车读。 (5)今天,我们还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一种识字方法。 (三)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引导发现这些字都有虫字旁,虫字旁和动物有关。 (1)小组讨论(出示生字卡片):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里讨论讨论。 (2)全班交流。 2.引导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1)读一读,想一想字的意思,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 出示小黑板: 蝴虫胡 (2)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3)全班交流。 注意提醒学生:“虫”字变成“虫字旁”时,一横变一提。 (4)小结: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我们可以用这种规律认识更多的汉字。 (四)朗读韵文,积累词语 1.过渡:同学们真不错,刚才学习的很好,下面看看你们读书读的怎么样。 2.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指名读集体评议、同桌互读互评、全班齐读。 3.指导表演读:读你喜欢的句子。自由练读,指名表演读,全班自由表演读。 4.引读(边拍手边说): 什么半空展翅飞,什么花间捉迷藏?…… 蜻蜓半空干什么,蝴蝶花间干什么?…… 蜻蜓哪里展翅飞,蝴蝶哪里捉迷藏?…… 5.用《小星星》的曲调唱课文。师范唱、生练唱、生表演唱。 (五)指导书写,掌握结构 1.认读“蚂”、“蚁”两个字。 2.找共同点,掌握结构。 (1)学生自主观察这两个字,说说有什么发现。 (2)“一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同学们怎么样写才好看。 (3)“再看”黑板,生提示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3.“二记”。 4.“三描”、“四练”(练一个),师巡视,个别指导。 5.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6.继续练写,争取比前一个有进步。 (六)实践活动,课外作业 回家后,边表演边把课文读或唱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复习导入123下一页) 1.我会认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2)“我说你找”。教师随机说一个字,学生从生字卡片中找到这个字,读一遍。 2.我会说。 (1)“我和动物做朋友”:(出示图片,上部分是动物,下部分是名称) 你想和哪种小动物做朋友,请先上来举着那张图卡带领大家读三遍,然后说一句话给大家听,话中要有你这位动物朋友。 (2)“我让生字交朋友”:出示所有的生字,说词语。 (3)全班交流:你还在哪里看到过今天学的生字? (二)指导背诵 1.齐读全文。 2.看图说一说。 3.自由背诵、引背。 4.借助插图课文。 5.表演背。 (三)鼓励创新 1.激发兴趣:课文中只写了六种小动物,真是太少了,我们来多说几种吧! 2.教师示范:蜜峰花丛采蜜忙,你们呢?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四)指导书写 1.全班交流,找共同点,掌握结构:自己观察要写的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出示“前”、“空”。 (1)提醒一下同学怎么样写才漂亮? (2)教师在学生的提示下范写,并根据情况适当补充:“前”是上小下大,“空”是上大下小。 (3)学生描红、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3.出示“房”、“网”(方法同上)。 (五)实践活动 同学们是不是也想了解一些小动物呢?那就课后收集有关资料或观察你感兴趣的小动物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六)作业设计 1.表演背诵课文。 2.收集小动物的资料。 板书设计 识字4 蜻蜓飞 蝌蚪运 蝴蝶捉 蚂蚁游 蚯蚓造 蜘蛛结 识字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6个字。 2.借助拼音和插图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搜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学会对对子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关于大自然景物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交流,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我们都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这个家园当中,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还有许多小动物,孩子们你们喜欢它们吗?