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上学期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
范文 | 上学期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17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上学期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学期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1活动目标 1.感知磁铁的吸铁特性,研究磁铁的玩法。 2.让幼儿了解磁铁能吸住铁制的东西。 3.尝试运用磁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玩一些磁铁类相关的小玩具。 物质准备:人手一份活动材料:磁铁、铁制品、木制品、布制品、塑料制品等 活动重点: 通过尽可能地鼓励幼儿进行实践,尝试将非铁制品与磁铁进行相吸,玩不同的磁铁游戏。 活动难点: 支持一些能力弱的幼儿学习同伴的经验,让每个幼儿都能有体验和发现。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故意把一些小铁钉撒落在地上,提出问题:“怎么办呢?请小朋友想个好办法,让老师用最快的速度把这些铁钉捡起来。” 试着让小朋友用磁铁去吸,总结出:这个黑黑的小东西叫“磁铁”。 二、认识磁铁。 让幼儿观察磁铁都有哪些图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等等。 三、分小组动手操作: 1、让幼儿试着动手操作,看看盒子里的东西哪些能被磁铁吸起来?并且小组合理分工,一个小朋友担任记录员,一个小朋友担任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朋友认真地做实验,为那两个小朋友提供正确的信息答案。 2、教师大黑板上出示统计表,让幼儿上前打“∨”、“×” 四、生活拓展: 让幼儿找找自己身上什么东西能被磁铁吸住。为什么? 五、游戏:《小猫钓鱼》 小朋友用教师提供的小鱼竿去钓鱼,看看有什么发现?说说为什么? 六、总结:磁铁只能吸住铁制的东西。 七、“请小朋友把自己钓到的鱼送到饭店去吧!”以游戏的方式结束。 上学期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2活动目标: 1、了解瓢虫的外形特征,初步了解瓢虫的命名方式。 2、学习用目测撕的方法撕出瓢虫的外形特征,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各色手工纸,糨糊,抹布,瓢虫图片若干。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学习制作瓢虫。 活动难点:瓢虫的命名方式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出示图片 1、提问:你们看,今天老师请来了谁(瓢虫,先出示7星,介绍完之后再引出它还有很多朋友,我们来看看它们长的什么样?) 2、你们仔细看看,他们长得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形状一样,背上的花纹不一样) 3、小结:瓢虫是一类非常漂亮的甲虫,圆圆的身体,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瓢虫,鞘翅黄色、红色或棕色,没有斑点;体长通常在1-15毫米之间。 4、逐一介绍瓢虫:这只背上的`花纹是怎么样的----它叫瓢虫(7星是益虫,其它都是害虫)。 5、教师小结:我们见到或捉到瓢虫时,往往会数一数鞘翅上的斑点数,随后会说几星瓢虫,有时这种方法真的管用。因为瓢虫的种类很多,不易记住名字。一般只要数一数鞘翅上的斑点或条纹,说几星或几条瓢虫就可以对69.2%。不管怎么样,我们看到瓢虫时,还是要数一数它的星点数。 (二)制作瓢虫 1、讲解方法: (1)教师出示范例作品: “看看这只是什么瓢虫?” “这张作品看上去和平时的剪纸作品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议论,教师告诉答案是用目测徒手撕的作品,所以瓢虫的边线不像用剪刀剪出那样光滑。 2、尝试新方法: (1)教师讲解目测徒手撕瓢虫的方法: 可以将纸对折撕出完整瓢虫身体。 可以将瓢虫的身体分开表示在飞。 撕贴完成后,添上瓢虫的花纹、眼睛、触角。 (在粘贴瓢虫时,要呈现瓢虫的不同方向,使画面生动。为表示瓢虫在飞时,可以粘住瓢虫一半的翅膀,另一半翅膀向外翻折。) (2)幼儿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欣赏 幼儿介绍自己作品,欣赏同伴作品。 (这只是谁做的,这叫什么瓢虫,哪里最可爱,我们给他取个好听的名字) 上学期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3【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做出多种活动手指和手臂的动作。 2、锻炼幼儿手和手臂的协调能力。 3、学会合作,体验克服困难,做勇敢孩子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星星、小旗、布置场地。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教师和幼儿随《去郊游》音乐动作入场;律动“请你照我这样做”带领幼儿做准备活动。 二、活动手指和手臂 1、教师与幼儿一起活动手指,并想像出多种象形动作。如:大雁飞、虫子爬、剪刀剪、鱼儿游、小星星放光等。 2、引导幼儿做出各种胳膊的.象形动作,如:炸麻花、开火车、打气、擦玻璃、游泳、蝴蝶飞、划船等。 3、以“小手变魔术”游戏引导幼儿用手和手臂共同创造各种动作。 (引导幼儿联系日常生活说出手的各种本领) 4、启发幼儿大胆创造,想出多种手及胳膊能完成的动作。如:你能让手臂像波浪一样运动吗?还能完成什么动作? (毛毛虫、乌龟爬、开小车等) 三、游戏《向手挑战》。 1、挑战游戏:毛毛虫爬行比赛。 2、挑战游戏:推小车。 分成两队,各队队员在相互团结的共同努力下,最先完成任务的队为胜。最后为获胜队发小红旗,作为奖励。鼓励没获胜队总结经验下次努力。 四、放松活动:《摇篮曲》。 【活动延伸】 用我们身体的其他部位也可以做出很多动作,也可以像这样做很多游戏,活动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探索尝试。 上学期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4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影子产生的原理,激发幼儿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通过画影子,观察太阳与影子的关系,了解影子变化的原因。 活动准备: 1、幻灯机(或手电筒)、不透光的各种物体。 2、粉笔、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影子是怎样产生的。 带领幼儿散步,找影子。请幼儿观察什么地方有影子,什么地方没有影子,发现了什么东西的影子? 1、室内谈话:幼儿漫谈散步时的发现。 小结:太阳光下有影子,阴暗处没有影子。 2、小实验:影子的产生。 (1)打开幻灯机(或手电筒),将光投到墙上,问幼儿:墙上有影子吗? (2)将玩具狗挡住光线,问幼儿:现在墙上有影子吗?为什么?(玩具狗挡住了光线,所以出现了影子) (3)将幻灯机(或手电筒)关掉,问幼儿:现在墙上有影子吗?为什么?(没有光,有物体,也不会产生影子) 小结:影子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要有光,二要有不透光的物体。光照在不透光的物体上,就会出现影子。 3、试一试:让每位幼儿拿一件玩具到室外阳光下做游戏。 A:把玩具的影子找出来(把玩具放在阳光下) B:把玩具的影子藏起来(把玩具放在阴暗处) C:幼儿自由交流游戏的方法与结果。 二、游戏:踩影子 1、幼儿在阳光下自由活动,观察自己的影子,找出规律:人动,影子动;人停,影子停;影子跟着人。 2、教师在阳光下跑,让幼儿踩教师的影子。教师可变换方向,站起或蹲下,引导幼儿注意影子的变化,控制幼儿的活动量。 3、幼儿两人一组,互相踩对方的影子。 三、美术活动:画影子(时间:上午) 1、两位教师示范,站在阳光下(面向一定方位)互相将对方的轮廓用粉笔描画下来。(提醒幼儿:下午,我们将站在原地,再画一次影子,看看有什么变化,你们愿意试试吗?) 2、幼儿两人一组。互画影子,先画小朋友现在所在的'位置,做上自己知道的记号。 活动延伸: 1、下午四时左右,再组织幼儿画一次影子。然后组织幼儿讨论:影子变了吗?为什么会变? 小结:太阳在动,影子也随着移动。太阳在这边,影子总是在那边。(也可让幼儿比较早晚的影子与中午的影子的不同)。 2、上述各项活动,可以让幼儿重复进行,进一步深入观察、了解影子,理解各种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上学期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5活动目的: 1、让幼儿通过探索了解生活中锤子的用处。 2、了解锤子的结构及锤子的广泛用处。 3、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敲学习锤子的'正确使用方法。 活动准备: 剪刀,小刀,小棍子等一些生活常用工具,核桃及其他干果若干,人手一把锤子和一个里面垫有手纸的小罐子,课堂活动所需音乐,相关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核桃并提问: 1、我们平时吃核桃的那个部分? 2、用什么办法能打开核桃壳呢?{幼儿自由回答}。 出示已备好的常用工具让个别孩子尝试打开核桃壳。{老师要提醒孩子注意安全}。 