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寓言教师教学设计 |
范文 | 寓言两则教师教学设计 篇一:19寓言两则坐井观天教案19寓言两则 坐井观天 教学目标: 1.认读6个生字,会写“井、渴、错”3个字 2.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3.能够正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理解课文的意思。 4.初步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懂得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读懂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 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懂得人要开阔眼界,不能像井底之蛙,目光短浅。 教学准备: 课件、小青蛙、小鸟的图片,及头饰。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青蛙和小鸟,它们想和大家做朋友,可以吗? 在黑板上贴青蛙与鸟的图片。(以图导课,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有关青蛙和小鸟的寓言,出示课题:(板书)19寓言两则 坐井观天(讲解题意) 2.齐读课题。 3.掌握生字“寓”的读音,讲讲什么是“寓言”。 4理解课题:“坐井观天”的“观”是“看”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2检查预习情况(出示生字) 3.注意生字读音(前、后鼻韵母) 4.指名读、开火车读 学习生字、指导书写生字。 1.去掉拼音齐读,指名读,同桌互读。 2.全班交流识记方法。 4.师范写生字,学生讲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学习课文,解决难点。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大概理解内容。 (小鸟和青蛙争论“天有多大?”) (二)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第1自然段。找出青蛙与小鸟的位置。 1、同学们,青蛙坐在什么地方? 请学生把剪好的青蛙图片放在画好的图上。(井底) 2、小鸟从哪儿飞来?落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是井沿? (教师板书:井沿)并把剪好的小鸟图片贴在图中的井沿上。) (沿,就是边。井沿,就是井口的边沿。教师指着插图中的那口井来讲解。) 3、师问:现在同学们知道了,这只小青蛙住在井里,小鸟呢?从天上飞来,飞累了,落在井沿上, 那么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三)出示第2-7自然段,齐读课文。出示课文。 问: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3次) 1、出示它们的第一次对话。(第2、3自然段) (1)分角色朗读:男孩子扮演小青蛙,女孩子扮演小鸟,把课文第2-3自然段读一读。 (2)体会青蛙打招呼的文明礼貌行为和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口渴的情形。青蛙问小鸟什么了?(你从哪儿来呀! (3)小鸟说“我飞了一百多里”说明什么?(说明小鸟飞了很远,无边无际,天很大很大。) 2、出示学习第二次对话。(第4、5自然段)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2)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又说什么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青蛙说的话,要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3)青蛙说小鸟说“大话”,这“大话”指的是什么?大话:说小鸟的话是吹牛的话,是不符合实际的话。 (4)青蛙认为天有多大?认为天只有井口大。(因为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根本没有一百多里,小鸟不可能飞那么远)板书:天井口那么大 (5)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板书:天无边无际 (6)什么叫“无边无际?”(无边无际:“际”是靠边的或分界的地方,也就是边际,“无际”就是没有边际,无边无际”。在本课是形容天很大,没有边际。) (7)青蛙和小鸟谁说的对呢?观看动画,讲讲小鸟飞过了哪些地方? 3、出示学习第三次对话。(第6、7自然段) (1)让学生齐读六、七两个自然段。 出示句子: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怎么会弄错呢?” (2)青蛙为什么笑了?这里的“笑了”是什么意思?(嘲笑) (3)画出重点句子“怎么会弄错呢?”。并朗读这句话。 青蛙为什么这么肯定自己不会弄错的?我们来看看青蛙有没有说错,我们来玩一玩。 A.准备一张纸,请同学们用圆筒看天花板。 B.你看到了什么? C.青蛙坐在井里,它会看到什么? D.青蛙跟你们一样,坐在井底看天,只看见了井口对上去的这块天,广阔的天空都没有看到,所以它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这就是——“坐井观天“。 (4)小鸟为什么“也笑了”?小鸟这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它是怎样劝告青蛙的? (教师指导朗读小鸟说的话,要表现出既觉得青蛙可笑,又仍然很耐心,很诚恳。) 四、拓展延伸,展开想象。(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1、小鸟为什么会说对?(因为小鸟见多识广) 2、青蛙为什么会说错?(因为青蛙目光短浅,所见有限)还有一个原因:自以为是 3、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青蛙?(见识少而又自以为是) 那如果青蛙真的`从井底跳出来?(教师边说边把插图上的青蛙图片从井底移到井外来。) 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课件出示拓展题) (组织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再集体讲评。 4、坐井观天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师小结:同学们,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不然会像青蛙那样天天坐在井里,,看得事物比较少,目光狭小,又不肯接受小鸟的帮助,这是不对的。我们要学会全面看问题,要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多看看外面的事物。 5、让学生齐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 6、找学生演一演,戴上青蛙、小鸟的头饰,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 五、课后总结。 