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托班语言活动教案 |
范文 | 托班语言活动教案(通用18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托班语言活动教案(通用1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托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语言活动: 《小汽车》 活动内容: 小汽车,嘀嘀嘀,长着一双大眼睛, 开过来,开过去,来来去去跑得急。 活动目标: 1、学会朗诵儿歌。 2、丰富一些简单的关于车的常识。 3、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出示小汽车玩具,问:“这是什么?你们还见过什么车?” 九九:大巴车。 小雨:公交车。 欣欣:小轿车。 成成:装卸车。 2、出示吉普车: 问题1:这是什么车? 问题2:有几个轮子? 问题3:这是什么?(教师手指车门) 问题4:这是什么?(教师手指方向盘) 问题5:这是什么?(教师手指车座) 问题6:小汽车开起来是什么声音? 问题7:小汽车在哪里开? 3、教授儿歌,并初步渗透视觉语言。 4、游戏:开汽车。(渗透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 托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一、教学目标: 1、能跟老师学念创编过的儿歌。 2、喜欢与同伴一起做拉大锯的民间游戏,感受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二、教学准备: 在餐后游戏时老师和幼儿做过统拉大锯的游戏。 三、教学过程: 1、教师请一名幼儿上来和老师做拉大锯的游戏,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2、教师带幼儿学念创编过的拉大锯的儿歌。 3、幼儿游戏,教师积极参与和幼儿共同游戏,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 4、幼儿自己找同伴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 感悟: 拉大锯这个民间的游戏活动,之前也在餐后游戏活动中进行过。幼儿在老师的带动下兴趣也很高。但由于以往的儿歌语句比较多,幼儿不容易记住。有的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会把自己平时说的话加进去。如:拉大锯,拉大锯,拉到北京去;或拉到某某家里去等。因此我们自己创编了拉大锯的儿歌“拉大锯,拉大锯,宝宝家(可随机选一地点或某一幼儿的家),去看戏,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起去看戏。”因为儿歌中有些来源于幼儿平时的经验。所以幼儿记起来比较容易。幼儿感到新鲜、好奇,参与活动的兴趣就更高了。传统的民间游戏模式融入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幼儿在活动中也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平时也乐意与同伴一起加入到拉大锯的游戏活动中去 托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引发幼儿乐意跟着老师表演故事。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人手一个小动物胸饰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边讲第一句故事边做动作,同时提问: ——“一只小鸭子,嘎嘎嘎,嘎嘎嘎,扑通跳进小河里” 请问:是谁来了?来了几只?它是什么颜色的?它又是怎么叫上午呢?小鸭子呢?(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不见了,没有了,跳进小河里等等) 2、“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呱,扑通跳进小河里” 请问:谁来了?什么颜色的?怎么叫的?小青蛙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3、“一只小乌龟,爬爬爬,爬爬爬,扑通跳进小河里” 请问:现在是谁来了?它是怎么来的?谁来学一下?小乌龟后来到哪里去了? 