经过尝试后总结出锤子是最适合用来敲核桃壳的。 二、幼儿操作,让幼儿学习用锤子敲开核桃壳,并让孩子品尝核桃仁,老师巡回作指导。 三、了解锤子的结构: 提问: 1、你吃的核桃是什么味道的? 2、你是用什么办法吃到核桃仁的? 3、你是用锤子的那个地方敲开核桃壳的? 引导幼儿认识锤子是由锤头和锤柄组成的,在使用锤子时要手握锤柄,用锤头敲打。 四、了解铁锤: 让幼儿来摸摸铁锤的锤头和锤柄,并提问:铁锤可以干什么? 老师给已准备好的木块用铁锤钉上钉子。强调安全:{铁锤不可以当玩具,用时一定要让大人来帮忙}。 五、了解锤子的广泛用处: 1、让幼儿看动画课件,老师讲故事《小铁锤找朋友》,以此让幼儿了解锤子的广泛用处:消防锤,叩诊锤,法锤,逃生锤等。 2、通过提问让幼儿加深印象。 六、出示各种干果,让幼儿再次用小锤敲开外壳并品尝,老师强调安全。 七、让幼儿和老师一起整理教室卫生,结束活动。 上学期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6活动目标: 1、通过本节课让幼儿了解红、黄、蓝是色彩中的三原色,由这三种颜色相互调和可变化出橙、绿、紫色来。 2、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会巧妙地运用三原色。 3、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故事书1本 2、红、黄、蓝色片 每人一份 3、红、黄、蓝的颜料 每人一份 4、宣纸 每人一份 5、清水 3杯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故事书教师讲《会变颜色的小兔子》的故事。 1、故事内容: 小兔妈妈有三个孩子,一个叫小红、一个叫小黄、另外一个叫小蓝。这三个孩子都特别淘气,有一天,它们和妈妈一起到熊猫叔叔的染坊去玩。小红不小心摔到了黄色的染缸里去了,等到它爬出来的时候,兔妈妈问小红:你是谁?小红一听着急地说:妈妈,我是小红呀。可是妈妈不相信;小黄摔到了蓝色的染缸里去了,等到它爬出来的时候,兔妈妈问小黄:你是谁?小黄一听着急地说:妈妈,我是小黄呀。可是妈妈不相信;小蓝摔到了的染缸里去了,等到它爬出来的时候,兔妈妈问小蓝:你是谁?小蓝一听着急地说:妈妈,我是小蓝呀。可是妈妈也不相信。 2、教师提问:为什么妈妈会认不出小红、小黄和小来呢?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实验吧! 3、带着问题,引出下一个实验的环节。 (二)小实验:红黄蓝的奥妙 1、发给幼儿红、黄、蓝的色片,让幼儿进行实验。 A、和黄色的色片重叠在一起,观察一下会变成什么颜色?(橙色) B、黄色和蓝色的`色片重叠在一起,观察一下会变成什么颜色?(绿色) C、蓝色和的色片重叠在一起,观察一下会变成什么颜色?(紫色) 2、老师通过利用清水和红、黄、蓝三色的颜料,对幼儿进行A、B、C项实验进行检验,引发幼儿对颜色的突然变化产生兴趣。 3、通过实验让幼儿解答故事最后的疑问: A、为什么妈妈会认不出小红来?(因为小红变成了橙色) B、为什么妈妈会认不出小黄来?(因为小红变成了绿色) C、为什么妈妈会认不出小来?(因为小红变成了紫色) (三)动动手:漂亮的小手帕 1、教师演示:将方形的宣纸(生宣),对角折两次把它折成三角形。把宣纸的三个角分别成在红、黄、蓝色的小盘子里浸泡一会儿,让三种颜色互相渲染在一起,在两种颜色的交界处形成另成一种颜色,即橙、绿、紫色,然后把它轻轻的打开,就变成漂亮的小手帕了。 2、发给幼儿相同的材料,让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把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 (四)结束部份。 教师总结: 今天小朋友认识了红、黄、蓝三种颜色,这三种颜色是色彩中的三原色,由它们可以变化出很多漂亮的颜色来,我们还制作了很好看的小手帕,回家以后,街爸妈妈来做好吗?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上学期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7活动目标 萌发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了解一些小动物过冬的方式,加深对季节特征的认识。 重点难点重点: 萌发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难点: 懂得动物生存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 初步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方式及人谬冬的一些办法。 物质准备: 一幅冬季景色图片,若干种动物卡片(燕子、青蛙、小松鼠、兔子、鸡、鸭、蛇等),部分动物头饰,场地布置(树洞、泥洞、雪地、“南方”)。 活动过程 一、知道动物怎样过冬。 1.