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品质管理制度 |
范文 | 品质管理制度((通用14篇)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人们运用到制度的场合不断增多,制度就是在人类社会当中人们行为的准则。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定制度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品质管理制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品质管理制度 篇1为加强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一、加强产地环境管理,推行产地编码 指导建立产地编码,建立生产者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度。以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分散种植户为补充,建立有机农产品产地编码和生产者基础信息,从源头做到农产品身份可识别、可追溯。 二、推行良好农业规范及种植标准化,建立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 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大力推广良好农业规范及种植标准化,规范生产过程,建立健全各种生产档案,包括生产(经营)者编号、生产(经营)者名称,种植品种、肥料施用、农药施用、添加剂使用、收获和其他田间作业记录以及产品检测等相关信息,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建立产品质量保障体系。 三、加大产地产品监测力度,建立合格产品准出制度 加强产品监测,并建立产品合格把关制度,完善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措施。产品进入批发市场、储运各环节要有追溯记录。 四、规范包装标识,建立相应的备案制度 对公司的产品,建立规范的包装标识。包装标识须标明产品名称、产地编码、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产品认证情况等信息,并建立详细的备案管理,确保产品流向可追踪。 五、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与监管信息平台 根据工作推进情况,建立相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监管管理系统,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数据库、农产品检测数据库、以及销售流向数据库,通过互联网,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管理。 六、追溯程序的启动 对发生问题组织以及个人,根据最初信息源立即启动追溯程序,包括查找生产日期、确定种植基地和批次号,通过查阅田间管理日志、台帐、检测报告等分析原因。对于违规事实,由相关部门经调查核实后,依法处置相关责任人,并及时进行整改修复。 品质管理制度 篇2一、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对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采购验证的管理,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企业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第二条 采购产品入库前仓库管理员应会同质检员对入库采购产品的品名、货号及数量等进行核对并记入台账。 第三条 检查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有无厂名厂址、标签,有无生产许可证(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取得许可的);同时审查供货商的经营资格,并索取其工商营业执照和生产许可证的复印件。 第四条 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附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如果无法提供有效合格证明的,必须按规定自行检验或委托检验。 第五条 采购进口需法定检验的,应当向供货者索取有效的检验检疫证明。 第六条 验收中如发现有上述问题,质检员有权拒绝入侔,并同时向经理汇报情况,作出处理。 第七条 采购产品验收必须两人进行(仓库管理员应会同质检员),根据采购产品验证单的内容,认真严格的进行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 第八条 验收中,发现假冒伪劣采购产品,质检员有权拒绝入库,随即报经理作出处理。 第九条 验收发现采购产品不符或数量、质量有差异,质检员应即时和采购负责人联系,以便作出处理办法。 第十条 验收完毕,由质检员和采购人员在采购产品验证单上相互签字,方能生效。 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记录制度 第一条 从业人员必须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食品加工经营工作。 第二条 办公室是人员培训的归口管理部门,应根据生产和质检等各岗位人员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定期组织管理人员、生产人员、检验人员参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食品安全知识,以及职业道德、卫生操作技能的培训。 第三条 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包括实习工、实习生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四条 培训方式以集中授课、参加外部培训与自学形式相结合,并定期组织考核, 考核不合格者离岗学习一周,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第五条 建立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并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结果等记录归档,以备查验。 三、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第一条 所有从业人员在进厂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根据其健康情况决定是否录用及岗位安排。 第二条 在职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检验的有关人员每年应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有效的健康证明证明方可继续参加工作。 第三条 食品从业人员应坚持做到“四勤”。即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禁止长发、长胡须、长指甲、戴手饰、涂指甲油、穿不洁净工作衣帽上岗和上岗期间抽烟、吃零食以及做食品生产、加工、经营无关的事情。 第四条 当观察到以下症状时,应规定暂停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或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腹泻;手外伤、烫伤;皮肤湿疹、长疖子;咽喉疼痛;耳、眼、鼻溢液;发热;呕吐。 第五条 对患有痢痰、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安排在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岗位。 第六条 办公室负责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工作,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对从业人员健康状况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四、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生产过程安全管理,使之协凋有效进行,确保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生产效宰.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工作,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生产过程安全管理。 第三条 生产前应合理安排作业计划,做好生产现场的整理、清扫、清洁、消毒等工作。定期对厂内环境、生产场所和设施卫生清洁情况进行自查,并保存自查记录,使食品生产过程环境卫生过程要求,为生产优质产品创造条件。 第四条 做好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建立和保存、领用出库记录,对于发现的不合格原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及时向质监部门反映。 第五条 生产人员应严格按照工艺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特别是要加强对生产过程中质量关键控制点的控制,认真填写每批次产品的生产投料记录、质量关键控制点记录,确保产品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形成的因素处于受控状态,以生产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并保证指派专人保管,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 第六条 因设备、停电或其他原因中断生产时,该批产品要视情况分别处理。产品经再加工后可达到合格标准的,允许再加工:产品经再加工也无法达到合格的,按不合格品规定处理。 第七条 成品的包装应在良好状态下使用,防止将异物带进食品,使用的包装材料,应完好无损。 第八条 生产中使用的计量器具应定期检定或校准。 五、贮存管理制度 第一条 食品仓库实行专间专用,食品原料、半成品及成品应分开存放,库内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如杀鼠杀虫剂、洗涤消毒剂等),不得存放药品、杂品及个人生活用品等物品。 第二条 库房内应设置防鼠、防虫、防蝇、防潮、防霉的设施并能正常使用,应经常开窗通风,定期清扫,保持干燥和整洁,清库时应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第三条 食品要分类、分架、离地、离墙存放,各类食品有明显标志,有异味或易吸潮的食品应密封保存或分库存放,易腐食品要及时冷藏、冷冻保存。 第四条 食品储存要做到先进先出,尽量缩短储藏时间,定期清仓检查,防止食品过期、变质、霉变、生虫,及时清理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 第五条 食品库房管理员必须熟悉食品库房卫生管理制度和各类食品储藏的基本要求。发现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和《食品安全法》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时应及时处理。 