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望天门山》的教学设计方案 |
范文 | 《望天门山》的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1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望天门山》的教学设计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望天门山》的教学设计方案 1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古诗。 2、感受祖国山河壮丽,体会作者乐观豪迈情怀。 教学难点: 体会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学生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长江、李白的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读诗导入,了解长江。 1、课件出示一组有关长江诗词,学生读。 2、你对长江了解有多少?(汇报有关长江资料) 二、朗读古诗,初悟诗意。 1、(课件出示古诗)请同学们自由出声读。 2、师范读。 3、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读。 三、品读理解,感悟诗情。 1、理解诗意你有哪些方法?用喜欢的方法自学古诗。 2、汇报诗题。 (1)“望”是什么意思? (2)“天门山”指什么? (3)看作者把诗题的意思补充完整。 3、汇报第一句。 (1)指名解释第一句(一、二名学生汇报)。 (2)启发提示。 理解古诗中的“断”、“开”和“回”。 (3)第一句诗中作者看到了哪些景色? 4、汇报第二句。 (1)指名释意古诗(一、二名学生汇报)。 (2)看最后一句古诗,你认为李白现在在哪儿?现在能更完整地说出诗题的意思吗? (3)这“一片孤帆”从哪里来?作者正往哪行驶呢? (4)点拨难点。 A:“出”字是一个表示什么的词?; B:用动词写天门山你有什么疑问吗?; C:此句诗改成“两岸青山相对立”好不好?; D:用“出”字有何绝妙之处?; E:学生讨论汇报,并提出汇报交流要求。 听别人的发言,请你认真思考,看对自己的想法有提示、帮助。 5、解释整首诗的意思。 6、通过整首诗看出李白在赞美什么?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吗? 四、拓展知识,丰富积累。 1、汇报交流有关李白资料。 2、能背出李白写的'其它古诗吗? 五、结语升华,提出希望。 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里的一朵奇葩,李白及他的诗歌只是这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星。还有很多诗人和他们的诗歌也很有名,千古流传,等待我们去欣赏、去诵读。 课后同学们多积累古诗,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宣布下课) 《望天门山》的教学设计方案 2教学目标: 1、会写”断、楚、至、孤、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望天门山》,背诵并默写《望天门山》。 3、能借助关键词语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借助学习本诗,了解学习古诗的方法。 5、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望天门山》。 2、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1、借助关键词语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2、用自己的话比较准确地说出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课前围绕旅游进行谈话,感受祖国的山河之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并解题 1、用回答以前学过李白的诗篇名称的'谈话方法导入课题,并板书课题。 2、解题“天门山”、“望”,“望天门山” 让学生参看课文注释并回答,教师指点。(天门山,指安徽当涂县的东梁山(又称博望山)与和县的西梁山,两山夹江对峙,形如门户,所以也叫天门山。望,是观看。望天门山就是诗人观看天门山所见到的景象。) 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1、让学生先简单介绍作者。 2、老师对作者简介(映示图片)。 3、写作背景(映示图片)。 三、初读古诗 1、读准读通 (1)自由读诗(两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朗读。(找两个同学) (3)正音,重点关注发音易错字。 (4)齐读一遍。 2、读好诗句的停顿。 (1)让学生尝试有节奏地朗读诗歌。(指名两名同学朗读) (2)根据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停顿问题进行梳理,映示带停顿标志的诗句。然后范读让学生模仿,熟读古诗。 四、教学生字的写法 1、映示带田字格的生字图片断楚至孤帆 2、利用课件指导说明这5个生字的写法。(从结构、笔画、笔顺等方面说明。) 五、把握诗歌大意 1、让学生默读古诗,圈画诗中描写的景物,同桌交流,结合注释了解“天门山”“楚江”。 2、指名回答并订正。 (1)(天门山、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2)映示天门山、楚江图。 3、让学生用一句话说说诗歌主要写了什么。 (描绘了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色。) 六、构想画面,理解诗句 1、教学第一、二诗句。 (1)出示诗句,让学生边读诗句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2)让学生借助“断”“开”,等字理解“天门中断楚江开”的意思。 ①重点理解“断”“开”,体会长江水势的浩荡。(断:切断、截断。开:劈开、断开。) ②出示楚江图片,引导学生交流“你看到了一条怎样的江”。 ③指名回答第一句诗的意思,然后教师归纳出示。 (浩浩荡荡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间劈开,一分为二。) ④指导朗读“天门中断楚江开”。 (3)聚焦“回”,指导理解“碧水东流至此回”的意思。 ①学生重点理解“回”,想象江水汹涌回旋的景象,理解诗句的意思。图片展示景象及词义,再让学生归纳诗句意义,后教师订正。 (回:回旋、回转。诗意:东流而去的长水经过天门山时形成回旋的水流。) ②指导学生朗读“碧水东流至此回”。 (4)指导小结古诗学法(图片展示): ①结合注释或查找解释,理解诗句。 ②想象画面,理解诗句。 2、教学第三、四诗句。 (1)出示第三、第四句诗,指导理解“出,来”的意思(出:突出、出现。