讲述故事《小动物过冬》,提问:故事里的'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 2.游戏:给小动物找过冬的地方。 ①让幼儿操作动物卡片,在图片上给这些小动物找过冬的地方。 ②引导幼儿总结这些常见动物过冬的方式。(换皮毛、冬眠、储存粮食、飞往南方等) 3.表演游戏:小动物过冬。 幼儿枉动物头饰(如兔子、青蛙、燕子、鸡、鸭等),听教师信号,找到场地布置的过冬的地方: ①谁不怕冷,还在雪地上跑来跑去? ②谁冬天躲起来睡觉? ③谁躲在家里吃东西? ④谁飞到南方去过冬? 二、关心动物的生存。 ①我们怎样关心爱护小动物? ②我们是怎样过冬的? 上学期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8活动目标: 1、通过看魔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对事物的探究兴趣。 2、通过尝试操作魔术,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3、感受魔术带来的欢乐,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对魔术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师:一张红色的纸、纸圈3个、两圆套在一起的纸圈一个、剪刀。 幼儿:人手两份红色的纸、人手两份颜色不同纸圈、剪刀每人一把。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谈话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探索小兔子魔术的秘密 1、出示红色的纸变成小兔子 2、教师变魔术,让兔子耳朵动起来 3、幼儿说说魔术是怎么变出来的 4、幼儿操作,探索其中的奥秘,教师巡回指导。(先把它变成一只小兔子,撕出两只耳朵,往下撕,别撕歪了,小心点,中间的弯下去,然后把它撕掉,撕下的纸放到篮子里,先找一根线,穿进去,拉出来) 三、引导幼儿探究纸圈魔术的秘密 1、教师变纸环魔术,引起幼儿的'兴趣 2、幼儿操作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说说发现的秘密(一个环是正的,一个环是8字),并请个别幼儿示范把纸条变成拧好的圈。 5、教师示范(你们以后表演这个魔术的时候,记住了,一定要把它藏好,不要被发现) 四、展示纸圈新魔术,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的纸圈新魔术 教师示范纸圈变成两个套在一起,幼儿探索其中的秘密。 反思内容 反思记录表1 整节课,孩子们的兴趣被大大的吸引了,探索气氛比较浓厚。老师在变魔术的时候,边上的幼儿都在观察,如果老师能把座位稍作调整,那可能幼儿会觉得更加神奇。实验时,孩子们的探索欲望很强,有好多幼儿都能发现魔术的秘密,但也有部分孩子不会操作,这个时候老师的个别指导就相当的重要了。在实验结束之后,孩子们都把自己的纸环拿了回去,很有继续表演的兴趣。 反思记录表2 反思内容 这一次的教学活动,在前一次的基础上,对座位进行了修改。活动一开始幼儿的兴趣就被吸引了过来,孩子们很快被老师的魔术吸引住了,但是在探索如何让小兔子的耳朵动起来的时候,老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先有一个探索,思考的过程,而不是直接告诉幼儿耳朵动起来的秘密,相信这样会更好。在纸环变魔术变完魔术以后,如果让幼儿把纸放在桌上,再回到座位上讲述发现的秘密,幼儿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 上学期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9活动目标 1、经过观察不一样的玻璃片,引起幼儿对周围物体现象的探索兴趣。 2、初步培养幼儿自己尝试动手制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小花猫 2、三块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长方形纸、玩具望远镜、双面胶。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1)观察桌上放着的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 (2)小花猫图片请幼儿分别用这三块玻璃片去看小花猫图片。 (3)提问:透过这三块玻璃片看到的图片是不是跟原先的`一样大?(大了、小了、和原先一样)。 2、启发、探索。 (1)为什么透过三块玻璃片看同样的东西,大小不一样呢? (2)请小朋友用手摸摸,用眼看看,这三块玻璃片是不是一样? (3)教师示范并告诉幼儿:“先摸玻璃片两面的中间,再摸边缘是不是一样,然后把玻璃片竖起来用眼睛看。” 3、师幼进一步探讨平、凸、凹玻璃片。 (1)请幼儿取出中间和周围一样厚薄的玻璃片,告诉幼儿这是“平玻璃片”。 (2)请幼儿取出中间厚、周围薄的玻璃片告诉幼儿这是“凸玻璃片”。 (3)请幼儿取出中间薄、周围厚的玻璃片告诉幼儿这是“凹玻璃片”。 4、幼儿动手操作、体验平、凹、凸三种玻璃片的作用。 (1)请幼儿分别用平、凹、凸三种玻璃片去看周围的事物,讲讲有什么不一样。(平:—样大;凸:放大;凹:缩小)。 (2)教师小结:玻璃片真趣味,用不一样的玻璃片看到的东西不一样。 科学家真会动脑筋,他们利用不一样的玻璃片,制造出各种各样的东西,玻璃片的作用可真大呀! 5、尝试制作望远镜,教师巡回指导。 (1)请幼儿用玩具望远镜看一看周围事物,引起幼儿制作兴趣。 (2)请小朋友动手把长方形纸卷成筒,把凹玻璃片放在纸筒后面,凸玻璃片放在纸筒前面,望远镜就做成了。教师重点指导双面胶的用法。 (3)请幼儿用自己制作的望远镜再一次看一看周围事物的变化,进一步了解望远镜的作用并享受自己动手制作的乐趣。 (教师提示望远镜的作用。如看文艺演出、看体育比赛、看风景、解放军瞭望。) 活动延伸 幼儿自由玩耍自制望远镜,对周围事物进一步探索。 上学期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10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活动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2、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 教学重点: 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教学难点: 小蝌蚪变青蛙的操作步骤 活动准备: 1、小蝌蚪成长过程操作卡(人手一份) 2、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2)模仿青蛙的叫声。 (3)师:你们见过青蛙吗?谁知道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青蛙和蝌蚪的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主要特征。 (1)出示青蛙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青蛙的特(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露着白肚皮,四条腿。) (2)师:你们知道青蛙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 出示蝌蚪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蝌蚪的特征。(黑黑的身体,大大的脑袋,细长的尾巴。) 3、观看课件《小蝌蚪变青蛙》,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并分发小蝌蚪变青蛙的步骤卡片进行操作。 (1)引导幼儿讨论小蝌蚪是怎样变青蛙,在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后教师把操作卡分发给每位幼儿。 (2)幼儿分步骤操作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幼儿作品。 4、与幼儿一起欣赏小蝌蚪变青蛙的视频,加深幼儿对小蝌蚪变青蛙成长过程的认识。 5、教育幼儿要爱护青蛙。 (1)师:青蛙有什么本领?(青蛙的本领就是捉害虫。) (2)师:那你们知道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捉多少害虫吗? (青蛙是捉虫能手,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消灭一万只害虫,保护了庄稼。) 6、师:青蛙的本领这么大,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呢? 活动小结: 小朋友们,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帮我们保护庄稼,所以我们要保护青蛙,不能伤害小青蛙,不要去捕捉和吃青蛙,若看到有人捕捉青蛙和小蝌蚪要去阻止他们,好吗? 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幼儿的情绪高涨,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短短活动运用了一系列活动方式,使得幼儿无暇分神,乐此不疲。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让幼儿对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有直观的影响,而且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掌握到教学的重难点,并且进行了反复练习。在活动过程前,我还担心会出现混乱的现象,但在活动过程中因为是第一次用多媒体教学,并且掌握住了幼儿年龄的特点,在整个活动中幼儿表现的都很积极。 