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教学设计方案 |
范文 |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6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设计方案 篇1【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在阅读中个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查阅有关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 二、初读,感知全文 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 感受它的美、险、奇。 2、初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3、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4、说一说: 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 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 5、默读全文: 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 壮丽: 第2自然段。 奇异 第3、4自然段。 三、再读,感悟全文 1、齐读2自然段: 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 海拔:3000米;长:504千米;平均深:2268米;最深:6009米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3、指导朗读: 强调气势。 4、齐读3、4自然段: 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 奇异: 山异 (热带雨林、冰川); 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 生物的多样性。 5、指导朗读。 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 齐读5自然段。 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 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 壮丽 1、大拐弯的神奇(传说) 2、长、深、窄(世界之最) 神奇 3、自然博物馆 4、动物王国 教学设计方案 篇2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2.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读懂诗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 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诗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我也非常喜欢,因为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自古以来,优美诗作就浩如烟海。据我了解,同学们已经背诵了不少的古诗了,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诗背给老师听一听?(3、4名同学,及时评价) 同学们背的诗真不少,看来都非常善于积累。 二、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诗,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板书:李白)对于李白,同学们并不陌生,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李白呢?(指名说)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望天门山》(齐读) 三、初读古诗 1.自读 大家喜欢这首诗吗?那就赶快自己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待会儿老师检查,看谁读得好。 2.检查读 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大家注意听他字音读准了没有。 大家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指名点评 谁还想读给大家听?师点评 四、小组合作学习 为了把古诗读得更好,老师建议大家再来读古诗。合作理解诗意,再来读古诗,相信大家会读得更出色。(个人自学开始) 现在,小组交流一下你的学习收获。 五、交流、品读 同学们交流的非常认真,下面我们就谈一谈,你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什么样的美景呢? 1.天门山 你们知道天门山在哪里吗?为什么叫天门山呢? (出示天门山图片) 你们看,这就是天门山,你们觉得天门山怎么样? 雄伟险峻的东、西梁山分别矗立在长江两岸,两山隔江相对,犹如天然的江上巨门,浩瀚的长江水从中间挤开一条通道,奔腾前行。 2.学习前两句诗 此时,作者李白看到了这壮观的景象,不由得吟出了前两句诗。 (1)谁来读一读前两句? (2)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种情景? 真是山水相依,你冲我挡。 (3)从这两句我们可以体会出江水怎么样? (汹涌的江水录像) 你们看,汹涌的江水正奔流而下,多有气势啊! (4)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指名读,生点评优点或缺点 (5)学生练习,再指名读,女生读、男生读、齐读 3.学习后两句 (1)读到这里,我不由得要问:这么壮美的景色,诗人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呢?你怎么知道的? 诗人是在船上看到的:两岸青山------相对出 (2)“相对出“什么意思?青山为什么能出来呢? (船随着激流前行,诗人望着人前方迎面的天门山扑入眼帘,又向后移去,好像是出来迎接自己一样。感觉不是船在动,而是青山在逐渐靠近自己。) (3)生活中你有这种感受吗?(行驶的车辆) 诗人用词多么精妙啊,一个“出”字把山给写活了。 (4)这青山仿佛是要出来迎接自己一样,诗人的心情怎样呢? (高兴、激动、自豪) 那你就是李白,请你读出诗人的这种心情。指名读 (5)李白在高大的天门山面前,丝毫没有感到自己的渺小,自己虽从遥远的天边来,却有这青山专程相迎,这又是多么豪迈呀! 让我们齐读后两句。 小结: 诗中这么几个字,我们却品味欣赏了这么久,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诗歌中藏着的美,并从内心产生一种震撼,一种敬畏,这就是诗的魅力。 