来:驶来。),让学生边读诗句边想象画面,出示画面,然后交流。 (2)激疑思考:两岸的青山怎样“出”?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讨论,“当你坐车或骑车行驶在路上的时候,路前方的景物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体会诗句中“出”“来”所描绘的情形。 (4)指导朗读第三、第四句诗,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然后教师出示归纳诗意。(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一叶孤舟从日边而来。天门山好像在张开双臂,欢迎从日边而来的孤舟,富有情趣。) (5)体会诗人愉悦的心情和诗歌描绘祖国山河壮美的特点。 七、背诵默写 1、指導学生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出示“水势浩荡经过天门山”“碧水落日孤帆”等图片,让学生为图片配上合适的诗句。 3、教师投影默写纸,让学生观察每行的方格数,讨论古诗书写的基本格式,在指导学生正确默写。 八、作业:有感情地背诵《望天门山》,默写《望天门山》。 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 断开 回 出 来 壮美 《望天门山》的教学设计方案 3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让幼儿学会这首古诗,感受诗中的意境。 2、培养幼儿对古诗文的兴趣。 活动准备: 图片,磁带,字卡。 活动过程: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幅图,请小朋友看一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们有没有诗兴大发呢,请小朋友自己来编一编。 你们编得真好,从前李白老爷爷也到过这个地方,还写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听听好吗? 提问: 你听到了什么?(幼儿说一句,师出示卡片) 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懂呢?师解释难解词。 3、跟着卡片,大家练习朗诵一下 4、游戏 老师想考考小朋友,师念一句,请你们找出相应的卡片。 5、老师这儿还有一段很好听的音乐,我们跟着音乐来念这首诗,也可以跟着它一起唱,好吗? 附: 古诗《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的教学设计方案 4教学要求: 1、会认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断、楚、孤、帆”等13个字。 2、能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4、能正确默写《望天门山》。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 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田字格贴。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赏图片,揭示课题。 1、导语: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大家看——(课件播放天门山图片) 2、师: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又被叫做天门山,谁来说说自己看了这些图片之后有什么感受? 3、师抽答。 4、大家都说了自己看了天门山的图片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 5、下面请大家齐读课题——《望天门山》(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导生字的读音。 3、全班齐读,分小组读,反馈读。 4、教师出示节奏划分,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及古诗的韵律。(课件出示) 三、逐句品读,理解诗意。 1、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标示出不理解的字、词。(教师将诗句写在黑板上) 2、指名反馈:哪些字、词无法理解?(天门:天门山。中断:从中间割断。至此回:到这里回旋。出:耸出来。孤帆:单独一只船。帆:船上的风帆,指代船。) 3、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古诗的意思。(先抽同学逐句解释,再指导全诗一起说一说。) 诗文解释: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碧绿的江水到这里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四、再现画面,体会意境。 1、教师示范阅读,学生闭目想象。 2、指名反馈: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一句诗,一幅画) 3、感悟动词“断、开、流、回”的气势磅礴。 4、指导学生读出雄伟磅礴的气势。 5、教师:同学们,这首古诗,紧扣一个“望”字,通过对天门山两岸景色的描绘展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雄伟,诗人借景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板书“雄伟秀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6、配乐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指导书写“断、楚”。 2、教师总结:丽日照着江水,一叶轻舟在江上扬帆而行,驶过临江两岸的青山翠峰,这是一幅十分惬意和美好的图景。李白借助这些雄丽的景色,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以及自己豁达、宽阔的胸襟。 3、背诵并默写古诗。 4、为生字“断、楚、孤、帆”组词。 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气势磅礴雄伟秀丽 青山—相对出 孤帆—日边来 山水相映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望天门山》的教学设计方案 5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神奇壮丽,感受作者豪迈的情感。 2.会读,会背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含义以及诗中的字词。