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名著《西游记》的读书笔记 |
范文 | 名著《西游记》的读书笔记15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笔记呢?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名著《西游记》的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名著《西游记》的读书笔记1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古典四大名著可谓家喻户晓。而这四大名著中,最令我动心的还是那本《西游记》。 《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所写,他笔下的一个个人物仿佛跃然于纸上,栩栩如生:一心向佛却善恶不分的唐僧;武力高强,桀骜不驯的孙悟空;好吃懒做,但忠心耿耿的猪八戒;任劳任怨的沙和尚;还有那一个个心怀鬼胎的妖怪……还有那动人的情节,精炼的文字,这些都在吸引着我不断往下看。 《西游记》中的人物个个都有自己的特色,可我最喜欢的人物,不是那武力高强的齐天大圣,而是缺点百出的猪八戒。他似乎不那么招人待见,又是好吃懒做,又是贪财,又是自私自利,又是好色…可是,他身上也有令人肃然起敬的闪光点。他非常任劳任怨,别人都不想干的脏活累活,他总是挑起这个重担;师傅被抓走,尽管他的武功不像大师兄孙悟空那么高强,可他一到战场上,从来没有退缩。他也是个脑子不好使的人,导致他经常被孙悟空逗得团团转。这一个个鲜明的特征,构成了这么一个有血有肉的角色——猪八戒。他经常使我捧腹大笑,给我带来不少欢乐。我总觉得,孙悟空除了有些调皮外,几乎没有什么缺点,这是不真实的;而唐僧婆婆妈妈的,还经常善恶不分,黑白颠倒,十分不讨人喜欢;而沙和尚没有什么性格特征,似乎只是个挑着担子的过路人,也让人喜欢不起来。但是猪八戒,他是个既有优点,也有缺点的角色,这样的人在我们的身边似乎随处可见,这让我产生了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 我觉得,猪八戒身上有一个最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品质——知错就改。他本来因为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间,可他还是在人间作恶。但是,在唐僧一行的教育下,悬崖勒马,浪子回头,最后有了净坛使者这个圆满的结果。这样的事情,说说简单,可是要真的这么做,可不知道要有多难。就拿我来说吧:我明明下定决心每天要坚持锻炼,可是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这么一件小事都如此之难,何况改变自己的性格呢?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要克服这个本性,需要天大的努力。 西游记是中国漫漫古典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有文学价值,更教给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我们应该把这件无价的宝物,继承并发扬下去! 名著《西游记》的读书笔记2《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章回体神魔小说,《西游记》记载了唐僧师徒一起去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师徒四人中,最忠厚的是沙僧,他为人忠厚老实,一心随师父去西天取经,他的决心实在让我赞叹不已。 猪八戒,大家都知道,他有三大恶习:好吃、好色、好睡,而且他非常贪婪,并且做事没有决心,一遇到困难就想退缩,他想取真经时,还求佛祖让他下凡来玩呢! 悟空最大的优点是非常勇敢,他从不向困难低头,一直勇往直前,一路帮师傅降妖除魔,师傅被妖怪抓走了,他或者靠自己、或者寻求外援,总之想方设法营救师傅。他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意志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唐僧有时会很固执,但他最大的优点是非常善良,虽然有时会显得有些懦弱,但柔弱的外表下,却有一颗坚持目标、永不懈怠的心。凭借着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取得了真经。 《西游记》让我领悟到:想做成一件伟大的事情,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因此我们要学着勇敢,要有一颗执着的心,不断努力奋斗,只有这样最终才能取得成功。 