(喜欢)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一同走进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大自然吧! (板书:识字3) 二、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1.自学(读文正音,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1)学生借助拼音朗读句子,注意读准字音。 (2)边读边思考画出本课生字。 2.识字(利用学生已有识字经验,在游戏和活动中识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识字的快乐) (1)同桌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情况。 (2)出示生字、词卡,认识哪学读哪个字同时介绍自己在生活中识字的方法。 (3)出示图片、课件学习本课生字。 (4)按偏旁归类学习生字。并举出带“雨、木”的字。 (5)猜谜语进行识字,例:多字少一半就是夕。 3.检查识字 (1)小组内互考、师检验。 (2)开火车读字,组词竞赛。 (3)帮生字找家:分别找出带“雨、虫、木”的字。 (4)互猜互动:一个同学说谜面,另一个同学说出谜底。 三、多种方式加强朗读的训练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引导发现课文特殊呈现方式。 (2)男、女生对着读。 (3)拍手背着读。 (4)师生交叉读。 四、指导书写,进行评议(分散写字任务,提高书写质量) 重点指导:和、秀、香 (1)学生先说出这些字的相同点及区别写时应注意什么。 (2)师指导书写 (3)学生练习,师及时纠正。 第二课时 一、巧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大自然的画面,你能用学过的词语描绘一下吗?说完后把词语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二、拓展延伸,挖掘潜能 1.绘画 (1)在文中挑选一个或几个喜欢的字,用它们扩词,并用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同时自己配上画面。 (2)拿出自己的作品在组内交流,大家互相评议,猜猜他画的是哪些词语。 2.练习 (1)挑字卡找朋友 我是翘舌音朋友:我是翘舌音“朝”,我的朋友在哪里? 结构朋友:我是结构朋友“秀”,我有上下两层楼,我的朋友在哪里? 偏旁部首朋友:我是昆虫小蜜蜂,我的朋友遍天下。 反义词朋友:我是“朝”是一天的开始,我的朋友在哪里? (2)“火眼金睛”:儿歌中哪些字是今天学的,看谁找得多? 红脸儿朝阳出东方,专给小朋友洒霞光。 碧绿的田野禾苗壮,万紫千红花儿香。 蝴蝶姐姐花间舞,蜜峰妹妹采蜜忙。 杨树摇摆千条枝,桃李傍晚送夕阳。 (3)“金话筒”:任意选择书中的几个词语,连起来说几句话,看谁句子说得美。 (4)“最佳搭档”游戏:学生各选一个词语写在卡片上,找到与自己相对的词语,比一比谁找到的搭档多,没找到的可以重新选择一个词语,直到找到为止,同时体现了学生互帮互助。 三、指导书写,进行评议(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体会汉字的结构之美) 1.认读“千、语、李”学生先观察,说出写时应注意什么,有什么特点?再进行描红。 2.教师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并展示优秀的作业。 四、在生活中识字,并学会运用 请学生在师准备好的包装上找一找今天我们学会的字,赶紧动手吧! 五、师总结 其实在生活中处处是一个识字的乐园,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成为那些生字宝宝的知心伙伴,成为生活中最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孩子。 识字教案 篇3【学习目标】 1.认识“虚”“骄”等9个生字。会写“冷”“淡”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几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 3.初步具有主动积累对子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9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句子中的反义词。 【学习准备】 课件、课文中5对反义词的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识字7”是一首对子歌。(点击出示课题)现在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识字7)请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 2.反馈。 (1)指名读课文,重点正音:赢、赞、诚。 (2)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诚实赢得千家赞,虚伪招来万户嫌。) 先读准画线的生字?画好朗读节奏线读好这个句子。 3.再读课文:自由读?推荐读?挑战读?