第六条 建立食品进出库专人验收登记制度。要详细记录入库食品的名称、数量、产地、进货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包装情况、索证情况等,并按入库时间的先后分类存放。 第七条 对销售的每批产品应建立和保存销售台帐,包括产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出货日期、地点、检验合格证号、交付控制、承运者等内容,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八条 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毒、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 六、设备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对生产、检测设备从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维护、保养的全过程管理,确保设备完好,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生产部门负责全公司所有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和管理,检验室负责所有检测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 新增设备,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遵循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能源消耗少、满足生产、检验需要的原则进行选型,报请经理批准后由供销科负责采购。 第四条 供销部门应从能允分保证产品质量、具有良好信誉的供方处采购设备,设备到货后,组织有关部门开箱验收并予以记录,经验收合格的设备方可安装,不合格设备,由供销科及时进行退换货或索赔等事宜。 第五条 购进设备应统一编号,并建立设备台账,确保帐、物相符。设备台帐内容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购进日期、生产厂家、技术文件(如产品合格证、质量说明书、使用说明书、装箱清单、图纸)等。 第六条 设备的使用应定人定机,多人操作的设备,应指定专人负责保管,设备使用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且需严格按设备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七条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完好,使其性能符合生产工艺要求,并建立保存设备的维护、保养、检修记录。 第八条 闲置停用超过三个月以上的设备,应切断电源,放完油水,擦净,加保护罩,挂上停用牌,并指定专人定期保养。 第九条 计量器具应依法经检验合格或校准后,方可使用,相关辅助设备及化学试剂应完好齐备并在有效使用期内。 七、出厂检验记录制度 第一条 出厂检验是产品出厂前对其质量状况所进行的全面检查,是全面考核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重要手段。为严把本公司产品质量关,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每批成品加工完成后,质检科派人按产品标准或成品检验规程进行抽样,并留存出厂检验样品,产品保质期少于2年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的保质期,产品保质期超过2年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三条 检验员应按产品执行标准或产品检验规程对产品进行检验,并建立和保存出厂食品的原始检验数据和检验报告记录,记录应包括食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生产同期、生产批号、执行标准、检验结论、检验人员、检验合格证号或检验报告编号、检验时间等内容。 第四条 对检验合格的产品,由质检部门签发产品合格证,并按规定进行包装、标识,方可入库,出厂。 第五条 “*”号检验项目,应委托有资质检验机构检验,并签订委托检验合同。 第六条 出厂检验项目与食品安全标准及有关规定的项目应保持一致。 第七条 为确保检验数据准确,每年应与签订委托检验协议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一次比对检验,并保存比对记录。 第八条 产品留样记录、出厂检验记录及检验报告应齐全、清晰,质检部门负责各项记录档案的保存,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八、不合格产品管理等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本公司采购不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的控制与管理,防止不合格产品的再次出现,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质检部门负责本公司不合格产品的管理与控制,有关责任部门负责不合格的纠正,质检科负责跟踪验证。 第三条 不合格分为严重不合格、一般不合格。严重不合格是指产品明显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要求或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所提供的产品出现了重大质量事故,已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一般不合格是指与重要不合格相比,不合格的程度轻、影响小、纠正易或具有偶然性,则判为一般不合格。 第四条 当采购的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出现不合格时,由验收部门加以标识及隔离,并提出处置意见(如:让步放行、退货、销毁等),报质量负责人审批后,由采购部门实施退货或销毁处理,质检部门进行跟踪。 第五条 当生产过程中出现一般不合格时,由生产部门提出处置意见,待质检部门批准后实施,出现严重不合格时,山质检部门提出处置意见,报质量负责人审批后组织实施。 第六条 产品交付后,由客户举报或投诉发现的不合格,经查实,若属严重不合格,须将《不合格品及纠正措施处理单》报质量负责人审批,妥善采取纠正措施并向客户赔礼道歉。并对有关责任人依据相关制度追究责任。 第七条 质检部门建立并保存不合格产品的处理记录,保存时间不得少于二年。 九、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 第一条 为避免和减少不安全食品的危害,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不安全食品,是指有证据证明对人体健康已经或可能造成危害的食品,包括: (一)已经诱发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或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死亡的食品; (二)可能引发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或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 (三)含有对特定人群可能引发健康危害的成份而在食品标签和说明书上未予以标识,或标识不全、不明确的食品; (四)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安全食品。 第三条 供销部门负责收集各部门(包括媒体、执法部门)传来的有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和客户投诉信息,质检部门负责对食品进行检验和分析,并提出纠正措施,生产部门负责不安全食品纠正措施的实施。 第四条 对于在销售前发现的问题,应立即停止销售产品,隔离存放,并对该产品进行检验。 第五条 对于顾客反映的质量问题,由供销部门负责了解并记录问题发现的地点、时间和批号等信息,并及时向质检部门报告。 第六条 一确认所生产的食品具有严重质量问题,且已进入销售,应立即予以召回。 十、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为有效处置食品安全重大事放和重大隐患,快速、及时、妥善控制和消除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适用范围 本疗案适用于公司内各种紧急事故的处置工作。 二、基本原则 (一) 预防为主,常抓不懈 各部门应定期对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进行分析、预测,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 统一领导,分别负责 总经理是本公司的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并根据食品安全事故的级别,组织实施分级监控、分级管理。 (三) 依靠科学,加强协作 要依靠科学妥善处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真正做到恪尽职守、各司其职、通力合作,迅速采取救治和控制措施。 三、组织领导机构 公司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当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时,公司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事件应急协调处理;组长由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各部门主管组成,办公室设在质检部门。 四、预警预防 (一) 定期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二) 加强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开展食品安全的日常监测,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 五、宣传培训和演练 (一) 办公室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所有应急预案,且每年必须组织学习一次。新入公司人员的员工培训内容包含相应的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演练:依据生产情况或社会关注趋势,每年应组织一次相应的应急预案演练。演练前,由公司经理组织各个部门编写演练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生效实施,并保留演练记录,演练结束后,及时组织演练效果评价。 六、报告程序 (一) 全年设立食品安全事故处理报告电话: 实行每日24小时值班,接到报告后填写《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登记表》,并及时上报。 (二) 全体十部职工对可能造成或已经造成食品安全事故隐忠的情况要在l小时内上报本单位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工作小组。 品质管理制度 篇3为加强和规范公司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各项目服务质量,给顾客提供优质、高效的物业管理服务,提升公司品牌价值,实现公司的总体发展战略,特制定本公司质量管理制度。 