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科学第一册《空气》教学设计 |
范文 | 关于科学第一册《空气》教学设计 一、课型定位----重点课 二、本课分析 1、本课在单元中的定位 “空气”是小学三年级第1册《科学》第五单元第1课的教学内容。本课在本单元中是第一课时,属于重点课。本课通过让学生认识空气跟人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知道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它是无色、无味、能流动、没有一定的形状,为后面研究空气的其他性质及用途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情分析及教法体现: (1)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对于三年级学生,学生对空气并不陌生,知道我们一刻也离不开它。空气的性质知道一些,但并不完全清楚。本课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讲,难度不是很大。 能力方面:对于三年级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周围空气的存在,学生操作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希望达到老师的指导,同学互相合作才能完成。对于实验中的现象,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描述有一定的困难。 (2)教法体现: 直观法:学生在认识空气是没有颜色、透明的、没有气味的性质时,引导学生用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对空气的感性认识。 实验法:为了让学生感觉到周围有空气,引导学生利用身边一些常见、常用的材料设计证明空气存在的实验。 3、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学生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描述空气的存在。 (2)学生能借助观察和动手实验,描述空气像其他物质一样具有多种特征。 科学能力: (1)学生能运用感官观察空气到身边处处存在着空气,具有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 (2)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看、听、闻、摸等多种方法对空气特征进行认识和描述,初步具有发现和探究空气性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生在描述周围处处存在空气的基础上,有想了解更多的关于空气内容的兴趣。 (2)学生初步具有探究科学知识的认真态度,乐于与人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能利用常见、常用的材料设计证明空气存在的实验。 难点:通过实验、观察归纳、概括出空气的性质。 四、媒材资源准备: 按按按、IPAD、PPT课件、塑料袋、水、玻璃杯、粉笔、塑料杯、毛巾等。 五、教学设计过程 教学内容 技术使用 一、谈话导入(PPT出示图片) 同学们,在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中,有一种我们一刻也离不开的东西,你知道那是什么吗?学生回答:空气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空气的知识。(板书:空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猜谜语引入本课的主题 】 二、了解空气在我们的周围 1、猜想 这种我们一刻也离不开的空气在哪里?PPT出示,学生选择。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我们身边的空气了解有多少,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准备 】 2、观察图片、思考 打开电子书P48,看看哪里有空气,并写出来。 设计意图【利用ipad,在电子书上保留下他们的观察内容,为他们的思维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在记录的过程中,也强化了学生对空气存在的认可。】 3、交流、验证 你能说一说,是怎样发现空气的吗?同桌互相交流一下,找出发现所用的方法。 动手验证:利用你所发现的方法,自已动手试一试,是否能找到空气。同桌互相合作,并填写在“我发现”处。 设计意图【学生在ipad,在电子书上留下学习痕迹,同时利用设备的切换功能,演示个别学生的实际操作过程,激发学生互相探讨、交流,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 4、小结 你们利用自己平时所看到的方法,找到了空气,说明在我们的周围空气处处存在。 二、认识空气的物理性质 1、猜想空气是什么样的? 教师谈话:我们已经知道,我们周围存在着空气。空气是什么样的呢?PPT出示,学生选择(前测)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空气的性质了解有多少,为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做准备 】 2、观察、交流 谈话:下面让我们“捉住”身边的空气,一起来做游戏吧!在游戏中你还能发现空气的一些性质。 看书中的同学在做什么游戏,拿出你的`大塑料袋和皮筋,试一试,你会做吗?你还能做什么?学生打开电子书 学生活动时,教师随时观察,评价学生活动的情况,介绍同学自创的游戏。 3、讨论:通过观察和游戏,你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4、思考:你同意下面的哪种说法?(后测)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于本课空气性质掌握程度,以便为今后改进教学提供有效依据,从而针对学生的学情改进教学 】 5、小结:空气是无色的,没有气味和味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 这是学生利用“按按按”选择后的数据,是我们设备应用中的亮点,能说明学生即将学习的知识点掌握程度。 以上这些图片,都是学生利用我们ipad设备应用中的亮点,记录下学生思维活动过程。 这是学生利用“按按按”选择后的数据,是我们设备应用中的亮点,能说明学生即将学习的知识点掌握程度。 这是学生利用“按按按”选择后的数据,是我们设备应用中的亮点,能说明学生掌握知识点程度的点。 三、延伸、总结 1、我们知道是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那你知道在这个家园中,还有哪些有关空气的知识吗? 2、打开书P49,阅读一段有关大气层的资料。看看你能知道些什么?在你认为比较重要的地方,把它画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画批让学生知道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就是由厚厚的空气组成的,激发学生去了解更多有关空气的知识 】 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有关空气的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知道有关空气的什么知识? 这张图片是学生利用我们ipad设备应用中的亮点,记录下学生学习的轨迹。 五、课后评价: 通过今天的科学课,可以看到,田校长引领师生使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媒体,为学生的学服务,为教师的教服务的宗旨。本节课,教师引导学生运用IPAD在电子书上画批、填写等,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同桌互相讨论,互相批改,集体交流,思维碰撞,记录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并应用媒体之间的切换功能,及时投影到主屏幕上,全体学生集体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在恰当的时机恰当的借用现代新媒体工具,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及时达到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也充分体现了田校长的教学理念。 另外,对于所听班级学生的了解,学生运用IPAD设备,是为了学习,而不是拿来玩。这点是我在听课之前没有想到的。对于新的设备恰当运用在教学中,田校长的理念重在引导,让学生明白了更多的学习方法,学生乐于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学是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科学知识的。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