齐读?去掉拼音读。 4.画找反义词。 (1)读着读着你能发现这些词在意思上的特点吗? (反义词)老师在书中也画了一对,请你也照样子画,画好的与同桌交流一下。 (2)反馈:教师出示几对反义词(是—非、长—短、虚心—骄傲、热情—冷淡、诚实—虚伪)请学生齐读。 (3)(课件出示画出反义词的课文)请学生再次齐读课文。 【点评】: 本篇识字教材是由30个字组成的反义对子歌,要认识9个生字。教师让学生在刚开始接触文本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努力读通、读顺课文,针对学生的`识字难点、重点正音,借助画节奏线帮助学生读好最后一句,在学生的语文实践中教师起到很好的点拨引导作用。同时,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容易发现课文用词的特点:由6对反义词组成,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会了课文的语言特色。 识字教案 篇4科学认读活动:家 活动目标: 1、学会朗诵诗歌,理解诗歌的语言与画面,认读汉字:珊瑚、草原、羊群、大雁、蘑菇。 2、尝试运用诗歌的重复结构及经验进行仿编活动。 3、愿意参与科学认读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人手一份,大字卡,实物投影仪,诗歌大范例。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认读汉字。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朋友,看,是谁呀?”(幼儿回答后教师出示相应的汉字。集体认读) “那珊瑚的家在哪里呢?羊群的家呢?(认读汉字:草原) 大雁的家呢?蘑菇的家呢?”幼儿逐一猜测后教师组织幼儿欣赏儿歌。 二、学习诗歌,理解诗歌的语言与画面。 1、教师播放诗歌,教师提问:诗歌里说了谁的家?是怎么说的? 2、教师利用对话的形式帮助幼儿记忆诗歌。 3、教师提问:为什么说蓝色的大海是珊瑚的家? 为什么说绿色的草原是羊群的家? 为什么说密密的森林是蘑菇的家? 为什么说广阔的天空是大雁的家? 4、教师出示诗歌的大范例,带领幼儿边指边读。 5、教师请一幼儿上来做小老师,带领其他幼儿一起指读。 6、教师请幼儿拿出自己的用书自由认读儿歌。 三、教师组织幼儿仿编诗歌。 1、教师组织幼儿讨论:还有谁的家也是蓝色的大海?教师请幼儿逐一讲述,鼓励幼儿用诗歌里话来说。 2、最后,教师帮助幼儿将仿编的内容连起来,集体朗读。 识字教案 篇5归类识字(二) 第1课 教学目的 1.学会10个词语,13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2.认识10种乐器,了解演奏乐器能够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向学生进行初步的美育教育。 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通过看图理解词语意思。 2.通过朗读理解韵文的意思。 教学难点 “箫”字的笔顺,“敲”字的字形。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谈话:今天我们学习归类识字第1课。 二、学习新课 1.让学生观察这课是由几部分内容组成的。(这课是由两部分内容组成的,第一部分内容是看图归类识字,第二部分内容是短文。) 2.让学生预习。 3.检查预习情况。(先指名读第一部分内容,再指名读短文。) 4.学习本课生字,发散学生思维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 5.重点学习以下生字。 “管”字下面是官,不是宫。 “筝”字的第十笔要出头。 “琴”字下面是个“今”字。 “铃”字右边是个令字。 6.总结 “笙、管、笛、箫、筝”都是竹字头的字,因为这几种中国乐器多是用竹子制成的。 “钢琴”、“铃鼓”、“小锣”这三个词中的“钢、铃、锣”三个字都是金字旁,因为都与金属有关。 弦和弹是弓字旁。弦是指弓上射箭用的有弹性的细绳。弹跟弓、弦有关,所以弹也是弓字旁。 这课看图归类识字的特点是:第一行是管乐器;第二行是弦乐器;第三行是键盘乐器和打击乐器。 三、巩固练习 1.读词语卡片。 2.读书。 第二节 一、谈话:我们继续学习第1课。 二、学习短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3)理解短文的意思。前两行学生好理解,后两行是歌唱的内容。意思是说,在党的领导下,祖国一天比一天好,生活一天比一天美好。 三、指导写字 1.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观察这13个生字有什么规律。(一类是左右结构,一类是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的字要分清哪些字是左窄右宽的,哪些字是左宽右窄的。上下结构的字要分清哪些是上小底大的字,哪些字是上大底小的。 3.观察“管、箫、筝”等字各部分在田格的位置,然后指导学生抄写。 四、巩固练习 1.做第96页的第2题。写出本课生字中带有下面部首的字。 ?:笙 管 笛 箫 筝 钅:钢 铃 锣 弓:弓 弹 2.做第96页的第3题。读读比比,再组词语。 古(古代) 宫(故宫) 苗(禾苗) 敲(敲锣) 吉(吉他) 管(管理) 笛(笛子) 鼓(锣鼓)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