一、建立公司质量管理网络,各职能部门、分公司及管理处必须设立公司质量管理员,具体负责本部门的公司质量管理工作,协助质量管理部落实各项质量管理工作,接受质量管理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以加强公司各职能部门、分公司及项目管理处公司质量管理工作。 公司质量管理员的职责与权限: 1、负责本部门的公司质量管理工作,对本部门的质量活动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对发现的不合格及时开出不合格报告予以纠正; 2、负责ISO9001:2000质量体系文件在本部门的贯彻落实,并对日常工作检查中发现的不适用的质量体系文件向公司质量管理部提出修改、改进建议; 3、对本部门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月、年统计、分析并上报公司质量管理部或分公司; 4、负责在本部门跟踪落实内部审核不合格项及公司质量管理部开出不合格报告的整改情况; 5、定期参加由公司质量管理部召开的质量工作座谈会; 6、负责跟踪落实及反馈公司质量管理部安排工作在本部门的执行情况; 7、掌握物业管理的各项政策、法规、标准,制定本部门ISO9001:2000质量体系文件年度培训工作,并按计划实施; 8、接受公司质量管理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9、质量监督员的设立和更换必须经公司质量管理部经理批准。 二、以分公司为单位,建立分公司外部和内部双层质量监督制度,即建立公司对各分公司的质量监督制度和分公司内部质量监督制度。 (一)公司对各分公司的质量监督制度 1、公司定期质量考核 1)考核组织和时间 公司定期质量监督考核由公司质量管理部组织人员成立考核小组进行,每半年一次,具体时间和行程安排由公司质量管理部确定,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2)考核范围、内容和方式 公司定期质量考核范围包括所有分公司及管理处;考核内容及具体标准详见《珠海市丹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质量考核标准及量化评分表》(见附件1、2);考核采取突击考核方式,考核前不通知被考核分公司及管理处,参加考核人员必须对考核时间及行程安排进行保密。 3)考核要求 考核小组必须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认真开展检查考核工作,不弄虚作假、敷衍了事,考核人员交通及食宿由公司统一安排解决,不得接受分公司或项目的宴请。 考核小组必须严格按照《珠海市丹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质量考核标准及量化评分表》进行评分,计考核人平均分为管理处考核得分;分公司只有一个项目的,该项目管理处得分即为该分公司考核得分;分公司有二个以上项目的,各项目管理处得分的平均分为该分公司考核得分。 无特殊原因,被考核项目管理处负责人必须全程陪同考核小组进行考核,记录考核小组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及时进行整改。 4)考核结果 考核结果由公司质量管理部予以书面通报,对于发现问题由质量管理部发出整改通知,各分公司必须在收到整改通知之日起一个星期内督促责任部门完成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送质量管理部,由公司质量管理部进行复检。经复检,发现整改工作未完成的,由公司质量管理部再次发出整改通知,并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通报,同时在下次考核中给予扣分。 5)奖惩制度 分公司及管理处考核结果与分公司及管理处负责人当月工资挂钩。 考核得分在95分(含95分)以上的,当月工资上浮10%;考核得分高于90分(含90分)但低于95分(不含95分)的,当月工资上浮5%。 考核得分在75分(不含75分)以下的,当月工资下浮10%;考核得分低于80分(不含80分)但高于75分(含75分)的,当月工资下浮5%。 2、不定期质量监督检查 不定期质量监督检查由公司质量管理部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安排,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由质量管理部开出不合格报告,分公司及管理处必须在质量管理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整改纠正,并将整改情况书面反馈公司质量管理部。 (二)分公司内部质量监督制度 1、分公司定期质量考核 分公司定期质量考核由分公司组织人员成立考核小组进行,每月考核一次,考核小组组长由分公司经理担任,具体时间和行程安排由分公司经理确定。 分公司定期质量考核范围为分公司管辖项目管理处;考核内容及具体考核标准详见《珠海市丹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质量考核标准及量化评分表》;考核采取突击考核方式,考核前不通知被考核管理处。 考核小组必须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认真开展检查考核工作,不弄虚作假、敷衍了事。 考核小组必须严格按照《珠海市丹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质量考核标准及量化评分表》进行评分,计考核人平均分为管理处考核得分。 无特殊原因,被考核管理处负责人必须全程陪同考核小组进行考核,记录考核小组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及时进行整改。 品质管理制度 篇4一、编制目的 1.根据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以及加强质量控制、减少质量损失的要求。公司下发质量奖惩制度加强质量过程控制,并根据部门质量指标分解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本奖罚制度申明:奖罚只是手段,提高产品质量才是目的。 3.奖惩原则:奖优罚劣,奖勤罚懒,鼓励上进,鞭策落后;奖罚公平、公正、公开;合情、合理、合法,以精神鼓励和思想教育为主、经济惩罚为辅。 二、适用范围 适用各部门质量管理以及考核的各个环节。 适用于公司各个岗位的全体人员。 三、质量处罚要求 1、公司典型、重大质量问题的定义和考核: 1.1重大质量问题的定义:造成质量损失额300元以上或对公司的月度及年度质量指标影响较大的质量问题。 1.2典型质量问题的定义:公司各部门发生的由于质量意识薄弱或过程质量控制不到位、违反本部或公司相关管理流程而造成的对其他人员有教育意义的质量问题。 1.3公司各部门典型、重大质量问题考核: 根据对公司质量指标影响的大小,各部门出现典型、重大质量问题的,对直接责任人处以100―500元处罚;相关责任检验处以50―200元处罚;班组长及工艺人员处10―50元处罚。另重大质量问题责任人及相关人员按8:2承担废品损失。 2、公司内、外批次性质量问题的考核 2.1批次性质量问题的定义:内部发生的故障数量,整批数量3件以上(不含3件)出现让步、报废或返工返修等质量问题,界定为批次性质量问题。 2.2公司内、外批次性质量问题的考核: 注:内部由加工者发现并上报提出的质量问题,根据问题产生的后果和损失大小,可适当减轻处罚(按原考核额度的50%―100%执行)。 3、其它相关质量问题考核 3.1不合格审理单份数的考核: 对于生产过程中由于质量问题产生的审理单(公司内、外超差代用、返工返修、报废的)按5元/份执行考核(由于技术原因,工艺设计或客户同意加工的审理单除外)。 3.2重复性质量问题的考核: 重复性质量问题的定义: 对于近期(一个月内)曾经出现的质量问题,经本部通报、警示后,不进行控制或不看通报警示,造成质量问题重复出现的。2.对一年内造成质量损失较大,或该问题多次强调要求加强控制,而在实际生产加工中仍然出现问题的。 对于出现重复性质量问题的,除按照相关制度考核承担废品损失外,另外根据质量损失情况给予责任人200―500元考核,责任检验给予100―300元考核,班组长、部门主管及相关工艺给予50元/批次考核,质量工程师给予20元/批次考核。 3.3顾客抱怨问题考核: 对于出现顾客抱怨的质量问题,不论情节严重,除按照相关质量制度承担所有废品损失外,均对相关责任人给予300―500元处罚,如果为重点用户产品如:重点客户、外贸、航天用户,因对刀件问题以及批次性质量问题影响公司声誉的,则对直接责任人给予500―800元处罚,造成批次性问题的,相关检验、质量工程师、工艺人员、班组长及部门主管均要承担质量管理处罚。给予50―100元处罚。 3.4内部审核发现问题的考核: 由于管理不到位造成公司文审及内部审核发现问题的,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对主要责任人处罚50―200元,对相关责任人按10―30元/项处罚。非管理问题只处罚直接责任人。 3.5工艺纪律检查情况考核: 3.5.1质量工程师每周工艺纪律检查次数不得少于2次/周,工艺组及检验组每周工艺纪律检查次数不得少于5次/周,不足次数的按相关绩效考核执行。 3.5.2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把工艺纪律问题分为四大类,工艺纪律检查问题分为一般项、重要项、关键项、重大项四大项,一般项考核为10―20元/次;重要项考核为20―50元/次;关键项考核为50―300元/次;重大项直接内部下岗学习15天到1个月。违反工艺纪律造成后果的,按照2.2条款执行。工艺组或检验组工艺纪律检查中发现违反工艺纪律的对主管该班组的班组长处以5―10元/次处罚。质量工程师检查工艺纪律发现问题的,对责任人进行双倍处罚。一个月内多次检查,没有出现过违反工艺纪律的情况,对负责所在班组的班组长奖励50―100元。 3.6、对刀件问题考核: 3.6.1现场检查违反公司内部对刀件管理制度的,对相关责任人按工艺纪律问题进行考核。 3.6.2对公司内部由后工序加工人员发现的过漏加工、错加工以及对刀件、料头等按照每件10元考核相关责任人,同等奖励发现者。 3.6.3对交付客户后发现的过漏加工、错加工及对刀件、料头等所有不合格零件按照每件20元/件考核相关责任人,考核金额不超过300元;重点客户或客户强调控制的产品给予50元/件考核,考核金额不超过500元。多次强调不进行控制的重复性问题加倍处罚。造成客户抱怨的按3.3相关条款执行。 3.7、原材料管理问题考核: 3.7.1公司内部检查发现库房保管员、调度员和生产现场违反《原材料管理制度》要求的按照每项20元/项考核相关责任人。造成后果的,直接按照错混料处罚责任人200―500元/项,同时承担废品损失。 3.7.2不按照,《原材料管理制度》要求,对发放、接收材料进行确认,造成质量问题,或质量问题无法追溯的,根据就近发现就近处理的原则,按照相关条款对责任人进行考核。 3.7.3材料库材料或牌号发错,加工者不按要求对材料进行确认,造成零件超差或报废,将对加工者、材料库人员、首件检验的检验员各进行50元/次考核;同时材料损失由材料库承担。 3.8、工艺技术问题考核: 3.8.1工艺编制问题考核 注: 1.造成零件批次性质量问题的对责任编制者进行100元/次考核,对校对进行50元/次考核。 2.工艺文件实行谁编制谁负责的原则,对工艺文件错误的更改、工艺文件问题的完善等问题,统一由编制者负责完善。对造成质量问题的按相关制度进行考核。 3.8.2工艺文件 工艺文件每丢失一份,按50元/份进行处罚,同时必须2日内写出事件经过。对造成工艺文件模糊不清、丢失少页、路线卡残缺不全的责任人,给予10―100元处罚。 3.8.3工艺更改 对处理工艺更改过程没有按照《工艺更改处理制度》执行的,质量部检查发现的给予20元/次考核。公司检查发现的给予50元/次考核,由于没有及时更改造成零部件出现质量问题的,按照1.3、2.2、3.8.1等相关条款处理。 3.8.4工艺更改及数控程序更改监督由工艺室组长负责监督,并把检查情况报质量部统一出检查通报,检查周期为2次/周,由质量工程师检查发现问题的将根据问题影响按10―20元/项考核工艺组长。 3.9、其他特殊情况的考核: 3.9.1质量不诚信的诸如:私自借换原材料、质量记录不如实填写、质量问题私自处理等,对责任人直接考核200―500元,由此造成质量问题的另按照相关条款处理或内部下岗学习一个月。 