二、不足之处 通过这节活动,我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还需要提高,在活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幼儿的操作时间较短暂,虽然有动手操作可是操作过程中幼儿的协作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如果让我在重新上这节课我想在活动中幼儿操作的环节可以让幼儿一整组进行分步骤的操作,加强幼儿协作能力的培养;在活动完成后可和幼儿进行小青蛙保护庄稼的故事创编,并让幼儿分角色表演,加深幼儿保护青蛙的意识。 上学期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11活动目标 认识蔬菜的生长过程。 体验种植的乐趣。 活动准备 自然小科学、小白菜种子(本期学具)。 神箱、各类蔬菜(以自然小科学书中介绍的主)、培养土、保丽龙箱(底部钻几个小孔)、种植器具、马铃薯。 活动过程 1.事先邀请家中有种菜的家长来园进行协同教学。 2.将各类蔬菜逐一放入神箱中让幼儿进行触摸,并说出其外形特徵。 3.介绍每种蔬菜并让幼儿分享食用的经验;接著透过自然小科学画面引导幼儿观察各种蔬菜不同的生长方式及了解其食用部位。 4.让有种植蔬菜经验的家长分享其种植的蔬菜种类,在蔬菜生长过程中是否有遇到病虫害或遇到风、下雨时的危机处理,亦可引导幼儿自由提问。 5.展示种植器具并介绍使用方式及注意事项,再幼儿解说种植小白菜的方法。 6.接著向幼儿说明不是每种蔬菜都是需用种子来栽种的,并将马铃薯切下有芽眼的茎块,告诉幼儿只要将茎块放入土中,即可长出新芽了。 7.带领幼儿到种植区,并请家长教导、示范小白菜与马铃薯的`种植。 评量 1.能说出蔬菜的食用部位。 2.完成小白菜的种植。 活动结束 设计观察纪录表,让幼儿进行小白菜的生长观察记录。 上学期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12【活动目标】1、知道磁铁是能吸住铁的东西的,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2、学习按一定标准分类的方法。(是否能吸铁的标准) 3、激发对磁铁吸铁现象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每人一盘材料,内有磁铁和铁片、回形针、螺丝帽、钥匙、硬币、纽扣、木块、布条、玻璃球、塑料玩具等。 2、在教室中增加一些铁制用具供幼儿探索。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小朋友,请你看看你面前的盘子里有些什么?”“请你玩玩盘子里的东西,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有的东西会粘在一个黑块上) 2、引导幼儿探索磁铁的特性。 (1)“是哪一块东西能粘住别的东西?把它找出来,”“这块能吸住别的东西的铁块,我们给他一个名字叫磁铁。”幼儿说出名称。“现在你们试试,磁铁能吸住哪些东西?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磁铁能吸起铁块、回形针….吸不起木块、纽扣….)“为什么磁铁能吸起铁块、回形针….吸不起木块、纽扣….”(因为铁片、回形针等是铁的,木块、塑料不是铁的)“磁铁能吸起铁做的东西,而不能吸起木头、塑料等其他东西。” (2)“请你试试,把磁铁和它吸起来的东西分开的时候,会有什么感觉?” 3、引导幼儿通过分类活动学习分类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幼儿尝试分类,教师个别指导 4、小结并扩展幼儿经验。 今天我们又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磁铁能吸起铁块、回形针…因为他们都是铁做的,不能吸起硬币、木块、纽扣,因为他们都不是铁做的,你想知道磁铁还能吸什么东西嘛?请你用磁铁去吸一吸教室里的其他东西。“请幼儿讲述,那些东西能吸起,哪些不能吸起,为什么? 上学期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13教材分析: 《声音的秘密》是《幼儿园自主活动课程》中科学领域里的一节课,这节课和《声音从哪里来》、《噪音的危害》是姊妹篇。它包含上节课《声音从哪里来》的基础知识,又为下一节《噪音的危害》起到衔接、导向的作用。 设计意图: 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有利于幼儿科学概念的形成。幼儿熟知的现象,经过归纳、分析、总结,这种表象会在幼儿的认知中形成概念。 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辨别各种声音,引导幼儿认识声音有好听的乐音,不好听的噪音。 2、能自由地选择材料进行对声音的探索。 2、教育幼儿注意保护耳朵。 活动准备 1、串铃、响板、珠子、铁盒、瓶子、空盒子、玻璃杯子、木棒等。 