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包含的哲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读会默写《望天门山》,了解古诗的大意。 2.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神奇壮丽,感受作者豪迈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 1.以前我们学过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大家还能背出来吗?齐背《望庐山瀑布》。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李白的《望天门山》这首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 二.简介天门山和作者李白 三.学生自读《望天门山》找出诗歌里不理解的字,词。 四.教师范读课文 五.学生自学古诗 1.指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互相讨论,了解诗歌的大意。 2.诗题:望天门山。望:就是观看,欣赏。望天门山:就是欣赏天门山的美丽景色。 3.学生通过诵读,想象,感受“断、开、回、出”这几个动词的意思。然后把全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4.让学生通过自由诵读,结合看课文,挂图,在头脑自学形成画面,把想象到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还可以让学生把想象的景象画出来。 六.教师小结诗歌大意。 七.朗读指导 八.作业: 1.背诵《望天门山》 2.默写《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的教学设计方案 6活动目标: 1. 通过欣赏,让幼儿学会这首古诗,感受诗中的意境。 2. 培养幼儿对古诗文的兴趣。 活动准备: 图片,音乐,图卡。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古诗 1.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幅图,请小朋友看一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 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想到了什么。? 3. 从前李白老爷爷也到过这个地方,还写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听听好吗? 4. 教师朗诵古诗。 二、结合图片理解古诗 1. 你听到了什么?(幼儿说一句,师出示图片) 2. 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懂呢?教师解释难解词。 三、学习古诗 1. 跟着图片,变换多种形式朗诵古诗。 2. 幼儿人手一份图片。 3. 老师想考考小朋友,教师念一句,请你们找出相应的卡片。 4. 变换形式,可以找个好朋友玩这个游戏。 四、听音乐吟唱古诗,结束活动。 老师这儿还有一段很好听的音乐,我们跟着音乐来念这首诗,也可以跟着它一起唱,好吗?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中有三个环节我都运用到了图片,因为幼儿都是形象思维占主导。活动开始我运用图片导入,很成功的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把幼儿导入到古诗的教学中去。 在幼儿理解诗歌的环节中,我利用四幅图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古诗内容,让幼儿能比较轻松的理解了古诗的含义,有了深刻的感悟,有感情地朗读便水到渠成了。最后加入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环节,借助于图片让幼儿巩固朗诵诗歌,为最后的古诗吟唱打好基础。 《望天门山》的教学设计方案 7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读诗的兴趣,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朗读感悟法 教学过程 配乐,课前欣赏祖国山河美景。 一、问题导入,释题。 1. 孩子们,你们喜欢游山玩水吗?都去过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2.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祖国处处都有迷人的风光,三清山令人神往,长江风光无限旖旎,庐山瀑布气势磅礴,黄山云海云雾缭绕……祖国大好河山看不完、道不尽。有一位唐代诗人,他也游历了许多名山古川,写下了千余首流传千古的诗歌,被人们称为“诗仙”,他就是——李白。(板书) 3.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他写的一首山水名诗——望天门山(教师板题,望天门山)就让我们跟随大诗人李白去望天门山,欣赏山水美景。(教师板书:望) 4.释题:“望”就是远远地看,那么李白在这儿望到了哪些美景呢?让我们去诗中寻找答案吧! 二、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看清要求,自由读读古诗两遍。(课件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正音。 3.初步指导读出诗的节奏。 4.根据手势,标画节奏。 5.师生合作叠读诗歌,体会诗歌一唱三叹之美。 三、展示交流 1.感受诗歌的景美。 这诗中有歌,诗中还有画呢。《望天门山》这首诗一句一景,就像一幅水墨画。下面我们静静地默读一下,找一找每一句都有哪些景物,拿起笔圈画下来。(课件出示要求:学生默读诗,边读遍圈。)(指名汇报) 2.巍巍天门山,滔滔楚江水,还有孤帆红日,这么美的景物,谁来读一读诗文? 3.学习第一、二句。课件出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句诗中哪个字最让你感受到天门山的气势?(抓住断字感受江水的气势)当李白看到浩荡的楚江水劈山而去,不禁发出这样的吟诵(生读,读出气势) 4.这样汹涌的江水,这样的气势,谁来读。(指名读,再读,男生读,全班读。) 5.一边想象画面再读。并让学生用优美的语言说出自己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6.红日、 白帆、碧水、青山,李白的心和山水已相融在一起。诗人扬帆而下,望此美景,不禁吟诵……孩子们,读到这里,你能不能体会到当时李白写这首诗时,是一种什么样心情?大诗人李白想要通过这首诗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师总结:(一千多年过去了,天门山还是那样的'险峻雄伟,长江水还是那样碧绿多情,如果你有机会到那里旅游,你也会像李白一样,深情吟诵……同学们,今天也让这些字,这首诗,这支歌,这座山留在我们的心里,让我们再一次诵读……(学生配乐读诗。) 