3.9.2低级错误考核: 1.低级错误的定义:不执行或违反公司管理制度、不看图纸、错混料问题、不查看工艺、看错图纸、看错卡尺、分中错误、坐标输入错误、不用工装量具随意加工等造成严重质量问题的。 2.低级错误问题的考核:对于出现低级错误造成质量问题的,对责任人给予200―500元考核,其它相关责任人给予100―300元考核,情节严重或多次(2次及2次以上)发生低级错误问题的给予调岗、内部下岗、或提交厂办处理。 四、质量奖励部分: 4.1一次提交合格率=不合格批数/提交零件总批数(其中不合格批数是指:超差代用、返工返修、报废、超出试切件数量报废及补料产生审理单数) 个人一次提交合格率完成指标≥90%的,本部每月按加工者给予计件工资5%的质量奖励。 注:个人工时未达到公司最低标准400个工时的,不参与奖励。 4.2预防成批和重大质量事故奖 各部门岗位人员发现技术文件错误或其它问题的,避免重大质量事故(避免200元以上的损失)发生的’,予以一次性奖励200―500元。 4.3质量改进奖 对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存在质量隐患的或对生产工艺过程、工艺难点、关键工序、提出合理化建议,被正式采纳的,根据效益大小给予20―200元的'奖励,对于重大的改进项目如:加工工艺或流程制度改进,经本部验证效果比较明显的最高给予200―800元奖励。 4.4现场问题奖 4.4.1现场工艺技术问题奖 对指导生产现场生产加工的工艺,发现工艺方案不合理或尺寸标注、量具错误、图纸错误、原材料错误、工装错误、刀具装夹错误等,不会造成零件报废的,对提出人一次性给予10―30元/次的奖励,并对责任人同等处罚;可能会造成零件报废的,对提出人一次性给予50―100元的奖励,并对责任人同等处罚。 4.4.2质量记录填写问题 对零件检验记录表填写不全、填写错误等问题,根据问题造成的影响,对发现者按10―20元/次进行奖励,同等处罚责任人,检验承担监督职责,当月无质量记录填写问题的,奖励检验人员各20元。 4.5班组质量之星奖 每月质量工程师对班组质量管理情况进行综合评比,对评比得分最高的授予质量之星,班组长给予200元奖励,班组成员给予50元/人奖励。对评比最差的班组,组长扣发当月组长津贴,班组成员取消5%的质量奖励。 五、各类问题的反馈与闭环: 5.1对现场反馈工艺方面的问题,由质量工程师把问题反馈单发放到工艺组长处,工艺组长负责安排工艺员对问题进行整改,并负责填写归零验证依据。此过程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每拖期一天罚款10元。 5.2其它问题由质量工程师将反馈单转到各部门相关负责人处,各负责人负责问题的归零整改,并按照表格填写归零验证依据。此过程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每拖期1天罚款10元。 5.3根据公司‘精益求精,造精品机械;追求卓越床一流品牌’。的质量方针,以及工序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90%,产品出厂合格率100%,顾客满意率90%以上的质量目标。由质量部按照此制度对各个部门及人员进行考核,以实现公司整体质量的提升。 六、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质量部。 6.1本制度自xx年xx月xx日起执行,原规定同时作废。 6.2所有质量奖罚制度中出现的质量奖励、处罚,由质量部出具依据,奖励以现金和工资发放的形式,罚款在本月工资中扣除。 6.3本制度与公司制度相违背时,以公司制度为准。 品质管理制度 篇5生产车间品质绩效管理与操作办法 一、目的:为提升品质,降低不良率,控制不良品,确保产品之品质,特制订本制度。 二、范围:制造部所有涉及产品品质均适应。 三、职责: 3.1、厂长:核准品质绩效考核办法,批准品质绩效考核结果,督导品质制度的实施。 3.2、主管、科长:加强科组管理,确保工、模、夹、治具及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况,指导员工依照sop作业,对本科的品质负责,主导对本科组员工品质绩效考核,确保本制度管理的正常运作。 3.3、师傅、代班:负责本组员工操作技能、产品检验的指导,对造成不良原因的初步分析和解决,并做好班组物料品质状况记录,对员工物料品质管控有奖惩权。 3.4、操作员:严格按sop或样品作业,认真落实首件检验和自主检验工作,不生产不良,不接受不良,不放过不良品,做好不良品的区分、隔离工作。 3.5、品管员:依照检验标准认真做好首件检验和制程检验。保证制程在品质控制下稳定生产,及时做好不良品的签定及标识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各相关人员并协助改善,负责不良品的分类统计工作(直接工作安排由品管部负责)。 四、内容: 4.1、品质管理运作方法 4.1.1、产前原材料检验 a、在未进入生产的原材料检验均归于为产前原材料检验 b、原材料入仓库前,由iqc进行检验,不符合产品要求,判定退回供应商,符合要求视为合格并贴合格标签,仓管或车间物料员方可收存。 c、原材料在仓库或车间原材料区储存期间,仓管或车间物料员一定要按仓库管理的一般原则进行维护。如:三化、五防、先进先出等。 d、物料员或操作工到仓库领取物料时,必须见物料合格标签,再经自己初步判定是否有异常,方可领取物料;原材料有异要及时向上级或发料单位反映情况。 e、操作工在产前发现物料品质异常,不能再使用,要及时向师傅或物料员反映,以便更换合格物料。 4.1.2、首件确认: a、操作工在接到每份《派工单》后,首先要做好如下准备:确定工位和设备,领取物料,领取模夹具和辅助工具等。 b、产前由师傅调试好机器,先由师傅制作第一件产品后,与操作工讲解产品要求、注意事项,待操作工理解后可自己按图纸或样板制作第一个符合要求的产品,称其首件。 c、待师傅口头确认首件符合要求后,操作工本人拿首件产品找现场品管员确认,品管员将按产品的标准来判定首件是否符达到品质要求。 d、符合品质要求视为合格,品管员将贴《首件样品合格标签》并签字,不合格者,品管员讲明原因后,操作工再行制作,直到品管员确认合格后方可批量生产,对未做生产样板而私自生产者给予一次警告,造成恶性品质事故者记小过处分。 e、操作工将合格首件样品放置工位可见处,生产过程中要经常要对照首件有无差异,直至批量任务完成后,首件样品随大货出货。 4.1.3、生产中检验: a、操作工在做完首件确样后,生产的前十个产品必须一一自检,可对照样品、图纸或sop表等,这样做是为了检验模夹具和设备性能的稳定性,在品质保证的前提下,也可自己寻找更方便、更快捷的操作方法。 b、批量生产过程中,要求操作工必须做好自检,以便将问题提早发现并解决,从而降低物料浪费和返修时间的节约,提高个人和整体的效率。 c、操作工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知道此道工序或产品(配件)的要求和特征,要对原材料或上工序半成品做好检验或互检,以便将不良物料挑出不再使用,确保产品品质。 d、生产现场,师傅、代班等要不断巡检各工位的产品质量,要求每工位每小时致少要认真巡检一次。对已出现或易出现的问题向操作工讲解详细,并多次宣导加强操作工的意识,特别是新产品的上线生产。 e、车间所有管理人员必须使用卷尺、游标卡尺、角度尺、高度尺等量具,并且要有基础识图的知识,以便在工作中更好的运用,减少生产误差。 f、生产中,当操作工对产品存在疑问或不明白时,一定向师傅或代班询问清楚,待问题解决后再行生产。 4.1.4、交货检验: a、操作工在生产过程中,要将制作的合格产品统一整齐地排放于工位的左手边,小产品在不能损伤产品品质的情况下可用容器盛放。 b、对于生产出现的不良品,要在制程过程中挑选出来,统一放置或及时维修,对于无法维修的不良要报于师傅处理。 c、当操作工完成批次的派工任务后,应先整顿工位,清点产出产品数量,找到品管员进行出货检查。 d、品管员若指出产品缺陷,操作工必须立即返工,待品管员再次检查,产品确认合格后,操作工到物料员处领取《流程卡》,由物料员填写内容,再由品管员签字确认。 e、物料员收到有品管员签字确认的《流程卡》后,方可接收操作工的产品,当面清点数量,作好收货记录。 f、操作工做完交货动作后,方可再领取下批次的生产任务《派工单》。 4.2、不良品的管理 4.2.1、原材料不良品的处理: a、每位现场生产人员都必须知道产品的要求和特征,对每个部件的材料都能辨别其品质好坏。 b、物料员和操作工领料时,必须见有原材料或配件合格标签。 c、使用物料时,判定不良的物料或配件应先挑出另放,不良轻微待返修后达到品质要求可再使用,不能返修物料要退还物料员处更换。 d、严禁将不良物料直接使用在产品制造中。 4.2.2、制程不良品的处理: a、首先在制作产品中,要严格按照样品、图纸或sop(工作指导书)作业,对于制作不良的判定也是按样品、图纸或sop为正式依据。 b、制作过程中,对于已出现不良品,轻微时应及时维护,较严重的要挑出另放,待此批完成或下班前给予返修;严禁将不良品再混入合格产品而流入下工序中。 c、对于已无法维修的不良品,要经师傅和品管判定后方可报废,物料员才可以给予补发物料;报废价值在20元以上要填写《报废申请单》,予厂长、经理批准。 d、交货时,经品管或师傅判定产品不合格,操作工要及时返修,不记工时并处罚。 4.2.3、半成品不良处理: a、由上道工序或部门制作的不良半成品或配件,要及时退还上道工序或部门返修。 b、若本部门出现的不良品 而本部门无法维修需得到其它部门维修者,由科长级向pmc部申请。 c、包装或外发不良品若需退制造部门返修,必须向pmc部申请,制造部方安排返修。 4.3、品质管理奖惩与处罚条例:相关内容详见《制造部奖励与处罚条例》《车间物料使用管理制度》。 a、奖励 a、车间全体生产人员对重大品质问题自行发现并协商处理解决,给予发现者记2次嘉奖。 b、对生产流程、生产工艺、操作方法能提出合理可靠的建议并确实能提高品质和效率的给予奸议人2次以上嘉奖。 c、发现有故意破坏产品品质行为,能挺身而出进行阻止并及时向管理人员或品管人员反映或举报,给予当事人嘉奖或小功一次。 d、车间每月能达成质量目标,给予相关师傅、组长和代班各记2次以上嘉奖。 b、处罚 a、物料收发员在发料时应根据<派工单>仔细核对相关资料,对发料错误而造成批量返工者,视情节轻重处每次小过或大过处分。 b、操作工在生产过程中应按模具定位操作,对未经车间师傅同意而私自更改模具者,视情节轻重处每次小过或大过处分。 c、操作工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操作手法不当,堆放方式不合理,而造成产品变形、异样者处每次申戒一次;对劝说不听,我行我素,使产品继续恶化者加倍处罚。 d、返工后产品经品检复查不合格,如重复返工,累计二次以上者给予操作工和师傅或代班警告处分。 e、操作工对不良品不予以重视,且继续恶性生产,使品质不良增加,每次记小过一次,师傅或代班警告处分。 f、对在和平过程中采取投机取巧,偷工减料造成批量性返工或损失的,经予操作工或直接人员每次小过以上处分。 g、各工序必须按产品的流程和品质标准生产,如拒绝执行,故意将不良品流向下工序,给予操作工或直接人员小过一次处分。 五、总结: 品质就是生产产品的质量,是生产过程重中之重,它是关系着客户、公司、车间、自身的利益。对于我们生产一线人员,要一致惯彻“产品质量是做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的质量理念。 审批:审核:制定: 品质管理制度 篇6一、目的 为增加品质,减少客户投诉,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生产速度,提升企业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目标 品质控制准确率:99%; 一次性检验合格率:100%; 客户满意度:99%; 三、适应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辖技术部、品管部、生产部、生产车间全体员工; 四、品质管理流程 1.接投诉、巡检、终检: 一线品管员承接品质投诉、巡检发现品质问题、专检发现品质问题; 2.判定: 一线品管员判定产品是否合格;不合格品费用判定:原材料费+工时费+误工费; 3.填单汇报: 一线品管员填写《品质检验处理单》;此单为三联单,一联到品质管理台账;剩余两联到生产部车间主管,作为处理依据; 4.责任部门处理 车间主管接单《品质检验处理单》立即找到第一和第二责任人进行处理;并按照此单判定费用开出罚单;并做好技术指导,指导员工达到质量标准;并做好问题记录,做出处理、改进方法; 5.