4.再读悟情 (1)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再把诗读一读,看看诗中都描绘了哪些色彩鲜明的景物?(板书:青山碧水白帆红日) 同学们都有一双慧眼,你们看,青的山、绿的水、白白的帆、红红的太阳,构成了一幅多么精美的图画呀!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同学们,诗歌感动人心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写景如画,更在于借景抒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呢? (板书: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3)请同学们带着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满腔的爱一起朗诵。 评价:非常有感情,体现出了长江流经天门上时的壮观景象。 五、欣赏录像 1.下面就让我们走近长江,去领略一下它的风采。 (播放《再说长江》的片段) 解说: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在这个世界上已经生活了千千万万个春秋了,可她还是这样年轻,这样清秀,充满着青春的活力。 你们看,这两岸陡壁耸立,直插云天,浩瀚的长江水只好紧束腰身,使出浑身力气,从两山之间挤出一条弯弯的水路,奔腾汹涌,勇往直前。她是那么百折不挠,锐不可当。有人说长江像一幅展不尽的山水画;也有人说长江是一条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长廊;依我看,长江倒更像一部辉煌的交响乐!你们听,由江流组成的主旋律多么高亢、多么雄壮! 2.我听到了同学们的惊叹,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3.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看到这惊心动魄的江山胜景,我和你们的感受一样,难怪当年的李白看到后诗兴大发,写下这如此不同凡响的《望天门山》,连清代的乾隆皇帝都称赞这首诗:“词调高华,言尽意不尽。” 六、背诵 1.同学们,这么好的一首诗,你们想不想背下来?试试看 谁愿意上前面背给大家听?(配乐) 2.你们都能背下来吗? 请同学们站起来,面向听课的老师,让我们用激情的朗诵把诗中的情传送给在座的每一位老师。 同学们朗诵的非常精彩,让我感受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七、总结拓展 李白一生热爱大自然,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因此,也写下了大量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诗,你们想一想,我们曾学过李白的哪一首诗也是抒发了这种感情?(《望庐山瀑布》)同学们记得可真清楚。 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瀑布的壮美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同学们,我们祖国的江山真是美如画,历代诗人都为之陶醉,并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像这种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不仅李白写过,其他诗人也有很多,请你们回去后继续搜集背诵,我们开一个“赞美祖国诵诗会”! 板书: 望天门山 青山碧水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白帆红日 教学设计方案 篇3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假如》这一课,这些生字词你们掌握得怎么样呢? 2、复习生字词。(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随意读)同学们掌握得非常好!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有一个小朋友非常渴望拥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个小朋友想用马良的.神笔画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3课《假如》。(齐读课题) 二、感知全文 1、打开书108页,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请其他同学拿出手中的笔,边听边划出这个小朋友想用马良的神笔画什么。 3、指名汇报,出示课件。自由读读。 三、学习第一节 1.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画一个红红的太阳?(板书)哪一小节告诉我们了?指名读。 2、为什么要画红红的太阳呢?自由读。指名回答。 3、出示: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你能把小树当时的样子表演出来吗? 学生亲身体验: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小树小树,你为什么轻轻叹息?他的心情如何?(指导朗读) 小树小树,现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阳光、温暖、帮助、关心……) 4.在寒风中缩着身子,轻轻叹息的小树,多么惹人怜爱,这位小女孩为它画了一个红红的太阳,给小树带来了温暖,现在小树又是什么样子,他的心情如何。我们就带着这种心情来读读第一小节。 5.自由读──指名读——范读──喜欢的齐读(在师生评议练习有感情朗读) 四、学习第二节 1.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画许多好吃的谷粒?(板书)学生自由读。指名回答。 2.出示: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3.引导:小鸟在苦苦等待什么?鸟妈妈飞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多么辛苦,而小鸟(生读)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指导朗读) 4.此刻,小鸟最需要的是什么?(谷粒、米饭、面碎……) 5.善良的小朋友想用马良的神笔给小鸟画──(生:许多好吃的谷粒)(课件出示第二节诗)。这是小鸟会怎么样呢? 6.你真会体会,能把这种体会读出来吗?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五、学习第三节 1、小树在阳光下快活地成长,小鸟吃饱了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而这个小女孩的朋友西西引读“西西只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 2、西西为什么只坐在屋里?