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语名言说说 |
范文 | 论语名言说说汇总60句精选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出处:论语述而下文是小编为各位读者整理的论语名言说说,供各位参考。 1、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4、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5、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6、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7、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9、躬自厚而薄责人,则远怨矣。(卫灵公) 10、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微子) 11、君子周而不比(勾结),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1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公冶长》 1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力则学文。"——《论语学而》 14、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只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5、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 1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17、三思而后行。 18、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19、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20、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21、往事已不谏,来者犹可追。 2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 2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2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泰伯》 2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卫灵公》 26、里仁为美。——《里仁》 27、每事问。—— 《论语·几佾》 28、无伐善,无施劳。——《论语·公冶长》 29、惟上知与下愚不移。—— 《论语·阳货》 3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处:论语 3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出处:论语 3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出处:论语 33、言必信,行必果。出处:《论语》 34、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出处:论语子罕 35、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3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出处:《论语子罕》 37、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38、孔子语录: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39、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出处:论语 40、不学礼,无以立。出处:论语 41、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出处:论语 42、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处: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43、过而不改,是谓过已。 44、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出处:论语—学而 4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出处:论语学而 46、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47、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4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 50、士不可以弘毅,重而循远。 5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示 52、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已自修,循序渐进耳。 5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54、伴君如伴虎。—— 论语 5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6、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57、又说:"现在的完人又何必这样呢,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长期处于贫困的境遇也不忘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算做完人了。 58、民无信不立。 59、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60、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