品质台账管理 《品质管理台账》登录《品质检验处理单》详细内容,并监督执行情况,及时沟通,到月底上报不合格品处罚和处理结果,处罚以及处理结果与工资挂钩; 责任部门及时罚款单交到台账,及时销账; 五、各岗位职责职权以及承担责任指标 1.品管员职责: ①接品质投诉职责。无论是生产在线,还是最终检验,还是客户投诉,还是原材料问题,只要是涉及到品质问题都是本职工作; ②判定不合格品职责; ③判定费用、责任工序职责; ④填写《品质检验处理单》上报职责; ⑤有讲解质量标准职责; ⑥有帮助员工提升操作技能的义务; 2.品管员职权: 有权制止不合格品流通; 有品质判定一票否决权; 有权判定责任部门以及工序(只涉及本车间,但车间主管有权改判); 有权把不合格品判定情况上报; 有对不合格品改进、杜绝办法监督实施职责; 3.生产主管职责职权: 有生产合格产品职责;好产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有处理不合格品职责;有权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 有判定、处理生产不合格品责任人职责;有权对责任人进行处罚; 有到《品质管理台帐》销账职责; 车间主管有指导、培训、检验、品质管理的责任。 有指导、解释质量检验标准职责;操作员工在不知道是否达标的时候直接请教车间主管; 4.品管经理职责职权: 有帮助品管员判定职责; 有解决品质问题纠纷职责;有权对不合格品做出最终判定; 有监督、检查品管员工作职责;有权对品管员做出奖罚; 有制定、修改、审核检验标准职责,最终审批权归公司; 有对《产品品质管理制度》提出改进意见职责,最终审批权归公司; 有对不合格品汇总、分析、杜绝、监督实施职责; 有权组织品质专题会、现场会;有权调集设计部门和涉及人员到场; 5.生产部经理 有帮助车间主管处理不合格品职责;有责任提升车间主管的判定技能; 有解决品质问题纠纷职责;有权对责任人作出最终判定; 有监督、检查车间主管工作职责;有权对车间主管做出奖罚; 有制定、修改、审核加工工艺流程、操作规范、检验标准、管理制度职责,最终审批权归公司; 有对《产品品质管理制度》提出改进意见职责,最终审批权归公司; 有对不合格品汇总、分析、杜绝、监督实施职责; 有权组织品质专题会、现场会;有权调集涉及部门和涉及人员到场; 六、不合格品处理程序: 发现、判断、追溯、改正、追责、惩罚、记录、上报、汇总、改进、杜绝。 七、不合格品六个“不放过”处理原则 找不到问题原因不放过;得不到解决不放过; 找不到责任人不放过;得不到教育不放过; 找不到杜绝措施不放过;得不到实施不放过; 品管员、品管经理、车间主管、生产经理对于品质问题不判定、不处理将承担责任; 分不清责任的质量事故,由有关部门主管承担;拒不承担的由部门经理承担。 八、不合格品判定原则 不符合质量标准就转序的; 转序后造成返工的; 返工造成人工费、误工费、原材料损失的; 下道工序投诉的; 客户投诉的; 九、质量事故认定 原材料采购、测量、设计、绘图、生产加工、搬运、储存、装卸、运输、安全等全过程所产生的质量问题。 转序不合格品达到20%以上为质量事故,直接责任人负主体责任; 入库产品批量不合格品达到10%以上为质量事故;车间主管、品管、各部门经理承担主体责任; 十、管理人员责任判定 实行两级追溯制度;主管到经理; 凡是造成不合格品的实行经济赔偿;由部门主管开出《处罚单》,凡是不进行处罚的自己承担责任; 凡发生批量质量事故的主管、品管负有对质量管理的责任,承担损失赔偿50~60%的责任; 凡发生批量质量事故的部门经理负监督不力责任,承担损失赔偿50~60%的责任,并负有对下级处罚责任,不处罚的自己承担; 十一、员工责任判定 实行两级追溯制度;第一责任人到第二责任人; 第一责任人承担100%;第二责任人承担40~60%; 二次返工加倍处罚,三次返工再翻倍,以此类推; 十二、赔偿判定原则 生产过程中,凡流通到下道工序的不合格品一律承担人工费、误工费和原材料费,照原价赔偿;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影响生产进度的,要承担误工费,具体根据实际费用情况进行判定赔偿;主管、品管员有判定职责; 凡是遭到客户投诉的,必须一追到底,对于责任人一律承担人工费、原材料费、运输费以及相应的客户索赔款;费用承担为:责任人:公司=6:4;也就是说四六开;责任人占六成,公司承担四成; 十三、费用承担判定原则 不经过互检就接收的不合格品自行处理,并承担相关费用;对于检验后不上报追溯的不合格品自行处理;对于追溯到直接责任人拒不进行改正的由接收人自行处理,处理费用由直接责任人全部承担(包括人工费、原材料费以及误工费);追溯到责任人拒不进行改正的、造成产品工期延误的追加承担造成的经济损失; 人为责任出现的质量事故,均由有关责任承担100%的损失赔偿。对故意制造质量事故的行为,追究破坏行为赔款。 十四、费用判定标准 1.工时费计算标准: 按照从处理不合格品计算工时,指导完成检验合格为止;所产生的时间按照各工序工种标准时间内工价计算; 2.误工费计算标准: 按照从发现不合格品开始计算时间,直至修改完成后恢复正常工作为止;计价单位为:分钟;每分钟按0.5元计算;或计价单位为:小时,每小时按照25元计算;计时开始遇到下班时间的,按照上下班时间计算,休息时间不计入误工费时间; 3.原材料费计算标准: 根据损坏的不同产品或是不同部件,按实际原材料(板材、油漆、附件、辅料等)购买价格计算; 4.运输费计算标准: 根据客户的短途运输和长途运输所产生的运费;运费根据客户采取相应的运输方式而发生的直接费用,不排除使用特快、飞机、轮船等; 5.客户索赔计算标准 客户索赔款是给客户造成经济损失的,客户要求索赔的金额; 十五、经济处罚依据 1.处罚依据 在生产过程中造成不合格品的,员工犯错,原材料+工时费+误工费计算处罚; 在售后服务过程中,造成客户投诉的,按原材料+人工费+运费+客户赔偿计算处罚; 2.员工责任判定 第一责任人承担100%;第二责任人承担60%; 二次返工加倍处罚;三次返工翻翻,以此类推; 3.品管主管处罚规定; 品管员不检验、对于不合格品不处理、处理不到位、批量事故都要进行处罚; 不检查或是漏检查每次处罚50元; 不判定或是漏判定每次处罚50元; 不填表或是漏填表每次处罚30元; 出现批量(包括生产过程与客户投诉)每次处罚100~500元; 4.生产主管处罚规定 对出现不合格品不解决,主管承担全部责任;按照误工费计算,自己承担费用; 对责任人不处罚自己承担本次罚款金额; 5.各部门经理承担责任; 品管经理对于品管主管检验、判定不到位进行经济处罚,不处罚经理承担; 生产经理对于车间主管不合格品不处理、责任人不罚款,生产经理对车间主管进行经济处罚,不处罚自己承担; 十六、奖励规定 一个月没有返工或是没有受处罚者奖励100元;连续两个月奖励200元;三个月奖励300元; 对主动避免质量事故和提高产品品质的有功人员,公司将给与适当的的奖励(奖励数额为执行罚款的50~80%或是避免挽回损失的30~60%); 十七、员工绩效考核规定 1.计时员工 承担准确率责任指标;一次性加工合格率,即准确率为:95%; 每上升下降一个百分点按照100元/点计算; 2.计件员工 一次性加工合格率高于95%时,产品单价提升10%; 一次性加工合格率低于95%时,产品单价下调10%; 或是高于95%,为一等品; 低于95%,高于90%,为二等品; 低于90%,为三等品; 各等级上调或下调十个百分点; 十八、管理者绩效考核规定 合格率计算为各部门合格率相加后倍除;几个部门除以几; 生产主管、品管主管考核项:终检合格率;客户满意度; 生产经理、品管经理考核:客户满意度; 考核责任指标: 一次性加工合格率≥99%; 按装完工合格率≥99%; 入库合格率100%; 出厂合格率100%; 客户满意率≥96%; 十九、行政考核 行政考核过程:警告、记过、记大过/调岗/辞退; 第一次不合格警告一次;第二次不合格记过一次;第三次不合格记大过一次; 二十、PK机制 自己PK;上个月合格率是90%;自己设定下月目标;合格率上升或下降各部门可设定奖罚; 同工种PK;以工序为单位评选几级员工;十级操作工为最高级别,具体调级按照《薪酬分配制度》执行; 二十一、荣誉称号 ①评比规定: 三个月没有质量事故在车间进行表彰; ②荣誉称号: 三个月没有质量事故封“质量标兵”荣誉称号;“月度质量模范集体或个人”荣誉称号;赠送流动红旗;只要发生质量事故立即撤除; ③光荣榜: 三个月没有质量事故上光荣榜;只要发生质量事故立即撤除; ④发荣誉证书;发奖金: 连续一年没有质量事故,发荣誉证书,发奖金; 二十二、品质管理监督机构机制 监督机构:人资部绩效考核专员; 涉及单位:技术部;品管部;生产部; 权威机构:总经办联合督察小组; 监督机制:操作规范、检验标准、检查表、管理台账、管理制度; 二十三、其他 本制度自xx年x月x日起公布,xx年x月x日开始执行。以前企业文件中有与本制度相抵触的自行作废,以此为准。 签发: xxxx有限公司 年月日 品质管理制度 篇7一、压模组: 压模前每款货要审板,板的厚度用厚度卡尺量过是否够厚度,是否符合订单要求、有没有残缺或双线、光面是否好等问题,方可压模。压模要注意方向的摆放(进料要好)模线的位置要选好,一般产品不能有模线,压出来的产品开水路要注意,能尽量少开水路的就尽量少开(如开两条水路产品就能翻起来,就不应该开四条水路)等。 二、翻砂组: 拿到模具时,先看跟订单要求是否符合,检查模具是否掉胶、烧焦、老化等现象。如有此现象模具不能生产;检查完毕后才可投入生产。生产中,要注意产品的结构性(如光面产品必须用光面料,网状形的产品3#料一般冲不起来就用2#料,因2#料含锡量大、流动性好,配件产品没有光面的可用6#料或杂料生产)生产中,要控制产品的质量(如毛边要控制、双线产品是否残缺等。)产品一定要配套(如套链有很多配件组合而成,配件不能有少翻出货;耳环dz是24pcs,不是12pcs等)流到下个工序产品不能超过15%的次品。 三、修边: 在拿到货时,必须先审查订单是否跟货一样,要求一样清点上个工序流下来的数量是否跟前道工序有误,才可投入生产。修边最主要的是把产品多余的部分修掉,如主边、水口、双线。另在修边中如产品有残缺、水钻边坏掉、掉胶、烧坏等产品不能生产。 四、焊接: 在拿到货时,必须先审查订单货跟流程单一样;然后注意对照材料,按订单要求用材料,不能盲目主张。焊接中,焊点不能太大,但要牢固,美观感要好,手感要好。 五、机动: 在拿到货时,先审订单,货跟单是否相同,然后清点数量、了解连接方法;一般参照图纸或样品才可操作。要接铜圈的,接头必须要合拢、灵活、连接的方向要跟样品一致,项链长度一般为40+8cm,手链内销多为17cm-17.5cm之间,外销手链多为18cm-18.5cm;剪链时,链条必须符合订单要求,长度不能超过0.3cm。 六、抛光: 在拿到货时先审订单,货跟单要求是否一样。然后清点数量是否正确,后投入生产,抛光时,首先应该注意产品的结构性,这样才能掌握抛光力度和方法,不易抛变形或断裂等。然后要注意抛产品必须把沙孔、双线等抛掉。光面产品一般要抛两次(一次抛黑坯、二次抛亮铜) 七、抛光品检: 在拿到货时,先审单是否跟货一样,才能投入生产中。注意事项:光面产品必须用汽油擦干净才检查,检查好一个摆放一个。另:包括产品的形状、结构、功能性,双线、主边、产品是否残缺等。 综合性: (1)每位职员必须有高度敬业精神,谨慎、严密、细致地维护产品质量。 (2)必须熟悉每一个操作细节(如:长度、方向、变动、审核)不断地要求自己,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3)必须做到不放过任何有误质量的细节,准确清点产品的数量有效控制产品流失与浪费。 (4)必须对照样板,对照订单要求细致审核,弄清产品的镀色、焊接、连接等。有疑问必须立即反馈或记录,并以书面提报解决方法或建议,不得私自主张。 (5)必须注意原材料、原板是否与订单要求相符合,如材料变动致使无法生产的,须确认后,方可按生产程序进行生产。 (6)所有产品美观必须排外、整形,表面平整、光滑、不能伤手,焊锡点要细小、牢固、无变形、断裂、掉钻、坏钻等有损产品的现象。 (7)配件组合必须正确(注意配件与主体是否合台一致)所有产品表面不能有杂物影响产品电镀效果。 (8)了解、审核板与产品既要局部的完美,又要整体对称与协调,必须正确自主地判断产品的可行性。 品质管理制度 篇8在戴明看来,现代管理方式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而在延伸的进程中造成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就要全面认识现代管理方法中所存在的种种弊端,并彻底加以根治。