4、播放多媒体课件,请幼儿再次听一遍故事。 二、表演故事 1、现在我们来表演一下,请幼儿在座位上跟着老师边说边做动作表演。 2、出示胸饰(小朋友表演得真棒,看,现在小朋友来做小动物,请幼儿将胸饰贴在胸前),老师讲故事,请表现得好的幼儿贴上胸饰上来表演。 3、重复游戏一次。 4、教师和幼儿边讲故事边和幼儿集体表演一遍。 三、结束 小动物都玩累了,口渴了,我们一起回家和牛奶吧!走出活动室。 托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活动目标: 感受语言趣味性,愿意模仿兔子动作和发出的声音。 重点难点: 感受语言趣味性,愿意模仿兔子动作和发出的声音。 活动准备: 1、教学大书(下1)“故事”《兔子兔子上山喽》。 2、兔子手偶1个 活动过程: 一、拿一个兔子的手偶,抱着宝宝根据故事情节表演《兔子兔子上山喽》。 1、边说“兔子兔子上山喽!嘿哟!嘿哟!”边做出上山坡很吃力的样子,慢慢地从手指爬到肩膀处,然后把手偶转向宝宝,对宝宝说“你好,宝宝!” 2、边说“兔子兔子吃草喽!吧唧!吧唧!”边从肩膀爬到头顶,然后然后从宝宝头顶探下手偶的头,对宝宝说:“好香,好香呀!” 3、边说“兔子兔子下山喽!”快速从宝宝头顶滑到胸前,然后将手偶面对宝宝挥挥手说:“再见,再见啦!” 4、模仿宝宝的语气说:“别走,别走!让我们永远做好朋友。” 二、出示教学大书,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宝宝猜测画面,并逐页讲述故事。 师:书里也有一只调皮的兔子再玩“兔子上山”的游戏,一起来看看吧。 1、用掩盖的方式逐也出示画面,,增加猜测的悬念。 2、可引导宝宝模仿兔子上山时发出各种声音,如“嘿哟”“吧唧”。 3、可引导宝宝模仿兔子上山、吃草、下山、问好、说再见的动作和语言。 4、可引导宝宝通过翻页发现宝宝衣服、头发颜色与草坡、草地间类似的方法。 托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名称二:动物宝宝找妈妈 目标: 感知简单的对应关系 材料: 动物头饰 过程: 1、指出这是些什么动物。 2、模仿这些动物的叫声。 3、教师戴头饰分别扮演书中动物的妈妈,小朋友做小动物。 ――“谁是我的宝宝?” 4、幼儿要根据教师头戴何物,确定自己是谁家的孩子。 如:教师戴羊妈妈头饰问:“谁是我的宝宝?” 幼儿答:“我是羊妈妈的孩子。” 5、教师演示其中一则内容,帮动物宝宝找妈妈,幼儿用笔将小动物与它们的妈妈之间连线。 建议: 1、为幼儿提供水彩笔。 2、教师具体帮助幼儿怎样找动物妈妈。 3、通过环境布置巩固幼儿对动物习性的认识。 托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玩法: 1、托班幼儿围坐在一起。 2、念(1)句时,托儿双手手心向上,跟着节奏念儿歌,上下抖动4下; 念(2)句的前半句时先做卷左(右)边袖子的动作,念(2)句的后半句时做卷右(左)边袖子的动作; 念(3)、(4)句时左手在上,搓搓左手的手心,搓搓左手的手背; 念(5)(6)句时右手在上,搓搓右手手心,搓搓右手手背; 念(7)句时双手十指交叉抱好;念(8)句时用力甩三下。 准备:托儿已会念儿歌“洗小手”。 提示: 1、培养托儿情绪愉快地和同伴边念儿歌边做动作,体验正确洗手的方法。 2、如托班人数较多,分两次让托儿洗手,主班老师可带领部分托儿玩游戏,配班老师带领小朋友进盥洗室洗手。 附儿歌《洗小手》 (1)洗小手,洗小手, (2)先卷袖子后洗手, (3)手心搓一搓, (4)手背搓一搓, (5)换只手, (6)再搓搓, (7)抱起来,甩三下, (8)一、二、三。 托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能区分不同的小动物和不同的颜色。 2、感知上下的空间关系。 重点难点: 宝宝按颜色将小动物分类,感知上下空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学大叔“认知游戏”《动物的家》 2、宝宝用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1、 出示教学大书,引导宝宝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 ——引导宝宝观察屋顶,以及屋子里分别有哪些动物。 2、 引导宝宝安颜色将小动物分类。 ——可鼓励宝宝说一说小动物家的们是什么颜色的。 ——引导宝宝说一说蓝色、红色的们里分别住着什么动物。 3、 引导宝宝安上下位置将动物分类。 ——用纵向比较的方法,分左右请宝宝说一说楼上、楼下分别住着谁。 4、 出示宝宝用书,可引导宝宝指一指、说一说红色的们里住着谁,蓝色的们里住着谁,楼上住着谁,楼下住着谁。 ——若宝宝比较楼上楼下或门的颜色时有困难,可帮助宝宝遮挡其余的一半。 ——若宝宝能力强,可引导宝宝边指边说一说小动物是住在楼上或楼下的,它的门的颜色等。 5、 可引导宝宝说一说自己班的教师或自己家的房子时在楼上还是楼下,门的颜色是什么。 托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8活动目标: 尝试有节奏地念出儿歌,感受儿歌的诙谐。 重点难点: 尝试有节奏地念出儿歌《大头》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能安静阅读图书,知道一页一页翻书 物质准备: 教学大书,童谣《大头》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教学大书,通过谈话活动引导宝宝观察画面内容。 --引导宝宝关注画面中心的宝宝。 --这个宝宝没有打伞,他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他和别的宝宝有什么不同?他的头很大。有一首儿歌要《大头》,我们一起来念一念。 二、引导宝宝学念儿歌。 --有节奏的朗诵儿歌,帮助宝宝记忆。 --鼓励宝宝念儿歌。 --鼓励宝宝逐句学会儿歌,可用拍手的方式帮助宝宝熟悉节奏。 三、儿歌表演,给予评价。 --请宝宝分组进行儿歌表演。 托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9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引发幼儿乐意跟着老师表演故事。 准备:多媒体课件、人手一个小动物胸饰 过程: 一、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边讲第一句故事边做动作,同时提问:——“一只小鸭子,嘎嘎嘎,嘎嘎嘎,扑通跳进小河里”请问:是谁来了?来了几只?它是什么颜色的?它又是怎么叫上午呢?小鸭子呢?(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不见了,没有了,跳进小河里等等) 2、“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呱,扑通跳进小河里”请问:谁来了?什么颜色的?怎么叫的?小青蛙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3、“一只小乌龟,爬爬爬,爬爬爬,扑通跳进小河里”请问:现在是谁来了?它是怎么来的?谁来学一下?小乌龟后来到哪里去了? 4、播放多媒体课件,请幼儿再次听一遍故事。 二、表演故事 1、现在我们来表演一下,请幼儿在座位上跟着老师边说边做动作表演。 2、出示胸饰(小朋友表演得真棒,看,现在小朋友来做小动物,请幼儿将胸饰贴在胸前),老师讲故事,请表现得好的幼儿贴上胸饰上来表演。 3、重复游戏一次。 4、教师和幼儿边讲故事边和幼儿集体表演一遍。 三、结束 小动物都玩累了,口渴了,我们一起回家和牛奶吧!走出活动室。 托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0活动目标: 1、感知白天和夜晚的不同。 2、能将太阳和月亮的贴纸粘贴到相应的画面中。 重点难点: 白天和夜晚的不同将太阳和月亮分别粘在画面中相应的地方 活动准备: 1、游戏《白天和夜晚》 活动过程: 1、出示游戏本的画面,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宝宝观察画面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2、结合宝宝已有的生活经验,请宝宝说一说在白天和夜晚能看见什么。 3、鼓励宝宝将太阳和月亮的贴纸分别贴在白天和夜晚画面中相应地方,观察并适时指导。 ——引导宝宝观察太阳和月亮的贴纸,说一说什么时候能看见太阳,什么时候能看见月亮。 ——不必要求宝宝粘贴在位置非常准确。 托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1活动目标 1、感受彩色气球的美和猫眯的行为美。 2、乐意听故事,学讲故事中的句子。 活动准备 1、已认识红、黄、绿、紫、蓝等颜色。 2、红、黄、绿、紫、蓝等颜色的气球各一只。 3、图片,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讲述故事,边讲边提问: ――红色的气球像什么? ――黄色的气球像什么? ――绿色的气球像什么? ――小猪为什么流眼泪了?猫眯是怎么做的? 2、请幼儿说说,喜欢猫咪吗? 3、请幼儿给猫咪送气球,并说一句话。 