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冬至:冬至是什么意思 |
范文 | 关于冬至:冬至是什么意思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12月21日~23日),太阳黄经达27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冬至”。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数九寒天从冬至开始。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日出到日没有10小时左右。冬至以后,随着地球在绕日轨道上运行,阳光直射地带便逐渐北移,使北半球白天渐增长,夜晚逐渐缩短。冬至日虽然太阳高度最低,日照时间最短,地面吸收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多,冬至后便开始数九”,每9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有的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还有一些以冬至天气看后期冷暖的谚语有:冬至出日头,正月冷死牛”、冬至有雨明春暖”等。以冬至风向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冬至南风百日阴”,冬至一场风,夏至一场暴”。以冬至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冬至冷,春节暖”,明年暖得早”等等。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