名著《西游记》的读书笔记3一本好书可以启迪人们的智慧,陶冶我们的情操;然而,一本不健康的书会使人思想改变,道德败坏。所以,我们要不断地读书,读好书。我家就有一本好书,它让我不断前进,克服困难,不折不挠。这本书就是《西游记》,它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吴承恩。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带领三个徒弟,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西天取经路途遥远,危险重重,经常有妖魔鬼怪出没。唐僧没有法力,经常被妖怪捉走,多亏他的三个徒弟斩妖除魔,及时营救,一路风餐露宿走到西天。唐僧的三个徒弟中属大徒弟孙悟空本领最大,他有火眼金睛,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云能行十万八千里;二徒弟猪八戒好吃懒做,还经常说孙悟空的坏话;三徒弟沙悟净,虽然本领较弱,但是勤勤恳恳,一路挑着行李。 唐僧师徒四人这一路有很多危险,也有矛盾。白骨精曾三次变作人形,被孙悟空一眼识破,当场打死。唐僧误解孙悟空滥杀无辜,把孙悟空赶走了。但当唐僧再遇到危险的时候,孙悟空毫不犹豫地出手相救,师徒二人冰释前嫌。这一路,自然环境恶劣,有火焰山,狂风暴雨,有大江大河阻挡他们的去路,他们披荆斩棘,坚定信念,一直求取到真经。 《西游记》告诉我:遇到困难要百折不挠,不放弃;而且要有智慧。不要因为一点困难就放弃,坚持就会胜利! 名著《西游记》的读书笔记4《西游记》的主要故事是写悟空保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伏魔,克服了种种困难,最后取经成功。唐僧取经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唐代的僧人玄奘前后用了十七多年的时间,从长安出发,走了几万里路程,从印度取得了六百多部梵文佛经回来。玄奘曾口述他西行的见闻,由门徒辩机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后来,门徒惠立和彦棕又写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述了玄奘西域取经的详细经历。宋代以后,取经故事已在民间广泛流传,出现了带有神话色彩的话本,并在舞台上演出。吴承恩的《西游记》直接继承了有关取经故事的民间文学素材。 《西游记》是一部伟大的浪漫注意长篇小说。《西游记》不仅创造了一个神奇的,丰富的幻想世界,而且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完整的艺术形式。全书共一百回,第十四回以前,穿插着大闹天宫,魏征斩龙,唐太宗入冥,刘全进瓜,和玄奘奉昭取经等内容。其中大闹天宫是《西游记》最精彩的部分。作者在这里塑造了悟空这一叛逆的英雄形象。揭露了天宫统治者的腐朽无能,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人民坚毅无畏的反抗斗争精神。后八十六回写玄奘师徒西行取经,经历了数十番离奇古怪的灾难,终于达到了西天,取经成功,表现了他们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和征服自然的英雄气概。全书幽默诙谐,充满活力和乐观精神。 名著《西游记》的读书笔记5“你挑着担,我牵着马……”每当听到这首歌时,我们就会想起那妇孺皆知,脍炙人口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了。这部小说主要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去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读着它,我仿佛看到了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取经路上的身影。 孙悟空可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英雄,他英勇无畏,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他敢与玉皇大帝斗,敢与如来佛祖斗,敢与妖魔鬼怪斗。我们真应该学习他这种天不怕地不怕顽强不屈的精神,敢与一切恶势力斗,敢与一切不良现象斗,敢与一切困难斗,不战胜它,誓不罢休! 唐僧是个善良之人,以慈悲为怀,一路上洒下了爱的种子。但是他凡人俗眼,人妖不分,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错怪孙悟空打死白骨精先后变成的年轻女子、老婆婆、老翁。