附故事:猫咪分气球 猫咪拿来五只气球,分给大家。猫咪说:“这是顶顶好玩的气球。” 红色的给小狗。哇,红色的气球像团火。 黄色的`给小猴。哇,黄色的气球像鸭梨。 绿色的给小兔。哇,绿色的气球像个大苹果。 紫色的给小猪。小猪力气大!吹呀,吹呀,啪!吹爆了,紫色的气球变成碎片片,小猪抹起了眼泪。 猫咪拿出第五只气球,吹呀,吹呀,吹大了,气球像蓝天一样美丽。猫咪把蓝气球送给了小猪,小猪笑了。 袋鼠阿姨走过来,把一束吹好的气球送给猫咪,夸他是个好孩子。 托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2目标:发展幼儿听力,学习有礼貌地对话。 准备:幼儿已有过年时拜年的生活经验。 过程:1、情境表演: 教师扮乙:“恭喜恭喜,我给大家拜年了!拜年了,拜年了!”随即“笃笃笃”模仿敲门。 幼儿扮甲:(蒙上眼睛)谁敲我的门? 乙:我是你的好朋友,猜猜我是谁? 甲:是XX老师。 2、老师拜年的时候说了什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拜年了。谁来给大家拜年呢? 3、幼儿蒙上眼睛与教师共同游戏。 4、幼儿猜出后游戏重新开始。 建议:如果蒙上眼睛有难度,可以先不蒙眼睛,以后逐渐提高难度。 托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3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故事,了解故事名称及故事情节。 2、在教师带领下,学习逐页翻阅幼儿用书,并能根据画面中动物某部位身体特征,猜测出相应的动物。 活动准备: 1、教学大书、幼儿用书、学习单和教学DVD 2、收集沐浴乳、洗发露、香皂、沐浴球及浴巾等洗浴用品 活动过程: 1、出示洗浴用品,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其用途,引入主题。 师: (1)小朋友,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出示洗浴用品引导幼儿观察并了解其用途) (2)今天,老师要讲一个故事,名字叫《我爱洗澡》。我们一起听一听, 看一看! 2、师边翻阅大书,边用清晰而缓慢的语调讲述画面内容,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欣赏故事情节。 3、师以启发式的提问,帮助幼儿梳理故事中的角色与主要情节。 师: (1)故事里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2)小动物们洗澡时,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我们再来听一听故事! 4、幼儿倾听第二遍故事,师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小兔子的神态和位置的变化,帮助幼儿理解小兔子最后为什么喜欢洗澡。 (1)师:小兔子一开始喜欢洗澡吗? (2)师重点指出每页中的小兔子,请幼儿说说小兔子在干什么。 (3)师:小兔子最后跑到哪里去了?后来,小兔子为什么喜欢洗澡了? 5、师再次带领幼儿阅读大书,进一步感知、理解故事中有趣的洗澡情节。 6、结合故事,引导幼儿说一说洗完澡后是什么感觉。 师: (1)洗完澡,身上的皮肤会变得怎么样?(好香、好滑) (2)你们喜欢洗澡吗?你们洗过澡,身体有什么感觉?(好舒服) 7、引导幼儿尝试自己翻阅幼儿用书,再说说看藏在泡泡中的动物在哪里,激发幼儿再次阅读的兴趣。 延伸活动: 1、在区角中摆放幼儿收集到的洗浴用品,引导幼儿用看、摸、闻等方法了解洗浴用品的名称、外形及气味。 2、操作游戏:学习单《洗澡用什么》 托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4设计用意: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里,当小孩们看见“毛毛虫”时常常会显现出好奇、恐惧等等形形色色的反应。但是,十之八九孩子并不晓得毛毛虫最后会变为漂亮的小蝴蝶。因此我们依照教学主题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语言教学《毛毛虫的小故事》即是教学之一。我们企图通过一個生动有趣的故事,协助幼儿园小班孩子了解毛毛虫退变成小蝴蝶的过程,与此同时学习准确地使用量词,使孩子在一边游戏一边述说的过程内,很好的理解小故事,体会参加文学教学的愉快。 教学目标: 1、通过生动而且有趣的游戏教学,协助孩子理解小故事内容。 2、启发孩子学讲量词:个、支、片;学讲短句:第1日找着了个红苹果、次日找着了2支黄甘蕉(即指:香蕉)、第3日找着了三片绿叶子。 