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治未病科实习报告 |
范文 | 治未病科实习范文报告 篇一:实习生关于学习“治未病”体制辨识的体会 西安马应龙肛肠医院一名实习生 --学习“治未病”体制辨识的体会 我是一名在西安马应龙肛肠医院实习的学生,4月2日有幸参加了医院组织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网络中心视频课程——“治未病”中的体制辨识培训课程。在这堂课程中我对“治未病”有了比较科学和深入的认识,同时也学到了一些中医理论知识,对此我非常感谢院里为我提供的这次学习的机会。下面我就这堂课程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首先,我更深入地认识了什么是“治未病”。“治未病”这个词是继“亚健康”之后,近几年刚提出来的一个新的医学概念,有的人刚听到这个词很可能会理解成“治胃病”。而我有幸的是刚进医院,在“二甲评审”准备工作中就接触到了“治未病”这部分,所以对于这堂课程,我比其他同学多了些思想上的认同。 “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古人在防病养生谋略方面就提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工治未病”、“消未起之患,治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等,要告诫我们的就是:与其在病了之后四处求医,还不如在大病还没显现出来的时候就好好摄养,把疾病“扼杀在摇篮之中”。而为了达到“治未病”的目,古人还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强身健体的方法,如五禽戏、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此外还有诸多中医养生方法,如饮食养生、运动养生、气功养生、药物养生等。可见古人的智慧真是不容小觑,而我们现在所讲的“治未病”就是继承了古代的思想与智慧。 就我的理解,简单地说,“治未病”就是中医预防保健。就是运用中医的方法去辨识人体的危险因素,再通过中医适宜技术进行健康 干预,最后达到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目的。而用现代医学的话来说,“治未病”即就是健康管理,这两者在思想上是相通的,即:人们对健康危险因素的检查监测(发现问题)→评价(认识健康问题)→干预(解决健康问题)的循环不断运行,最后达到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 其次,我了解到了“治未病”与中医体质辨识的关系。体质辨识是中医治未病的一个方法。中医通过了解人们个人基本信息、个人健康信息来判断个体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而通过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来确定个体的体质类型,针对不同体质类型的特点再结合个体的危险因素为个体量身制定综合调理治疗方案(内容包括:起居调养、膳食调养、内服方药、传统疗法、运动调养、精神调摄等),最后达到预防保健即“治未病”的目的。 一个层面上,体质辨识为“治未病”即健康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首先,中医体质辨识把人分为九种体质,每一种体质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防治原则与方法。这一理论为“治未病”做好了前期准备;其次,体质辨识提出了体质三级预防的概念:一级预防即未病先治,是针对治病因素的预防措施。二级预防即欲病早治,是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三级预防即既病防变,是对已患某些疾病者及时治疗,防治发展。这一理论为如何“治未病”指明了方向;最后,提出了体质辨识健康状况的三个层次。“体质—脏腑—易发疾病”是健康状态的三个层次,人的健康状态是通过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反映的,只有认识体质、脏腑的综合运用,才能全面把握个体健康状态。这一理论为“治未病”找到了突破。 另一层面,体质辨识为“治未病”提供了路径与技术。首先,中医体质量表的出现,很明确地把人分为九种体质,这为中医“治未病”理清了思路。现今,中医体质量表已被多国引用,被翻译成英文、日文、韩文等多种版本。所以说,这一技术不仅为我国的医学事业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在国际上出了一份力。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相关要求,中医体质量表即将开发老年版和儿童版,针对老年人和儿童的特点辨病施治,这将又是一个突破。除此之外,体质干预方案,如辨体调理膏的研制,将为“治未病”工作提供很大的帮助。总之,种种的这些都将极大地促进“治未病”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最后,我学习了这堂课程的压轴内容,也是重中之重的一项——不同体质管理模式即如何进行体质辨识,深有感悟。 中医上将人分为九种不同的体质类型,即: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 特禀质。下面我从个人的理解角度谈一下不同的类型的不同特点:平和质就是人体各要素的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阴阳气血调和、形体健壮,基本上倾向于“健康”的状态;气虚质总的来说就是元气不足,整个状态比较低下,此时个体的防御力比较低下,易患病;阳虚质的特点以阳气不足,畏寒怕冷为主,易感风、寒、湿邪;阴虚质的人体形偏瘦,阴液亏少,似身体缺水般;痰湿质的人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此种体质是高血压患者关联度最强的体质;湿热质的人又被称为“战痘”一族,可见其一大特点就是湿热内蕴、面垢油光、易生痤疮;血瘀质的人身体如“河道”阻塞,血行不畅,面色晦暗,易现瘀斑;气郁质最贴切的例子就当属“林妹妹” 了,气机淤滞、多愁善感、忧虑脆弱等,我想看了《红楼梦》的人应该就很容易分辨出这种体质了;特禀质可以先天失常来形容,这种类型的人大多有生理缺陷,或者带有遗传病。