以致于将孙悟空驱走,自己多次落入妖怪手中的可悲下场。我们应该学习他富有爱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可是不能像他那样不辨是非,冤枉好人,上坏人的当啊! 总之,师徒四人个性鲜明。我们要学习他们的优点,克服其不足。正如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力争做一个十全十美的人。 名著《西游记》的读书笔记6《西游记》,一部科幻巨著,四个人,一场戏,四种人生。 《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的人是那似乎只会牵马、挑行李,做个背景或路人甲的沙悟净。孙悟空太闹腾,少了他却又太闷,像童年时代的我们,闯祸,撒娇,发脾气,唐僧那顽固不化的话语就像中年人惯有的教训的语气,自己迷茫着,却还要教徒弟们。看到后面,我觉得孙悟空也真的挺可怜的,遇到不理解自己的人,就像当初压在五指山下对身上的山说话一样。 八戒像跟屁虫,墙头草,没有自己的主见,有时向着唐僧,有时向着沙僧,像青年时代的二愣子,没主见,自私,贪心,又贪恋着温暖,有点不做事却想坐享其成的感觉。 而唐僧呢?罗嗦得很!带着中年人的迷茫、无助,却又十分固执,总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可给我的感觉他却是那么胆小如鼠,每次遇到妖精都一副惊慌的表情,然后束手就擒,依赖着孙悟空保护他,每到这时,总会让我想起那些依恋年事已高的父母帮自己的无能小子。 沙悟净却截然不同,他是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他的身上让我看到一种无奈,一种沧桑,一种淡然。他默默地承担着挑担子的苦活,再累也不会像八戒那样向师傅撒娇:“累坏我了,师傅,咱休息下吧。”,更不会像孙悟空那样任性地抛下行李,不负责地回流沙河去。他只是默默地保护着师傅,默默地从孙悟空手中牵过白龙马的绳子,即使他那时也很累。他的眼睛很清澈,不像悟空那么灵动闪烁,不似八戒那么狡黠,只总是那么静静地望着远方…… 《西游记》,一部蕴含着无数深意的好书,每处细节,都总让我感受到一种人生。如此的好书,怎么能错过呢?你也来看看吧。 名著《西游记》的读书笔记7一部众所周知,百看不厌的名著《西游记》,赢得了不知多少人的喜爱。也是这部名著使我的生活充满了趣味。 悟空,许多儿童的偶像,他乐观,聪明,勇敢,充满了斗争精神;然而与悟空相应成趣的是他的师弟猪八戒,他身上有许多的小毛病,却也有许多的优秀的品质;和悟空,猪八戒这一猴一猪比起来,第三为土地沙和尚就成了不可缺少的配角;唐僧虽说是取经的领导人,却总是太慈悲,不分清红皂白地训斥悟空,不明不白地就掉进了妖怪的陷阱。 这部名著给了我很多其实,那就是:为了实现我们的愿望,达到自己的目标,我们必须艰苦奋战,长期坚持,勇敢地战胜一切敌人,不可知难而退。我们只要踏出了第一步,那么就要去走第二步,第三步……记得我参加过一个演讲比赛,知道老师不是说我这演讲的不要了,就是那出错了,气急败坏之下,我做出了一个过后让自己后悔的决定,那就是退出比赛。想想《西游记》里的四个人,再看看自己,多大点困难,我就不够勇敢地去克服,去战胜,怎么可能取得成功? 名著《西游记》的读书笔记8我第一次接触中国四大名著的就是西游记,起初不是因为看书才知道了这部惊天地泣鬼神的著作,而是我小的时候在电视上看到的,这是一部讲述一位天神下界历劫转世投胎为一位僧人,他就是东土大唐的唐三藏。途中收取三位徒弟加一匹白马的取经故事。 唐三藏从小在寺庙里长大,方丈很是看中他,后来皇帝派他去西天取经。唐三藏路经五指山的时候收取了大徒弟孙悟空(齐天大圣),路过一条河的时候白马因被小白龙吃了,收了小白龙做白马,路过高老庄收取二徒弟猪八戒(天蓬元帅),路经流沙河收取三徒弟沙悟净(卷帘大将)。他们师徒四人加一匹白马跋山涉水,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跋山涉水来到了西天,取得了真经。 我从这部著作里面看到了师徒恩情大于天,三个徒弟为了保护自己的师傅拼尽所有,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孙悟空为了保护自己的师傅,宁愿被自己的师傅责罚,咒骂,念紧箍咒也要保护自己师傅的安全,这种师生恩情是我们要学习的。我们作为当代的的大学生我们的师傅也就是我们的老师他们对我们付出的点点滴滴我们都应该给予回报,我们应该回应他们,他们每天的辛苦付出在讲台上挥洒的汗水我们都应该给予回报,师生恩情大于天,老师们把我们引向了成功之路我们要回报他们。有句话“一日为师 终生为父”,我们的父母是生养我们的父母,我们的老师就是引领我们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二个父母,“师生恩情大于天”。 名著《西游记》的读书笔记9《西游记》是一部神魔长篇章回体小说,这部小说记载了师徒四人要去西天取经的路上,经历了九九八十一种的困难。