戴明深刻地分析了现代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他将问题分为"严重"和"不严重"两种,针对前者,他归纳出"七项致命恶疾",后者则仅仅是一些"障碍"。他认为,要改造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必须根除这些恶疾,扫除这些障碍。这些"恶疾"虽然是针对美国式的企业提出的,但是无疑对陷人相似问题之中的许多企业而言,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七项致命恶疾 (一)欠缺连贯性的目标 欠缺连贯性的目标,即公司对于"如何在业界要屹立不倒"这一问题欠缺一套长远计划。戴明认为。这样的公司根本就无法带给管理阶层或员工安全感。而且,连贯性目标的缺乏,将会是企业灭亡的征兆。缺乏连贯性目标的公司,只会考虑下一季股利,不会有一套如何才能在业界永久立足的长期规划,最终会迷失方向而走向衰落。 (二)目光短浅,只重短期利润 许多公司为了使本季营业成绩被看好,在季末运出所有库存产品时,不注意品质如何,只求出厂即可,然后将其列为应收账款。 戴明说,投资人害怕公司遭受恶意接管,或与此同等严重的杠杆收购(leveragedbuyout),这种恐惧感使他们看重短期利润。在对这一点的认识上,戴明找到了一位和他同一阵线的盟友--哈佛大学的赖克教授。赖克教授在19983年3月号的《大西洋月刊》(TheAatantic)上撰文指出:"“纸上兴业”既是美国经济衰退的原因,也是其结果。而“账面利润”(pa-pe-rprofits)则是高高在上的专业经理人惟一可以伸手拿到的利润。"这种只顾追求"账面利润"的冷酷心态,会使企业必善生产基础的艰巨工作得不到重视,很难获得必要资源。 戴明认为:"账面利润并没有使整块蛋糕变大,它只是给了你较多的分量,并且是从别人那里拿来的,对社会没有帮助。" 面对这种不利的局面,现代企业必须洗心革面,注重品质管理。也就是说,管理者的当务之急,是"学习如何改变,接受重大变革",领导企业转变为适应时代要求的经体。 (三)弊大于利的考绩制度 戴明认为绩效考核实际是"恐惧管理",这一制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1)使人痛苦、沮丧、灰心、抑制,被考核者在知道结果之后,好几个星期无法正常工作,不明白自己为何这么差。这样做并不公平,因为它把可能完全来自于制度的因素,归因于个人差异。 (2)引发了员工之间的冲突,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争夺职位、考绩,而不是工作本身。(3)破坏了合作。它使公司内的个人、小组、部门,分别以利润中心方式运作,而不是以整个组织的目标为任务。公司各组成部分也因而丧失长期利润、工作乐趣及其他生活品质上的要素。 (4)导致缺乏沟通。员工已不再期望能了解自身工作与他人工作之间的关系,而且也根本不提及这方面的问题。 (5)绩效评鉴会促使员工牺牲长程规划,追求短期绩效。 (6)在考绩制度下,所有人的目标都是计好上司。结果将会导致士气低落,品质受损。因此,把员工评等分级、分门别类,对于改善工作一点帮助都没有。 戴明认为,在这套制度下,员工不愿承风险、恐惧感日增、团队合作关系受损,并彼此对抗,以争取某一奖励。事实上团体里人们很难分清楚谁的贡献最大,结果人人皆以第一功臣自居,终日争斗不休。大家都为自己而工作,而不是为了公司。其实,除非是以长期为基础,否则个别员工的绩效本无法衡量。奖励绩效良好的人员,正如同因为天气好而奖励气象预报员一样。资金制度的效果只是数字,同时也模糊了管理最终目标。将员工排列等级,其实正显示了管理者的失职。 况且,绩效考核在实际操作中会带有很多个人偏见,因为记功评级很多是由主管的主观意志决定。一个人的成绩变化可能差异甚大,然而一切完全由主管喜好而定。有一套相当盛行的制度,要求主管经1~5的等级打成绩,每个等级设定若干名额--即使只有5名员工,也必须有人第一,有人垫底。 戴明对这种绩效考核的方法深恶痛绝,他说,"人类最伟大的成就往往是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完成的。"他举例说:摩西带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并不是靠竞争得来的成就。巴-赫百年前写下传颂百世的协奏乐章,同样是他以工作为荣的结果。 戴明在给学生打分时,统统给了"A",他认为极本就无法预测谁在未来会表现最优秀,他们随时都可以交出报告来。有些报告的水准相当高,甚至可称得上"优秀",质量甚至可出版成书。戴明从不给学生时间限制,他们愿意什么时候交就什么时候交。他只要求学生事前阐明他们想做什么,并交一份大纲即可。这么做会有什么结果呢?戴明已经收到许多优秀报告--迄今为止,只有一份不甚理想。该名学生碰到了因难,需要有人指点。但当明戴明不知道,还是照样给"A",结果他根本交不出报告。这么多学生中,只有一次失败已十分难得了。 对绩效考核给企业管理带来的伤害,戴明更是感慨良多。他在日本戴明奖的颁奖典礼上,特别提到,不要受美国企业管理的种种恶疾感染。戴明还说道,凭借数字系统来评鉴团体里的成员;无论基础是根据单一的衡量指标,还是综合而成的.(或加标指数),也不管制范围外--坏的那一边;第二组人落在管制范围内--好的一边;第三组人则落在上下限之间。第一组人需要给予别的协助。第二组人(如果真的有人)需要个别的重视。至于介于管制上下限间的第三组人,则不该再分等级,因为这么做是错的。 基于同样的道理,如果人们想去探讨位于管制范围内的落点为什么有高有低,只是耗费金钱,徒然造成伤害。造成管制范围内程度差异的原因,不是个人而是来自系统本身。所以,第三组的每个人都应获同样的加薪或红利。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想当然的差别,差异来自制度本身,因此应该归咎于制度而非个人。因此,要改革现代管理模式,就必须废除考核制度。 (四)管理层流动频繁 戴明曾引述晶本科技常务理事野口的话:"美国企业不能成功的原因,是因为管理阶层流动频繁。"管理者的流动频繁,究竟导致了多少重要的损失,并没有人知道。然而人们仍然必须学习如何控制这种损失。管理层频繁流动,可以创造出速战速决的超级明星。但是企业最需要的团队精神是要求人们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学会的。戴明认为,经常跳槽的经理人,永远无法了解他所服务的公司。而且,对于改善的品质与生产所需的长远变革,也无法全程参与。许多工商学院都致力于让人们相信他们可以用最好的方法培训出最出色的经理人,然而,如果经理经常不断跳槽,就无法累积丰富的经验,那么他们也就不可能为公司长期的变革尽心竭力。假如他们在任何一家公司只待上两三年,如何能真正认识这家公司呢?在日本,主管级人物都必须循序晋升,历时数十载才能出人头地,独当一面。戴明认为,日本的经理人培养方式或许才是真正值得借鉴的。 (五)数字化误导 戴明在《转危为安》一书中,曾谈过一位工厂检验员虚报数字的例子。这名检验员这们做的出发点,是想保住300位工人的工作。因为据说工厂经理曾宣称,如果任何一天生产的不良品比率高于10%,的数据和管制图上的点,全都是凭空捏造而来。这些数字会误导管理层,同时也具体说明了"有恐惧就有错误数字"的道理。 数字化目标难免会导致扭曲和作假,尤其是当管理系统根本无力达到目标的时候,更有此时候,更有此可能。每个人都会设法达成被分配到的配额(目标),但却并不对由此所导致的失误和损失负责。西尔斯公司在1922年陷入衰退,起因就是把过高的目标指派给他们的汽车服务中心。这些代理商虽然设法达成了被派的目标,但代价地是伤害了顾客以及公司的信誉。戴明认为错误在于管理者设定的目标,而不是在于代理商。管理者其实应该专注于流程的改善,而不是设定数字化目标。 数字化目标是为了追求至高至善,可惜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实际上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对数字化目标的偏执追求反而导致了相反的效果。 例如,有一们杂货店的经理,只容许货品在店内发生1%的损耗。为了做到这一眯,当货品送来时,他叫收银员暂停,到店后清点送来的盒数、箱数和内容,以避免任何遗漏的情形,结果使结账的顾客在店内排队苦等。肥肉很便宜,他多买些肥肉掺进肉里,谁会知道?有些顾客就知道。老板故意让那些销路不佳而容易腐坏的水果与属于紧俏货的青菜搭配着出售。他还有其他55种花招,可以达成1%的耗损率,而所有这一切花招,对于业务来说,都是有害无益的。 还有,某一座核能电厂设定每年跳机的意外不得超过11次的目标。如果快要要超过目标明,电厂的管理者就会推延维修或者包给外面的公司来维修,让意外记在别人而非自己的账上。 再如,一家货运公司为了降低成本,聘用廉价但不合格的职员计算运费。结果一位顾客发现许多不寻常错误,便雇了一位稽核员调查这家货运公司超收运费的金额。依据美国和加拿大政府的规定,货运公司必须退还任何超收的金额。这家货运公司因此必须聘用一位稽核员来调查档案,清查超收与短收的记录,并不得不将超收的部分全数退回。结果当初省下计算过费的钱,却因收费错误而损失了20倍,算起来损失十分惨重。 生产配额也是数字化目标的一个表现。美国旧金山的一家大银行,规定某位职员必须达成一定配额,每个月贷出8300万美元。该职员做到了,但银行也陷人呆账的困扰。应该责备这位职员吗?他的生计完全要依赖每月在生产配额制度下是否能够达规定的配额。有的人能够在6个小时之内完成他的配额,另外两个小时用来看电影、玩牌、阅读。这些人喜欢这种方式,因为游戏规则是数字,而不是品质。在过去竞争不多、品质不重要的时候,这种问题不大。然而,如今,生产配额却成了管理者的一块鸡肋。"弃之不得,食之无味"。要想远离数字配额。还必须从改变追求数字化的理念上下功夫,树立一种新的管理哲学。 看得见的数字固然很重要,例如公司必须支付员工薪资,贷款,缴纳税金,还要提取退休金、临时基金等。但正如戴明所说:"不知道"而且"无法知道"的数字,更加重要。如果依赖数字经营公司,则整个公司可能会被数字所体现的价值取向所导引,如果这个价值取向是定额的、有效的,当然没什么问题;但关键在于数字不可能完全代表整个企业的价值取向,即使能代表,异常庞大的数字也会使企业茫然不知所措,最终迷失其价值方向。 (六)沉重的医疗支出 对某些企业而言,企业巨额的医疗开支是它们最大的一笔开支。医疗费用急剧上升,对企业构成了沉重压力,即使企业为员工购买了相关的健康医疗保险,相关的支出还是使企业不堪重负。 (七)产生巨额的法律费用 法律费用过高,这一点在美国尤其明显。美国是全世界诉讼最为频繁的国家,一般的企业都长期聘用律师,如果碰到诉讼案件,单是律师费就是一笔巨大的支出。 二、不可忽视的若干障碍 1、不重视长远规划与转型。 即使已经制定长期计划,它们也常常以"急事先办"为由,搁置在一旁。高层管理人员的时间,往往被一些琐事所占。开会和处理急事,就可以占掉经理人一大半的时间。而要正做好管理工作,这些不该是重点。 2、误以为硬件设备齐全就可以解决问题,使企业成功转型。 很多企业都喜欢应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尤其是美国企业。但是,在戴明看来,这些东西并不能替代"品质"与"生产力"所造成的问题。技术是硬件,管理是软件,因此技术上的改进必须与管理的改进一起进行,否则,企业就不可能得到实质性的发展。 3、盲目模仿成功范例。 一些公司热衷于收集其他公司成功解决问题的范例,试图将其他的方法也运用到自己的操作中来。戴明强调,这种做法有相当大的风险,例子本身学不到东西,必须深入了解其成败原因,才能对企业有所帮助。 4、自认为本公司的问题与众不同。 这种说法经常被拿来当作逃避指责的借口。 5、过度依赖质量管制部门。 质量要靠管理阶层监工、采购经理、生产线员工的共努力,这些人对质量改进贡献很大。至于质量管制部门掌握的数字只能代表"过去",他们无法预测"未来"。而有些经理人仍然被数字所迷惑,继续把提升质量的重任交到质量管制部门手里。 6、把责任推到员工头上。 戴明认为,员工只能对15%的问题负责,另外85%应归咎于制度,也就是管理阶层的责任。 7、通过检验求取品质。 凡依赖大量检验保证品质的公司,永远都无法改善品质。通过检验发现问题,不仅为时已晚、不可靠,效果也不显著。 8、虚假行动。 仅仅是草率地灌输统计方法,却没有相应地修正公司的经哲学,这就是戴明所指是虚假行动之一、另一个近来十分盛行的虚假行动则是"品管圈"。其构想非常吸引人,但是戴明认为,只有在管理高层愿意根据品管圈所提的采取行动时,这个品管理圈才可能继续发展。