2、录有各种动物叫声的'磁带,《摇篮曲》音乐 活动过程 一、辨别声音,兴趣导入 小朋友们,现在老师和你们玩个游戏好不好,请闭上你们的小眼睛、小嘴巴,认真听一听,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 1、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很多种动物的叫声)喜欢听吗? 2、在生活中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汽车的鸣笛声、电话铃声) 师: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已经知道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今天,我们继续来发现声音的秘密,好不好? 二、制造声音、感知声音 1、请幼儿自由操作材料,去制造、寻找声音。 (请小朋友在探索时不要发出很吵的声音,否则你就发现不了秘密。 把探索看到的秘密先记在心里,等探索结束后再告诉老师和小伙伴。) (1)自主玩耍桌面上的玩具,让幼儿了解玩具发出声音的方法。教师:今天来了很多小玩具,你们试一试,应该怎样奏响他们呢?请幼儿自由玩玩具,并探索使玩教具发出声音的方法,可以敲、摇、碰、拍、弹、晃等。 教师小结:玩具都可以发出声音,不同的玩具发出的声音不同,发出声音的方法也不同。 (2)小朋友可以相互合作,共同去发现。 最后,请小朋友多动脑筋看谁发现的秘密最多。师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感官,分三组探索声音的秘密。 2、各组幼儿探索后提问: (1)刚才你玩的什么? (2)你是怎样玩的? (3)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三、感知乐音和噪音 (1)师播放音乐《摇篮曲》幼儿听后,问有什么感觉?喜欢听吗? (2)师制造噪音,幼儿听后,问听了这样的声音有什么感觉? (3)你平时还听过哪些不舒服的声音? 师小结:声音有各种各样的,有好听的声音,有不好听的声音。优美好听的音乐使人舒服,被人们称为乐音;刺耳、难听、杂乱的声音让人听了不舒服,称为噪音。噪音容易损害人的健康,使耳朵受到伤害,所以,我们平时游戏时不要大声喊叫,避免产生噪音。记住,远离噪音,保护好我们的小耳朵呀!(在有噪音出现的场合我们可以捂住耳朵或者张开嘴巴,不要在别人的耳边大声说话,如果震伤耳膜,就听不到声音了。) 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了声音的秘密。声音还有许多秘密需要我们去探索呢,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去找一找,还有那些可以发出好听的声音,那些发出不好听的声音,我们把它们区分出来告诉别的小朋友,好不好。告诉她们,一定要远离噪音,保护耳朵。 上学期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14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9,感知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2、复习数字6—8,正确观察比较数量的差异。 重点、难点: 感知9以内数量,正确观察比较数量的差异。 活动准备: 幼儿活动材料、铅笔、橡皮、小积木若干、保鲜袋若干(贴有数字)6—9数字卡片一套; 分别画有四种不同点心的卡片四张,每张卡片上均有九个点心;点心筐四只。教师作业纸一张。 活动过程: 一、 数点心。 1、逐条出示画有点心的卡片,请幼儿说出点心名称并点数。 2、这些点心都是九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3、出示数字9,幼儿认读。 4、9可以表示9个点心,还可以表示什么? 二、 包装点心。 1、 点心屋的'营业员阿姨请小朋友帮忙把点心装进袋子里。(要求:袋子上是数字几,就装几个积木)。 2、 幼儿将各种点心分别按袋子上的数字逐一装进袋里,然后看看装得是否正确。 3、 老师随意得抽三包,集体进行检查。 三、 点心装筐。 1、点心装好了,要分开放到篮子里,瞧,这里有四个篮子,每个篮子上面都贴有数字,看一下数字娃娃是几?你的袋子上是几就装到几的篮子里。 2、请个别幼儿示范,再集体将点心包放在相应的篮子里。 3、老师请四位家长当营业员,每人拿一个篮子,检查孩子是否放对。 四、 幼儿操作活动。 1、(出示教师作业纸)点心送好了,要请小朋友涂五角星了,我们一起看看吧! 2、教师对操作题进行讲解示范,幼儿进行集体操作(幼儿活动材料)。 3、做玩了以后可以请你的爸爸妈妈帮你检查一下。 上学期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15活动目标 1、经过有序探索、自由发现,让幼儿感知磁性这一科学现象,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和探索能力。 