一路上为民除害,消灭妖怪,最终求得了真经。 这师徒四人中,我最敬佩和喜爱的,就是孙悟空了,他虽然有许多缺点,但他的身上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比如说他不屈不挠,无所畏惧;机智灵活,讲究策略;积极乐观,永不言败;为民除害,大公无私等等等等,其中我最为欣赏他不屈不挠,无所畏惧的精神了。就拿“三打白骨精”来说吧,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艰难跋涉,来到宛子山。山中波月洞内住着一只千年尸魔白骨精。她残暴、狡猾,善用伎俩,想吃到唐僧肉以保长生不老。为让计谋得逞,她幻化成村姑但被孙悟空识破,后又变成一个老妪,又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两次将妖怪的肉身打死,但唐僧不识妖怪,反而责怪孙悟空连伤母女二人,恣意行凶。白骨精第三次化身为一个老丈,再次来到唐僧面前,孙悟空一眼认出妖怪,为保师傅安全,强忍紧箍咒的痛苦,将妖怪再次赶跑。白骨精失败三次,又生毒计,假冒佛祖之名责怪唐僧处事不当。唐僧果然中计,贬走了孙悟空。孙悟空恳求不成只得只身返回花果山。随后,唐僧、沙僧中计就擒,八戒侥幸逃出,知道妖怪厉害,跑到花果山请孙悟空回来救师父。孙悟空得知师父遭难,毅然与八戒离开花果山,智斗妖精,救出唐僧,师徒四人又同心同德踏上西行的征途。 《西游记》让我领悟到办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绝非易事。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经历了众多的险难。就拿我们的学习来说吧,我们经历的哪一天又何尝没有困难呢?我们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到高中毕业考大学,大学读完走向社会……又何尝仅仅是九九八十一难呢?唐僧师徒四人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正是他们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才得以成功。这又让我懂得了想要办成一件大事,必须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成功的道理。 名著《西游记》的读书笔记10人生不是一次旅行,而是一个风云莫测的战场。时时充满威胁,处处危机四伏。当自己的弹打光了,食物耗尽了,体力干枯了时,在不远的山头上又冲出了连绵不绝的敌人。那种绝望与无助的感觉我知道有多么崩溃人心,但崩溃是不允许的。我们有家人,有朋友,有爱的人,不能这样就轻易倒下。就像唐僧一样,不放弃、不舍弃、不抛弃,他用自己不屈的信念引领着徒弟们走向胜利。对,他是爱哭,但人不可貌相。往往那些渺小的人的身躯中蕴含着伟大的灵魂。他们虽然不勇猛,但是坚韧。他们不速战速决,但会稳扎稳打绝不退后。无论我们是不是行驶在茫茫大海的孤舟,既然已经开始了,我们就没有理由不去拼搏,我们只有一直向前冲。不管前途有多少黑暗,途中隐藏的暗礁有多少,空中的风暴有多猛烈,我们只有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有价值,而不是怀着一个懦弱、退缩的丑陋灵魂。对于那些一遇到困难就退后的人,我只想对他们说一句:“你们从什么时候开始迷失自己的?” “朋友”,是我们人生中的一种存在。我们应该乐于施善,广交朋友。在这方面仁慈的唐僧一定做得最好,在西天取经这条漫漫长路上,他途经的每一个国家、每一座村庄、每一个家庭甚至每一位路人,他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我觉得没有任何一种方式比帮助他人更有意义,雷锋就告诉了我们这一点,我们人生的意义就体现在这其中:用自己有限的生命,无限的为人民服务。 总感觉西天取经这一过程等同于我们人的一生。从初出茅庐到略有小成再到历经艰辛最后到马到成功,不是像极了我们人生吗?但有些人的结局却不是马到成功而是痛苦和一桌的杯具(悲剧)草草收场。在我们人的一生中,有坎坷、有悲欢、有离合。期间我们可能会悲叹、会逃避、会倒下。但我们必须面对,必须接受,必须坚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幸福,才能欢笑,才能死而无憾。 一点都不夸张,一点都不好笑。人生就是《西游记》,《西游记》就是人生。只有做到:大师兄的执着勇敢,二师兄的知错就改,三师兄的是非分明以及师父的乐于助人,我们的一生才能算真正的完结。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是自豪给自己看的。当你吁最后一口气时能够有一组绚丽的.走马灯;当自己灵魂站在天堂时,对着自己躺在大地中的身体也能无悔的露出会心的微笑。 