如果管理阶层没有参与的兴趣,品管圈就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许多企业中,建立品管圈以及"员工参与团体"这类组织,只是由于某位高层人员以之作为一种实现一已目的的手段而已,但事实是品管圈根本无法解决管理阶层的问题。 不过,虚假行动可以带来短暂的心安,让人觉得事情有改善的希望。戴明称之为"速食布侗。 9、电脑设备无人使用。 戴明说,虽然电脑有其重要性,但它也可能成为堆满"永远用不上的资料"的储藏所。很多企业购买电脑有时只是因为似乎"理应如此",而未真正计划如何使用。结果,电脑令员工困惑,也对员工构成威胁,这都是公司没有实施适当的庆练所致。 品质管理制度 篇9第一节餐厅日常工作制度 一、遵守工作纪律,按时上下班,做到不迟到、不早退。 二、按规定着装,保持良好形象。 三、工作中不准嬉笑打闹,不准聊天、干私活、吃零食、看电视、打手机。 四、不准与顾客发生纠纷。 五、工作中做到“三轻”(动作轻、说话轻、走路轻)、“四勤”(眼勤、嘴勤、手勤、腿勤)。 六、工作中按规定用餐,不准吃、拿出售的成品。 七、公休要按员工休假表休假,并提前一天告知餐厅主管,调休必须到餐厅主管处备案。 八、爱护设施、设备,人为损坏,照价赔偿。 九、落实例会制度,对工作进行讲评。 第二节餐具卫生管理制度 一、餐具经消毒后必须存放在保洁柜内。 二、员工不准私自使用餐厅各种餐具。 三、保洁柜内不得存放个人餐具和物品。 四、餐具要干净、卫生,无手印、水迹、菜渍、灰尘。 五、经常检查餐具的完好状况,对残损餐具要及时更换。 第三节餐厅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一、服务人员必须有本人健康证明,持证上岗。 二、按规定着装,工作服必须干净,无污渍。 三、工作时不许戴首饰和各种饰品。 四、工作前按要求洗手,始终保持手部清洁。 五、不准在食品区或客人面前打喷嚏、抠鼻子等。 六、上班前不准吃异味食品,不准喝含酒精饮料。 第四节餐厅设施设备保养制度 一、餐厅的设施、设备按规定要求定期进行保养。 二、保温台每班要及时加水,避免干烧情况发生。 三、定时清洗空调虑网。 四、调整保温台温度要轻扭开关,避免用力太猛,造成损坏。 五、保温台换水要先关电源,后放水,再清除污垢。 六、对设施、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餐厅主管。 第五节考勤制度 一、餐厅工作人员上下班时必须签到,严禁代人或委托人代签。 三、穿好工作服后,应向餐厅主管报道。根据餐厅需要,由餐厅主管安排值班服务人员,其他人员下班后应离开工作地。 四、上班是应坚守岗位,不脱岗,不串岗,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五、需请病假事假的'员工,应提前一天向餐厅主管办理准假手续。请病假三天以上的,需出示医院的有效证明,因不能提供相关手续或手续不符合规定者,按旷工或早退处理。每月请事假不得超过三天,未经批准不得无故缺席或擅自离岗。 六、婚假、产假、丧假按国家劳动法规定,并根据餐厅具体经营情况,由餐厅主管进行安排。 第六节服务员岗位职责 一、按时点名上岗,离岗时向领导汇报,并签离准确时间。 二、按工作程序和标准做好开餐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店内及夜市地面要及时清扫,店内桌椅和夜市桌椅要摆放整齐并及时清理桌面,餐具要求无破损,备用器皿要充足,摆放整洁美观。 三、了解当日估清菜及特别推荐菜,详知其价格,口味特色,制作方法,营养价值等以便及时做好推销工作。 四、迎接客人,向你三米范围之内的每位客人微笑问好,并帮助客人拉椅让座。 五、开餐后按服务程序及标准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点菜、上菜、分菜、酒水服务、巡台、结账、送客。 六、时刻关注宾客需求,反应敏捷,主动为客人点烟,更换餐具,烟缸,添加酒水、茶水,要能服务在客人示意之前。 七、对vip客人给予重点关注,对老弱病残客人给予特别关注。并按其相应标准提供服务。 八、尽量帮助客人解决就餐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必要时将客人的问题和投诉及时反馈给主管,寻求解决办法。 九、当班结束认真做好收尾工作。 第七节勤杂工岗位职责 一、上岗需穿工作服佩戴围裙,每日参加班前例会。 二、负责餐具、烤肉用具、锅碗瓢盆的洗涤消毒。 三、负责每日择菜的工作(休假由厨房替补)。 四、负责洗碗池、操作台的保洁和保养工作,并负责洗碗池、餐具、锅碗瓢盆的保管工作。 五、负责店内消毒柜、冰柜、冷藏柜的卫生。 六、每日营业前,配合服务员清洁店内及店外夜市区域的地面清洁工作,及店内外桌椅的摆放工作。 七、负责对餐厅及厨房送来的脏餐具检查是否有破损,并做好破损餐具的登记。 八、下班前将洗碗间卫生清洁到位,检查设施设备电源是否切断,水是否关好,主管若无其他工作交代,可签退下班。 第八节设施设备保养制度 一、室内要经常通风,避免设施、设备受潮。 二、面点间的烤箱内不能存放杂物或易燃原料工具。 三、和面机、压面机每日上班前检查润滑情况,定期进行保养。 品质管理制度 篇10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的任务是:建立能够稳定生产合格和优质产品的生产系统,抓好生产环节的质量管理,保证产品质量,生产出合格或优质产品。 1、加强原材料采购的质量验收,不购买无生产许可资质企业生产的材料,控制所有原材料,不经检验,一律不准入库结算。 2、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及工作标准。 3、质量技术负责人要加强工艺检查,各工序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和操作规程。 4、加强重点工序的质量控制,使生产处于受控状态,确保产品质量。在配料、烘干处设立质量控制点, 5、对各控制点要严格进行实验和检验。主要控制原料使用量的计量、添加剂用量(严格执行gb2760标准)、理化指标;制面控制点:主要控制投料比例;烘干制点:主要控制温度和时间。 6、对生产中使用的面板、机器、定期定时清洗、杀菌,以满足技术规范要求、确保产品质量。 7、加强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保证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8、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迅速采取措施,确保产品质量。 9、加强产品防护,防止物料与食品的交叉污染。 10、原辅材料,成品、半成品要明确标识,单独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11、车间员工不经消毒或穿着不洁净工作衣,不得进入车间从事生产活动; 12、生产场所要严格按车间卫生管理制度要求执行。 13、对主要原材料的购进要求运输容器及工具严格消毒处理,密封运输,确认原材料的质量安全。 考核办法 各项指标考核由技术总工负责, 具体考核内容: (1)各工序工艺执行情况。 (2)产品防护情况。 (3)车间卫生。 考核办法: (1)岗位员工不按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操作者及时纠正,经济损失由岗位员工负责; (2)工作中质量事故由车间负责人及岗位员工负责并进行经济处罚; (3)每周组织一次卫生检查,两次不合格单位扣除部门负责人当月奖金。 品质管理制度 篇11为加强质量的监督管理,减少废品的发生,完善检验工作,持续有效全面贯彻执行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标准,特制定产品过程控制方法: 一、首检 1、检验员必须全面了解技术标准、图纸工艺、操作规程的一切技术规定。 2、操作者加工首件(包括更换加工零件型号、设备工装修换、图纸和艺更改)必须送检,对首件没有交检而造成废品的操作者必须负一切责任。 3、检验员必须根据图纸工艺对送检的首件进行首检,并对首件结果负责,如检验员没有做好首检而造成的批量废品,由检验员主要责任,必须承担一定比例的废品赔偿。 4、车间主管必须督促操作者做好首检工作,经过首检工作,经过首检合格的零件,操作者必须对产品质量负责,并认真作好自检工作,如果由操作者没有做好自检而产生的废品,必须追究其责任,并负责赔偿。 二、联检 1、上道工序的检验员必须重视下道工序对产品的反映意见,下道工序的检验员有责任把质量信息回馈给上道工序。 2、下道工序有权拒绝接收上道不合格产品,发现不合格产品应及时与检验员联系,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形成每道有序控制,层层有把关的良好体系。 三、巡检 1、检验员必须根据技术要求对产品作巡回抽样检查,如发现不合格产品,应立即向操作者提出,并责成其找出原因。待解决问题后才能继续生产。 2、检验员必须对巡回抽检认真负责,对重要零部件及关键工序必须核定抽检次数不少于2次,以及每次抽检数量不少于1件并填写《原始记录表》。 3、在巡检过程中,检验员有责任对工装夹具进行不定期检查,或随机抽查,强行生产由此而造成的一切后果,由操作者负全部责任。 四、终检 1、生产工人对完工的产品必须交给检验员检验,未受检的产品不得流转或入库,如发现有不经检验而私自流转者,将追究当事人责任。 2、检验员对完工的产品(包括半成品,成品,外协件,外购件)应根据图纸,工艺和有关技术标准实行全检或抽样检查,如发现有错检或漏检,要追究检验员责任。 3、检验员必须自觉配合车间生产,对完工的产品根据趁件的生产需要分轻、重、缓、急进行检验。检验数量不少于5%,重要零件及关键工序发现不合格要全检。如有故意拖延或刁难而影响生产者,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4、对于检验不合格但可以返工的产品,检验员有权要求生产工人及时返工,并通知班组织或车间,返工后重新检验,第一次返工合格,按合格记录第二次以上返工,即使检验合格也按次品处理,需要返工而操作者拒绝返修的,按废品处理。并由车间报请公司给予行政处罚。对于超差但不影响使用的工件,由检验员会同车间报告技术部门,由技术部门(或有关技术员)决定处理意见,回用品按次品处理,(次品不计发工资,造成废品的按公司规定赔偿损失)。 5、检验员必须对受检的次品、返修品和废品必须隔离放置,车间或有关部门必须配合作好此项工作,如发现有把不合格品混入合格品中,将追究当事人责任。 6、检验员必须对检验完毕的工件开具工单,并如实填写合格产品、次品、废品数量。 五、总装检验 1、装配工在装机前应首先对零件做出必要的检查,发现问题应进行复查,对关键件,关键尺寸,大件等检验员应重点复检,以保证整机质量。 2、在装机过程中,检验员应参照组装检验记录表中相关检测资料,做好实测记录,确认合格后,办理合格证。 六、产品标志说明 1、为了实现可追溯性,生产中采用产品工序流程卡(可以在原工艺流程卡的基础上修订),表明原材料/产品/工序/生产日期/数量等进行标志和记录,由生产车间主管记录,当首道工序合格时进行转序,同时在产品工序流程卡上记录,当不合格时,对不合格产品进行隔离处置,同时在产品工序流程卡上记录,并终止该流程卡,事后追究。 2、检验状态标识,采用标牌xx产品转序卡)分三种如下: 合格 绿色 不合格(包括翻修品、次品、废品)红色 待检黄色 七、外协/外协物资的验收 1、查验收据:检验所需要的技术依据合同或协议书,由生产部门/技术部进行配合。其中包括企业标准,检验规范,技术条件,技术图样等。 2、质检部是进货检验的归口部门,负责对进货检验,应友好与供应商/生产部门/技术部进行配合。 3、物资到货后,接到通知登记做好记录,按产品类别进行检验。 4、对属于检查验证产品,检查内容如下: a、检查供方产品的质量合格/产品质量保证书/名称/图号/出厂日期/检验员印章等。 b、根据供方提供的质保书,发货单据,定货合同与材料进行核对,以查明供方提供的文件中所反映的材料名称/规格/材料成分/交货状态和特征等是否与标准相符。 c、对产品实物外观的检查,包括对磕碰/锈虫/划伤等的检查。 5、对属于检查验收类产品按以下的方法检查: a、第一类产品:数量 1-100件抽检50%101-500件抽检40%500-1000件抽检30% 1001件以上按25%正常一次抽样方案执行; b、第二类产品:数量1-500件抽样不少于10%500-1000件抽样不少于8%1001-2000件抽样不少于5% 2000件以上按3%,放宽一次检查方案执行。 