你能想象一下“没有一双好腿”给西西的生活带来多少不便、痛苦? 3、西西是不幸的。此时西西来到我们面前,你想对不幸的西西说些什么? 4、你们对西西的关心是发自内心的。是呀,西西最需要的是一双好腿,一个健康的身体。这个小朋友和我们一样,都读懂了西西的心。(出示第三节诗)齐读。 5、西西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福的,因为有许多善良的人在关心她。我们相信,不久,西西一定能站起来,和我们一起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指名说)。 这时的西西是多么开心,我们也一样开心。让我们把真诚的祝福送给西西。 6、指名读——想读的站起来读。 六、学习第四节 1.这个小朋友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她不但给窗前的小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给树上的小鸟画了许多好吃的谷粒,还给西西画了一双好腿。这三个愿望是多么美好啊。把你喜欢的愿望背下来好吗?(学生自由背诵) 2.谁来背给大家听?(指名背诵,每个愿望请一个孩子) 3.她想怎样实现这些愿望?(靠神笔)读一下。 4.生活中真有这样的神笔吗?是呀,生活中没有那样的神笔,小女孩的愿望也不一定能实现,所以小女孩说──假如。但是小女孩和我们都有一样的爱心,这是最可贵的。(板书:爱心) 5.小女孩的愿望只有这三个吗?你从哪里读出来的?(感悟文末的省略号) 6、让我们齐读全文,一同来享受小女孩带给我们的美好愿望。 七、拓展想象 1.这个小女孩特别渴望有枝神笔,但却不是给自己画好玩的玩具,好看的衣服,而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可见她是一个多么善良、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呀,假如你有一枝神笔,你要用来画些什么?(小组讨论)出示句子: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笔,我要给() 2.指名说。 3.大家说得真好,假如我们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们也会画很多东西给需要的人。现在你们把自己刚才说的接着诗的最后一小节写下来。 八、总结 1.结束语:我们不仅会写更要会做,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没有神笔我们一样可以帮助他们。 2、让我们行动起来,用我们一颗颗金子般的爱心,去帮助别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我们相信: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 教学设计方案 篇4【教学目标】 1、学会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真挚情谊,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朗读、领悟课文中的情感。 2、懂得童话故事蕴涵的道理。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课题质疑 1、导入课题;齐读课题。 2、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3、默读课文,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生进行交流。 三、研读课文,训练朗读 1、去年的树和鸟在一起是怎样的情形?自由读1~4自然段,你的感受是什么? 重点体会:天天唱、天天听;分手时的约定。 指导学生朗读。 2、鸟是怎样寻找大树的?你的体会是什么? 默读7~14自然段,概括鸟的寻找过程,反复朗读小鸟询问的话,体会小鸟的心情。 3、(教师范读最后三个自然段)生说感受或疑问: ⑴ 鸟儿为什么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她看到了什么?学生带着各自的体会朗读。 ⑵ 鸟儿唱完了歌,又对着灯火看,它在想什么? 四、总结升华,布置作业 1、结合学生发言,师进行小结。 2、根据学情,设计作业。 【板书预设】 大树(图) 小鸟(图) 珍惜友情 信守诺言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复习巩固 1、谈话激趣。 2、小结上节课情况。 二、分角色表演故事 1、四人小组自由分角色读。 2、指名一小组上台表演。 3、全班进行评价: 你认为谁读得好,好在哪儿?你认为谁读得还不够,你能读读吗? 三、指导四个生字的书写 1、指导观察字形,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2、学生自由书写。 3、小结书写情况。 教学设计方案 篇5一、目标: 1、正确对待自己心爱的玩具或日用品。 2、逐步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二、准备: 1、挂图第1号。 2、故事磁带。 三、过程: 1、认识阿文。 (1)教师出示挂图。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她是一只小老鼠,名字叫阿文。 (2)阿文上幼儿园前,很喜欢一条小毯子,到哪儿都带着它。可是现在上幼儿园了,带着这么大的毯子行吗? 2、听听阿文的故事。 (1)教师结合挂图,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2)阿文常常带着毯子干什么?她喜欢这块毯子吗?(3)阿文上幼儿园抱着毯子方便吗?为什么? (4)后来阿文放下毯子了吗? 3、说说自己喜欢的东西。 (1)你们是不是像阿文一样也有一件最喜欢的东西?你们常常用它干什么?你们上幼儿园的时候把它放在哪里? (2)我们小朋友比阿文还能干!每天早上高高兴兴地和好朋友再见,到幼儿园学本领,和小朋友做游戏,晚上回到家再和好朋友一起玩,真不错! 教学设计方案 篇6教学目标 : 1、默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流连忘返、飘飘欲仙、瞬息万变等词语的意思。会用流连忘返、秀丽造句。 3、继续学习总分段式,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4、阅读感悟,抓住语言文字,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课文优美的文字,体会2、3自然段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写出庐山云雾的美的。 教学准备:投影、录音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学会生字词语,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庐山云雾的奇丽。