名著《西游记》的读书笔记11《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无论是道理的深厚还是语言文字的精湛,都可以说是中国第一大文学著作。 故事虽然以西天取经为主轴,但其中的主人公却并非唐三藏,而是孙悟空。对于这一艺术形象,作者既以现实的人性为基础,又加上作为其原形的各种动物的特征,再加上浪漫的想象,写得生动活泼,令人喜爱。 通过孙悟空的大闹天宫和徒弟三人保护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修成了正果,充分地表现出了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可以让人们感受孙悟空的热爱自由、不爱拘束、勇于反抗的特点,体现着人性的欲求,而他的神通广大、变化无穷,则是人们自由幻想的产物;他的机灵好动、淘气捣蛋,又是猴类特征和人性的混合。而猪八戒行动莽撞、贪吃好睡、懒惰、笨拙等特点,既与他错投猪胎有关,又是人性的表现。猪八戒也有长处,如能吃苦、在妖魔面前从不屈服、总记得自己是“天蓬元帅”下凡等,但他的毛病特别多,他贪恋女色,好占小便宜,对大师兄孙悟空心怀嫉妒,遇到困难常常动摇,老想着回高老庄当女婿,在取经的路上还瞒着师傅攒着一笔小小的私房钱等。他在勇敢中带着怯懦,憨厚中带着奸猾。猪八戒的形象体现了人类普通存在的欲望和弱点。 《西游记》的写作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八十一难、七十二变,各种神魔的本领都充满了幻想色彩,这是以具有充分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的幻想情节来表现生活的。 《西游记》糅合了佛、道、儒三家之言,时而讲“禅心”“六贼”“圆觉”,时而讲“真性”“元神”“凝玄”,故弄玄虚。《西游记》文字幽默诙谐、灵动流利,描写了各种奇幻场面,塑造了许多神话人物形象,不仅填补了中国文学的一种缺陷,而且体现了中国文学的一旦摆脱思想拘束以后所产生的活力,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名著《西游记》的读书笔记12小时候看电视剧《西游记》很多地方都没看懂,现在看了原著的前几回,补充一下认识。 大闹天宫是孙悟空不对 天廷对孙悟空很宽容。他在四海龙王那强要了金箍棒和披挂,在阴间天子十代冥王眼前强销了死籍,已经严重破坏了天廷的秩序。玉皇大帝却要招安他,还封了官。孙悟空嫌官小,其实他一个妖猴封弼马温正合适。孙悟空反下界后,自封为“齐天大圣”,在人间这是大逆不道要杀无赦的,但是玉帝再次招安他,还真封他为“齐天大圣”。他又因王母娘娘没请他,大闹了蟠桃会。王母娘娘请的是各路神仙、观音菩萨这个级别的人,当然不会请他。他又反下界去,玉帝这才派天兵天将捉拿他。 孙悟空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就像一个婴儿,开始什么都不会。去拜师时向一个樵夫问路,不管人家正在干什么就让人家给他带路,没礼貌。学了本领就卖弄,不知天高地厚,后来自封“齐天大圣”,甚至想当玉帝。知道龙王有宝贝就强要,到地府强销死籍,到了南天门奇怪怎么把门的不让他进,他不懂天廷的秩序。《西游记》的最后孙悟空成佛,所以整个《西游记》是孙悟空的一个成长历程。 满天神佛很不济 道德方面。孙悟空的师父是菩提祖师,看到孙悟空学了本领卖弄后,告诉孙悟空不要卖弄,理由竟是怕别人看见了要学,为了避祸就得教,不教怕被加害。菩提祖师是什么身份,这么不自信吗?这么多算计吗?后来唐僧也说过这样的逻辑。也许作者所处的时代满是这种乡土智慧?然后菩提祖师告诉悟空不要说是他的徒弟,他怕悟空以后惹祸连累他,教个徒弟竟怕被徒弟连累! 再说孙悟空二次反下界去,玉帝派十万天兵天将捉拿未果,又派二郎神去。二郎神和他六个兄弟将孙悟空围困,这时,观音菩萨说我用净瓶杨柳打孙悟空一下,助二郎神一功,这明明是观音菩萨要和二郎神争功。这和宋江要赢了,童贯去助战是一样的。她怎么不一开始就去捉拿孙悟空,而是推荐二郎神,二郎神要赢了,她又要帮一把。二郎神可是有言在先,输赢都不用你们帮忙,我自己有兄弟。再者,观音菩萨这样的身份竟然用偷袭的手段,太不正大光明了。还有更不入流的,太上老君和观音菩萨抢起来了,说你那瓷瓶别打碎了,还是我用金钢琢吧。这是什么理由,观音菩萨的法宝是瓷的还能打碎?《西游记》崇佛抑道,取经路上坏人往往是道士,所以这脏活让太上老君干了。 能力方面。孙悟空在取经路上,那么多妖怪能和他打个平手,或者把他打个大败,而十万天兵天将,四大天王、托塔李天王及各路神仙,竟然打不过孙悟空。孙悟空从八卦炉中跳出,太上老君去抓一把,竟被孙悟空一捽,捽了个倒栽葱。更别说什么龙王、阴间天子十王等等。 冠冕堂皇的,有头有脸的,往往不行。就像武侠小说中的所谓名门正派,往往打不过邪教魔头。 世界很大,个人很小 孙悟空能耐很大,但与整个天廷斗,他太渺小。