四.巩固拓展 1、总结学法。师:孩子们,善于总结与反思的人才能学得更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刚才学习《望天门山》这首古诗的学习方法,然后在学其他古诗的时候运用它,那么你就做到了举一反三。学生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课件的学法。 1.初读。(读准字音) 2.再读。(读出节奏) 3.想象。(想象画面) 4.悟情。(体会表达情感)我们刚才说过,李白是一个浪漫的诗人,他游览过祖国的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也写过一首山水诗。现在,请用你们刚才总结的学法自学《望庐山瀑布》。 2、学生总结方法,自学《望庐山瀑布》《终南山望余雪》。 3.小组展示自学成果。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背诵《望天门山》 2.孔子曾说过:不读诗,无以言。诗歌是一幅意境悠远的画,诗歌是一首动听优美的歌,诗歌是灵动的文字与涌动的情愫美妙结合,在诗人的笔下,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在课外也去搜集一些,运用在这堂课里你所学到读诗方法,让诗歌浸润你们充满童真的心灵吧! 《望天门山》的教学设计方案 8教材分析: 《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七言绝句诗写长江下游的名胜天门山,展现了天门山的雄伟气势。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 教学目标: 一、读懂词句的意思,理解诗的内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三、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山河的感情。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背诵李白的'古诗及诗人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李白的诗。 2.播放多媒体资源课件中的李白像,指名简介李白。 3.师:李白写诗比较喜欢用夸张,比喻的手法,想像非常大胆,丰富,语言非常优美,李白一生游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写了许多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歌。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望天门山》。 二、初读感知,画出不理解的诗词,了解诗意。 1.课件出示“望天门山”的图,让学生感知。 2.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交流。 4.读中自悟诗意。 三、品读全诗,感悟诗情。 1.指名个别读,小组诵读。 2.指导读 3.配音读 四、背诵默写古诗,拓展积累。 1. 配乐背诵 2. 默写古诗 3. 课件出示李白描写河山的诗 结束语:今天我们跟随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脚步游览了雄伟壮丽的天门山,赏析了这首古诗,并且学习了学习古诗的几个步骤,希望同学们以后多读这样的好诗词,让我们更多了解感受祖国灿烂的文化。 《望天门山》的教学设计方案 9教学目标: 1、自读自悟、小组合作,体会诗句含义。 2、背诵和默写《望天门山》。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他体验诗人的感情。 3、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神奇壮丽,感受作者豪迈的情感。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 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呢? 指定学生起来背一背李白的一些古诗。 2、师: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 学习一首他写的.诗——(学生齐读课题)《望天门山》。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读诗乐趣。 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1、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2、检查交流。 (1)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断 楚 孤 帆 亦 妆 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2)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的! (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3、自读自悟诗意。请大家联系课文中的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1)学生个人读悟。 (2)在学习小组中交流。 (3)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 (4)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学诗歌的能力,独立理解诗歌的意思。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遵循了“注重朗读指导的原则”和“以阅读、记诵为主的原则”)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2、多媒体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诗情。 3、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4、指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自由练背,同桌互相背,多媒体配乐有感情地背。) 设计意图: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热爱古诗。 四、书写生字,默写古诗。 1、练习写生字“断、楚、孤、帆”。 2、默写古诗《望天门山》。 设计意图:养成天天练、天天写的好习惯。 五、总结全诗,深化感悟。(遵循了“情感教育与情景感悟相结合的原则”)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走出课文,拓展延伸。 