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班过新年主题活动教案 |
范文 | 中班过新年主题活动教案(通用19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过新年主题活动教案(通用1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过新年主题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中描述的快乐的新年,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 2、学会用不同的语气朗诵诗句,并且掌握“新年,就是XX”的句式。 3、让幼儿了解新年的由来,感受新年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新年。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活动准备: 关于诗歌内容的彩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吗?(元旦)对呀,再过几天就是元旦节了,也就是说我们的新年就要来到了。你们喜欢新年吗?说一说你们眼里的新年是怎么样的。(幼儿自由发言,老师总结) 今天我们要来学一首好听的诗歌,名字就叫做《新年》,我们来听一听诗歌里是怎么说的。 二、欣赏诗歌,理解内容 1、师朗诵诗歌一遍,问:你在诗歌里边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自己在诗歌里听到的东西,畅所欲言) 2、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一遍你们要仔细听,诗歌有没有告诉我们新年是什么? 提问: (1)诗歌里的“我”发生了什么事情?(做了一个梦,梦到新年到了。坐上飞船到天上去游玩)—教师一步步引导,最后出示挂图。 (2)我到了天上碰到了谁?(星星、月亮、太阳)—将星星、月亮、太阳的小图贴到大挂图上。 (3)星星说新年是什么?(新衣新帽) 月亮说新年是什么?(糖果玩具) 太阳说新年是什么?(快乐和进步)—贴上对应的小图。 (4)你们知道什么叫“进步”吗?(进步就是学会做以前不会做的事,是懂得更多的道理,更有礼貌等等)小朋友们希望新的一年自己有什么进步呢? 三、学习诗歌朗读 1、结合挂图,幼儿跟着老师一起朗读一遍。 2、师:有没有发现老师在读星星、月亮和太阳的话的时候,语气有什么变化,哪个轻一点,哪个重一点?(星星—细声,月亮—大声,太阳—高声)细声,大声和高声有什么不同呢,跟着老师一起来念一遍。 3、集体朗诵,注意用不同的语气朗诵相应的诗句。 4、分角色朗读:指定三个幼儿来扮演星星、太阳和月亮,教师和其他幼儿念剩下的内容。 四、掌握诗歌中句式。 (建议:改成创编) 师:诗歌里面我们问星星、月亮和太阳,他们的回答都是新年,就是什么什么。刚才老师已经问过小朋友们你们眼中的新年是怎么样的,现在请你们像诗歌里的星星、月亮和太阳那样告诉老师你们觉得新年是什么好不好?(让幼儿用“新年,就是XX”来回答) 中班过新年主题活动教案2活动目标 1、让幼儿体验“长大”的快乐。 2、发展幼儿初步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 3、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4、学习演唱歌曲,并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小时候的照片和穿过的衣服、 2、歌曲《我又长高了》磁带,身高、体重测量仪及记录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动动小脑袋想想年后你和年前的你有什么变化呢? 幼儿答长大了一岁长高了 (二)进行部分 教师让小朋友拿出照片对比一下现在长大了吗?小朋友答长大了鼓励、启发想办法、找理由证明自己确实长大了。 评改:穿一穿小时侯的衣服,穿不下了,证明自己长大了。 用自然参照物对比证明自己长高了。 1、欣赏歌曲《我又长高了》,指导幼儿学习演唱并大胆表演动作。 2、量身高、称体重、比高矮。同伴间相互比一比,尝试从高到矮、从矮到高排队。那咱一起把长高了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好不好? 出示《我又长高了》歌词,有节奏的带领小朋友读一遍歌词、教师教给幼儿学、 3、结束部分:小朋友唱的真好听回家时候唱给爸妈听 中班过新年主题活动教案3活动目标: 1、知道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术文化,了解新年到了贴窗花的习俗。 2、学习以“折、画、剪”的步骤剪出新年窗花,锻炼手部肌肉力量,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3、喜欢新年窗花,愿意参与剪纸手工活动,喜欢手工艺术文化。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学习以“折、画、剪”的步骤剪出新年窗花。 活动难点:对多次折叠的纸进行镂空和对称裁剪的理解,喜欢剪窗花,热爱中国传统手工艺术文化。 活动准备: 1、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红纸,人手两张;一张大红纸(教师示范剪纸)。 2、剪刀人手一份,一张六角形大窗花。 3、剪纸步骤示意图,窗花图案范例。 活动过程: 一、欣赏视频,感受贴窗花的喜庆气氛 1、故事:讲述关于窗花的传说吸引孩子的注意师:新年到你打算和家人怎样去过年呢?你回去做些什么事呢? 2、观看“剪窗花、贴窗花”的视频提问:人们在干什么?人们把它贴在了哪里?把它贴在窗户上感觉美不美? 