最终他还是被二郎神抓住,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看起来满天神佛大多数都很无能,但每人说一句话,每人使一点力就能把孙悟空灭了。天廷太大了,人太多了,总有厉害的,比如二郎神,比如如来。也许,看起来很无能的满天神佛,是囿于已有的各种资本不愿意跟孙悟空这样的小妖拼命而已,也许,人在系统中就会用系统做事,个人不会强出头;打不过孙悟空的哪吒曾经闹海的时候也是很厉害的。我想最后孙悟空会学会与天廷和谐相处。 眼前就有个榜样二郎神。二郎神曾经也反过天廷的,斧劈桃山救母,最后也和天廷和解,虽然不听宣但是听调。能耐那么大,四大天王、托塔李天王抓不住的孙悟空,被他抓住了,但在几位天王面前,他甘为一个小圣,非常谦虚,颇多世故。 再看一个细节。大闹天宫时如来来收悟空,悟空说要夺玉皇大帝尊位,如来说:“玉帝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悟空才多少年数,经历八十一难修成正果后也才多少劫。世界真的很大,个人真的很渺小。 唐僧为什么去取经 唐僧取经是如来一手策划的。首先,取的那个经就是如来造的。如来要劝人向善,所以造了三藏真经。但是,如来嫌东土众生愚蠢,学不会,所以想去东土找一个人,让他经历苦难,取走真经,然后传至东土。如来让观音菩萨找这个取经人,但去找的过程中就要把道路勘查好,弄清在哪收徒弟,在哪遇难,路线怎么走,也就是说,唐僧取经的整个过程都是被规划好的。唐僧几个人知道这个事后,会不会觉得自己很渺小,会不会怀疑自己修成正果的含金量?观音菩萨把道路勘查好后,找到唐僧和唐太宗,告诉他们西天有大乘三藏真经,要就来取。正赶上唐太宗尊佛,就派唐僧去取经。所以唐僧是钦差,取经是公派,所以到各国要倒换官文。而唐僧是佛子金蝉投胎转世,他去正合适。 唐太宗愿出巨金买下袈纱和锡杖送与唐僧,派唐僧去取经前与唐僧结拜为兄弟,临行又送紫金钵盂、从人和马匹,最后往唐僧的酒杯里弹入一撮土,说:“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我想,唐僧的坚定应该跟唐太宗有很大的关系。 小时候看电视剧《西游记》,女儿国国王喊唐僧“御弟哥哥”,我想唐僧怎么成玉帝了?原来此“御弟”非彼“玉帝”。 唐太宗与唐僧结拜为兄弟,唐僧感谢不尽说:“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说了一个“死”字。《三国演义》里关羽接任荆州时对诸葛亮说“除死方休”,说了一个“死”字,最后走了麦城。而唐僧也说了一个“死”字,却取经成功。所以不要迷信。 名著《西游记》的读书笔记13一部古老的神话故事,但却引起了儿童的喜爱,那就是《西游记》。小时候,我只是看动画片与图画书。但现在,我不仅看与读,而且还学会了思考。 《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大家都十分了解。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孙悟空啦!因为他总是聪明过人、助人为乐、能分辨好人与坏人,来守护唐僧和弟兄们。他就像我们现在的人民警察一样,火眼金睛,抓坏人救好人,时刻保卫着我们。或许由于唐僧遇到麻烦的事情就不动脑筋,盲目地接受别人的帮助的缘故吧,有时才会不听孙悟空的好心劝告,掉入妖怪的手中。这足够说明了遇到麻烦的事情要动脑筋,如果不动脑筋,听了别人不好的意见,反而会更糟糕。不过我还认为唐僧过于善良,哪怕对待坏人也十分好,因为他只看表面,不了解人的本质。 我也很喜欢猪八戒。我觉得他是个性格单纯但很可爱的人。他不会想出一些好方法,但却有正义感。只要他想做的事,他就一定会去做。他会奋不顾身地保护师傅的安全,而不考虑自己的安危。看上去他有些笨不动脑筋,但是人们觉得他笨的可爱。我们要学习他那种不怕敌人的胆量。不过有些事在做之前要仔细考虑,分清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要凭自己的实力去做。 总之,师徒四人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长处,哪怕是他们的短处也必须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话,要努力改正,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真的非常好看。每一个章节都有许多不同的惊险冒险,让人不由自主的一页一页看下去。虽然大家都认为悟空法力高强,是最厉害的,但我却有点不以为然。他法力高强是无庸置疑的,但我认为西天取经的旅途之所以会如此有惊无险的顺利,而非悟空一人的功劳。不管怎麽说,西游记真的很好看。 名著《西游记》的读书笔记14每当我翻开《西游记》时,总有不同的心情。《西游记》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小时候的我读起《西游记》来总觉得既过瘾又有趣。