同学们,学习完课文,你喜欢那只小动物啊!老师希望你们多看书,学习更多的知识,多去外面看看,多接触外面的事物,可不能学井里的小青蛙呀!不要当“井底之蛙”! 六、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你身边的人听一听,课后续编这个故事。 篇二:寓言两则坐井观天教案19寓言两则 坐井观天 教学目标: 1.认读6个生字,会写“井、渴、错”3个字 2.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3.能够正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理解课文的意思。 4.初步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懂得道理。 重点:读懂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 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懂得人要开阔眼界,不能像井底之蛙,目光短浅。 教学准备: 课件、小青蛙、小鸟的图片,及头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青蛙和小鸟,它们想和大家做朋友,可以吗? 在黑板上贴青蛙与鸟的图片。(以图导课,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有关青蛙和小鸟的寓言,出示课题:(板书)19寓言两则 坐井观天(讲解题意) 2.齐读课题。 3.掌握生字“寓”的读音,讲讲什么是“寓言”。 4理解课题:“坐井观天”的“观”是“看”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2检查预习情况(出示生字) 3.注意生字读音(前、后鼻韵母) 4.指名读、开火车读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生字。 1.去掉拼音齐读,指名读,同桌互读。 2.全班交流识记方法。 4.师范写生字,学生讲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习课文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大概理解内容。 (二)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第1自然段。 1、同学们,青蛙坐在什么地方? 请学生把剪好的青蛙图片放在画好的图上。(井底) 2、小鸟从哪儿飞来?落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是井沿? (教师板书:井沿)并把剪好的小鸟图片贴在图中的井沿上。) (沿,就是边。井沿,就是井口的边沿。教师指着插图中的那口井来讲解。) 3、师问:现在同学们知道了,这只小青蛙住在井里,小鸟呢?从天上飞来,飞累了,落在井沿上, 那么它们为了什么事情争吵起来呢?(分别让学生来说一说) (三)出示第2-7自然段,齐读课文。出示课文。 问: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3次) 1、出示它们的第一次对话。(第2、3自然段) (1)青蛙问小鸟什么了?(你从哪儿来呀!) (2)小鸟是怎么回答的? (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渴。) (3)小鸟说“我飞了一百多里”说明什么? (说明小鸟飞了很远,无边无际,天很大很大。) (4)找学生来读一读对话。 2、出示学习第二次对话。(第4、5自然段) (1)齐读第4、5自然段。 (2)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又说什么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青蛙说的话,要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3)青蛙说小鸟说“大话”,这“大话”指的是什么?大话:说小鸟的话是吹牛的话,是不符合实际的话。 (4)青蛙认为天有多大?认为天只有井口大。(因为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根本没有一百多里,小鸟不可能飞那么远)板书:天井口那么大 (5)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板书:天无边无际 (6)什么叫“无边无际?”(无边无际:“际”是靠边的或分界的地方,也就是边际,“无际”就是没有边际,无边无际”。在本课是形容天很大,没有边际。) (7)青蛙和小鸟谁说的对呢?观看动画,讲讲小鸟飞过了哪些地方? 3、出示学习第三次对话。(第6、7自然段) (1)让学生小声自读六、七两个自然段。 出示句子: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怎么会弄错呢?” (2)青蛙为什么笑了?这里的“笑了”是什么意思?(嘲笑) (3)画出重点句子“怎么会弄错呢?”。并朗读这句话。 青蛙为什么这么肯定自己不会弄错的?我们来看看青蛙有没有说错,我们来玩一玩。 A.准备一张纸,请同学们用圆筒看天花板。 B.你看到了什么? C.青蛙坐在井里,它会看到什么? D.青蛙跟你们一样,坐在井底看天,只看见了井口对上去的这块天,广阔的天空都没有看 到,所以它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这就是——“坐井观天“。 (4)小鸟为什么“也笑了”?小鸟这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它是怎样劝告青蛙的? (教师指导朗读小鸟说的话,要表现出既觉得青蛙可笑,又仍然很耐心,很诚恳。) 4、拓展,展开想象。(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如果青蛙真的从井底跳出来?(教师边说边把插图上的青蛙图片从井底移到井外来。) 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课件出示拓展题) (组织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再集体讲评。 师小结:同学们,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不然会像青蛙那样天天坐在井里,,看得事物比较少,目光狭小,又不肯接受小鸟的帮助,这是不对的。我们要学会全面看问题,要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多看看外面的事物。 5、让学生齐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 6、找学生演一演,戴上青蛙、小鸟的头饰,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 五、、课后总结。 同学们,学习完课文,你喜欢那只小动物啊!老师希望你们多看书,学习更多的知识,多去外面看看,多接触外面的事物,可不能学井里的小青蛙呀!不要当“井底之蛙”! 六、课后作业 1、朗读课文 2、演一演,写一写。 (演一演对话,拓展写一写,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后,会看到什么?写写句子)。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