3、初步培育孩子对文学教学的兴致,愿意参与文学教学,并体会成功的愉快。 教学预备: 1、孩子动手操作教学材料一人一份:苹果一個、甘蕉(即指:香蕉)2支、叶子三片(安排成苹果园、甘蕉(即指:香蕉)园、小林子的情景),纱巾1条。 2、孩子已看过毛毛虫与小蝴蝶的图片,清楚些许简易的知识。 3、录音机、Music磁带。 4、自制小故事图书。 教学过程: 一、律动“毛毛虫热身操”,启发兴致。 师:“毛毛虫们,跟着大姐姐到草坪上去玩好不好?”,“让毛毛虫们与大姐姐一块儿来跳个舞吧”。(师、幼随Music一块儿做“毛毛虫热身操”。) 二、游戏“毛毛虫的小故事”,协助理解。 师:“毛毛虫的肚皮饿啦,让我们一块儿去找吃的物品吧。”(幼儿教师启发孩子依照场景开展游戏,边教学边述说,提示孩子准确使用量词:个、支、片)。 1、第1日,毛毛虫们与大姐姐一块儿到苹果园中,每条毛毛虫吃一個苹果。(孩子随教师一块儿爬到“苹果园”,将一個苹果摘下贴于自个儿的肚皮上,一边做一边讲:“我找着了个红苹果,啊唔啊唔吃了啦。”) 2、次日,毛毛虫们与大姐姐一块儿到甘蕉(即指:香蕉)园中,每条毛毛虫吃两支甘蕉(即指:香蕉)。(孩子随教师一块儿爬到“甘蕉(即指:香蕉)园”,将2支甘蕉(即指:香蕉)摘下贴于自个儿的肚皮上,一边做一边讲:“我找着了2支黄甘蕉(即指:香蕉),啊唔啊唔吃了啦。”) 3、第3日,毛毛虫们与大姐姐一块儿到小林子中,每条毛毛吃三片小叶子。(孩子随教师一块儿爬到“小林子”,将三片摘下贴于自个儿的肚皮上,一边做一边讲:“我找着了三片绿叶子,啊唔啊唔吃了啦。”) 三、融合游戏经验,勇敢述说小故事。 1、教师:“毛毛虫们你们吃饱了么?能告知大伙儿这三天你吃了些啥吗?”(启发孩子自由地开展沟通。请个别孩子在集风光前行行述说。) 2、(展示自制的图书)教师:“大姐姐编了个小故事,名称就叫《毛毛虫的小故事》,孩子们是否想听呀?”(启发孩子一边看图书场景边完好无损地听小故事,在小故事的结末端分以前插进提问:毛毛虫们你们吃饱了会怎样哩?以后会变为啥呢?) 3、师、幼一块儿完好无损地述说小故事。 四、效仿毛毛虫变小蝴蝶,添加情调。 1、教师:“毛毛虫们,你们累吗?叫我们歇息吧!”(孩子自个儿将丝巾披在身上变为蛹,接着听Music慢慢变为小蝴蝶飞起来。) 2、教师:“小蝴蝶们让我们一块儿到外头去做游戏吧!”(教师跟幼儿听Music做小蝴蝶飞出教学室。) 托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5目标: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愿意学讲故事中的对话。 准备: 1、图片。 2、故事磁带。 过程: 1、倾听理解故事1―2段。 ――出示一条小金鱼的形象,问:它是谁呀?它在看什么、想什么?引出故事。 ―一一出示图片边指边讲故事1―2段,教师可提以下问题:小金鱼先找的朋友是谁?小鸡能和小金鱼做朋友吗?它们是怎么说的?小鸟能和小金鱼做朋友吗?它们是怎么说的? ――学说小金鱼、小鸡、小鸟之间的对话。 2、观察图片,最后,小金鱼找到了谁做朋友,它们是怎么说的。为什么它们能成朋友? 3、教师再一次结合图片完整地讲一遍故事。 附 小金鱼找朋友 池塘里有一条小金鱼在游来游去,想找好朋友。游啊游,看到岸上有一只小鸡,他对小鸡说:“小鸡小鸡,我们一起玩,好吗?”小鸡说:“对不起,我不会游泳,你找别人吧!” 小金鱼又游啊游,看到一只小鸟在天上飞,他对小鸟说:“小鸟小鸟,我们一起玩,好吗?”小鸟说:“对不起,我不会游泳,你找别人吧!”小金鱼嘟着嘴又游开了。 他游啊游,看到前面有许多大脑袋、细尾巴、全身乌黑的小东西在游,他赶快游过去说:“你们好,我是小金鱼。”那些乌黑的小东西说:“你好,我们是蝌蚪。”小金鱼说:“我们一起玩好吗?”“好的。”小金鱼终于找到了朋友。他们一起在水中玩得非常开心。小朋友,你们说,小金鱼的朋友是谁呀? 托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6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学习用完整的语句描述图片的内容,并按事件发展的顺序进行讲述。 2、知道邻居之间要互相关心、多为别人着想。 活动准备: 1、自制教学挂图表幅。 2、事先排练情境表演“午休时”。 活动过程: 一、导题 1、出示小刺猬与鹦鹉的卡片,提问:你知道他俩是谁吗?你想知道他俩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引发故事名称)。 2、出示教学挂图《两个邻居》,教师指导幼儿按顺序观察画面。 3、幼儿两人一组,配对进行讲述。 二、帮助幼儿理解画面内容,知道要学会互相关心,并能用完整的语句进行回答 1、小刺猬家住什么地方? 