3、教师小结:美丽的窗花可以装饰环境,新年窗花就想过年贴对联一样,渲染喜庆的气氛,辞旧迎新,暗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它还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艺术, 二、感受新年窗花的颜色美、图案美、对称美。 1、教师展示六角形窗花,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窗花的折痕、图案的规律和变化。 2、探索该六角形折痕是怎么折出来的。 3、说说六角形窗花上的图案有什么特点。 4、教师小结;六角形的窗花有六个尖尖的角,它的每个图案都是相互连续对称的。 三、教师示范剪六角形窗花,边说边讲解 1、折:(1)将正方形纸对角折,折成大三角; (2)将大三角对角折,折成小三角; (3)打开小三角,根据中线将大三角两对称角以底边中点向内抱折; (4)最后再次对着。 2、画:用铅笔在折好的纸上沿边画好简单的图形、线条。并把需要剪掉的部分涂上阴影。 3、剪:沿着图案的边将阴影部分剪掉,展开。 四、幼儿制作 1、第一次实验性剪窗花 (1)折:幼儿教师共同折纸,老师帮助个别能力较弱的孩子。(提醒折纸时对齐) (2)画:教师出示窗花简单的图案范例,幼儿绘图。 (3)剪:提醒正确使用剪刀,要耐心沿边剪。 2、第二次创作性剪窗花 (1)折:幼儿自己动手回忆折法自主操作。(提醒折纸是要对齐) (2)画:选择自己喜欢适合的图案进行绘画。 (3)剪:自主操作,提醒安全使用剪刀。 五、展示点评 1、在小组中展示自己两次剪出来的窗花,比一比说一说,感受成功的喜悦。 2、教师选择部分窗花,看一看、比一比、评一评,哪里好?哪里不好?一起探讨造成不好的原因,解决问题。 3、总结:原来剪窗花是需要非常仔细很有耐心的。在折的时候一定要边边角角对齐,不然所剪出来窗花图案不会相互连续对称。在画和剪的时候也用样要小心,并且不能因为好奇一边剪一边打开来看,这样剪出来的窗花也会破碎断裂。 活动反思: 剪纸活动是我国民间手工艺活动,是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在民间广为流传乃至经久不衰,自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由于它制作简单方便,易于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开发智力。因此,在我班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中班过新年主题活动教案4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的语言美及新年的欢乐气氛。 2、增进对时间概念的认识。 活动准备: 1、与幼儿谈谈以往过新年的感受,激发过新年的兴趣与愿望。 2、学习拜年时人们之间应该说的话。 3、供幼儿作画时的图画纸,笔。 4、背景图一幅,太阳,雨水,微风,炮仗,溪流,许多小昆虫的贴绒。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背景图,引导幼儿说说图中所展现的气氛。 二、教师有表情地朗读作品,引导幼儿安静倾听。 提问: 1、不管是天上的太阳,空中的微风,还是地上的花朵,它们都在想什么? 2、大家是怎么表现的? 三、教师再次朗读作品,引导幼儿理解作品的内容。让幼儿了解新年到来后,各种事物发生的可喜的变化,让幼儿充分讨论,感知故事的喜庆气氛。 提问: 1、太阳,白云是怎么迎新年的? 2、雨水,炮仗花是怎么迎新年的? 3、微风,溪流呢? 4、许多小昆虫是怎么做的? 四、引导幼儿有表情地朗读作品,重点学习不同人物的语言。 1、教师用声音赋予故事中不同角色以不同的个性,烘托故事氛围。 2、引导幼儿有表情地朗读作品时,要注意发好鼻音和翘舌音,读好人物的语言。 五、在挂历上标示新年的日期,和幼儿一起数一数,再过多久是新年? 六、与幼儿一起讨论准备怎样迎新年?让幼儿将自己的想法画下来贴在语言区。 中班过新年主题活动教案5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产生学唱新歌的兴趣。 2、让幼儿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活动重点:幼儿学会唱这首歌曲。 活动难点:让幼儿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钢琴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律动:《手指歌》、《摘果子》 《学做解放军》 练声:《小树叶》、《小雪花》 二、基本部分。 1、教师通过提问,引出课题。 教师:小朋友们,前几天我们在家里玩了三天,那你们知道是过什么节日吗?(元旦) 教师:对了,是元旦,也就是新的一年开始了,那小朋友们知道过新年的时候都有什么和我们平常不一样的地方吗?要做些什么呢?人们都会用什么方式过新年呢? (幼儿回答) 教师:那过新年的时候,你们心情怎么样呀?是不是觉得很开心呢? (喜洋洋呀,幸福的生活甜又香。) 2、引出歌曲。 教师:好的,这节课老师要教小朋友一首新的歌曲,歌曲就是说人们过新年的样子,歌曲的名字叫《过新年》,我们先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曲吧。 3、教师范唱歌曲。 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你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过新年了,放鞭炮,敲锣打鼓,歌曲里是怎么说的? (幼儿回答) 教师:除了放鞭炮和锣鼓,过新年还怎么样呀?(唱歌跳舞)开心吗?歌曲里是怎么说的?(唱歌跳舞多欢畅)这样的生活幸福吗?歌曲里是怎么说的呢?(幸福生活甜又香) 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习歌曲。 教师:那现在请小朋友跟着老师的一起来唱一唱这首歌曲吧! (幼儿学唱) 教师:小朋友们唱的真好听,再来一遍吧。 