c、对于产品质量稳定的供货方按第二类检查方案执行; d、对于产品质量不稳定和新开发的供货方按第一类检查方案执行; 6、经检验或严整合格后,由检验员在《入库验收单》上签名办理入库并作好记录。 7、经检验或严正后,由检验员在《入库验收单》上签名办理入库并作好记录。 8、供方发生以下变化时,本公司采购链部门必须向质检链部门发出通知,质检部对其提供的产品质量进行验证和考核; a、产品由一个供方转为另一个供方; b、零件由供方进行修改设计,导致尺寸、材料变化; c、供方的工艺、设备、模具具有较大的变化; d、产品不合格的限期整改时; e、产品停止供货6个月; 9、不合格的产品的处置: a、当检验员在抽样检查中发现不合格,由主管技术员复检,如复检不合格,可以判定为不合格; b、采购部对不合格产品应如数退回; c、对出不合格产品的供方,送货时要加倍检查,甚至100%检; 10、凡经检验的外协、外购产品均作好检验工作状态标识并记录。 八、计量器具管理和保养制度、 1、计量器具是产品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由质检部统一管理公司的量具和测量仪器。 2、建立计量器具台帐,按工艺要求配备。 3、对计量器进行周期检定,对不符合检定要求的,停止使用。 4、量具的发放由车间,经副总,总工批准,质检部签字后取用,并做好记录收回旧量具。 5、量具修理后,专用检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按要求进行检定,达到规定要求才可使用。 6、量具存放应有固定位置,在使用过程中应防止在操作者容易看到而有不会掉落的位置上。 7、不允许把量具与其他工具放在一起,以免受到损伤。 8、非计量检修人员,严禁自行拆卸,修理或改装量具,发现问题即使送质检部进行鉴定并安排检测。 9、量具是用于测量的工具,不允许当做其它工具使用。 10、量具使用完毕,要及时擦干净,放入量具包装盒内,对于封存量具,各方面有涂上一层防锈油。 品质管理制度 篇12一、为保证药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转并提供依据,以不断提高药品质量,根据《药品管理法》、gsp认证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以确保药品进、存、销、过程中的药品质量信息反馈准确顺畅。 二、质量信息包括以下内容: 1、国家和行业有关质量政策、法令、法规等。 2、医药市场的发展动态及新药的市场动态。 3、经营环节中与质量有关的数据、资料、记录、报表、文件等,包括药品质量,环境质量、服务质量、工作质量等各个方面。 4、上级质量监督检查发现的与本部门相关的质量信息。 5、其他的药品质量查询、质量反映及质量投诉。 三、质量信息的收集必须准确、及时、实用、经济。 四、建立完善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对异常、突发的质量信息应以书面形式24小时内迅速向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反馈,确保质量信息及时顺畅传递和准确有效的利用。 五、积极配合、相互协调做好质量信息工作,确保药品质量信息做到及时传递、准确反馈。 品质管理制度 篇131、目的 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不投入使用,确保不合格的半成品不流入下道工序,防止不合格产品出厂。 2、适用范围确保 适用于进货检验(或验证)、过程检验和出厂检验。 3、职责 3.1技术部负责进货检验或验证、过程检验,成品出厂检验。 4、检验人员 检验人员应具有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了解产品特性,熟悉标准、规程等检验依据,掌握检验技术和相关知识,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5、检验规程 技术部组织制定进货检验规程、过程检验规程和成品检验规程,经总经理批准后发放给生产部和检验人员。 6、进货检验或验证 6.1采购的原辅料及包装材料进厂后,仓库管理员作好待检标识,填写申检单交检验人员。 6.2检验人员按进货检验规程进行抽样、检验或验证,填写进货检验或验证记录,出具进货检验或验证报告。 6.3检验或验证合格的物资,由市场部仓库管理员办理入库手续;检验或验证不合格的物资,在不影响产品生产质量的前提下,经总经理批准后,作降价处理,若协商不成的,由市场部办理退货或索赔手续。 6.4市场部仓库管理员根据检验或验证结果对辅料、包装材料作好检验状态标识。 6.5当生产急需来不及检验时,由使用部门填写“紧急放行申请单”,经总经理批准后,准予紧急放行。紧急放行时必须留下样品进行检验,并对已放行的物资做好标识和记录,一旦发现问题,由生产部门负责及时追回或更换。 6.6对随货提供检验报告的产品,检验员须查验报告的符合性。对在供方检验合格的产品,仓库管理员依据技术部检验员出具的合格检验报告直接入库。 6.7进货检验或验证记录由技术部归档保管。 7、过程检验 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半成品,依据过程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合格的转入下道工序或入库,不合格的由操作者及时返工或报废。 8、出厂检验 产品加工完毕,生产车间或仓库填写申检单交技术部;技术部按产品标准或成品检验规程进行抽样、检验,出具检验报告;合格产品准予入库、出厂,不合格产品进行报废。 9、检验人员责任心不强,未按规定进行检验或验证,由此而给厂造成损失,追究其责任,并视情况赔偿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品质管理制度 篇141.目的 为完善本公司品质管理制度,加强对产品品质的监督管理,提升产品品质,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通过奖优罚劣的手段,以提高全员的积极性与责任性,进而有效达到全员参与品质,全员品管的目的。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益迈斯产品生产实现全过程的所有部门工作人员。 3.职责 3.1品保部根据检验标准、作业指导、BOM表、图纸、接线图和产品规格说明书等工艺/技术文件要求开具的品质异常处理报告和相关统计记录表格作为奖罚证据,如《进料品质异常单》、《品质异常处理单》、《产品返工通知处理单》、《绩效考核表》、《品质月报》等,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3.2生产部负责人、品保部负责人、资材部负责人和工程部负责人负责品质奖罚处置工作,并以《奖惩单》的方式呈示管理部进行批示、审核。 4.品质异常的定性范围与类别 4.1违反作业指导和计量仪器、工治具等操作规范,造成批量不良。 4.2违反检验标准而错检、漏检,致使不合格原材料进厂或不合格产品出厂,造成经济损失的。 4.3生产工序间没有按规定频次10PCS/次进行自检、互检而出现品质问题,造成返工、返修或者报废品产生的。 4.4因错发、错放产品/材料/文件,对销售/生产产生影响的。 4.5因少装、错装造成严重后果的。 4.6生产现场物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未按规定摆放、标识,造成混乱或者错用的。 5.奖励细则 5.1生产员工的奖励 5.1.1能及时发现本工序产品品质隐患,避免批量不合格品发生者,给予奖励10元/次。 5.1.2发现工艺/技术文件等编写有误,避免产生严重后果者,视其影响程度,给予奖励10-30元/次。 5.1.3发现品管员将不合格品误判为合格品,避免或减少品质损失者,视其影响程度,给予奖励10-30元/次。 5.1.4互检及时发现上工序产品存在严重品质问题,避免不合格品流入下工序者,给予奖励10元/次。 5.1.5对本工序存在的品质问题或隐患,能积极提出改善建议被采纳者,视其改善效益,给予奖励30-50元/次。 5.1.6作业员在月度本职工作上未造成任何品质异常,且积极配合品管员工作者,由生产负责人和IPQC共同评选出1名人员,并推举为“质量标兵”后,给予奖励30-50元/次。 5.2专职品管员的奖励 5.2.1发现工艺/技术文件等编写有误,避免产生严重后果者,给予奖励10元/次。 5.2.2发现相关部门资料漏洞能提前预防品质隐患者,给予奖励10元/次。 5.2.3当IPQC发现来料有批量不良时,给予奖励10元/批。 5.2.4当QA发现成品有批量不良时,参照品保部绩效奖金制度5.3.3进行奖励。 5.2.5当IQC月来料检验误判次数为0时,误判以来料检验标准允收水准为基准,且品质月报中IPQC月不良清单的平均来料不良率≦2%时,给予奖励50元/次。 5.2.6当IPQC月制程巡检误判次数为0时,即产线拆箱率为0,且品质月报中FQC成品检验合格批率≧98%时,给予奖励50元/次。 5.2.7当QA月成品检验误判次数为0时,即客户投诉次数为0,且日均抽检数量>40台时,给予奖励50元/次。 5.3各职能人员的奖励(仓库/采购/工程/技术/测试/维修/文员等) 5.3.1季度总结中,在本职工作上从未发生因人为失误而造成品质问题者,由各部门主管自行推举1名表现优异者,并视其职务重要度给予奖励10-50元/次。 5.3.2对本职工作上存在的品质问题或隐患,能积极提出改善建议被采纳者,视其改善效益,给予奖励30-50元/次。 5.3.3在本职工作上有重大品质改进突出贡献者,视其改进效益,给予奖励100-300元/次。 6..处罚细则 6.1生产员工的处罚 6.1.1未送首件工序产品确认,造成制程批量不合格者,给予处罚30元/次。 6.1.2未落实自检造成批量不合格者,给予处罚20元/次。 6.1.3未落实互检造成批量不合格流入下工序或成品者,与本工序有相关性的给予处罚10元/次。 6.1.4未落实自检/互检造成个别产品存在致命缺陷而流入下工序者,给予处罚30-50元/次。 6.1.5生产过程中故意隐瞒品质问题,不按流程私下处理者,给予处罚20元/次。 6.1.6各工序操作人员违规操作仪器、工治具等,视其情节严重给予处罚10-50元/次。 6.1.7同工序2人或以上操作时,处罚责任由成员平分或生产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协调分摊。 6.1.8员工品质意识淡薄,要求其整改纠正品质问题时态度恶劣,视情节严重给予处罚10-100元。 6.2专职品管员的处罚 6.2.1IQC参照品保部绩效奖金制度5.1.2实施处罚。 6.2.2IPQC参照品保部绩效奖金制度5.2.2、5.2.3和5.2.4实施处罚。 6.2.3QA参照品保部绩效奖金制度5.3.2实施处罚。 6.2.4售后维修员参照品保部绩效奖金制度5.4.2实施处罚。 6.3各职能人员的处罚(仓库/采购/工程/技术/测试/维修/文员等) 6.1在本职工作因人为因素(未落实标准、无责任感、粗心大意等)造成的不合格,处罚10-100元/次。 7.奖罚程序 7.1属日常作业中突发而产生的品质奖罚,由其部门于事发后48小时内将奖罚信息填写在《奖惩单》上后呈送管理部审核、批准,最后转财务部实施奖罚。 7.2属月度质量统计后而产生的品质奖罚,由其部门收集、统计相关信息,并于月初统一将奖罚信息填写在《奖惩单》上后呈送管理部审核、批准,最后转财务部实施奖罚。 7.3有关部门所有人员所产生的奖罚金额,均于当事人当月薪资中体现,并在公告栏上加以公布。 8.执行奖罚的原则 8.1具备充分的理由和清晰的证据。 8.2奖罚的轻重程度应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或损失相符合。 8.3实施处罚时,应提前确认作业指导/操作规范/检验标准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及人员资格等,如因人为因素(未落实标准、无责任感、粗心大意等)造成的不合格时,则执行品质处罚。 8.4员工对品质处罚不满意时,有上诉的权利,最终结果由品质负责人及经理裁决。 8.5本制度未尽事宜,由品质负责人或经理临时决定奖罚办法。 9.表单 《奖惩单》 10.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管理部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