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 1、出示照片: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说到旅游,你们不能不去一个地方:庐山。自古以来,就有泰山雄,华山险,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庐山在我国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风景如画。有同学去过或者在电视杂志上看过有关庐山的介绍了吗?那就简单讲讲庐山最有名的景点或者景致。 结合谈话看照片(例如庐山瀑布、五老峰) 2、其实,庐山最神奇的景致要算云雾了,今天我们就让我们在文字创造的美妙意境中去游一游。 板书:庐山的云雾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指导正确朗读课文。 1、自学课文,要求: A、读准生字音,将课文读正确。 B、用------划出文中的新词,查词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 2、检查自学情况: A、指名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及时正音。 增添(zeng tian)姿态(zi tai)遮挡(zhe dang) B、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结合理解词语。 第一节: 这小节有好几个成语,你通过自学,懂得了哪个成语的意思? 变幻无常: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形容云雾变化多、姿态万千。 飘飘欲仙:看到美丽的云雾内心很舒服,象成仙一般。 腾云驾雾:原来指仙人能借助云雾飞行,这里指看到美丽的云雾,心里很舒畅。 第二节: 绒帽(rong)缠绕(chan rao) 系 ji 系鞋带 xi 关系 这小节中,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请同学来帮帮忙。 弥漫:(雾气)布满、充满。 缠绕:环绕。 千姿百态:姿态万千,各种各样。 第三小节: 这小节也有好几个成语,你理解了吗?让同学也来享受你学习的成果。 瞬息万变:形容变化极快。 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 四蹄生风:形容马跑得非常迅速。 第四小节: 云遮雾照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理解云遮雾罩、流连忘返。 三、同桌互读,把课文读流利。 1、默读,理清文章脉络。 几遍读下来,庐山云雾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课文用四个小节来介绍庐山的云雾,每小结分别写了什么? 1)、总学了庐山云雾的多和美。 2)、庐山云雾千姿百态。 3)、庐山云雾瞬息万变。 4)、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 四、作业 : 1、抄写词语三遍。 2、摘抄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精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情景、抓重点词语等学习方法体味庐山云雾的奇丽,走进庐山云雾奇妙的意境。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想细细品味庐山云雾奇丽的美吗?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第一节: 1、指名读课文第一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庐山有高山,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有云雾,景色十分秀丽,那么在这众多美妙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欢的是云雾,你特别从哪个词语读出来的?(尤其)(神秘美) 3、确实,庐山的云雾神奇美丽,你看,引读(在山上游览__________________,漫步山道,__________________)此时,你会感觉自己就象__________________。 4、那么奇丽的云雾想想细细去欣赏? 三、精读第二小节: 1、自由读第二小节,想一想:这小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2、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你从哪些句子具体读出来的?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 山头的云雾(象白色绒帽) 半山的云雾(象一条条玉带) 山谷的云雾(象茫茫的大海) 遮挡山峰的云雾(象巨大的天幕) 3、你觉得这千姿百态的云雾怎么样?(美奇丽神奇美不胜收)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千姿百态的云雾写得如此形象美丽的呢?(比喻) 说说你最喜欢的一小句好在哪里。 4、你能不能仿照作者的方法也来用美妙的文字形容一下各种姿态的云雾? 5、你喜欢这千姿百态的云雾吗?让我们读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6、总结学习这一小节的方法:读划品读 四、精读课文第三小节: 1、运用刚才第二小节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小节。 2、指名说这一小节的中心句。理解瞬息万变。 3、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是怎样的情景呢?你怎么读吃来的? 眼前的刚刚还是转眼间 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 改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这句话,比比哪句好,体会云变化之迅捷之多。 这一缕轻烟九天银河白马冰山是真的吗?对,是作者看到云的想象,你能象作者一样展开丰富的想象,仿照他的写法也来写写云雾的瞬息万变吗? 4、这么奇异的景致,我们应该读出自己的惊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一小节。) 五、到这里,老师忍不住要和作者一样感叹: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你想说什么? 六、作业 : 1、练习册。 2、朗读背诵课文。 3、仿照文中二、三小节的结构写法,写一处景物。 板书设计 山头 绒帽 千态姿态 半山 象玉带 庐山的云雾 山谷 大海 奇丽 瞬息万变 眼前刚刚 转眼间 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又变成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