2、谁住在小刺猬家的楼上? 3、鹦鹉在阳台上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4、小刺猬生火做饭,发行了什么事? 5、鹦鹉为什么要用水把小刺猬炉子里的火泼灭? 6、请你帮小刺猬和鹦鹉出出主意,他们各自应该怎么做,才能友好和睦相处?(引导幼儿进行讨论,想出多各方法,激发互相关心、多为别人着想的情感。) 7、请1~2名幼儿将故事讲述一遍。 三、理解他人需要,学会关心,为别人着想 1、引导幼儿观看情境表演“午休时”(附后)。提问:红红在家里拍球,冬冬知道了是怎么做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引导幼儿进行讨论,使用权幼儿知道邻居之间要互相关心,要为别人着想。) 2、小结:生活中有许多人需要我们支关心,如果我们学会了互相关心,就会感到快乐。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开展相关的表演游戏,进一步体验互爱情感。 情境表演内容: 《午休时》 冬冬正在午睡,楼上传来了“嘭嘭”的响声,冬冬上楼一看,原来是红红在家里拍球,冬冬说:“现在是休息时间,你拍球会影响大家的。”红红听了,小声地就:“对不起,我不手了,我看书,行吗?”冬冬笑着点点头。 托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7活动目的: 1、细致谛听诗歌,感觉诗歌优美的意境。 2、在明白诗歌的根本上,开端进修仿编。 活动预备: 配乐诗歌《出海》、大海配景图、大海里的种种工具、幼儿人手一张长方形纸。 活动过程: 一、感觉诗歌的意境 1、出示图片(大海配景图) (1)师:看看,这是什么处所? (2)师:看到这么美的大海,你想干什么? (3)师:我呀,想出海,想到海面上去看看、玩玩,你们帮我想想,坐什么去呢? (4)师:有这么多的海上交通东西,我可以划着划子去,可以坐飞机去看海,可以坐大汽船去……那好吧,我就坐大船去,海上有什么呢? 2、观赏诗歌《出海》 二、明白进修诗歌 1、提问: (1)我出海时,看到了什么? (2)在听的时间,你喜好诗歌里的哪一句? 2、再次观赏,跟念诗歌。 师:大海真美啊!想不想和我一路去看看,玩玩?好,我们一路《出海》 三、幼儿园教育随笔进修仿编诗歌 1、师:我们看到了浪花、白云、海鸟、风帆,你还会看到什么呢? 2、凭据幼儿的答复,引导幼儿仿编。 如:幼儿:海龟。师:海龟有几多呀?幼儿:海龟一只只。 3、师幼一路仿编诗歌。 师:真棒!把你们看到的工具,都编到诗歌里去吧! 四、一边折船,一边观赏诗歌 1、师:(出示船)你们看,这是什么?(船)你们谁知道我是怎么做的?让我们一路折艘船出海吧! 2、引导幼儿用长方形纸折船。(自由想象折船) 师:比比谁折的船美丽? 五、领导幼儿拿着纸船在诗歌的意境中边念边开出运动室。 师:好了,我们开着划子出海去了。(跟着音音律动做行动) 托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8一、活动的由来: 通过欣赏诗歌,发展幼儿的语言,丰富幼儿的词汇,使中班的幼儿有创作的欲望。 二、活动名称:学诗歌“家”。 三、活动目标: 1、学习诗歌“家”感受诗歌的美。 2、能大胆的创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尝试精神。 3、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个大家庭,每个小朋友要关心爱护幼儿园。 四、活动准备:鱼、白云、小鸟、蝴蝶、风景画一幅。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话题: 1、小朋友今天来幼儿园是谁送的你呀? 2、你家里有谁呀?你家住在哪里呀?你喜欢自己的家吗? 3、今天有几个小动物迷路了,我们帮助它们找自己的家好吗? (1)说说小鱼的家在什么地方? (2)说说小鸟的家在什么地方? (3)说说蝴蝶的家在什么地方? (4)说说幼儿园是谁的家?(教师重点讲解重叠词) (二)欣赏诗歌: 深深的大海是鱼儿的家, 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 密密的森林是小鸟的家, 红红的花朵是蝴蝶的家, 快快乐乐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 (三)学习创编诗歌: 1、和幼儿一起说说其他小动物的加在哪里?鼓励幼儿说出来和别人不一样的诗歌。 2、每人说一句,共同完成班级创编的诗歌“家”。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