三、活动结束。 复习歌曲《小雪花》 中班过新年主题活动教案6活动目标: 1、体验民族风情,感受迎新春热闹欢快的气氛。 2、大胆尝试用手势指挥和小乐器合奏等方法表演歌曲,体会合作演奏的乐趣。 3、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 1、略多于幼儿人数的小乐器,如:小铃、圆舞板、铃鼓等。 2、大鼓和镲各一。 活动过程: 一、谈论迎新春主题 1、刚过了元旦,再过几天就要过一个我们中国人的节日,这是什么节? 2、在中国的新年(春节)里人们做些什么? 二、演唱歌曲《过新年》 1、演唱歌曲。 随着歌声想象人们是怎样过年的,如何表现热闹的欢庆场面。 2、再次演唱,想象新年敲锣打鼓的情境,教师运用情景语言纠正幼儿的口型,做到吐字清晰。如: 师:锣鼓敲起来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幼:咚咚咚、呛呛呛。 师:这是一只新鼓,敲出来的声音真精神,新的锣亮闪闪,很明亮。(边演示边请幼儿注意教师发“咚”和“呛”时的口形) 引导幼儿以找新的小鼓和小锣的方式,互相倾听谁的声音最好听。 三、尝试用不同的节奏伴奏 1、敲锣。听琴声,按照拍律拍节奏,表现模仿敲锣的动作。 2、打鼓。听琴声,按照拍律拍节奏,表现模仿打鼓的动作。 3、小朋友听了真高兴。听琴声,用拍手转动手腕表现小朋友欢天喜地的动作。 每一次尝试轮换着请一位幼儿按大家商定的节奏,用自己的手势来指挥。 四、合作表演 幼儿在以上三种表现方法中,按自己的意愿任选一种,分成三组,由三位幼儿分别当指挥,合作进行表演。 五、打击乐演奏 1、选取小铃、圆舞板、铃鼓小乐器,分别模仿敲锣、打鼓、拍拍手,共同表演。 2、增加大鼓和镲,共同商量何时介入,怎样介入。 3、尝试介入大鼓和镲,与小乐器合作演奏乐曲。 中班过新年主题活动教案7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乐的情绪。 2、随着音乐大胆地用肢体动作表达自己愉快的心情。 活动准备: 视频(人们欢度新年的情景)。 重点难点: 如何激发歌曲内容激发幼儿的幸福体验,并用相应的表情、声音、姿态来表现。 活动过程: 一、欢天喜地庆新年。 师:新年刚刚过去,你们都是怎么来庆祝新年的呢? 师:你们看到人们都是会怎样庆祝新年呢?你觉得最有趣的是什么? 请幼儿来观看视频,看看其他地方的人们是怎么样来欢度春节的,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二、新年带着幸福来。 师:下面先请小朋友来欣赏一段音乐,听完以后用一个词来形容。 师总结:我们小朋友用了这么多好听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觉你们真棒!(甜甜的、优美、高兴、舒服等)师:接下来请听老师来说一遍歌词,一定要认真听哦。听完告诉老师新年是怎么来的?带着什么来?为什么? 师有节奏的朗诵歌词,幼儿有节奏的拍打身体的某一部位。 再次欣赏歌曲,边听边跟着歌曲哼唱。 讨论:怎样唱出幸福的声音? 引导幼儿完整学唱,要求幼儿能将喜庆幸福的心情表现出来。 三、新年幸福舞一舞。 师:你想用什么动作来表演这首歌曲呢?试一试! 随音乐边唱边做动作。 师将幼儿想的动作串联起来编成一组完整的动作。 全体幼儿拉成圆圈,面带幸福的微笑,边唱边一起按节奏做动作,表达自己愉快的心情。 中班过新年主题活动教案8设计意图 儿童是天才的画家他们从小就喜欢画画。他们画画时很兴奋激动眉飞色舞神采飞扬。他们常常自由发挥随心所欲地表达愿望。“学习和掌握简单的美术活动知识、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力使幼儿萌发审美情趣”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技能是从事美术活动的必要前提。但由于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借助美术这一载体促使幼儿的认识、情感、能力、个性诸方面的有效发展因此知识、技能只是一种促使幼儿发展的手段。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因此开展美术活动《泡泡乐》。以开发幼儿潜力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发展幼儿健康的个性为前提。运用各种途径灵活多样地组织各种教学使美术教育在儿童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受泡泡落在纸上的美,进行大胆想象借形添画。 2、在与泡泡玩乐中感受新年的快乐与祝福。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会唱歌曲《新年好》。 2、幼儿对圆有一定的想象基础。 3、泡泡枪、宣纸、记号笔、展板、夹子。 4、泡泡课件。 活动过程: 1、游戏“接泡泡”,提醒幼儿接到的泡泡越多,收到的祝福也越多。 2、借圆想象添画。 (1)师幼共同添画:泡泡可以变成什么? (2)欣赏课件:祝福泡泡还可以变成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 小结:原来祝福泡泡还能变出那么多有趣美丽的东西啊!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引导幼儿相互商量、合作添画。 3、新年装扮。 (1)师:小朋友真聪明,变出了这么多有趣的东西,我还想用他来装扮自己。可以变成什么呢? (2)幼儿相互合作打扮自己。 (3)展示装扮,祝贺新年。 活动延伸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绘画比赛。 活动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展示幼儿绘画作品,布置艺术图片及装饰品,来装饰教育环境,并让幼儿参与设计与布置,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和热情。