2、引导幼儿运用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研究,体验与同伴探索交往的乐趣。 3、培养幼儿乐于帮忙别人的品质。 活动准备 1、磁铁若干,各种试验材料(铃铛、木块、布条、钉子、曲别针、夹子等)若干, 2、小猫头饰、钓鱼杆、小鱼若干条,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扮猫妈妈,邀请小朋友到家里做客。 在音乐伴奏下进入教室。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请幼儿打开礼物,帮猫妈妈寻找礼物中的秘密。 2、幼儿交流自己的新发现,认识磁铁。 3、幼儿动手把礼物中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放到小桶里, 引导幼儿观察,讨论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4、得出结论:磁铁只能吸引铁制品。 三、合作探究,了解磁铁的'特性。 1、引导幼儿寻找生活中哪些物品能被磁铁吸引。 2、启发幼儿用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捡起撒在地上的针。 四、游戏―钓鱼 在音乐伴奏下,来到池塘帮猫妈妈钓鱼。 活动延伸 设立科学发现角,利用磁铁发现更多的秘密。 上学期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16活动目标: 1、观察一些竹制品,了解它的用途。 2、愿意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地与同伴分享。 3、使幼儿对探索竹的自然现象并且感兴趣。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各种竹制品图片。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谜语引题。 1、小朋友,我们来猜一种植物,它在我们赣南地区有很多。请听谜面“小时破土而出,长出节节高升,高山遍野都是,用处多而广泛”。 2、幼儿猜并说出谜面。 二、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知道的竹制品。 1、竹子可以做成各种物品,你们看到过哪些物品是用竹子做成的? 2、幼儿自由发言。 老师下结:刚才小朋友说到了很多物品,有些是竹制品,有些却不是。那些是竹制品呢?杨老师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播放图片。提问:你看到什么?它们都是用什么做的.?为什么要用竹子做这些东西呢?竹制品有什么特别的用处吗? 三、了解竹子的用处。 1、用竹子做房子、篮子有什么好处呢? 2、你想用竹子做什么?为什么? 小结:竹子除了可以制作各种竹制品外,它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既然竹子这么有用处。我们应该多种竹子,让竹子多起来。 上学期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17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做做了解花的用途。 2.创造性地设计花的礼物,使幼儿进一步萌发爱花、护花的意识。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雨中红色玫瑰, 山茶花, 菊花 2.彩色笔,画纸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花的美 1.课件演示:漂亮的花 幼儿观看。 2.教师:你们看到了些什么花?漂亮吗? 看见花你感到怎么样? 二、感知花的用途 1.观察:花的礼物 (1)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礼物吗?它有什么用? (2)教师和幼儿一起说说花的礼物可以用来做什么。 2.教师小结花的用途 (1)做药 (2)可以吃 (3)泡茶喝 (4)用花做好看的装饰品。 (5)清香空气 (6)可以美容 三、创造花的艺术品 1.观察花朵头箍 提问:这个头箍是用什么做的?好看吗? 2.提出创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礼物送给别人? 请你们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礼物画下来,然后说给大家听,你想做什么花的礼物,准备送给谁。 3.幼儿绘画:花的礼物 4.幼儿描述自己的创造。 四、环保教育 讨论:你觉得花的用处多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花?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