我想只有认识了各种体质的特点方能做到“辨”病,最后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 中医体质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而中医体质辨识则旨在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预防、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既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也是“治未病”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它有利于实施个体化的诊疗,有利于提高国民健康素质,而且对于预防慢性病和传染病具有现代医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一次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网络中心课程确实让学到了很多知识,虽然这篇文章的很多认识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学习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善于发现、善于积累、善于开拓,相信今后每走一步都会是一个小进步。最后我想说,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要运用到实际中来,这次在课堂中学到的东西将进一步指导我的.工作,在加深了认识后,我将更加用心地投入到“二甲评审”的准备工作当中,力争将工作完成得很圆满。 篇二:治未病科工作亮点总结报告 保定市第一中医院 “治未病”中心业务工作亮点总结报告 伴随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不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得到提升,但伴随而来的是生活节奏的加快、日常压力的增强和人口机构老龄化等带来的问题。进入21世纪,人们逐渐认识到,具有辨证论治、天人合一和注重预防养生“治未病”等理念的中医药知识体系才是解决这些问题且事半功倍的有效途径。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从而更好的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2008—2010)》相关文件精神,根据《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有关要求,我院于2010年即成立了“治未病”中心。 “治未病”中心现有专兼职工作人员31人,其中专职医护人员10人,副高级以上人员15名,中医类别医师占25人,形成了一只支撑科室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目前“治未病”科由建科伊始的200平米扩建到近1000平米左右,不断完善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区、健康状态辨识及风险评估区、健康咨询与指导区、健康干预区等功能区域划分。科室目前配备中医体质辨识辨识评估系统、四诊检测系统以及如核磁共振、日本东芝螺旋CT、日本东芝全数字摄影系统DR、飞利浦IUToTo彩超、GE800 毫安全自动拍片机、血管动脉硬化检测仪等先进的检测设备。 “治未病”中心短短几年时间取得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目前“治未病”中心承担着两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中医“治未病”服务模式研究。 中医“治未病”服务模式研究是“治未病”中心承接的中国-世卫组织2014-2015双年度合作项目。2014年我中心出色完成了双年度项目的既定目标——明确中医“治未病”如何把现有的卫生保健和各级各部门医疗改革相结合;中医“治未病”与初级卫生保健向全民健康覆盖相结合;制定中医“治未病”有效的评估指标和评估体系;探索新型“治未病”服务模式运行状况、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因圆满完成既定目标,世界卫生组织同意继续与我中心签订2015年合作协议,对2015年度的项目进行再次给予项目资金支持。 自2013年我“治未病”中心就已承接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在项目进行的量多年多时间里,我院“治未病”中心及康复科的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及加强,提高了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搭建了医院—社区一体化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管理模式。通过对社区中65岁以上老年人的中医体质信息采集、中医体质辨识及中医药保健指导和0—3岁部分儿童家长的饮食起居指导与常见的儿童穴位按摩方法培训以及宣传中医膏方的养生理念、临床疗效及 膏方适用人群等具体基层活动的开展,也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的效果。目前项目2015年度的工作还在进行中,我们深信通过坚定不移的努力工作,本年度的项目目标也将一如既往的出色完成。 以上即是对我院“治未病”中心工作中的亮点总结,有任何不足和疑问还希望大家提出、沟通,一起推进中医药“治未病”事业的蓬勃发展。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