为幼儿提供能满足幼儿创作需要的丰富的美术活动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这样做,不仅可以满足幼儿的兴趣和表现需要,而且有利于幼儿在探索中独立地获得学习经验。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有利于幼儿创造能力及个性发展。活动中我从不吝啬表扬,给予每个幼儿被承认的快乐,使幼儿获得经验的同时,逐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使他们由此更加喜欢绘画活动,更富有创造勇气和热情。在幼儿作画时认真地巡回指导,及时发现的问题,加以解决对提高幼儿绘画水平及为重要。 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意识,鼓励幼儿大胆试试看,并不断研究他们个人发展水平、特征,充分唤醒幼儿潜意识创造力。“你真行”“你的画跟别人不一样”“进步好快呀!”。用这样的语言鼓励幼儿从多角度去思考,让幼儿有充分发挥想象,有力地促使幼儿水平的提高。 总之,孩子是喜欢画画的,因为一张白纸会在他们的笔下变出各种形状和颜色来,这些形状和色彩就是他们用语言表述不了的情况和思维。他们的随意涂抹都有几分大家的印痕,如果我们能够适时引导,或许更多的“大家”在我们的生活中涌现。让我们多加鼓励和引导,让孩子尽情地用画笔表现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吧! 中班过新年主题活动教案9一、设计思路: 新年马上就要到了,孩子们都知道过了新年,自己又长大了一岁。可是,如何让孩子们真正的理解长大一岁的含义呢?为此,我特意设计了本次活动——会长大的鞋,让孩子从自己长高了、脚长大了,来理解鞋子也跟着长大了一岁。 二、活动目标: 1、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并能理解诗歌所展现的想象境界。 2、在幼儿操作和创造的实践中,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在幼儿感知诗歌运用想象手法的基础上,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象。 三、活动准备: 图画纸、水彩笔。 四、活动过程: (一)体验理解诗歌 1、说说鞋子: (1)我们在区角活动的时候,小朋友已经收集到了各种各样的鞋子,现在我请小朋友上来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鞋子,为什么你喜欢这双鞋子。 (2)老师也很喜欢一双鞋子,你们猜猜看我喜欢哪双鞋子? 老师介绍:其实我很喜欢这双钉鞋,因为它能在我跑步的时候帮上很大的忙,它的前脚掌上都是钉子,而后跟的部分是没有钉子,所以我能在跑步的时候很轻松,而且很稳,最重要的是它能使我跑步跑得更加的快,你们知道还有谁也穿这种钉鞋。(可让幼儿讲讲刘翔等) 2、教师小结:随着我们小朋友慢慢的长大,我们的脚也会变大。所以,我们从小到大要买很多很多大小不一的鞋子来穿。那么,有没有一双能让我们小朋友从小穿到大的鞋子呢? 3、学习诗歌《和我一样会长大的鞋子》。 (1)幼儿欣赏诗歌,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请幼儿说说听到诗歌中讲了些什么?要求幼儿用诗歌里的语言回答。 (2)幼儿再次欣赏诗歌,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提问:诗歌中的小朋友想发明一双什么样的鞋子?请你说一说他怎么会想到要发明这样的鞋子的? (3)幼儿学习朗诵诗歌。 (二)创作仿编诗歌 1、教师以“我想发明的……”为题,引导幼儿将作品经验与个人经验结合起来进行绘画。 2、教师组织幼儿谈谈“我的发明创造”,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画来仿编诗歌,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提问:你的小发明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三)活动延伸 开展一次幼儿诗歌创作展览。教师帮助幼儿在画的旁边写上自己创编的诗歌。 附:儿歌《和我一样会长大的鞋子》 我想发明 一双穿不坏的 会我一样会长大的鞋子, 我的脚长大了, 鞋子也跟着一起长大。 等我长成一个大人的时候, 小鞋也长成了一双漂亮的大鞋了。 中班过新年主题活动教案10一、活动背景: 在一次“超市”游戏中,售货员程程热情大方地给顾客丹丹推销脑白金,他说:“快要过新年了,你给你的爷爷奶奶买两盒脑白金吧,不是电视上常说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吗。”听了孩子们这么热情的推销,我觉得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年的味道也越来越浓了,孩子们也盼望着新年快快来临。为了让幼儿感受到新年的气氛,了解过年的习俗以及习俗的由来,我准备在班级里开展迎新年的各种活动,通过和孩子们一起拜年、发红包、舞龙舞狮、设计制作贺卡、剪窗花、制作简单的春联、卷炮竹、放鞭炮等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深孩子们对年的理解,感受过年的欢乐,知道过年后自己又长大一岁了。 二、活动目标: 1、了解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和由来,加深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 2、通过游戏区的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交往能力。 