但今时今日,不变的是那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我的领悟却变了。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西游记》时获取不同的感觉和启示,有人喜欢《西游记》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西游记》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西游记》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有人还研究《西游记》的历史背景、社会现象。但在我看来,他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经历了日复一日个性受约束的日子,二十一世纪的人们都格外向往自由,向往那个自由的化身:悟空。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所约束”,闯龙宫,闹冥司,花果山上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西游记》的一切斗争也是为了争取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读者一种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然而,每个人都明白,在现在,即使是将来,完全的自由终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终要受到这般那般的约束。尽管包围着我们的是个受约束的世界,但我们可以让内心尽量变得广阔而幽深,让《西游记》能够无边无际、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人被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所束缚,却自得其乐,还觉得很满足。经过几百年的探索和发展,人们对物质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对于精神自由的需求却无端被抹杀了。总之,我认为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种开阔进取,寻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厉尽时间锤炼的《西游记》中,竟深深蕴含着新世纪人们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为什么《西游记》能够传承至今了。 名著《西游记》的读书笔记15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它可以给你带来快乐,可以让你生气,还可以给你带来伤心…… 初见《西游记》 第一次见到《西游记》这本书,我一看到它那漂亮的封面,就深深地被它吸引住了,忍不住拿在手上读一读,我对它产生了无穷的期待。 初读《西游记》 一天,我把《西游记》小心翼翼地打开,轻轻地翻着,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三次变换为村姑、老妪和老翁,全被孙悟空火眼睛睛给识破了。唐僧辨别不了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连伤三人性命,违反戒律,唐僧一怒之下写下贬书,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当我读到这里时,气愤极了,气冲冲地想着:你这个唐僧,大圣好心好意地救你,你却辨别不了是非,还将好心救你的徒儿赶走。真气人! 深读《西游记》 最近,我再次翻开《西游记》,看到孙悟空大战红孩儿这节时,我感动极了,虽然孙悟空没能打败红孩儿,但是他没有气馁,不顾一切的和红孩儿打斗,一心要救出他的师父。后来去南海请观音菩萨前来帮忙,最终用假莲台将红孩儿降服。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像唐僧那样容易相信别人,多次落入妖魔鬼怪的活口,都被孙悟空一一解救了出来,我们要学习、练就孙悟空那样的火眼睛睛,看清妖魔鬼怪,敢斗邪恶、为民除害、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就像我们在学习中,看清题意,一定要认真、仔细、不能马马虎虎,否则就学不到真正的本领了。 《西游记》老版、新版的电视剧我也看了好几遍了,细节没有书中写的你们逼真,《西游记》这本书才是我最好的良师益友。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