《望天门山》的教学设计方案 10教学目标: 1、会写一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3、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体现作者乐观豪迈的情怀。 教学重点: 能熟读诗句,理解诗意,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意境,体会作者乐观豪迈的情怀。 教学准备: 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吟唱诗歌、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曾经了解过这个人吗?板书:李白[唐]。你对他了解多少?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关于李白的资料: 出示小黑板: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的诗气势磅礴、情感奔放,想象丰富,大胆夸张.因此被称为诗仙。今天,我带来一首他写的诗,不过,我要把它唱出来,你们想听吗?(想听)听了之后,看看你能感受到什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的境界当中。 二、自主学习、探究诗意: (一)整体感悟 1、学古诗,要先学会怎样去读.老师先读,请拿出笔画出这首诗的节奏. 2、根据你画的节奏读一读3、谁来读给大家听。 自学诗意:真好,我们都能读通、读顺了。读完了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呢?现在就请你拿出笔,划一划你读懂的字、词、句。 探究诗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你们来汇报诗意,老师来作画好吗?谁先来。 汇报A:我读懂了“天门”就是天门山。“楚江”就是长江。天门山断开了是被长江冲开的. 师:这里的”断”字是什么意思?看看图说明这山怎样?怎样能读出这种险的感觉来?(生:断字要重读。)学生自读。“开”字又是何意?是说明这江水怎样?怎么能读好这句.(生:断和开都要重读。) 汇报B:我读懂了“碧水”就是指“碧绿的江水”“碧水东流至此回”就是碧绿的江水向东流至这就回旋了。师:这里的“回”字当什么讲?边打手势边读诗。问:长江东去不复返,为什么到这就回旋呢?怎样能读好它。师相机板画。 汇报C: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绿绿的山相对着耸出来.师:指导书写”岸”.这里的“出”字当什么讲?你认为这山有什么特点?怎样去读这句?这山真绿啊!读。这山真高啊,再读。这山真险啊!大声地读。师相机板画。 汇报D: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单的一只船从天边漂过来。师;这是谁的船呢?李白乘船来到天门山,看到这般景色,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呢?怎样能读出这种心情来。师相机板画。 总结:孩子们,我们随着诗句浏览了天门山的景色.一首诗一幅画.你们看这景色美吗?老师再来吟诵这首诗。让你闭上眼睛,用心地想想这番美景吧! 三、反复朗读、体会意境:李白不愧为“诗仙”啊,你们认为这首诗写得怎样?好在哪?想不想看看后人对这首诗的评价。 出示评价:(一起来读.)这首诗表现了一种汹涌奔腾,急流回荡,雄山对峙,江水天来的`气势.问:你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A:从“天门中断楚江开”这句诗中,我感受到了汹涌奔腾的.气势。师: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这水谁能读出这种气势来。这种力量真加强语气,谁再来读. B:我从“碧水东流至此回”能感受到急流回荡的气势,师引:同学们,我们再来听听水回旋时的声音。听完之后,你能感受到什么?师:汹涌的江水声,震耳欲聋,让我们大声地读出来。浩浩荡荡的楚江又在天门山下,流转盘旋。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再读。 C:我从“两岸青山相对出”感受到了雄山对峙的气势。师:天门山夹江对峙,高大雄伟。去匆匆这山的形势又是多么险要啊。能读出来吗? D:我从“孤帆一片日边来”感到了江水天来的气势.师:浩浩荡荡的江水载着李白的船一同向天山赶来,此时此刻李白的心情多么地激动,多么地愉悦。怎样能读出来? 总结:是啊,这是一番壮观的景象,这更是一种宏大的气势。不光是李白,谁能不对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而感叹呢?现在,就请你用声音来抒发这种情感吧,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四、拓展练习、总结学法:孩子们,正因为天门山的美景让李白感动,所以他在天门山逗留了多日,写下了另外一首诗《天门山》谁来读,从这首诗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天门山 李白 迥出江上山,双峰自相对,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总结:孩子们,学完了本课,我们不仅懂得了诗意,更应该学会怎样去学古诗。请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学诗的?最后让我们齐读古诗来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五、板书: 望天门山 [唐]李 白 断 开 回 出 《望天门山》的教学设计方案 11教学目标: 1、在反复吟诵中想象天门山高耸陡峭的画面,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学会积累诗词。 教学重点: 用语言描绘自己从古诗中想象到的画面。 教具准备: 卡片音乐录音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人 师:同学们,你们登过山吗?看到了什么? 生:全班讨论 师:今天我们一起随唐代大诗人李白一起去望天门山,感受一下天门山的陡峭。 二、教师范读古诗 师范读生闭眼聆听,想象看到了什么? 三、生自学古诗 1、生自由读,读准字音。 2、边读边想:读中看到什么? 3、同座互听互读。 4、看图:在图上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画下来小组交流,教师点拨。 四、指导有感情地诵读。 1、欣赏古诗录音。放配乐古诗录音,师生边听边看挂图。 2、谁愿意当诗人把《望天门山》读给我们听? 3、讨论:把你从古诗中看到的说给我们听。 4、指导诵读。 5、师配乐表演读。 6、生配乐朗读。 7、分男女配乐朗读。 五、布置作业 1、把你从古诗中看到的景色说给家长听。 2、找一首描写山的古诗和同学交流。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