3、感受与同伴一起辞旧迎新的喜悦,感受过年的'欢乐。 三、活动准备: 1、课件一个。 2、自制的“龙、狮”两条、红包若干个。 3、红色正方形纸长方形纸若干。 4、剪刀、水笔、蜡笔。 5、录音机、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看放鞭炮的课件,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提问:漂亮的礼花和鞭炮声使你们想到了什么?(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进行讲述) 幼儿A:我想到了新郎新娘结婚我们去喝喜酒。 幼儿B:我家饭店开业也放了鞭炮。 幼儿C:国庆节的时候也要放鞭炮的。 幼儿D:放鞭炮了,要过新年了。 (评析:幼儿已有的一定的生活经验,当看到五彩缤纷的礼花鞭炮时,滔滔不绝地讲起自己的亲身经历,老师也给了幼儿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2、教师小结:对呀,在各种喜庆的场合我们都要放鞭炮。特别是过新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 (二)、了解过年的习俗和由来。 1、教师提问:过新年时除了要放鞭炮外,我们还会干什么呢?(引导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讲到一种习俗就打开课件欣赏。) 幼儿A:过新年时一家人要在一起吃年夜饭。 幼儿B:爸爸妈妈还会给我穿新衣服呢。 幼儿C:我的爷爷给我送了100元压岁钱。 幼儿D:还要说一些祝福的话,我的阿姨去年打电话祝我们新年快乐。 (评析:适时播放课件起了调节作用,尽管都是看,但内容不一样,幼儿不会感到厌烦,通过课件的欣赏加深了对过年习俗的了解,大大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教师小结:我们过新年时除了要放鞭炮外,一家人还要在一起吃年夜饭、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走亲访友互相拜年、送新年贺卡、贴春联、贴福字、大人给小孩送压岁钱、舞龙舞狮等。 3、教师提问:“那人们过新年时为什么要贴春联、穿红衣、放鞭炮呢?(幼儿自由发表意见或和同伴相互交流) 4、边看课件边欣赏故事《年兽来了》。 (1)、年兽最怕什么呢? (2)、年兽最怕三种东西:光、声响,还有红色。所以人们为了吓走年兽,常用贴春联、穿红衣、放鞭炮等方式来过年,见面时,还彼此说“恭喜恭喜”祝福彼此平安。 (评析:通过边看边听的形式来帮助幼儿了解过新年习俗的由来,直观易记且能牢牢抓住幼儿的注意力。) (三)、分组过新年,感受过年的欢乐。 1、师:“过年真开心,你们看各族人民都在互相拜年,(看拜年的课件)那我们就挑选你喜欢的方式来过年吧。” 第一组:在热闹愉悦的音乐声中互相拜年和发红包。 第二组:合作舞龙舞狮。 第三组:卷炮竹,放鞭炮。 第四组:设计制作贺卡、做窗花、制作简单的春联。 2、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区域进行活动。 3、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过新年”的小组活动。 (评析:通过分小组的庆祝活动满足了幼儿想过新年的愿望,并使每个幼儿都得到了愉悦的体验,使幼儿的情绪和活动气氛达到了高潮。) (四)、结束活动,分享过年的喜悦。 1、思想教育:过完年,我们小朋友就长大了一岁,那我们就不但要团结同伴,还要尊敬父母和老师,孝敬老人。 2、小朋友们一起带着自制的贺卡、春联和窗花,舞着狮子去给其他小朋友拜年。(带着幼儿随着欢庆的音乐出活动室。) 五、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给小班的弟弟妹妹拜年、送贺卡,并且舞龙舞狮给他们看,将过新年的欢乐与他们共享。 六、活动评析: 教师能利用传统的节日资源,充分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在看看、说说、唱唱、跳跳、做做的活动中加深对过年习俗的理解,感受过年的欢乐。 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师能注重给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活动氛围,给予幼儿充分的表达自由和动手机会,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注意动静交替,孩子们始终积极参与活动,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感受能力得到了培养。 中班过新年主题活动教案11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理解故事角色行为的转变经过与内在动因。 2、阅读画面呈现的丰富细节,了解过年的民俗风情。 活动准备 1、虎头帽、虎头鞋、春联、年画等新年物品的图片。 2、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1—6页。 3、PPT 活动过程 一、了解“新年”的来历。 1、翁老师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听了这个故事,我们会知道新年是怎么来的。 教师逐张出示PPT,一边讲述,一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2、从前有个怪物喜欢吓唬人,它的名字叫做“年”。找找画面中的“年”在哪里。 听见响声,看见火光和红色的东西,“年”吓得逃走了。 3、“年”害怕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年”吓得逃跑的情状。 看到大家都讨厌自己,“年”心里很难过,为了让大家喜欢自己,“年”悄悄地给睡觉的小宝宝送去红包。第二天早上,看见“年”送来的红包,大家知道“年”变好了,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新年”。 4、新的“年,和大家一起玩,再也不怕火光、响声和红色的东西了。 5、看见“新年“和大家一起玩的这么开心,狮子和龙爷来一起玩。老虎还带来了虎头帽、虎头鞋送给小朋友。 二、阅读“新年”故事。 1、幼儿阅读活动材料。 (1)书里还有那些红彤彤的东西? (2)红彤彤的东西你还在哪里看见过? (3)晚上,“年”悄悄地送红包,你们收到过红包吗?收到红包高兴吗?喜欢送红包的人吗? 2、送给小娃娃鞋子、帽子。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小孩子穿上虎头鞋、戴上虎头帽就会像老虎那样威风、平平安安。 三、我知道的迎“新年”。 1、故事里的那些事情现在过年的时候还在做? 2、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在PPT的相应地方做标记。 3、两人一组,一边观察画面,一边讲述。 四、活动结束 中班过新年主题活动教案12活动设计背景 快到2018年了,又是新的一年,新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新一年的开端,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让孩子感受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风俗,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设计这一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1、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2、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3、能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幼儿出集体荣誉感,和热爱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积极参加音乐活动,体验活动中的乐趣 难点:理解歌曲含义,体验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气球、彩旗、彩链、卡片等 活动过程 1、布置“过年”主题墙,营造一个新年的氛围 2、迎新年:全班同学一起快乐的歌唱《新年好》,感受歌曲的快乐气氛! 谈话,怎样过新年?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把想象的新年大胆的用简的语言说给大家听 3、音乐律动:孩子们一起边唱歌边跳舞,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 4、手工活动:粘贴彩旗、彩链、窗花等,感受新年热闹气氛 5、游戏:通过丢手绢、贴膏药游戏,让孩子感受体验新年的快乐与向往 6、庆新年:老师先带头表演,鼓励每个孩子积极参与,并主动表演 7、长大一岁:制作新年贺卡送给爸爸妈妈,并对他们说声"我爱你们",让孩子学会说爱 教学反思 通过《新年好》这一主题活动,让孩子感受新年气氛,并了解认识了我们的传统节日与文化。 整个活动成功之处在于体现了孩子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兴趣需要,想法真正体现出来。活动从“认识新年——迎新年——庆新年——长大一岁”四个方面。通过组织、谈话、歌曲表演来加深对新年的认识与兴趣、热爱,在此同时也增进小朋友间、老师间的感情。体验了集体生活快乐,也感受了幼儿园大家庭的温暖,增长了知识。 中班过新年主题活动教案13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与分享节日的快乐。 2、发展与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春节的风俗习惯,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尝试用多种表达情感。 活动准备: 1、把教室布置成过年的气氛,创设宽松、自由、热烈的氛围。 2、歌曲《拜年》磁带、娃娃家的头饰(爸爸妈妈宝宝)、表演材料。 3、幼儿自带和家人一起制作的有关过年的图画。 4、歌曲《拜年》录像带,彩绸、锣鼓等表演材料。 活动重点和难点: 有条理地清楚地表达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小朋友们看今天咱教室像是过什么节日的呀?小朋友答:过年引出主题。那小朋友互相讲一讲自己是怎样过春节的。 倾听故事《过年》,可结合音像资料引导幼儿了解中国北方、南方过年的一些习俗趣事。 进行部分 1、教师提问小朋友动动自己的小脑袋想想“过春节”了: (1)、自己和家里人是如何过的?如:全家人吃年夜饭的情景等。 (2)、春节里有哪些事自己最开心?如:爸爸、妈妈为自己准备的新衣服,去长辈或父母的朋友家拜年,和小朋友一起放鞭炮等。 评价:幼儿在回答以上几个问题时教师要及时补充启发幼儿有条理清楚的表达。 2、设置场景玩表演游戏:拜年。 幼儿边欣赏歌曲《拜年》,边让小朋友自由发挥表演娃娃家是怎么过年的?怎样拜年的? 结束部分: 咱们一起把你们制作的画贴在咱的教室。活动自然结束、表扬大胆讲述的幼儿 教后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有条理的表达过年、 中班过新年主题活动教案14活动目标 1、体验过新年的快乐和幸福。 2、大胆想象“新年是什么”,尝试仿编诗歌并记录。 3、理解诗歌的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诵。 活动准备 诗歌录音、新年歌曲,挂图一幅,记录表、彩色卡纸、彩笔、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生活经验讲述:新年。 提问:“新年是哪一天?你是怎样过新年的?” 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提问:“图上有谁?他在做什么?”图上还有些什么?” 二、展开 1、欣赏诗歌《新年是什么》。 (1)教师配乐朗诵诗歌。提问:“诗歌的名字是什么?诗歌中小朋友梦见了什么?你感觉她的梦怎么样?” (2)播放诗歌录音,请幼儿带着问题倾听。提问:“诗歌中的小朋友提出了什么问题?都问 了谁?他们分别是怎么回答的?” 2、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学习诗歌。(参考《幼儿用书》蜜蜂第三页) 提问:“诗歌里说新年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呢?你认为新年是什么?”(启发幼儿大胆想象) 3、幼儿朗诵诗歌。 (1)请幼儿看挂图有表情的朗诵诗歌。 (2)教师与幼儿分角色朗诵。 4、通过讨论,仿编诗歌。提问:“你认为新年还可以是什么?”让幼儿将讨论结果用画或者符号记录下来,鼓励幼儿互相模仿学习。 5、教师录音,幼儿朗诵。在幼儿创编的诗句中找出大家喜欢的组成新的诗歌,幼儿尝试有感情的朗读,教师为其录音。 三、结束 韵律活动“庆祝新年”,自然结束。 指导语:“新年就要到了,让我们跳起欢快的舞蹈迎接新年的到来吧!” 中班过新年主题活动教案15一、活动目标: 1、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2、通过活动,使幼儿初步了解贺卡的内容,作用,并尝试自己制作贺卡。 3、通过幼儿相互交换贺卡,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4、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5、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二、活动准备: 卡纸,彩笔,蜡笔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完整的普通话表述新年间的趣事 难点:感受同伴间的真挚友情 四、活动流程: 导入情景——联想交流——实践操作——延伸活动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景 师:小朋友们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就要过新年了,你们高兴吗? 小结:难忘的事情很多,我们一起出去玩,一起学本领,一起吃饭睡觉。 (二)联想交流 师: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那你在幼儿园里交到好朋友了吗? 师:她是谁呢?为什么说她是你的好朋友呢? 师:好朋友在一起很开心,那马上要过年了,那你们怎么办呀? 小结:王老师以前过年的时候,好朋友们想了一个办法,过年的时候送了我一张卡片,上面画了很漂亮的烟花,还写了很多节日的话。每当我想他们的时候我就把卡片拿出来,看一看,给他们打个电话。他们也会给我打个电话约我一起玩。 (三)实践操作 师:你们想不想一起试试看,自己做卡片作为礼物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呢? 师:那王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材料,你们可以自己选择,然后画上你喜欢的东西。 师:但是王老师有一个要求喔,你做的一定要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你做的喔?想想办法吧。 (四)延伸活动 师:做完了以后,请把你的卡片送给你的好朋友?好不好? 师:两个好朋友可以坐在旁边一起看卡片,商量一下以后怎么联系。 师:没有做完的小朋友也不要着急,我们等区角活动的时候继续做。 活动结束。 设计意图: 现在已经时12月份了,幼儿已经穿上厚厚的外套,班级里张贴着喜气的节日彩条,大家都准备着过新年,所以我准备了这次活动。这次活动以幼儿教学活动-学习活动用书p155的贺卡制作引出。 中班过新年主题活动教案16[活动目标] 1、体验过年的喜庆与热闹,培养幼儿愉快的情感。 2、训练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3、学习画圆形、方形、半圆形。 [活动准备] 准备实物方糕、汤圆、饺子、馒头。 [活动过程] 1、带幼儿跳舞《过新年》,导入课题。 2、谈话;体验过新年的热闹。 提问:过年时与平时有哪些不一样/过年时有没有自己动手捏饺子、蒸馒头。 3、观察实物范例,教师范画。 (1)提问:馒头、方糕、饺子、汤圆分别是什么形状? (2)幼儿边书空边说边画。 (3)示范画方形、半圆形、长方形及圆形。 4、幼儿做画,教师指导观察。 指导语:小动物一起吃午饭,糕点不够吃了,我们用粗粗的彩笔在盘子里面画上许多糕点送给它们吃吧! 重点与难点:注意线条应接好口;糕点就画在盘子里。 5、展示幼儿作品,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活动延伸] 把糕点沿轮廓线撕下来,放入娃娃家开展游戏。 [活动评价] 幼儿比较感兴趣,但有部分幼儿动手能力差,应继续锻炼幼儿动手能力。 中班过新年主题活动教案17设计意图 新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新的一年的开端,目前,举国上下,喜气洋洋,到处都在为迎接新年做准备。为了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孩子们体验到过新年的快乐,知道自己又大一岁了,特选择这一活动主题。为了给孩子们的探究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感受过年的热闹、快乐的气氛,了解一些常见的过年形式。 2、愿意在老师的带领下快乐地和别人互相拜年。 活动准备 儿歌《新年》、新年录像 活动过程 一、经验交流 价值取向:交流以往过年的经验,感受新年的欢快的气氛。 1、师:新年就要到了,我们宝宝过年时会和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情呢? 2、我们一起来看看新年的时候人们是怎么庆祝的。(观看录像) 3、师:你看到了人们是怎么庆祝新年的?(幼儿自由交流) 提升:过新年的时候人们会穿上新的衣服,买好多好吃的东西,贴上对联,燃放烟火、互相拜年,宝宝还会受到很多压岁钱,来庆祝新年,新年里,每个人都觉得非常高兴。 二、欣赏儿歌 价值取向:通过儿歌进一步体验到过年的快乐。 1、师:除了我们小朋友们很高兴,还有谁过年了也很高兴呢?(幼儿欣赏儿歌) 2、师:儿歌说太阳变成了什么? 3、师:月亮变成了什么?星星变成了什么? 4、师:为什么太阳、星星、月亮和小朋友一样的高兴呢? 提升:新年到了,小朋友也长大了一岁,本领也变大了,所以大家都觉得非常的高兴。 三:学习儿歌 价值取向:能够通过学习掌握儿歌的内容。 四:延伸活动 互相拜年 价值取向:通过拜年,进一步感受过年的欢乐,并促进幼儿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力。 中班过新年主题活动教案18分析: 1、音乐情感:这首音乐描述了新年来临,万象更新,人们喜迎新年的热闹喜庆的景象。 2、音乐知识点:全曲的曲式是ABABC,一共有三段,其中的长笛和双簧管的音色悠扬,容易辨认,音乐分段明显,易于分角色扮演,游戏性强。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肢体、道具表现各种新年习俗,感受新年各种习俗带来的乐趣。 2、通过律动游戏感应音乐中的高低旋律。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与家长收集各种春联,了解一些新年贺词,并初步了解其含义。 2、道具准备:水袖、打棒、铃鼓每人一份摆放好、春联、毛笔 活动队形 半圆形和自由站队 活动重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运用肢体、道具表现各种新年习俗 教学难点:通过肢体律动游戏听辨高低音,根据高低音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过程: 新年传统习俗的认识。 故事引导:从前,每年过年的时候都有个怪兽叫“年兽”的出来吃人,有个老婆婆,她知道年兽最怕吵闹的声音和红颜色的东西,于是她在家里贴满了红纸,还在家门前点火烧竹子,后来人们在过年时在红纸上写上毛笔字就变成了漂亮的春联,制作了响亮的鞭炮来赶走年兽,年兽就再也不敢来了。 1、贴春联游戏。 (1)经验谈话:“你见过哪些春联?”,出示介绍各种春联,并带幼儿读读上面的内容,简单介绍其的含义,让幼儿学说。 (2)写春联游戏。幼儿分两组,一组拿毛笔假装沾墨描写春联上的字,一组用打棒和铃鼓做磨墨的动作。 2、舞吉祥话游戏。 师:我们一起学学给爸爸妈妈等说说祝福的吉祥话。(并由老师示范) (1)肢体舞蹈,老师带领幼儿用肢体动作舞出吉祥话,可以是创意的舞动。 (2)道具舞蹈,用水袖来舞出吉祥话,要体现出韵律感。 中班过新年主题活动教案19活动目标: 1、尝试正确使用打击乐器打节奏,给歌曲《过新年》配上打击乐。 2、体验过新年时的喜悦之情。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图谱、相关图片。 2、打击乐器:双响筒、小铃、铃鼓(数量各三分之一)、锣,乐器放在椅子下。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过新年》。 1、幼儿跟着音乐边拍手边唱歌,把过新年时高兴的心情表现出来。 2、幼儿尝试用拍手、跺脚等身体动作为歌曲配伴奏。 二、学习打击乐。 过新年敲锣打鼓真热闹,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好听的乐器来敲敲打打,把这首《过新年》的歌曲表演得更快乐。 1、徒手练习 幼儿跟着教师听音乐做动作(动作见书本),练习1—2遍。 2、尝试配乐器演奏。 提示:刚才我们一共用了两个动作(幼儿的动作)。拍腿代表两种乐器一起演奏,拍手表示铃鼓演奏。 3、幼儿使用乐器尝试演奏相应的节奏(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知道幼儿熟悉的演奏方法)。 幼儿跟着音乐用打击乐器演奏(练习1—2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点指导)。 4、幼儿交换座位(打击乐器)演奏。 三、收拾乐器。 幼儿听打击乐“过新年”,边踏步边把乐器轻轻放入指定的筐中。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的音乐曲调活泼、欢畅,节奏轻快。从活动的效果来看,预设的教学内容符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在活动中整个过程以幼儿为主,一点一点推着进行,知道这首音乐的节奏规律是强、弱、强、弱,并让幼儿学会看图谱进行演奏。活动中是选用了形象具体的图谱和乐器,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在音乐中,教学活动游戏化是提升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整个活动环节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总体来说目的明确、层次分明。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